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的活佛中的哪一派

活佛与高僧!详解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及其由来
我的图书馆
活佛与高僧!详解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及其由来
导读: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西藏地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随着大家对活佛、仁波切、高僧等一大波佛教名词的熟悉,我们似乎对藏传佛教的理解越来越困难!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些藏传佛教中最基本的活佛转世制度与高僧的由来,希望可以为你小解一些疑惑。活佛转世是怎么回事藏传佛教,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国一些地方)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藏传佛教主要流传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地区,具有浓厚的地区性和民族性。“活佛转世”这一独特的传承形式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活佛转世制度是13世纪由藏传佛教嘎玛噶举派首先创建的,此后,由格鲁派发扬光大,并被藏传佛教的所有派别接受和继承。活佛转世现象的产生、确立和发展是对藏传佛教的一大贡献。“活佛”就是佛的化身,指修行有成就的高僧。活佛在藏语中称为“珠古”,大家在尊称活佛时,都呼其为“仁波切”,意为珍宝、精英、智慧之宝、人中之宝。“活佛转世”是活佛圆寂后,通过投胎,再度转生,并继承自己的本性,接续自己的传承。从活佛转世制度出现以来,藏传佛教有数百个活佛转世体系。前一世活佛圆寂后,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特别是一些大活佛的认定,不仅手续繁杂,而且充满了神秘色彩。主要程序是以活佛生前的预示和遗嘱等为线索,通过占卜、降神、观湖等方式先确定活佛出生的方向,然后,前往寻访转世灵童。对寻访到的幼童进行了解、观察,对寻访到的若干幼童还要进行甄别、筛选,最后确定转世灵童,迎回寺庙,举行坐床仪式。活佛坐床就像皇帝登基一样,是他接受这个活佛的传承、确立活佛地位的象征。活佛坐床要举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简单的要半天时间,有的大活佛坐床要经过好几天繁复的程序,其场面也会根据活佛的地位和经济状况繁简不一,坐床之后他才真正拥有活佛的身份。目前国内已经取得了宗教部门认可的活佛大约有2000多位。藏族历史上开创活佛转世制度的第一位活佛是谁?首开活佛转世先例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一支—噶玛噶举。其创始人是藏族历史上享有盛名的高僧都松钦巴(公元)。据记载,都松钦巴大师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要在人间转世,让他的大弟子们在他圆寂后寻访教法继承人。他是藏传佛教高僧实行转世传承的第一人,在西藏历史上开创了“活佛转世”的先河。都松钦巴的继承者噶玛拔希先后与元朝的几个首脑人物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被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的大汗蒙哥授予金边黑色的僧帽和大量的财产,将噶玛噶举教派集团治理到能与萨迦派相抗衡的地位。1283年,噶玛拔希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小孩作为转世灵童继承黑帽,黑帽系活佛转世从此开始。在噶玛噶举派开创活佛转世制度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开始效仿。与其他教派所不同的是,每一世噶玛巴圆寂前都会留下含有转世灵童线索的遗嘱,如下一世的出生地名、父母的名字、灵童出生年月等,弟子们依照遗嘱来寻找和认证转世灵童。其他教派则需要透过曲仲(护法降神)、观察神湖、神谕、占卦,甚至以其圆寂时头所倾斜的方向等等方式来寻找和认证转世灵童。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达赖喇嘛一名是怎么来的?“达赖”一名最早出现于明朝()。1578年,青海地区的土默特汗王俺答汗邀请西藏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到青海传教。此间,他们在政治上彼此推崇并互赠尊号。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尊号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圣”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间;“识一切”是普遍通晓之意,认为是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齐尔达喇”为梵文,意为执金刚,是在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的称号;“达赖”是蒙语,和藏语“嘉措”一个意思,意为“大海”;“喇嘛”是藏语“上师”的意思。合起来意为“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这个尊号在当时仅是蒙藏代表人物之间的互赠,尚不具有政治法律意义。那个时候,俺答汗已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不久,明朝万历皇帝降旨,赐予索南嘉措敕文,其中就有“达赖”的字样。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达赖喇嘛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对三世达赖喇嘛的尊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授予金册和刻有汉、满、藏三种文字的金印。从此,“达赖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班禅额尔德尼一名是怎么来的?