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单鞭夺槊,与杨氏太极拳单鞭单鞭有何不同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
作者:二水居士&&制作:万国武术网&
&  四十四、
  戚继光从古今众多拳家器械中,去芜存精,“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而今,从有限的文献资料中,我们很难去复原戚继光三十二势名目,究竟各各撷取于他所参阅的何种拳艺。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纪效新书》其他章卷所录的古今长短器艺名目以及完稿早于《纪效新书》的相关军事资料里,找寻些许线索来(诸如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正气堂集》、《续武经总要》等)。
  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八卷本之卷第十四“拳艺捷要篇”第一势歌诀云:“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势霎步单鞭。对敌若无胆向前,空自眼明手便。”
譬如,“懒扎衣”这一名目,我们可以从《纪效新书》十八卷本之卷第十一“藤牌总说篇”中,牌势八势里找到线索。“牌势八势”之第一势云:“懒扎衣势:此起手势也。照高管下,横行直进,诸势可变,有躲闪之妙。”从戚南唐“今将牌势之可录者,绘说于后”句看来,“绘说于后”的“牌势八势”也是戚南唐阅尽“满片花草”,去芜存精,择其牌之善者的结晶,并非属于他自创或杜撰的名目。虽然我们还无法就此确证,“拳艺捷要篇”中的三十二势拳势之“懒扎衣”直接撷取自“藤牌总说篇”中牌势八势之“揽雀尾”,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戚南唐在编撰三十二势拳势时,他应明确知道在古今藤牌势里,已有“揽雀尾”一势了。而且,不管是牌势八势还是拳势三十二势,“揽雀尾”都是作为起手势,排在第一势的。
  同样,我们再从《纪效新书》十八卷本之卷第十二之“短兵长用说篇”所录的“总戎俞公”俞大猷《剑经》中,也能找到“单鞭”的线索。俞虚江《剑经》分别收录于《正气堂集》与《续武经总要》。这部成书早于《纪效新书》而出版却晚于《纪效新书》的著作,由于被戚南唐《纪效新书》所引用,而备受世人瞩目。《剑经》总步目中,先后数次采用单鞭势:“下起接让高低俱有大单鞭压子午阴阳”、“下小起
小单鞭压 就手凿”、“我从大门顺用单鞭深入他用力来抵(若迫近)”、“我单鞭他变马前斩草”、“他大门单鞭坐脚直滚入杀我折进前脚
过大门直符杀他”、“我单鞭上他过小门若入深即用直符送书杀”等。虚江的这些单鞭势,虽然势有不同,但是我们还是不难看出这些单鞭势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所表现的三个关键词“压”、“入”、“杀”,在上述单鞭势中,都是一气呵成的。这一特征也正与吴修龄《手臂录》之“短降长说”相吻合。吴修龄云:“盖长之所以制短者,用其虚也。然远则可以用虚,近则不得不实。我自进迫近彼枪,使彼不得不实发,实发则不过单杀手,我可以一革竟入矣”。枪,为百器之王。以短胜长,无万全必胜之道。吴修龄谓,两阵相遇,是不得已,以短胜长,无非“拼命得活而已”。“压”、“入”、“杀”自然也属于“拼命得活”的着数。这一招数,最为经典的战例,或许要算尉迟恭单鞭夺槊了。
  其实,作为历史人物的尉迟恭,并非以善使单鞭或双鞭闻名。《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载:单雄信手使金顶枣阳槊,胯下骑闪电乌龙驹,位列王世充五虎上将第一名。矛长丈八谓之槊,单雄信的金顶枣阳槊,也是属于百器之王的长枪。而尉迟敬德精通十八般武艺,尤其善于解避槊,甚至是夺取敌槊反刺对方。李世民率五百骑巡视魏宣武帝陵时,突遇王世充所率万余步骑包围。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尉迟敬德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护卫李世民杀出了重围。时,齐王李元吉也善使马槊,对尉迟敬德此术大不以为然,要求尉迟敬德解避其槊。比武前,李元吉命令部下将槊刃去掉,以竿相刺。尉迟敬德说:“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于是,两人开始交手。李元吉数次以槊刃刺尉迟敬德未中。一旁观战的李世民问:“夺槊、避槊,何者难易?”尉迟敬德答道:“夺槊难”。于是,李世民命尉迟恭夺李元吉之槊。李元吉执槊跃马,顷刻间,尉迟敬德三夺其槊。《旧唐书》载玄武门之变时,最后,尉迟敬德率骑射杀了李元吉。可见尉迟敬德还擅长弓箭。之后他又受李世民之命,披甲持矛,“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可见,他的常规武器也是百器之王的长枪类器械。《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载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一段话:“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可见,尉迟敬德平时的随身兵器就是长枪弓箭。元.关汉卿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才开始塑造了黑脸单鞭驰骋疆场的尉迟敬德形象。该剧在在单雄信与尉迟恭两相照面时,有段对话:(单雄信云)那里走将这个卖炭的来?这厮揾马单鞭,量你何足道哉!(尉迟云)单雄信休得无礼!(做调阵科)(正末唱)。之后在渲染了场上的气氛后,便是“这一个枪去疾,那一个鞭下的猛,半空中起了一个避乖龙。那一个雌,这一个雄,玎珰鞭槊紧紧相从,好下手的也尉迟恭!”三下五除二,黑脸如卖炭翁的尉迟恭将王世充手下的这员五虎上将单鞭下马,且夺了他的金顶枣阳槊。
  俞虚江《剑经》中的单鞭势,是否受了关汉卿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的影响,这且不论。而戚南唐编创三十二势拳势时,在第一势懒扎衣后“变下势霎步单鞭”与第四势“拗单鞭黄花紧进”两势里采用了顺、拗单鞭势,我们虽然也无法就此确证,戚南唐的两势单鞭,或直接撷取自俞虚江的《剑经》,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戚南唐编创三十二势拳势时,他心里应该明白俞虚江的《剑经》中,单鞭势已是十分稔熟的以短胜长之着数。
  武艺的发展变化,或以器械入拳,或以拳势入器械。或以拳艺济养文艺作品,或以文艺作品补济武艺。凡此种种,皆无定数。倘若我们有兴趣将“拳艺捷要篇”三十二势拳势作为标本,来进行基因检测,二水敢断言,揽雀尾之后紧接单鞭的拳势编排,则是戚南唐《纪效新书》十八卷本之卷第十四“拳艺捷要篇”三十二势拳势中,所独有的拳艺基因。戚南唐的三十二势拳势,虽然也遵循着“以绵胜刚”的价值取向,但是就核心的价值取向而论,三十二势拳势与以《太极拳论》等为理论指导的近代太极拳,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即便如此,我们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断言,近代各派太极拳,其各派理论爱好者,不管他们各自怎样的挖空心思,去找寻自己的创始祖先,这些祖先不管是神是仙是妖是鬼,他们或多或少受着戚南唐三十二势拳势的影响。
  四十五、
  陈品三《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势单鞭以问答的形式,诠释了他对单鞭一势的理解:“问:何谓单鞭?曰:两手不在胸之前后,而在肋之左右。左右肱展开,其势似单弱,其势如鞭之毒。兩肱展开,又如一条鞭。故名”。接下来他还套用周易八卦的基本理论,对他编排的十三节、六十四势作进一步的诠解,云:“揽擦衣、单鞭,两仪也。两仪交,则四象生矣。自太极生此两仪,以下生生不穷,万象森列,莫可形状。全在用功者身体力行,细心揣摩。日久自知。拳名太极,岂虚语哉”。民国二十四年初版的陈绩甫《陈氏太极拳汇总》,理论部分一依陈品三著作,而书中“太极拳学入门总解运动目次”一编,拳势采用陈发科拳照,文字图解则由陈绩甫撰写。根据拳势演进次序,此拳势分作七十四势,以太极拳初势为第一势,之后分别为金刚捣碓、懒扎衣、六封四闭、丹变等。丹变疑为单鞭之音转讹误所致。通篇面目质朴可喜,无文人造作气象。较之书中汇总的陈品三太极拳图画讲义初集两卷,我们不难发现,十三节、六十四势云云,皆系陈鑫故作解人,藉以注解“拳名太极,岂虚语哉”的创举。“拳势分为十三节(俗名十三势带闰月以象十三月)”,拳势删作六十四势,以暗合周易八八六十四卦卦象,“金刚捣碓始,以文象起端,当头炮终,以武象殿后”云云,可谓用心良苦。无独有偶,曾一度参与陈鑫著作订补的沁阳杜元化,也于民国二十四年出版了他编撰的《太极拳正宗》一书。书中饶有创意的编造了太极拳传承歌诀,开启了赵堡太极拳争抢“太极拳正宗”地位的序幕。此书云“此拳之来历久矣,此拳何自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大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与拳术,教成神仙”。劳驾玉皇大帝来相帮争抢“太极拳正宗”,也煞费苦心。而书中十三节、六十四势乃至各图势的图示角度,一一蹈袭他所曾订补过的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甚至还将陈鑫第三十七势前昭图,误作他的后照图;将陈鑫第三十八势后昭图,误作他的前照图。
  回顾近代太极拳的传播史,杨露禅从学陈长兴时,不管是陈家沟还是赵堡,一直没有将这种武术形式命名为“太极拳”。1852年武禹襄赴河南舞阳探访其任舞阳县令的长兄澄清时,在舞阳某盐店得王宗岳《太极拳论》。他发现,这拳论与他所习练的被称作“绵拳”、“陈家拳”或“囮拳”的拳艺,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巧合,或许就是近代太极拳借《太极拳谱》之“太极拳”之名,得以“借壳上市”的起因。为了纪念盐店的这份机缘,1881年,武禹襄外甥李亦畲在手订《太极拳谱》时,于“跋”中特地注明:“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
  我们至今还无法确证王宗岳是何许人,虽然唐豪牵强附会的将他与写《阴符枪谱》的山右王先生联系在一起,并将他界定为乾隆年间的人,但他的这些考证,毕竟还是猜测的成分居多,没有实质性的说服力。即便如此,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正因为与陈杨拳术的内在相识性,因而成了借壳上市后“太极拳”的首席理论指导。这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悬念:王宗岳时代的太极拳究竟是否与近代所传承的各派太极拳有什么异同?但无论如何,王宗岳作为太极拳史上的一座丰碑,这是无可动摇的。正因为如此,后世学人,为了证明自己拳术的正宗传承,纷纷将王宗岳作为祖宗供奉着,甚至为王宗岳娶妻生女,演义其传奇生涯。这些姑且不论。
  但二水以为,探求太极拳的源流,就像是给断继数代的子孙续修家谱,不妨采取溯逆法,由己及师,由近及远,由博反约,沿委求原。像是续修家谱,先为某人找到其父母,再为其父寻找其父,再为其祖父寻找其父…..倘若想当然的去设定某个神仙、某个始祖,再勉为其难的罗列数代、十数代传承,或许就会有认贼作父的现象发生。
