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评价郑和下西洋洋从中国带出去了什么,从外国带回来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使命、航程之谜
郑和下西洋使命、航程之谜 武备志中的郑和下西洋图局部。摄影翻拍饶强 泰国古城三宝公庙里的郑和神像。云帆遥望六百年 本报记者 唐铮 今天,日,中国首
《武备志》中的《郑和下西洋图》(局部)。摄影(翻拍)/饶强
泰国古城三宝公庙里的郑和神像。
云帆遥望六百年
■本报记者 唐铮
 今天,日,中国首个“航海日”。上午9时,所有位于中国海域的船只都将鸣笛1分钟,庆祝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向海洋致意的节日。
 “航海日”之所以定在每年7月11日,是因为60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郑和率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船队,开始了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叩问世界的万里踏浪
 公元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由4艘小船组成的船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怀着发现新大陆的欢欣,到达南印度的古里。然而,他却从古里人那里得知:早在近100年前,就有一支强大的远洋船队来过这里,他们每次都有20到30艘巨船,装备非常精良。
 古里人所说的远洋船队,便是来自中国的郑和船队。
 倘若历史在时光隧道中回流六个世纪,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200余艘船只从中国的东海岸出发,首尾相接绵延十余里,“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劈波斩浪,牵星过洋,沧溟十万余里,一次又一次未知的停泊,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国度……遥想如此震人心魄的壮景,至今令人悠然神往。
 15世纪的前30年里,处于亚欧大陆两端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大航海时代先后出现了4次载入史册的航海活动,而郑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是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之前的先行者。
 郑和船队的航线涉及三大洋―――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抵达大西洋。庞大的船队七次往返于亚非各国,前后历时28年,无一次失败。郑和航海的时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早83年,比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早上百年。
 “当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十五世纪上半叶,在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案,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郑和下西洋。”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著名专家李约瑟博士这样描述郑和下西洋。
 1999年,美国《生活》杂志评出千年来全球最有贡献的100位人物,中国六人入选,郑和居首。
 国人对郑和的研究始于梁启超。1905年,梁启超在题为《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的文中写道:“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
 这篇文章揭开了日后百年间研究郑和的序幕。由此,中国人开始认真思索郑和远航的意义。
 “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
 “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李约瑟博士的评价,真实地反映出郑和七下西洋的宗旨―――传递和平,增进友谊。
 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处于进入“资本主义曙光”的前夜。他们的航海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经济目的。老牌殖民国家如荷兰、葡萄牙、英国等,无不是依靠武力进行野蛮的海外扩张。但郑和船队的七下西洋,却与之大相径庭。
 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给郑和船队西洋之行的定位是:“遐迩相安无事,共祈天下太平之福”。他并嘱咐:“彼不为中国患者,决不伐之”。郑和船队严格奉行了明成祖扬威示好的旨意。尽管当时明朝拥有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或民族都雄厚的国力,尽管郑和船队堪称当时举世无双的强大舰队,但郑和船队并没有因此而凌辱一个小国,没有在海外建立一块殖民地,没有对他们到达的任何地方声称拥有主权。“郑和船队有强大的海军实力,却不恃强凌弱,暴力掠夺别国财富、搞殖民扩张,而是‘宣德化而柔远人’,与外国各族人民‘共享太平之福’。这与西方航海探险船队的动因有着天渊之别。”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姚明德说。
 “由于缺乏更好的词汇来形容,我只能称之为真善美。”美国学者詹姆斯?赫西昂这样赞叹郑和的和平之旅。
 正因为如此,郑和船队所到之处深得访问国家的欢迎和拥戴,以至跟随郑和船队回访中国的宾客,每次都达几百人到上千人之多,其中不乏一些国家的大臣乃至国王。
 也正因为如此,600年过去,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非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淡忘,反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尊崇,所怀念。
 文明地与不同文明对话
 郑和船队远航,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以强烈的文明使命感,以致力于提升远近诸国的文明化程度为己任。使郑和永垂史册的,正是他在不同文明对话中所采用的方式:用文明的途径传播文明。
 西方崇尚力,中国崇尚礼;西方讲竞争征服,中国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追求规模数量,中国人讲“过犹不及”……郑和船队所到之处播撒下的累累东方文明硕果,便是东西文化差异的最好见证。
