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何广平 中山大学祖籍

东莞警察网
何广平副厅长调研东莞“清网行动”工作
( 15:20:20)
  9月6日,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何广平率省厅办公室、经侦局、网安处及省厅“清网行动”东莞督导组成员临莞检查和调研“清网行动”工作。东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崔建,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利焕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天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叶沃昌,局党委委员、刑警支队支队长李灼华以及市局指挥中心、通讯科、刑警、交警、经侦、网警、警务督察支队、市局“清网办”领导陪同,何广平副厅长分别到虎门、厚街公安分局及交警大队实地检查调研。
  在莞期间,何广平副厅长一行先后到虎门北栅派出所、虎门交警大队和厚街河田派出所、厚街派出所,厚街交警大队实地检查“清网行动”工作,仔细查阅在逃人员档案建设情况及询问追逃进展工作情况。虎门公安分局长陈成枝、厚街公安分局副局长周应球分别就“清网行动”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向省公安厅领导汇报。
  何广平副厅长对虎门、厚街公安机关开展“清网行动”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并指出两个分局及交警大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要求东莞各级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形成领导合力,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民警追逃积极性;加强政策应用力度,用活用好敦促自首政策;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全面细致发动宣传攻势。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利焕祥表示,东莞市公安局将按省公安厅的要求,继续采取措施,抓好整改,全力以赴做好“清网”工作。(管萱萱)
(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法律依据,具体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
东莞市公安局版权所有 ICP证号:粤ICP备
总访问量:共有东莞警察网
何广平副厅长率督导组临莞检查“清网行动”工作
( 14:39:58)
  8月30日,省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何广平率省厅办公室、经侦局、网安处及省厅“清网行动”东莞督导组成员临莞检查“清网行动”工作。东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崔建,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利焕祥,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叶沃昌以及市局指挥中心、通讯科、刑警、交警、经侦、网警、警务督察支队、市局“清网办”领导陪同,何广平副厅长分别到东城、长安公安分局实地检查。
  在莞期间,何广平副厅长一行先后到东城桑园派出所、东城派出所,东城交警大队和长安街口派出所、宵边派出所,长安交警大队实地检查“清网行动”工作,仔细查阅在逃人员档案建设情况及询问追逃进展工作情况。东城公安分局长刘沛声、长安公安分局长黄国权分别就“清网行动”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向省公安厅领导汇报。崔建常委说,东莞市把“清网行动”工作作为近期全市公安工作第一要务来抓,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大力度,继续加温、鼓劲,东莞绝不拖广东的后腿。
  何广平副厅长对东城、长安公安分局开展“清网行动”工作成果给予肯定,要求东莞公安机关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开展工作;要必须查清在逃人员家庭成员等基础信息,并在档案上体现出来;要对案情进行梳理,按先易后难原则开展工作;要做好一人一策,有针对性的进行抓捕,要用活用好自首政策;同时要统筹协调,组织精干警力进行外地追捕。
  下阶段,东莞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心投入到“清网行动”攻坚战役中,落实责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争取再抓获一批网上在逃人员,全力以赴打赢“清网行动”这场硬战。(管萱萱)
(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法律依据,具体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
东莞市公安局版权所有 ICP证号:粤ICP备
总访问量:共有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省公安厅副厅长何广平到我市督导“雷霆扫毒”专项行动
&&& 2013年11月29日上午,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何广平率省厅“雷霆扫毒”专项行动督导组一行6人到我市检查督导“雷霆扫毒”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文,副市长、市公安局长贝冰,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伟文,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清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何海明,清新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冯天佑,市委政法委、清城、清新区政法委领导和清城、清新区公安分局以及市局刑警、网警、经侦等部门领导陪同检查。
&&&&何广平副厅长一行先后来到清新区公安分局太和派出所、清城区公安分局东城派出所,实地参观了基层派出所的“雷霆扫毒专项行动成果展”,详细了解清新区太和、清城区东城派出所开展专项行动以来的基本情况。随后,检查督导组一行在清城区公安分局会议室召开工作座谈会。
&&&&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清城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何海明以及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伟文先后汇报了清城区及全市开展“雷霆扫毒”专项行动的具体工作情况。随后,贝冰副市长在座谈中指出,全市开展专项行动以来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创新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提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对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加强对涉毒娱乐场所的查处力度;三是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控力度;四是加强对禁毒工作的宣传力度。
&&&&会上,省厅禁毒局副局长金效国充分肯定了清远的禁毒工作成绩,要求清远突出重点,继续加大力度开展“雷霆扫毒”专项行动。
&&&&何广平副厅长在讲话中提出,“雷霆扫毒”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清远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管理到位、成效显著,对清远开展“雷霆扫毒”专项行动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强调了四点工作意见:一要充实禁毒队伍;二要创新打击手段;三要完善责任制度;四要加强禁毒宣传。
最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文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安专业禁毒队伍建设,继续加大禁毒工作、禁毒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打防机制,确保禁毒整治工作取得预期目标,为“平安清远”、“幸福清远”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提供技术支持 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清远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 备案编号:7广东省公安厅_职场百科
广东省公安厅
编辑:朱园环
  广东省公安厅(Guangdong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华路97号,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下设主管全省公安工作的职能部门,公安厅受省政府、公安部的双重领导。各市、县(县级市、区)设有公安局(分局),在镇、乡、街道设派出所。公安局(分局)和派出所,分别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 & 中文名广东省公安厅,外文名Guangdong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地址广州市黄华路97号邮编510050
