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退休看病送花已花了一千三百元再看怎承担

请不要以偏盖全贬低中国
请不要以偏盖全贬低中国
&&&&&&&&&&蓟州孟凡生作于2016年10月9日
昨天在《百姓观察》网站,看到一篇题为《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5倍》的帖子,文中列举了好多事例,力图来说明这个观点。
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文中引用的是2008年的数据,当年美国人均收入三万七千六百美元,中国人均收入一千一百美元,所以相差三十四倍。现在,中国的人均收入提高了,不过与美国相比,肯定还差的很远,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可是这篇文章说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却没有举出有力的证据。我本人没有去过美国,但也听美国人或去过美国的中国人说过有关美国物价的一些情况,应该是工业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价格,美国比中国的价格低,但是生活必需品,也就是吃穿住行方面的消费价格,中国比美国的价格低。
2003年我听一个来我们这里的美籍华人(天津市人,其家1949年迁居台湾,1975年迁居美国)说,他父亲是拿着美国的退休金回到中国的天津来养老的,他说在美国挣钱到中国花钱很合算,因为美国人的工资高于中国,生活费低于中国。那时我们也做过比较,他说他妻子在美国医院做阑尾炎切割手术,花了五千美元,因为有医疗保险,百分之百报销。那时我们这里的医院阑尾炎手术费是三千元左右,假如以一比六进行汇率折算,五千美元相当于三万元人民币,等于同一种手术费价格,美国是中国的十倍。他说那时美国的警察和一般的政府公务员,每月工资是二千至三千美元,做一次阑尾炎手术需要两个多月或者近两个月的工资。而那时我们天津市的警察和一般的公务员,每月工资一千多元至二千元人民币,做一次阑尾炎手术也需要两个多月或者近两个月的工资。如果不进行汇率折算,按收入与消费之比,中美两国差不多。
2004年听我们这里去欧洲多国旅游的人员讲,他们在欧洲华人开办的中餐馆吃一百欧元一桌(十个人吃)的饭菜,还不如中国国内的旅行社安排的一百元人民币一桌(十个人吃)的饭菜质量高。那时一欧元相当十元人民币,说明中国国内饭菜的价格是欧洲同类饭菜价格的十分之一。但是,如果按照当地的工资收入与物价之比,两地还是差不多。因为欧洲人的工资高。
2013年我儿子以国内某大学副教授身份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交流进修博士后,经常对我们介绍在美国的生活情况,也使我对美国一般民众的生活就有所了解了。而且我儿子也给我们家里人买来一些美国货,有皮鞋、服装、眼镜、火石打火机等物。给我的感觉是,中国的物价不是美国物价的五倍。
我这里说的物价不是指某一种商品的价格,某种具体商品的价格,中国可能是美国的五倍,甚至是美国的十倍也不无可能。我们要泛泛的谈物价,就应该以人们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吃、穿、用的方面的商品价格为依据。
我儿子在美国加州海滨城市圣巴巴拉生活,这个地区在美国不属于低物价地区。按照我国国派公费留学生的生活费标准,根据美国不同地区的物价,国家发给每人每月的生活费在一千四百美元至一千八百美元之间。我儿子在圣巴巴拉生活,每月给生活费一千七百美元,折合人民币应该是一万元以上。中国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们的生活费有这么高的吗?中国政府不是傻瓜,大学老师去美国交流进修,国内的工资照发,给他们的美元只是补贴在美国日常生活的开支。就从这个生活费的标准来看,你说是美国的物价高,还是中国的物价高?如果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中国国内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生活费就应该是每月消费人民币五万元。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有这么高的消费标准吗?不要说在校学习的消费开支了,一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参加工作后,每月也挣不了这么高的工资啊,显然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也没有这么高的消费的。
从这点看,就说明应该是中国的物价比美国的物价低,假如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每月吃穿住大约开支一千七百元人民币,就说明中国的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只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其实中国的大学生真正用在吃饭穿衣住宿和购买学习用品方面的开支,平均也用不了一千七百元。
也许有人说,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生活水平低,所以才开支小。那就看一看我儿子在美国留学时的生活水平吧。
国家给他的每月一千七百美元,其中六百美元用来交房租,他在圣巴巴拉学校附近的楼房中租了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卧室,厨房、卫生间与其他人合用。每月六百美元的租金,包括水电费、燃气费在内。据他说美国中部地区的房租较便宜,这样的一间屋子有三百美元就可以,所以国家给在美国中部地区留学的每月一千四百美元的生活费。从居住条件看,他们应该是比中国大学的学生公寓条件要好,因为各大学的学生公寓里是至少两个人或者多人同住一间宿舍。假定中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不愿住学校提供的学生公寓,而是去外面租房子自己单独居住,事实上有些大学生确实是自己在校外租房居住的,那需要多少房钱呢?
