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公寺庙春联联

吴德广先生眼中的“砂劳越”(3)
前任中国驻古晋总领事吴德广先生,眼中的&砂劳越&
文明的窗口
华族历史文物馆
华人社团小议
敬老宴之思
居丧不忘教育
拉让江的思念
砂劳越在何方
***********************
文明的窗口
砂劳越博物馆是东南亚最著名的博物馆,也是享誉国际的博物馆,是人类文明重要窗口之一,同属人类历史宝库中的瑰宝。岁月的车轮在历史中流转,博物馆的每件展品无不留下砂劳越历史、文化痕迹。砂劳越博物馆被视为研究婆罗洲历史的中心,被称为砂劳越的文化宝库,当之无愧值得骄傲、自豪。
  这座博物馆离古晋闹市中心不远,在古晋独立广场一侧碧草绿茵山坡上。这座古色古香的屋宇看起来宏伟堂皇,周围环境很美。
  历史悠久是其特点之一。据砂劳越史书记载,早在1878年砂劳越第二代统治者 &&拉者&查尔士就计划兴建砂劳越博物馆,1886年他利用布洛克罗在拉让地区采集的研究标本作为博物馆展品,从此逐渐扩大。1891年砂劳越博物馆正式建立,当时的砂劳越国王拉者查尔士&布洛克为博物馆开幕剪彩。博物馆几度维修,改建、扩建,自1891年至今,百余年的岁月流逝,博物馆不断扩大充实,形成今天博物馆规模。
  对于砂劳越来说,百余年的历史是十分漫长的;因为它经历殖民时代,日本入侵时期,1963年砂劳越加入马来西亚时期&&时代变迁,博物馆幸免破坏,较完整保存下来,且不断扩大,这说明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是其特点之二。博物馆所收藏的展品和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博物馆分为自然,历史、人类文化学、考古、古董、展览和教育、档案和参考图书馆等部分, 展品包罗万象。该馆除大量收藏了婆罗洲历史和文物外,还收藏大量艺术雕刻品、艺术品、各种贝壳、印刷机等,也大量收集了婆罗洲的动物群和植物群标本,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鱼类、昆虫等标本,如各种犀鸟、蛇类、蝴蝶等,热带雨林的各种植物标本应有尽有,共约必万多件。单就出土文物以及陶瓷器来说,就有三千多件。展品中还有中国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出土陶瓷器,这说明历史上婆罗洲与中国源远流长的联系,友好往来。
  档案和图书馆部分收藏了婆罗洲各时期的文件和宪报,还有历史书籍数万册。据说,1860年以后砂劳越宪报和政府宪报,1946年以后政府各部门、地方议会和法定机构的研究档案和资料均可随手查到。
  具有民族特色的展品引人入胜。在馆里参观者可看到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大型展品。如长屋、高脚屋、独特圆形会堂、精美木刻门楼,用竹子、盐木、亚答叶为材料建成的建筑物和大模型&&充分反应伊班族、马来族,比达友,内陆民族等民族原始的居住环境,显示了砂劳越土著民族的特征和传统习俗。
  展品中,一件尤其引人注目,那是土著族群的古坟&&木柱坟墓。
  据说木柱坟墓已有150年的历史,木柱顶端的大木盒里装有死者的遗骨。是1920 年从拉让江上游的地区移至博物馆展出的。木柱坟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坟墓截然不同,前者是遗骨悬空,后者是遗骨埋地,造形有异,安置之处不同,表示世界上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葬礼风俗,但都以此表示后人对先人之尊敬和怀念。
  博物馆研究人员孜孜不倦从事研究工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在砂劳越河三角洲发现的出土瓷器、金饰、珠链等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获得众多学者的好评。他们还参与尼亚石洞的考古研究,发现尼亚石洞在四万年前便有人类居住的遗迹,他们对研究婆罗洲人类文明史作出了贡献。
  砂劳越古晋博物馆闻名遐迩,已成为砂劳越洲旅游重点项目之一,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很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它在砂劳越无烟囱工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往砂劳越古晋访问的中国客人,只要时间允许,他们从不错过参观砂劳越博物馆的机会,他们常常乘兴前往,满意而归。
***********************
华族历史文物馆
砂劳越河滚滚地永不停息流入大海,历史的长流就像砂劳越河一样悠悠地流淌着。在古晋砂劳越河畔的河滨公园里,一座近百年的建筑物像一位历史的巨人屹立着守候着砂劳越河的流逝,见证历史长河的沧桑。那座古老的建筑物就是华族历史文物馆。参观它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到古晋游览的华人。访问古晋的中国客人毫无例外,参观华族历史文物馆成为他们重要的参观项目之一。
  古晋华人称这座建筑物为&老古董&,它既古老又年青。这座别有一格的&老古董&前身为华人法庭,建于1911年。在查尔士&布律克统治时期华人法庭对华人的婚姻、产业等民事纠纷进行仲裁。1921年华人法庭撤消,这座建筑物归属于政府。 1930年起它成为砂劳越中华商会总会会址。在中华总商会旗下达63年之久,1993年它成为砂劳越华族历史文物馆。
  这座四方型的建筑物看起来古色古香,拥有展览大厅,左右为辅翼厢房。两道大门门楣上刻有天秤图案。有趣的是参观者可在正门两旁欣赏到一副充满着激情的对联。一句是&华族万里投荒喜今日丰衣足食安衽席&,另一句是&历史百年作证记当时斩棘披荆启山林&。每一联为16个字,这副对联生动地描写华人先辈离乡背井,漂洋过海来到砂劳越艰苦奋斗的拓荒生活,赞颂今日丰衣足食的日子。展览大厅陈列着图片和实物,图文并茂,详细地介绍华族移居砂劳越的奋斗历史。
