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电商怎么做只是个买书的电商吗

您的位置:
一个用户眼中的电商–亚马逊
作者:希贝微观察
  1.1 认识卓越亚马逊
  Joyo,希贝是从买计算机图书认识卓越的,念书的时候也从其他网上书店买,但是渐渐的卓越就占据了第一(怎么占据的还真想不起来了)。
  疯炒巴菲特的时候,希贝也从卓越买了不少投资理财的图书。^_^
  自从有了宝宝,希贝就开始转向了当当,因为名家推荐的绘本都在当当,又便宜,货又全。但是百货类,希贝还是在卓越上购买。直到京东和1号店的出现,亚马逊就逐步淡出了首发阵容。
  直到最近,因为要买一些英文童书,亚马逊又重回希贝的视野。又因着写这系列的文章,希贝才体会到了亚马逊的平淡和细致。
  1.2 商品
  1.2.1 商品种类
  中文童书亚马逊不是最全的,经典绘本,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不全。但是英文童书还是首屈一指的。
  亚马逊很早就转型做百货,因此这方面的积累其实应该是很多的。商品种类虽不比上淘宝,但是在其他电商的横向比较中,应该还是属于多的,而且自营的比重也比较多,服装类,京东,1号店,当当都是平台型电商,但是亚马逊很多品牌是自营的。
  希贝在电商购买百货类,只买自营商品,第三方的购买概率极低,亚马逊如此,无疑增加了希贝购买选择的可能性。:)
  1.2.2 商品描述
  如果满分五星的话,亚马逊只能得一星。不论是图书还是百货,描述基本没有足够的信息,希贝看过德国的亚马逊,也大体如此。估计中国亚马逊也就是美国的汉化版。
  不是很明白,老外是怎么买东西的,信息如此之少。希贝基本上只能在其他地方得到信息,然后到亚马逊上下单,真的不是很方便,呵呵。
  不过图书的在线试读还是不错滴,就是不是所有图书都有这个功能。
  1.2.3 商品价格
  现在电商的价格战已经杀红了眼,基本上不会有哪家贵的特别离谱,尤其是图书类。不过亚马逊的促销活动不如当当来的猛烈,经常只是满多少元,送一本畅销书,实在没有诱惑力,偶尔5折大促的时候,发现想买的都被抢光了。
  亚马逊的价格一般都比较平稳,波动不会太剧烈。有涨价,有降价。
  1.3 店中店
  其实亚马逊引入店中店应该算是比较早的,在大家正式热闹高调的做平台引入第三方之前,亚马逊应该在好早以前就有第三方供货了,只是当时没有明示。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是,希贝当年查商品,会发现同一个商品在查询结果中出现多次,价格还不一致,明显的,有若干个供货商,只是都包装成亚马逊自供而已。
  在各个电商平台狮子开口提高佣金啥的时候,亚马逊打出了&免费入驻:零押金,零年费,零平台费&的口号,希贝认为应该对店家,尤其是中小店家有强大的吸引力,也确实帮助亚马逊丰富了自己的商品类别和数量。
  自营商品和第三方商品的重叠,导致的价格差异,这个问题普遍存在。
  亚马逊对自营和第三方商品的查询结果的整合做的是最好的,同一个商品,在查询结果中,只会出现一次,然后告诉用户有几个卖家,最低价格从多少开始,点击这个商品之后,在商品显示页面中,还会把各个卖家的价格+运费的信息列出来。此举减少了搜索结果显示量,同时对第三方店家也是非常公平,不存在谁的商品显示在先,谁的显示在后。其他电商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
  1.4 评论
  之前看到过一篇文字,貌似是申音的微博上写的,亚马逊的用户都不喜欢写评论,买了就跑。选择了一本比较热门的图书《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亚马逊上600不到的评论,京东近1000,当当1000出头。因为不知道实际在三个电商的销量,所以无从推出,到底谁家的用户更喜欢发表评论。