北京的房租费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五环内的单元式房屋,价格较高。我的一个侄女在北京上班,与另外两人合租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屋子,每月租金五千元,水电费另外计算。我侄女占了一间十五平方米带小卫生间的大卧室,每月租金二千元,另外两个人每人一间十多平方的小卧室,每人每月租金一千五百元。三人共用一个客厅、一个厨房,大卫生间由那两个人共用。水电费、燃气费三人另摊,每月也用不了多少钱,因为她们很少自己做饭。
因为许多大学都在郊区,北京郊区的一些农民家里就盖了简易式公寓楼专门出租,也就是每层楼内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其它都是单间卧室。卧室内只有一张大床和一桌一凳,没有厨房。这种楼房租金价格较低,每间每月六七百元或七八百元。
如果在中国的二线城市或者三线城市,房租价格还会更便宜些。
以此来看,我儿子在圣巴巴拉租的那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卧室,在北京的租金是一千伍佰元或是六七百元,可他花的六百元美金可相当人民币三千六七百元啊,你说是美国的房租价格高还是中国的房租价格高?
从房屋的租金来看,如果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合租楼房的一间小卧室就应该是三千美元,折合人民币一万八千多元,中国哪个城市的平民公寓房租价格有这么高的啊?
再看一下吃饭吧,据我儿子讲,中国人和美国人生活习惯不同,中国大学食堂的饭菜花样多,以菜为主,以肉为辅,早餐简单、午餐丰富、晚餐一般。美国大学食堂的饭菜花样少,以肉、奶、蛋为主,以蔬菜为辅。在国内大学食堂中午一顿吃十元钱的饭菜就感觉很好,可是在圣巴巴拉校区的食堂中午一顿吃六七美元的饭菜,不如国内大学食堂吃的好。如果一日三餐在食堂吃饭,最节省每天也要十五六美元。早餐每顿吃三四美元,午餐和晚餐每顿六七美元。一个月要四百五十至五百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就是二千七百元至三千元左右。他说美国大学食堂六七美元的饭菜不如国内大学食堂十元人民币吃的好,在国内每天二十五六元就相当美国的十五六美元的水准了。国内大学食堂一个月吃八九百元的伙食费,也就相当美国大学食堂的生活水准了,你说是美国大学生吃饭的价格高还是中国大学生吃饭的价格高?
因为大学食堂的饭菜口味不习惯,我儿子主要是自己做饭吃,经常吃的就是煮面条。他自己从超市买米买面买菜买肉。美国超市的粮食和猪肉是按磅计量的,一磅的重量是0.4536公斤,折合我们中国的市斤为九两多一点。圣巴巴拉地区超市里大米和白面的价格是每磅一美元左右,猪肉每磅二美元,或不足二美元,牛肉的价格比猪肉要高些。鸡肉鸡腿的价格也和猪肉差不多。但是蔬菜比肉贵,一般的蔬菜一磅要三四美元。比较便宜的是大白菜和土豆,每磅0.99美元,西红柿每磅2.5美元,蒜薹、香菜、鲜菇等高档蔬菜的价格就更高了。折合成人民币后等于,大米、白面每磅六元左右,比中国的价格略高些。肉类每磅十多元,和中国的价格差不多或比中国低些。低档蔬菜类每磅六元至十五元,高档蔬菜每磅二十多元,显然比中国的价格高的多。尽管他平时省吃俭用,以便节省下美元买东西带回国,每月自己做饭吃最少也要开支二百美元,折合人民币一千二百多元,在中国自己做饭吃肯定用不了一千二百元的成本。总的看吃的粮食和肉菜也是美国的价格高啊,怎么说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呢?
