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绩效评价错评,漏评,错退是指什么

走“五大程序”实现精准扶贫_网易新闻
走“五大程序”实现精准扶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走“五大程序”实现精准扶贫)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难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前,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吹响,清远市委、市政府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最近《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印发,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起应有的责任,开展脱贫攻坚。
笔者认为,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得进行精准扶贫,才能实现贫困群众能够真正脱贫,才能走上小康之路,过上幸福生活。
笔者几年前在英德市东部就看到一个村因村干部搞优亲厚友扶贫,真正需要扶贫的群众却没有得到扶贫帮助,群众怨声载道,意见非常大。这个村在2011年得到了扶贫单位的帮扶资金后,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便把扶贫资金统一为上一届村干部指定的77户贫困户统一购买了化肥,每户分得5包。有一位70多岁的老阿婆,家里贫困却没被定为扶贫户,没能分到一包化肥。
这个扶贫个案说明了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认为,为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走五大程序,才能打赢农村扶贫攻坚战。
首先,要召开村小组家长会议,让村民知道扶贫对象的评定标准,做到家喻户晓;其次,让村民按照扶贫对象标准,自认为符合条件的家庭,自行到村委申请和登记;第三,每个村民小组家庭各派出一名代表,组成村小组商议团,组团后召开商议团会议,请自荐的人员向商议团介绍自家情况,商议团接着通过投票,决定该户是否符合扶贫标准;第四,由每个村民小组长将各自的扶贫户拟定名单交给村两委集体讨论,由村两委委员全面考核申请家庭户的情况,进而投票决定符合条件的家庭;第五,把村两委决定的扶贫户再交镇里核查,最后确定扶贫对象。相信经过以上五道程序,扶贫中错评、漏评的现象可以得到极大改善,最终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作者系英德市横石水镇农民,任多家媒体通讯员)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南方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评论:精准扶贫当实事求是讲成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评论:精准扶贫当实事求是讲成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考情考务、备考资料一应俱全,助您马到成功!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世外桃源 广南欢迎您!
您现在的位置:&&
广南县启动2016年度脱贫退出县级考核验收工作
文章来源:县扶贫局
作者:毛登云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233
2017116201656
6638201711720
上一篇:[ 01-17 ]
下一篇:[ 01-18 ]孝感政协网
&您当前位置:>>正文
关于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的建议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
&&&&&&&&&&&
&&&& 我市自去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到2018年底以前,实现全市33.9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的总体目标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具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扎实予以推进,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前段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在帮扶措施上精准对接。各地按照&基数不变、实事求是、一次搞准、动态进出&的工作原则,抓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研究出台了&1+N&政策措施,开展医疗、教育等行业对口支援、&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行动,大悟县实施&两扶三保&,孝昌县实施&清单式扶贫二十法&等,确保&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落到实处。二是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在资金整合上精准发力。以县为主体,制定并实施精准脱贫项目规划和资金统筹方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市本级每年拿出新增财政收入的15%和财政存量资金的50%用于精准扶贫。云梦县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农口项目资金及各类社会融资1.5亿元。安陆市推行&政银保&模式,撬动金融资金,引导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在促农增收上精准扶持。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的思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产业扶贫中来,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四是创新精准扶贫考评办法,在落实责任上精准管理。建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导向的考核奖励机制,把精准扶贫作为县市区综合目标和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验收操作办法,引进第三方开展年度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验收复核工作,开展分级督办与定期督查,建立督查巡查机制,推动脱贫责任落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前段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运行情况看,对照市里确定的脱贫销号总目标,结合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我市的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之处。&&&&& 1、新旧政策体系不配套。一是现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不相衔接。目前,我市地方低保标准普遍高于国家扶贫标准,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制度的衔接不紧密。二是脱贫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基础,脱贫基础极其脆弱。因灾、因病、因学等导致返贫率高;扶贫助学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精准,带有&普惠性&。三是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与领导干部考核机制衔接不够,现有考核办法结果运用刚性不足。&&&&& 2、协同推进力度不够大。一是精准扶贫思路、路径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协同推进不够。二是依赖行政主导式扶贫,社会参与度不高,扶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虽然当前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快速发展,已经与专项扶贫一起构成&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但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还处于各自为战状况,不能形成合力,难以满足精准扶贫的更高要求。