1主要成员  厅 长:李春生  副厅长:罗娟、张永强、郑东、何广平、  赵存良、邱瑞颐、刘安成  纪委书记:白先河  政治部主任:盘展欣2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  广东省公安厅机关按照业务范围设置的部门机构有:  厅机关办公室(指挥中心)、政治部纪委(监察处)、出入境管理局治安管理局、经济犯罪侦查局、  刑事侦查局、禁毒局、交通管理局、边防局、消防局、监所管理处、科技处、信息通信处、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法制处、宣传处、装备财务处、警务飞行队、广东警官学院  下辖市局  下辖地级市、副省级市公安局:  下辖各市公安局  广州市公安局  深圳市公安局  珠海市公安局  汕头市公安局  佛山市公安局  韶关市公安局  湛江市公安局  肇庆市公安局  江门市公安局  茂名市公安局  惠州市公安局  梅州市公安局  汕尾市公安局  河源市公安局  阳江市公安局  清远市公安局  东莞市公安局  中山市公安局  潮州市公安局  揭阳市公安局  云浮市公安局3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地方性公安法规、规章;部署公安工作,并指导、检查落实。  2.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掌握、分析、预测社会治安新情况、新问题,为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公安部提供社会治安方面的重要信息,并提出对策。  3.指导公安机关组织建设和公安民警队伍建设,按规定权限管理干部;负责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建设、领导工作。  4.指导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和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组织、协调广东省公安厅对重大案件、重大事件的侦查、处置,必要时直接侦查、处置。  5.指导、管理出入境工作、边防工作和外国人在广东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工作。  6.指导、管理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以及机动车辆、驾驶员管理工作。  7.指导和监督省直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8.指导、监督地方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依法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枪支弹药、危险物品和特种行业。  9.指导、监督消防工作。  10.负责保安行业的管理,监督《广东省保安服务条例》的实施。  11.组织实施对来粤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以及省主要领导的安全警卫工作。  12.组织公安科研工作;规划公安通讯、信息技术、刑事技术和技术侦察建设;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信息、技术、后勤、装备等服务。  13.负责对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  14.负责本省公安机关与港澳地区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的联络、交往和协作。  15.指导、检查、督促各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组织、指导公安机关督察工作;按规定权限实施对民警的监督;查处或督办公安队伍重大违纪案件。  16.指导看守所、拘役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等的管理工作;管理省看守所。  17.指导铁路、交通、民航、森林等部门的公安业务工作。  1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19.承办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安部等领导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4管理规定  管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组织管理,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第三条 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  第四条 公安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设置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置。  第六条 设区的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分局。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派出所。  公安分局和公安派出所的设立、撤销,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分局内设机构分为综合管理机构和执法勤务机构。执法勤务机构实行队建制,称为总队、支队、大队、中队。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分局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九条 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收容教育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置。第三章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  第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和警务技术职务。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和内设综合管理机构警官职务由高至低为: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官职务由高至低为:总队长、副总队长、支队长、副支队长、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派出机构、内设执法勤务机构和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置主管政治工作的政治委员、教导员、指导员等警官职务。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执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员职务序列。  公安机关及其内设综合管理机构警员职务由高至低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由高至低为:一级警长、二级警长、三级警长、四级警长、一级警员、二级警员、三级警员。  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从事警务技术工作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警务技术职务的设置,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任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正职领导职务的提名,应当事先征得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同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副职领导职务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内设机构警官职务、警员职务的任免,由本公安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决定或者报批。  公安分局领导成员职务以及公安派出所警官职务、警员职务的任免,由派出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的公安机关决定。第四章 公安机关的编制和经费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的国家行政编制,实行专项管理。  第二十条 公安部根据工作需要,向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公安机关编制的规划和调整编制的意见,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二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调整公安机关编制的申请。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调整公安机关编制的申请,征求公安部意见后进行审核,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但是,对公安执法职位或者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不实行聘任制。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各项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经费项目和标准,将公安机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全额保障,并对经济困难地区的公安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第五章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管理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考试录用制度。公安机关录用的人民警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  第二十五条 公安部机关及其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直属机构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按照国家规定,承担相应的录用工作。  