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有没有能与巅峰蒙古铁骑vs罗马铁骑一战的军队

中国历史上战力最强军队盘点:蒙古铁骑竟不是第一
我的图书馆
中国历史上战力最强军队盘点:蒙古铁骑竟不是第一
&  古代的君主们充满了对土地、人口的强烈欲望,在保护已有的疆土及臣民的同时,他们还需要掠夺别人的疆土和臣民。于是以国家形势的暴力机构开始形成,军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朝朝代代演变,分分合合轮回,最直接的力量还是民族军队间的较量。在中国历史纷繁浩淼的众多军队中,挑出最具战斗力的五支军队,以飨读者。  1、北宋岳家军  北宋末年,北宋最害怕的对手契丹人流传这么一句话: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最后女真人统一了,重挫契丹人,但是积弱的宋人依旧被契丹压制着,女真人南下的野心被大大的激发了,他们一路打过了淮河,但是他们遇到了汉人最后的英雄——岳飞。    北宋岳家军  岳飞并没有使用冷兵器时代对付游牧民族最好的武器:弓弩,而是使用了更危险的办法:砍马腿。女真人流传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女真人流传这样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惜,在中国出现了几大汉奸的同时,宋高宗也杀死了岳飞,他杀死的并不仅仅是个英雄,他杀死了汉人的脊梁,或许这在他不厚道的祖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一个不尚武的国家只能被欺压,从此以后,汉人除了被羞辱还是被羞辱,在最黑暗的时代,东来的倭寇也能在沿海为所欲为。  战斗力:6  影响力:7  2、唐帝国初期的军队  汉人疆土最大的国家是唐朝,这样一片大大的疆土,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暴力是控制不住的。大唐帝国的军队也开始了中华民族以国家组织来进行的对外战争史。    唐帝国初期的军队  剿灭突厥,三征高丽,只是在数十万大军西征阿拉伯帝国时被西域国家合力击溃,随后安禄山来了,史思明来了,中国历史上四大“祸国女人”之一杨玉环也来了,国家再也无力进取,盛唐气象逐渐衰落。    张议潮出行图  但大唐帝国这支军队仍留下了一些神气的名字:“李靖”,那时已经接近于传说,尉迟恭、秦叔宝成为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门神……  战斗力:7  影响力:8  3、汉武帝时期的大汉帝国军队  哪一句话可以成为最让中国人自豪得热血沸腾的话?很难找到比这样一句更好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武帝时期的大汉帝国军队  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很威风的御驾亲征,结果差点没回得了家,不过他的后人很替他争气(这和垃圾的明朝不一样,想当年土木堡,明朝的先辈们多么英勇,但后期的明朝军队除了戚继光那会还可以玩会儿,估计包括袁崇焕的军队拿到早期连陪练都轮不上)。  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很威风的御驾亲征,结果差点没回得了家  李广、卫青、霍去病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可以对匈奴主动出击,那时候的汉军和匈奴打,可以以一敌三(当然考虑了汉人兵器更好的原因)!联想后来被迫西迁的上帝之鞭们,这支部队绝对是当年的世界第一。  战斗力:8  影响力:8  4、蒙古帝国的骑兵  汉帝国的军队只在和匈奴人的战斗中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蒙古人则跑到多瑙河去打擂台,一路上他们击溃了阿拉伯帝国的军队,花喇子模的军队,东正教教徒的军队,最后和天主教教徒见了一面。    蒙古帝国的骑兵  一袋袋的耳朵可以证明这支军队嗜血的习性,以战养战的破坏方式也和任何军队不一样。这是第一个控制整个中国的游牧民族,他们当得起任何人的畏惧。    这是第一个控制整个中国的游牧民族,他们当得起任何人的畏惧。  这支军队最后的步伐止步于日本海,毕竟海战超出了这些在草原生活的人的想像,80多年的征战终于结束,而他们控制整个中国的时间不过80年,而东瀛岛国的帝国主义之魂开始诞生了。  战斗力:9  影响力:9  5、秦国统一中国的军队  他们和蒙古人一样残暴,当然他们并不是野蛮人,和屠城的蒙古人或者日本人不一样,他们屠杀的是和他们一样的猛士,长平一战坑杀赵军40万!  