“班禅”一名始于1645年(清顺治二年),是当时控制西藏实权的蒙古首领固始汗赠给四世班禅大师的,全名为“班禅博克多”。“班禅”是“大学者”之意,“博克多”为蒙语,意为“智勇之人”。1713年,清康熙帝敕封五世班禅大师罗桑意西。敕文称:“著照封达赖之例,给以印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系满语,意为“光明”,并赐“敕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印”金印一方,印文由汉、满、藏三种文字组成。这是中央正式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之始。藏传佛教中“呼图克图”一词指的是什么?“呼图克图”是蒙古语,“呼图克”意为“寿”,“图”意为“有”,合起来意思是“有寿之人”或“长生不老之人”。是清朝中央政府授予藏族和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大活佛的封号。“呼图克图”这个阶层的地位很高,是仅次于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的大活佛。什么叫“法王”?法王主要是指,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世俗首领和人物,比如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赤德祖赞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三位人物。与诸佛、菩萨等相比,上师和法王大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由于他们在藏传佛教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因而被神化,成为顶礼膜拜的对象。“大宝法王”是什么意思?“大宝法王”是藏传佛教僧职称谓中的一种封号性僧职称谓。封号性僧职称谓,是由历代中央王朝授封的一种僧职称谓。这类称谓还有大慈法王、大乘法王、大智法王、阐化王等。这类僧职起始于元朝,1260年忽必烈封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洛哲坚赞为国师。大宝法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活佛授予的僧职称谓。1406年,嘎玛噶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应明朝永乐皇帝之邀抵达南京,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并受封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宝法王”。这一封号遂成为嘎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专用尊号,沿袭至今,如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就是当今在世的“大宝法王”。什么叫上师?“喇嘛”一词意为“上师”或“导师”,一般指佛学知识渊博并收徒传教的高僧大德。后来由于大多数“活佛”起始于某高僧大德,而且许多“活佛”本身能够培养成为佛学知识渊博的大师,所以,广大信徒对“活佛”也亲切地称之为“喇嘛”,从此“喇嘛”这一称谓又成为藏传佛教“活佛”的一种别称。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勒合”、“仁波切”等。在藏传佛教中,对普通信徒而言,僧人与佛、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被誉为佛教的三宝。而高僧、大师则是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中著名的宗教大师和宗教传道者,他们在宗教的领悟、传播和实践中成就斐然,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在藏传佛教中,这些大师通常为各个教派的鼻祖或道行卓然的高僧,如莲花生(本书使用现在使用较多的“莲花生”写法,而不用“莲华生”)大师、阿底峡尊者、玛尔巴大师、米拉日巴大师、萨迦五祖、布顿大师、都松钦巴大师、宗喀巴大师、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等。一般的出家人不能称之为喇嘛。什么叫本尊?本尊是藏传佛教密宗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观想的对象,借助本尊在修行过程中顺利成佛,达到梵我不二的境界。各个教派依怙的本尊不一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成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本尊。常见的本尊多为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大幻金刚、怖畏金刚、呼金刚、时轮金刚、亥茹迹等。造型多为多头多臂多足,静相、猛相兼有,每面三眼,多拥抱明妃。什么叫护法?藏传佛教中护法可分为两种,即出世间护法和世间护法。出世间护法亦称智慧护法,是指证得登地以上菩萨果位后,为利益众生,在出世间的刹土或人间、天界、非人处等地方,而示现出各种护法神的形象,是佛、菩萨的悲愿之所生。世间护法是指未证得一地以上菩萨果位,尚在轮回中,但因以前发愿,或被大成就者降服后,自愿做护法而守持誓言成为护法,有的是人,也有天人及非人。显密二宗都有护法神,显宗最著名的是四大天王。护法神具有非凡的神通,立誓皈依佛法,捍卫佛法和佛教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免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伤害。密宗中护法神较多,一般都是获得圣者果位的出世间护法神。最负盛名的护法神有:吉祥天母、姊妹护法、玛哈嘎拉、阎罗法王、多宝天王、怙主、螺髻天王、白哈尔、守誓护法等。西藏那么美,我们带您去看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移动天上西藏(ctibet)官方微博:天上西藏爱好者俱乐部
馆藏&10685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是如何出现的?