 “击掌定价法”是郑和船队留给古里国(今印度卡利卡特)的一件特殊的礼物,交易双方在市场内当面议价定价,谈好后互相击掌表示成交,决不反悔。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郑和船队离开后,“击掌定价法”仍然在古里国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击掌定价法”不过是郑和留给所到之地的一个小小技巧。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东南亚、西亚、东非地区,重要航线有56条,传播的中华文明从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到先进的历法、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和造船技术等,无所不包。
 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郑和船队也带回了海外的诸多物产和文化因素,把域外的文明引入了中国。柬埔寨的吴哥艺术就深深地打动过郑和,他后来督建南京大报恩寺时,便借鉴了吴哥窟的艺术风格。郑和从海外带回的几十种“番药”,也直接影响了李时珍编修《本草纲目》的视野。
 “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文明之间就有交流、交汇。在整个文明的交流与交汇史上,惟有以郑和远航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对外交往最文明。”北京大学著名史学家何芳川如是评价。
 以海的胸怀接续荣光
 哥伦布之后,西方征服海外的步伐加快,但中国对海洋的却停滞不前。“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梁启超曾这样感慨。
 这也是600年后回望郑和之际,中华民族深重的遗憾。
 开启第一次世界地理大发现的郑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都要早至少半个世纪以上,后者的几艘小船能使全世界“开一新纪元”,而郑和创造的辉煌却随着郑和的去世而湮没了。
 郑和七下西洋,本已开启了中华民族开眼看世界、与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的成功探索,遗憾的是,这种势头却戛然而止。
 郑和出洋后期,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日本海盗集团勾结中国沿海的土豪、奸商、流氓,骚扰东南沿海。朝廷因噎废食,关上了开放的大门,甚至“寸板不许入海”。明清两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长达400年。中国,错失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
 邓小平同志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几次提到郑和航海那段历史。他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不开放不行。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肯定不可能。”
 600年斗转星移,沧桑变换。今天的中华民族,已经走出近代的百年屈辱,正以日新月异的“中国奇迹”让世界赞叹惊奇。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600年前,郑和曾向明成祖发出肺腑谏言。
 今天,发展中的中国要面向大海,走向大海,以海一样开阔的视野认识世界,以海一样宽厚的胸怀包容世界,以和平的方式崛起,以平等之态度对待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这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荣光的赓续,也是我们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的根本意义所在。
 图表详见11日北京日报第九版
郑和下西洋使命之谜
实习记者 刘可
 600年前的今天,郑和带着明成祖朱棣的圣谕,率领由200艘大船和28000人组成的庞大特混舰队,满载着丝绸、瓷器和茶叶,从江苏太仓刘家港扬帆出海,开始了七下西洋的壮举。
 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时间里,他们穿梭西太平洋,横渡印度洋,开通亚非航线,拉开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然而,由于郑和下西洋史料的严重缺失,时至今日,围绕600年前的空前壮举,依然有很多谜团。
 谜团一:是为寻找建文帝?
 郑和历尽艰险,屡下西洋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莫衷一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郑和下西洋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名朱允Χ,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登位伊始,曾决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大兴“靖难”之师,公开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军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时,“宫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终”。有的说“建文帝为僧遁去”。《明史?郑和传》则直截了当地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等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这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刘重日先生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寻找建文帝。他告诉记者,这种说法最初是明代中后期封建文人囿于狭隘的思想得出的结论。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然朱棣在只有几千部卒的情况下都不怕建文帝,怎么会在大权在握时怕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呢?”刘重日说,“再说也没必要为一个失踪的人费这么大的劲啊!”当时明朝国力已经领先于世界,作为封建帝王中的“改革家”,朱棣一心想超越前朝帝王的成就,将文治武功永载史册,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
 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毛佩琦教授则认为,通使西洋是明成祖对外关系的一项大政策,可以认为朱棣命郑和在出海时顺道寻访建文帝的下落,但如果说寻找建文帝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小看了明成祖的胸襟。”
 谜团二:下西洋是为“示富”?
