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花炮、摔跤和五只猴子荡秋千千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体育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受教育人数,还是教育的整体环境都今非昔比。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中提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基于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至今很多人仍缺乏对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特殊性的认识,民族教育固有的民族文化属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观念当中,民族地区的教育几乎等同于落后地区的教育,民族教育几乎完全等同于普通的国民教育。这些认识不仅是不客观的,而且很容易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产生严重的危害,使民族教育事与愿违地遭受挫折甚至付出沉重代价。应该说,民族教育之所以称为民族教育,正是因为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受教育的对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而在于两种教育在内容和文化属性上的差别。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在文化上不需要考虑某个特定的民族,而民族教育则是以特定的民族或民族地区为对象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考虑这些人群的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即使同是国家义务教育,在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下仍须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由于少数民族儿童与汉族儿童相比,其学龄前的文化熏陶和语言基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只有重视这些差别,研究这些差别,合理地利用这些差别,因势利导,民族教育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民族教育才会更科学地发展。简而言之,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前提是民族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它不仅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要求。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历史的要求
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之所以有其特殊之处,是由少数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我国的少数民族多聚居在山区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除了生活环境的严峻外,雪原、高山、草原、戈壁、沙漠等特定的地理、地貌特征,对不同民族的生活和生计方式以及独特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民族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字,而且长期的积淀形成了每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心理特征、文学艺术、体育活动、游戏方式以及特有的民族性格。尽管到了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传播的加快,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各种交流日益扩大,民族和区域的共性有了显著的增加,但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在现实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工具和土壤。
但目前一些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在如何对待和处理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其主要问题,或是对民族文化的客观存在不够重视,或是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看作是与民族文化互不相干的东西。笔者认为正是这两种错误的认识,常使不同文化的有机融合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使两者之间的文化摩擦加大。这些往往在客观上降低了我们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在削弱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其突出表现,是不同文化在叠加和碰撞时所产生的抵触及排斥现象。以语言为例,很多少数民族儿童是在进入小学甚至是中学后才开始学习汉语,而原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词义、语法结构和语言表达都会对汉语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第二语言的习得,如果不能巧妙地利用已经掌握的母语来进行,在理解和掌握上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合格的双语教师和良好的双语教育仍然是这些地区优质教学的必要条件。同样,在语文、地理、历史等各科教学中,儿童的已有观念与后来的学校教育是否一致,也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当然,影响有两种,前后一致性较大的就会产生正效应,而前后矛盾的就易产生负效应。因此,研究和探索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异同,分析民族文化的利弊,扬长避短,是民族地区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之一。但无论如何,对民族文化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是无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的。因为各个民族的特定环境和民族文化是历史长期形成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所以我们的民族教育必须尊重历史、研究历史,让历史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服务。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现实的要求
时至今日,我国的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少数民族的语言。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化、习俗等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在那里,家庭中使用的语言和人们的交流基本上是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的,即使在学校教育当中,民族语言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由于这些地区的儿童生下来就置身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环境,儿童的认知、理解和思维自然要受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他们与父母和周围朋友的交往,以至于从长辈那里获得的最初的家庭教育都带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只是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离不开母语的支持,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生物、物理等各科教学,都不能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对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儿童来说,这片土地将是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民族文化正是千百年来当地人们不断适应这种环境,摸索和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无论是民族地区的衣食住行还是用医用药、交往方式以及各种习俗,都有其某种合理性。