中国民族报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由来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它是指活佛圆寂之后,按照他生前提供的线索寻找其转世灵童,然后依照一定的程序加以确认,使之成为该话佛的继承人。活佛转世制度得到藏传佛教界的广泛认同并延续至今,那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回到过去,在历史长河中共同探寻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由来吧。“活佛”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活佛,藏语称“朱古”,是“朱贝古”的缩语,意为“幻化”或“化身”。公元十三世纪,西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忽必烈封萨迦派教主八思巴为“西天佛子,化身佛陀”。此后,人们开始称西藏高僧为“活佛”。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朱古”一词在蒙语中被称为“呼毕勒罕”,指宗教修行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直至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它才成为寺庙领袖继承人的特称。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最早选认转世活佛,是由噶玛噶举派的黑帽系开始的。在此之前,藏传佛教各派的继承方式各异,如格鲁派的前身噶当派是师徒衣钵相传,萨迦派是父子家族世袭传承。1252年,噶玛噶举派高僧噶玛拔希,被蒙哥封为国师,并赐金边黑帽和金印。1283年,噶玛拔希圆寂。噶玛噶举派按教规不能婚娶,无法依靠嫡亲来继承教权。为了维护本教派的利益,依据佛教“意识不灭,生死轮回,化身再现,乘愿而来”的理念,寻得一儿童作为噶玛拔希“转世灵童”。这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次确认一个幼童为前辈的转世,黑帽系活佛转世制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活佛转世制度的建立既有宗教理论为依据,又有复杂的现实需要。这种传承方式创立和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宏期。当时各教派之间存在着争夺信徒,扩大各自影响,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和争斗。通过活佛转世,能够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仪轨和政教上层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协调起来,解决了宗教首领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权力的传承和延续问题,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寺庙利益、保持宗教特权、巩固政教合一制度的重要手段,被藏传佛教各教派纷起仿效。到新中国成立时,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各民族各地区已有约上千个活佛转世系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活佛群。公元14、15世纪之交,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由于禁止喇嘛娶妻,格鲁教宗教首领于是采取噶举派首创的转世相承的办法,并逐渐形成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个最大的活佛系统。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1546年,哲蚌寺法台弟子根敦嘉措死后,为防止内部分裂,于是袭用噶玛噶举派的转世办法,由上层当权喇嘛找来了年仅三岁的索南嘉措作为他的转世灵童,成为黄教寺庙集团的继承首领,这是黄教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开始。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赠予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此后,黄教寺庙集团便按这个称号追认宗喀巴的弟子根敦主巴为一世达赖喇嘛,追认根登嘉措为二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为三世达赖喇嘛。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不远千里到北京朝见顺治皇帝,被敕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意为“在显密两方面都达到最高成就,已超凡入圣、佛学知识渊博如大海的上师”),达赖喇嘛的称呼从此正式确定下来。1645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在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曲结的帮助下,进占西藏并赶走了藏巴汗势力。为了表彰罗桑曲结的功绩,固始汗赠予他“班禅博克多”(意为“大学者”)的尊号,并追认罗桑曲结以前的历辈师徒传承为一、二、三世班禅。这是班禅名号的正式开端。四世班禅圆寂后,罗桑意喜被认定是他的转世灵童。1713年,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罗桑意喜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意为“珍宝”)。这样,格鲁派又建立起一个班禅活佛系统。除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外,清代还相继出现了统管喀尔喀政教事务的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系统和统管内蒙和甘青藏区宗教事务的章嘉活佛转世系统。此外,还出现了第穆、帕巴拉、嘉木样、热振等著名的活佛转世系统。嘉木样活佛(中)进行银盆选丸仪式历史上,活佛对西藏地方的政治和宗教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有效管理的重要力量,所以历代中央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活佛转世的管理。元代对大活佛实行册封制度,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掌管全国佛教事务。明代根据西藏地方教派林立的特点,实行“多封众建,因俗以治”,如藏传佛教著名的“三大法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就是明朝给西藏噶举派、萨迦派和格鲁派领袖的封号。清朝管理活佛转世的办法日臻完善,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转世制度,如大活佛呼图克图称号均由朝廷授予,名单均于理藩院册籍列载,其转世需报理藩院,并接受清廷加封;呼图克图转世必须经金瓶掣签,免于掣签必须报朝廷准许;中央政府可以革除或复封活佛名号,可以停止、禁止或准予某活佛转世,等等。民国沿袭清代历史定制,于1935年颁布《管理喇嘛寺庙条例》。1936年颁布《喇嘛转世办法》,对达赖喇嘛、班禅等活佛转世中的重要事项做了法律规定,并完成了第十三世达赖和第九世班禅的转世事宜。活佛转世掣签金瓶,一式两尊,分别藏于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家的宗教政策,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受到应有的重视。按照历史定制和藏传佛教仪轨,1995年圆满完成了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及坐床。1991年以来,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五省区已批准新转世活佛近千名。日,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并于9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中国政府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政府对活佛转世管理进一步步入法制化轨道,对于规范活佛转世管理,更好地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佛学微信公众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中国都有其信徒、组织和活动场所。其中,佛教分汉语系佛教(公元前2年传入)、藏语系佛教(公元7世纪传入)和巴利语系佛教(公元13世纪传入)三大支。西藏佛教,指的就是这三大支系中的藏语系佛教,通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藏传佛教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7世纪它传入藏族社会后,逐渐渗入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中国藏族广泛信仰的宗教,并且通过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它又传入中国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族、门巴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在中国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内蒙七省、自治区流传,并传入锡金、不丹、尼泊尔、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地。解放后,西藏维修、开放了寺庙和其它宗教活动场所1400多处。今天3.4万住寺僧尼在中国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支持下,在寺院自由地研习佛经教义,开展各种宗教活动,广大信教群众则在家里设置佛龛、佛堂、诵经祈祷,并前往各地进行朝拜。