 《明史?郑和传》这样解释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通使西洋。”由此,一些学者认为,下西洋就是明成祖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富强。但是,也有很多专家认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还远远不够。
 当时的明朝经过太祖朱元璋几十年休养生息,农业、手工业水平达到封建历史上的高峰,国力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宋、元以来造船、航海等技术的发展,使当时实现远洋航海探险、加强对外交往的条件已经具备。
 毛佩琦认为,正是“永乐盛世”的物质基础,以及明成祖一心要成为“盛世名王”的理想,使得他渴望加强国际交往,才促成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儒家思想认为:天子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无论远近,无论种族,华夷无间,一视同仁。因此,毛佩琦认为,推行天朝礼制体系是郑和下西洋的核心使命。七下西洋是明成祖按儒家理想建立天下格局的重要措施。
 谜团三:为何选郑和做正使?
 明初,朱元璋吸取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深刻教训,颁布了宦官不能识字读书,又制了铁牌,禁止宦官参与朝政。那为什么郑和又会被选做正使呢?  据记载,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回族,生于1371年春,原是我国西域人,后随先祖定居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昆阳镇)。
 当时的中国正值元末明初,朱元璋虽已称帝,但天下并没有完全统一,云南还是元朝的地盘。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和沐英率军西征云南。马和父亲死于兵祸,12岁的马和成为俘虏,并被当作礼物,阉割后送进燕王府,成为朱棣的贴身宦官,同时也改信奉佛教。此后,马和以勤奋好学、忠诚勇敢得到朱棣信任,并于“靖难之役”随朱棣出入战阵,“屡立奇功”。
 “中国古代史书对一个宦官能用‘屡立奇功’这个词是很不容易的。”刘重日说。据正史记载,燕王称帝的第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给伺立在侧的马和特书一个“郑”字赐姓。从此,马和改叫郑和。
 至于郑和为什么被选为正使,刘重日认为:一是当时“西洋”各国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郑和深知两者的主旨、风俗和礼仪,方便与这些国家打交道;二是郑和懂阿拉伯语,后又在燕王府学习四书五经,是个“双语人才”,便于从事外交工作;三是郑和机敏过人,又在战乱中锤炼成长。此外,明末清初的民间史书《明书》记载,郑和七下西洋之前曾出使日本,这一切都使他成为了出使西洋的最佳人选。
 谜团四:所下“西洋”是哪里?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个春秋,航行数万海里。他所探索的“西洋”和现代地理认识上的“西洋”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据刘重日介绍,现代意义上的“西洋”是统指大西洋领域的欧洲和美洲国家,而郑和所处的明朝时期,对于世界的认识局限于东方世界,所以当时的“西洋”就是中国以外的往西的广大领域,包括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大致为南洋各岛屿国与印度洋各沿岸地区和国家,这些地区多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
 从史料记载来看,郑和第一次航海所到达的都是中国以南的国家,如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实际应该称为“下南洋”。其后,随着探险的深入和航海领域的不断扩大,到达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先后到达了印度洋领域的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更远到达了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及地区,如阿曼、也门、沙特等地,其后探索了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等。郑和船队开辟了许多新的航路航线,增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联系,这都是郑和下西洋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
 谜团五:郑和团队动过武?