  1991年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的《武当山地区体育教材.武术》云:“…公元1791年王学定著《阴符枪谱》、《太极拳谱》”。显然,此节文字,编者只是讹传了唐豪论点,只是在讹传之中,又将“王宗岳”误植为“王学定”。有趣的是,2007年6月初版的,李师融父子编著的《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一书,极其讹传之能,甚至为了迎合他们主观假想的太极拳始祖,肆意的去放大这一讹误。书中宣称:“首次石破惊天地揭露了唐豪造假内幕”、“这一谎言是唐豪于1935年写《王宗岳考》首先炮制的。他将从旧书店购得的清乾隆枪术家王学定著《阴符枪谱》,篡改该书佚名氏之序言,对著作者王学定的赞誉,改名为‘山右王先生’,冒充‘山右王宗岳’,并编造谎言,说王宗岳学拳于陈家沟”云云。世上确有不少匪夷所思的巧合,1954年12月初版于香港上海印书馆的,由黄耐之编著的《张三丰和他的太极拳》一书,书中不但详尽刻画了张三丰的面部特征,还根据面相,进一步演绎了张三丰的个性脾气。由此再编造了很多张三丰逸事,极其富有小说家的天赋的。这些构想,其中有一些,后来被金庸所借用。巧合的是,黄耐之说,张三丰喜欢养猿养鹤。张三丰给豢养的猿取名“学定”。所谓“学拳,先学定”。后来,这只取名“学定”的猿猴,就练就了一套太极拳。从此,“王学定”的名号,几可成为不讲信史、但求猎奇,“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者的代名词了。套用时尚的网络语法:做人要淡定,不能太“王学定”:))
  倘若将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第三势“单鞭式”之图绘,与陈微明《太极拳术》第六图单鞭势的照片,相互参照,仔细辨析,我们不难发现,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一书,其实是根据杨澄甫老师中年拳照勾勒成图的。而王茂斋学生彭广义(仁轩)于民国二十二年出版的《太极拳详解》一书,复又与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一书的各势图绘为蓝本,再作勾勒,图解文字也蹈袭《太极拳势图解》一书,稍作增减。可见杨澄甫老师中年的拳架,在当时的北京太极拳界倍受青睐,奉为楷模的。
  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第三势“单鞭式”,释名云:“单者,单手之意。鞭者,如鞭之击人。单式练习时,也可改为双手。同时向左右分击,名双鞭式”。图解动作比较简单,只有两动。一是垂腕,二是伸臂放掌。“(一):由前势右臂不动,手腕下垂,五指微拢作钩形。右足尖微向左前转,约九十度。(二):屈左臂。左掌循右臂左行,经胸前略作上弧形,向左伸与右臂成一直线。坐左腕,五指分张微曲向上。食指对鼻。肘弯微曲。同时左足略抬,向左前方踏出半步,与足尖作同一方向。两足成斜平方形。足尖随手落下,作弓箭步椿。使全身重点移于左足。”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第五节“单鞭用法”云:“我右手五指合拢,下垂作弔手式,以称左手之势。右足就原地向左转动,左足提起,往前偏左落下,屈膝坐实。右腿伸直,右脚虚身,由右往左进转。同时,左手向里,由面前经过,往左伸,伸至手心向外时,向彼之胸部臂去”。“下垂作弔手式,以称左手之势”之“称”字,绝妙!!“右腿伸直,右脚虚身,由右往左进转”句,亦洽吾心。然,两段文字中,不管是“右足尖微向左前转,约九十度”还是“右足就原地向左转动”,显然是实脚转化。这一转动,倘若神情缺少顾盼,拳势没有鼓荡,纯粹只是动作外形上的转动,那么难免会有呆板、生硬之嫌。《太极拳使用法》中向“向彼之胸部臂去”之“臂”,似名词动词化的语用。但是,这一由臂转化过来的动作要领,依然是模糊不清的。
  陈微明《太极拳术》一书,显然是发现了实脚转这一弊端的。第六图单鞭照片,文字描述云:“两手与腰与腿,复同时往回松。右手屈回,如画一小圆规,复往西松直,五指旋即垂下,变为吊手。左手与右手同时屈回,由左而右,如画一大圆规”。圆规一词,也似工具功能化的语用,作“圆圈”解则可。一个小圆规,一个大圆规,旨在以拳势调动重心的变化,使得两足虚实灵便。可是,接下来,老翰林以“转至右臂时,手心向内,右足向西者,将足跟转使向南”,来达到“右足尖微向左前转,约九十度”的功效,二水以为值得商榷。199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陈微明太极拳遗著汇编》时,此句改作“转至右臂时,手心向内,右足向西者,将足跟转动,使足尖向南,全身坐在右腿上”,文字显得浅白,问题就更为突出了。这一毛病与吴志青先生“脚跟磨转”一样,是为漏劲。此即孙禄堂老先生谆谆教诲之“两足后跟均向外扭劲”、“不可显露”、“有其意无其形”者。
  郑曼青先生校对的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体用全书》一书,第六节“单鞭”,将上述所涉及的种种问题,一一有所交待,读来如置身皓月当空,清风疏朗之境。书中云:“我将重身移在左脚,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随腰,左右往复荡动,以称转动之势。两手荡至左方时,乃将右手五指合拢,下垂作弔字式。此时左掌暂驻腰间,与弔手相抱,手心朝上”、“左足提起,偏左蹈出,屈膝坐实,右腿伸直,同时转腰”、“左手向里,由面前经过,往左伸出一掌,手心朝外,松腰胯,向敌之胸部逼去”。“重身移在左脚”之“重身”系“重心”之讹误,宜作“重心移在左脚”,此句较比陈微明先生的“两手与腰与腿,复同时往回松”,更为浅白明了。“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显然能避免因实脚转动不当所引起的跼促感,也能避免因实脚转动不当而导致膝盖拧动所造成半月板的损害。此处紧要,不可不慎。“弔字式”或“弔手式”之误植。《太极拳使用法》之“向彼之胸部臂去”一节,此书改作“向敌之胸部逼去”。改“臂”作“逼”,强调的是此劲路于对手之感受,亦无不当。只是“右腿伸直,右脚虚身,由右往左进转”句,此书改作“右腿伸直,同时转腰”,文辞显得浅白了,可是韵味因此而减少了。二水以为,单纯的“右腿伸直”,或会误解成右脚撑地的牮柱之式,《太极拳使用法》为此特地补注“右脚虚身”四字,旨在告诫后学者,尽量在右脚伸直的同时,右脚须有虚虚着地的意思,如履薄冰。叶大密老师辅助行功式五十七式之万里鹏程式,针对右脚虚身,有专门的训练法,二水平时在训练时,后脚膝盖两端阴侧肌肤,加些许对拉拔长的意思,使得后脚如同摆设,平伏摆在地上。另,“同时转腰”句较为笼统,也体现不出“右脚虚身,由右往左进转”所传达的“跪膝”之意。叶大密老师语录云:“膝上有圈,然后能使足掌平伏贴地”,强调的就是这一问题。
  金仁霖老师讲授单鞭,要求学员内中领悟以下几个劲别:双粘、靠、肘、拦、吊手、掤、按。承上式揽雀尾之双按势,随着中轴整体的向后撤移,双按掌之掌跟、两肘以及右脚膝盖皆有相对定位的意思,而腰背整体的向后靠足,胸腹也随之向腰背贴去,似有胸腹掏空的意思。此时左肩里根与左胯里根上下似有一门轴,以此为轴线,胯不动,腰向左拧转,似有扭脊之意。双按掌随之放平,十指舒展,似蜻蜓点水,此谓之“双沾”。双掌一沾而起,顺着向左扭脊势,轴线向左平移到极限,左肩向左侧似有戤倚之势,此谓之“靠”。顺着靠势,左右手掌心朝外,两臂向左侧翻转,左手作平捋,右手如抱球,一起向左侧隅角伸展,两手姿势较揽雀尾中的“平捋、抱”稍平,合之为“拦”劲。同时,右脚脚尖微微翘起,随势向左转,转至脚尖向南,蹈实脚底。双手随着脚尖转动之势,向左舒展,待过左肩左胯之轴后,顺着身形平整向右移荡之势,右肩向右侧亦有戤倚之势,作靠,右肘顺着靠劲向右前长出,右手顺势虚拢成撮手,向右前隅角作吊手。此时,左手由左而右转回,手心朝上,手指朝右前,在吊手相对不动的前提下,左手仰掌向右勾手穿去,与右吊手成主宾辅佐势。此时,重心已全然回到了右脚,拳势稍一停顿,右勾手稍向右下内卷,左手仰掌向右前一覆,辅助勾手劲路长起,此时肩胯乘势往两侧打开,胸腹掏空落下,拳势至转关处,一沉,叶大密老师谓之“逢转必沉”。
  郑曼青《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单鞭式里写道:“右脚尖微翘,尽量随腰转去,两臂亦随腰荡至左后侧隅角,转至不能再转时,便稍稍一搓”、“右掌傍于右腋侧,变吊手,左手辅于右肋腋下,翻腕,手心朝上,右腰胯又稍稍一沉”,“稍稍一搓”、“稍稍一沉”,也极尽拳势转关处“接骨斗榫”之能。郑曼青先生接着写道:“即时,右腕吊手,随腰向右后侧隅角伸展。注意,左足足跟提起,同时即随右臂牵动向后捩转”、“接上,即将右足提起,向右前方踏出一大步,足跟点地,渐渐踏实”,后一节文字中“即将右足提起”、“向右前方踏出一大步”两个“右”字,系“左”之误植。
  陈鑫谓“上着之终,下着之始,其接骨斗榫处,是为过脉”。勾手长起时,肩胯一开,金老师说,好像是老式洋囡囡,两髋关节、两肩关节、头颈项,都只用一根细的宽紧带连锁着,头和身躯,正好象一只摆正了的葫芦,松紧带往两边稍稍一拉开,身躯就自然下落。这才是“逢转必沉”之“沉”。
  王宗岳《太极拳论》“气沉丹田”一说,由于“丹田”概念的模糊性,加上现今的太极拳学者,往往是带着现代汉语的语法,去理解古人的语境,因此,“气沉丹田”一说,众说纷纭。二水理解,“沉”与“蹲”不同,蹲,是具体描述身躯上下运动的动作,而沉,只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不是描述具体的行为过程。古汉语的语意环境中,与之有相同语法结构的成语,叫“石沉大海”。人身无处不丹田,倘若将丹田置换成“气海”,那么“石沉大海”
与“气沉气海”就有了完全相同的语意环境了。从这两个词出发,我们来探究古人的语意环境,我们就不难发现,这里的“沉”字,其实具有位置的不确定性。古人倘若想表达某个动作延续发展到某个具有明确的空间位置的概念时,往往用“卸至”、“抵达”、“落到”、“沉到”等等。而单纯的“沉”字,只是表述一种状态,而不确指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石沉大海”,并不是要明确石头究竟沉在大海的哪个具体位置,而是重在表达石头“沉”在大海中这一状态的。“气沉丹田”,侧重的也是“沉”的状态,我们其实大可不必去探究“气”究竟沉到“丹田”的哪个位置了。倘若有人一定要追究,这石头究竟到了哪里,可想而知,石头最后终究是沉在海底了。“气沉丹田”的“气”,也一样。五十年代,上海体育宫里,有人向叶大密老师求教,“气沉丹田”的“气”究竟应该如何沉到丹田去。叶大密老师看到有些人误解了“沉”法,一个个鼓腹作“太极肚”,所以叶大密老师主张,应该将胸中的横气,一沉到底的,不要留存在腹部。只有将胸腹全然的掏空,胸腹才能了无挂碍,神情才能活泼泼的,有灵机圆活之趣。
  顾留馨1964年3月初版的《太极拳研究》一书第二章“太极拳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之“三、躯干部”之“腹”中,写道:“古典太极拳论,仅有‘气沉丹田’之说,近人又有‘气又要卸到足底’之说,恐系联想到‘劲起于脚跟’而有此说。气归丹田则有集有发,气卸脚底则有发无集”、“前辈名家并无‘气又要卸到足底’之说”云云。其实,这一节,他是不指名的批评了叶大密老师对“气沉丹田”的理解。顾留馨先生的亲舅舅吴寿康先生,是上海著名的气功炼丹专家,那个时候,吴先生正跟着叶大密老师学太极拳和导引术。吴老先生见自己的外甥这种言辞,也自然有不同意见的。他曾与金老师多次交流过意见。后来金老师复印了陈鑫的单鞭图给吴老先生。或许吴老先生后将此图交给了顾留馨先生。顾留馨先生过世后,其子顾元庄先生于2004年7月三版此书时,删除了上面这段荒诞的言辞。此亦可见顾先生知错必改,从善若流的品德。
  顾留馨先生是练陈式拳为主的,他最推崇的太极拳理论,也就是他的“前辈名家”陈鑫品三先生了。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三势单鞭图中,“胸”下引线有文字注解云:“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句读后应该为:“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这位他敬仰不已的“前辈名家”就用这张单鞭图,却很很的掴了他“前辈名家并无‘气又要卸到足底’之说”一个耳光!