如果从我们蓟州城区的小吃店的价格看,那就更便宜了,我们这里城西小吃店的豆腐脑和豆浆都是一元钱一碗,油条五角钱一根,一般的食客早餐吃一碗豆腐脑或一碗豆浆,吃两根油条就够了,才花二元钱。一大碗朝鲜面二元或二元五角,板面三元或四元一大碗,一般非体力劳动者,早餐吃一碗朝鲜面或一碗板面就饱了。多数摊点的豆腐脑一元五角一碗,大米粥一元一碗,肉馅、果仁馅和五香的酥烧饼,都是一元钱一个,火烧夹猪肉二元一个,还有便于携带的豆浆和米粥都是一元钱一杯。一般的早餐一碗豆腐脑两个烧饼,三元五角钱。一碗大米粥两个火烧夹肉,五元钱。不足一美元吃一顿早餐,美国有这种价格吗?
再有价格高些的麦多馅饼因馅不同而价格不同,每个从三元五角至四元五角不等,一般在商店上班的女店员,早晨吃一个麦多馅饼,再喝一杯豆浆或粥也就饱了。传统小吃“煎饼果子”,一张煎饼夹两根油条(也称大果子)的三元,再加两个油煎荷包蛋或者两小根香肠的五元,一张煎饼里面同时夹两根油条、两个荷包蛋、两根小香肠的七元。老年人或小学生一般吃一套三元的煎饼果子,喝一杯豆浆或粥就够了。年轻女性和中学生吃一套五元的煎饼,再加一杯豆浆或粥,年轻小伙子吃一套七元钱的煎饼,再喝一杯豆浆或粥也饱了。鸡蛋灌饼,就是一张薄饼里面抹一层黄豆大酱,夹进一个摊鸡蛋和部分土豆丝、黄瓜条、胡萝卜丝、芥菜条、大葱丝、香菜、生菜等,卷在一起,用手拿着吃的烙饼卷菜,不同摊点价格有差,有的四元有的五元。一般年轻人都是一套鸡蛋灌饼,再喝一杯豆浆或粥也饱了。
再贵的就是到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和牛肉面馆去吃洋套餐和各种面条了。洋套餐中小孩子吃的一套最低也要七八元,大人吃的一套做多的二十七八元。面馆里是根据面条内添加的汤料,以及汤卤内猪肉、牛肉数量的不同,而分别定价的,一碗拉面、刀削面、牛肉面的价格从五六元到十五六元不等,饭量大的吃一大碗,饭量小的吃一小碗。这些洋套餐和牛肉面等,不仅是早餐,午餐和晚餐也是如此价格。只是在肯德基、麦当劳的午餐中,有些饭量大的小伙子,一份二十多元的套餐可能不够吃,在增加些鸡腿、鸡块等,一顿饭最多五十元也就吃饱了。
目前那些吃洋套餐和牛肉面的,多是一些高收入的年轻上班族。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和年轻打工者,都是吃传统的本地小吃。而传统小吃一顿早餐最低二元最高五六元或七八元,也就是半美元或者一美元左右。而那些吃洋快餐和牛肉面的,也在二三美元至七八美元之间。
《中国物价是美国五倍》一文中介绍:在美国吃麦当劳套餐的价格在四至六美元之间,那就是人民币二十四元至三十六元之间。而在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店里的洋套餐,一般在十七八元到二十七八元,三十元以上的很少了。怎么能说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呢?在中国吃一顿饭一个人花二三十元,个别人花四五十元,何况更多的普通人一顿饭才吃几元钱或十几元钱啊,那你凭什么说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呢?是不是胡说八道啊?