三是&五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相互之间结合不够紧密,牵头部门协调难度大。&&&&&& 3、扶贫队伍机构不健全。一是扶贫工作量大,事情较之过去成倍增加。由于考核扶贫开发这根&指挥棒&的转向,扶贫项目事权下沉到县,扶贫要求&一户一策&,增加了扶贫改革的难度。二是扶贫机构弱化,且不是政府序列。人手普遍偏少,年龄老化严重,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插花县市区扶贫工作力量相对薄弱,进村入户采集数据工作量大;驻村工作机制还不健全,驻村工作队流动性大。三是扶贫方式陈旧,工作方法老套,业务能力不精;有的地方甚至还缺乏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 4、扶贫观念理念不适应。一是脱贫攻坚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不少地方在扶贫理念上还存在一些苗头性问题:比如,操之过急,争先恐后,数字上追赶达标;等待观望,思想上消极应对、瞻前顾后;对贫困农户不是精准施策,而是提前&兜底&了事。二是整合资金力度不大。个别地方还没有开展实质性资金整合,有的地方不会整,怕失误,担心审计监督,导致政府主导意识薄弱。少数地方资金整合总量不够,不能满足村出列、户销号目标需求。&&&&& 5、产业扶贫推进力度不强劲。一是缺配套资金。贫困地区普遍缺乏经济基础,且部分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在发展扶贫产业时面临资金短缺和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等问题。二是缺长效机制。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特色产业和市场主体对贫困村、贫困户带动作用力不强。三是缺品牌特色。当前贫困地区主要以水稻、茶业、油茶、苗木花卉等传统作物为主,特色优势产业相对发展不够,存在盲目跟风、结构单一、后劲不足等问题,导致产业聚集度低,市场规模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四是缺技术人才。各级政府对贫困农村地区能人大户的扶持政策还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导致贫困地区普遍缺乏致富带头人和能人大户。&&&&&&& 三、对策和建议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全党必须高度重视&的新论断,对照市里确定的在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的总体要求,我们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就进一步创新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加快我市脱贫步伐,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人口识别与退出机制。建立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动态数据库,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互联共享,随时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实施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动态大数据分析,跟踪实施精准扶贫。同时,加快建立扶贫信息平台,对扶贫工作进行全程留痕,使扶贫工作&可记录、可检查、可追溯&,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充分发挥第三方脱贫验收评估作用,防止贫困人口错评、漏评和脱贫人口错退、漏退问题,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解决扶真贫、真扶贫问题。&&&&&&& 2、进一步建立健全稳固长效的收入增长机制。一是按照&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因户择业、依法自愿、县级实施&的原则,构建&政府+市场主体+农户+银行+保险&的五位一体机制,推进贫困对象与市场主体形成利益链接机制,发挥金融保障在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精准扶贫中的支持作用,实现抱团发展、稳定脱贫。积极推广大悟县&县整合、镇组织、企业包、村收益、户脱贫&模式,孝昌产业扶贫&十法&、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和市场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紧密相连,促进村出列、户脱贫。二是用市场理念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避免&一拥而上&,防止形成新的致贫因素。三是结合农村改革推动产业扶贫。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探索股份化扶贫模式,推广安陆资产受益型的&团山模式&,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公司分红,稳定增加收入。四是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贫困农户的培训力度,实现有需求的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自身努力走上致富路。&&&&&& 3、进一步建立健全兜底扶贫的相关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教育扶贫机制。整合现有国家政策、项目建设资金和&国培&、&省培&、&市培&、&县培&计划,重点向贫困家庭学生、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和教师倾斜,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生活补贴和就业创业帮扶。二是建立健全医疗扶贫机制。总结推广大悟县开展&新农合补偿、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意外伤害险、民政大病救助&五重保障的措施,解决精准扶贫医疗保障。参照红安县做法,将我市的医疗救助对象报销比例提高到90%,且个人自担部分不超过5000元,让生病者看得起病,让因病负债者减轻负担,着力从机制上解决因病致贫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形成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同步提高、&两线合一&工作机制,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和家庭都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实行政策性兜底脱贫。对一些特殊困难户一时不能享受到低保的家庭,加大临时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并及时对需&救急难&的群众予以救助。&&&&&&& 4、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一是以专项扶贫部门为主导、以行业扶贫部门为辅助,积极孵化和培育专业性的社会扶贫组织,建立互为补充和协同推进的内在机制。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等相关支持政策。二是探索建立非贫困户、先脱贫户与贫困户之间的合作帮扶机制,积极开展邻里帮扶和参与式扶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三是尽快出台市直部门和驻村工作队考核办法,加大脱贫成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四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在进一步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精准扶贫资金整合投入的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审计、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扩大扶贫政务公开,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五是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增加扶贫机构人员编制,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以驻村帮扶工作队、党员中心户和能人大户为依托,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扶贫资金绩效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