 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在七次远航中共有三次动用过武力,但都是出于自卫。
 第一次是首航途中经过旧港(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时剿灭海寇陈祖义,这是七下“西洋”中惟一的海战。当时旧港盘踞着一群海盗,头子叫陈祖义,以劫掠过往商船,杀人越货为生,无恶不作,严重阻碍了海上交通。当郑和船队经过时,陈祖义竟打算偷劫宝船。郑和当机立断,指挥舰队,聚而歼之,大败敌五千余人,烧海盗船十艘,俘获七艘,擒获陈祖义,押解至南京处决,彻底消灭了这股海盗。当地百姓和过路商客无不称赞传颂,郑和声威随之大震西洋。
 第二次是活捉来犯的苏干剌。一次,郑和船队来到苏门答腊,正巧赶上苏门答腊国内乱。亲王苏干剌率万人夜袭郑和船队。郑和一面沉着应敌,一面派人通报新国王,援兵很快赶到,两相夹击,苏干剌未及还手就被生擒。
 第三次是在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奈儿一直对郑和船队的宝物垂涎三尺。当郑和船队由阿拉伯海返航途经锡兰岛时,国王用5万人围困船队,郑和临危不乱,率3000人马突袭首都,俘虏国王。
 这几次冲突遭遇都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郑和船队在整个航行中是本着和平友好,平等往来的目的进行国际交往的。
 谜团六:七下西洋是否目的相同?
 有些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郑和第一次出使是为了安抚临近小国,减轻异族异国对中国的侵扰,以后几次主要是为了通商,以及向未知的世界前进,开阔新的航道等。
 据刘重日先生研究,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与更多国家和地区交流、结好,宣扬“天朝上国”的优越性;其后的几次是为了加强联系,并进行通商;因为前来中国朝拜进贡的各国使节和商人剧增,明成祖命令郑和将他们护送回国,并进行进一步交流,因而促成第五和第六次远航。而最后一次远航,是宣德皇帝为了延续永乐皇帝的丰功伟绩,而命郑和远航。                            可以说,每次出航的主要目的都是与各国和平交流,同时进行一定的商业贸易,但每次的具体目的又略有区别。
 谜团七:七下西洋为何戛然而止?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归途中病死,赐葬南京城南牛首山下。
 郑和去世后不久,宣德皇帝便“驾崩”。宪宗时,于成化九年(1473年),意欲重下西洋,向兵部调阅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三日不得”,兵部尚书项忠慌忙追问,库吏回答“丢失了”。兵部侍郎刘大夏在旁插言道:“丢了便是丢了,下西洋耗资巨大,对国家有何益处?”项忠无言,只好以散失奏复皇帝。
 其实这件事正是刘大夏偷着干的,听说宪宗调阅下西洋案卷,刘大夏便抢先将有关郑和出使西洋的所有资料由库房提出,一把火烧个精光!还把这种愚蠢的行动,说成是为国家做了件好事。大批的珍贵资料从此灰飞烟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千古遗憾。
 其后,明朝多年征战导致国库亏空,以及倭寇的侵扰,下西洋活动遭到保守势力强烈反对,明朝统治者被迫放弃了远洋航海,后来甚至“寸板不得入海”。至清朝,更是完全闭关锁国,中国从此退出了“大航海时代”。 本版摄影(翻拍)/饶强
郑和下西洋航程之谜
本报记者 侯健美
 这两年,英国退役海军军官孟席斯的一本新书《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在多个国家反响强烈。
 孟席斯在书中写道:中国人郑和在第六次下西洋时,他的分支船队曾到达美洲,比哥伦布还早72年。而且,世界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也是中国人,此后10年,麦哲伦才降生到这个世界……
 若事实果真如此,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就得改写。但即使是在中国,孟席斯的论断也难以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不过,这位英国老人的大胆推断,却给沉寂已久、定论已然的郑和下西洋航程引发新一轮关注。
 谜团一:郑和船队从何地“下洋”?
 6月28日,江苏南京、太仓、福建长乐同时举行了隆重仪式,发行1套3枚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三地都宣称自己的纪念邮票是主题原地首发,虽已过了十余天,争论还不时见诸报端。
 郑和船队从何地“下洋”?