  19世纪初期中国政局动乱,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沿海地区人民纷纷漂洋过海谋生。1898年至1912年之间当时砂劳越统治者查尔士&布律克为了发展经济,重视农业发展,加之种植树胶、胡椒、硕莪、甘蔗等农作物成功,因此他鼓励华人移民到砂劳越务农。随后大批华族农民从福州、闽南地区、诏安、兴化、广惠肇、潮州、客属地区、海南、雷州等来到诗巫、古晋等地。他们开拓荒地,建立垦场,那时他们遇到种种困难,人地生疏,面临贫困、疾病和水土不适的挑战,又缺乏生产工具,但他们以坚韧无比的毅力,开天辟地的精神,与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 改造了大自然,战胜重重困难,生存下来,并在那里繁衍生息。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许多华人投入商业领域,他们又凭着忠厚和诚实的本质,认真守信的作风在商业中大显身手。他们在发展和繁荣砂劳越经济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他们与其他友族一起共同奋斗,在砂劳越建立了许多大小市镇,引进各种先进工艺技术。他们靠劳动之手,流血流汗,赢得今天丰衣足食的生活。
  在华族历史文物馆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到砂劳越华族的奋斗史,也可以了解到华族社团的由来,他们的籍贯概况、分布的地理位置、传统的风俗习惯以及传统的文化等等。
  根据1990年6月的统计,在砂劳越的华人共有483301人,其中来自福州占32.8%、闽南地区13.4%、兴化3.4%、客家32.4%、广惠肇6.2%、潮州8.6%、海南2.0%、其他1.2%。华人从事不同职业,工业、商业、农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等不同领域中涌现不少华人先驱者,也有深受人民爱戴的政府官员。华人从商者居多,成功的资本家、企业家不乏其人。
  华族历史文物馆忠实地记录一批拓荒先驱者,例如诗巫垦场&港主&黄乃裳、福建籍人士拓荒先驱者王友海、诏安籍田考、兴化籍涂耐冰、粤籍刘直、客属刘善邦、潮籍刘建发、海南籍何敦盛等等。有的拓荒先驱者的相片,如海南籍张德显,在馆中没有见到,但他拓荒的史略和建树广为流传。
  在文物馆里参观者从一个个先驱者的肖像上,能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读出他们奋斗的人生,看到他们头脑的智慧,眼神里的坚毅,皱纹所显示的艰辛,嘴角上所挂的自信&&然后在平静的心路上,感悟后人为他们撰写的史略。
  华族历史文物馆是一所引人入胜的历史课堂,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历史教科书。华族社群的来历和背景、传统的文化和习俗,华族籍贯的基本情况以及先驱者的英魂&&都是生动的教材,毫无疑问这个文物馆将永远教育和激励后辈华族,尤其年轻的一代,不断进取,艰苦奋斗,为建设更美好的生活而献身。
***********************
华人社团小议
笔者在古晋任职期间,多次应邀访问华人社团,出席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记忆难于忘怀。难忘华人社团的活动堂皇有意义,难忘主人热情好客,难忘他们的情谊。华人社团及其活动,今天仍然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华人社团及其活动对于加强华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他们在活动中喜爱高唱&爱拼才会赢&这首歌曲,这首歌表达他们的心声,尤其在今天,面对经济暂时困难,他们斗志昂扬,不屈不挠,战胜困难,为繁荣和发展经济而奋斗。
  据1996年砂劳越州政府社团注册官公布的数字,砂劳越州社团共有2041个,华人社团占80%。众多的华人社团包括各种各样的公会、会馆、联合会等,历史悠久, 形式多样。华人社团按其性质分类有地缘性、血缘性、业缘性以及学术、娱乐、宗教、慈善等等社团。数以千计的大小社团组织,分布在砂劳越州九个省及所属县、镇,可谓华人社团林立,其组织规模与会员人数不一,其中规模较大可称地缘、血缘组织,业缘性社团规模也不小。
  地缘性社团是操同一方言的群体所结合的组织,诸如同乡会、乡亲会等。华人南来砂劳越目的在于谋生,在当地落脚后,引带同乡南来,一遇故乡亲友,倍加亲切,由于语言和习俗相同,互相帮助,成立互助组织,人数不断增加,为求生存图发展,乡亲社团应运而生。例如古晋广惠肇公会成立于1853年,至今已有146年的历史,146年的历史只是偶尔一瞬间,但在人生的历程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当时成立同乡会期以集体之力量,发挥同舟共济,声应气求,守望相助的精神。公会建立以来,适应潮流,与时并进,兴办公益事业,致力发展华文教育等等,贡献良多。古晋潮州公会成立于1864年,宗旨在于敦睦乡谊,共谋桑梓福利。潮属人离乡背井, 苟无团结,则不足以图存;苟无紧密之联系,则不能经远。古晋福建公会成立于18 71年,最初称为福建公司。19世纪30年代,自中国南迁砂劳越的华人络绎不绝,其中福建同乡人数众多,以古晋最为集中,为联络乡谊,发扬同乡守望相助的精神,创立公会。公会在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促进华人团结及慈善福利等方面功成名就。砂劳越客属公会成立于1933年,目前已有数千名会员,该公会拥有百万计的不动产业,包括商业店屋、地产及墓地等。除了所述四例外,还有古晋兴安会馆、福州公会、广东会馆、大埔同乡会、海南公会、河婆同乡会、诏安会馆、陇西公会、雷州公会、三江公会等等。