第二十六条 调任、转任到公安机关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应当符合担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条件和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公安机关应当对调任、转任人选进行严格考察,并按照管理权限审批。必要时,可以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实行警衔制度。公安机关授予警衔的人员应当是使用国家专项编制的在职人员。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人民警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级别、工资以及辞退、奖励、培训的依据。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经过公安院校等人民警察培训机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任职、晋升职务、授予警衔、晋升警衔。公安机关应当组织人民警察接受国家规定的培训。  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公安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人民警察义务,不遵守人民警察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人民警察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给予奖励。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受奖励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根据国家规定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次性奖金或者其他待遇。  拟以国务院名义授予荣誉称号的,由人事部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拟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的,由人事部会同公安部审批;拟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由公安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对受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根据国家规定降低警衔或者取消警衔。  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决定。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或者认为有关部门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复核,提出申诉或者控告。第六章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待遇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享受国家规定的符合其职业特点的工资待遇。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实行国家规定的保险制度,保障其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三十七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应当享受必要的治疗、康复,其中被评定残疾的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其家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工作的,应当补休;不能补休的,应当给予补助,具体办法由人事部会同财政部规定。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符合国家规定的提前退休条件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公安机关和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公安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十二条 该条例自日起施行。  纪律条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令给予处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条 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第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可以调查下一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必要时也可以调查所辖各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经派出它的监察机关批准,可以调查下一级公安机关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调查结束后,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应当向处分决定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由处分决定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第二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  (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第八条 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故意违反规定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的;  (二)违反规定采取、变更、撤销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的;  (三)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的;  (五)违反规定延长羁押期限或者变相拘禁他人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通缉等措施或者擅自使用侦察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为在押人员办理保外就医、所外执行的;  (二)擅自安排在押人员与其亲友会见,私自为在押人员或者其亲友传递物品、信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指派在押人员看管在押人员的;  (四)私带在押人员离开羁押场所的。  有前款规定行为并从中谋利的,从重处分。  第十一条 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监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对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实施或者授意、唆使、强迫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给予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事项,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的;  (二)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应当上报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体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等隐瞒不报或者谎报的;  (三)在勘验、检查、鉴定等取证工作中严重失职,造成无辜人员被处理或者违法犯罪人员逃避法律追究的;  (四)因工作失职造成被羁押、监管等人员脱逃、致残、致死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  (五)在值班、备勤、执勤时擅离岗位,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在执行任务时临危退缩、临阵脱逃的。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利用职权干扰执法办案或者强令违法办案的;  (二)利用职权干预经济纠纷或者为他人追债讨债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或者伪造案情的;  (二)伪造、变造、隐匿、销毁检举控告材料或者证据材料的;  (三)出具虚假审查或者证明材料、结论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吊销、暂扣证照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的;  (二)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财物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擅自设定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违反规定设定罚款项目或者实施罚款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户口、身份证、驾驶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机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等证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的。  