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名单曾绍山子女

山东省委书记与济南军区司令排名,山东省军区司令员和济南军区司令员有什么区别??
来源:网络
关键字: 山东省委 济南
更新时间:
延伸:本文除了聚合《山东省委书记与济南军区司令排名》,免费提供的有关山东省委 济南和山东省军区司令员和济南军区司令员有什么区别??的内容之一,已有不少的网友认为此答案对自己有帮助!获取更多与《》相关的知识。
网友0的回答
济南军区(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济南军区管山东省军区山东省军区的兵种主要网友1的回答
济南军区司令员是大军区司令,级别与四总部首长相同(当然受四总部指挥),相当于副总理级;济南市长是副省网友2的回答
谭启龙 1954年至1970年,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东局书记处书网友1的回答
2004年9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副书记。09-07-网友0的回答
不对,姜春云当山东省委书记时兼济南军区的第一政委,比省军区的第一政委级别要高的多。省军区隶属于大军区网友1的回答
谭启龙 1954年至1970年,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东局书记处书网友2的回答
热心网友 | 来自: 贴吧山东吧 | 发布于-07-31 济南军区最高领网友1的回答
山东属于中部战区 中部战区:包括现在的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剔去原属北京军区的内蒙古、加上北海舰队及原网友0的回答
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 袁升平(第二政委) 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兼第一政委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网友1的回答
最满意的回答
猜你感兴趣
回答问题赢iPhone 657年前6.8万人参加辽东半岛大演习-B06版-半岛晨报数字版
57年前6.8万人参加辽东半岛大演习
创造了我军多项历史纪录
&&&&7月5日至12日,“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俄罗斯彼得大帝湾附近海域举行,这是中国海军首次组织大编队远离基地、在无保障体系依托情况下、在他国境内参加的联合演习,由7艘舰船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实,在1955年的这个时候,在辽东半岛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在策划一场创造了我军多项历史纪录的大演习――第一次核、化学武器条件下演习,第一次陆海空联合抗登陆演习,第一次邀请外国军事代表团参观,兵力、装备、军兵种数量、现代化程度创我军历史之最,演习层次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连军事摄影家张友林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这场轰动世界的大演习。 50多年后,记者在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大演习亲历者的帮助下,重拾那段战火硝烟的历史记忆。 □记者张洪骏当年人叶剑英(―)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从前事1955年7月,叶剑英将有关在辽东半岛组织一次大型演习的报告上送毛泽东后,很快得到了批准。当年11月,由叶剑英担任总导演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举行。□采访顾问丁金栋《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大连老战士书画会会长张友林军事摄影家曾拍摄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三大威胁” 大军演防核、防化、防登陆&&& 今年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纪念日。而半个世纪前发生在辽东半岛上的这次大演习,也和朝鲜战争有关――中国面临核武器、化学武器和帝国主义沿海登陆“三大威胁”――因此辽东半岛大演习的主题就是防核、防化、防登陆。&&& 自从日美军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后,世界就面临着核武器的威胁。朝鲜战争中,美军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沉重打击,艾森豪威尔扬言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并于1953年春季将原子弹运到冲绳岛。当时尽管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但美军还有大批军队在朝鲜,志愿军也还未撤回。现代战争无法回避核武器,中国开始关注在核条件下的作战研究。&&& 日军在抗日战争中疯狂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大量伤亡。为了有效地对付侵略者化学武器的攻击,1955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防化兵部。研究现代战争条件下的防化作战,也提到了我军的议事日程上。&&& 新中国面临的第三大威胁是海上登陆。此次演习的总导演叶剑英元帅在分析我国近代战争历史时说,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入侵,除了沙俄侵略新疆和东北,英军侵略西藏等四次是从陆上来的以外,从海上来的达470次之多。&&& 1955年7月,叶剑英有关在辽东半岛组织一次大型演习的报告,得到了毛泽东批准。演习最后定位为:在使用原子弹和化学武器的条件下,方面军编成集团军、军两级首长和司令部,并有部分实兵和民兵参加的抗登陆战役演习。阵容空前 6.8万人参加实兵演习&&& 200多辆坦克、装甲车发动马达,199架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侦察机滑向跑道,100余艘护卫舰、驱逐舰、鱼雷艇、潜艇解开缆绳,1000余门火炮扬起炮口,4000余台指挥车、通信车、救护车、运输车、工程机械车严阵以待,6.8万名参加实兵演习的官兵整装待发……&&& 辽东半岛大演习阵容空前。&&& 这次大演习由总参和军事学院组成导演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担任总导演,总参谋长粟裕、副总参谋长陈赓、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总政副主任甘泗淇、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萧克担任副总导演。