  不过亚马逊的用户不喜欢评论应该是真的,和他家的商品描述一样,希贝很多时候需要从其他电商获取商品评论信息供购买决策参考,然后在亚马逊下单。
  亚马逊的评论和其他电商与众不同的两处:
  1、 没有在亚马逊购买过该商品的用户,也可以对商品进行评论,因着&&没有&购买过此商品&的用户评论并不意味着评论者没有使用该商品的经验,这仅说明我们无法验证评论者是在上购买的此商品。评论者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已经购买或接触到该商品。如果我们能分享他们对商品的使用经验,我们当然乐于效劳。&购买过此商品&的标注为用户提供了又一衡量商品评论的质量和关联度的途径。
  2、 在商品详情页面,评论显示分为了两块,左边大块是按照最有用的评论显示,右边小块是按照评论的时间顺序显示。亚马逊之所以能提供这么多信息的原因是,其商品显示的页面风格和国内电商普遍采用的纵向分列排列不同,采用的是横向分布。希贝感觉,亚马逊在商品介绍页面更注重提供商品本身的信息,而其余的相关推荐等信息在用户完整的看完主商品信息之后提供,当然导致的后果是,亚马逊的商品介绍页面,大片留白很多。
  1.5 售后
  以前卓越的经历就是客服电话爆难打通,如今都电子化了,还是很方便的。希贝基本没有在亚马逊的退货经历。和售后的交道不多。
  1.6 物流
  亚马逊是自建物流,对于第三方店家的商品也提供物流服务。对于亚马逊配送的第三方店家的商品,是支持货到付款的,这个让希贝非常的喜欢。其他电商对于第三方店家的商品全不支持货到付款,即使是用电商的物流。希贝还是喜欢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感觉。
  免运费的门槛,亚马逊是最低的,29元,也是最后一个退出免运费的电商。
  2012年是各大电商的物流年,亚马逊也不甘落后,同样的提供了半日达,夜间免费送货,商品纸箱运送的服务。
  希贝有感,亚马逊物流的强大之处,不是在于速度,而是在于整个系统的精确度。每个商品页面都会显示,如果想在什么时候得到该商品,还有多少时间倒计时下单。上午11点之前下单,下午能送货,下午3点之前下单,晚上能送货。有些商品没有那么快,需要几天,亚马逊也会在商品页面告知具体的送达日期。
  关于物流送货时间这块的详细分析,可以参见博文:.cn/s/blog_a3cc.html(电商送货时间的选择的分析)
  .cn/s/blog_a3ccblz.html(夜间送货服务的分析)
  靠谱、值得信赖、能有预见,都是对用户胃口的,谁也不愿意傻等快递,或者错过签收。
  近期亚马逊又推出了,如果愿意等待4~7天发货,可以优惠3元的政策。此举应该是优化物流,节约成本的措施。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有些东西没有那么的需要立刻送到(就当买了个东西是从外地发货的),国内电商一个劲儿提速,亚马逊反倒提倡起减速,让超负荷工作的快递员休息一会儿。:)
  关于物流的包装,之前,除了1号店,银泰,凡客使用纸箱,京东,当当,亚马逊都是塑料袋,关于书籍折角,CD盒压碎也是屡见不鲜。今年1号店开始利用非标准纸箱,就是非1号店印刷的纸箱,而是采购商品的包装箱,当当和亚马逊都采用了自己的纸箱。但是明显的,亚马逊的纸箱材质和里面的包装更优,虽然经常收到巨大纸箱里面只有3本书的情况,希贝觉得有些浪费。但是比起当当一个小纸箱,还把希贝的洗衣液给漏液的情况,感觉要好得多。
  在2012年物流提速之后,亚马逊应该可以完胜所有电商。
  1.7 IT
  亚马逊的风格和美国的一脉相承,和国内电商完全的不一样。很多时候,可能真的只能用一点点丑陋或者简陋来形容。
  没有爆炸量的信息,没有狂轰的广告,大片的留白,有时候,少了一种国内电商网站给用户带来的压迫感,反而有了悠闲自在的感觉。
  亚马逊的推荐还是不错的,希贝顺藤摸瓜,找到了很多不错的英文童书。
  写本文的时候,才发现了亚马逊的&订购省&功能,之前在写1号店的时候提到过,1号店以前有设置购物周期的功能,maybe亚马逊才是该功能的原创。这个功能,对购买日常消费品确实很方便,因为大家基本都是定期购买这些商品,而能够享受额外的折扣。