他们并非游牧民族,他们可能不如蒙古人嗜血,但是他们绝对渴望战争,他们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着自己的敌手……他们虽然不是游牧民族,但他们骑射的功夫堪称精练……  我们没法判断单兵作战时秦人和蒙古人哪一个会胜出,但我相信蒙古人宁愿遇到野兽。一个计算机模拟实验告诉我们,在战场条件、装备配备相等同的条件下,剿灭一支十万人的蒙古军队,秦人只需派出三万人的部队。  秦人虽比蒙古人早了许多年,但铁制品早已出现,铁胎弓早已装备部队,这比后来的蒙古人用的射雕之弓威力要强大不少。    秦国统一中国的军队  这支部队比蒙古人更强大的战斗力来源于他比蒙古人更优秀的特征:  纪律严明:严明可能用语言无法说明。  赏罚分明: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秦国的水平,所以他们才会不怕死,所以他们会去抢被杀死的对手的头颅。  更大的编制:一百万,蒙古人可曾有过?  更优的武器生产线:不同时期的兵器有同样的尺寸,中国史上最强的弩兵,别忘了弓弩对付骑兵最有效,他们曾经一年之内把匈奴人赶到黄河北边。    秦国人守城也可能把以破坏见长的蒙古人饿死  更好的后防:秦国人守城也可能把以破坏见长的蒙古人饿死。  更强的为战争服务的国家机器:这其实是上边优点的总结,500万人口可支持60万军队在外常年征战,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说蒙古帝国征战了80年,秦国从一个西南边陲小国到一统江湖打了500多年的战争。这个国家任人唯贤,而且君主对军队的控制比它后来的朝代更加有效……  更先进的生产力:(这点有些与时俱进)一千年后的蒙古人除了后来有些火炮之外,哪一点比得上秦国?  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火枪出现前最强大的军队,它完全可以让一个孩子马上取得天下。  战斗力:10  影响力:10
馆藏&5834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关宁铁骑是否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能爆掉之前的所有部队吧?
浓缩中的精华,兼有技术、纪律、装备、冲击力。战斗力超强,好像没那只部队能有同样战斗水平了吧。如果诸葛亮有这支部队,统一中国不是梦;宋有这支部队,估计能和辽、金、元打平手;明末如果政通人和,利用这支部队足以抗衡清了吧。
近期《明朝那些事儿》受到热捧,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对所谓的关宁铁骑巨巨吹捧了一番,满足了一些人的民族自尊胃口,于是乎,这支部队就被吹上天了,甚至被评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常胜军团”之一。不否认在组建之初,关宁军起到了守边卫土的责任,但到袁崇焕死后,这支部队完全堕落成雇佣军,再无战绩。尤其不可原谅的是,最后成为满清最凶悍的走狗,成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汉奸军队,其首领吴三桂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汉奸。
一、建军后,关宁军只消极守土,从未主动出击,使皇太极得以从容的屈朝鲜,平蒙古,入长城掳掠。
[ 转自铁血社区
]
为了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平息边患,明朝可谓下了血本。为此,向全国征收“辽饷”,每年高达七、八百万两,这笔巨资投到关宁军身上,所以修筑了宁远,锦州,松山,塔山等城,使关宁军有坚城可依。又购置了红夷大炮、三眼铳等火器,使之装备精良,在当时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关宁军依靠着一个国家的物资财力,与八旗兵又有深仇大恨,可是他们又取得了什么战绩呢。宁远之战,主要是凭借宁远坚城和新式火炮才得以不破,所以袁崇焕才提出了“凭坚城,用巨炮”的守边策略。后来的宁锦大捷,锦州那边基本上是凭坚城用巨炮的守城,宁远进行了城下野战,但那是列阵城下,且有枪炮相助,最终也是皇太极见取胜无望,主动撤军了事。