  为了适应新的历史转折和形势的需要,1983年第一届砂劳越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成立。章程明列11条宗旨以及组织、会员代表大会、会员特别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等章节。总会的青年团和妇女组织也相应成立。华总组织力量强大,有一定经济实力,领导人系民主选举,领导有方,华总在华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砂劳越宗亲社团以血缘纽带同宗之亲为基础,宗旨在于联络宗亲情感,发挥宗亲互助合作精神,以求彼此之间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宗亲社团在发扬华人尊祖敬宗,敦亲睦族,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互助合作等方面作出努力。
  这种以血缘宗亲联结起来的氏族公会,诸如砂劳越江夏堂黄氏公会、古晋舜祖公会、古城公会、田氏公会、赖氏公会、吴氏公会&&较大的公会有数十个。
  业缘性社团属行业性组织,砂劳越州最健全、规模最大为中华工商联合会,成立于1965年。在州内9个省的较大乡镇均有此组织,共有21个属会。工商联合会系州内华裔工商会的联合总机构,拥有完整区域代表性,其宗旨有6条,主要在于促进州内各地中华商会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工商业及其他经济活动。联合会的代表性、谘询及服务作用受到各界广泛承认。
  古晋中华工商总会系砂劳越中华工商联合会之属会。除外,行业性社团还有古晋马中贸易进出口商会、砂劳越厂商联合会、砂劳越建筑商总会、砂劳越家私工业联合会、古晋渔业公会、砂劳越轮胎同业分会、古晋咖啡茶叶联合会等等。
  学术、娱乐、宗教、慈善、教育等社团应有尽有,不胜枚举。大部分社团有自己的会徽、会馆。有的会馆古老朴素,有的则是现代化高楼大厦,装饰富有中华传统艺术特点,成为会员之家。
  访问华人社团并出席其活动感触颇多。
  ⒈随着时代的变迁,绝大多数华人已成为驻在国公民,因而公会已非单一协助解决同乡同宗的困难,也超越慈善救济之目的,华人社团与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社团在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⒉华人社团尤其是业缘性社团在发展和繁荣马来西亚经济过程中,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华人大多从事工商业,这些保护他们行业利益、经济利益,增强与外人竞争力的社团对于他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社会,进一步发挥社团协调华人工商界经济技术合作的功能,提高华人实业界整体实力,以便适应世界贸易集团化、区域化的强劲态势,十分重要。
  ⒊虽然今天大多数华人是土生土长新的一代,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始终没有割断和中华文化根性的联系,既不同于土著文化,也有别于伊斯兰文化及宗教信仰,他们必然继续参与华人社团活动。华人社团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及发扬海外华人热爱祖籍国,热爱故乡以及保护华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将继续发挥作用。
***********************
春节翩翩而至,好像大雁张开翅膀从南方飞回北国,把早春世界召唤到京城。兔年春节北京热闹非凡,龙狮舞跃,欢乐吉祥。春凝枝头,春满京华,处处呈现繁荣壮观的景象。在节日里我探亲访友、与来访的朋友攀谈,还十分高兴地见到从古晋来京城旅游的朋友。我节日的思絮时而在北京、时而飞至故乡、时而飘落在我居住多年的猫城。
  &山川虽异所,日月同一轮&。我在异国他乡&猫城&度过四个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节日就像北京一样亲切、热闹。欢度春节的情景依然像金子般地积淀在我的记忆里。
  在古晋华族农历的鼠年、牛年、虎年新年与马来族的开斋节欣喜相逢。欢庆双佳节气氛尤为热烈隆重。处处欢声笑语,人人喜气洋洋。&恭喜拉雅&(GONG XI RAYA)的祝福声不绝于耳。猫城大街小巷流光溢彩,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按照华人的习俗,在节日里家家户户阖家团圆之时,儿童、少男少女穿着新衣向长辈拜年,随长辈探亲访友,长辈向年幼者分发红包。很多人不忘传统,纷纷向华人庙宇朝拜,青山岩神庙、大伯公庙、林华山观音堂等处人潮不绝,香火鼎盛,信男善女所报效的巨型龙香曾经使大伯公庙蔚为奇观。我记得年初一那天我和同事前往华人朋友家拜年,我看到朋友家贴的春联,团圆时共叙天伦之乐的情景,和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大同小异。家家户户食用焦柑、赠送焦柑,象征吉祥如意。人们吃着那圆圆实实的焦柑,祝福家和万事兴。在节日里人们吃年糕、享用美味佳肴& &欢庆节日,保持着传统的风俗习惯。他们虽然身居马来西亚,但传统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中。
  在双佳节里,华族的国会和州议员、华人社团领袖、知名人士、企业家、富贾等率先敞开门户迎接客人,朋友欢聚一堂乐融融。在那里我亲见目睹马来族以及土著族群向华人朋友祝贺春节的感人场面。他们用华语说&恭喜发财&,语音是那样纯正,使人十分钦佩。在那里我看到他们热情交谈,情感交融,亲密无间,就像一家人一样。
  马来族的开斋节在华人春节期间来临了。那天华族和土著族群朋友热烈地向马来族祝贺开斋节。数以千计的人潮,四面八方的车流如过江之鲫涌向对面江的州长府、室内体育馆向州元首和首席部长以及马来族朋友团拜,&恭喜拉雅&别开生面的团拜欢庆活动持续两、三天,舞狮助兴、美食佳肴待客,人人喜悦之情洋溢于表。在那里我又亲眼看到砂劳越州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一幕幕。我十分庆幸,有机会与他们共享普天同庆之欢乐。
