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mac系统恢复到前一天腊月二十九关闭mac系统恢复到前一天吗,也就是大年三十前一天……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6年大年三十是哪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6年大年三十是哪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上方“星恋官网”关注我们哦!【导读】 平时总是会注意着日期,会去翻翻老黄历的人都会知道。也都会注意到2016年这一年没有大年三十这一天,2016年的二十九就是除夕了,隔天也就是狗年正月初一,没有大年三十,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就不解了,接下来,跟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吧!
  其实2015年是农历乙未羊年是平年,只有354天,比农历甲午马年少30天。天文年历显示,农历甲午马年从日开始,至日结束,共有384天,而农历乙未羊年从日开始,到日结束,共354天。也就是说,2016年的除夕夜是日,在公历纪年当中,相比2015年提前了11天过年。另外,由于乙未羊年没有闰月,所以比上一年要少30天。
  这还是要从历法的规则上讲起。一般历法分为3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历。其中阳历又被称为太阳历,是指主要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安排的历法,比如中国的公历(即格里历),它的一年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即一回归年,约365.24天);
  阴历又被称为月亮历,是指主要按照月亮的月相来安排的历法,我们平时所说的回历(即伊斯兰历)便是一种阴历,它的一个月的时间约等于月相的更替周期(约29.53天,略长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时间),阴历可以较好地解释我们为什么会把“月”这个字拿来做时间单位。
  农历月份没有30天,其实很正常
  尽管很多地方经常把阳历和公历,阴历和农历等同起来,但是事实上,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阴阳历,顾名思义就是它在安排历法时既符合太阳运行规律又符合月亮的月相规律。
  拿农历来说,月相为朔作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相为朔之间的时间便是一个月,严格符合月相的更替周期;同时它又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建立了节气的概念,并且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保证每年的平均时间又能够符合阳历一个回归年的时间。
  在回历中,虽然月的定义和农历的相近,但它是通过奇数月30天、偶数月29天的设定,和在某些年份设置一个闰日的规则来使一个月的时间在数值上逼近月相更替周期的。
  但是农历中每个月份的天数却是严格按照月相来设置的,是以观测为基础的,而不是固定的。比如说某天犬夜叉变成了人类,或者百里屠苏身上的煞气发作,那么这一天的月相一定是朔月,这一天一定是农历中的某月初一,这一点绝不会变。
  我们知道,月相这些天文学上的变化往往是较复杂的,加上时间的累积放大更是如此,所以在农历中,发生今年某个月拥有30天,而明年这个月却只有29天这种情况,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即使这个月是腊月。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会没有大年三十的原因。
  顺便说一下,上一次没有年三十的情况出现在2006年,而下一次就是明年,据说再下一次的这种情况将会发生在2016年,想要在过年前夕约会的童鞋一定要注意。
  为什么有些年份会出现两个腊三十?
  把约会定在腊月三十的故事,在有的年代是悲剧,在大多数年代还是喜剧,而在某些年代却有可能是大喜剧!在这些年份,将会出现两个腊月三十日。
  这是因为农历中闰月的设置所导致的。我们知道,在阴历中一个月的时间约等于月相的更替周期,即29.53天。如果以十二个月为一年的话,那么一年的时间约为29.53X12=354.36天,比365.24天的回归年时间要少上近10.88天(更精确的数据是10.87512天)。所以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个人,如果一个按回历过生日,另一个按公历过生日,那么将会出现前者的“年龄”将比后者越来越大的情况。
  在农历这种阴阳历中,通常一年也约有354.36天,比回归年时间少上近11天(知道为什么我们常常感觉春节越过越早了吗?),但是为了顺应天时以利于农耕(在我国古代几乎是百姓们的头等大事),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尽量使农历中一年平均时间趋近于它,同时又不违背原先的月份规则。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吗?当然有了,我们在某些年份里加上一个月就可以了。这就是农历中闰月的由来。
  加上闰月之后,一年的时间就变成了29.53X13=383.89天,比回归年的时间长了18.65天(更精确的数据是18.65547天)。因为18.65/10.88≈1.7。也就是说,大概每19年的时间,就会出现12个平年和7个加了1个闰月的闰年,所以农历中会有“十九年七闰”的说法。
  如果闰月出现在腊月之后,那这一年便成为了一个具有两个腊月的年份!如果这两个腊月都是具有30天的大月的话,那么这一年便有了两个腊月三十。
  编辑:Hannah
  来源:第一星座
  精心为您挑选,更多好文章:
  这道题流传已久,难倒很多学霸,你愿意试试吗?进入公众号,回复“节日”,即可查看答案哦。
  A.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
  B.四通八达(打一成语)
  C.爱好旅游(打一成语)
  D.初一(打一成语)
  只有1%答对了,聪明的你是不是一眼就知道了呢?