&&&&&藏传佛教形成的经过
&&&&&西藏佛教史籍对佛教如何传到西藏有一个神话记载。传说大约在公元5世纪,一天吐蕃王室的祖先拉托多聂赞在雍布拉康屋顶上休息,忽然天上掉下来几件佛教宝物,国王不懂它们的用途,只听见空中有声音说,在你五代以后将有一个懂得这些东西的赞普(吐蕃王朝的国王)出现。
&&&&&当然天上掉宝物只是神话。藏文史籍说,这些东西是印度人带来的,当时西藏人不知其涵义,印度人只好将它们藏起来,自己回印度了。不过,佛教确实是在7世纪吐蕃王朝著名国王松赞干布时开始传入西藏的。为了加强藏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松赞干布积极发展与邻近地区的友好关系,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带了一尊佛像到西藏,修建起拉萨著名的大、小昭寺,随公主前来的工匠也陆续修建寺庙,随同前来的佛教僧人开始翻译佛经,佛教开始从尼泊尔和汉地传入西藏。
&&&&&松赞干布去世后,西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权力之争,到其曾孙赤德祖赞时,才又大力发展佛教。公元710年,赤德祖赞向唐朝请婚,求得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到吐蕃后,把文成公主带去的佛像迁到大昭寺供奉,安排随行僧人管理寺庙,主持宗教活动。金城公主还成功地劝说王室接纳从西域逃出的僧人,为他们修建了7座寺庙。这些措施促进了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引起本教大臣的不满。他们极力压制佛教,直到赤德祖赞的儿子赤松德赞掌权后,佛教发展趋势才得到改善。
&&&&&为巩固王权,赤松德赞以佛教为号召,打击借本教发展异己势力的大臣。他请来印度著名僧人寂护和莲花生,于公元799年修建起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一一桑耶寺,剃度7名贵族子弟出家,开创了西藏佛教史上自行剃度僧人的先河。
&&&&&在邀请印度高僧的同时,赤松德赞还派近臣前往内地请僧人到西藏讲经。根据其要求,公元781年唐朝开始轮流派僧人去西藏。受人尊敬的大乘和尚摩诃衍,就是汉族僧人在西藏的代表,他在西藏传教l1年,著述9部经论,讲经说法,使汉地佛教在西藏兴盛起来。
&&&&&以后,历任赞普都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兴寺建庙,翻译佛经,以王室收入供养僧人,以僧人参政削弱大臣权势。王室利用佛教巩固王权,激化了与本教大臣的矛盾。公元842年,他们趁国王赤祖德赞酒醉时将其谋害,拥戴其兄朗达玛为赞普,掀起一场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朗达玛灭佛不久后,遭佛教徒暗杀。吐蕃权臣,挟王子自重,互相征战。随后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又席卷吐蕃,西藏陷入各个势力割据一方的分裂状态,藏传佛教?前弘期?至此结束。
&&&&&公元10世纪初,藏区步入封建社会,原割据一方的吐蕃权臣,成了各地的封建势力,他们积极开展兴佛活动,佛教得以在西藏复兴。不过这时兴起的佛教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与吐蕃佛教都有很大不同,它在与本教进行的300多年斗争中,又互相吸收、互相接近、互相融合,并随着封建因素的增长,完成其西藏化过程,形成既有深奥佛教哲学思想,又有独特西藏地方色彩的地方性佛教。至此,藏传佛教终于形成,步入其?后弘期?。
&&&&&各个教派的出现及其特点
&&&&&到11世纪中叶以后,西藏佛教进入各个教派形成时期,相继出现宁玛、噶当、萨迎、噶举、格鲁、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教派。后5个教派由于无政治势力作靠山,势小力弱,先后融于其它教派或被迫改宗其它教派,均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影响较大的有5个教派。
&&&&&宁玛派(红教),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由于该教派吸收和保留了大量本教色彩,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佛教徒藏匿的经典,并认为自己弘扬的佛教,是公元8世纪吐蕃时代传下来的,因而古旧,所以称宁玛(宁玛,藏语意为古、旧)。加上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红教以密宗修习为主,其思想受汉语系佛教影响,与内地掸宗?明心见性?说法相似。今天,红教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不丹、尼泊尔、比利时、希腊、法国、美国也有其踪迹。
&&&&&噶当派,创建于1056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噶当?意为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的意思。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学显宗,后学密宗,其教法传播甚广,藏传佛教各教派均受其影响。15世纪格鲁派兴起,原噶当派僧人和寺院,都改宗格鲁派,噶当派从此在西藏社会上消失。
&&&&&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花教在形成教派体系、扩大宗教影响、伸展封建势力过程中,出现过历史上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贡噶坚赞,l247年被元朝统治者召于凉州,商洽西藏的归属。之后,萨班联络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又成为元朝中央的高级官员,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萨迦派也由此成为元朝在西藏统治的代表。明朝,萨迦派高僧贡噶扎西前往南京朝见永乐皇帝,受封为明朝三大法王之一的?大乘法王?。
&&&&&噶举派(白教)创始于11世纪,重视密宗学习,而密宗学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故名噶举(藏语口传之意)。因该教派创始人玛尔巴和米拉日巴在修法时都穿白色僧裙,故噶举派又称白教。白教最初分香巴噶举和塔布噶举。香巴噶举在14、15世纪衰落,现在谈到噶举派,一般就是塔布噶举。塔布噶举实力雄厚,支系最多,其中一些不是直接控制过西藏地方政权,就是独占一方的封建势力。
&&&&&格鲁派(黄教),创建于1409年,是15世纪西藏佛教史上的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也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宗喀巴生在西藏帕竹政权取代萨迦政权之时,上层僧人不仅直接参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角逐,而且生活日趋腐朽,在社会上逐渐失去民心。针对这一情况,宗喀巴以重视戒律为号召,到处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抨击僧人不守戒律,积极推进西藏佛教改革。1409年藏历正月,他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传召大法会。法会后,宗喀巴建起著名的甘丹寺,创建起严守戒律的格鲁派(格鲁,藏语意为善律)。由于宗喀巴及其追随者戴黄色僧帽,故又俗称黄教。黄教创建后,相继又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达赖、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
&&&&&活佛转世制度的创立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区别于其它佛教流派最明显的特征。它是如何出现的呢?