&&& 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曾绍山和沈阳军区副政委杜平担任集团军司令员、政委。 1955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奉命从朝鲜撤回国内,进驻旅大地区接受苏军防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第三兵团以集团军身份参加了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担任海岸防御集团。该集团下辖陆军第64、38、39、40军,独立第1机械化师等18个师以上首长机关,以及32个团,其中第1机械化师为我军首个机械化师。&&& 空军参演的是第2、第3两个航空军,海军参演的是旅顺基地舰艇部队。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的兵力、装备、军兵种数量、现代化程度,都创我军历史之最。演习层次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亲临现场观看演习,并亲切接见和检阅了演习部队。苏联、朝鲜、越南、蒙古四国派出了军事代表团进行现场参观。演习设想“敌军”登陆直指辽东半岛&&& 在临近中国的西太平洋附近的重要地区、港口、机场,“蓝军”集结陆、海、空军重兵集团,意图向中国东北部沿海实施大规模入侵,以陆战队登陆和空降兵着陆攻占登陆场,夺取中国渤海沿岸重要港口,开辟陆上战线,打开通向北京的门户并危及整个东北地区,主要登陆方向直指辽东半岛……&&& 这是辽东半岛演习的基本设想,也是中国当时面临的实际威胁。&&& 针对“蓝军”的进攻,叶剑英提出“四防结合”,即海防、空防、边防、内防相结合:“红军”一个集团军在北方方面军编成内,在海空军协同下,担任辽东半岛的海岸防御任务,抗击“蓝军”进攻。&&& 在确定打击“蓝军”的最佳时机时,导演指挥部与指导演习的苏军专家产生了意见分歧。苏联军事专家表示,要在敌军集中、上船、航渡、展开、换乘、上陆的各个阶段实施打击。我军导演指挥部则认为,根据我军海、空军力量情况,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后来,根据苏联方面经验,并结合我军实际,采取了在敌人航渡中途进行强大火力打击的“半渡击”和在敌人刚刚登陆时的“背水击”。后来,这一抗登陆战法,被确定为我军抗登陆战役集训的指导战法。历时10天 我军告别“小米加步枪”&&& 演习分战役准备和战役实施两个阶段,历时10天。 11月4日至10日,为战役的组织准备阶段,首长和机关通过现地和沙盘作业演练判断敌情、定下决心、组织勘察与协同、拟制战斗文书以及各项战役保障等课目。11月11日至14日为战役实施阶段。&&& 演习结束后,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进行了总结。国防部长彭德怀以“关于最近国际、国内的主要情况和军事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题作了重要讲话。总导演叶剑英作了演习总结。&&& 这次演习全面检验了演习部队的军政素质和诸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丰富了抗登陆作战理论,提高了高级指挥员组织指挥作战的能力,推动了部队的训练与战备工作,为部队组织大规模战役训练和演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次大演习,也标志着我军从“小米加步枪”,迈入了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年代。&&& “此次演习距今已过五十年,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和武器装备已有了很大发展,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深入海防第一线,亲自组织指导演习的优良作风和对部队的殷切期望,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拍摄了辽东半岛大演习的军事摄影家张友林说。战场回访“蓝军”在庄河投下一颗“原子弹”&&& 飞机呼啸、坦克隆隆、炮声震天,伞兵从天而降,模仿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拔地而起……日,辽东半岛杀声震天,历时4天的抗登陆战役演习实施阶段终于拉开了序幕。反空袭&&& 反空袭作战掀起第一个高潮。在实施登陆之前,“蓝军”轰炸机群对“红军”海港、机场、交通枢纽、指挥中心等重要军事目标进行大规模的战略空袭,并首先对“红军”部分目标实施核武器、化学武器突击,在庄河海岸线浅纵深投下一颗“原子弹”。接着,“蓝军”又以海军舰炮对“红军”实施打击。&&& “红军”“保存自己、待机破敌”,在“蓝军”轰炸时集中优势兵力掩护重点目标,歼击机、高射炮对“蓝军”飞机层层拦截。面对“蓝军”的原子袭击,“红军”采取了纵深、梯次、分散、疏开的部署,加强了防核、防化学武器的各种措施,构建了大量抗原子弹袭击的工事,使“蓝军”的火力打击未能消灭“红军”有生力量。&&& “蓝军”核打击15分钟后,在“红军”防线纵深实施了空降。当我海军1个加强陆战营扮演的“蓝军”登陆部队从主要地段向岛岸发起登陆战斗时,我空军某伞兵教导师部分兵力扮演的 “蓝军”空降兵开始行动。这时,大批“蓝军”直升机也从“航母”上起飞,满载步兵在“红军”浅纵深实施机降。&&& 面对“蓝军”的登陆和空降、机降,“红军”以海岸防御阵地上的坦克、火炮,在航空兵的支援下,掩护步兵对“蓝军”登陆部队不断发起营、团规模的反冲击。 “红军”预备队――第1机械化师和反空降预备队,迅速向 “蓝军”空降兵、机降兵发起了猛攻。反登陆&&& “蓝军”占领石城岛后,迅速扩大登陆场,第一梯队2个师相继逼近,在庄河前的海域展开,准备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与此同时,“蓝军”第二梯队在海滩外20海里进行换乘编组,实施战术展开,快速增援滩头部队。&&& 不过,占据地利的“红军”整体上处于优势,集中榴弹炮、加农炮、火箭炮火力,猛烈打击“蓝军”滩头部队。同时,“红军”歼击机掩护轰炸机出动,与鱼雷快艇、远程炮兵配合,对“蓝军”登陆舰艇编队轮番打击,并实施了原子突击。反突击&&& 抗登陆演习的最后阶段――反突击开始了。炮兵部队通过碧流河,高射炮兵掩护部队开进,机械化师在夜间杀向战场……&&& “红军”第二梯队加入战斗,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歼“蓝军”已经登陆的2个师。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和整体突击能力得到发挥,步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登陆之敌发起总攻。 记者张洪骏开国中将名单 1955年开国中将名单_牛bb阅读网