应该说,经过长期的演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哪一个民族所独有的,而是成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所共有的财富和赖以生存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我国的民族文化已经不单单是哪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该地区各个民族的共有文化。因此,民族语言和民族教育,也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是仅仅针对某一民族而进行的教育,处于该地区的各族人民都应该去努力学习和掌握,这也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地区的教育必须依托民族文化的基础来开展,因为它符合&自然教育&的一般性原则。按照这一原则,音乐的学习应结合本民族的音乐传统和喜好进行,合理利用当地的民歌、民族乐器,不但可以节省资金,可以使儿童感觉更加熟悉和亲切,它同样可以达到培养儿童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和了解音乐的目的。体育教学和体能测试,也没有必要一刀切,完全采用内地的科目和活动。自古以来,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登山、朝鲜族的荡秋千、满族的珍珠球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培育了一代代身体强健的年轻人。应该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课程和知识不过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我们的教育所要追求的不应是形式和手段的统一,而应该看一种教育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因此,那种舍近求远、整齐划一的教育是不足取的。历史和地理课程,除了要让学生正确了解我们的国家和世界,必须通过校本课程和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使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历史和地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那些跨境民族,境外的宣传和网络上的种种说法,很容易干扰和影响年轻一代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这些只能通过客观和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解决,所以编写有说服力的历史和地理教材是我们的民族教育所不能缺少的。再从工作的角度看,民族地区的年轻一代,当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无论是担任公务员、教师、律师、宗教管理、历史和文化研究工作,还是从事商业销售、保险、社区服务、医疗护理、工农业生产、科研开发,都要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密切的交往,因此对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都是不可或缺的。换句话说,只要民族语言和文化还在现实生活中被使用,我们的民族教育就要对此加以相应的考虑,因为它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
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未来的要求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丰富多彩是因为大千世界里有着多种多样的动物、植物、山川、湖海;我们人类更是珍奇的。这珍奇,有赖于人类有着不同的肤色、人种、民族、文化和形形色色的教育。正是世界和人类的这种多样性,才使得我们人类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美丽多彩的世界。所以,单一的世界并不是理想的世界,单一的文化也不是理想的文化,单一的教育也绝不是良好的教育。当今各国在教育上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是极力追求教育的多样化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多样化不仅是创造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创造所追求的一个必然结果。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正因如此,每个国家都在尽可能地扩大和挖掘教育资源,希望从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引入丰富的教育财富。几年前,日本教育大学学前教育系的一个教授来访,提出能否合作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多种文化智慧的事例。原因是他们正在开展一个所谓的&弹性教育&的教育实验和探索,其目的是要让儿童从小养成创造性的思维。简单讲,就是摈弃传统的&1+1=2&的公式化和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例如,如果是1个人加上1辆自行车,不能简单地再等于2,而还是等于1个人和1辆自行车;而1杯水加上1杯盐,就要让儿童自己动手把盐倒入杯子中来亲自检验。对于音乐的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儿童学习和了解世界的经典之作,而是通过让儿童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发现7个音符所能构成的精彩绝伦的音乐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家拥有的 56个民族和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是很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以体育教学为例,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土家族的抢花炮、蒙古族的赛马等。至今我国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几百种十分精彩的传统体育项目。遗憾的是,这些千姿百态的体育运动项目正在从学校体育课和民间活动中消失。学校的体能达标也被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中长跑几个枯燥的项目所限定。在所谓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正在被单一的项目所取代。外国的东西和当代先进的东西我们要学,但不能因此而丢掉我们民族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他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更是这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土壤。虽然学校开展的一般体育项目都能强身健体,但蒙古族的骑马和摔跤、藏族的登山以及侗族大歌的无伴奏合唱,却未必是现代学校教育所能替代的。而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传承,造就了这些民族的特殊才能和难能可贵的品格。如果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失传,那么新一代的年轻人如何继承他们的前辈在长期的历史中所传承下来的那些优秀的品质和民族的特征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从蒙古族的摔跤到傣族的舞蹈,从朝鲜族的荡秋千到侗族的大歌,可谓形形色色。