 明代史料中,南京、太仓浏家河(亦称刘家港)、福建长乐五虎门都曾作为郑和船队的出发地点被提到过。对于郑和船队的第一次航行,《明史》中有明确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以次遍历诸番国……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
 郑和船队在内河沿海航行的路线,有史料记载的一共有三次。每次都是从南京出发,到达太仓,然后从太仓开赴长乐,再由长乐开洋。
 南京、太仓、长乐,无论把谁作为下西洋的出发地,都能说出一大堆的道理。不过,按照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邓辉的研究视角,郑和船队下西洋真正的出发地应该是福建长乐。
 “我是从季风航海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长乐位于北纬26度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稳定影响的地区。郑和下西洋之前,大小船只或从南京龙湾、或由太仓刘家港,陆续驶往长乐集结。郑和要在那里等待稳定的东北季风的出现,然后借东北季风之力前往西洋各国。”邓辉说。对此,郑和在长乐所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上也有佐证:“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
 1992年,福建长乐市挖掘出土了一座明朝万历年间的古庙,一组7尊泥塑也同时现世。
 泥塑正中的一位坐像头戴金三山帽,身着蟒袍,双手轻握腰中白玉带。经过专家多年考证,这尊坐像的原型就是三保太监郑和。他曾被当地百姓奉为“巡海大臣”,享受香火供奉。
 谜团二:郑和船队到过哪?
 2004年广东省高考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组选择题:“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3题……”或许考生们不太清楚,题下所给出的地图,其实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木制帆船的航行,主要借助风力,自然是顺风最为理想。”邓辉说。根据现代气象学,在东亚的中低纬度地区,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为主。不过,南海与印度洋地区季风的转变时间略有差异。大体说来南海地区东北风开始得早,结束得晚;北印度洋地区西南风开始得早,结束得晚。
 东南亚地区的居民很早就懂得利用季风转变时间上的差异,进行海上航行。郑和下西洋正是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航海经验、路线的集大成者。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航海路线,在长乐南山寺碑中有记载:“由占成国(越南归仁)、爪哇国(印尼爪哇岛泗水)、三佛齐国(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暹罗国(泰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斯里兰卡)、古里国(印度卡尔卡特)、柯枝国(印度科钦),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霍尔木兹海峡一带)、阿丹国(亚丁湾一带)、木骨都束国(位于非洲东海岸),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要想到达上述地区,需要先后利用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南半球的西北季风、南半球的东南季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北半球的西南季风。而这些季风类型的转变过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正好是一年半。”邓辉解释说。
 谜团三:郑和船队真有万吨宝船?
 600年前,南洋和印度洋上,浩浩荡荡的郑和船队分合有序、驭风而行。
 按照“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郑明的说法,这支船队里并没有一艘如《明史?郑和传》中所记载的“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大船。根据推算,这样的一艘大船长约130米,宽56米,排水量更达到惊人的17708.3吨。
 “这种大号船大而扁,短而宽,并不适合走海路。”据郑明的推断,郑和船队中确实有万吨级的大号宝船,但是不出海,不下西洋,很可能只是皇帝乘坐的检阅船。
 “真正用于远洋航行的应该是两千料海船和八橹船。”据记载,两千料海船全长61米,宽13.8米,有3个主桅,高49米,约1170吨,体量大概是太和殿的一半,可载400余人。
 2000年,一位郑和研究者在美术集中,偶然发现一幅“《天妃经》卷首画”。那部《天妃经》是一位曾经追随郑和下西洋的僧侣在临终前出资印制的。画面中心浪花托起5艘航船。每艘航船都是3主桅,3次桅,这跟史料中关于两千料海船的记载不谋而合。细细数来,每艘帆船都有5个船头。由此可以佐证: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以几十艘两千料海船作为主力船舶,连同中型的一千料海船、小型的八橹船,一共200余艘。
 这200多艘海船里包括:指挥船、马船、粮船、战船、座船、水船等。 谜团四:郑和船队凭借什么技术远航?