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投资入股或者变相投资入股矿产、娱乐场所等企业,或者从事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二)受雇于任何组织、个人的;  (三)利用职权推销、指定消防、安保、交通、保险等产品的;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近亲属在该人民警察分管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经劝阻其近亲属拒不退出或者本人不服从工作调整的;  (五)违反规定利用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人事安排,为本人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相互请托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出差、开展公务活动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级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安排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参加娱乐活动的;  (八)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干股的。  第十八条 私分、挪用、非法占有赃款赃物、扣押财物、保证金、无主财物、罚没款物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  (二)违反规定进行人民警察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任、转任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  (一)在工作中对群众态度蛮横、行为粗暴、故意刁难或者吃拿卡要的;  (二)不按规定着装,严重损害人民警察形象的;  (三)非因公务着警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  第二十一条 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依照《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一)违反警车管理使用规定或者违反规定使用警灯、警报器的;  (二)违反规定转借、赠送、出租、抵押、转卖警用车辆、警车号牌、警械、警服、警用标志和证件的;  (三)违反规定使用警械的。  第二十三条 工作时间饮酒或者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携带枪支饮酒、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 参与、包庇或者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参与、组织、支持、容留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开除处分。参与赌博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从重处分。  第二十五条 违反规定使用公安信息网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三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有本条令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已不符合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者限期调离。  第二十七条 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本条令所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指属于公安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  公安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设在铁道、交通运输、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  第二十九条 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条令执行。  第三十条 本条令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该条令自日起施行。  着装规定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以下简称公安民警)着装,是指公安机关在编在职的职业制人民警察按照规定,穿着全国公安机关统一的制式服装。  第三条 除规定情形外,公安民警在工作时间应当着装。  第四条 公安民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着装:  (一)执行特殊侦查、警卫等任务或者从事秘密工作不宜着装的;  (二)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的;  (三)女性公安民警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  (四)其他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形。  第五条 公安民警辞职、调离公安机关,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因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审查、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不得着装。  第六条 公安民警在工作时间,通常着执勤服;参加训练时,通常着作训服;参加授衔仪式、宣誓、阅警、重大会议、外事等活动时,除主管(主办)单位另有规定外,着常服。  第七条 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规定配套穿着,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警服与便服不得混穿。警服内着非制式服装时,不得外露。  (二)按照规定缀钉、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系扎制式腰带,不同制式警用标志不得混戴。不得佩戴、系挂与公安民警身份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  (三)保持警服干净整洁。不得歪戴警帽,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四)除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特殊情形外,应当穿制式皮鞋、胶鞋或者其他黑色皮鞋。非工作需要,不得赤脚穿鞋或者赤脚;男性公安民警鞋跟一般不得高于3厘米,女性公安民警鞋跟一般不得高于4厘米。  (五)不得系扎围巾,不得染指甲,不得染彩发、戴首饰。男性公安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性公安民警发辫(盘发)不得过肩。  (六)除工作需要或者眼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镜。  第八条 公安民警着装时,除在办公区、宿舍内或者其他不宜戴警帽的情形外,应当戴警帽。  (一)进入室内时,通常脱帽。立姿可以将警帽用左手托夹于左腋下(帽顶向体外侧,帽徽朝前);坐姿可以将警帽置于桌(台)前沿左侧或者用左手托放于左侧膝上(帽顶向上,帽徽朝前)。在办公室和宿舍内时,警帽挂在衣帽架上(帽顶向外,帽徽朝下),或者统一放置在床铺被褥正上方。  (二)除紧急情况外,驾驶或者乘坐警用摩托车时,应当戴警用头盔。  第九条 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饱满,姿态良好。  第十条 公安民警着装时,不得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不得饮酒;非因工作需要,不得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第十一条 公安民警着装时,应当随身携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  第十二条 两名以上公安民警着装徒步巡逻执勤或者外出时,应当行列整齐,威严有序。  第十三条 公安民警应当爱护和妥善保管警服以及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除工作需要外,不得赠送、转借给公安民警以外的人员。  第十四条 公安民警季节换装的时间由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根据气候条件和工作需要确定。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公安民警,由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依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置:  (一)情节轻微的,当场予以批评教育和纠正;  (二)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者拒绝、阻碍警务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可以暂扣其证件及相关物品,通过下发《公安督察通知书》等方式通报其所在单位要求整改。必要时,可以采取带离现场、停止执行职务或者禁闭措施。  第十六条 违规者所在单位收到《公安督察通知书》后,应当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对再次违规者,应当在本级公安机关范围内予以通报,并取消当年参与评功受奖资格;对屡教不改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纪律处分或者辞退,该单位集体和主管领导当年不得参与评功受奖。