1955年开国中将名单(合计177名)一、中央军委总部机关(32名)廖汉生:国防部副部长  肖向荣: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兼国防部办公厅主任  王尚荣: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  刘少文:总参谋部情报部部长  王 诤:总参谋部通信部部长  万 毅: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  苏 静:总参谋部组织编制部部长  朱 明:总政治部组织部第一副部长  谢有法: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刘志坚: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蔡顺礼: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  王宗槐: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兼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孔石泉: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  刘西元: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  徐立清:总干部部副部长  袁子钦:总干部部部组织统计部部长  张令彬:总后勤部副部长  邱会作: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后勤学院院长  李 耀:总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饶正锡: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兼政委  傅连暲: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田维扬:总后勤部后方工程建筑部部长  张贤约: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  余秋里:总财务部部长  唐天际:总财务部第一副部长汤 平:总财务部副部长谭希林:军事学院学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杨秀山:训练总监部军事学院学校部副部长孙 毅:训练总监部军外训练部副部长阎揆要: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钟汉华: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黄火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二、海军(13名)  罗舜初:海军第二副司令员  方 强:海军第三副司令员  刘道生: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员(海军副政委/海军第四副司令员)  周希汉:海军参谋长  顿星云: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  陶 勇:东海舰队司令员  康志强:东海舰队副政委  周仁志:海军学院学员(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饶守坤:军事学院、海军学院学员(海军淞沪基地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赵启民:南海舰队司令员兼政委  方正平:南海舰队副政委  彭 林:海军旅顺基地政委刘昌毅: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三、空军(17名)  王秉璋: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常乾坤:空军副司令员兼军校部部长  徐深吉:空军副司令员  吴法宪:空军副政委  王辉球:空军政治部主任  朱辉照:原军委民航局局长(因病离职修养)  邝任农:军委民航局局长  周赤萍: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  曾国华: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聂凤智: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福建前线指挥所副司令员  余立金:南京军区空军政委  曹里怀: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吴富善:军事学院学员(中南军区空军政委/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罗元发:军事学院学员(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成 钧:防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谭家述:防空军副司令员兼高炮指挥部司令员周 彪:沈阳军区防空军政委四、其他军兵种(10名)  程世才: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  李天焕:公安军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欧阳毅:公安军政治部主任  邱创成:炮兵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匡裕民:军事学院学员(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  向仲华:装甲兵副政委  胡奇才: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黄志勇:工程兵副政委  李寿轩: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崔田民:铁道兵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五、军事学院(18名)李作鹏:军事学院学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陆军训练部部长)  张 震:军事学院学员(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  唐延杰:军事学院教育长  陈庆先:军事学院副教育长  徐斌洲:军事学院干部部部长  孙继先: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  滕海清: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  