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法门寺佛学院将佛看作伟,将盛看作盗

从法门寺看中国佛教圆融性的特点
法门寺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供养圣地之一,是关中佛教的一所重要寺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典型性。历史上的法门寺是以奉藏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成为中国佛教重要的佛舍利供养中心,并以其供养活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闻名于世。法门寺的佛舍利供养总是牢牢地牵动着封建皇帝和国家政治,成为封建政府“神道设教”的重要法宝,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法门寺是长安佛教中的一座重要的寺院。长安佛教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两晋以来,长安就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重镇,特别是在译经方面,先后有竺法护、释道安和鸠摩罗什等译经大师在长安译出了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的佛教典籍。承汉代以来的风气,译经大师在译经的同时即开讲佛法、传授弟子,因此,法护、道安和鸠摩罗什门下都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僧徒,使长安成为传法弘教的重要基地。隋唐时期,随着封建统一王朝的建立和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中国化的佛教各宗派相继形成,中国佛教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法门寺与...&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圆融,作为通俗用语,多指人性格圆熟而具包容性、思考处理事情周全等。但圆融初为佛教用语,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圆融一语最早见于南朝慧思著《大乘止观法门》,其中有“自性圆融”、“圆融无二”一说。后为天台、华严、禅和净土宗等所继承发挥。其中以天台、华严二宗讲说最圆满而精致。天台圆融思想以智顗的“三谛圆融”为核心。“三谛”即空、假、中三个层次的真理,“三谛圆融”即三种真理一体不二,不可分离。世间万法因缘生、因缘灭,无永恒性,故空;万法假借因缘而有,无真实性,故假;万法虽空虽假,但又非无,故中。万法都具此三性,是法界真理的一体三面。所以“三谛”其实是“一实谛”,一实谛即是法界实相。华严圆融观以法藏“三种圆融”为主线。“三种圆融”即,一:理事圆融,理(事物本质)无形无相,体现在事(现象)中,圆融一体,无碍无别,如波与水的关系,波即水,水表现为波;二:理理圆融,一切事物之理皆为空性,如水与水的关系。但空性不是“无”,是真空之性,真空之性能现起现象...&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而佛教作为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其时众多佛教宗派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佛教自此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唐代的佛教宗派大多有高度发展的寺院经济作支柱,它们创建了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代表了当时哲学思维的最高水平,不仅深刻影响着士大夫阶层,左右时代思潮,而且广为普及,深入民众的日常活动,使许多佛教观念变成大众观念。而“圆融”是此类观念中较为突出的一例。“圆融”,意为“圆满与融通”或“圆满与融摄”。这个词本无相对应的梵文、巴利文,亦非中国古代传统文献所本有,完全是中国佛教僧人的独特创设。据陈兵先生考证,它最早出现在题为慧思所著的《大乘止观》中,所谓“自性圆融”、“圆融无二”、“圆融无碍法界法门”等。尽管《楞严经》卷十七有“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之语,但此经译出时间晚在唐代,教内外对其真伪亦多有争议,故此经“即便出于印度,其中圆融一词,显然是袭用中国佛教界已流行了二百年以上的现成用语...&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文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中华民族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倡艺术以中和为美的?儒道两家对“和”各有怎样的阐释?中华传统艺术怎样体现出“中和”之美?当代社会,要不要倡导民族性格的中和圆融和中华艺术的中和之美?一、中华艺术中和美溯源“和”字的初文是“献”,指联在一起的吹管,可见,“和”在造字之初就指向艺术,指和谐的音乐。后世,“和”的词义扩展,不单指艺术的和谐,也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先秦到汉初,儒门弟子编《尚书》,其中有《尧典》、《舜典》。尧、舜之世没有文字记录,西周人根据自己的道德理想来揣摩上古之世,揣摩先贤,于是有了伪托的《尧典》和《舜典》,《尧典》、《舜典》其实是西周史实的记录。《舜典》里记着,舜吩咐乐官“夔”掌管音乐,教育那些年轻的贵族子弟们,养成直率又温和、宽容又谨慎、刚强而不肆虐、谦简而不骄傲的人格,通过诗歌和音乐,使社会和谐,伦常有序,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lj。可见,早在西周,中华艺术的中和,就是...&