最为让人诟病的是,关宁军从未主动出击骚扰后金。毛文龙在皮岛,隔三差五的上岸打打秋风,让后金不得安宁。可关宁军这边,有着强大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却呆在坚城里,消极应付。骑兵的优势是袭扰和主动出击,可是关宁军没有这么做,他们凭什么称之为铁骑?要是关宁军每年不定时的游击骚扰,向八旗兵对明朝那样,那么,皇太极还敢放心大胆的进入长城掳掠吗?正是因为关宁军消极守城,袁崇焕又杀了毛文龙,皇太极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才能屡次入长城掳掠。
皇太极即位初期,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可谓四面受敌。他在攻击朝鲜,平定蒙古时,关宁军基本上是坐壁上观。即使是清军主力入长城,在关内横行无忌,关宁军也是在坚固的关宁防线内当缩头乌龟,要是他们敢乘虚直捣辽东,在后金境内也烧杀掳掠一番,那皇太极还不焦头烂额。
所以,躲在坚城内,怎能称之为铁骑?任敌骑横行,生灵涂炭,大明江河日下,关宁防线成为摆设,从大处说,他们守边卫土了吗?只是守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长期以来的消极应战,注定了他们日后投降的结局。
二、所谓的关宁铁骑人员混杂,为一已私利而战,多次败在八旗兵的手下,空费朝廷饷银,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 转自铁血社区
]
关宁军人员混杂,首先是骑兵中有很多蒙古人,蒙古人当然是拿钱办事了。其次是大部分关宁军几乎都是以家丁形式存在。这些人在战争中是最容易妥协的一类,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可以说,关宁军队虽然拿了国家的俸禄,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在历次作战中,总有奸细出现,总有人临阵脱逃。比如在松锦决战中,正是蒙古人叛变,所以锦州外城不保,祖大寿退据内城,以至于崇贞举明军最后的精锐力量全力一击,洪承畴领十万明军解锦州之围。关键时刻,吴三桂带领他的家丁部队吴家军率先脱逃,使战场形势直转,酿成了明军惨败,洪承畴被俘。
至于战绩,关宁军更是多次败在八旗兵之下。遵化之战,赵率教4000援军全部覆没。北京保卫战,只是一场平局的遭遇战,皇太极战力不损,仍然在北京不走。而关宁军则以袁崇焕被抓为借口,逃回山海关。一年后的大凌河之战,关宁军更是惨败,何可纲战死,祖大寿第一次被俘。
为什么关宁军打不过后金部队呢,装备不精,保障不力吗,还是人数太少?根本原因是后金军队是为了自己作战,而关宁军是为了北京的朝廷的饷银作战。后金军每战都会出死力,关宁军每战都会考虑保存实力,没钱就不愿意打仗。
每年的辽饷数百万两,那是全国的民脂民血。可他们拿钱都干了什么?袁崇焕死后,关宁军就彻底成了趴在明政府身上的吸血鬼,光拿钱不打后金兵。可以说,关宁军已不再忠于明朝,而是一个独立的甚至对明朝有敌意的藩镇,更可怕的是,这个藩镇还拿着明朝大部分的税银,可以说,明朝要年年向这样的军队纳供。这么好的局面,关宁军当然不愿意和后金真刀真枪干。
三、最为可耻的是,关宁军投降满清后,成为实实在在的二鬼子,屠杀汉人灭明朝故国最为卖力。
投降满清的明军众多,后来不乏反水者。如大同总兵姜瓖,江西巡抚金声垣,总兵李成栋等。他们代表前明军的各个派系。如姜瓖陕西榆林人,代表秦军;李成栋代表明朝招安的农民军,金声垣代表南方的明军。
[ 转自铁血社区
]
反水的明军当中,唯独没有关宁系的。既然他们与八旗有仇,又为何降后死心卖命呢?唯一的解释是后金与关宁军早有勾结,并且在一定时期达成了互不交战的默契。
关宁军来源是辽东驻防的卫所部队。因为200年来不停歇的跟东北少数民族作战,所以一直保持着战斗力。他的组成很复杂,与其说是一支明朝军队,不如说是,明朝领导下的,辽东边民军队。
辽东大帅李成梁是朝鲜人,满桂是蒙古人,李永芳是女真人。关宁军本身就是一支居住在辽东的多民族混合部队。入关时候的满清部队,说是满洲军,实际就是辽东军。他以满洲人为核心,包括了辽东的汉人军队(就是关宁军余部),以及辽东的蒙古人。
实际即便是所谓满洲人,里面也不只是女真人,同样有很多女真化的汉人和汉化的女真人。看看后来关宁军为什么入关后灭起义军战斗力显示的那么强?战果比比满洲八旗军也不差?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时候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战了。他们的统帅是是自己人了。吴三桂在明朝,不是实在没有文人愿意出关,能统帅辽东么?他即使出死力作战,能当上王爷么?但是跟着满洲人他就能。从民族大义讲,关宁军不应该这样。但是从小集团的利益讲。和满洲人合作征服关内,才是关宁集团最优的选择。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和后金拼命,现实么?
