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在南海是好战还是外交部强硬话回应南海

金融时报:中国在南海是好战还是强硬?
我的图书馆
金融时报:中国在南海是好战还是强硬?
中国在南海是好战还是强硬?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硕为英国《时报》撰稿中国在南中国海(SouthChinaSea)好战?还是说中国立场强硬?这两者之间有区别么?没错,确实有区别。中国是立场强硬,却并不好战。全球都相信中国正处于好战的状态。诸多照片给人这种印象,这些照片展示了有争议的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Islands,中国称南沙群岛)上的新军用跑道、防空导弹和大规模填海造岛工程。然而,填海造岛并不是中国首先开始的,而是其他主权声索国首先开始的:越南于1976年开始在斯普拉特利岛上修建跑道;菲律宾于1975年在中业岛(ThituIsland)上修建了一条跑道;马来西亚于1983年开始在燕子礁(SwallowReef,也称弹丸礁)上修建一条跑道和一个度假村。不过,这些建筑活动中的大多数都发生在2002年东盟(ASEAN)和中国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eclarationofConductontheSouthChinaSea)之前。自那以来,其他国家只开展过小规模的升级和维修活动,而中国的大举建设则是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开始的。中国加入填海造岛的行列时,它的工程规模非常大。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13年12月开始填海造岛以来,中国已在其斯普拉特利群岛8个前哨中的7个实施填海造岛。截至2015年6月,中国已填出逾2900英亩土地。相比之下,越南总共只填出大约80英亩土地,马来西亚填出70英亩,菲律宾填出14英亩,台湾填出8英亩。”该报告表示,中国在20个月内填出的土地是其他国家在40年里所填出土地总和的17倍。配图来自网络显然,中国始终十分强硬。然而,如果中国真的好战,它可以以军事手段赶走其他占据岛屿的人。幸运的是,中国并未采取这类行动。事实上,军事冲突看起来极不可能发生。自1988年3月以来,该地区的枪炮基本保持静默状态。1988年3月,中国和越南曾在约翰逊南礁(JohnsonSouthReef,中国称赤瓜礁)发生小规模冲突,导致74名越南士兵丧生。一个依然存在的问题是:中国为何决定在南中国海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以下是部分较为可信的猜测: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foraNewAmericanSecurity)亚太安全项目的米拉?拉普-胡珀(MiraRapp-Hooper)表示:“那些可能被华盛顿及其盟友视为间断性的、闪电般的建筑活动,在中国看来可能是完全合法的追赶游戏。”越南外交学院(DiplomaticAcademyofVietnam)东海(即南中国海)研究中心(CenterforEastSeaStudies)主任陈长水(TranTruongThuy)说:“中国官员和学者曾提出了多个理由来支持中国政府的战略举措,这些理由包括:需要改善在南中国海的搜救能力,希望改善在那里工作的中国公民的工作和居住条件,以及需要基地支持中国的雷达和情报系统。”我的同事黄靖教授表示:“虽然中国政府在与美国打交道时往往十分包容,但是中国仍在努力提升其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军事实力。这么做的目的不一定是要在和美国的对峙中占优,而是要提升美国与中国对峙时将不得不承受的军事和经济代价,从而令美国政府更愿意与中国讨价还价,而不愿与中国开战。”不幸的是,中国政府的强硬令它犯下了一些严重错误。它导致东盟内部在2012年7月的外长会议上出现首次公开分歧。自1967年东盟创立以来,该组织每次召开此类会议后都会发布一份联合公报。然而,2012年东盟却没有这么做,原因是东盟在涉及南中国海的段落上无法达成一致。10个国家中有9个同意重申前一年公报中各国就这一问题达成一致的措辞,然而东道主柬埔寨却拒绝这么做。事后表明,柬埔寨受到了中国官员的巨大压力,要求它坚持不同意见。很明显,中国的崛起令他们中的部分人自负了起来。第二个错误就是2014年5月在越南沿岸开展石油勘探。越南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急剧升温。越南发生了骚乱,有人担心两国会大打出手。幸运的是,几个月后中国悄悄地把石油钻井平台撤走了。尽管中国不太可能与其他主权声索国发生军事冲突,却可能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日美国决定向渚碧礁(SubiReef)周边水域派遣拉森号(USSLassen)导弹驱逐舰,对中国的主权声索构成了挑战。中国向该军舰发出了警告,不过也允许其通过了该水域。美国正确地指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对岩礁和浅滩声索主权的国家,无权主张周边12海里的领海。该公约规定“人工岛屿、设施或结构”周边仅可设不超过500米的安全地带。许多媒体报道暗示,当美国执行航行自由行动时,东盟国家私下里在为美国喝彩。美国最近一次执行航行自由行动是在今年1月份。不过,就算东盟国家这么做了,他们做的时候也十分紧张。万一中美发生冲突,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被迫站队。他们知道,美国是今天的第一强国,可能在100年内也是如此。然而他们也同样知道,中国会成为明天的第一强国,而且可能保持这一地位1000年。那么存在解决办法吗?实际上是存在的。尽管做出了各种姿态,但世界最大的两个海军强国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比如航行自由和“无害通过”。作为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中国在这方面比美国有更大的利益。因此,如果美国和中国的利益能在95%的海面上趋同,那么也能在南中国海上趋同。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智慧。赶在巴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仍然执政时迅速解决这个问题,或许符合北京方面的利益。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可能会难对付得多。本文作者马凯硕(KishoreMahbubani)是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eeKuanYewSchoolofPublicPolicy)院长,《大融合:东方、西方与世界的逻辑》(TheGreatConvergence:Asia,theWest,andtheLogicofOneWorld)是其最新著作。译者/简易凤凰国际智库,思想市场领导者 扫描二维码一秒关注&
发表评论:
馆藏&10857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中国对日态度越来越强硬 外媒:快要开战了
中国对日态度越来越强硬 外媒:快要开战了
对华不友好动作频频发生,却仍在抱怨中国&立场强硬&。英国《金融时报》18日认为,中日两国大有爆发冲突之势。文章认为,中国或日本并非真想打仗,但每每中日两国政府之间&好战&言辞交锋的背后都有大规模军演,岛屿周围的态势会导致意外冲突。
&美国的&亚洲支点&政策释放的能量正在将世界第二、第三经济大国引向冲突&,世界社会主义者网站评论称,中日两国政府之间&好战&言辞交锋的背后都有大规模军演。
由日本大企业高管组成的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19日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副总理汪洋。《日本经济新闻》说,在日中关系处于僵局状态的背景下,经济交流能否成为关系改善的突破口备受关注,但是此次访华团很可能无法和习近平主席以及李克强总理举行会谈,而这是日本经济界人士最大的呼声所在。而且对于日中关系,中方经济部门官员依然&态度强硬&。
相关内容RELEVANT
精选图文RECOMMEND
网友评论COMMENT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
关注前瞻微信
前瞻看点Latest
精彩图文Marvellous
前瞻风口Hot Industry
精彩看点MARVELLOU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毅强硬谈南海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