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房子坐北朝南房子厨房位置在胡同的最西,占了胡同的路,门朝东

【汇总】胡同游&&&京城十大传统小吃&&&王府
经典胡同游,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线路设计:北海→什刹海→恭王府→钟楼→鼓楼→雍和宫
线路指导: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胡同是北京的文化特色,也是老北京的根,要体会老北京的味道,游胡同是必然的行程。
交通工具:1.自行车 (推荐) 2.三轮车 3.公交车 4.双腿
租自行车地点推荐:
第一是在什刹海附近,位于前海南沿,有个出租自行车的,单人车每小时10元,双人车每小时20元,押金500元;
第二个在板厂胡同内,侣松园宾馆的对面,价钱是前头说的一半,押金300元&&&&&&&&&&&&&&&&&&&&&
第三个是在前门大街,全聚德的对面,论日计价,每天20元。
东线:钟鼓楼一成贤街一国子监一孔庙一雍和宫。
中线:钟鼓楼一南锣鼓巷四合院保护区。
西线:什刹海—柳荫街—羊房胡同—东明胡同—后海河沿—宋庆龄故居与醇亲王府—钟鼓楼—银锭桥—恭王府—南官房—东官房—回到什刹海
公交车北京胡同一天游;自行车北京胡同一天游
路线:地安门——南锣鼓巷——烟袋斜巷——什刹海胡同
[地安门]出发,如果起的早,可以先吃个早点,东北角即是“华天地外小吃店”,推荐:豆汁、焦圈、酱烧饼牛肉、玉米糕。
看点:后门桥:从前海东沿北行,到了后门桥,别看这后门桥不过是单孔石桥,它在元代时是连接和扼守大运河与积水潭码头的水上交通枢纽。
[南锣鼓巷]过了后门桥,就到了地安门外大街,对街就是南锣鼓巷为主干的胡同,像极了一只蜈蚣;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和古建筑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
南锣鼓巷深度游
路线: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秦老胡同—黑芝麻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1.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
看点:胡同西口不远77号,有“僧王府”的牌子,传说这是清朝的一个亲王的家。
2.绕过板厂胡同
3.顺着南锣鼓巷再往北走,东边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
看点:进口不远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著名影星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都在这里生活学习过。
4.东棉花胡同对面路西是雨儿胡同,这里曾住过我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如今已改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了
5.出雨儿胡同,沿着南锣鼓巷,继续往北走。路西就是帽儿胡同。
看点一:可园:清末大学士文煜的住宅和花园,被认为是晚清北京私家园林中最有艺术价值的花园,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没有对外开放。
看点二:路北35号、37号院,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称为“后邸”。
6.出了帽儿胡同再往北,路东是秦老胡同
看点:秦老胡同35号,也是一座精美的宅院,曾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小巧而深邃,颇有江南园林的意境。
7.出了秦老胡同往北,西边是黑芝麻胡同。
8.与黑芝麻胡同相对,东面是后圆恩寺胡同。
看点一:进胡同不远,13号即茅盾故居。
看点二:圆恩寺胡同7号。这里原是清代庆亲王次子的府邸,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既有四合院,又有西洋楼房,还有很大的花园。
<font COLOR="#.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中国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
<font COLOR="#.从菊儿胡同穿过,来到朝阳门内小街,再由板厂胡同骑进去西口骑出,又来到地安冂外大街,对街是著名的烟袋斜街。
[烟袋斜巷]烟袋斜巷风格挺妖的,很多异域风情的小店,卖什么的都有,衣服、装饰、首饰、小饭馆,还有卖小人书的地方。著名的“烤肉季”也在里面。
[什刹海胡同]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西海三个湖泊,保存良好的恭王府,纵横交错的胡同,后海的两岸还有恭王府、郭沫若故居、宋庆龄故居。