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民族文化及传承,却都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所以,传承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教育的多样化才能实现;只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我们的教育在传授整个人类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要使每个民族都能保持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倡导先进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留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个性化、多样化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理想。纵观当今世界各国教育,虽然吸收了人类历史上诸多的合理因素,使教育在传授知识和形成体系等方面具有集大成之特点,但同时也显露出同一化甚至标准化的趋向。对此,人们发出疑问:这种单一和雷同的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多样化和众多富有个性的人才吗?就像一个植物园,如果没有丰富的花木品种和宜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又怎能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不难看出,单一和标准化的教育是无法完成历史所赋予的创造性人才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重任的。
研究我们的民族教育,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移植到学校教育这个大花园里,为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材、更多的色彩和教育选择的可能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能否把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经过整理挑选,合理地将这些丰富的教育元素、多种多样的智慧和教育资源组合到教育体系当中?能否使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这是对我们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机制的一个严峻考验,也是对我国未来的创造性人才培养和教育能否多样化的巨大挑战。
教育学最新更新
论文最新更新
论文关联导读民族传统体育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有武术、太极拳、气功、中国式摔跤、中国象棋、围棋等。
  武术既能健身又可防身,在中国,练武术的人相当普遍。武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徒手拳术和器械攻防,有各自的流派和套路。 太极拳是中国拳术的一种,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其重点是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动作柔中有刚,拳姿优美。
  气功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健身术,通过练功者控制意念、调整呼吸,达到健身、延年、祛病和增强生理功能的目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如蒙古族的摔跤和马术、藏族的赛牦牛、朝鲜族的跳板和荡秋千、苗族的射弩等,既有娱乐性,又有较强的竞技性。
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联合主办、地方政府承办的全国性民族体育运动会。日至12日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会的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民族体育之花绽神州 谱民族团结新篇章
从濒临失传到大放异彩,从囿于本民族一地到走向全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少数民族体育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益得到保护与传承。
努力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化石"
有人说,"打开民族体育的花名册,就如同打开了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确,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技能和节庆习俗的生动再现,蕴含着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但过去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落后、观念束缚,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或自生自灭,或囿于本民族的一隅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被誉为民族文化"活化石"的传统体育得以发扬光大。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共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有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比如,藏族的赛牦牛和押加;苗族的射弩;朝鲜族的跳板;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瑶族的打陀螺;布朗族的藤球等等。
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族运动会"),堪称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平台。1953年民族运动会刚起步时,参赛运动员仅有来自13个民族的395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只有5个和3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最近一届民族运动会(2007年)的参赛运动员已增加至55个民族的6000多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达到15个和148个。
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各地的民族中、小学校也都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湖北民族学院的倪东业表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校园,在增加学校体育趣味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有效传承。
"达瓦孜"(高空走绳)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由于从事"达瓦孜"表演难度大、风险高,加之缺乏资金来源,这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一度陷入濒危境地。2006年,"达瓦孜"与蒙古族的博克,朝鲜族的跳板、秋千以及达斡尔族的传统曲棍球竞技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艺术研究所的李季莲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改善这些传承人生存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传承效能。
今年年初,"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与新疆其他二十多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一起,领到了国家补贴。"我赶上了好时候,"阿迪力说,"'达瓦孜'不仅是维吾尔族的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感谢祖先留下了这么好的一门艺术,更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去发展它。"