  其实,陈鑫的“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这句话,也是陈鑫的显漏底气之言。陈鑫先生毕竟是看的多,听的多,练的少。胸膈横气,卸到脚底。这是至理!倘若,做不到胸膈横气卸到脚底的话,退而求其次,将这“横气”当作是走漫漫长路的人,走累了,先在半路上栖息一下、停顿一下,之后继续赶路,这恐怕是行不通的。从实际训练角度来看,卸到脚底与卸至丹田,在开胯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训练方法。从实际训练角度来看,两个位置,训练要求截然不同的,分属于两种训练体系。暂且将这“胸膈横气”,卸至丹田后,倘若不从根本上改变训练方法,怕一辈子也走不到“卸到脚底”的境地的。而且,倘若主张“卸至丹田”的练法,稍有不慎,肚子越练越大,日后即便想改,也难。此亦王宗岳所谓“此技旁门甚多”者,不可不慎! 
  承上势,左手的仰掌向右前变覆掌,作按劲,以辅助勾手的劲路,作提劲。金老师拳兴浓时,就会说:“孙禄堂老先生与人接手,就只一提,就能将人轻松提起”。二水好奇,就问他怎样提的啊?金老师就会让我们双手搭在他的右手上,只见他右手肘劲一长,五指成撮手状,二水双手不由自主的一紧,双脚就被悬空腾起了。旁人看来,他像是拎菜篮子一般的轻松自在。二水平时在训练勾手时,五指作勾,成撮手时,不是一把抓紧,而是象数手指一样,由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乃至拇指,一一向右下勾去。这样便于劲路放长,一旦作用于人,对手的腕、肘、肩、背乃至中轴,悉数入毂,会不由自主的听候调动。金老师说,孙家常有这些拿法。这拿法,不象是擒拿术那种只是拿对手关节为能,太极拳之“拿”,拿的是对手的劲路,拿的是对手的重心。金老师说:“拿得住对手的重心,轻轻一扔掉,就能发放。所以老辈人说‘拿而后发’。”
  勾手提拿之后,身躯就势一沉,拳势稍作停顿。金老师说,叶大密老师后来的拳架,采用孙家“进步必跟、退步必随”的做派,所以在拳势一沉之后,左腿并归右脚,稍稍一寄,眼神顺势向左,扭脊,身躯向左转去,面向正东时,提左脚,迈步向东蹈实。此时,右手勾手向向右后侧伸展,以辅助左肘,向左前作“肘”劲。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中“右手五指合拢下垂,作弔手式,以称左手之势”,这“称”字,一方面有对拉拔长的意思,另一方面在拳势的作用上,像是“半管水银”,侧流倒灌,呼应往复,犹如天平之托盘,随砝码质变而动。金老师说,这一肘劲,是杨家中架中很经典的劲路。说着,他会从书橱里翻出一捆包扎得严严实实的资料,从中找出《武林》杂志1983年总第23期,以及《中华武术》杂志1984年第一期总第6期。该期《武林》封面是胡厥文副先生的单鞭拳照,拳势正是肘劲之后向挒掤转化的过程,拳架工整典雅,神情气闲,蔚为大观。往昔名流习拳,徒作风雅而已。而从胡厥文先生此拳照来看,他在太极拳上的造诣,不只一般意义上的票友。该期《中华武术》有周荔裳撰的专稿《习文习武健身强国---访胡厥文副委员长》一文,文中厥老说:“我老师叶大密的儿子是练太极拳的,练得很好……空闲时他就教工人们学太极拳……所以,厂里的工人都会打太极拳”。金老师补充说,抗战期间,胡厥文先生在嘉定创办新民机器厂,叶敏之老师曾被聘在工厂中从事技术工作。该工厂为十九路军抗日生产枪支弹药。工休时,叶敏之老师在厂里教工人习练太极拳,胡厥文先生也拜师带头学习太极拳。抗战之后,胡厥文还向叶大密老师学习太极拳,进一步研究拳理拳法。从此,厥老迷上了太极推手。由此可见,厥老误将叶敏之为叶大密老师的儿子了。说着,金老师另行找出一份合订的复印件,是该期的《武林》封面与该期的《中华武术》目录及周荔裳撰的专稿《习文习武健身强国---访胡厥文副委员长》一文的合订本,送给二水,前不久,二水去金老师家,他从桌子上拿出《武林》杂志1983年总第23期,笑着说:“凑巧了,地摊上旧杂志里捡漏的”,老师特地选用大号的塑料书套,仔细的将杂志套上,然后将这份杂志给了二水。看着老师认真的摆弄他的书刊杂志,二水心里深处微微有所触动的,向以书生自喻的二水,想起以往随手翻阅,随手扔丢的习惯,在老师的明镜之下,立显二水伪读书人的本性。而老师对待书刊资料种种细微处,各各皆能彰显老辈人读书人的惜书之情。
  叶敏之老师的拳架,依然保存叶大密老师的“老架子”,在勾手提劲后,左脚不用并归右脚,而是在向左扭脊时,眼神顺势向左,同时提左脚,身躯向左转,面向正东时,迈步向东蹈实。金老师说这样的练法对腿膝的要求很高。二水有时候也会采用叶敏之老师的练法。但是,二水发现这种练法,右脚膝盖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左向有接近45度的扭动。这时,倘若膝盖没有松透,容易伤及半月板。为此,叶大密老师编创了相应的辅助行功式,以便学员学会膝盖的不受力运动。譬如“万里鹏程”、“阴阳圈”和“并驾齐驱”等。金老师还特别强调“前后腿‘跳绳’训练”,使得学员能学会膝盖在不承重的状态下,松灵的运动。
  老辈拳家在这一问题上,往往会采用其他方式,自主不自主的会回避这一弊端。田兆麟老师口述、陈炎林编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第(八)式单鞭,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说:“上身向左转动,并翻身向后,同时左足提起,向左侧斜踏半步”。第一,身躯左转时,继续向左翻身,依靠扭脊,事实上使得右脚膝盖两端阴侧肌肉形成对拉拔长的意思,能够帮助缓解右膝盖的重压;第二,左脚提起后,不能全然的向正左方(正东)踏出。左脚的运动角度,尽量小一些,以便减少右膝盖扭动的角度。陈微明先生的《太极拳术》在这一问题上,同样也采取规避法,云:“此时左脚亦同时向东迈去,足尖略偏于北。此时右足跟亦同时转动,足尖略向东南”。第一,“足尖略偏于北”与“向左侧斜踏半步”,意思一样,都是为了减少左脚的运动角度,以此来减少右膝盖的扭动;“右足跟亦同时转动,足尖略向东南”,其实是一种漏劲。但是,陈微明先生在这里采用漏劲法,二水以为旨在放松膝盖的着力。无万全之策,不得已而为之矣。吴志青先生的《太极正宗》第三式单鞭,在这一点上,则采取另一种方法。他说:“右脚由伸变立,左脚由曲变悬,垂成直立式”、“腰胯扭转向左,左脚向东踏出一步”。“右脚由伸变立,左脚由曲变悬,垂成直立式”,拳势中陡然的将身躯直立,其实也是犯了“忽高忽低”的毛病。太极拳在行拳走架中,身躯随拳势稍有起伏,但是切忌“或高或低”之病。扭动脚跟,使得膝盖突然松懈了上下两腿间的联络,其实是松懈了腿弓的张力,二水说是漏劲,其实漏的是腿上的劲。而“或高或低”容易使得身躯突然松懈了张力,这种使得身躯陡然失去张力的直立式,说到底也是一种漏劲。也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身躯陡然失去张力,膝盖也就减少了重压。
  郑曼青《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单鞭式,文字风格虽有不同,动作摹状也极其详尽。“右脚尖微翘,尽量随腰转去,两臂亦随腰荡至左后侧隅角,转至不能再转时,便稍稍一搓”、“右腿即屈膝坐实,两手亦随之荡回”。“转至不能再转时,便稍稍一搓”,道尽中轴在左右向平整移动之“极”处。“右掌傍于右腋侧,变吊手,左手辅于右肋腋下,翻腕,手心朝上,右腰胯又稍稍一沉”,“稍稍一搓”、“稍稍一沉”,也极尽拳势转关处“接骨斗榫”之能。“即时,右腕吊手,随腰向右后侧隅角伸展。注意,左足足跟提起,同时即随右臂牵动向后捩转”、“接上,即将右足提起,向右前方踏出一大步,足跟点地,渐渐踏实”,“左足足跟提起,同时即随右臂牵动向后捩转”与“足跟点地,渐渐踏实”也是为了缓解膝盖的受力运动。二水以为,这种办法,比吴志青先生的办法,显然高明得多了。后一节文字中“即将右足提起”、“向右前方踏出一大步”两个“右”字,系“左”之误植。特补记以备考。
  医学上讲,人体的膝关节两侧各有两块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从上往下看,半月板象新月形,边缘附着在关节囊上。其纵切面呈楔形,边缘厚,中间薄,正好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的关节面形状相契合,从而起到加深膝关节的作用。半月板对于膝关节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能把身体的重量传递到胫骨,并且使胫骨平台的负荷均匀分布,从而稳定膝关节。但是,一些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或者生活方式都会造成半月板的伤害。膝关节运动时引起半月板的矛盾运动,或者膝关节运动中的突然变化,都会引起半月板的伤害。譬如,膝关节伸屈过程中同时出现旋转,甚至捩翻,半月板既要完成伸屈时的移位运动,又要完成旋转时的移位运动,使得髌骨挤压股骨与胫骨,从而造成半月板的伤害。原则上说,半月板一旦受损,理论上很难复原的。这个问题至今依然是世界医学的主要难题。太极拳运动中,膝盖承重扭动,倘若使得脚面与小腿胫骨成45度扭曲,这样的情形,就会伤害半月板。由此可见,太极拳运动中,以下两条同时必备,就会伤及半月板:一是膝盖的受力运动,二是膝盖运动,使得脚面与小腿胫骨成45度扭曲。所以,学会膝盖不受力运动,成了学习太极拳的第一大难题。
  已故太极拳家顾留馨先生,晚年足疾,他在《炮捶—陈式太极拳第二路》一书中写道:“足掌不能踏地”、“又转移至膝节”、“一足稍痊,又转移至另一足,愈发愈严重”、“日省市武术赛在上海举行,我任裁判长,但两足忽又不能踏地,由别人背着我上汽车”。当时就有人议论,顾先生的足疾是不是运动不当造成的,而最后顾先生将病因归结为“是多食肥肉、尿素过高所引起”的。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每人每月购买猪肉都是需要票证的岁月里,顾留馨先生每月有极其有限量的一丁点猪肉,居然会吃出如此严重的“足疾”来,其挚爱太极拳、包庇太极拳之心,可见一斑。但是,这种说辞,实在是冤枉了为我们提供美食、舍身饲人而无怨无悔的猪猪了。
      