韦 杰:军事学院函授系主任  张 藩:军事学院高级兵团教授会主任  刘 忠:军事学院物质保障部部长  莫文骅:政治学院副院长  梁必业:政治学院教育长兼政治部主任  张池明:后勤学院副院长  倪志亮:后勤学院副教育长  姚 喆: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  庄 田: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二副校长  刘浩天:总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孔从洲: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六、各大军区(80名)  杜 平: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甘渭汉:沈阳军区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吴信泉:沈阳军区参谋长  曾思玉:军事学院学员(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  周志坚: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周玉成:沈阳军区财务部部长  曾绍山:沈阳军区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旅大防卫区司令员  杜义德:军事学院学员(沈阳军区第3兵团副政委/沈阳军区第3兵团政委)  刘转连:军事学院学员(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沈阳军区第3兵团副司令员)  曾泽生:沈阳军区第50军军长  刘金轩:沈阳军区第64军军长  郑维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王近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陈正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韩 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陈先瑞:军事学院学员(志愿军19兵团副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  袁升平: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吴先恩: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赵 镕: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王道邦:军事学院学员(北京军区第65军军长兼政委/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王紫峰:北京军区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彭明治:北京军区河北省军区司令员肖新槐:军事学院学员(北京军区第66军军长/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张仁初:军事学院学员(济南军区第26军军长/因病离职休养)  彭嘉庆:济南军区副政委  吴克华:军事学院学员(中南军区参谋长/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杨国夫:军事学院学员(中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校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郭化若: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才千:南京军区参谋长张祖谅:军事学院学员(南京军区第60军军长/南京军区参谋长)  肖望东: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丁秋生:南京军区干部部部长  覃 健: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鲍先志: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赖 毅:南京军区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刘 飞:南京军区公安军司令员  饶子健:南京军区解放军第60军军长  王必成: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刘先胜: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梁从学:军事学院学员(华东军区皖北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  林维先:南京军区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钱 均:南京军区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周贯五:南京军区浙江省军区副政委:拟任第二政委  廖容标:南京军区安徽省军区司令员  刘培善:南京军区福建省军区第二政委兼福建前线指挥所副政委  皮定钧:南京军区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前线指挥所副司令员  张翼翔:军事学院学员(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浙江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卢 胜:军事学院学员(志愿军第9兵团23军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  文年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梁兴初: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詹才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刘兴元:广州军区副政委  温玉成:军事学院学员(解放军第40军军长兼政委/广州军区参谋长)  陈仁麒: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张天云:广州军区第47军军长  欧阳文:广州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兼广东省军区政委  杨梅生:广州军区湖南省军区司令员  晏福生:广州军区湖南省军区政委  