入关后,关宁军成了满清的急先锋,在屠杀汉人百姓灭明朝故国方面最为卖力。明朝的永历皇帝,本来已vsk到缅甸,连多尔衮都不想追了,想就此罢手。吴三桂不干,一直追击到缅甸,将永历亲手用弓弦勒死。
总而言之,关宁军组建之初,一度起到了守边卫土的作用。自袁崇焕死后便急剧堕落,享受着明朝最优厚的待遇,却消极怠战,有通敌之嫌疑。最后更是弃民族大义于不顾,死心为异族卖命。这样的军队,即使有一定的战斗力,能算是所谓十大常胜军团吗?
[ 转自铁血社区
]
更为恶劣的是,关宁军的投敌行径,为日后的中国军队作了一个很坏的榜样。鸦片战争后的历次对外战争中,汉奸层出不穷。尤其是抗日战争中,投敌的伪军中,多少人受到了吴三桂和关宁军的影响。关宁军甚至比抗战中的伪军还恶劣,因为伪军多数是待遇不好,受kbc6n排斥的地方系部队,且投敌后作战中出工不出力,作战消极。而关宁军一直是作为拱卫京都的重心部队,最受明廷倚重,且在投敌后作战极为卖力,其凶狠比八旗兵过之。
所以可以这样总结,关宁军是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伪军。
一楼貌似很厉害的样子。。
引用1楼 @ 发表的:
近期《明朝那些事儿》受到热捧,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对所谓的关宁铁骑巨巨吹捧了一番,满足了一些人的民族自尊胃口,于是乎,这支部队就被吹上天了,甚至被评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常胜军团”之一。不否认在组建之初,关宁军起到了守边卫土的责任,但到袁崇焕死后,这支部队完全堕落成雇佣军,再无战绩。尤其不可原谅的是,最后成为满清最凶悍的走狗,成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汉奸军队,其首领吴三桂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汉奸。
一、建军后,关宁军只消极守土,从未主动出击,使皇太极得以从容的屈朝鲜,平蒙古,入长城掳掠。
[ 转自铁血社区
]
为了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平息边患,明朝可谓下了血本。为此,向全国征收“辽饷”,每年高达七、八百万两,这笔巨资投到关宁军身上,所以修筑了宁远,锦州,松山,塔山等城,使关宁军有坚城可依。又购置了红夷大炮、三眼铳等火器,使之装备精良,在当时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关宁军依靠着一个国家的物资财力,与八旗兵又有深仇大恨,可是他们又取得了什么战绩呢。宁远之战,主要是凭借宁远坚城和新式火炮才得以不破,所以袁崇焕才提出了“凭坚城,用巨炮”的守边策略。后来的宁锦大捷,锦州那边基本上是凭坚城用巨炮的守城,宁远进行了城下野战,但那是列阵城下,且有枪炮相助,最终也是皇太极见取胜无望,主动撤军了事。
最为让人诟病的是,关宁军从未主动出击骚扰后金。毛文龙在皮岛,隔三差五的上岸打打秋风,让后金不得安宁。可关宁军这边,有着强大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却呆在坚城里,消极应付。骑兵的优势是袭扰和主动出击,可是关宁军没有这么做,他们凭什么称之为铁骑?要是关宁军每年不定时的游击骚扰,向八旗兵对明朝那样,那么,皇太极还敢放心大胆的进入长城掳掠吗?正是因为关宁军消极守城,袁崇焕又杀了毛文龙,皇太极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才能屡次入长城掳掠。
皇太极即位初期,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可谓四面受敌。他在攻击朝鲜,平定蒙古时,关宁军基本上是坐壁上观。即使是清军主力入长城,在关内横行无忌,关宁军也是在坚固的关宁防线内当缩头乌龟,要是他们敢乘虚直捣辽东,在后金境内也烧杀掳掠一番,那皇太极还不焦头烂额。