体育交流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1953年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盛会在天津召开,这就是"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这次运动会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民族形式召开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体育盛会。这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运动会后来被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1982年,第二届民族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此后形成了每四年一届的传统。迄今,民族运动会已先后"走"遍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交流、欢聚、和谐"是民族运动会的永恒主题。在民族运动会这个平台之上,各民族运动健儿们在场上切磋技艺,在场下畅叙友情,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
在2007年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射弩比赛中,实力稍胜一筹的重庆队员主动给上海队员传授比赛"窍门",西藏选手巴桑罗布则在赢得朝鲜族式摔跤冠军后与吉林选手紧紧拥抱。在民族运动会上,像这样体现各民族兄弟情谊的感人场景比比皆是。
在民族运动会的推动下,各民族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将本民族的特色传统体育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再只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特产",而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赛龙舟、射弩、抢花炮等原本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项目,如今也出现在北方大地;北方满族人民酷爱的珍珠球,也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中生了根。
在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民族式摔跤更是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西藏队拿到了朝鲜族式摔跤和格(彝族式摔跤)的冠军,而新疆队夺走了北嘎(藏族式摔跤)的金牌。本来极富民族个性的民族式摔跤,却很难再从名字上来判断金牌的归属。许多代表团同时参加多种摔跤的角逐,反映出民族体育文化大融合的现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为竞技体育带来福音
五大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少数民族群众喜好运动,高原、亚高原的环境锻造出他们过人的体育天赋,使得他们在发展力量型、耐力型项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从这些地区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
广西体育是与壮族"体操王子"李宁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宁以体操生涯中106枚金牌及14个奥运会、世界冠军头衔的辉煌成绩,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体操史上的奇迹。
与李宁一同开启中国体操辉煌时代的马燕红,则是回族体育的骄傲。中国第一位体操世界冠军、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体操冠军、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中国体操史上的多个第一都是由马燕红创造的。
在中国冲击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少数民族运动员的贡献有目共睹:2000年悉尼奥运会,来自湘西的土家族姑娘杨霞为中国夺得奥运会历史上首枚女子举重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侗族姑娘李婷与队友劳丽诗搭档,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上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勇夺51金,第一次荣登金牌榜首位,这其中也有少数民族运动员的功劳--举重冠军龙清泉(苗族)和拳击冠军张小平(蒙古族)。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60年5月25日,藏族登山队员贡布和两位汉族队友携手登上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北坡征服地球之巅的梦想。此后,雪域高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登山英雄,他们一次次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1993年成立的"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历经14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在2007年7月完成登顶全部14座高峰的壮举。2008年5月8日,包括10多名藏族队员在内的中国登山健儿们将奥林匹克圣火首次送上了海拔8844.43米的地球之巅,在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上又书写了新的传奇。
回首60年,在党的民族政策引领下,少数民族地区由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家乡巨变为少数民族体育不断输入发展的动力,而少数民族体育的兴盛也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了解、认识和研究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体育活动之关系,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以及南方的广大边疆地区,所占面积为我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域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方面也各有差别。因此,产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这些节日,不管是祭祀和纪念性的,也不管是庆贺和社交娱乐性的,几乎都与传统的体育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真可谓哪里有少数民族的节日,哪里就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节日为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体育活动又为民族的节日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体育活动又为民族的节日内容增添了纷繁多资的色彩,相得益彰,互相生辉。
这里,首先谈谈祭祀性质的节日活动。
这类节日形成的时间较早,那时自然科学尚不发达,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还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深刻地解释,于是就通过舞蹈、模仿自然界、动物等形态、动物等形态、动作来表达图腾,以示对祖先的崇拜,对万物之神的敬仰,以此来取悦神灵,祛除人世间的灾难,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这种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节日活动而固定下来,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例如,在贵州黔东南苗话侗族自治洲等地的苗族群众中,每年有祈求几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龙船节”,届时往往有几十只龙船在清水江中比赛竞渡,参赛人数相当多,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前往观看,江畔人海歌潮,节日气氛好不热闹。节日期间还举行跄马、斗牛、踩鼓等体育活动。“六月节”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又称“若扎扎”。“若扎扎”的含义是度过青黄不接的日子,驱赶瘟神,保佑人畜平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哈尼人以秋千代“马”,迎神进寨,转起磨秋来驱害除邪。生活在台湾岛最南端屏江县等地的高山族排湾人,保持有最为隆重的“五年祭”节,顾名思义,即每隔五年祭祀一次。意思是感谢祖宗保佑丰收并求赐于来年的收获和幸福。每到节日时,成群结队的人们聚集到村子的公共场地观看竿球比赛。项球多的男子意味着得到的幸福最多,也最吉利。此外,还有藏族以求得佛祖保佑的“朝山节”等宗教性质的节日活动,都融合有体育活动的内容。