  在双佳节期间,我和同事驱车向当地官员和朋友们祝贺节日外,年初二中国驻中国总领事馆在民众会堂举行欢庆新春佳节招待会,我和同事喜迎各方来宾。招待会持续两、三个小时,来宾络绎不绝。在招待会上我和朋友们欢聚一堂,互致节日祝贺,畅谈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畅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在猫城与众多的朋友们一起欢庆传统的春节别有一番情趣。能与朋友们一起共享中国马来西亚友好的甜果,这是终生难忘的。
  兔年的春节,我已在北京了,北京与古晋隔山隔水,万里迢迢路遥遥,但我与朋友们心连心。在节日里我的思絮自然飞向他们,我祝他们兔年吉祥,我也十分感谢他们热情洋溢的兔年祝福。&每逢佳节陪思亲&,节日里我十分思念天涯海角的朋友们。此刻广东音乐的名曲&步步高&悠扬悦耳,萦绕在屋中,但愿中马友好合作关系如这首曲名,步步高!
***********************
敬老宴之思
毕生出席宴会不少,但难忘的晚宴却不多。我在古晋任职期间,应邀出席一些华人社团举行的敬老宴,确实难以忘怀。说它难忘,除了丰盛的菜肴外,更重要的是晚宴有一定意义和主题,并深深印在脑海中。
  记得古晋的华人社团,一年一度举行新春佳节,或是中秋节、重阳节的敬老宴不少,尤其是华人农历新年,在春节团拜过后,新春联欢会、敬老宴几乎连续不断。
  常常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看到少男少女搀扶着一个个杖乡杖国的高龄老人登上民众会堂或民事中心出席新春敬老宴。老人被当成贵宾来迎接,在瑞狮簇押下,戴着红花,进入厅内,坐在贵宾席上。&举办新春联欢晚会目的,除了联络同乡,增进情谊,最重要的是藉此新春志庆之时,颁发老人新年红包,让同乡长辈父老一同来欢庆新年&。这是一名敬老宴筹委会主席在日晚上在宴会上致词的声音,那时宴会的情景记忆犹新,历历在眼前。
  敬老宴上内容丰富,节目多彩。年岁最高的老人常常被请上台与大家见面,且发给最高额的红包,表示殊荣。敬老宴既简朴又隆重,常常持续二、三个小时。我记得有一次也同样应邀出席古晋一项敬老宴,宴会上有一位先生讲述一个故事,印象深刻。故事的大意是:在砂劳越居住的一位老人,辛苦一生,勤俭一辈子,养育一个儿子,让他上华校,后来留学于美国。他的儿子学成在美国定居就业,生活十分富裕。老人很高兴,下决心离开故土飞往美国,与儿子一起生活,欢度晚年。行前还告别左邻右舍。到了美国与儿子一起居住数天,儿子就开始向他算账讨饭费了。老人极不高兴,毅然付清了饭费,离开美国回到砂劳越独居。儿子向父亲算账讨饭费,也许在西方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对东方人来说,却是一个笑话。这位老人为了培养儿子长大成人不知付出多少心血,花费了多少钱,而这位儿子长大独立了,生活富裕起来,却忘掉了父亲的养育之恩,忘掉了东方人敬养父母之义务和美德,使这位老人十分痛心。华人最讲孝道,&孝者德之本&,孝敬父母这仅仅是家庭的孝顺,是一个小单元的爱,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不能孝顺父母,怎能对整个社会奉出爱心。
  人的衰老乃是世间的自然法则,无法抗拒,人老了,儿子敬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人老了才有所养,老有所依,欢度晚年。当然作为老人,面对人生,要看得开,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人吃到老,活到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惊涛骇渡。老年人应为自己感到庆幸,社会变了,今天已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候,而是人生八十、九十不稀奇&的时代了,这的确是人生之乐事。人长寿欢欢乐乐,但再长寿,最终也不能违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老年人饱经世故,懂得该做的事情。晚年继续对社会做出贡献是十分重要的。生命有如骑自行车,只要你停止蹬它,车就会倒下来。老年人不像青年人那样蹬快车,但可以慢慢行进。老年人更需抛开&风烛残年&&岁月无多&的包袱,立下目标和志向,孜孜不倦,积极参与,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人生晚年的贡献是社会的富贵财富,深受社会的欢迎。
  今年是&国际老年人年&,我很高兴地看到,北京的老年人的福利事业和敬老工程正在蓬勃展开。强调每个家庭必须在精神上和生话上充分关心老人,社会上建立各种面向老年人的福利设施和服务机制,为老年人的权益和晚年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春节来临,尊老敬老的活动丰富多彩。敬老尊老座谈会、茶话会、赠送&孝心卡&,举行送温暖的活动等等,多种多样,五彩缤纷。活动的主题是饮水思源,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使老干部、老年人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据报道,199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74万,占总人口的 14%,预测到2000年,老年人可达188万,至2025年将猛增到416万,占总人口比例接近30%,的确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预示着社会养老设施将更庞大,社会上将必然扩大敬老工程。
  记得在古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敬老宴会上,常常将敬老尊贤四个字连用,老且贤,贤且老,处处有之,可敬可贺!