  接上势,右手勾手向向右后侧伸展,以称起左肘向左前的肘劲。金老师的这一肘劲,变化很多。几次听他的这一肘劲,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一次,二水右手按在他的左手前臂上,左手按在他左手小臂上,只见他右手腕勾起,我注意力即被他引向他的右勾手所指处,而他的左肘却已经不知不觉的垫在我的双按掌下了。二水感觉到他的肘尖直逼我的胸窝,而自己的门户洞开,仿佛一阵冷气直逼心中而来。二水心中不由自主的一颤,双按手也不听使唤的一紧,只感觉金老师垫在下面的肘稍稍一挑,二水整个身体被他腾空。二水觉得金老师左肘垫劲很奇妙,像是撬棒一般的,不知不觉的能在二水轻轻他手臂的双安掌里,寻找到支点。而他右勾手的变化,就如老式杆秤上的秤砣移动一样,右勾手往右后侧伸展,在杠杆原理上而言,无疑是使动力臂增长了。巧妙的寻找支点,巧妙的利用杠杆原理,自然能有“四两千斤”之验。有了上次的经验,二水故意防着他的肘劲,改作两手都按在他的左手小臂上,以免他肘部垫劲而直逼胸口。金老师依然是右手腕勾起,二水也尽量克制着自己,以免自己的注意力被他引动到他的右勾手处。而金老师却不引动,只是轻描淡写的一挒,直接舒展左肘。二水稍有急迫,便生后撤之意。而此时,金老师的肘部微微一坠,他的左小臂以肘部为支点,向外一翻转,二水原本按在他左臂外侧的双手,突然感觉到如同按扶在一柄新发於硎的锋刃上。二水不由得心中一紧,他的左小臂手心朝上,斜向作挒掤之势,向我逼来,二水觉得自己腹背受制,像是被一剑客逼到了悬崖处。在紧要处,金老师身形稍沉,左肘一坠,以肘为支点,向外翻转左小臂,二水明显感觉到来自他左臂小手指一侧的利刃之势,直逼我的胸腹而来。正当惊恐至极,他右勾手向右后侧一舒展,左手坠腕立掌,身形微微一摆正,整个身躯像是一堵墙体,向二水逼来。而他的左手腕立掌势,如同插在墙体里的一柄利刃。一波三折,惊恐之余,二水感觉到全身心被刺透的感觉。接下来,金老师会一招一式的将右勾手之后的每一细微变化,反复演示数遍,我们跟着他一一模仿。待我们基本掌握要领后,他认真的看着我们演示,一一“捉”我们身上的缺点。每捉到一处缺点,他会说:“慢!你再来!”金老师双手匀劲按着二水的左臂,要二水重复刚才的动作。二水反复几次,都无法将劲力传导到金老师的身上。之后,他会耐心的指出缺点所在,反复轮番喂劲,直到我们将缺陷改正,能将他发得脚跟噔噔噔的跳起来,他才舒心一笑:“喏,就这样的。噔一下,还不够的,做准确了,对方面的脚跟噔噔两下,这才对了”。
  单鞭一式貌似简单,其实内在的一些变化,很有原则性,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错。解决右脚膝盖承重扭动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难题还有:第一,身躯由右向左平整移动,如何使得重心寄于左足,而右足必须虚身;第二,身躯由右往左的平整移动,左手如何引动对手,又不能与对手实接硬碰;第三,身形平整移动时,如何保证劲路方向的准确。二水曾罗列了各门各派的单鞭姿势,千差万别,归结到根本处,也无非是上述几个关键点。对错是否,也只有通过试劲喂劲,方能了然于心。金老师的喂劲试劲,其实就是让我们明白每一招式中的规矩与法度。
  金老师讲拳,喜欢每一动都必须试劲喂劲,而且是反复的试验。这或许跟他接受的理工科的高等教学有关的。他说:“太极拳是一门以身体为研究对象的实践科学。科学的精神是,经得起反复的实验。只要条件相同,应该每次都可以重复。偶然行,偶然不行,靠碰运气的,那不是科学。太极拳看似神奇,其实内在必须符合一些简单的力学、物理学知识。当然也有心理学因素”。很多触摸过金老师手的人,都会感觉到金老师的手有魔力。成都某太极拳名家,早年来上海参加永年太极拳社年会,在李品银先生的陪同下,带着他的儿子来金老师家里,要求金老师指点指点他的儿子。大师的儿子一接触金老师的手,就大声惊叫:“爸爸,金老师的手带电的!”金老师淡淡一笑,他说:“人的手哪能带电啊。”而今的太极拳界,喇嘛神汉四处横行,凌空劲、带电神功等大显身手。而象金老师这种务实、重科学、重实践,不尚玄虚的做派,正像浦汉健先生对金老师的评价一样,像是“不可遏制的智慧之光,划破愚昧的夜空,照亮了太极拳健康发展的道路。”
  还是有必要对单鞭劲路方向问题作些补充。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云:“全身坐在左腿上,左腿变为实,左手随动随转,变成朝外,往东拉成单鞭,与左足同一方向,右腿伸直,眼神随之。”强调的是左腿为实,左手与左足同向东方。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云:“左足提起,往前偏左落下,屈膝坐实。右腿伸直,右脚虚身,由右往左进转。”一样的强调左腿坐实,但是特别提出“右腿虚身”与“由右往左进转”。倘若单纯的只是将左手“与左足拉成同一方向”,那么就无需右腿虚身,更不需要“转”了。杨澄甫老师的一“虚”一“转”,此两字尤为醒目,似乎在向后学者提示着什么。郑曼青校点的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在“右腿伸直”之后,增加“同时转腰”四字,显然是对“由右往左进转”之“转”字,所作的补注。但是,仅仅只是这四字,不但没有写清楚转动的方向和方法,细微之处,依然是隔靴搔痒,没有点到实处。郑曼青先生赴台后编著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一书,显然是意识到了自己当年在校点《太极拳使用法》一书时的一些疏漏,所以在这一问题上不惜泼重彩着浓墨。他说:“即时,右腰胯向右转至与左腰胯齐平。右足尖即微翘,随腰向右前转至四十五度,左手立掌,亦同时随腰翻转,手心朝外,高低与肩平。”这节文字,也像同书上一节文字“接上,即将右足提起,向右前方踏出一大步,足跟点地,渐渐踏实”一样,左右两字混用,相信给很多人带来阅读上的困惑。二水先将这两处的讹误处,梳理一通,校点后的文字如下:“接上,即将左足提起,向左前方踏出一大步,足跟点地,渐渐踏实”、“左手同时随腰提起,立掌预于胸前。手心与眼神相对。右手吊手不动”、“即时,右腰胯向左转至与左腰胯齐平。右足尖即微翘,随腰向左前转至四十五度,左手立掌,亦同时随腰翻转,手心朝外,高低与肩平。”
  上述这段文字,向我们传达的以下几个关键词,值得我们重视:“右腰胯向左转”、“与左腰胯齐平”、“右足尖即微翘,随腰向左前转至四十五度”。郑书中还特地绘制了足步图19、足步图20、足步图21.。从三张足步图看来,经过右足尖左转45度后,左右足足尖原本为90度,而今变成45度,左右腰胯原本是左右向一线,而今改成左右齐平。为此,郑氏再次着墨,强调方向云:“此式前后转变一百八十度。经过三个方向。其中段落顿挫甚多。然不得不详加讲解。方能明白”。
  “右腰胯向左转至与左腰胯齐平”,这显然是郝氏太极拳的转换之法。杨家教拳,在紧要处,常常惜墨如金。叶大密老师从孙家处学得郝氏转换之法,在武当太极拳社传授郑曼青等学员时,常常将杨老师密守的关要处,一一放大了传授。郝少如老师曾说:“阴阳虚实之间的分清和转换,关键之处在两个腰眼之间。转换时,命意源头在腰隙。向左转时,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而左胸须虚空……两个腰眼总须一上一下,一虚一实,以实托虚,虚与实又要相吸相依”。只有右腰眼有“托起”左腰眼的意思,左腿方能坐实。而右腿稍一伸展,右膝盖两端阴侧肌肤稍有对拉拔长之意,右腿才能真正“虚身”。也只有右足尖向左转45度,才能使得身形摆正,使得全身劲路一线串起,由左手立掌通畅疏通。郑曼青先生有关单鞭方向的重彩浓墨,其实正是叶大密老师
“尾闾如行舟之舵”的体现。
  上海一些田兆麟老师的再传弟子,与金老师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一方面,田兆麟老师曾是叶大密老师的太极拳启蒙老师,另一方面金仁霖老师也曾得到田兆麟老师的亲灸。所以,他们喜欢去金老师那里,探听一些与田老师相关的轶事。谈到兴起,他们偶尔也会摆个拳架,让金老师指点指点。一般的人,都会感觉自己的单鞭是最为稳健,所以,他们总是低身蹲上一个大弓箭步,拉作单鞭式,让金老师来指点的。金老师于是就走到他的左手立掌正方向,且垫劲给他,让他将单鞭的劲路传导出来。可对手随便怎样调整,都无法启动金老师的根基。这时,金老师会说:“慢!你先摆着,别动。我来调整个位置”,说完,金老师将自己的身体向右移动将近二十来度,重新垫劲给他,让他再将单鞭传导出来。对方只是轻轻的一个右提手,就把金老师的脚跟发得噔噔蹬腾起。金老师笑笑说:“喏!你这拳架的拳势方向在这里呢。”对方觉得有些郁闷。明明刚才立掌的正方向,才是他的单鞭拳势所向呢,可是为什么没能启动金老师脚跟呢?而金老师的身体离开了自己的拳势所向,走到左掌的左侧二十来度的地方,明明是偏离了角度,却能轻松的将金老师脚跟噔噔噔的发起来。“为什么是这样呢?”金老师解释说:“你拳势方向偏了!”然后,金老师会帮他搬动腰胯的位置,也会让他们去摸金老师的腰胯位置的变化。对方才“哦”的领悟过来。问题的所在依然是如何右腰眼
“托起”左腰眼。这些原本称呼金老师为“师兄”的,从此改口,恭恭敬敬的称呼“金老师”了。老辈拳谚云:“宁教千招,不传一口;宁传千口,不给一摸。”老辈拳家教拳,不但内外有别,亲疏有别。而金老师全然不是这样的。他甚至说:“你看,我家里子女都不学拳的。”意思是叫学员尽可放心,他不会为了将一身拳艺“秘传”在家里的。事实也是这样,不管是称他“师兄”还是称呼他“金老师”,不管是数十年跟从金老师学拳的,还是偶尔一两次去拜访金老师的,只要是喜欢太极拳而来的,金老师总是极其认真的讲解,反复的喂劲试劲。想尽各种办法,用尽各种比喻,尽量采用最为便捷的方式,让学员理解太极拳的奥秘。《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子曰:“有教无类。”在二水看来,金老师一直恪守着孔老夫子的这种拳学理念。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提手上势
&  五十二、
  提手上势,或称提手上式、提手式或提手,陈氏各家拳谱中未见此招式,赵堡诸本,也未收录。这一招式,于是就成了杨式从陈式化出后,自成一格的表层特征之一。
  从各类公开的纸质文献中,“提手上势”最早见诸李亦畲手抄老三本《太极拳谱》之“十三势架”中。李亦畲是武禹襄外甥,咸丰癸丑(1853年)始,从武禹襄学拳,其“十三势架”名目,得诸武禹襄无疑。那么武禹襄的“十三势架”名目又从何来呢?