所以,躲在坚城内,怎能称之为铁骑?任敌骑横行,生灵涂炭,大明江河日下,关宁防线成为摆设,从大处说,他们守边卫土了吗?只是守住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长期以来的消极应战,注定了他们日后投降的结局。
二、所谓的关宁铁骑人员混杂,为一已私利而战,多次败在八旗兵的手下,空费朝廷饷银,有养寇自重的嫌疑。
[ 转自铁血社区
]
关宁军人员混杂,首先是骑兵中有很多蒙古人,蒙古人当然是拿钱办事了。其次是大部分关宁军几乎都是以家丁形式存在。这些人在战争中是最容易妥协的一类,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可以说,关宁军队虽然拿了国家的俸禄,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在历次作战中,总有奸细出现,总有人临阵脱逃。比如在松锦决战中,正是蒙古人叛变,所以锦州外城不保,祖大寿退据内城,以至于崇贞举明军最后的精锐力量全力一击,洪承畴领十万明军解锦州之围。关键时刻,吴三桂带领他的家丁部队吴家军率先脱逃,使战场形势直转,酿成了明军惨败,洪承畴被俘。
至于战绩,关宁军更是多次败在八旗兵之下。遵化之战,赵率教4000援军全部覆没。北京保卫战,只是一场平局的遭遇战,皇太极战力不损,仍然在北京不走。而关宁军则以袁崇焕被抓为借口,逃回山海关。一年后的大凌河之战,关宁军更是惨败,何可纲战死,祖大寿第一次被俘。
为什么关宁军打不过后金部队呢,装备不精,保障不力吗,还是人数太少?根本原因是后金军队是为了自己作战,而关宁军是为了北京的朝廷的饷银作战。后金军每战都会出死力,关宁军每战都会考虑保存实力,没钱就不愿意打仗。
每年的辽饷数百万两,那是全国的民脂民血。可他们拿钱都干了什么?袁崇焕死后,关宁军就彻底成了趴在明政府身上的吸血鬼,光拿钱不打后金兵。可以说,关宁军已不再忠于明朝,而是一个独立的甚至对明朝有敌意的藩镇,更可怕的是,这个藩镇还拿着明朝大部分的税银,可以说,明朝要年年向这样的军队纳供。这么好的局面,关宁军当然不愿意和后金真刀真枪干。
三、最为可耻的是,关宁军投降满清后,成为实实在在的二鬼子,屠杀汉人灭明朝故国最为卖力。
投降满清的明军众多,后来不乏反水者。如大同总兵姜瓖,江西巡抚金声垣,总兵李成栋等。他们代表前明军的各个派系。如姜瓖陕西榆林人,代表秦军;李成栋代表明朝招安的农民军,金声垣代表南方的明军。
[ 转自铁血社区
]
反水的明军当中,唯独没有关宁系的。既然他们与八旗有仇,又为何降后死心卖命呢?唯一的解释是后金与关宁军早有勾结,并且在一定时期达成了互不交战的默契。
关宁军来源是辽东驻防的卫所部队。因为200年来不停歇的跟东北少数民族作战,所以一直保持着战斗力。他的组成很复杂,与其说是一支明朝军队,不如说是,明朝领导下的,辽东边民军队。
辽东大帅李成梁是朝鲜人,满桂是蒙古人,李永芳是女真人。关宁军本身就是一支居住在辽东的多民族混合部队。入关时候的满清部队,说是满洲军,实际就是辽东军。他以满洲人为核心,包括了辽东的汉人军队(就是关宁军余部),以及辽东的蒙古人。
实际即便是所谓满洲人,里面也不只是女真人,同样有很多女真化的汉人和汉化的女真人。看看后来关宁军为什么入关后灭起义军战斗力显示的那么强?战果比比满洲八旗军也不差?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时候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战了。他们的统帅是是自己人了。吴三桂在明朝,不是实在没有文人愿意出关,能统帅辽东么?他即使出死力作战,能当上王爷么?但是跟着满洲人他就能。从民族大义讲,关宁军不应该这样。但是从小集团的利益讲。和满洲人合作征服关内,才是关宁集团最优的选择。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和后金拼命,现实么?