何德全:广州军区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吴瑞林:广州军区湖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  孔庆德: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李成芳:军事学院学员(西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谭甫仁:武汉军区副政委  毕占云:武汉军区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秦基伟:军事学院学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  陈 康:成都军区第13军军长  范朝利:昆明军区第14军军长  钟赤兵:昆明军区贵州省军区司令员  黄新廷:军事学院学员(志愿军第19兵团第1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张达志:兰州军区司令员兼甘肃省军区司令员  冼恒汉:兰州军区政委  韩练成: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王恩茂: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赛福鼎·艾则孜: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郭 鹏: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张国华:西藏军区司令员  谭冠三:西藏军区政委  张经武:国家主席办公厅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  阿沛·阿旺晋美:西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朵噶·彭错饶杰:西藏军区副司令员七、其他(5名)韩振纪:驻苏联大使馆武官邓逸凡: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副团长张南生: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  李雪三: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委  旷伏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八、补授军衔(2名)1956年补授:装甲兵副司令员聂鹤亭中将1958年补授: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诚中将兰色标明的是原国民党起义将领授衔时为军事学院学员的,入学前后职务用“/”区别。=================================================================================================说明1、聂鹤亭补授原因。聂鹤亭自恃老资格,觉得党中央给予的职位太低,这同他的资历明显不符,从而闹情绪、闹矛盾;加上他在自己个人生活方面屡屡失态。1955年聂鹤亭在得知拟授他中将时极不满意,大放厥词,结果被中央军委严重警告,并要求他端正态度,作出深刻检查。聂不服气,继续闹,终于被踢出第一次授衔。而且当年评军衔的时候,聂鹤亭曾经咬住刘亚楼不放,当时传闻刘亚楼会评为大将,聂鹤亭因此闹情绪,认为凭什么刘是大将,我才是中将,起码我也应该是上将啊,因此到处乱说,弄得上面都很难堪,也很恼火。最后,表现好的空军司令刘亚楼才是上将,而表现一般的海军司令肖劲光却是大将。后来聂鹤亭听说刘亚楼才是上将,他也不再吵闹了,并找罗荣桓元帅认错了。2、贺诚补授原因。1955年3月,以不落实毛主席指示、不重视中医问题为发端,对贺诚的全面批判开始了,在“三反五反”中揭发出来的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也强加在了他身上。不过焦点还是集中在贺诚“压制中医、敌视祖国医学遗产”上。贺诚受到登报点名批判后,被撤销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职务,保留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职务,并因此而影响到他当时没有授予军衔。1958年初,贺诚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才补授中将军衔。==================================================================================================1955年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1955年开国上将名单1955年开国中将名单1955年开国少将名单1956年至1965年补授和晋升少将名单来源:新浪博客欢迎您转载分享:当前位置:
1955年我军接收旅大苏军防务内幕
旅顺口是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为世界五大军港之一,隐蔽险要,终年不冻。旅顺口与庙岛列岛及山东半岛蓬莱岛共扼渤海海峡咽喉,构成北京和渤海海岸的天然屏障,是重要的军港和海军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旅顺口成为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直到1955年,旅(顺)大(连)地区才完全回到祖国的怀抱。苏联为何能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租用旅顺口,这个海军基地是如何回到中国怀抱的?60年前,笔者亲历了中苏两国两军旅大防务交接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我抚今追昔,回顾历史,深刻怀念中苏两国人民和军队结成的深厚友谊,倍感党中央和毛泽东决策的英明。日本投降后,苏联长期使用旅顺口基地清政府于1880年建造旅顺口港,费时10年,耗资430多万两白银。1895年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沙皇俄国乘人之危,借口保护中国,于1897年11月强占旅顺、大连,并于次年3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191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败北,旅顺基地转为日本人占有,不久以后,整个东北都陷入了日本的魔爪。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美国希望苏联参与太平洋战争,斯大林以恢复沙俄时期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为条件,答应出兵远东对日作战。