  李亦畲《太极拳小序》云:“我郡南关杨某,受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萍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武禹襄的太极拳有两层渊源:一方面武禹襄得诸“我郡南关杨某”的传授,另一方面,过访陈清平,“研究月余”。陈清平的架子,以前有称“陈氏新架”,后又称赵堡架。无论是“陈氏新架”还是赵堡架,都没有“提手上势”名目。据见过李亦畲《太极拳谱》马印书抄本的唐豪先生说,马印书抄本中的《太极拳小序》,首句为:“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我郡南关杨某”作“我郡南关杨老禄”。由此可见,李亦畲《太极拳小序》中的“我郡南关杨某”,应该是他的太老师杨露禅先生。对此,武式太极拳研究学者诸如徐哲东、吴文翰等先生,都没有异议。作为李亦畲的太老师,杨露禅先生,在他以及杨家三代在各个阶段所传授的太极拳中,都有“提手上势”一式。显而易见,武禹襄的“提手上势”,应该得诸杨露禅,而不是得诸陈清平。诚如武式太极拳的学者吴文翰先生所说:“(杨露禅)教拳不墨守陈规,而是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自己的练拳体会,在不违背拳理的前提下,对拳式动作有所割舍、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便于教学,他对拳式的命名也做了整理修定,使之名实相符,日臻完美。”
  正像之前的“揽雀尾”一样,吴文翰先生也认为这是杨露禅前辈教拳时就已经使用了的。“永年人杨老振清末民初在冀南一带教杨式太极拳,首式亦名揽雀尾,可证揽雀尾之名,是禄禅在永年传拳时所误定。”“武式太极拳此式最早也写作揽雀尾,后才改作懒扎衣”。吴文翰先生站在武式的立场上,将他以为是讹传的招式,归结于杨露禅的“误定”,将他以为文雅的招式,归结为“禹襄协助禄禅修订的拳式命名”。“禹襄协助禄禅修订的拳式命名”云云,显然是吴文翰先生一相情愿的美意,纯系猜测,不足为凭的。而这种猜测,却未免有揽功避过之的嫌。吴文翰先生的这些文人习气,也一样可以从李亦畲身上找到渊源。我们不妨从头再来解读李亦畲的《太极拳小序》。
  真正接触过太极拳(非体操舞蹈类太极运动)的人,都明白,对太极拳还只是“仅能得其大概”的人来说,对太极拳名家,“过而访焉”,仅只“研究月余”,恐怕只是雾里看花,连太极拳的皮毛都无法触及的。而据吴文翰先生考证,“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禹襄仲兄汝清得中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荐杨禄禅到北京教拳”,此节文字,能证明以下几点:第一,武禹襄弟兄三人从杨露禅学拳的时间,应该早于1840年。第二,武禹襄弟兄与杨露禅之间的关系维系的相当不错。而武禹襄“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去造访陈清平的时间,据吴文翰先生考证为:“咸丰二年(1852)禹襄赴长兄澄清河南舞阳县任所,假道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学技月余,通其理法,后又于舞阳县得王宗岳拳谱,多有发悟,自成一家”云云。这段文字,我们也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第一,武禹襄造访陈清平的时间是1852年,意思是这一年,武禹襄已经从杨露禅学拳12年以上了。拳谚云:“太极十年不出门”,当年的武禹襄显然不只是一个“仅能得其大概”初学者,而是已经过了“不出门”的关卡,能够出门去验证拳技的时候了。练拳十数年以上的人,应该知道,前期的学拳相对比较枯燥,所谓“厚积而薄发”,前十年或许是渐悟式的学习过程。渐悟期间,或时进时退,或转辗反侧,自我感觉拳艺提高不快,这也符合常理。而十年之后,有时候老师的一言一行,只言片语或许就能顿悟。但是,这一顿悟,必须以前期十数年的渐悟为积累的。我们不能以后阶段的顿悟之乐,而去否定前阶段渐悟之苦。第二,吴文翰先生也不相信李亦畲先生所谓“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的说辞,他虽然没有正面驳斥这种说法,而是婉转的改作“学技月余,通其理法”,而将武禹襄先生后来自成一家的拳技,归结为另一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亦畲先生于《太极拳谱.跋》所说的,“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的王宗岳《太极拳谱》。
  李亦畲先生,明明知道自己的舅舅武禹襄,在跟陈清平“研究月余”之前,已经跟杨露禅学拳十几年了,按照而今的称谓,杨露禅理所当然是李亦畲的太老师了。虽然李亦畲身处“万般皆下品”等级严明的时代,“打拳头卖膏药”未必算是正当职业,而对于同样喜欢太极拳技,甚至将太极拳当作是“拳艺”来探究的李亦畲先生来说,他的《太极拳小序》里,不但没有对杨露禅尊以“太老师”的称谓,而只是以“我郡南关杨某”示人,而且行文之中,诸如“市诸同好”、“伊不肯轻以授人”云云,处处显见对“我郡南关杨某”的轻蔑之词。二水以为,李亦畲《太极拳小序》一文,对杨露禅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杨拳几代确实以教拳为业,倘若没有杨家几代人的“市诸同好”,说不定今天这个世界上,已经找不到太极拳的踪影了。诚如清末诗人杨季子诗云:“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此为中肯之论。
  单鞭至白鹤亮翅之间的变化,在各派拳技中,风采各异。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单鞭后为“金刚捣碓”,陈鑫以“北辰、北斗皆在北方,学者宜心向之,仰承天机,人之中气乃有真宰”云云,要求第一势“金刚捣碓”,面北背南、右东左西,以示规矩。第四势“金刚捣碓”云:“第一势金刚捣碓面向北,此金刚捣碓面向西”。还阐述了之所以改变方位的原因。“左手领住意,似向上,右手亦领住意,似向下,中间两肩往下一松……右足本非八字形,今则脚指微起,后跟依地不离本位,往西一拧大踵……左手初起,向里,右手即一齐发动,向下向身后边过,由下而上捋住捶,落到左手腕中……”陈绩甫编著《陈氏太极拳汇宗》之“太极拳学入门总解运动目次”一节,采纳陈发科早年拳照,其在“丹变”之后的“金刚捣碓”动作说明中,有“第一式金刚捣碓向前,此势面向左转一个方向”云。陈子明于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出版的《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一书,单鞭后的“金刚捣碓“一节云:“练法与第一著相同。然因转势关系,故其开始动作略异”、“两手领肩背下落,束肋活腰,就原地徐徐左转……”两书中的“左转”,与陈鑫一脉相承的。陈鑫此节动作要义,其实无非“领落”两字。只是行文中,自从两手先后“领住意”之后,一直等了很久,讲述了半天道理,才“落到左手腕”,像是越剧里的千斤小姐下楼,三寸金莲,忒、忒、忒的半天之后,还没有步出正门。相比而言,陈子明的此节“领落”的含义,写的较陈鑫直白明了。不管是慢腾腾的领落还是直截了当的领落,陈氏这两位拳家的“领落”要义,被之后参与订补陈鑫著作的杜元化所吸收。他在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太极正宗》一书中,干脆将陈鑫、陈子明著作中的“领落”、“错综”、“开合”、“流水”等概念提炼成他的重要理论元素。从此之后,“领落”概念,被后世一些习练赵堡架太极拳爱好者所吸纳,有的干脆踢去了带有浓厚佛教元素的“金刚捣碓”之名,直接将它改名为“领落”或“领落上金刚”等。甚至还演绎出赵堡太极拳“领落架”一脉。杜元化单鞭之后作“变金刚捣碓”,从《太极拳正宗》中第一势的“金刚捣碓”与第四的“变金刚捣碓”分别所示的三幅示意图及文字说明,我们发现,“变金刚捣碓”之“变”,只是第一幅图手型上稍有变化,动作的方位以及劲路含义等,两势基本相同。杜元化没有采纳陈鑫“仰承天机”说,而是以面朝正南起势的,所以,两势“金刚捣碓”均系“面向正南”。之后的赵堡诸家拳架中,虽然名称各一,不管是叫“领落”还是“金刚”还是“金刚三大对”、“斜金刚”等等,身形上都有左向运转的意思。意思是说,两势金刚,与陈氏一样,在方位上是不同向的。而他们的动作与赵堡太极拳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物,杜元化的《太极拳正宗》所描述的却有不同。这是值得陈沟与赵堡两派拳学者进一步深究的问题。同样值得两派拳学者探讨的问题是,后世赵堡拳学者,虽然将金刚捣碓改作“领落”,甚至将他们的拳架称之“领落架”,他们除了套用杜元化的“出入综坎离、领落错震巽”外,没有在拳架动作要义上深究“领落”的实质性涵义。
  顺便记上一笔,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卷首引述的周易内容,一一蹈袭来知德先生的《周易集注》。而且陈鑫于易学,不求甚解,图文抄错处甚多。杜元化的易学知识显然是蒙学自陈鑫蹈袭的来知德先生的易学理论。他将陈鑫引述的“序卦正综(二)”图下释文“坎之属自节至丰顺行与离所属相综”、“离之属自旅至涣逆行与坎所属相综”一节,简化为“出入综坎离”;同样,他将陈鑫引述的“六十四卦相错图”中雷风震巽的“雷八相错巽二”,简化为“领落错震巽”。其实,来知德先生的原意是在谈论文王八卦的序列上的内在规律。来先生谓:“综字之义,即织布帛之综,或上或下,颠之倒之者也”、又谓:“综者,高低织综之名”。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阴阳六爻组成,因而,“或上或下,颠之倒之者”随处可见。来知德先生在其《周易集注》卷首上中,以“八卦次序自相综图”与“八卦所属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八卦正隅相综临尾二卦图”三个层面,来探讨六十四卦中的阴阳两爻“或上或下,颠之倒之”,“其相综皆属自然”的现象。而陈鑫只是截取其中之“八卦所属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摘录在他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且将“八卦所属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标题,改作“序卦正综”,让人莫衷一是。陈鑫的这一错误,直接导致杜元化先生由此而望文生义,他将坎离直观的理解为水火,所谓“火降水生,水火沸腾”,从而简化出“出入综坎离”的秘籍来。其实,从“文王序卦正综”来看,坎离两卦不属于综卦。同样,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所引述的“六十四卦相错图”,来知德《周易集注》卷首上作“伏羲文王错综图”。此图分别排列“伏羲圆图”与“文王序卦图”,以“一左一右谓之错”、“一上一下谓之综”的原则,来分析两图中的错综现象。来先生说:“错者,阴与阳相对也。父与母错,长男与长女错,中男与中女错,少男与少女错,八卦相错,六十四卦皆不外此错也。天地造化之理,独阴独阳不能生成,故有刚必有柔,有男必有女,所以八卦相错。八卦既相错,所以象即寓于错中。”陈鑫显然没有理解来知德先生的此图含义。而杜元化则不明就里的将陈鑫蹈袭的易学理论当作是秘籍,还机械的将震巽对应于雷风,煞有介事的演绎出“雷风鼓动,有起有伏”,并简化出“领落错震巽”五字秘诀来。其实,来知德先生在“伏羲文王错综图”后,还有一段附注文字,值得仔细阅读的。他说:“右文王序卦,六十四卦,除乾坤、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八个卦相错,其余五十六个皆相综。”可见,文王序卦中的震巽两卦,应该是综卦,而且不可能成为错卦的。