  不过浏览了一下,发现支持订购省的商品种类太少了,牙膏都是高露洁的,洗发水没有超市里面常见品牌的。最易耗的洗洁精啊,洗手液啊,洗衣液啊之类的都没有。要是再能够多进一点常见商品,maybe真的可以对1号店的日百进行很大的冲击。
  1.8 开放度
  分享支持新浪微博,人人网,QQ空间,邮件,腾讯微博,朋友网,豆瓣。
  不支持第三方帐号登录。
  1.9 移动应用
  打开亚马逊的APP,希贝简直惊呆了。和其他电商的什么都塞进APP相比,亚马逊的APP主要的重点在自己的心愿单、商品搜索、推荐、订单查询和跟踪,除此以外,常见的按照品类哗啦哗啦翻屏浏览的功能,完全的没有。
  整个APP的运行速度也偏慢,界面东西不多,但是迟滞感很强烈。
  在移动下单这块,亚马逊适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用户,对于有逛逛看看需求的用户,完全的不适合。整个APP就是直接搜索,或者从心愿单里面挑出东西,下单了结的快速购物过程。
  缺点是没法享受网页上的那些促销优惠,另外选中的商品也只能是下亚马逊的单,虽然在APP中显示有多少卖家,但是购买的时候,都是亚马逊自己的,想买第三方的没法选择。
  希贝猜想,亚马逊的APP购物比例非常低,亚马逊貌似也不重点关注此块,以至于,在亚马逊首页都找不到宣传自己APP客户端的地方,也不像其他电商鼓励大家用APP购物,给现金返利之类的。
  在&移动电子商务&概念喧嚣的时代,亚马逊的轻视移动客户端的做法,是否有特别的想法?
  1.10 综合点评
  亚马逊同样的是图书起家,但是转型为综合百货貌似还算相对成功(亚马逊转型算是一个好时候,没有如今这么惨烈的竞争)。在当当努力发力百货的时候,亚马逊的百货贡献早已超过50%。虽然后来的京东,1号店,苏宁等等加入电商大战,但是亚马逊总是相当的低调。没有高调的促销,没有主动的挑起战争,在价格上面应该是一个跟随者。
  UI的用户体验上,亚马逊绝对不是最优,但是整个购买过程,以及维系客户的的方面,亚马逊又是相当体贴细致的。不是你关心的,绝对不会强制的推到你面前。
  亚马逊的价格也比较实在,虽然促销很少,但是没有什么拉高原价再打折优惠的劣迹。
  优点:
  ² 同商品,列出所有卖家的做法,既方便了用户,又给了所有店家一个公平的竞争的环境。希贝对此印象深刻。强烈建议大家学习借鉴。
  ² 物流系统强大,精确预估送达时间。
  缺点:
  ² UI以及一些功能设计上比较的另类,不如其他电商更友好。
  ² 商品描述和评论信息过少,不足以供购买决策参考。
  希贝推测亚马逊的客户maybe忠诚度是最高的,因为不是靠价格取胜,而是尊重客户,默默耕耘的作风取胜。也许跑的不是最快的,但应该是耐力最长久的。毕竟人生是场马拉松,电商经营也如此,一开始发力的,往往不是最后的胜者,冠军一般都是先跟随,后超越。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关于亚马逊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调研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亚马逊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调研报告
&&关于亚马逊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调研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贝佐斯财富超越巴菲特 他的亚马逊还只是一个卖书电商?|贝佐斯|亚马逊|电商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贝佐斯财富超越巴菲特 他的亚马逊还只是一个卖书电商?