纪念性质的节日
这类节日大都是各民族为纪念本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缅怀本民族英雄人物而确立的,一般都有准确的日期。例如锡伯族的“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节日的由来是纪念历史上锡伯族的迁居活动。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964年)四月十八日,居住在今辽宁一带的锡伯族官兵千余人,连同妻室子女奉政府之命启程赴新疆伊犁一带屯垦戌边,并以此为家逐渐定居下来,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以后每到农历的四月十八日,都要举行热闹的娱乐活动,并以此定为节日,在节日里进行射箭等体育竞技的比赛。在云南的僳僳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要举行“刀竿”节。相传明朝时,外敌入侵云南边境,朝廷兵部尚书王骥率兵前往,依靠当地僳僳族人民的鼎力相助,很快赢得了胜利。但在班师回朝的途中二月八日被奸佞杀害,为了纪念抗击侵略的英烈。人们以上刀竿表示前赴后继的决心,并将此定为“刀竿”节。贵阳附近的苗族有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四月八”节。在西藏拉萨,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都要在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畔举行纪念释加牟尼诞生,圆寂成佛和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的纪念活动,称为“萨噶达瓦”节。这些节日活动的内容紧扣节日的主题,且伴有体育活动的内容。
庆贺性质的节日
最典型的莫过于春节、藏历年、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十月年节等等。许多民族和汉族一样,以春节作为自己的主要节日,自然节日期间的民俗活动、体育活动多种形式并举,异彩纷呈,构成了节日活动中的喜庆氛围。“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我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东乡、保安及撒拉等民族均有欢度开斋节的习俗。节日期间,除了大家互相祝贺、互致问候、唱歌跳舞、聚会言欢等民俗活动的内容外,有的民族还要举行刁羊、赛马、套马、摔跤等体育活动。哈尼族的“十月年”,又称“年收扎勒特”。节日中人们探亲访友、赶场聚会,男女青年除唱歌跳舞外,荡秋千、摔跤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傣族泼水节是庆祝傣历新年、节日的第一天称“桑刊日”。这一天,在西双版纳州的沧江畔,万人云集观看龙舟比赛是节日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壮族的春节除守岁燃放花爆竹迎新以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抛绣球、耍龙、踢毽子、打谷榔等付统体育活动。此外,还有节令性的庆贺节日,如四川马尔康地区的苦恼族有“赏花节”,每年七月的花开季节,人们带着青梨酒来到山花烂漫、禾苗青青的野外欢度“赏花节”,除赏花品酒、唱歌跳舞外,还要进行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社交娱乐性节日
因为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远的山区,或者是非曲莽莽的大草原上,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原因,他们平时很少能够交往。所以,只有规定的固定日期和地点,使大家能够有个社交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包括青年人的谈情说爱的内容。当然,文体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壮族的“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广西壮族地区都要举行歌圩。这天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云集在山头野或征林草坡即兴对唱山歌、相互盘答,还要对阵抛接绣球以传递爱慕之情,姑娘们赠以绣球,小伙子则报之手帕等物来缔结百年之好。布依族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要举行传统的“跳花会”节。在平坦的大草坝上,青年男女们和着雷呜般的扣皮大鼓和铿锵悦耳的铙郄声载歌载舞。恋人们坐在河边弹月琴、吹木叶谈情说爱,跳花会结束后,小伙子要将私定终峰的姑娘带回家中相看。以上这些活动,除带有择偶色彩的社交娱乐外,还有不少属于体育活动的性质。白族的“绕三灵”,也属于这个范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成千上万的人们结伴沿苍山洱海巡游歌舞。队伍中既有吹唢呐、弹三弦、唱白族曲艺的民间艺人,还有一对对打霸王鞭、敲金钱鼓和舞双飞燕的男女青年,人们吹拉弹唱、一路欢歌。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
在我们众多的民族节日中,有些就是直接用单项传统体育项目命名的。例如“花炮节”、“陀螺节”、“摔跤节”、“爬山节”、“赶秋节等等。染色活动的内容也均以体育为主体。现仅举几例如下: “花炮节”。是贵州、湖南、广西相毗邻的侗族地区最为热闹的传统节日,但举行日期各异。花炮是一只缠着红、绿绸布的铁围,将铁圈置于火炮上,炮点燃后铁圈被冲上天空,这时两队以夺寨为单位的男队员们蜂涌而上,在队友们的配合下,用挤、抢、护、拦等动作争抢落下来的炮类,类似橄榄球的打法,故有人称“中国式的橄榄球”。传说抢到花炮的寨子能人畜兴旺,村寨平安,还可获得一定的奖品,并有权主技次年的抢花炮比赛活动。所以“花炮节”很受人们喜爱,历年活动而不衰。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要举行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为除夕前两三日开始到正月十六日结束,历时半个多月。壮族陀螺有大有小,大如柚子,小似鹅蛋。陀螺节期间,村村寨寨热闹非凡,比赛方法各式各样,获胜者冠以“院螺王”的美称。
在贵州黎平地区的侗族中,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和三月十五日为“摔跤节”。节日的早晨,参加摔跤的小伙子们要听寨老训讲摔跤戒律,朗诵节日的来历,然后在寨老的带领下,吹着芦笙步入跤场。举行摔跤仪式后,按传统习惯,寨老们交换摔跤用的布带,摔跤手进入场地中互相拱手施礼将寨老授予的布带缠在对方腋下,以令后两人迅速交手。侗族摔跤有拉摔、绊脚摔、提摔等方法,采用三战两胜制。有的选连摔二三十次而不到,最后的擂台得主,便可树旗“挂榜”称雄。
苗族的“爬山节”又称“爬坡节”。居住在黔东南恺里地区的苗族人民,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欢聚在香炉山上对歌联欢。男女青年唱着歌沿着山间小路向山项攀登,最先达到山项的被称为“爬山英雄”,因而倍爱人们的爱戴。
还有一些节日,虽然不是以体育项目命名的,蓝天其中揉进了较多的体育成份。例如:“马奶节”,这是内蒙古锡林郭勤地区的盛大节日,在每年秋高气爽的农历八月底举行。赛马是节日的主要活动,这天赛马场上人声鼎沸,彩旗飘场,骑技娴熟的勇士们头缠彩巾,腰扎五颜六色的长绸带、足蹬马靴骑在赛马背上,随着发令声响,如离弦之箭飞向前方。赛马结束后还有摔跤、拔河、打布鲁等体育活动。湖南、贵州一些苗族地区的“赶秋节”也是如此。“赶秋节”又称“调秋节”,是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立秋的这一天,男子们敲锣打鼓,舞着龙灯、狮子灯涌向“秋场”,如娘们盛装打扮相随而来。人们在秋场上唱歌、跳舞、荡秋千,寻找自己的如意伴侣。另外,还有拳击、武术表演等体育项目,为节日增添了欢快热闹的气氛。
总之,几乎在所有的民族节日中,都伴有体育活动的内空。可以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节日活动有机结合、密切相联,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只猴子荡秋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