  太极拳界,自陈鑫始,好事者以尚谈易理玄学为乐。杜元化紧随其后。更有甚者,后世学人,生吞活剥,故作解人,闹出一番笑话来。
  譬如,陈鑫在抄袭来知德“先天八卦次图”后,改作“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并有“奇偶”、“阴阳”、“虚实”、“施承”、“閤闢”、“专自”词汇相对应。杜元化则从陈鑫的“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图”翻出,改作“太极拳十三手法起源图”,所谓“十三式手法始由天道,中包六十四势,每势要练够十三字。即一圆两仪四象八卦是也。末以天道终。”还自秘其术,“余师云,苟非其人,道不虚传“云云,一派胡言!!其在两太极圆之间,也模仿陈鑫,罗列处“开合”、“迎抵”、“出入”、“领落”等对应词汇来。甚至还将来知德“来瞿唐先生圆图”中的“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气”三句话也拼凑在他的“太极拳十三手法起源图”中。有意思的是,严翰秀先生在《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第一篇《太极拳正宗》考析之第七章“对《太极拳十三式手法起源图》中的三句话的解释”中,将“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气”当作是杜元化的不传之秘,于是专章撰文,企图来破解“苟非其人,道不虚传”的“始由天道”、“末以天道终”的武林秘诀。他说“理是指一种道理。这种道理就是前面解说过杜元化在书中所说的那些原理,在这里集中一点是指天地根源之理,是无极、太极、阴阳、八卦这些传统文化与作为太极拳的指导思想之理。学习太极拳要明白这些理,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太极拳。”易学之理,相对于杜元化先生而言,就连他的老师陈鑫,都是生吞活剥的,杜元化先生又怎么能看懂呢?既然杜元化先生也不懂这些“无极、太极、阴阳、八卦”之理,不知道严翰秀先生怎么来按照“杜元化在书中所说的那些原理”,来作为理论指导?这一点,其实严翰秀先生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他接下来的行文语气带着不确定性。他说:“按照一定的理来练拳,可能功夫会慢慢上了”。但愿严翰秀先生的太极拳功夫能够这样慢慢上去。也算不辜负他故作解人的一番苦心了。谈到气字,他说:“如果象杜元化所说的气练到了毛孔,那么流行者气,就达到了高的层次”。将来知德先生的“流行者气”,竟然理解为能够从毛孔出入的“气”,二水想,倘若来先生地下有知,来先生听了此言,一定会在地下“气”得“气”不打一处出来的。更为有趣的是,严先生解释“数”字,他说:“关键是数。数本意是数目、数量,这里也是这个意思”。“与人对待,自己用2个阳还是3个阳,是用5阳1阴还是3阳3阴,这就是数”。看来严先生是商人出身的,今天编杨式太极拳,明天编赵堡太极拳,不管是什么太极拳,他关键是心中有数。譬如这本书能赚多少数的钱,那本书能赚多少数的钱,钱的数估计与太极拳的数,应该具有相同的概念吧?!
  众所周知,来知德先生的“太极圆图”是在“伏羲太极图”与“文王太极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此图下的“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气”三句话,其实是来先生用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在原先两种太极图的基础上,再画第三图来。他说:“此圣人作易之原也。理气象数、阴阳老少、往来进退、常变吉凶,皆尚乎其中……盖伏羲之图,易之对待;文王之图,易之流行。而德(来知德)之图,不立文字,以天地间理气象数不过如此,此则兼对待流行主宰之理而图之也,故图于伏羲文王之前。”当然,易学中的“理气象数”,原本就是构建传统文化最为基本的元素。太极拳根植于斯,或多或少受着易学的影响。但是,二水敢说,“对待者数,主宰者理,流行者气”三句话,不是武林秘籍,只是杜元化蹈袭来知德先生之词。这三句话,与太极拳技术层面的深层理论,是没有干系的。学习太极拳,不妨还是实实在在的从一招一式的基本含义中去探究本源。舍此,则缘木求鱼矣!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一势“金刚捣碓”云:“以左手领起左脚,往前进半步,遂以右手领起右足……右手落在左手掌中,手与心齐一齐,停住,右手与右足皆虚虚笼住左手与左足,皆实实在在踏于地上,如土委地”。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第一势“金刚捣碓”云:“左手领左足向前上步,右拳带右足自下而上,屈膝平起,拳由左手外旋归掌内,足即落地。左掌右拳各领半身起落旋转,全身动作,务求相随”。两书文意大致相同,只是陈子明较陈鑫更为简约。两手均有领起两足之意,最后的右手右足的“捣碓”动作,也是象征性的动作,侧重的是手心相齐,手足与地面“实实在在”的踏地,也强调身心与地面的合一,所谓“如土委地”。而陈绩甫《太极拳学入门总解运动目次》(2)金刚捣碓中,却没有了以手领足的意思,他云:“左足往前伸……左手往前引,右手与右足往前跟。右手将拳向左手外,由上而下,落于左掌上,右足尖朝下,轻轻点地,落于左足中节,相离六寸许,左足踏实。右手与右足齐起,齐捣。”这一节文字之中,陈鑫、陈子明两位先生所特别强调的“领落”要义,已经找不着了,而“齐捣”两字,日后却被陈家后辈习拳者演绎为“震脚”,而且其震脚之势,越演越烈,不但与自己的鞋子过不去,还存心与自己的身体作对。有的习练者,在震脚时,还呐喊助威,一副江湖打拳头、卖膏药的做派。如此这般,长此以往,“金刚捣碓”将改名为“农夫捣石臼”了。
  杨式的提手上势,从能找到的文献资料来分析,也经历了一个变革过程。单就杨澄甫老师这一脉而言,他的中年拳架与晚年来沪杭后的架子,就有了根本的变化。以他的中年拳架为摹本而编著的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第四势提手上势,动作分为两动。(一)合手,(二)上提手。许禹生在图解动作(一)时说:“由前式(单鞭)右足前进,至两足距离之中分处,两臂向怀内抱。右手略前,两掌心左右相对。但右臂向内合抱时,其法有二。一,从上而下向内抱。一,从下而上向内抱。”该书提手上势第一图和杨澄甫老师晚年拳架保留的提手上势一样,是右臂的从下而上向内抱的拳架。而从上而下向内抱,这一拳式,则保留在吴鉴泉提手上势第一图中。许禹生在图解动作(二)时说:“垂右手腕,从左掌内经过,向上提,约对鼻准。”杨澄甫老师的提手上势拳势中,已精简。而这一动作的大致意思,依然可以从杨澄甫老师的一些学生所传承的白鹤亮翅之前的过度动作中找到影子。
  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初版的由陈振民、马岳梁编著的《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一书,图片采用吴鉴泉的照片为主,以马岳梁照片为辅的方式,详细图解了吴鉴泉氏太极拳。此书图九正面系马岳梁照片,侧面采用吴鉴泉拳照。两帧照片所显示的都是从上而下向内抱的“合手”动作。而图十采用的是吴鉴泉的拳照。动作也与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上提手”所采纳的杨澄甫中年拳架勾勒的此幅绘图相似。只是吴鉴泉的拳照右手已转成阳掌,而杨澄甫老师依然是下垂手。此书文字说明云:“左脚尖挪向正南,全身坐于左腿。左手依原式拢向胸前;视线随之。右手鹰爪伸开,随臂下沉,拢向东南方,略成半圆形,成阴掌,与左手纵横怀抱。同时右脚提起,挪向东南,成虚步。脚尖南指。眼看南方”、“身向前倾。右脚落实成弓步。右臂徐向上提;左手则同时下沉,与臂成垂直线,指尖上翘。左手提至额部之上,转成阳掌,手背距额部约一拳许。左脚前移,与右脚并立,成并行步,两腿微弯,眼看前方”。此节文字中“左手提至额部之上,转成阳掌”中,“左手”系“右手”之笔误。从左脚尖挪动、坐左腿、提右脚虚步、双手合拢,再提右臂、垂左手、两脚相并。只差右手没有下落到左掌心作“捣碓”势了。此势的提手上势,对照陈子明金刚捣碓大意,拳架的演进的印记,似犹可辨,拳势的领落,也依稀仿佛。《吴文翰武术文存》中“太极拳式名称的诗情画意”一文,谈到提手上势仪式,云:“陈式此式名金刚捣碓,因有震足捣手的动作,才取此名。杨、武二家此式动作已不再捣手镇足,结合攻防用法,改名提手上势。”此番分析推断,二水以为也合乎情理。
  从张秀林学习太极拳的彭其朴,于民国四十八年三年在台湾竹林印书馆出版他的《太极正宗》一书。张秀林,字策,河北香河人,家传“翻子”,少年时学少林拳,壮年从杨健候学太极拳七年,得其精髓。彭其朴在此书“太极拳精华十三势拳路运用法”一节,叙述了他所习练的太极拳架。他将揽雀尾后的单鞭,改称斜单鞭,斜单鞭之后有提手上势、低手下势。提手上势的动作要求为:“双手收至胸下。左足掌着地,足跟抬起。向左转落地实步。右足跟着地,足掌抬起,向右转双足直齐,双腿骑马式,双手心向下指舒。双臂向左右平伸直。双手心转向上。左腿曲负体重,右腿曲收至左腿旁,足掌落地,跨步,双手膊由左右向上提抬伸直。身随之竖直,头略仰”。附注曰:“前是掉转单重,后是开展之势”。低手下势势动作要领曰:“右膊竖立,肘向前,略曲些。左手扶右腕。双膊向前下落。身随之涵胸拔背,屈膝坐胯。右手指落至足前,眼看左方”。附注曰:“此紧凑之法。全身能伸即能缩,能开展,即能紧凑”、“矮身,右腿提膝,向前左方,上一步,平足落地,实步。矮身,左腿提膝,向前左方,上一步,平足落地,虚步”。拳势由杨健侯传张秀林,再由张秀林传出,彭其朴的拳架,自然与杨澄甫老师一脉的架子有所不同。提手上势之后,又有“低手下势”,也能旁证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所谓“合抱时其法有二”之“从上而下向内抱”一说。二水曾观黄元秀先生一脉的戴培粟先生行拳,他的架子就以“低手下势”一势替代“提手上势”。概黄元秀先生于民国间,结交谭梦贤、许禹生等辈,汲取杨家早年拳势之故。上节文字中,“双手膊由左右向上提抬伸直。身随之竖直,头略仰”,是谓之“领”,“右膊竖立,肘向前,略曲些。左手扶右腕。双膊向前下落”,是谓之“落”。双足先后向左前提膝上步,“右膊竖立,肘向前,略曲些。左手扶右腕。双膊向前下落”,只要与陈鑫、陈子明辈的金刚捣碓,稍稍加以比较,虽然动作要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一脉相承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辨。