违规者所在单位应当及时向发出《公安督察通知书》的警务督察部门报送处理结果。  第十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机关,铁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机关和海关缉私部门及其人民警察。  第十八条 离休、退休公安民警在参加重大礼仪活动时,可以根据需要,参照本规定穿着制式服装,并佩戴专用标志。试用期尚未评授警衔的公安民警以及公安警察院校学生着装,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该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十一、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二、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三、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七条至第十九条的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享有以下权利:  一、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  二、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三、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经继续盘问,公安机关认为对被盘问人需要依法采取拘留或者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作出决定;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能作出上述决定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四、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五、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警械。  六、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拘留、搜查 、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  七、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 、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八、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十、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十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十二、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警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权。5交通指引  1、搭乘公交车至环市中路,在小北路站下车后步行约5分钟至广东省公安厅。途经小北路站的公交车有6路、10路、30路、184路、189路、190路、191路、219路、220路、225路、233路、256路、271路、278路280路、297路、545路、549路、550路、810路、109路电车、110路电车及111路电车。  2、搭乘公交车至小北路,在小北花圈站下车后步行约5分钟至广东省公安厅。途经小北花圈站的公交车有6路、10路、36路、66路、184路、190路、191路、219路、220路、233路、544路及864路。  3、搭乘公交车至环市东路,在广东电视台站下车后步行约5分钟至广东省公安厅。途经广东电视台站的公交车有6路、10路、30路、189路、191路、218路、219路、220路、225路、233路、234路、256路、284路、522路、545路、810路及886路。6信息公开指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本机关制作和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并由本机关保存的政府信息,除依法免予公开的外,由本机关负责主动公开或者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予以提供。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本机关编制了《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需要获得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建议阅读本《指南》。  本《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和本机关政府网站上查阅本《指南》。  一、信息分类和编排体系  本机关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主动或依申请公开下列各类政府信息:  (一)机构职能  主要包括:本机关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情况;领导成员等。  (二)规章文件  主要包括:由本省制定的规章;以本机关名义发布或者本机关作为主办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等。  (三)规划计划  主要包括:公安厅重大政策、工作部署;公安厅组织开展的有关专项行动、专项斗争;公安厅推出的便民利民措施等。  (四)业务工作  主要包括:本部门各项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行政处罚依据和标准;公安信访工作等。  (五)统计数据  主要包括:全省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总体情况,有关统计数据;对公众安全感有较大影响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案(事)件侦破、查处情况等。  (六)其他  主要包括:本机关重要会议、活动的主要情况;人事任免事项;本机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录用计划、程序、结果;公安机关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招标、政府采购;公安机关通缉令等,以及本机关职责范围内依法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为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本机关主动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本机关编制了《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本机关在编排以上各类政府信息时,按照业务和信息类别,划分为1-3级类目。各类信息的编排体系为:信息名称、信息来源、创建日期、发表日期、公开方式、公开时限、责任。  1、信息名称。简要描述广东省公安厅公开信息内容。  2、信息来源。描述公开信息内容的出处。  3、公开方式。公开方式是指政府公开信息的种类,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大类。公开信息目录仅限于主动公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或本机关政府网站上查阅该《目录》,也可以到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查阅。  二、获取形式  (一)主动公开  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详见《目录》。  公开形式  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主要采取政府网站网上公开形式。。  本机关还将采用以下辅助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1.通过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和报纸、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2.本机关在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设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到该查阅点查阅本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3.本机关在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设有政府信息公告栏、电子触摸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本机关网上公开的信息,除机关机构职能、规章文件、业务工作信息以外,网上留存的期限为两年。超过留存期的信息,本机关不再继续通过网上公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  到本机关设立的公共查阅点(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查阅。  公开时限  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自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除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本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见本《指南》第三条),负责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本机关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提出申请  向本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书面填写《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见附件1)。