农贸市场上,蔬菜旺季黄瓜一元钱一斤甚至一元二斤,西红柿、萝卜、圆白菜、韭菜、豆角等每斤都在五角至二元之间。这么便宜的食品和蔬菜价格,难道比美国高五倍吗?
《中国物价是美国的五倍》作者说:在洛杉矶“小台北”的一个中餐馆,我们四个人点了鱼、虾、蟹等,每个菜的平均价格六至七美元左右,一顿饭共花四十九美元,菜还没吃完,以此证明中餐馆内海鲜的价格比中国便宜。鱼虾蟹等海鲜菜,在中国的确是高档菜,价格比较高。他们四个人一顿饭花了四十九美元,折合人民币三百元,点了六七个菜,价格的确不高,但是也差不了五倍。今年中秋节的晚上,我家五口人在本地海鲜馆涮火锅,要了七个小鲍鱼,每个20元,还要了扇贝、北极虾、鱼片、蛤蜊以及白兰菇、金针菇等十几个菜,也不过花了四百元钱,比他们四个人在美国吃海鲜也贵不了多少。当然,海鲜产品的价格差距很大,高档的海鲜一桌可达上万元,当然要比他们几个人在美国吃海鲜的价格高多了。
再看穿的方面,我儿子给我们家人买的皮鞋、衣服等物,在美国也不是高档商品,如一件保罗衬衣,在美国花五十美元买的,中国要卖五六百元。一件阿迪达斯T恤衫花二十美元买的,在中国会卖四五百元。一件老头衫花十美元买的,中国要卖一二百元。两双cIarks矮腰休闲皮鞋,每双七八十美元,一双高腰皮鞋一百二十美元,在中国都要卖一千五百至二千元。一个邦迪墨镜花一百五十美元买的,在中国要卖一二千元。据他说这些东西在中国的商店里卖的都很贵,价格一般相当美国价格的十倍,而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才差六倍多,所以他认为在美国买这些商品,比在中国购买这些进口的美国货要便宜的多。可我说中国商店多加价也有道理,进口商品要花运费和关税啊,你们免税带回来的商品当然便宜了。不过怎么加价,也没有达到五倍的差距啊。
我曾经带着邦迪墨镜到我们这里的眼镜店去评价,她们说这种眼镜要一千伍佰元,但是可以砍价。我穿着cIarks皮鞋到专卖店去询问价格,他们也说要一千三百元,但可以砍价。这几样商品,在中国商店的人民币价格和在美国商店的美元价格,如果进行汇率折算,怎么算也差不到五倍啊。
再有,中国市场上,面向普通老百姓的衣物是很便宜的,一般的布鞋十元至二十元一双,仿真皮鞋二三十元或五六十元一双,男式吊带背心五六元一件,老头衫十元至十五元一件,衬衣十元至二三十元一件,保暖衣、防寒服三四十元至一百元的很多。这些衣物,如果折算成美元,并不比美国当地的价格高,而且还可能比美国的价格低。
这篇文章还介绍了美国中小学为学生提供比较丰盛的早饭和午饭,两顿饭仅收一美元。这能说明美国物价低吗?这一美元绝不可能是学校营养餐的价格,而是说明学生的营养餐有政府补贴。因为他说麦当劳的套餐在四至六美元之间,中小学生的两顿饭相当于两份套餐吧,价格多少钱啊?文中还说在美国的一个咖啡馆,看到标注一美元的咖啡,他感觉很便宜。可在我们中国一元钱可以买两根油条、一元钱可以买一个肉馅酥烧饼,一元钱一碗豆腐脑、一元钱一碗大米绿豆粥、一元钱一碗加糖豆浆,一元钱一杯加了密封盖子,可以装进袋子里拿走的热豆浆和热米粥,难道这些就不如一杯咖啡营养多吗?何况我们中国的一元钱还不足一美元的六分之一啊。说中国物价是美国的五倍,真不知他是怎么算出来的。
当我把这篇文章反复看了几遍,才找到了他说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的理由,原来他是以名牌产品为依据计算的。他介绍在美国买一辆宝马z4的报价是二万九千八百八十一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才十七八万元,而在中国的售价是五十万至八十万元之间,差距是不小,可也不到五倍啊。他介绍在中国一套售价三万元的阿玛尼西服,在美国用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价格就能买到,这就说差距是四倍或者五倍,也不能说明所有的服装全是差五倍啊。除了这两种商品的价格,相差四五倍之外,还介绍了一款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在美国是四百九十九美元,在中国是六千元。四百九十九美元折合人民币三千元,与国内比才差一倍啊。