入关后,关宁军成了满清的急先锋,在屠杀汉人百姓灭明朝故国方面最为卖力。明朝的永历皇帝,本来已vsk到缅甸,连多尔衮都不想追了,想就此罢手。吴三桂不干,一直追击到缅甸,将永历亲手用弓弦勒死。
总而言之,关宁军组建之初,一度起到了守边卫土的作用。自袁崇焕死后便急剧堕落,享受着明朝最优厚的待遇,却消极怠战,有通敌之嫌疑。最后更是弃民族大义于不顾,死心为异族卖命。这样的军队,即使有一定的战斗力,能算是所谓十大常胜军团吗?
[ 转自铁血社区
]
更为恶劣的是,关宁军的投敌行径,为日后的中国军队作了一个很坏的榜样。鸦片战争后的历次对外战争中,汉奸层出不穷。尤其是抗日战争中,投敌的伪军中,多少人受到了吴三桂和关宁军的影响。关宁军甚至比抗战中的伪军还恶劣,因为伪军多数是待遇不好,受kbc6n排斥的地方系部队,且投敌后作战中出工不出力,作战消极。而关宁军一直是作为拱卫京都的重心部队,最受明廷倚重,且在投敌后作战极为卖力,其凶狠比八旗兵过之。
所以可以这样总结,关宁军是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伪军。
那当时明朝应该怎么办呢?
主要还是看人
被皇太极松锦决战全歼了吧,,除了吴三桂部全军覆没,,,根本没吹的那么厉害,,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3楼 @ 发表的:
那当时明朝应该怎么办呢?
凉拌。腐败从下到上,积重难返。就算给你一只神级军队也没用,何况明朝的卫所制度根本就已经溃烂到家了,军户的待遇还不如普通农民。这种人拉个100万估计都打不过人家10万。
关宁铁骑配备了火器的
不完全是冷兵器
关宁铁骑有如此威名
更多靠当时国内领先的火器
关宁铁骑真的是冷兵器么。。不是有三眼神统么。。。
听过燕云十八骑吗
目测楼主是来黑的
引用9楼 @ 发表的:
听过燕云十八骑吗
18个萧峰也干不过大部队呀
不是,确定关宁军野战赢过满清的八旗兵咩?
关宁骑兵在自己的那短短几十年里边都不是最强的军队。
还历史十大,后金骑兵才是那几十年最强骑兵。
宋朝要这支军队干嘛?宋朝有岳武穆不就够了?
诸葛亮山地行军,骑兵本来就不是主力。
目测楼主是来黑的
铁!浮!屠!
引用16楼 @ 发表的:
目测楼主是来黑的
不是想黑的,以前听说很牛逼,结果你们都不同意
这只关宁铁骑就好比国民dang的部队,而且八旗铁骑好比红军,国民dang的部队装备什么的都比红军精良,可是为什么最后国民dang输了,主要还是红军是为了父母家人,敢拼命。还有就是红军从上到下都是一条心。(这一点和满清开国时候的八旗军极像)所以军队强不强并不是一定看装备,而且是内在的信仰。才是军队的核心。个人觉得,戚继光的军队远比这只关宁铁骑强的多。如果装备好就能打赢,那日本早就把中国灭了。
一楼也看窃明的吗?真正凶悍的骑兵是李自成起家的那两百骑,这是唯一能和满清白甲兵对冲的汉人铁骑。
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30人参加团购299.00元&969.00元
574人参加团购368.00元&799.00元
1154人参加团购739.00元&1299.00元
240人参加团购258.00元&569.00元
882人参加团购369.00元&999.00元
1872人参加团购228.00元&358.00元
457人参加团购496.00元&949.00元
311人参加团购356.00元&559.00元
234人参加团购328.00元&699.00元
491人参加团购149.00元&699.00元
1426人参加团购1399.00元&1749.00元
547人参加团购449.00元&13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铁骑横扫欧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