《申请表》可以在受理机构处领取,也可以在本机关网站上下载电子版,复制有效。  申请人对申请获取信息的描述请尽量详尽、明确;若有可能,请提供该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文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本机关确定信息内容的提示。  1. 本机关受理书面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除申请人当面提交《申请表》外,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申请人通过电报、传真方式提出申请的,请相应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  2. 本机关受理通过互联网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申请人可通过互联网在本机关网站上填写电子版《申请表》,向本机关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申请人向本机关申请获取与自身相关的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等方面政府信息时,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当面向本机关提交书面申请。  本机关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短消息等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申请处理  本机关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根据需要,通过相应方式对申请人身份进行核对。  本机关收到申请后,将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要求申请人补正信息。  对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答复,详见本机关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流程图。  本机关办理申请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时,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确需延长答复期限的,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延长答复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并告知申请人。《条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机关依申请提供信息时,除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外,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态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或者其他处理。  收费标准  本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的收费标准依照国家物价与财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收取的费用全部上缴财政。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本人可向本机关提出减免相关费用的申请,并填写《申请表》相关栏目。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为:  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黄华路97号  办公时间: 8:30-12:00 14:00-17:30(工作日)  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为:  1.广东省公安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受理书面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黄华路97号 邮政编码:510050  办公时间: 8:30-12:00 14:00-17:30(工作日)  2.广东省公安厅政务网站  (受理通过互联网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3.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仅受理出入境管理、外国人管理类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办公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698号 邮政编码:510030  办公时间: 9:00-12:00 13:00-17:00(工作日)  4.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仅受理交通管理类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办公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嘉禾388号 邮政编码:510050  办公时间:8:30-12:00 14:00-17:30(工作日)  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证件知识电子杂志  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证件知识电子杂志(11张)  四、其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可以向本机关提出更正申请,并提供证据材料。本机关将根据申请作出相应处理,并告知申请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本机关投诉举报(接待投诉时间:工作日8:30-12:00 14:00-17:30)。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7泄漏门  主持人被举报公安厅删除访谈节目和访谈留言8电子杂志  《广东省出入境证件知识》电子杂志由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主办,采用iebook超级精灵电子杂志制作软件制作。其主要内容包含:出入境证件知识:包括往来港澳通行证,前往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出境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定居证,外国人普通签证,外国人特区旅游签证,外国人团体签证等。9部门违纪  2011年广东省公安厅机关工作人员被举报  2012年-2013年多名字机关访谈主持人  10网络信息  大粤网多名字网站 主持人 南粤公安群英汇访谈节目  2012年访谈名字 高铭潞雅舍  腾讯大粤网2013年?第二届南粤十佳卫士评选访谈主持  2013年访谈名字 Mango11会议学习  11月18日,省公安厅召开厅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胡春华书记在全省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动员部署全省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实际,推动公安工作改革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春生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领会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不断深化理解认识,把握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任务上来,努力开创广东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局面。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准改革创新方向。对照全会精神和中央《决定》以及省委《贯彻落实意见》,搞清我省公安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困难问题,厘清下一步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改革的措施手段,更好地推动我省公安工作改革发展。要立足本职工作,全力创建平安广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开展破案攻坚;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交通、火灾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抓好今年工作任务的收官扫尾,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维护全省社会平安稳定的新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国家机关,职能部门,公安厅,公安机关
关于行业\企业\职位的百科全书
已存1362282词条
热门求职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潘基文承认自己祖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