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10位神学大师谈读书的重要性和好处

为何神学对你很重要?_橡树文字工作室_传送门
为何神学对你很重要?
奥尔森、洁溪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书摘+来鸿】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基督徒是否需要神学?橡果问过这样的问题吗?如果问过,请阅读今天的书摘和神学生洁溪的来稿,相信读完会有答案;如果没有问过,尤其请倒空自己来阅读,因为一种可能你很清楚神学对自己的重要性,很明白神学与信仰的关系;另一种就是你可能完全轻视神学,甚至“无知者无畏”地轻视一切神学著作。对于第一种橡果,祝福你,开始阅读吧!对于第二种橡果,祝福你,今天或许是你生命更新的机会。愿神祝福每一枚橡果!尽管许多现代读者认为,读历史简直味同嚼蜡,但是故事永远都深受读者的青睐。然而历史却是由故事构成的。就这个意义来说,故事当然不是指杜撰的小说或者寓言,而是指“叙事”。所以,讲述历史就是述说故事,也就是述说(但愿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塑造文化、宗教与国家之人的叙事,包括他们的事件、运动、观念与生活。  基督教的神学历史,当然可以而且也应该当作故事来述说,因为其中充满复杂的情节、感人的事件、有趣的人物,以及令人拍案惊奇的观念。所以,本书抱有一个志向,就是要把神学的故事说得精彩绝伦,让每个次要情节都发挥得恰到好处。  有一条脉络贯穿整个基督教神学的故事,把许多故事串联起来,成为基督教思想发展的单一大叙事。这个脉络就是,所有基督教神学家(无论是专业或业余的神学家)对于救恩的共同关怀:神赦免与更新有罪人类的救赎行动。当然,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会有其他的关注粉墨登场,但是认识并正确地解释救恩,似乎是构成其他关注的基础。有一位现代的神学史家观察得很正确:“对于一位神学家,救恩论(救恩的教义)通常是他打造其他教义的基础。”因此,基督教神学故事就是基督徒反思救恩的故事。这个故事当然也包括对于神与神的自我启示、耶稣基督的位格,以及其他许多与救恩相关信念的省思。但是基本上,这一切都与救恩有关:救恩是什么、如何发生,以及在发生的过程中,神与人扮演什么角色。  在基督教教义发展的形成与改革阶段,这个救恩关怀更是显而易见。大约在公元300至500年之间,人们就神、耶稣基督、罪与恩典等基督教信念展开激烈的论辩,这些论辩占据了早期教父的所有注意力,主要都是为了捍卫与保护救恩的福音。在16 世纪发生的基督教国度与神学之分裂,以及促使欧洲新教与罗马天主教改革的因素,主要也是因为对于福音具有不同的诠释。在其他时期,当教会领袖与神学家争辩其他问题,并绞尽脑汁寻找答案之际,救恩的课题,例如:救恩所牵涉的范围,以及最好如何保卫与保护救恩等等,则隐匿在背景之中。然而,即使在这些时候,我们也可以察觉救恩关怀的回声,透过神学的思考与辩论反复地来回激荡。然而,若把每位神学家与神学故事的纪元事件,都硬性贴上“关怀救恩”这个主题,并不是很恰当;所以,在有些时候,这个主题在叙事中是非常凸显的特色,但在其他的时候则几乎消失于无形。  但是神学呢?正如对于历史,许多现代读者都受到制约,认为神学也是枯燥、乏味、不切实际的学术,并且与一般日常生活,甚至与基督徒生活都风马牛不相及。葛伦斯与我合著的一本书中,曾经想要矫正这个错误的印象。只要基督徒(或者任何人)想要以有条有理与智慧的方式思想神,那么,神学是无可避免的。神学不仅是必然与普遍的,也是可贵与必要的。若是对于救恩福音的意义(就是构成神学的要素)没有正式的思考,福音很快就会让位给纯粹的民间宗教,会失落所有的真理信念,以及对教会与社会的影响力。我建议,不相信神学之重要与价值的读者们,阅读拙著《谁需要神学》。  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为各种层次读者而写的基督教神学与思想史,基督教历史也多得无法胜数,坊间到处都买得到。本书当然不是要取代任何既有的著作,只是想要对这个著作系列提供一点新贡献。本书也不会自诩具有任何独到之处,我只是想说,在针对这些主题所写的著作中,很少是对于基督教神学的历史与发展所知不多的一般基督徒大众(也就是以前与基督教神学的历史、发展从未接触的人)可以轻易上手的。这本书的目标对象就是在这方面未受过启蒙教育的学生,以及有意要在历史神学上“再充电”的教师。此外,这本书也不会冒充具有学术研究的味道,亦即根据原创性研究出崭新的见解,或提出学术辩论的提议。这本书乃是对于基督教历史神学最精彩部分的中肯调查研究,写给以前对于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连最粗浅的一点认知也付之阙如的读者。  那么,我希望本书竭尽一本历史神学著作所能做到的地步,尽量使读者觉得平易近人。本书尽量少用神学的专用语汇,而且在无法避免的情形下,所有的专有名词都会在它出现的上下文中,加上清楚明白的定义。