佛家修的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么

修佛到底修什么?
我的图书馆
修佛到底修什么?
修佛到底修什么?& & & & 现在有很多人学佛时倾向于迷信色彩,盲目地崇拜,学佛、拜佛,如果我们拜佛仅仅是对一些由石头、泥土、木头等塑造的佛像而拜,那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拜的真正意义是要领悟佛像后面所折射出的精神,它的含义及我们所理解表相内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用这种形象含射内心对它的敬意而去拜佛。否则就失去佛陀当时传法的意义。因此,佛陀说在他涅磐后不许塑像,因为塑像,人们容易记住样子,而不能领悟,不去了解佛陀的精神。& & & & 真正修佛的内涵就是修我们的福、修我们的慧,第一修福就是要积福惜福,那么怎么才能积福、惜福呢?& & & 1、不要浪费;& & & 2、学会宽容,忍让、包容;& & & 3、孝顺父母,尽孝顺当先;& & & 4、对社会有贡献;& & & 5、能积福,最主要的一点,是能够吃亏。& & & 福报对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要?这是因为& & & 1、你的福报决定你这一生是否富贵;& & & 2、你的福报决定你这一生是否顺利;& & & 3、你的福报决定你这一生是否能逢凶化吉(因为一福压百邪);& & & 4、你的福报决定你是否有灾难,有疾病,能否长寿,所以积福是修行的第一重要的事。& & & 第二,学佛就是修慧,人这一生中其实最缺乏的就是智慧,学佛其实就是深入经藏,修行智慧之法。& & & 哪些是智慧,我们学会做人处事,学会办事,学会了解自己,了解宇宙万物真相,学会对未来许多事物的把控能力等等,都是智慧。历史上学佛成就者,无不是大智慧者,所以学佛的第二要求就是要修慧,修炼智慧。那么怎么才能修炼智慧?& & & 1、一个在家修佛的人要静心,把我们身心安静下来,才是修行的第一步。否则修行很难,因为不安静的状态是最没有智慧的,应该知道宁静而致远的道理。看你是否走上修行的正路,不是看你神通是否增加,你的感应是否增加或有没有觉受,而是看自己的内心是否很宁静。如果你的心不宁静,急燥不安,那说明你没有走上正路。& & & 2、我们修佛是修慧,智慧不光是让心安静就能得到,所以我们要深入般若,深入经藏。能够真正深入般若、深入经藏时,我们就了解了智慧。但我们的身心还不能控制自己,还要达不到高度的自控能力。能够真正的控制住自己的身心,让自己的心真正坦然宁静下来,自己身心完全不受自己习气、五毒所约束的时候,你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心松下来就是禅宗里讲的“心地无非自信坐,心地无我自信定”。& & & 3、进入实修首先要知道无常的道理。人的生命是无常的,我们知道了人生无常,今生就要学佛解脱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解脱?解脱什么?就是要在活着的时候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学了这么多的法,那么我们怎么去修行?学佛不是把所有的法都拿来学。要专修一个法,一法通则万法通。要按上师交给的最高次第的法去修。学佛也是一样,一佛代万佛,一门深入。三藏十二部浓缩下来的实用部分就是四个字,即见、修 、行、证,见:就是认知,是对佛法的思维能力,是从分析中获得解脱;行:就是实修,就是我们的业障、习气现前的时候,管理好自己;证:就是证悟,就是自然放松,放松下来,如来的三身就自然在我们心中显现。& & & 所以佛法是进行中道的修行方法,不要过分地苦修,也不能过分放逸,放纵自己。
发表评论:
馆藏&14440
TA的最新馆藏什么叫止修?什么叫观修呢?是指观想和思考吗?
问:什么叫止修?什么叫呢?是指和思考吗?回答:“止为。观为,思维四前行和五加行的内含,祈祷上师。当心观察得很累了时,进入安住寂止状态。止观是交替而修的。”
查看: 1113|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答:什么才叫杂修,净宗有这样的说法吗?
       
发布时间:日
来源:佛都信息港&& 作者:海涛法师人关注&&&&&&
我师承中观持六字大明咒行门,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师父传给他的是观音法,但曾经碰到一个莲友,切磋佛法时,这个莲友说是念佛法门,他认为,我既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应该杂修、杂行,否则一事无成。我亦虚心去寻找善导大师的《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另有一段文字,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意思是说,我对上师的法有深具信心,可惜师父已经三年前圆寂,可否请海涛法师解疑?因为净土三经,师父都推崇一心念佛,为何如此?
海涛法师开示:我师父的说法,我认为比较好,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只要不离开慈悲心或三法印,最后你回向极乐世界,这样就好了。做一个菩萨,本来就要法门无量誓愿学,不一样的根器的众生,你要放生,你也要监狱关怀,你也要&&这个不叫杂修,很多人把这个东西叫杂修,除了念佛,其他的都是杂修,这个讲法是错误的,难道你修念佛法门,就不要看《地藏经》?《地藏经》不是杂修了?不需要念大悲咒了吗?
所以我想,佛的一切教法,八万四千法门,做一个菩萨,要帮助八万四千众生,你要努力去学,最后回向发愿极乐世界,这样就好了,其他可能,不能想太多。这个就是一种信心坚不坚固,有时候一些修行人,他会跟你讲,你这样是杂修,你要看你自己信心坚不坚固了。放生也好、施食也好、念佛也好,人家跟你讲,你就会退转,甚至有人跟你讲,你现在在持咒,藏传佛教不是佛讲的,你又退转了。很多人会这样讲,持咒是婆罗门教,不要念咒,佛的时代没咒语,我就跟他问,你生在佛的时代吗?他说:&不是,听讲的。&听讲的不算,我们是根据经里面说的,你这样讲,没道理,你喜欢念佛,他喜欢持咒,只要不离菩提心,其他都是方便。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有些人很主观,想要改变别人的观念,硬要别人跟他一样,这个就不好了。佛教里面,你念佛,他持咒,他做什么,不离动机比较重要,你的动机是大悲心、菩提心、空性回向,那就对了,你修什么都可以,我们不能一种主宰式的,每个人,我修这个法门,你们都修同一个法门,这专制式的,这会毁灭佛法的。因为众生根器不一样,根器不一样,他适应的方法不一样,所以,这要看个人,所以你自己要有信心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百度文库-信息提示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对不起,该文档已被删除,无法查看
15秒后,自动返回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修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