***********************
我想,就居住而言,砂劳越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在那里我虽然才居住四年余,可以说它的环境之美和宁静已拴住了我的心。在我去过的地方,看过的山水,砂劳越那里没有使我失望。去过砂劳越的朋友都说那里是人间乐园。那里的天是那样蓝,树是那样绿,鲜花似锦,绿草如茵,人们安居乐业。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阅历判断,那里不是天堂胜似天堂。
  从高楼林立的新加坡飞往地大人稀的古晋,从机场进入市区,眼前的景象便顿时出现一种全新的感觉。古晋总面积508多平方公里,人口约有36万。在古晋人们居住面积大,大多居住在别墅楼,一户一幢,一幢一园,处处是花园,那里是花园的城市。
  古晋的郊区行人稀少,寂静非常,偶尔车辆驶过,过后又复归于寂静,在那里驱车,就好像人和车一起都融进到大自然里。在海边、河边或是绿野之处,一座座的高脚屋为郊区增添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马来人喜欢居住在高脚屋,高脚屋有单座式双座式之分,看上去,双座式的高脚屋居多,前座高于后座,前座多用作卧室、后座则用于厨房、餐厅。人们不时还看到三座式高脚屋,它与二座式的高脚屋相仿,唯独屋前盖有凉台、小楼。高脚屋是马来人理想之家。
  在古晋远郊区,那里青山叠翠,绿水悠悠,在青山绿水之间屹立着一排排的长屋,土著族群大多居住在长屋。据说砂劳越约有60%的住房是长屋。不过现代的长屋与古老的长屋有着天壤之别,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土著族群中有些人已走出长屋,另立门户,与其他民族杂居。
  古晋市区之建筑大部分是别墅楼,每座别墅楼设计、造型各异,风情万种。夜幕降临别墅楼就像点点的繁星撒落在广阔的大地上。那些别墅楼居住着华人、马来人,也居住着不少的土著族群,例如伊班人,达雅人,毕达友&&别墅楼大都是两层结构,独院独户,一幢别墅楼通是有4、5个房间,主人间面积居大,数十平方米不等。还有宽敞的客厅,大浴室、小浴室,楼下楼上均有厕所。现代别墅楼每个房间均有厕所。别墅楼前后辟有花园,大小因人而异。花园通常栽花养草,有的人不嫌花园草地割草之累,喜欢拥有大花园和草地。事实上达官贵人、商翁也不用自己动手割草,割草工每月定期来修整花园。古晋人多数拥有自己的果园,前院或后院栽种芒果、红毛丹、木瓜之类。当果实成熟的时候,硕果累累,令人赏心悦目。古晋天气炎热,北京严冬季节之时那里还是赤日炎炎,热气腾腾,使人觉得难受。人们居住在别墅里与冷气机为伴。大户人家屋外还有游泳池,家庭式的游泳池既可以练身,又可消署气,其趣无穷。
  记得我在古晋期间,我和同事曾应朋友谭先生之邀请,到他家做客。谭先生并非富有者,但他的住宅已足使人感到顺心舒意。他拥有一座建在郊区绿野中的别墅楼,楼内设备齐全,还有一个游泳池,一大片新开垦的农田,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 那里木瓜累累,柠檬垂垂,可爱极了。他的大鱼塘里养有草鱼、鲤鱼&&别墅楼依山而建,小山顶还盖有一个中国式的凉亭,他不时邀请一些朋友在小山顶上烧烤,烤牛排、鸡腿、鱼片、玉米&&享受天伦之乐。
  在古晋除了别墅楼外市区也有为数不多的几座公寓,当然公寓贴近市中心,出入方便,虽然公寓不像别墅那样宽敞,但也十分舒服,设施也不错,可以省减不少打扫之苦。
  居住是人们衣食住行生活四要素之一。看人们的生活质量,居住尤为重要。一天辛勤之后,归宿便是一个温馨之家。温馨在哪里?温馨在于独家独院,或者是半独立屋,居室环境品味满足自己的情趣,加之周围环境好,空气鲜净,交通方便,还能从从容容免受于嗓音干扰的自由,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乐在其中。
  一位经常出差的古晋人一回到砂劳越,就说还是砂劳越好!古晋好!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那里人们居住得宽敞,不像其他城市的人们满满地堆集在火柴盒一般;那里是绿色世界;那里富有悠闲味、人情味&&好的居住环境,就像一支美妙乐曲, 令人喜爱。
***********************
居丧不忘教育
在古晋任职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早上6时多就起身取报纸,几份华文报和一份英文报共数十页,有的细读,有的浏览。细读新闻过后我的眼光就注视着报纸的广告、启事、贺词、讣告之类,尤其有关婚庆讣告之类的文词,从不敢怠慢。对朋友的喜事及时祝贺,对于朋友家属的讣告,则发唁函唁电致以深切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当地华文报纸刊登启事、贺词及讣告之类,读起来意味深长,有的读后使人十分感动。讣告及居丧不忘公益教育的报道,便是生动的例子。
  讣告,短短几句,充满着人间生离死别的真情,寄托对已故者深沉的哀思,大部份讣告表达故人离开人世最后时刻不忘慈善不忘教育的遗训,仁风义举,殊堪钦式。在讣告中常常读到这样的文词:&谨遵遗命,特撙节治丧费马币XXX元分赠XX 学校&&&,&秉承先严遗训,特撙节丧费赠给XXXX学校,敬请以上学校代表出殡日前来领取款项&&&获取捐款的华校代表出席治丧费移交仪式,仪式严肃简朴,受惠代表在领取捐款后集体或分别在故人灵前行三鞠躬,以表最后的哀悼和谢意。