&&&&&活佛一词最早出现于元代。元朝皇帝忽必烈封萨迦教主八思巴为?西天佛子,化身佛陀?,此后,元代人就开始称西藏高僧为?活佛?,这时它指宗教修行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到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它才成为寺庙领袖继承人的特称。
&&&&&1252年,忽必烈召见八思巴时,也邀请噶玛噶举高僧噶玛拔希。但噶玛拔希投向了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被蒙哥封为国师,并赐给一顶金边黑帽及一颗金印。1283年,噶玛拔希圆寂。为将本教派既得利益保持下来,他便以佛教意识不灭、生死轮回、?化身再现,乘愿而来?为依据,临终前要求弟子寻找一小孩继承黑帽。弟子秉承师命,找来一小孩为噶玛拔希的转世灵童,黑帽系活佛转世制度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明朝,黑帽系活佛噶玛巴被明永乐皇帝封为明三大法王之首的?大宝法王?。今天,这一活佛转世系统仍在传承。日,拉萨堆隆德庆县楚布寺举行盛大的十六世噶玛巴活佛转世灵童坐床典礼,揭开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转世的又一页。
&&&&&活佛转世制度创立后,藏传佛教各教派为了自己的利益,纷起仿效,相继建立起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活佛转世系统。据统计,清朝乾隆年间在理藩院正式注册的大活佛就有148名,到清末增至160名。其中,随着本教派利益的膨胀而建立的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是达赖转世系统和班禅转世系统。
&&&&&达赖活佛转世系统创建于16世纪。清初,五世达赖喇嘛不远千里到北京朝见顺治皇帝,被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咖恒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称呼从此正式确定下来,并传承至今。现世达赖喇嘛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命?免予掣签,特准继任为第十四辈达赖喇嘛?后,于日由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主持,在布达拉宫正式坐床的。
&&&&&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出现于1713年,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满语,为梵语ratna之变音,旧译?宝师?或?大宝?)。民国时期,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失和,班禅出走内地,圆寂于青海,宫保慈丹经扎什伦布寺班禅行辕寻访到后,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特令?免予掣签,特准继任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日在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关吉玉主持下,十世班禅坐床大典在塔尔寺举行。
&&&&&17世纪格鲁派掌权后,这种活佛转世的办法成为西藏特权阶层争夺利益的手段。为杜绝大活佛转世中的族属传袭之流弊,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时,创建金瓶掣签制度,将其列入?善后章程?第一条;大皇帝为求黄教兴隆,特赐一金瓶,规定今后遇到寻找活佛灵童时,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于牙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众呼图克图会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认定。
&&&&&金瓶掣签制度,完善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金瓶掣签后,驻藏大臣、寻访灵童负责人要将掣签所得灵童的情况报告中央政府,经中央政府批准后,才能举行坐床典礼。为此,清朝特制两个掣签金瓶,一个用于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认定,现存放于拉萨布达拉宫;另一个用于确认蒙藏大活佛、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现存放于北京雍和宫。
&&&&&西藏解放后佛教信仰得到尊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广大藏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积极要求赶出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势力,解放西藏。1950年1月班禅堪布会议厅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西藏系中国领土,为全世界公认,全藏人民亦自认为中华民族之一。??谨代表西藏人民,恭请速发义师,解放西藏,肃清反动分子,驱逐在藏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国防,解放西藏人民。?。著名爱国人士益西楚臣也在西宁发表谈话,控诉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唆使亲帝分子杀害爱国人士热振的罪行,要求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1950年8月,爱国宗教人士格达活佛为和平解放西藏,不顾个人安危前往拉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是如何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但是格达活佛却遭到策划西藏独立的英帝国主义的暗害,其行径之卑劣,引起全国人民强烈的愤慨。