==============================================================================================
寻觅北京"八大胡同"
&#9733;名人故地—柳荫街及周边『把柳荫街及周边的胡同只当一个胡同介绍,是想整体感受它空气里至今弥漫的大师味道。俗话说,人以群分,否则孟母也不会三迁以求善地了。宋庆龄、梅兰芳、齐白石、侯宝林、称砚秋……单是这些名字就犹如点点星光。找个半天儿享受一下恭王府“胡同游”,坐上人力三轮车或者闲闲多踱步,不小心低头闯入梅宅,那咿咿呀呀的京腔。唱的正是一段《西施》——“坐春闺只觉得光阴似箭”。』→→→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
&#9733;名著原型—小杨家胡同『这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胡同,胡同牌子上的字迹已经班驳不清,就是老舍先生当年住过的小杨家胡同。
位于新街口附近的小杨家胡同过去叫小羊圈胡同,它不像一般的胡同直来直去,面向新街口大街的出口非常窄小隐蔽,仅有大约三块方砖宽窄,中间的开阔地带就是“羊肚子”,目前在央视1套黄金档播出的重拍版《四世同堂》里的祈家大院原型就是在“羊肚子”里的。这里也是小说《正红旗下》的原型。在先生的小说里,小羊圈和他的茶馆一样,就是北平的缩影,简直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当初老舍住在小杨胡同八号,现在八号紧锁着,估计是为了避免陌生人的打扰吧。→→→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大街的东侧』
&#9733;北京名片—南锣鼓巷与烟袋斜街『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北京都要选择去南锣鼓巷转转。
来到这里,就是告诉你什么上生活,戴着红袖箍的居委会大妈三五成群的拉着家常,边走边拍的国际友人,放了学拿冰棍儿的红领巾们……他们戏剧性的每天出现在中戏附近,仿佛无心的编排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段戏码。
随处可见的还有咖啡厅、酒吧,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店。从“省略号”打包一杯“杨枝甘露”,漫步于周围的小店,在忙碌的日子里偷得半日闲便是最大的享受了。
与南锣鼓巷只有百米之谣的烟袋斜街则以贩卖纪念品著称,有兴趣不妨也去逛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附近→→→』
&#9733;明清遗址—大江胡同『大江胡同是从前门大街通往珠市口东大街的捷径。在此地段里,有京城著名的明清时期的会馆戏楼、果子市、布巷子、绣花街还有老冰窖,这些都是老北京生活的生动写照。』
【三条“最”胡同——东交巷、九道弯胡同、钱市胡同】
&#9733;人生一样长的,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仅比从东单到西单实际长八里的长安街短1.5公里。
&#9733;如爱情一样最多弯的胡同:九道弯胡同,能从这20多道弯里面绕出来,估计就不会在任何一段爱情里迷路了。
&#9733;减肥成效测试地,最逼仄的胡同:钱市胡同,位于前门“大栅栏”,中间最窄处仅40厘米。
==============================================================================================
【玩味风云榜】
&京城十大传统小吃——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惊喜,堪称有口皆碑。本期,我们就为您介绍京城10个最有名的传统小吃。
%NO。1&#9633;驴打滚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驴打滚制作时要求陷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NO。2&#9633;油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灿餐或午后甜电,很受百姓喜爱
%NO。3&#9633;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北京人吃烧饼,长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毕竟护国寺小吃店和群芳小吃店制作的焦圈,1997年12月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NO。4&#9633;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NO。5&#9633;褡裢火烧
褡裢火烧是最早出现在1876年的东安市场里,顺义姚春宣夫妇制作的。吃褡裢火烧时配用鸡血和豆腐条制作的酸辣汤,鲜香酸辣,其味无穷。火烧因为制作成型后很像当时的腰带上的褡裢而得名