  民国三十六年青岛敬修书局出版山东牟平宋史元编著的《太极蕴真》一书,理论上杂取各派太极拳论著,竭其剽窃之能,而于其师承,则以“余幼年家传武技,而于太极拳一门,尤感兴趣,三十年来,未尝稍懈”、“入川偶游峨眉,得遇异人(遵嘱固隐其名)”云,然观其拳架以及动作说明,依然未脱杨氏拳架。拳架以“无极”起,继之“有极”,继之“太极起势”,“有极者,从无极而生”、“太极者,从有极而生”,“太极起势”也由内缠丝手、外缠丝手化出,此番发明,让人不禁失笑,喷饭满案矣。单鞭后提手上势之前,有左右转动之势,他取名为“左右琵琶势”,之后的提手上势,与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雷同。宋史元拳架,其编创发明处固多,由此依然可推断,其太极拳之源,当在杨家杨健侯老师之后,杨澄甫老师来沪杭授拳之前这一阶段。
  初版于民国三十三年由李寿篯编著的《武当嫡传太极拳经》,其“太极拳术之源流”一篇,东拉西扯,道听途说,“足证太极拳发源于老子”。谈到他的师承,云:“露禅传其子……三子鑑,字健侯,传其子兆熊、兆清、兆元、兆林、兆祥、刘胜魁、张义、僧妙莲大师……余于壬子年,亦从少侯先生学……于癸丑年在鲁,又从妙莲大师学,前后从游八年。此篇为妙莲师口授,余为笔述焉”云云。此书民国四十四年四版由台湾业务健身拳社出版。其自序云:“民二卧病燕京,遇太极拳名家杨少侯先生。得闻太极拳之精义及其功效。乃扶病从杨先生学。数月后病霍然愈。翌年在鲁,又遇武当僧妙莲大师,先后从游八年。尽得其拳之奥妙”云云。另外,此书于民国四十四年由台湾业务健身拳社四版时,易名为《武当嫡传太极拳术》,书后推手照片,系李寿篯与其学生王子和合演。民国九十一年,台湾养正堂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由王子和辑录的《太极拳涵化文集》,在“吕宗师殿臣承传太极武艺广法以系系统谱略”列表中,王子和先生承继三大拳学渊源,其一是吕殿臣,其二是李寿篯,其三是李香远;而上溯到李寿篯的传承,也有两个:其一为杨兆熊(少侯),其二为僧妙莲;再由僧妙莲上溯,则为杨钰(班侯)。那么僧妙莲究竟是杨鑑(健侯)的弟子呢?还是杨钰(班侯)弟子呢?我们不妨从李寿篯先生的拳架中,来探寻信息。《武当嫡传太极拳术》一书,拳架分作十二段共计八十一势,观其各势拳架图示以及动作说明,显然是杨家太极拳大架的传承,其提手上势一式(名目中称提手,动作分解说明中,称提手上势),采用杨澄甫老师来沪杭传授之后的架势。由此可见,李寿篯先生的拳架,未必得自杨少侯先生亲授。更非班侯一系的传承。倘若“武当僧妙莲大师”确有其人,其拳艺亦绝非杨健侯先生之拳架。而是承继杨澄甫先生晚年拳架一脉。民国癸丑为1913年,此时,杨澄甫老师虚岁才21岁,拳架尚未定型。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所采纳之拳架,乃是杨澄甫老师1921年的架子。而李寿篯先生书中所拍摄的拳架以及动作说明,显然是杨澄甫老师1931年编著《太极拳使用法》之后的拳架,这是铁一般的事实。由此断言,李寿篯先生“余于壬子年,亦从少侯先生学……于癸丑年在鲁,又从妙莲大师学,前后从游八年”一节,当作存疑论,不足为凭。
  杨澄甫老师晚年定式架中的提手上势,最早出现在许禹生编著的《太极拳势图解》(4) 提手上势(一)
合手之“由下而上向内抱”一势中。此书“提手上势图一”,虽然采用杨澄甫老师中年拳架,但是起势神韵,已具备杨澄甫老师晚年“提手上势”的味道,而且照片的拍摄角度,也与晚年《太极拳使用法》和《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提手上势相同。而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一书,将提手上势,简作“提手”,此书第七图,采用的虽是杨澄甫老师中年拳照,却与《太极拳势图解》“提手上势图一”勾勒母本不属于同一照片,拳势拍摄时的角度相差90度。1932年微明先生受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之聘,赴粤讲拳,期间,“请有梁生劲予者欲余摄太极拳全图”,这套照片中,陈微明先生一依杨澄甫老师的拍摄角度与拳势,其十四图“提手”式,无论是拍摄角度还是拳势动作形态,均与《太极拳术》一书中第七图之杨澄甫老师中年拳照相同。另外,盛赞陈微明先生“广事授徒,大有孔门之盛况,并著《太极拳术》一书风行全国。盖此时代,可谓太极拳之黄金时代也”的吴志青先生,其所著《太极正宗》一书,也沿袭陈微明先生的“提手”名目,动作姿势、拳照拍摄角度等,也与《太极拳术》同。更有意思的是,民国廿十四年三月出版的不署编著者名号的《张三丰太极拳炼丹秘诀目次》一书,卷二内载“太极拳七十二路图势”,其中第七路也沿袭陈微明先生“提手”名目,书中勾勒有各路太极拳图势,每路拳势的视觉角度,与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一一相同。7图之“提手”,与《太极拳术》一书中杨澄甫老师中年拳架如模如印。该书1994年由中国书店影印出版,书前版权栏加署“张通述”,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十一月,台湾《道藏精华》将其收入第二集之五,台湾自由出版社也以此影印本为母本,发行单行本,书后版权页署“张三丰真人”。这位“通微显化真人”的张通张三丰,他老人家在天庭了解到,民国年间,在凡间太极拳大盛其道,他在仙界,也按耐不住寂寞了,于是就欲动蠢蠢,下了凡,不但跟着陈微明先生学了太极拳,还编辑了这本太极炼丹秘诀。
  杨澄甫老师弟子,在后来所编著的诸本太极拳图籍中,诸如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牛春明太极拳》、董英杰《太极拳释义》、《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等等,都不再采用《太极拳术》一书“提手”的侧面势,而是采用《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所采纳的正面图势。就连致柔拳社复社后担任社长的林炳尧先生,在他编著的《杨式太极拳拳架详解》一书中,其第五式,名目一依陈微明先生“提手”式,而拳势照片,已经不采纳《太极拳术》一书“提手”侧面照了,而是采用《太极拳使用法》中正面图势。
  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杨澄甫老师提手上势这一势拳架,单纯就外在形式上而言,貌似“手挥琵琶”的反手势。而内在的劲路与作用,两者截然不同的。而他的后辈拳家,有点干脆将“提手上势”当作是反手的手挥琵琶来看待的。将提手上势,简化成只是类似于手挥琵琶反手式,虽然不是杨澄甫老师所本愿,但是,无论如何,这一特征,几乎就成了后世杨澄甫老师所传承的拳架中(二水简作“后杨澄甫时代的拳架”)所特有的DNA了。即便是自称得诸杨健侯、杨班侯、杨少侯等传承的李寿篯先生,他在《武当嫡传太极拳术》一书中,其提手拳照以及文字说明,显然也属于“后杨澄甫时代的拳架”。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提手上势(六)
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第六节提手上势云:“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将身由左向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移转,右足提向前,进步,移至左足前,脚跟着地,脚掌虚悬,全身坐在左腿上,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同时,将两手互相往里提合,两手心侧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距离约七八寸许,提至两腕与敌之肘腕相合时,须含蓄其势,以待敌人之变,或即时将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我右腕上,挤出亦可。其身法步法与前挤法略同”。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体用全书》一书,只是在个别字上做些润色,没有大的更动。两书的文字之中,强调了如下几点,可供技术上的探求:一,单鞭定势时,重心在左脚,左手手心朝外(左前东方),“眼神随往前(左前东方)看,俱要同时合作自得之”。而此势的假象敌人,则是从右后侧袭来,所以,“我将身由左向右侧回转”,这“回转”两字,身形的变换角度,须在135度左右。如此大的身形变换,像是翻身撇身捶中的身形变化一样,不但身形神情须由闪赚之意,双手也许有交互协同配合。身向右侧回转时,左掌右勾,须随之交互变化,以便于接住对手来劲。倘若只是直来直去的提手而上,没等你右脚提起,已经被对手击倒了。二、左右脚的换劲,须以双手合提以领起全身精神,陈鑫所谓“以左手领起左脚”、“以右手领起右足”依然具有指导意义,而双手“合提”以领劲,显然比陈鑫一手各提一脚的做法,更具有轻灵活趣意味。所以文中“双手相互往里合提”不特是动作的摹状,而别具深意,值得细细把玩。唯有“合提”
,方能将右足提起,合提时,右勾手略外翻成侧掌,以接对手来劲,右掌随即扶于左臂,可按,可挤,以成辅佐势。亦可手足相合,翻身拧腰成左右向的?摔之势。三、接住对手来劲后,提起的右足,向前,在脚跟着地之前,金老师说,田兆麟老师讲拳,右足先有踩踏劲,直逼对手前小腿胫骨(俗称讨饭骨),后来他改作,用脚沾黏对手之脚。而今的“脚跟着地,脚掌虚悬”,其实依然能显示出足下的沾粘功夫。田本《杨氏太极拳传抄本》(5)“对待用功法守中正”节云:“须练至腰腿皆可沾黏连随,身形和顺,伸舒自如,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方可谓基本之功足”。由此可见传统杨氏太极拳对腰腿的沾黏连随的训练要求。四、随着右足踩踏住对手的前小腿胫骨,或沾黏对手脚背后,双肘略坠,作截,随即手足齐舒展,一放,胸中横气,一如心中搓磊,瞬时落下,对手随之跌出。文中特地强调“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将“含胸、拔背”作为两个要领提出来,杨澄甫老师在《太极拳使用法》一书里,也就在提手上势这式中首次提出。在“起势预备”中,有
“胸微含”的要求,在“揽雀尾按法”中,有“坐腕含胸”,此“提手上势”,则强调“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可见其意义非凡。不可徒作“把老论上的一些话,反正地说了一些”而论。五、也可以在提手接劲后,将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右腕上,作挤。这一式挤劲,后杨澄甫时代的拳架中,有些移入到白鹤亮翅之前的过度动作中。此且不谈。
《太极拳使用法》中的“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改作“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视”。《太极拳使用法》由“余幼读书时,性好武”的董英杰先生校点,而董英杰自编的《太极拳释义》中之“提手上势”中,虽强调“合提手”的意义,却找不着“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的要领。同样,《太极拳体用全书》则有“因复与同事赵仲博、叶大密,研习斯术,不一月,病霍然”的郑岳郑曼青校点。我们且不论郑岳曼青与叶大密老师怎么攀上的“同事”,究竟同的是哪一行的“事”,在其自编的《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之“提手”中,只强调“两臂亦即随腰收合”,不但少了“合提”的意义,根本找不着“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视”的要领。董英杰、郑曼青等,都是被唐豪所讽刺的“号称能文章的杨氏弟子”范围内的。杨家这些“读书人”编著的著作,尚且不重视杨家“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的重要性。而李雅轩先生,出生寒门,从小练少林,学绵掌,晚年则武人文相,此亦足证他太极拳之修为。张义敬《太极拳理传真》一书,摘录