  新浪科技 张泽宇 周峰
  还在把巴菲特当作商业领域里的大神供着的?这个中国股民口中津津乐道的“股神”已经坐不上世界首富Top 3的位子了。近日,股票突破800美元大关,其创始人贝佐斯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按照最新的股价计算,贝佐斯的财富总额已经达到了690亿美元,超越了巴菲特,仅次于比尔·盖茨和西班牙富豪阿曼西奥·奥特加,成为世界第三富豪。
  要知道,今年2月份的时候,亚马逊的股价才仅仅不到500美元而已。短短7个月,这家公司的股价近乎翻了一倍。联想到前两天国内某“互联网生态”公司将要收购亚马逊中国电商业务的传闻,你还会以为这仅仅是一家在国内吊车尾的电商么?
  现在你买的书 或许都是亚马逊的赔本吆喝
  首先,你对亚马逊是一家电商公司的认知没有错。1995年7月,上线,公司最早的业务是在网络上销售书籍。在这方面,亚马逊可谓是国内最早一批电商的“启蒙老师”。和卓越网纷纷“学习”亚马逊,并靠卖书成功起家。2004年,亚马逊收购卓越网,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亚马逊中国,拒绝了亚马逊的当当也逐渐演变成一个综合类电商,但在上市后,股价走低,最终于今年退市。
1995年的亚马逊网站(左)与现在的亚马逊网站(右)
  亚马逊的电子商务也早已涵盖了图书、音像制品、软件、消费电子产品、食品、日化用品等类目。到今天,亚马逊在北美地区的营业收入已经占据了公司总盈利半壁江山。
  可在北美之外(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亚马逊的电商完全是赔本赚吆喝。从亚马逊公司的财务数据上看,国际业务的净销售额包括电商、广告等销售额,在此之中,电商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在四分之三,看似数据很亮眼,可亏损是亚马逊国际电商的主旋律。
亚马逊国际业务业绩数据
  我们整理了一下亚马逊最近一年半的财务数据。你能看出,除了包含圣诞节购物热潮在内的第四季度之外,国际业务的亏损至少都是千万级别起。最近一个季度的亏损虽然比去年有所收窄,但还是高达1.35亿美元。更何况,亚马逊海外5个国家电商的销售额加起来,也远远不及亚马逊在北美两国的销售额。
  曾经的“意外” 现在的赚钱担当
  在2010年的股东大会上,贝佐斯大谈云计算,称“它有潜力发展到和我们的零售业务一样大。”在2016年的今天,他的预言成真了。从今年一季度开始,AWS云服务的运营利润超越北美业务,成为真正的赚钱担当。
AWS网站截图
  AWS最初只是一个“网络服务”。早在2002年,还根本没有云计算概念的时候,亚马逊就已经开始提供了“网络服务”。一方面是可以给出版商提供销售数据,让他和其他出版商跟踪各种潮流并帮助他们决定以后出版什么;另一方面,出现了类似“比价”的工具,让顾客可以在亚马逊以外的网站购物,亚马逊为此可以收取交易费。
  从此,亚马逊的“网络服务”不断扩大,2004年,团队在南非研发出了EC2(弹性计算云),让其他企业可以从亚马逊随时租到所需要的计算能力。这也成为了AWS的业务核心,并成为Web 2.0繁荣的推进器。
  举个简单的例子,是一间在世界多国提供网络随选流视频的公司,当Netflix把电影按照要求分流到你家时,其实节目是从亚马逊的电脑上送出的。亚马逊用来装计算机的大楼是特殊设计的,有16个足球场那么大,富余的计算能力,不仅租给公司,还租给个人。
  到后来,由于业绩突出,从2015年第一财季开始,亚马逊将它的业绩数据写进财报。据最新一季财报显示,AWS云服务的运营利润为7.18亿美元,占公司总盈利的55.9%。
AWS云服务业绩数据
  近一年半,AWS的业绩可谓是突飞猛进。其净销售额由15.66亿美元提升至28.86亿美元,增长了84%,运营利润由1.95亿美元增长至7.18亿美元,增长了268%。利润率由12.5%增至24.9%,整整翻了一番。
  10%的销售额,却蕴含着55.9%的利润,14年的发展,从默默无闻还没有云计算的概念,到如今的赚钱担当,AWS云服务已成为亚马逊业务至关重要的一环。
  近期,Arugs、Evercore ISI和资本市场等投行均预计,亚马逊股价将突破1000美元,多家投行也都将亚马逊的股票评级为“买入”。事实也印证了他们的观点,短短一个星期,亚马逊的股票又涨了30美元。可如果没有当年AWS的“意外”,号称“地球上最大书店”的亚马逊会不会也像当当一样惨淡退市?