%NO。6&#9633;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土声土长的老北京小吃。相传旧时普通人家无钱买肉,便用动物的下水知制成了这道口味独特的美食。其只要原料为竹肠、猪肺及干豆腐,加入戗面做的火烧在大锅中卤制,一碗热气腾腾的卤煮内兼有主食、副食及热汤。是一道口感绝佳的美食。
%NO。7&#9633;爆肚
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多为回族同胞经营。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说法,而且老人很讲究在立秋的时候吃爆肚。
%NO。8&#9633;抄肝
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懈的特色。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有宋带,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
%NO。9&#9633;豆汁
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色泽灰绿,豆汁农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
%NO。10&#9633;灌肠
灌肠是游牧民族发明的一到美食,是在新鲜羊、猪、牛等动物的肠子里灌注不同汤料,煮或蒸熟后煎食的一种食物。明朝时,老北京街头就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灌肠的色泽粉红,鲜润可口,咸辣酥香,别有风味。
==============================================================================================
一、礼亲王府:在今西黄城根南街路西大酱坊胡同东口路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代善崇德元年(1636)受封为和硕礼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代善之孙杰书袭礼亲王爵,改封号为康亲王。此处府址是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亦称康王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1807)毁于火,后在原址重建。王府的主要建筑,分前后两组。前部有正门(宫门)、正殿及其两侧翼楼,后殿及其两厢配殿。后部自成庭院,前为内门(二宫门)、前堂、后堂及其两厢配房,最后为后罩楼。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二、睿亲王府:有两处,一在东华门池南普度寺,另一在外交部街今124中学。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人大铁帽子王之一。进京后,选明南宫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被迫夺爵位,王府废除。其子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睿亲王爵位,其后裔嗣袭,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原有房500余间,只留有瓦顶院墙一段,残缺石狮两座。
三、豫亲王府(信郡王府):在东单三条今东城区帅府园东口,今天协和医院的位置。豫亲王始王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此后世代绵延有13个王承袭豫亲王爵位。传说第四代豫王喜好下棋,乾隆也喜欢下棋,两个人棋艺都不错。乾隆皇帝经常到豫王府找小豫王下棋娱乐。一日君臣会棋,打算一比高低。结果是5:5,胜负对等。怎么奖罚呢?乾隆灵机一动,说:“朕也不赏你,也不抠你门钉。这样吧,朕准你府墙加高三尺!”府墙高低也是级别的表示,准加高府墙实际也是赏给荣耀。豫王很高兴地接旨加墙。其实后来豫王才明白,加墙实际上是把自己禁锢得更严实了。府墙和大狱的院墙一般,意思就是囚禁豫王终身。由此北京城就留下了“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的谚语。随着清王朝的倒台,豫亲王的铁帽子爵位也走到了尽头,为了维持家族庞大的开销,1916年末,有近300年历史的豫王府,不得不卖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人拆除了王府全部建筑,请中美两国的专家设计,修造了中西合璧的协和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据说拆除豫王府的时候,曾经挖出大量历代豫亲王藏于地下应急用的金银财宝,协和医院也正是用了这些大量的财宝,购置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豫亲王府除去门口的两个卧狮、老豫亲王府府门外摆设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但值得一说的是,现存的这对卧狮是北京清代所有王府门前唯一一对卧狮。