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之后,美苏联手,一暗一明,一软一硬,劝逼中国接受苏联的条件。8月9日,苏联百万大军进入中国东北。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迫于压力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了字,基本答应了苏联提出的出兵条件。日本投降后,8月22日,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副司令伊凡诺夫中将率领250名空降兵在旅顺口土城子机场着陆,日军驻旅顺守备司令官小林海军中将向苏军投降。同日,雅曼诺夫少将也率250名空降兵在大连周水子机场着陆。当天下午,一批苏联士兵乘火车抵达金州石河驿。8月24日,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的首批坦克部队进驻旅大地区。至8月末,苏军进驻旅大地区的兵力1万余人。9月1日,后贝加尔方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到达旅顺。9月6日,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远东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梅列茨科夫元帅、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空军元帅诺维科夫和炮兵元帅契斯佳科夫视察了旅顺口海军基地,华西列夫斯基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40年前牺牲的父兄们报了仇,我们打败了日军。”9月28日,苏联太平洋舰队开进了旅顺口军港。旅顺口海军基地名为中苏共用,实为苏联独占,大连市的主权虽属中国,但苏军当局既不允许国民党军队从海上登陆,也拒绝国民党政府设立航空站空运部队接防。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旅大地区成为一块受苏联保护、由共产党领导的特殊解放区,为支援中国革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这一时期,其主权掌握在苏联手中,特别是旅顺口基地,是中国人无法问津的“特区”。直到1949年中国革命即将取得成功的时候,旅大问题才摆在中共中央的议事日程中。1949年初,苏共中央主席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关于旅顺口海军基地的处理意见,斯大林表示由于形势的改变,苏联政府已经决定,一旦同日本签订合约,而且美军也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但如果中共认为苏联军队立即撤出旅顺地区为宜,那么苏联准备满足这一愿望。当时,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正逐鹿东北,而我军又没有海军,自然无法接纳斯大林的“好意”。1949年末至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其目的主要是废除1945年条约,重新签订《中苏同盟条约》,斯大林最初反对“改变原有中苏条约的合法性”,苏联租用旅顺口30年在形式上不能改变,但可以发表一个声明表示苏联同意从那里撤军。后来,在毛泽东的强硬态度面前,斯大林不得不同意签订新条约,根据新的协定,苏联政府解除了对旅大地区的军事管制,并将行政权力移交旅大地区政府,同时还将苏军代管或租用的在大连的财产、苏联经济机构从日本所有者中获得的财产、全部房产无偿移交给中国。新的中苏条约签订后,根据双方协定,为磋商和处理旅大地区防务的管理及其他移交问题,成立了中苏联合军事委员会,由中苏双方各派一个代表团组成。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远东地区局势骤然紧张,基于这一国际形势变化,旅顺口回归的脚步放慢。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由于非法的美日和平条约,特别是美日安全条约,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有根据也有必要请苏联政府让苏军留在旅顺口地区,并在1952年底不撤出旅顺口。”1952年8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到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会谈,延长苏联在旅顺基地驻军是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9月15日,中苏交换了《关于延长共同使用中国旅顺口海军基地期限的换文》,同意延长中苏关于旅顺口协定第二条款规定的苏军撤出旅顺口的期限,共同使用中国旅顺口海军军事基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以及苏联与日本签署和平条约。朱德总司令首提苏联归还旅顺口日,朱德总司令来到苏军防务的旅顺口军港进行参观和视察。视察后不久,他首提苏联归还中国旅顺口问题。旅顺口军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里历来是战事多发之地,素有“京津门户”之称,自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历史长河中,各帝国主义国家先后8次从渤海海峡攻占京津,其中6次首先占领旅顺口军港后大举向京津发起攻击。朱德总司令非常关心旅大要塞及旅顺口军港的安全和港口建设。日上午,阳光明媚,彩旗飘飘,朱德总司令同中央军委委员刘伯承,在苏联第三十九集团军最高指挥官什维佐夫上将和旅顺口海军基地司令古德利切等一些高级将领陪同下,参观了旅顺口军港,视察了电岩炮台等一些重要的军事设施,在军舰上接见了苏军水兵,并与他们亲切地交谈。下午,朱德与刘伯承在苏军一些将领陪同下,登上了旅顺口最高点白云山,俯瞰了旅顺口军港全貌,朱老总置身于白云山塔向大海望去,军港两侧山峰形成天然屏障。东侧的叫黄金山,高119米;西侧的叫老虎尾半岛,又称鸡冠山,高171米。两山对峙,紧钳一条水道,便是军舰出入的唯一航道,每次仅能容一艘军舰出入,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朱老总对这一世界著名的军港赞叹不绝。与其说这是一次对旅顺口苏军的参观和慰问,不如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战略勘察。朱老总站在高高的白云山上,对旅顺口军港进行了战略筹谋,并为收回旅顺口军港作了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准备。朱德总司令高瞻远瞩,着眼战略全局,洞察世界风云。