对标苹果iPhone,几乎是所有国产手机的营销“偏好”。只不过,大...
三星、黑莓各自事件之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阵营力量对比如何变化...
不管在募捐可能性还是募捐效果上,农村住户显然都比不上经济状况...亚马逊开的是假书店吗?电商跑到线下想干什么?_资讯_中国时尚品牌网
您当前的位置:>>亚马逊开的是假书店吗?电商跑到线下想干什么?
亚马逊开的是假书店吗?电商跑到线下想干什么?
在血洗传统书店多年后,2015年11月一天,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了第一家线下书店。书店的遗老遗少们于是指指点点:图书没有这样摆放的;目标客户不明确;到处都是kindle。如今,亚马逊在全美的六家书店已经实现收支平衡,外行不经意又打了内行的脸。全球第一大电商当初破天荒地之举,一度令人费解。今天,从线上到线下,一众互联网公司逆行奔袭的逻辑却开始日渐清晰。书店是不是好生意?书店有三种,但亚马逊并不属于任何其中之一。一类是北戴河的孤独图书馆,作为一个地产项目的附属,大部分时间里冷冷清清(节假日另当别论),当然,开发商要的就是这个调性,观赏价值必须大于实用价值。事实上,诚品书店也是这个路数。位于北戴河海边的孤独图书馆另一类就是西单图书大厦这样的国营书店,当女人们涌向老佛爷、大悦城扫货时,这家老牌的超大书店就成了男人和儿童的避难所。几乎每一个城市市中心都曾经耸立着新华书店经营的大书店。西单图书大厦李玉刚新书签售现场还有一类所谓「独立书店」,比如北京的万圣书园、南京的先锋书店、上海的季风园,这些书店规模不大,但选书精当,多为文艺青们朝拜的「精神坐标」,这类书店的画风与购物中心里的书店和新华书店截然不同。南京先锋书店被视为南京十二张城市名片之一如果你不只是盯着书的话,书店当然是一门好生意。孤独图书馆为开发商赢得了溢价,西单图书大厦的人气甚至都让周围商场妒火中生,而没有独立书店的城市几乎泯然众城,不值得毕业生们不计户口编织冒险一漂。书店存在的价值无需辩论。过去,它是出版社的主要分销渠道,现在它迅速地与咖啡馆联姻,更重要的是,它的线下流量入口价值日益彰显,而且已经是事先筛选好的特定人群流量。电商跑到线下究竟想干什么?O2O概念退潮,但电商越来越重视线下。从亚马逊开实体书店,到京东入股沃尔玛、阿里入股华联,无不证明,零售业到了一个新阶段。电商们都往线下跑干什么?线上市场真的都饱和了吗?显然不是。据美联储的FRED数据库统计,从2013年开始,美国在线零售销售额增速一直在加快增长,2016年的增速达到了近16%。亚马逊2016年销售额增长27%。新进军电商业务的沃尔玛的网上业务也表现亮眼: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电子商务销售大涨63%,为5年来最快涨幅。中国的电商更不必说了,阿里、京东的在线零售增速都在50%以上。那么电商为什么都开始线上结合线下了?亚马逊开线下书店的方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亚马逊线下书店的荐书方式与传统书店的「xx十大图书」、「人生必看的x本书」截然不同,它使用的都是亚马逊官网线上数据:4.5以上评分的图书96%的看过此书的人给了满分5分的图书如果你喜欢这本书,后边的这一排书可能你也会喜欢西雅图亚马逊书店导购数据均来自线下线下书店,绝不是所谓电商逆袭,而是一座精心设计的全新数据实验室。线下书店为亚马逊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流量入口,每一个顾客都是一个潜在的受试者,他在每排书架的停留时间、他在店内行动轨迹、他拿下了哪本书放下了哪本书最终又买了哪本书,都在源源不断地帮助亚马逊训练线上算法。