虽然主题的素材是观念(信念、教义、理论),本书却想要使观念与具体事件、真实人物结合起来,并且把这个观念有何重要性、如何发展出来,尽可能解释得透彻明白。这常常是因为对于何为正确的基督教信念与属灵观,有争论与冲突。从来都没有任何基督教教义是无中生有、凭空发展出来的。每个信念,无论是公认为“正统的”(在神学上是正确的),或者“异端的”(在神学上是错误的),都是因为有一个挑战造成的。这个挑战可能是,在一个宣称是基督教的信息里面对于福音的扭曲,或者是违反圣经或者抵触基督教真正信仰的流行信念或灵修方式。此外,也可能是非基督教的哲学或文化信念,促使基督教思想家加以回应,从基督教资源中提出比较优良的替代方案。  无论如何,基督教神学故事,并不是住在象牙塔里的专业思想家幻想出来,用以折磨单纯基督徒的隐晦与思辩的教义。我并不是否认,在基督教历史上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形,但是我想要证明,与流行观念正相反,每个主要的基督教信念,都是起源于迫切与实际的原因。即使好像:“在一个针尖上可以有多少个天使一起跳舞?”这样一个似乎很无聊费解的问题。基督教思想家的辩论,并不只是用来打发时间,或要表现他们何等博学多才而已。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探索非人类的(例如天使的)灵性存在的本质,来驳斥他们是占有空间的物质存在之观念。基督教神学故事有一个著名的(或声名狼藉的)传奇说,正当回教入侵者打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廷)的城门,完全摧毁一度很强大的基督教帝国时,东正教传统的主教与神学家在君士坦丁堡大教堂里面,正在为这个问题争辩得面红耳赤。无论事实真相如何,都与我的重点没有关系,因为我的重点全然在于:所有辩论过的问题、发展出来的信念,都是其来有自,绝对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的。  不可否认,有些神学的辩论与发展,比其他的神学具有更名正言顺的理由,但是读者们请勿因为本故事里的某一观念,乍看似乎有点思辩性或不实际,就认为这观念是无中生有的。本书所叙述的多数故事,都是由张力、冲突和争论等构成,但故事后面的背景是似乎很思辩性的观念,诸如:神性的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教义)、基督本质(人性与神性)的合一。甚至在圣经里,信念也不是讲述得很清楚明白。而且,当早期教会(4世纪和5世纪)的主要思想家,在发展这些信念的时候,基督教圣经正典也正在鉴定与成形的过程中。  为什么如此专门,但又重要无比的基督教教义,会发展出来呢?当然并不是因为基督教早期的主教与其他领袖无所事事。这个理由完全是:会彻底破坏福音的、对于神与耶稣基督的观念,很快地窜升起来成为热门的话题,如果得到广泛的接受,它们就会形成与众使徒所教导并传给初代教会不同的“另类福音”与不同的宗教。几乎每个情形都是因为有人认为福音面临危险,因而把教义提出来、发展出来。今日,我们已有三位一体与耶稣基督神人二性的教义,并且大多数各自为政的基督教教派,也没有经过多少争论就接受这些教义。事实上,许多教会即使对这些教义所知不多,也把它们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在早期教会中冒出来、促使教会发展这些教义的大多数错误观念,在今日仍然健在并且很活跃,有时就在正式承认三位一体与耶稣基督神人二性的教派里面,有时在所谓的异端里面,以及在基督教边缘的自由派与自由思想家之中。教会若认识这些与其他重要的基督教信念,如何、为何发展出来,并且如此精确地定义出来,就可以帮助教会避免现在的疏忽,与最终沉沦的可能性。神学生谈神学正确的教义在信仰上帮助我们——阅读《基督教神学导论》文/洁溪 《基督教神学导论》是“基督教文化译从”中的一本书,是一本概论,是供神学院学生参考的一本系统神学教材,其著书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基督教神学》做好准备。本书共有十二部分,四十二章,每一部分都讲述一个主题,基本上是围绕神、人、罪、救赎、教会、末世这六方面展开,阐述一些基本的神学词汇的定义,以及客观分析各神学派别观点的异同并进行合理地批判,将学生引向正确的神学之路。1、作者首先阐述何为基督教教义,让我们可以带着正确的前设来读本书和接受神学入门教育。而基督教教义就是对基督徒所抱持的最根本信仰进行的表述,亦即对上帝的属性与作为、对我们作为他的创造物,以及对他为把我们带入与他相交中所做一切的信仰表述。教义是基于圣经,系统地将圣经中的真理总结出来,是出自人之手,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教义可以在信仰上帮助我们,但是我们的信仰不应基于教义。2、作者也特别在上帝的启示部分中对上帝的普遍启示、上帝的特殊启示、上帝启示的保存、上帝之道的可靠性:无误性、上帝之道的能力:权威性等,做了细致耐心地阐述,并且将平日在这其中会面对的困惑也一一提出个个击破,帮助我们区分了很多混乱的概念,如:启示、默示、圣经无误等。3、上帝论是神学的核心内容,作者特别解释了何为上帝的临在性和超越性。