回到北京后,他一直关心着旅顺口的安危,在国庆节前他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及中央军委其他领导一起运筹帷幄,酝酿将苏联驻守的旅大要塞及旅顺口军港全部无条件地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是我国的主权,刻不容缓,以防后患。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当时在苏共领导核心中最不起眼的赫鲁晓夫特别需要得到中共的支持和帮助。1954年9月底,赫鲁晓夫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庆典,苏联政府派遣了庞大的政府代表团访华,而率领这一代表团的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苏联代表团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北京。10月2日,中苏双方首脑举行会谈,赫鲁晓夫提出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退。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中国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根据地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支配的协议》。针对中苏两国在旅大防务移交及武器装备处理问题上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中国希望苏军撤退时,将基地的设备留下,而且把炮兵、坦克武器也留下,还将机场、营房、仓库、医院、军工厂等不动产无偿移交。赫鲁晓夫表示,所有的设备都可以无偿留给中方,苏联也同意把重武器留下,但要付钱。周恩来坚持无偿得到这些武器。赫鲁晓夫却没有让步,他说:“这些武器非常昂贵,我们可以按照最低的价格卖给你们,我们还没有从损失惨重的战争中恢复过来,我们的经济已经遭到破坏,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请求你们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同意我们的意见,请正确地理解我们。”于是,周恩来没有再坚持我方的意见,在当时经济困难的条件下,我国政府拿出大约8亿卢布付给了苏联。中苏两国发表的公报确定:苏联军队的撤退于日前完成。苏联军队撤退后,朱老总长期关心旅顺的建设,多次来到旅顺视察旅顺口军港,并在海上观看了舰艇编队演习。中苏两国军队防务交接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奉中央军委命令,从朝鲜东海岸回国,接管苏军在旅大地区的防务。这次旅大要塞防务交接,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央军委作了具体部署。为顺利实施中苏双方防务交接工作,中苏双方组成了联合军事委员会,中方派出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总政副主任甘泗淇、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曾绍山、旅大市委第一书记郭述申等负责组织交接工作。1月19日,苏军驻旅大地区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员什维佐夫上将为首的苏方代表举行了会议,中方建立了与苏军相对应的兵团、海军、空军、政工、后勤等五个分会。参加接防的第三兵团机关和各军兵种部队于1955年2月上旬陆续进至接防地区,全面展开了接防工作,参加接防的部队有海军旅顺基地,空军第三军,第六十四军,机械化师,公安一师,炮兵第七、第十一、第三十一师,高炮第十一师等不同军兵种。经第三兵团和各军兵种部队与苏军友好协商,相互尊重,精心组织,交接工作紧张而有序进行,中苏双方采取室内与实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作战方案的交接。为提高接防部队的专业技术水平,在苏军的协助下,组织对口见习,开办了数百个训练班,我军两万余兵力参加了培训,为接收技术装备打下了良好基础。3月,中苏两军开始进行防区及装备交接,我方有偿接收了苏军移交的各种火炮1198门、坦克和自行火炮357辆、各种飞机328架、各种舰艇58艘、水鱼雷机78架、炮弹炸弹400万发、汽车1684辆、雷达35部。机场、营房、仓库、医院、军工厂等不动产,苏军进行了无偿移交。防务和装备交接工作基本完成后,日,以邓华为首的中方代表团和以什维佐夫为首的苏方代表团在大连隆重召开了辽东半岛防务交接签字仪式。中方签字代表为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曾绍山、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罗华生、空军第三军军长刘丰,苏军签字代表为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员什维佐夫、海军基地司令员古德利切夫、空军第五十五军军长切德利克。自16日零时起防务全部交由中方负责。至此,旅大驻军陆海空三军圆满完成了接防任务。5月25日至27日,苏联驻军指挥机关及陆海空12万人分批撤离,从此旅大地区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一直由外国人统治和管辖的历史。中苏两国人民和军队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特别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在两军移交过程中,双方都十分珍惜并发展这种友谊。日,旅大市10万军民在斯大林广场欢送苏军光荣回国,次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庆龄、彭德怀、贺龙等到大连火车站隆重举行了欢送仪式。为纪念中苏两国人民和军队的战斗友谊,旅大军民分别在大连和旅顺修建了苏军烈士纪念塔、苏军胜利塔和中苏友谊塔,这些纪念性建筑,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热爱和平、不忘历史、珍惜友谊的象征。著名诗人闻一多老先生的《七子之歌》把“台湾、香港、澳门、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称为祖国的七子,旅顺口的回归是旅大地区近代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是国人永恒的记忆。(作者系旅大警备区干部部原部长)
本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
看完这篇文章心情如何
有人痴迷西方民主,认为西方民主是消除腐败的根本之道。他们不懂得,毛黄“延安窑洞对”中讲到的
扫一扫订阅
环球视野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