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答:举报有罪人是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还是造业

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净空法师答:举报有罪人是功德还是造业?
       
发布时间: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空法师人关注&&&&&&
问:我知道一个居士有重大犯罪嫌疑,是一种功法书的作者。有个老居士告诉我,这个功法害了许多人,是书起的作用,把他抓起来,教育很多人。我是一个五戒弟子,请问举报他,这是功德,还是造业?果报是什么?
净空法师答:如果确实这种气功不是利益众生,而是伤害众生,他用这种方式去敛财,是可以举报的,举报是应当的。你知道这个事情应当要举报,不知道就算了,就另当别论,知道的时候应该要说,因为政府有命令禁止,你就救了很多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
|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净空老法师开示:永不追忆是为舍 - 净空法师的日志,人人网,净空法师的公共主页
我们学佛,从《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净宗同学修行守则》学起。
共5466篇&&
净空老法师开示:永不追忆是为舍
下面第五「舍觉分」,就是前面所讲的行舍,舍是放下。「若舍所见念着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可见得这个舍里头最重要的就是不再回忆,真舍了。如果常常想着过去,你没舍。想着过去一些善事善行,这是好的,你没舍;过去所做的一些恶事恶行,你要是不舍的话,将来就感三恶道的果报。要是常常忆念善事,这是三善道的果报。三善道好不好?不好。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现在你是要出六道轮回,所以善恶二边都要舍,可是在事上一定要知道断恶修善,要认真去干,干完之后善恶都不要去想它,这就叫舍觉分。
如果做了之后还常常想到我做了多少功德,做了多少好事,这就错了。怎么样?三善道去受报去,就享福去了,你修的福报。如果你能够舍,不再回忆,你所做的就变成功德。不舍,常常还念在心上,那就变成福德。福德、功德就是这么说法的。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事是一样的,都是好事,一个是念念于怀,没有放下,福德,功德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福德不行,福德只是三善道受报,到那里去了。所以功德不容易修,福德容易。学佛的同学十之八九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福德我们一定要分清楚,真能够舍掉,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心,那你所做的全是功德。
功德能帮助你得定,它下面就是定觉分,定能帮助你开智慧,智慧是自性里面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所以知道我们所舍的境,无论是做多少好事,都不要去回忆;做多少恶事,也不要去回忆。恶事要认真忏悔,后不再造,不要去常常想它,为什么?想一遍你就又造了一次,常常想着那就愈造愈多,这事情很麻烦。记住经上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起心动念就在造业了。大乘戒经里结罪就用这个标准,不需要等你去做,你没做,动了念头你就已经造业了。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当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放下,记住,是心放下,不是事放下;事要是放下,没人干了。释迦牟尼佛如果在事上放下,他就不必示现在人间,也用不着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事没放下,天天照干,干得不亦乐乎,心里面一尘不染,这叫舍。
所以舍是觉了,不是舍了之后统统忘掉。要是舍了之后统统忘掉,那叫什么?那叫无明,堕在无明里头,那不行。无明的性质是暗的,你什么都不知道,愚痴,那不是佛法。这些境界都要清清楚楚、...
阅读(427)|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建造大雄宝殿功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