上帝的临在性是指上帝临在于他所造之物中,临在于人类中,甚至临在于那些不相信他也不顺服他的人中,并在他所造之物中行动。上帝的超越性是指上帝并不仅仅是自然界或人性的本质所在,他也并不仅仅是最高的人,他没有局限在我们的能力所及的程度上。这两个清晰的概念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明白上帝如何统管万有。4、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也是作者着重论述的方面,书中对各个派别不同观点的讨论也异常火热。在基督的人性中,着实让我更加地明白何为人,为何耶稣要受那么多苦,也不放弃善,因为耶稣基督知道人性的标准,而他也活出何为真实的人性。在信心这一主题中,作者从旧约希伯来语的角度解释了关于信心是一种活动的观念。但是关于耶稣的一系列救赎行动作者在这方面并未多讲,总觉得有一点欠缺。5、末世论问题作者阐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感觉还是被耶稣亲自所说的关于末世的话语折服。从《马太福音》耶稣回答门徒关于大灾难的问题,作者从犹太思想架构中解读,感觉这个问题就异常的清晰,因这里他把犹太选民与教会分开来理解。是的,每句经文都有当时的对话人与对话背景,也就是本书中所提到的词汇的维度问题;也时刻开启和提醒着我,对每句经文的解读都应慎之又慎,也明白为什么很多神学家的研究方法论中,无不从背景着手。关于末世的问题,看到这么多的观点与解释,也算开拓了思路,但是,也有一个应从耶稣所说的末世为基准的领受。6、在本书中,作者也并未归避神学上很多具有争议性的概念,如预定、预旨、上帝的计划、人的自由意志与行为、上帝的意愿与上帝的定意。其中作者还提到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神学观念:拟人论。而以上这些概念之所以有这么多不确定与争议,完全是因为拟人论的观点。虽然作者在最后做出总结,但仍可以看出,其实之所以这些议题还在争论中,是因为这些方面的真理还没有完全被辨明,还有待研究。总之,这本书不失为基督教神学导论入门的一本好书,论述客观,知知为知,不知为不知,治学之严谨,艾利克森的学者风范也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谢谢金老师的推荐。橡树约稿亲爱的橡果们!感谢大家陪伴橡树人一路走到今天,一起分享属灵的悦读时光。我们相信,每位橡果在个人的阅读经历中,都会不断迸溅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思考火花。从今天此刻开始,拿起手中的笔,把这些火花记录下来吧!可以是你对橡树书籍的书评,也可以是从某个段落引发的属灵思考,还可以是阅读的字里行间涌流出来的不凡洞见。我们会不定期选择推出橡果们的“果子”,期待看见你的那一枚哦!所以不要犹豫,把写好的文字发给我们吧!我们也会相应提供稿费。咱们橡树家的地址是:oaktree_。橡树人时刻在这里恭候橡果们!橡树文字工作室定期发送橡树图书书评、书摘、橡友会信息微信号:oaktreepublishing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欲购买《心灵渴望》,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橡树文字工作室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8月27日 0:57
橡树文字工作室 最新头条文章
橡树文字工作室 热门头条文章88必发1777
88必发1777管道项目,直接推翻了奥巴马任内否决该项目的决定。  在特朗普看来,《平价医疗法案》不平价,TPP严重损害美国工人和制造业的利益,否决美加“拱心石”XL输油管道项目意味着丢失大把工作机会。不难看出
脑、发推特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这是美好的一周,我们做成了很多事儿。”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自己入主白宫后的第一周。  自本月2
让大家绑上银行卡;开放小程序功能,引入第三方入驻,其目标始终是巩固社交媒体的老大地位,使得微信始终成为用户手机中的“热”应用,在庞大用户的基础上再顺理成章发展支付、微商等新功能。&&&
关键词:88必发1777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这是培根谈读书里的问题
通俗来说是这样的:首先,读书非常重要,从书中你可以聆听到别人的想法,可以了解到自己以外的更加宽广的世界,甚至可以收获很多意外的喜悦.但那些外界的,别人的思想不一定全都是正确的,这种时候,你要坚持自己的看法,所以说,不可尽信书中所言.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书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