&&&&&达赖亲政不久,于日派人到新德里请中国驻印度大使转达他致中央人民政府的信件,报告他亲政情况,表示愿意进行和平谈判。2月28日达赖又派出以阿沛等5人为代表的谈判团,于5月23日在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达赖致电毛泽东主席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双方代表在友好基础上,已于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拥护,并在毛主席及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巩固国防,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保护祖国领土主权的统一?。至此,西藏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帝国主义势力的侵扰后,任何使其脱离祖国的图谋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政府就考虑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问题,通过了相当于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六章民族政策第53条就规定?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和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
&&&&&日签订的《十七条协议》第7条又明确规定,在西藏?实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喇嘛寺庙。寺庙的收入,中央不予变更。?协议签定的当天下午,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在听取谈判情况汇报后,对进藏工作人员说: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
&&&&&根据《共同纲领》、《十七条协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藏人民解放军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护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信仰特点和宗教传统。1951年部队在进军西藏前颁布了《入藏守则》,其中就有保护西藏人民信仰自由,保护喇嘛寺庙,一切宗教设施不得因好奇而乱动,更不得在群众中宣传反迷信或对宗教不满的言论;未经同意不住寺庙,不住经堂;战时严禁借住寺庙或参观喇嘛寺庙,平时如欲参观,必须先行接洽,在参观时不得随意摸弄佛像,不得吐痰放屁,等等。部队在进藏过程中,要以实际行动严格贯彻《入藏守则》,不经允许再冷也不进住寺庙,在遇到玛尼堆时,还按当地习惯朝左走,不打?神鸟?,不动?神物?。一天,进藏部队在一座寺庙外的旷野上宿营,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尽管人人湿透了也无人进寺庙躲雨。这件事感动了寺庙里的喇嘛,他们送来茶水,并要部队把病员抬进寺庙去避雨。部队进藏后,进藏部队领导张经武、张国华等带领随员先后到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大昭寺等寺庙同上层喇嘛谈心,并从日起,先后为三大寺、大昭寺、小昭寺、上下密院的喇嘛发放布施,1952年传召期间,又向参加传召大法会的喇嘛普遍发放布施。
&&&&&进藏人民解放军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藏族人民风俗习惯的行为,得到了西藏僧俗群众的赞誉,他们称颂人民解放军和进藏工作人员是?菩萨兵?。
&&&&&1954年9月,达赖、班禅作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达赖在发言中说:?在敌人的各种挑拨离间中,主要的一项,就是造谣共产党、人民政府毁灭宗教。西藏人民具有很浓厚的宗教信仰,这些谣言曾使他们疑虑不安,但是现在共产党、人民政府毁灭宗教的挑拨离间的谣言,已经完全破产了,西藏人民已经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在宗教信仰上是有自由的。?为此,达赖还向毛泽东主席敬献了几件礼物,其中有一精巧玲珑的千辐金轮,现在这件宗教装饰品仍珍藏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
&&&&&1959年西藏发生武装叛乱。原因是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根本反对西藏的民主改革,试图永远保持野蛮残酷的农奴制,以维护其既得利益。他们撕毁《十七条协议》,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加紧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3月17日夜,噶伦索康、柳霞、夏苏等叛乱头目挟持达赖逃离拉萨。叛乱失败后,又逃往印度。此后达赖在国外反动势力和西藏分裂分子的包围下,完全背弃了自己曾经表示过的爱国立场,加紧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他不再象自己声称的那样,仅仅是一个宗教领袖,而已成为在国外搞分裂的政治头领。中央政府对达赖的政策是一贯的,即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中央政府一贯表示愿意同达赖进行接触,但他必须停止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改变?西藏独立?的立场,除了?西藏独立?不能谈,其它问题都可以谈。