  星恋官网
  中国第一星座微刊
  国内权威星座平台
  星座资讯 运势 性格 测试
  微信ID:hnzmwlkj
  转载请署名作者及来源
  长按二维码查看历史消息
  觉得不错,请点赞↓↓↓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您当前的位置:&&&&&&&&&
腊月二十九 蒸馒头
时间:&&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作者:cy
在腊月二十九,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很多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
  中国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那么,在这天,到底还有着多少有意思的习俗呢?腊月二十九是除夕的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在民间有家置酒宴的民风民俗,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同时焚香于户外,人们将其称之为&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腊月二十九&&贴道酉
  道酉,是一种用黄表纸砸成的小型黄钱。长大约三寸,宽约两寸,在下端剪成两个燕尾形的斜尖,一共砸出九个小圆钱。再用红纸剪一个小方块儿,上面用金粉印上&福&字,贴在黄钱上端。老北京备年,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会把春联、年画、福字、门神等张贴起来。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腊月二十九除了要蒸馒头以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民俗那就是&上坟请祖上大供&。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在老北,腊月二十九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这是为了过年准备主食,除了蒸馒头以外还要蒸花卷、豆包、或者蒸一些小动物造型的豆包等,满族人家还要蒸喜饼、蒸枣泥方糕、蒸子孙馒头、蒸如意卷等。
  腊鱼二十九&&土家族的&过赶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遍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4、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
  在中国的中,过年的古老风俗可谓不计其数,其中的民间行业活动别有一番风味,就说老北京七十二行,吹糖人儿、耍蝈蝈&&现如今还流传在大街小巷,可大部分却已被遗忘,甚至有人闻所未闻了,只能通过那些古色古香的老照片去感受一下当年的民间行行业业。
关键词:腊月二十九的习俗,腊月二十九吃什么,腊月二十九有哪些讲究
Copyright &
传统文化网&&联系电话 :8
QQ:&&鲁ICP备号-6&&&技术支持:
&&|&&&&|&&春节习俗始于腊月二十三:祭灶后正式开始迎接过年- Micro Reading
春节习俗始于腊月二十三:祭灶后正式开始迎接过年
   虽然春节年年过,但仍有许多人以为,过春节就仅仅是大年三十这一天的时间,因此,除了对除夕这一天的习俗特别熟悉以外,其他与春节相关联的习俗,慢慢地也就变得模糊。其实,春节的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便开始有了。
  腊月二十三 祭灶
  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腊月二十四 洒扫庭除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同样,除夕之前,云南人也像全国人民一样,都要洒扫庭除,但一些人家还有另一项清洁工作。除夕之夜,用个火盆装着烧红的炭、松针,在家里的每个房间里往火盆里洒上醋,用醋蒸汽来“打扫”空气,然后关门,把火盆拿出大门倒掉。说是这一年的晦气就被驱除出家门了。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在昆明周边的乡村,杀猪饭是春节最隆重的宴席,将新鲜宰杀的猪蒸、炸、煮、炒、炖,加上一些山茅野菜,别有一番风味。
  腊月二十七 洗浴赶集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市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八 贴桃符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马。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祭祖过小除夕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早晨请祖。据历史记载,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 吃团圆年夜饭
  腊月三十,即到了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这一天是最重要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的年饭是除夕的重要内容,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年夜饭的菜肴琳琅满目,农村里的杀了年猪,云南传统的“猪八碗”菜肴自不可少,很多人家还要烧起滇式火锅——“炊锅”,煮上白菜、豆腐皮、木耳、蛋卷,热热乎乎地吃。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还得有条完整的鱼——连年有余,讨个口彩。
  贴春联,也是云南最重要的春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除夕年夜饭前,先要供天地,祭祖先牌位,祭祖的菜肴必须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鱼,表示清账、有余。孩子给长辈行礼要压岁钱。然后放爆竹贴门神春联。
  门上贴的门神,中国几千年来无外乎神荼郁垒、尉迟恭秦琼。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政府下了个命令,门神改为岳飞、戚继光,表达云南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决心。这个“官方意志”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拥护,政府也印了大量门神图发放,一时间,家家门上都是这两位民族英雄威风凛凛的形象。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正月初一 换上新衣拜年
  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剃头、不泼水、不扫地、不动菜刀、不讨债。一起床就换上新衣,查查老黄历,看喜神在哪一方,向喜神行礼,蒸一笼米糕当早餐,称之为一年比一年“高”。
  饵块是云南特有的食品,与江南的年糕不同在于年糕是用米粉做的,饵块是用米饭做的,是中原地区的古食传到云南后,只有云南还保存下来的食物。昆明人炒饵块要放入火腿、豌豆苗、大葱、腌菜、甜酱油等配料,油漉漉地端上桌来再放上辣椒油,大家热腾腾地吃上一碗。
  吃完炒饵块,老人守在家中,大人们就出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各家各户都准备了泡米花茶,招待来拜年的人们。有的人家不愿意有人来打扰,放条板凳在家门口,别人看了也就不进去了。
  正月初五 祭财神开市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郊游
  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到了正月初七,昆明西坝东岳庙举行庙会,昆明人就到金汁河边拜神烧香,其实就是郊游。过年总不能天天都在城里“宅”着吧?庙会上还支起秋千架供大家玩耍,青年男女们也借机寻找意中人。
  正月初九 金殿庙会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不过更热闹的郊游,是正月初九的金殿庙会,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不只是在金殿所在地的鹦鹉山一座山上,庙会的摊子延伸出了好几里地,有各种杂耍表演、打把势、高跷、耍狮子、对山歌、唱小调。旧时昆明人赶金殿庙会,都是自带饮食在山上野餐,呼朋唤友,一片热闹。
  正月初十 赏灯市
  正月初十之后,昆明灯市开始,每天晚上,现在的正义路一段,一到夜里,灯火辉煌。水景灯、走马灯、宫灯,各种彩灯聚集,游人观灯购灯通宵达旦。这也是老昆明人一年内最丰富的夜生活了,一直持续到元宵。
  正月十五 元宵灯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云南信息报 记者 王蓉蓉
编辑:小微
24小时热评排行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7系统还原到前一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