名牌产品的差价怎么能代表全部物价呢?尤其是中国人有一种虚荣心,好显摆、好攀比,讲究名牌。外国商人摸透了中国人的这种爱好,就对一些国际上的名牌产品在中国市场狠命加价,而且加的越高越容易卖出去。因为买名牌的人可以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显示自己的高贵和富有。所以,中国商场上许多名牌产品的价格并不能准确反映这个商品的真正价值。
另外,就是不能用进口产品的价格来代表全部商品的价格。尤其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产品,在发达国家的销售价格低,不发达国家的销售价格高,也是正常的。因为这些东西是发达国家生产制造的,在本地销售成本低,价格也低。运到不发达国家去卖,要增加运费和关税的成本,而且多周转几次,就多几个中间商获利,最后的价格当然要高了。向汽车、电脑这些产品,本来就是欧美国家发明的,人家自家的产品在自家卖,当然要便宜了。中国是不发达国家,不论是直接进口的,还是我们引进技术或收买专利后,自己进行生产或组装的的,成本都要比较高,销售价格高也是正常的。有些特殊产品,价格相差五倍十倍都不奇怪。
另外,还有些商品是各地之间互通有无,彼此体验一下,尝试一下新鲜感。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些外国产品的价格高,也是正常的。如美国的苹果运到中国来,每斤价格二十多元,而中国自己生产的苹果,最好的个头大(半斤一个)的三四元或四五元一斤,个小的(每个二三两)二三元一斤,甚至一元钱一斤。你能因此就说美国国内的苹果价格比中国国内的苹果价格高吗?假如美国的苹果在国内卖一美元一斤,运到中国后卖四美元一斤,你能说中国苹果的价格是美国的四倍吗?中国自己生产的苹果一美元可以买二三斤啊。其实,从营养价值方面看,进口的水果也不一定就比自己国内的好多少。只是因为成本高,所以许多进口的水果都比当地产的水果价格高,这也正常啊。因为人们有钱了,出于好奇心,更换一下口味,多花钱买些进口水果吃,这也正常啊。
汽车、电脑、皮鞋、衣服类产品也如此,也是“物以稀为贵”,不远万里转运来的产品,肯定要比自己当地生产的同类产品价格高。
但是,价格高的不一定就是价值高,例如我儿子买来的美国保罗衬衣,在美国的价格是五十美元,在中国的价格是五六百元人民币。一件老头衫花十美元买的,在中国要卖一二百元。国内的这种价格,大概都是被那些喜欢名牌服装的人抬起来的。
我是讲实效不讲虚荣的,在我看来,这些洋服装与国内生产的衬衣和老头衫,也没有多大区别。这件衬衣是纯棉的,面料质地柔软,也可能很结实。但是不如咱们自己的丝、绸、纱类面料做的衬衣好,夏季穿着不如咱们丝或纱质衬衣舒服、凉快。所以根本不适合炎热的天气穿,我一直把它压在柜子里,从来没穿它。这件老头衫也比国内卖的十元或十五元一件的老头衫结实而且厚实些,穿在身上不如穿国产的老头衫舒服又凉快。我只是在下雨后傍晚凉爽时穿过几次,热天根本穿不住,穿在身上闷的慌。美国的皮鞋也不比中国皮鞋好哪去,我那几双美国皮鞋,中国专卖店都要价一千元以上。我穿过几天,感觉和中国自己产的二三百元或者四五百元一双的真皮皮鞋一样,没觉得有何差别。当然比中国大量出售的几十元一双的仿真皮鞋要好的多。真皮皮鞋结实、柔软,穿几年也不松弛(俗称的哐当),鞋面和鞋底都不断裂。仿真皮鞋价格低廉,但是穿过一年半载,鞋子就松弛了,也就是“哐当”了,不“跟脚”了。还有的或是鞋底断裂,或是鞋面裂口,或是鞋帮与鞋底裂开。俗话说的“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在当地产品范围内是正确的。但是在崇洋媚外、追求名牌、讲究虚荣的人群里就不一定试用了。