  故人离开世间的方式千差万别,在人生旅途最后时候,既有尽善尽美的结局;也有凄苦悲凉的晚境;既有子孙满堂送终;也有静悄悄地走了。在临终之际,有的吐出对生之留恋,有的倾诉对家属亲友的真情,有的表达对故土的怀念,种种情景, 酸甜苦辣,慑人心魄&&故人离开人世方式尽有不同,但他们想到子孙,想到对下一代的教育,遗训捐款于各华文学校,却是大同小异。这种临终之前念念不忘教育的精神使人感动。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如何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最理想的办法就是投资发展教育,教育新一代,让他们健康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树不易,育人更难。人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欲育树木必先育人,这是人之常言。海外华族秉承南来先辈披荆斩棘的精神, 为教育事业开荒拓土,以发展和捍卫教育为己任,为发展教育鞠躬尽瘁,有的毕生精力献身教育。
  居丧不忘教育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小事却闪耀着崇高的精神。当我读到感人的讣告的时候,我想起当年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故事来。当年陈先生在南洋为了兴办教育,不仅捐献出他的几乎全部财产,而且倾注了不少心血。他一生所捐献的教育经费,据说相当于他的全部不动产。他认为: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在他的书信中写道:&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终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陈先生是热心教育事业的楷模,我在砂劳越居住期间, 我看到他的精神正在华族中发扬光大。
  生命虽然是短暂的,在人间生命之树上,一茬又一茬生命的树叶飘零四散了,但是没有关系,每一茬叶子都绿过,给过世界勃勃生机,为了让人间生命之树更茂盛更绿,叶落归根化作肥料,滋养生命之树。居丧不忘公益教育,就像叶落归根,为了明天生命之树更旺盛。居丧不忘教育又像生命的火种一代传递一代,故人已经离去,活着的人们接着火种,燃烧火炬,让火炬燃烧得更光明灿烂。
***********************
拉让江的思念
拉让江江水滔滔,青山叠叠,处处郁郁葱葱。上游岗峦起伏,森林茂密,下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江上轮船、汽艇如鲫,两岸景色迷人,十分妖娆。
  拉让江是砂劳越州的第一大河,也是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全长约 350英里,支流密布,流经的区域甚广,众水汇流,水势浩荡,气象磅礴。拉让江流域幅员广大,土地辽阔,人民勤劳,物产丰富,沿江的市镇诗巫、加帛、加拿逸、民丹莪、泗里街等,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富裕。拉让江江水日夜奔流,注入浩瀚的南中国海。
  笔者在古晋任职期间数次去诗巫办公务,下榻于江边的晶木旅店,清晨凉爽,喜欢沿江漫步,欣赏那如诗如画的风光,心旷神怡。笔者最后一次访问诗巫至今近三年了,离别以来,尤其在北京无时不在思念拉让江,思念那里的江水、土地、人民&&思念那里的一草一木,以下四点思念尤多。
  首先,笔者思念拉让江流域日新月异的变化。诗巫以及沿江的其他市镇原是莽莽榛榛的原始森林,经过近百年来华族与友族共同奋斗,那里已建立了文明的天地。在新的市镇里拔地而起的楼群虽然与吉隆坡都市的高楼大厦有所不同,但那些楼群显得年轻,生气勃勃,格外安祥,且有独特的情韵。诗巫市区车水马龙,道路四通八达,商店鳞次栉比。在诗巫人们也能购买到现代的电器设备以及时髦的电脑设备等。它们与世界上新兴的城镇并无多大区别。诗巫机场时有波音客机起落,市区热闹非凡,入夜万家灯火,灿烂夺目。那里的经济发展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他们终于克服了困难,东山再起。那里不少跨国公司诸如启德行、常青有限公司、越邦有限公司等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他们不仅为拉让江流域的经济繁荣作出贡献,在国内外的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他们的角色。他们是现代社会,是生机蓬勃的农业、工业、商业和信息的社会。我思念那里的经济发展,相信那里的经济发展像江水一样滔滔向前。
  第二,笔者思念那里艰苦创业的人民。昔日诗巫人民拓荒的生活非常艰难,从福州漂泊至那里的垦殖民披荆斩棘,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辟荒野,变荒野为良田。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置身于荒烟瘴雨的热带森林里,不管潮湿溽暑,野兽出没,蚊蚋成群,他们在那里种植稻谷、薯类和果菜,又种植橡胶、胡椒等经济作物,他们凭借橡胶价格上扬的机遇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不但绞尽脑汁适应当地的炎热的气候,克服水土不服的难题,还要冒着被猎取人头的危险,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困苦艰难中创业,他们的拓荒事迹和创业精神,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历史可以媲美。笔者敬佩他们不怕死不怕苦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展示华族生生不息的追求和在任何环境下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笔者思念他们的后代是否继往开来,像拉让江一样永不停息后浪推前浪,勇往直前。