(本文共17页)
权威出处:
一、引言标准是衡量事物的规格要求与裁定依据,是任何一件事物(天然的、人造的)、事件或行为,在有必要对之进行或使之接受有关其质量价值、是非曲直等的评估鉴定时所要求达到的衡量规定。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往往超出其某些具体规定,而具有更高体系性的性质;它的提出是有着其一定的实际需求与理念依据的。翻译文本或行为,在其译法、译路、译风,在其质量、效果、功能等诸多方面同样接受相类似的衡量鉴定。一句话,翻译也得接受标准的检验。另外,标准还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足够的广博性———广博到足以将被评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的问题都包括进去;较大的灵活性———灵活到足以适应多方面的复杂情况和各式各样的困难问题;以及相当的宽容精神———这一点首先是针对评论人的态度气量来说的,不仅与前面灵活性的特征相一致,更重要的是想强调当评论遇到较例外的情况或与人们的观念相矛盾的事物出现时,能够不忘记给予对方以足够的考虑与重视,防止批评有失公允。二、何谓翻译标准?翻译标准是...&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人生是一±愚修行'读书是提髙修行的必然手段。读书让我们采一瓣馨香,教书让我们撒一地光明。以教入道,修正行止,以期用禅心启迪智慧,在知行中升华生命。一个月以来,每天睡前捧读《跟禅师学做教师》,一位位入道高僧仿佛在我眼前表演着一个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让我浮躁之心渐渐清明、安宁下来。按佛家的说法,人生即苦,解脱这苦,需要修行——通过修行,回到内心,在清明、澄澈的心境里,了解生命的真谛,求得生活的智慧,进而达至圆融、喜悦的人生。“圆融”二字,不是第一次听说,但却一定是我一生难以达到的境界。修行就是“修心”,因为人生的烦恼、痛苦,都是从“心”而来的一-不是旁人束缚了你,而是“心”束缚了你;不是外界给你的苦,而是“心”让你觉得苦。所以,在禅者看来,心就是道场,心随己在,随时可修行住坐卧,无非是禅”。正所谓:“生活无处不功德,人间处处为道场。”对于我来说,道场的瓶颈就是“圆融”,若能突破“圆融”,我也许就能达到“道”的另一境界。教学生活是...&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鏈?被鏂囩珷鎬绘帓琛岀増
鏈?被鏂囩珷鏈?湀鎺掕?
鏈?被鏂囩珷鏈?懆鎺掕?
鐩稿叧鏂囩珷法门寺瞻佛指舍利_网易新闻
法门寺瞻佛指舍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法门寺瞻佛指舍利)
  知道法门寺缘于一出京戏,但一直没有看过。据有人考证,戏里所说的法门寺在北京海淀区高粱桥,而且不叫法门寺,而是法王寺。京戏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戏中老太君礼佛的地方应该离此地很近,而真正的法门寺却在陕西的扶风县,相距1000多公里呢。    2005年,由于工作关系,出差到西安就想起了这出京戏,也就动了要到法门寺看看的念头。大约是5月中旬,上午与同行的朋友到秦始皇兵马俑参观。一路上下着雨,有些清冷,但参观的人却挺多。几个俑坑看过,时间刚近中午,大家兴趣未减,我就提出了到法门寺的主张。查看地图,也还不算太远,就一路驱车而去,连饭也没有顾上吃。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寺院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现在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寺内现存有北魏千佛残碑,证明着他的悠久历史。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具有皇家寺院的显赫地位,曾举行过七次大规模开塔迎请佛骨的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等影响深远。    法门寺供奉有佛指骨舍利。据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19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且说我们驱车西行,雨已渐渐停息,到了法门镇大约是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来到广场,就有当地贩香的商贩凑了上来。我们询问法门寺,他们见我们也不买东西,就随手指了一处地方。就在广场南侧,好像门楣也挂着法门寺的标牌,我们买了票进去参谒。迎面是一尊四面佛石雕像,高大威严。院里游人稀少,仅身着僧衣的几人而已。