&&&&&中央政府平息叛乱后,继续执行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喇嘛寺庙、保护文物古迹的政策。1960年,十世班禅提出寺庙改革的五条办法:一是放弃剥削;二是民主管理;三是执行政府法令,宪法进寺庙;四是喇嘛要参与生产;五是老弱喇嘛和专门念经的喇嘛,生活由政府包起来。班禅的这一建议后来在工作中得到了执行。经过改革,西藏人民群众有当喇嘛的自由,喇嘛也有还俗的自由;各教派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寺庙僧人通过民主选举,建立民主管理委员会或民主管理小组,自行管理宗教事务,自行开展佛事活动。自此,西藏广大僧俗群众真正获得了宗教信仰自由,实现和保护了包括广大贫苦喇嘛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基本人权。
&&&&&在平叛和民主改革的同时,西藏文物、古迹、寺庙都得到了妥善保护。国务院还将布达拉宫、拉萨三大寺、大昭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等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1961年3月,初步整理文物11万多件、修缮古迹10余处。从1962年开始,每年由国家拨出巨款修缮布达拉宫,1963年11月又由国家全额拨款,完成了甘丹寺建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
&&&&&年期间,西藏与中国其它地区一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这场动乱过去后,中国政府纠正错误,重新全面落实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
&&&&&为挽回?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损失,自1980年以来,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拨款2亿多元(2400多万美元)用于西藏寺庙、灵塔祀殿等宗教场所的维修。著名的拉萨三大寺、扎什伦布寺、萨迎寺、大昭寺、桑耶寺、夏鲁寺和其它被破坏的、年久失修、自然腐损的中小寺庙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1985年国家又拨专款670多万元(81万美元)、黄金108.85公斤、白银1000公斤、水银665公斤,修复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1988年12月,班禅东陵扎什南捷修复工程全部竣工,十世班禅亲自主持了1933平方米、高33.17米的灵塔祀殿落成开光典礼。十世班禅圆寂后,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藏族群众的愿望,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扎什伦布寺修建十世班禅金质灵塔祀殿,并拨给6400多万元(771万美元)专款、600多公斤黄金、500多公斤白银以及其它各种材料。1993年,历经三年的十世班禅金质灵塔祀殿修建工程全部结束。9月4日扎什伦布寺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开光典礼,体现了国家对藏传佛教杰出领袖的崇高礼遇。此外,在维修工程中,投资最多,难度最大的是集藏族寺庙、古迹文物、古代宫殿于一身的布达拉宫。1988年10月,国务院决定拨专款维修布达拉宫,并专门成立维修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和民族、宗教人士,在尊重科学、尊重传统、尊重民族风格、尊重宗教的原则下,以?保持原貌?、?整旧如旧?为宗旨,开始了历时五年的紧张施工,整个修复工程投资5300万元(639万美元),是中国维修文物耗资最大的一项工程。现在,经过彻底修整后的布达拉宫醒目地耸立在世界屋脊之额。1994年,政府又决定拨出2000万元(241万美元)专款继续修复损失最大的甘丹寺。
&&&&&目前,西藏开放寺庙和其它宗教活动场所1400多处,住寺僧尼共约34000人。为使住寺僧尼能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部门和区佛协双设法多方寻找?文革?中寺庙散失的金银佛像、法器珠宝、唐嘎经书等宗教用品,现已送回各寺庙铜佛法器近3万件,重达370多吨,以及甘丹寺的金汁藏文《甘珠尔》等经卷526套,整理了布达拉宫大量的经书,其中珍贵的八宝《丹珠尔》现正在组织民间书法家,用金、银、铜、铁、玉、珊瑚、白螺、珍珠溶化液汁,在精质的纸上按原样重新誊抄。在政府宗教部门协助的同时,寺庙也全面恢复了佛像、唐卡的绘制和佛教经书的印刷。1984年,自治区政府拨出专款50万元,资助西藏佛协开办拉萨印经院。几年来,印经院已印出1000多部《甘珠尔》藏文大藏经,供区内外各藏语系佛教寺庙僧人学习使用。1990年,政府又资助50万元,在拉萨木如寺开始刻制十三世达赖喇嘛想要刻制而未能付诸实施的《丹珠尔》藏文大藏经拉萨版。1985年西藏佛教协会创办《西藏佛教》藏文刊物,专门登载佛学研究和寺庙历史的研究文章,并先后整理出版了《德吴宗教源流》、《显密经库正文及其要义》、《三律仪论说自注》、《因明学汇集》、《娘氏宗教源流》、《佛历年鉴及五明论略述》、《习修汇集》、《甘珠尔目录》、《土观宗派源流》等宗教著作。目前,国家又拨出巨款,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和宗教大师,对《大藏经》进行全面、系统的校勘。
&&&&&现在各个教派著名的大寺庙设有学经班164个,学僧1900多名,他们在经师的指导下,每天都认真学习佛
经。各个学经班每年还要举行若干次较大规模的讲经和辩经活动,切磋佛学经典。为提高学经僧人的宗教学识,1983年自治区佛协创办西藏佛学院。1987年2月,十世班禅又亲自主持筹办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并担任院长。大师圆寂后,塔尔寺却西活佛和甘孜那仓活佛共同主持学院的教学事务,先后聘请了几十名不同教派的学识渊博的活佛、格西前来任教。同时,为开扩眼界,加强与国外其它佛教流派的宗教联系和交流,西藏佛教组织还组织宗教人士出国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同时也接待了几十个国家前来西藏朝佛、参观、考察的团体和个人,积极开展与外国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之间的友好往来活动达一万多人次。