  第三,笔者思念那里民族和睦共处并肩奋斗的精神。昔日那里达雅人猎人头的习俗已成为神话,成为新的天方夜谭,百余年来那里的土族、华人、马来人已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他们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早年移居那里的华人得到土著人和马来人的热情帮助,克服语言障碍等困难,在那里安家落户。如今很多华族青年和土族、马来族的青年通婚,生活在一起,土族、马来人也学习华人种植农作物,在华人开设的公司任职,一起做生意,并从中得到实惠,他们克服种族之间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和语言、文化的差异,互助配合,互相帮助,融汇各民族各式各样的经济活动,团结一致,建设共同的家园。那种多元民族和睦相处的精神堪称是世界的典范。笔者深信这种民族和睦相处的精神像拉让江一样长流不息。
  第四,笔者思念那里重视教育价值的精神是否得到发扬广大。拉让江流域的发展史实,包括多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那里人民十分重视教育价值。新福州垦殖民在定居之后,以聪明的头脑,尖锐的眼光,灵活的思维,意识到教育的价值。&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后来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他们在那里设立学校。据记载,1916年他们首创竞南小学,翌年复创光华、光南两小学。今天拉让江流域中、小学近百间,成为华文教育发达的地方。他们重视教育,教育发达,人才辈出。教育的发展不但加速拉让江地区各个领域的建设,也为国家社会提供了大批专业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欲树木必先树人,他们懂得教育的意义,以史为鉴,重视教育价值,获益匪浅。
  拉让江江水日夜奔流,寓意着那里的文明历史绵延不断。笔者思念悠悠长长,就像江水一样久远长流。但愿拉让江人民历久常新。
***********************
砂劳越在何方
有朋友问,砂劳越在何方?我告诉他,土生土长的南番人吴岸诗人说,&砂劳越是个美丽的盾,斜斜挂在赤道上。&用地理述语来说,砂劳越在马来西亚的东部, 位于婆罗洲西北部,濒临南中国海。
  浩瀚的南中国海将北方的大陆与砂劳越隔开,那雄浑的海洋,那滔滔滚滚的海浪把砂劳越冲至天涯海角。天涯海角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意味着另一种世外桃源,也意味着另一种孤寂和深不测的神秘。
  我有机会在砂劳越居住,我接近她,亲近她。在我的印象中,砂劳越与地球上其他现代信息社会并没有太多的差异,但她辽阔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基地异地的感觉。在那里除了崇山峻岭就是大河小河,除了众多的河流就是莽莽的原始森林,除了郁郁葱葱的森林,便是那修长的海岸线。
  在她身旁,看那浩瀚而雄伟的大海,使人感到人的渺小,生命之短暂;在那雄峻少有人烟的山岭上,使人倍感生活之艰辛;在那森林覆盖深邃的林区中,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神秘和敬畏;在那悠远和曲折的河流堤岸上,面对着片片肥沃的土地,使人心中油然衍生出一种自豪和快意,感到砂劳越是一片人间乐土,天赋的乐园。
  在那肥沃的土地上居住着占人口第一的土著族群,他们居住的长屋闻名于世,那些吃惯了榴连红毛丹椰浆的华人,他们在祖辈便在那里扎下了根基,还有那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他们构成多元民族社会,他们和睦相处,他们的天赋并不逊于地球上其他的文明人类。
  那东南高而西北低的地势,那崇山峻岭,峭壁千仞,人迹罕至,猿猱出没的山谷中,涌流着砂劳越河、鲁巴河、拉让江、巴南河、林梦河&&那连绵不断的山脉, 那日夜奔流不息的河流,那蛮荒的原始森林,就是那里人们毕生的梦想和寄托,他们相信只有那个地方才是最适于多元民族繁衍滋养生命的母体。
  砂劳越在哪里?砂劳越藏在无边无际的森林之中。广袤的森林复盖着辽阔的大地。人们走进青葱的林野,在那里拓荒垦地,在那里劳作生息,莽莽榛榛的林野是野猪、猩猩、猴子、熊、豹、箭猪、穿山甲、飞鼠和松鼠出没之地,那里也是鸟类的天堂,是犀鸟之乡,那里是动物之天地,植物之王国。
&& 砂劳越在何方?砂劳越在传统和现代和谐交融之处。在那里不同民族同甘共苦, 他们砍伐森林也种植森林。为了建设,砍伐森林莽莽,而建立城镇的&森林&垒垒, 一座座优美的城镇如雨后春笋涌现。现代城镇的诞生,验证了她们不动摇的信念,只要艰苦奋争,烂泥巴能垦成新家园,沼泽地能掘出黄金矿。那里的城镇原来是荒地、渔村,那里的居民来自朴素的乡民。在那里城镇的工业区、免税区、工厂、公路、码头以及外商投资设厂&&正在改写砂劳越传统的地图。在那里没有城镇与乡区誓不两立的矛盾,也没有根本利害的冲突。人们那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维持了多少世纪。他们如今还住在他们喜爱的长屋里,有的依然在森林里吹筒打猎,然而那些猎人头的习俗已经成为神话,成为新的天方夜谭。他们的酋长、屋长除了处理当地事务外,他们也积极参与国家政务。伊班人、达雅人、毕达友&&被选为国会或是州的议员,他们去吉隆坡或者古晋出席立法议会。在内阁中,土著内阁成员与马来人、华人同僚坐在一起,商议大事。在那里教育价值倍受重视,从高级官员至平民百姓,从老人至儿童,男男女女,都是如此。那里有教育至上的风尚,学校培养的人材辈出。今天那里网际网络之普及和信息采集和传播的速度与地球其他地方一样快捷。多少年来西方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但他们有着传统的文化和生活习俗,砂劳越河的文明源远流长,他们的文化至今完好的保存着,他们的文明在发扬光大。那里的华裔把遥远的中华文明带到那里,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因交融而呈现出特有的光彩。在那里民族关系融洽,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卓越成就, 堪称多民族社会之典范。