日李雅轩至张义敬信札中,也难怪李雅轩老师会发表此般言论:“含胸拔背这句话,老论上没有。这是形意拳、八卦掌上的规矩。因为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一段时间的形意拳,后来才跟杨老师学太极拳。陈著的太极拳书上,有太极拳十要,把老论上的一些话,反正地说了一些,又添了这句含胸拔背。以后练太极拳的人,以为这句话与太极拳也无妨碍,作书的也将这话沿用了,从此就成了练太极拳的规矩了。其实,不是那回事,所以我今告诉你们,对这句话不要过分强调,如强调了,就脱离了自然。太极拳是以端正为主要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胸腰脊背为了动作的需要,是有时含,有时挺,有时凸,有时凹。这是身势动态,不能抓着这个含字,就说一定非含不可,成了规矩。”
有关“含胸拔背”的动作要领以及技术含义,对比杨家其他诸派理论,有重新梳理的必要。此且不论。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由杨澄甫口授、陈微明笔述的“
太极拳十要”之二,就是“含胸拔背”,杨澄甫老师是将“含胸”与“拔背”分开来阐述的,“太极拳十要”之三,就是“松腰”,单独将“腰”的要求提出来,可见其重要所在。而《太极拳术》一书之“提手”中,只见“沉肩坠肘”的要求,找不出“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的要领来。由此足证,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的“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不是陈微明、也不是董英杰、郑曼青所纂入。而是杨澄甫老师底本中原有的动作要求。《太极拳使用法》编撰之前的底本,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修编,至今我们还无法寻其端倪。正像《杨氏太极拳传抄本》一样,究竟有哪些杨家学者参与编撰,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由此可见,李雅轩老师将“含胸拔背”当作是陈微明早先跟孙禄堂练过形意拳,从形意八卦引入太极拳中的说法,未必站得住脚的。<img STYLE="DispLAY: none" TITLE="[转载]《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作者:二水居士&&wbr&&&wbr&制作:万国武术网" BORDER="0" ALT="[转载]《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作者:二水居士&&wbr&&&wbr&制作:万国武术网"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 HEIGHT="1"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提手上势(七)
孙禄堂五大拳学理论中,有含胸的阐述,但找不着“含胸拔背”连用的现象,且也找不着“拔背”两字。但是,含胸拔背的要义,依然能在孙老的五大武学著作中随处可见。《形意拳学》总纲第五节“形意演习之要义”中,孙老先生谈到形意拳演习之要,云:“一要塌腰,二要缩肩,三要扣胸。四要顶,五要提,六横顺要知清,七起钻落翻要分明”,此要义中,以“塌腰”来带动“拔背”,以“缩肩”、“扣胸”来替代“含胸”。孙老先生云:“塌腰者,尾闾上提,阳气上升,督脉之理也;缩肩者,两肩向回抽劲也;扣胸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孙老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含胸拔背
”,其实通过这三要,已经阐明了“含胸拔背”的要义。此七要,在孙老编著的《八卦拳学》第三章“入门练习九要”中,改作了九要。“九要者何?一要塌,二要扣,三要提,四要顶,五要裹,六要松,七要垂,八要缩,九要起钻落翻分明”。在胸背的要求上,除了“扣”、“缩”之外,又强调“松”字。这里的“松”,讲的是开肩的概念。他说:“松者,松开两肩,如拉弓然,不使膀尖外露也”。两肩松开,如拉弓状,二水以为重点在于锁骨往左右两端有拉开之意,一方面两手之间似有联络,另一方面,也便于胸腹全然的掏空,周身灵通。第八章“两仪学”第二节中,对“缩肩”有明确的解释,他说:“两肩似乎有往回缩劲之意,亦谓之含胸也”。第九章“四象学”之第三节云:“两肩里根亦均往回缩力,亦是含胸之意”。同章第六节云:“两肩前后极力缩住劲,两胯前后里根亦极力缩住劲,此时腹内要似觉圆圈空虚一般,若是,方能得着拳中之灵妙。”同章第七节云:“内中何以能虚空之意?即着两肩两胯里根,皆往回缩劲,则胸中自然有虚空之意,而腹内亦不能有努气拥挤之患也”。第十五章“艮卦熊形学”里谈到拳之顺谬时说:“其拳谬,则丹田之阳,不能生于背脊,而胸内不能含合,心火亦不能下降矣”。孙老从不但详细阐述了含胸的训练方法,还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了含胸之于拳艺的深远意义。而他的《太极拳学》,依然反复强调两肩里根与两胯里根即速往回缩劲,腹内要圆满虚空等,但是通篇不见“含胸拔背”字样。由此看来,孙老五大学著中,虽然随处可见含胸拔背的要领,但却找不出含胸拔背的说辞。由此足证,此四字,不属于孙家拳艺之习惯用语。那么,“含胸拔背”此四字,说由陈微明采自孙家,而“添了这句含胸拔背”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了。
那么,“含胸拔背”,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含胸”的理论,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理论。陈鑫在第二势懒擦衣中图说云:“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第六势搂膝拗步图说云:“胸如鞠躬向前微弯,四面涵住”,第十三势庇身捶图说云:“胸要含蓄,用合精合住”,第十五势肘底看拳图说云:“胸要含住精,又要虚”,第三十七势前昭图说云:“胸向前合
”,第三十八势后昭图说云:“胸微弯如磬”,第四十二势懒擦衣图说云:“胸要虚含如磬”,第四十三势单鞭图说云:“胸微合住,作包含势”,第五十四势懒桎衣图说云:“胸向前合住精,胸微弯,自然合住”,第六十四势当头炮图说云:“胸要向前合住,空空洞洞,万象皆涵,极虚”。陈鑫虽反反复复强调的含胸要领,但是细细究来,只是对含胸外在形态的描述。并不是切实有效的训练方式。较之孙老先生的上述理论,其一为旁观者言,其一系练家子言,不作同日而语。倘若按照陈鑫“胸向前合”、“胸微弯如磬”,太极拳将成为“弯转拳”了,嘉兴人俗称河虾为“弯转”,练太极拳者,长此以往,一个个都成了弓背如虾了。
武禹襄从杨露禅学拳十数年后,得王宗岳《太极拳论》,于太极拳理多有心得。吴文翰先生在其《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第四章第一节“身法要正确”中谈到:“武禹襄出身于武弁世家,本人也熟悉弓马武艺,而射箭能否命中与身法之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武禹襄借鉴了李呈芬《射经》中有关身法要点,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闪战疑为闪赚之误植。闪赚,语出元曲宫调,元后成为枪棍武艺术语。程冲斗所著之少林棍法图籍中,已成为成熟的武艺技法。吴文翰先生所列的武禹襄《身法八要》与李亦畲老三本《郝和珍藏本》中“禹襄武氏并识”中的“身法”内容,不尽相同。李亦畲老三本《郝和珍藏本》中“禹襄武氏并识”中的“身法”内容分别为:<img STYLE="DispLAY: none" TITLE="[转载]《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作者:二水居士&&wbr&&&wbr&制作:万国武术网" BORDER="0" ALT="[转载]《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作者:二水居士&&wbr&&&wbr&制作:万国武术网"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 HEIGHT="1"
“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二水以为当以李亦畲老三本为准。吴文翰先生以为武禹襄是受了明人李呈芬《射经》的影响,二水没有查阅到该《射经》,不敢轻易论断。倒是从唐人王琚的《射经》中,找到了有关胸背身法的要点:“凡弓恶右倾,箭恶其儒音,颐恶傍引,颈恶却垂,胸恶前凸,背恶后偃,皆射之骨髓疾也”。“胸恶前凸,背恶后偃”句,显然是从身法之大禁角度,来提出胸、背上的要领的。而涵胸、拔背,或许能矫正胸前凸、背后偃之忌。另外,李亦畲老三本之《启轩藏本》内附虚实阴阳图,胸口部位像是剖面图,胸口凹陷如玉珏,形状十分夸张。两旁各写“运”与“动”字样,直观而又形象的解密了太极拳涵胸拔背的要义。由此足见,涵胸、拔背,在杨露禅传授武禹襄之后,已经成了武禹襄等人,习练太极拳的主要身法要领。之后,武禹襄的“涵胸拔背”连同他从舞阳盐店所得的王宗岳《太极拳论》以及他的《打手要言》心得等,也成了杨家太极拳早期的重要理论。<img STYLE="DispLAY: none" TITLE="[转载]《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作者:二水居士&&wbr&&&wbr&制作:万国武术网" BORDER="0" ALT="[转载]《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二\作者:二水居士&&wbr&&&wbr&制作:万国武术网"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 HEIGHT="1"
《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之提手上势(八)
受武禹襄身法八要的影响,太极拳涉及胸背部位的要领,由“涵胸、拔背”,改作“含胸拔背”,就成了杨式太极拳重要的身法要领之一。1957年7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刊行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体用全书》一书,在“出版者的话”中说:“这本书是根据1934年2月上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鞭夺槊年画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