也许《五倍价格》的作者是不进行汇率折算的方法,用美国的“元”对中国的“元”来比较的。中国的猪肉十多元一斤,美国的猪肉不足二元一磅,中国的麦当劳套餐二三十元一份,美国的才四至六元一份,中国的真皮皮鞋好几百元一双,美国的皮鞋才百八十元一双。这不就是相差四五倍或者五六倍吗。
所以,他在文中写道:“想想看,假如我们每个月四千元的收入,花费一元钱可以喝咖啡,三四百元可以买台笔记本电脑,二百多元可以买一双名牌意大利皮鞋,五十元可以请几位朋友吃一顿,那是什么概念?”
这样的比较方法能代表全部商品的价格吗?在美国一元钱可以喝咖啡,在中国一元钱可以喝豆浆、吃粥、吃烧饼和油条啊。在美国五十元可以请几个朋友吃一顿,在中国的小吃部五十元钱也可以请几个朋友吃一顿啊。当然,三四百元买一个笔记本电脑,二百多元买名牌意大利皮鞋,中国是做不到的。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也不需要笔记本电脑和意大利皮鞋啊。
所以,我觉得笼统的说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是不符合实际的。从广大民众的生活必须品方面看,还是中国的物价比美国的物价低。那些到美国后,感觉美国的物价便宜的中国人,绝不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很可能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贵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些有钱人,不要说家产百万、千万的大老板,就是在大公司里打工的“白领”中,也有些每月工资二三万元和四五万元的人。他们是一群高消费者,开的是几十万元和几百万元一辆的进口高档汽车,穿的是几千元或几万元一套的服装和数千元一双的皮鞋,吃的高档餐厅的高档饭菜。自家做饭也是从大超市买来的所谓“有机绿色无公害”的高出市场价格几倍或十几倍的高价大米、白面、鱼、肉、蛋类、蔬菜等。平时吃的零食也是所谓“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高价的糕点和水果。
因为这群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新贵族,他们也根本不去那些被他们视为脏乱差的农贸市场,不知道广大民众消费的商品价格。到了美国以后,他们也成了普通人了,接触的是美国大众的消费品价格,他们把美国大众消费品市场的价格和中国高档消费市场的商品价格一比较,他们才感到美国的物价低,说中国的物价是美国的五倍。他们的这种观点,就和几个盲人摸大象一样,有人说大象是柱子,有人说大象是墙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的确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也不能因为我们比他们落后,就以为我们各方面都不好。中国人的收入比美国人低了很多很多,中国的物价却比美国高五倍,中国人还怎么活呀?
所以,我觉的那些有钱出国的人,不要以为月亮也是外国的圆,尤其是那些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洋奴,更不要以偏盖全,把中国说的那么差,糟蹋中国,贬低中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人员看病怎么报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