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结算汇率查询的汇率是按什么计算的

全叔读报:港股通,媒体炒作汇率差是瞎起哄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责任编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书签QQ空间
内地股民购买港股通是否真的存在严重的汇率价差,以导致港股通遇冷呢?答案是否定的,且购买港股通的真正风险并不止于汇率。
全叔,是新浪微博网友对全搜索新闻网的昵称,《全叔读报》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品牌栏目,不那么正经八百,但不会一副很low的样子。
本期撰稿/陈几手
昨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大日子——沪港通首个交易日。所谓沪港通,即香港、大陆两地机构和股民,可以通过官方指定方式到对方证券市场购买股票。但交易开始不久,就有股民在微博上吐槽:有人发现,通过沪港通购买香港股票的成本出奇高。
网友“枫林新村的小朋友”说,“做了一笔沪港通,标准的被抢钱。具体来说买卖汇率价差为6%,每笔买卖都要有6%的汇率点差成本,和1%的买卖交易成本。港股通买卖一次成本7%,a股买卖一次成本0.5%。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也表示,“刚刚有朋友说买港股,4.8港元买的,显示成本是5.12,就哭了。”
首个交易日的数据似乎也印证了网民印象,下午两点不到,沪股通额度已消耗殆尽,而港股通额度仅用10%。外资对A股的热情明显高于内地股民对港股的热情。(在沪港通试点阶段,证监会对每日交易量做了额度限制)
那么,内地股民购买港股通是否真的存在这种严重的汇率价差,以导致港股通遇冷呢?答案是否定的,且购买港股通的真正风险并不止于汇率。
被媒体误读的“汇率价差”
前述媒体所渲染的“汇率价差”,事实上是虚惊一场。根据交易规则,港股通只能通过指定机构用人民币购买,卖出后也只能由“中国证券登记计算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结算)兑换为人民币再流向投资者个人账户。这就存在买入卖出的汇率,在每个交易日,上交所会向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汇率,经过这个参考汇率计算的交易成本,会在投资者交易系统中显示。而今日上交所公布的参考汇率颇让人惊讶:每港元兑人民币买卖价分别为0.5。也就是说,经此一“折腾”,即使股票不存在涨跌,投资者的钱在一买一卖中也会因汇率原因亏损4.5%左右。
不过,上述参考汇率并非实际执行的汇率,根据上交所晚间公布的数据,港币买入卖出执行的是0.79143元、0.79017元,差额并不大。媒体的不专业造成了这场虚惊,实际上,上交所、联交所、中国结算早在首个交易日前,即已经通过《上海证券报》、上交所官网等多种媒介向投资者科普了“参考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区别”,并公布道:换汇行根据上周五下午5时半由金融数据供应商提供的人民币买入和卖出平均价为中间价,并以该中间价3%的波幅为港股通投资者的换汇参考价。
当然,这3%的波幅究竟有何依据,官方并未解释,为人们留下了遐想空间。
汇率差不是港股通首日遇冷原因
汇率价差并不是港股通首日遇冷的根本原因。
一位从事证券市场研究多年的业内人士向全叔介绍了可能的三点原因。
一是投资港股已经有了很多渠道。实际上,在沪港通正式启动前,内地投资者已经有了很多渠道投资港股,比如,持居民身份证以及港澳通行证便可以在香港开户,而内地一些证券机构也推出了购买港股的服务,投资者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就办理,且对资金额度和可选股票没有限制。此次“官办”的沪港通,只是将这些行为制度化、明朗化,纳入了正式监管范畴,对内地股民来讲不算是一种全新的投资渠道。
二是内地投资者并不熟悉香港股市,香港的股市制度和特点与A股有很大的不同,内地股民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当然不会在不熟悉的泳池里的游泳。
三是A股投机性更强。内地投资者多为散户,此次沪港通规定,参与投资港股通的内地股民,账户规模必须达到50万人民币,而根据统计数字,能达到这一规模的内地股民数量不足1%,这就大大压缩了投资者规模,而香港投资者多以机构为主。相对港股,A股虽然存在一定“水分”,但其投机获利空间远远大于港股,因而更为吸引机构投资者,沪股通额度开市后很快被用光不足为奇。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已有条跟帖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客户港股通交易实际交收时使用的汇率是?&br/&A,中国结算买入参考汇率&br/&B,中国结算卖出参考汇率&br/&C,中国结算结算汇率
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字号: 】 【】 【】
中国结算:港股通参考汇率不用于实际结算
作者:李超来源:中证网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17日发布的《关于港股通参考汇率与结算汇率差异的说明》明确,港股通业务中设定的参考汇率主要用于券商交易前端预冻结资金,而非用于实际结算。  《说明》称,由于港股通交易为港币报价、人民币结算,而境内券商对投资者实施前端控制,投资者交易前须事先全额缴纳相关资金,故港股通业务中需事先设定参考汇率,主要用于券商交易前端预冻结资金,而非用于实际结算。为避免当日汇率波动给市场带来的结算风险,其取值范围覆盖历史上最大单日波动范围,目前其取值为T-1日末离岸市场港币对人民币即时中间价的±3%。  实际的结算汇兑比率根据日终净额实际换汇汇率并按买卖全额分摊原则确定,结算汇兑比率一般都会优于前述参考汇率。日终清算后,投资者的港股买入交易,按卖出结算汇兑比率所计算出的、实际需要支付的人民币,一般将少于证券公司日间按卖出参考价所计算出的金额。反之,日终清算后,投资者的港股卖出交易,按买入结算汇兑比率所计算出的、实际可以得到的人民币,一般将多于证券公司日间按买入参考价所计算出的金额。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可能有证券公司会在参考报价的基础上再加减一定比例来控制客户资金,投资者应事先咨询指定交易证券公司了解详情。  在极端情况下,离岸人民币市场发生大幅度波动时,可能出现结算汇兑比率劣于参考汇率的结果。投资者需及时关注离岸人民币市场并查看资金账户余额,防止资金账户出现透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通参考汇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