四、肃亲王府:原在东交民巷,《辛丑条约》签订后划为使馆界,王府迁至北新桥南船板胡同。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
五、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亲王济尔哈朗就因建府殿基逾制,又擅用铜狮、龟、鹤,于顺治四年(1647)遭弹劾后而罢官罚款。府邸建成后,历代袭王有所修缮或扩建,最重要的是第八代袭王德沛对花园的扩建。园名“惠园”,是京师王邸花园中的最佳者。十三代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及肃顺等同为“顾命八大臣”,“辛酉政变”后被赐自尽籍没家产,同治十年又发还给已恢复世爵的庆至,复为郑亲王府。民国后,先是将王府抵押给西什库教堂,1925年复赁给中国大学为校址。郑王府坐北朝南,原布局自东而西分3部,东部前躯突出,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西部概因随街势退缩数武,中为另一院落和西部花园范围。现存建筑,只东部残留,有街门,面阔3间;正门面阔5间,前出踏步之间,浮雕丹陛犹存;正殿面阔5间,台阶间亦存丹陛;并存东配楼面阔5间,西配楼只剩靠北面阔3间;最后为正寝,面阔5间。中国大学使用时改名逸仙堂,今尚延用。原有后罩楼和一些附属建筑被拆除,西部花园现另建二龙路中学。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六、庄亲王府: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太宗第五子硕塞于顺治元年被封为承泽郡王。顺治八年以功晋为亲王。硕塞第一子博果铎于顺治十二年(1655)袭亲王,改号曰庄。此后均以庄亲王承袭。庄亲王载勋曾在王府设立拳坛。八国联军入侵其府被焚。20年代,北洋军阀李纯及其弟馨买下庄王府,拆除王府建筑,在此建房,称为平安里。“平安里”门额砖雕保存在西城区文化文物局。后在此地又开辟为平安里大街(并入地安门西大街)。其址被分割成南北两区。今太平仓西口路北。为庄亲王府的前部遗址。
七、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太平桥大街路西。现全国政协所在地。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清太祖的曾孙,是礼亲王代善第三子颍毅亲王萨哈林第二子。崇德八年(1643年),因兄颍郡王阿达理拥睿亲王案之累,贬黜出宗室,封贝勒。次年,以平南大将军代多铎镇守江宁,后率师争湖广,战功卓著,顺治五年(1648年)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不久督军湖南,攻广西。回师掌刑部事。顺治九年(1652年)卒,终年34岁。康熙年间追谥恭惠。由其四子承袭顺承郡王。清初八大帽子王中,惟其府址没有变动,府号未变更。《乾隆京城全图》绘制的该府正方形,东起今太平桥大街,西至锦什坊街,南起今华嘉胡同、留题迹胡同稍北,北抵麻线胡同。该府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布局严整。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八、克勤郡王府:克勤郡王府(衍禧郡王府、平郡王府)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死后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顺治年间所建。原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尚符。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民国后最后一代克王曼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以上六家亲王府和两家郡王府,即"八大家",均系"世袭罔替"。在清朝,一般的世袭爵位都是降一级承袭,如亲王之子袭郡王,郡王之子袭贝勒。"世袭罔替"只限于被认为有"特殊功劳"的,如清初参加"开国"战争的八大家铁帽子王。还有四家王府也是世袭罔替,但赐封年代较晚。它们是:
一、怡亲王府:在朝内大街路北科学出版社所在地。
位于朝阳门内大街137号,原为贝勒允祁的府第。原怡亲王允祥的王府在东单帅府园,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去世后,旧邸改为贤良寺,另将此处的府邸改赐与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咸丰十一年(1861年)袭爵的第六代怡亲王载垣获罪后,王府被收回,同治三年(1864年),又将此府赐于道光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奕譓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爵为孚亲王,因其排行第九,故此府又俗称“九爷府”,旧为诚贝勒允祁府。”此府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府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其中中路保存最好,西路也基本保存着原有的主要建筑,东路则损毁比较严重,剩下的建筑已经不多。