  砂劳越在何方?砂劳越处在文明和古朴中。一切是那样古朴,那样的久远,一切又是那么深奥莫测。汽车飞驰于新修的高速公路,公路那边屹立着那古朴的长屋, 在长屋里人们依然过着那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那种刀耕火种,那种烧芭的情景依稀可见。人们饮用那竹筒当水管流下的山泉水,人们依然布衣&&不过他们用传统的织布机纺织出长屋里绚丽的衣裳,他们用自己酿出的杜阿酒招待远方来客, 用自己饲养并烧烤的猪排庆祝丰收和自己的节日。他们相信只有山梁、森林、长屋和泉水才是他们人生理想之地。他们如此痴情地眷恋着那片土地,他们割不断长屋上那生生不息的炊烟。
  砂劳越在何方?砂劳越在赏心悦目的多彩世界里。那里属于热带,属于赤道,属于永恒的绿色,属于常年花开的乐土,那里属于餐是椰风,宿是蕉雨的人们。那里大自然的气概造就坚强不屈勤劳勇敢的人们,他们立足乡土面向世界,他们坚信那里能创造人间奇迹。
***********************
记得98年春节我应邀出席古晋华人挥春盛会,盛会在国丽艺术中心举行。YB沈庆辉先生主持开笔仪式,他亲手挥毫的作品&风雨同舟&,由司仪房先生悬在手里, 面向出席者时,顿时博得满堂喝采,掌声四起。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灯光闪闪拍个不停。随后房先生即宣布,拿督刘会干先生以马币4002元的价格买下 &风雨同舟&四个大字,并捐献给盲人协会。我高兴地看到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沈先生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他在挥春会上纵情挥洒, 下笔如神地书写漂亮的汉字,使在场的人都赞叹不绝。我第一次观赏到沈先生隶书的风采。我当时的喜悦和感奋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在场的书法家也随之纷纷挥毫, 他们带着真诚的心意,满腔热情进行书法交流,我看到他们对中华书法如此投入,自愧不如。
  我在古晋任职期间,多次应邀出席由古晋中华书画研究会所举办的书画展。砂劳越华人热爱中华书画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常年努力耕耘,辛勤写字作画,尽心揣摩、砥砺,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奋斗精神何止一字千金?!
  他们的作品硕果累累,丰富多彩,且善于博采各家之长。有的书法笔顺气韵,文彩风流;有的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划如铁石,结构若飞动;有的运笔如鹄峙鹫停,雪崩坠石;有的则龙飞凤舞,剔透玲珑,笔下如有鬼魅神灵;有的运笔兔起鹘落,落笔生辉,变化万千&&看到他们的佳作,谁不赞美!
  &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四海有知音。&古人似有此说。朋友们孜孜不倦地学习书法,并获得娴熟书技,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意境,表达他们对自己母语的眷恋。有人说,那里有潮水那里就有华人,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中华文化的存在,确实如此。有的朋友说,毕竟血浓于水,中华传统文化早已融入代代华人的血液中,言之有理,朋友们的书法表达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信念和人生的思考。砂劳越的朋友们大多是华族的第三、四代子孙,在当地出生、受教育,但他们始终没有割断和中华文化根性的联系,他们有着中华文化的因子,在华人文化越来越广阔的空间里,朋友们定能结合当地社会,融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历史悠久且富有生命力的华人更加光辉灿烂。每当我出席他们的书画展,我就感到格外亲切。因为我与他们交朋友,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和共识。真有&挥毫一字值千金,四海有知音&之感。
  其实一个人懂得某种文字、语言,自然会对那种文字、语言发生深厚的感情。不但懂得华文的人是这样,相信懂得其他文字的人也是如此,谁不会因看到或听到自己懂的文字或语言而产生亲切感呢?
  在华文和华文书法列为被禁之列,不容许它们存在的国度里,那种挥春聚会,那种常年的书画展当然也不可能举行。只有那些涸辙之鲋才能真正体会到大海的自由辽阔,任意潜游的可贵。我十分高兴,在古晋我亲见目睹华文之价值,看到挥毫一字千金的场面。
关于吴德广的更多搜索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伯公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