我们随一个导游请了香烛,逐次敬拜各殿佛像,出到门口,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了。我们问地宫佛指舍利在哪里?这才有一好心人说,在对面寺里。我们说这里不是法门寺吗?对方说,这里是镇上后来修建的,想看地宫要到原来的寺里;并且说,要去快去,五点半就不售票了。我们一看表,只差10多分钟时间就五点半了,几个人撒腿就往北面跑。跑出来才发现北面的广场更加开阔,寺院建筑也更加宏伟庄严。我们气喘吁吁地跑到售票口一问,已经停止售票了。大家一面喘着粗气,一面商量办法。这时窗口旁许多当地贩票的妇女说她们能领我们进去,不过要买她们的票。行,只要能进去。原以为,只要能进去,就能瞻仰到佛指舍利,当我们真的被从旁门领着进到寺院的时候,存放舍利的地宫已经关闭了,带钥匙的僧人也不知去了哪里,我们手握着“门票”立在塔下的地宫门口,显得既无奈又不知所措。    天渐渐黑下来了。由于是阴天,虽是5月天气,但时针已指向6点,也到了应该黑天的时候了。树上有晚归的鸟在枝杈间跳来跳去,远处的山已显出了青黛色,雨后的空气温润而潮湿。地宫前有几位闲适的僧人、几个当地的票贩子、几个从东北来的零星游人。    佛指舍利的重新出世,是一件殊胜的因缘。唐代时,这枚指骨舍利曾被6次迎请至皇宫供奉,著名的八帝六迎,说的就是这件事。大约每30年迎请一次。在当时,30年即是一个时代,舍利每30年一现身,有送走一个不好的时代、迎接一个崭新时代的意思。为了这件事,著名文学家韩愈曾专门写过谏阻的奏折,被皇帝贬为潮州刺史,其中周折,绝非一两句话能说明白。但到公元874年,这样的迎请活动就算告一段落了。这年,举行了最后一次盛大的迎请供奉活动,之后,这枚舍利就被密封珍藏于扶风法门寺塔下地宫里,直到1987年才重新面世。事实是,日,存放舍利的宝塔倒塌了半边,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约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才又重回人间。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举行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法会。    我当时想,我们如果与佛有缘,说不定能见到佛的真身舍利,因为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唯一真身舍利;如果无缘,今天就算是白来了。因为那时还没有理解“处处有佛”的道理,其遗憾就可想而知了。正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来了一团东北的游客。导游是位小伙子,显然是常带团的那种,而且似乎与寺院的管事很熟,放下一团人,开始与寺里有关人士交涉,说游客远道而来不容易,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们几个在旁静观着事态的发展。有的朋友已经失去了耐心,坚持要离开;有的朋友百无聊赖在寺院里闲逛游。我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一位也是东北来的零散游客与和尚聊天。大约等候了20多分钟——或许是半个小时,带钥匙的僧人从后边让人找回来了。大约是经过管事人员的同意了,我们持着从私人手中购得的“门票”,随同那一团客人,排队进入了好几道砖墙厚的铁门保护着的地宫。    地宫中心是一圆柱体建筑,绕着这个圆柱是空旷的回廊,佛指舍利就供奉在圆柱建筑上砌成的龛里;同时供奉的还有三个影骨,影骨也是舍利,大约是起保护作用的吧,由于我不懂,也就不敢胡乱猜测了。瞻礼敬拜出来,我们却被拦下了,说刚才的票是假票。反正已不枉此行了,由人家处罚吧。僧人倒也慈悲,只是要求补票而已。售我们假票的人,这时也不好再要钱,说她不要钱了。但我们还是给了她钱,同时补办了真票,一脸轻松地走出了寺院。    天已经开始暗下来,广场上兜售平安符的商贩追着我们卖东西,有一个看面相的也追着其中一位朋友要求给他谈说休咎。尽管这样,我们心情仍然很好。    据说“寺”字的意思过去指的是学校,“佛”的意思是觉悟者,也就是明白真理的人。学佛也不仅是学习一些宗教仪规,而是学习佛菩萨的做人做事,学习明白真理大道。现在却已经完全变了味道,有的寺院不但成了某些人谋利的工具,就连一些僧人也为了名闻利养,居然与游客打起架来——这几天网上就有某名山僧人与游客打架的影像。如果这些穿袈裟的人真是僧人的话,那简直就是在糟践佛法了。好在,佛祖早有预言,毁坏佛法的人,正是打着佛法旗号的僧人。连出家人都这样,对于这些寺外的商贩,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这次法门寺之行只是让我们约略感到某种蹊跷,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参观出来才被发现持的是假票呢?大家说,也许是我们进地宫的时候和尚没仔细看票,但又觉得不可能,因为两种票的颜色一看就不同;也许是和尚慈悲,进去时不愿戳穿我们?或许根本就是我佛慈悲,见我们心诚就放我们进去了?无论如何,我们瞻仰到了佛的真身舍利,我们感到很幸运。    返回西安的路上,我想起了《法门寺》这出戏来。这戏又叫《郿坞县》,也叫《朱砂井》,常与《拾玉镯》连演,总名称为《双姣奇缘》。我们今天也算是一段奇缘吧!但那戏里的法门寺是太监刘瑾审案的地方,与我们瞻礼的西安法门寺却没什么关系。  侯讵望
(原标题:法门寺瞻佛指舍利)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门寺佛指舍利被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