中路是王府的核心所在,共有五进院落,中轴线长度达两百多米,规模宏敞,气势迫人。最南为外门,面阔五间,中启一门(原中启三门),只在重大仪典时才会三门同时开启,采用硬山屋顶,覆灰瓦,上带正脊、吻兽和垂兽。院内东西有转角房各十六间,同时东西各设五间“阿斯门”,为平时出入东西路院落所用;门北各接厢房十间。大门五间,中启一门,后三间吞廊,歇山顶建筑,顶带正脊兽件,覆绿色琉璃瓦,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栱,门前左右分设石狮子各一座;门东西各带转角房六间。入门为第二进院,中建大殿七间,前后廊歇山顶,顶覆绿色琉璃瓦,檐下用七踩单翘重昂斗栱,殿前出有月台;大殿东西各有七间翼楼和九间厢房。大殿与二门之间为第三进院,比较狭长。二门五间,前后廊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栱;门左右各带顺山房五间。二门之北为后寝区域,中央有寝殿七间,前后廊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栱,殿前出月台;殿左右各有顺山房三间,东西配殿各五间。寝殿之后为最后一进院落,有后照楼七间,带前廊,灰瓦硬山顶,两侧有转角房各七间。
西路的前面部分已经多被改建,不成格局,只有零星几幢建筑散落其中。后面的院落则大部尚存。原有正门三间,东西各带倒座房七间,现大门和西边的倒座房已失,仅东边的七间倒座房尚存。门北的垂花门和游廊均被拆毁,原址上另建了新的建筑。再北的四进院落基本保持完整。第一进院有正厅五间,前后廊歇山顶,左右配殿各三间。第二进院正房五间,前后廊硬山顶;院东西厢房各五间。第三进院正房五间,硬山顶,带前廊,左右各有顺山房五间;此进院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跨院,各有北房三间。第四进院正房五间,东西各有顺山房七间和六间。这四进院落均有游廊贯穿相连,尺度小,布局紧凑,院落的空间形态也各不相同,颇有变化。
东路原有格局已失,中央剩下一座三开间周围廊的轩馆,可知此处原来是王府的花园。东路的北面保存着一座四合院,颇为精致,有南房五间,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院中环以游廊。
此府布局堪称清代王府最典型的格式,即三条轴线、四个部分——中轴线为礼仪空间,西轴线为宅舍居住空间,东轴线为轩馆休闲空间;服务用房则分别置于两侧轴线的前部。总之,这座王府布局严谨规整,施工精良,殿宇、屋舍等级鲜明,建筑类型较多,空间变化丰富。同时,孚王府的平面与《大清会典》的规定基本契合,且与乾隆《京城全图》上的怡亲王府大致吻合,说明其布局仍保持着清代中期的原貌,为研究清代王府建筑的宝贵实例。现王府中路主要用作单位的办公用房,东西两路为居民住宅。
二、庆亲王府:庆亲王府西城区定阜街3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葎潦窃烨淄跤拉U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而贝子、而贝勒,光绪十年晋庆郡王,二十年晋庆亲王,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庆王府当是在光绪十年(1884)晋封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改建,始称王府。王府建筑分3大部分。中央是主要殿堂,现只余后寝1座。东部亦已改建。现只西部尚基本保存完整。西部是王府的生活居住区,有三组并排的院落。原厅堂均有名称,悬有匾额。最后是一座二层楼,俗称梳妆楼或绣楼,现存三组院落,各有大门出入,1949年后,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设此,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三、醇亲王府:有两处,一是西城太平湖,另一是后海北沿
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水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邮,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为区别,醇王原在太平湖的王府称南府,后海北沿的新王府称北府。北府坐北朝南。西部为王府花园,1949年后,进行了整治,是宋庆龄在京的住所(见宋庆龄故居)。东部是王府本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是其主体建筑,自南而北,街门5间。进入外院后有二门,此门才是王府正门,面阔5间。此后为正殿银安殿,面阔五间,东西有配楼各5间。