&&&&&除日常学习、研究佛教经典外,历史上寺院举办的各种宗教节日和宗教传统也得以恢复。西藏宗教节日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如传统的马年转大雪山、羊年转纳木神湖、庆祝释迦牟尼诞生、得道、成佛的萨噶达瓦节,一些著名寺庙的晒佛节等。其中,桑耶寺的?神舞节?是西藏佛教史上最早的宗教节日。一千多年前为庆祝桑耶寺落成,寺庙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跳神舞,在主要宗教仪式结束后,群众还举行唱歌、赛马等活动。现在它每年举行一次,不仅吸引着广大的信教群众,也吸引着前往西藏参观游览的国内外游客。由拉萨三大寺主办的传召大法会,是西藏各种宗教节日中规模最大、最隆重的一个。它是1409年宗喀巴改革西藏佛教时创办的,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1966年?文革?开始后一度停止。1986年,根据信教群众要求,传召大法会重新恢复。传召期间,政府曾多次发放布施并协助维持秩序。1988年十世班禅主持法会,一些分裂主义分子在法会临近结束时发起骚乱。此后,为保证宗教人士过好宗教生活,避免分裂主义分子借大型活动之机再度制造骚乱,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传召大法会改由各个寺庙分别举行。
&&&&&活佛转世,这种藏传佛教寺庙主持人特有的传承方式,自十三世纪噶玛噶举派创建后,各个教派相继仿
效,成为藏传佛教的一个传统。?文革?后,这一传统得到恢复,一些寺庙开始办理寺庙圆寂活佛的转世并报请各级政府审批。1981年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六世噶玛巴活佛在美国圆寂。1991年其在国外的弟子司徒、杰曹等活佛与历世噶玛巴的主寺西藏楚布寺联系,称已找到十六世噶玛巴的遗嘱,要求按宗教仪轨寻找其转世灵童,对此中央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楚布寺的主持和司徒、杰曹的配合下,1992年6月十六世噶玛巴转世灵童在西藏昌都找到。6月25日,中央政府批准伍金赤烈为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的转世灵童。1992年8月,四川惠远寺第四世阿绕仓活佛坐床典礼由阿嘉活佛主持在赛宗寺举行。日青海隆务寺第七世夏日仓活佛也正式坐床。
&&&&&十世班禅大师于日在西藏圆寂,国务院即于日作出了《关于第十世班禅大师治丧和转世问题的决定》。宣布参照历史定制,并按照藏传佛教仪轨办理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等事宜,报国务院批准。
&&&&&经过6年对灵童的寻访,1995年l1月29日,按照藏传佛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金瓶掣签,诞生于藏北嘉黎县的6岁灵童坚赞诺布,被认定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真身。中央人民政府特准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l2月8日,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在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举行,国务院向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颁授了金册、金印。
&&&&&除寺庙恢复各种正常的宗教活动外,广大信教群众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下,也享有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自由。他们或是在家里设置佛龛、佛堂,诵经祈祷,或是到寺庙去烧香、拜佛,磕长头、放布施,过宗教生活、如拉萨东郊农民次仁卓玛就是一位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她都要派儿子上山插经幡供山神,她和女儿则到河边烧香,供地神。4月?萨噶达瓦?节期间,前往拉萨转经10天至15天。10月25日,她又点起酥油灯,吃面疙瘩粥,怀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此外,次仁卓玛每年还要请村里通晓佛事的人举行几次宗教活动,为家人祈求消灾避难。西藏山间、路旁,人们随处可见经幡、玛尼堆,那是次仁卓玛这样的西藏信教群众长年不断地悬挂和堆积起来的。
&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西藏交通运输的发展,信教群众又有了更充裕的经济条件和更方便的运输工具从事宗教活动。如色拉寺的差民次仁班宗一家4口解放前挤在一间阴暗矮小的房间里,每年为寺庙辛劳,却无能力为自己添一个象样的佛龛,现在她感慨地说:?我有充裕的经济条件参加宗教活动,可以凭借方便的交通工具到哲蚌、甘丹、色拉等寺庙去朝佛?。1988年,次仁班宗在普荣岗寺盖了两幢新房。后来,她把新房捐给了寺庙。对离拉萨较远的昌都人白嗄来说,前往拉萨转经、朝佛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他曾顺利地沿川藏公路前往拉萨各寺庙和山南桑耶、昌珠、以及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夏鲁、白居等寺庙了却朝佛的心愿。现在,在拉萨大昭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等一些著名的寺院内,像白嗄这样来转经、朝佛、磕长头的信教群众接连不断,每年均达百万人次以上。为了满足这些朝佛群众的需要,自治区政府增加了城市的酥油、肉类供应,并划出专门的朝佛营地,提供交通工具,让他们顺利地到西藏各地进行朝佛进香活动。
推荐给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佛教活佛地位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