亚马逊依据线下书店收集而来的销售数据,进一步验证基于线上数据的图书推荐系统的精准度,就像短暂潜入海洋捕食的海豹,终究是为了回到线上大陆繁衍生息。分布在美国的六座实体书店,就像六只探针,侦测着客户的消费脉搏。最终决定零售的是什么?欲望越膨胀,零售越繁荣。在家乐福、沃尔玛的货架上,你也许只多只能买到二十种方便面,但是在亚马逊、京东、淘宝上,你的选择可能有上百种之多,从绿皮车专供的福满多,到带有童年味道的北京方便面,以及来自香港、北海道、首尔的品牌。传统商场、超市的凋零,根源在于它们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消费欲望。而线下商业的溃败还源于传统诱导式消费的失灵。想想你最近一次逛宜家,推着硕大的购物车穿行在一排排货架和样板间之中,总是难以找到穿越的捷径;当你想测试下最新款床垫时,上面永远躺着捷足先登的顾客鼾声如雷;当你推着巨大的沙发拥挤在收款台前,你发现忘记了带会员卡,于是又拿起手机扫二维码。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宜家睡觉是个严肃的社会学课题从种类、价格到用户体验,电商在全世界范围的成功,正是瞄准了传统商业的未能解决的难题。在线购物的便捷、等待快递时对世界充满了的期待感,电商的成功既不是马云所宣称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也不是刘强东强调的「多快好省」,而是它精准地抓住了我们的欲望,并进一步迎合、刺激、放大。杰弗里?米勒在《超市里的原始人》一书中非常糟心地指出了现代人的迷途:「消费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画蛇添足的行为。我们得到了有惊人适应力的人类自我展示的能力,即语言、智慧、善良、创造力和美丽,却忘记了如何用它们来结交朋友、吸引配偶和获取声望。相反,我们却依赖通过教育、工作、消费获得的商品和服务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个人特质。这是一种荒谬的生活方式,幸好,现在我们回头还为时不晚。」杰弗里的苦口婆心简直要了贝索斯、马云的命。今天,亚马逊市值已超过4700亿美元、阿里的市值也突破了3000亿美元,支撑这一估值,不单单是云计算,更是全球数十亿消费者澎湃的购买欲。作为人类,一旦踏上消费的征途,便绝无扭头的可能。消费是21世纪人类建立的最为世俗化的宗教,它安抚过工业时代人们异化为螺丝钉的枯燥和宿命,同样也曾慰藉信息时代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人工智能的早期应用竟然也是为了诱使用户在浏览网页时转化为更多的购买。从这点看,谁能更好地满足、刺激我们的欲望,谁就是未来的零售之王。
当前阅读:
用精致的文胸在慵懒的清晨,唤醒体内的性感女神;用柔...
在“女强人”主义喧嚣尘上的今天,很多人开始对女性身...
201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超市开始选择以搭载餐饮这种高...
近两年来,海澜之家旗下女装品牌爱居兔连续保持60%以...
这是界面新闻第二次采访Chanel全球精品部总裁Bruno Pa...
翻翻电商亚马逊的历史资讯: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尤尤又笑了)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亚马逊电商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