正殿后是一组自成院落的屋宇,自3间过厅入,正面是正房5间及其配房,按规制此处应属后寝。最后为后罩楼,面阔9间,各种庆典时在此举行仪式。后寝成为供奉神、佛和远祖的神殿。东路建筑主要是家词和佛堂及一些从属建筑。东墙外院落为王府马号。西路有两组院落并列,是醇王府的活动中心。主要建筑为宝翰堂,即大书房。其后的院落,正厅名九思堂,是太纪居处,再后名思谦堂,是王妃住所。另有儿辈读书的小书房任真堂及其它从属建筑。北府是本市保存最完好的王府之一。属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南府位于西城区太平湖东里,原为荣亲王府。荣亲王永琪是高宗第五子,乾隆三十年(1765)封荣亲王。道光三十年(1850)封宣宗第七子奕譞为醇郡王。咸丰九年(1864)分府出宫,居太平湖。同治十一年(1872)晋醇亲王。府称醇亲王府。俗称七爷府。府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路及花园。现中路府门3间,两侧有八字影壁,内有东西二门至东西院。中路新建礼堂一座,尚保存二进四合院。东路院落保存较好,西路古建筑大都拆除。现由中央音乐学院占用。为西城区保护文物。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帝载淳逝世,奕诺的次子载湉嗣位,年号光绪。因此光绪十四年(1889),醇亲王府迁北府。奕譞死,太平湖的醇亲王府前半部改建为醇亲王祠,后半部仍作为“潜龙邸”。永瑆,以书法出名,与翁方纲、铁保、刘镛并称四大家。明珠(),康熙宠臣,武英殿大学士,后被贬。其子纳兰性德为清著名诗人,是红梦楼研究专家注意的对象。奕譞(),道光第七子,光绪生父。同治十一年(1872)受封醇亲王。载淬()奕譞子,光绪十六年袭醇亲王。宣统帝父。
四、恭亲王府:有两处,一在铁狮子胡同,另一在前海西街17号,是目前王府中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一座王府。经修缮目前已部分对外开放。
除上述王府外,还有雍亲王府。雍亲王府位于雍和宫大街路东,雍和宫为其旧址主体,原址为太保街,为当时太监的官房。
雍亲王胤禛是清圣祖第四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贝勒,四十八年受封雍亲王。六十一年(1722年)即位,成为清世宗。他即位后将旧府更名为雍和宫,“设官置守”,雍正十三年(1735年)驾崩,停灵于此,殿寝改用黄琉璃瓦。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府改为喇嘛庙,从蒙古招来五百名喇嘛在里念经。今雍和宫为当时雍亲王府的府西部分。当时全府还包括今雍和宫迤东到今藏经馆胡同。今雍和宫仅为当时王府的主体,改为喇嘛庙时有所更作,但仍可一窥当年规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农村一层平房设计,坐北朝南,东西9米5,南北15米,东面、北面是邻居,西面是胡同,南边是路
答案长度必须超过10个字,请勿发布无效或违法言论。
(共有1个回答)
到空间相册的图集中有400多套设计效果图,包括欧式风格的,适合南方北方多地域特别是农村自建房使用和参考。建筑风格朴实大方,绝大多数建筑造价,都是现在农村基本造价范围之内。不妨进去看看,或许有喜欢的
农村一层带阁楼别墅设计开间:14.04米,进深:11.34米,占地面积:153.41平方米,建筑面积:198.43平方米;图纸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工程做法表、门
平房设计图要点
(一)要对农村三间平房设计图有个全面、细致的了解,首先就得清楚农村三间平房的内部构造。这张农村三间平房设计图为我们带来的是一张农村三间平房平面设
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
本人就是农村里的孩子
可按照传统“明三暗五”的开间设计,即正中一间为堂屋,左右各两间做卧室,从外面看象是三间房子,而内部却是五间。
然后再加盖东西厢房,这样就成了四合院的格局,
找设计公司
你好,镀锌管大棚骨架从20000元-150000元一吨不等,水泥立柱支撑,镀锌管做南北向的主梁,东西拉上镀锌钢丝,钢丝上面南北向的铺设塑钢管。这种冬暖式的蔬菜大
你说的是农村平房用的小泥瓦还是0.8米乘3米的水泥瓦?小泥瓦25元一百,水泥瓦11元左右。
2011年6月适合你家搬家的吉日:日农历05月(小)05日星期一冲狗(丙戍)煞南日农历05月(小)12日星期一冲蛇(癸已)煞西
你好,经典独栋小别墅知识-基本布局小别墅在设计上要保证有一定的庭院外,还要设计有少量的土地面积,在节约占地面积时要有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减少由于窄小庭院带来的负
农村平房,高2800MM宽2600MM。商品房进户门,可以考虑用字母门,高2050MM宽1260MM。单门1.2-1.5M宽,双门1.8、2M左右宽,1米到1.
大家都关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北朝南房子厨房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