 明代辉煌的造船技术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质保障。
 今年7月4日,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正式落成。600多年以前,那里是中世纪最大的造船厂,为郑和下西洋建造了数百艘大小宝船。据《明史》等有关文献记载,仅建造中型的一千料海船所用木料就有数百根,钉子数万枚,绳索上百条,桐油数千斤,石灰近万斤。遗憾的是,这些泛海巨舶终究没能留存下来。600年沧桑变迁,只留下了3个长达四五百米的作塘(造船船坞),无声地昭示着郑和航海时代中国令人惊叹的造船技术。
 “就拿船舵来说吧,汉代就发明了。但郑和宝船上的船舵是可以升降的,水深的时候就伸长点,水浅的时候就拉回来一点。水密隔舱的技术是宋代发明的,郑和宝船也加以应用,舱体被分成一个一个的隔舱,一个不慎进水的话,不会影响到别的。还可以把进水船舱里的物品转移到别处。”郑明说。
 航海技术上,郑和船队也是集大成者。有风使帆、无风摇橹,小船拖大船,燃香计时,水罗盘、牵星术定位……
 中国古代的“硬帆”也跟欧洲国家的船帆样式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各有利弊。“硬帆”结实,受风面积大,但需要人手多,缭手、舵手、碇手需要紧密配合。“起帆、下锚、操动,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谜团五:郑和率领的是“国际船队”
 一位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图泰曾经在古里亲眼见到过郑和的船队。在他的游记中,记载着郑和船队中有“黑人”。
 邓辉认为,那可能是来自南亚地区的水手,在郑和船队上工作。据说,在法国还收藏着一封阿拉伯文信件,那是一个在郑和船队中担任领航员的阿拉伯人写给家人的家书。学者们猜测,郑和所率领的应该是一支“国际船队”,来自西亚、中亚和南亚的各族人民都曾在船上工作。
 “所以,与其说郑和是位伟大的航海家,倒不如说是位伟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他手下的人身份各异、信仰各异、来自不同的地区,他却能把这2万多人聚拢在一起,完成如此伟大的航海事业。”邓辉说。
  15-16世纪世界航海活动对照表( 表格详见11日北京日报第11版)                  
说不尽的“海上丝路”
本报记者 李砚洪
 郑和统帅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特混舰队”,在15世纪最初的30年间,航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青花瓷、拔火罐、织造术、中国历法……郑和船队所及,不仅带去了和平、友谊,更带去先进的中国文化、技术以及中华民族的文明。至今,当地人民还在感念郑和这位“天朝”的使者。而郑和船队带回的很多异国风物,如今我们的生活里依然可见。
 把中国带向世界
 办私塾 播礼教
 据泰国郑和研究专家陈闻考证,泰文史籍中有郑和随员在泰国大城京都华人社区首创私塾教学,传播民俗文化的记载。华文书籍报章记载则更多:“有城池宫室、田畜市列,与江淮风俗不异。”郑和留在泰国的文人学士,大都来自江浙一带,他们通过歌谣、顺口溜等方式,在华人社区传播中国民俗文化,当地泰人也深受影响。泰文书中有“林姑娘万里寻兄”等动人史实,这些郑和时代的文人墨客对当时泰国民俗文化确实起到了孕育作用。
 郑和下西洋使西洋国家无法逃脱中国语言文化巨大的同化魔力,“国语颇似广东乡谈音韵。”这种语言文化的同化,促进了其它民俗文化的变迁。琉球国民“能习读中国书,好古画铜器,作诗效唐体”。安南国“常有文学之人,则往习学艺,编买经传诸书,并抄取礼仪官制内外文武职与其刑律制度,将回本国,一一仿行。因此,风俗文章字样书写衣裳制度,并科举学校官制朝仪礼乐教化,翕然可观”。
 青花瓷 郑和钱
 郑和时代,青花瓷制作工艺已登峰造极,纹饰精细,发色明艳,料色直透釉骨,永不脱落。郑和船队满载的出口货物中,青花瓷是主要的贸易货物之一。资料显示,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非洲东海岸到处都发现大量青花古瓷。
 马六甲历史博物馆(荷兰红屋)内,珍藏着一批古孔币,被考证确认为“郑和钱”。此外,该博物馆还有一批造型独特的“动物锡钱”,这些钱币以锡为原料,形制以动物为主,如鳄、鸡、鱼等,上面刻有吉祥汉字如:旺财、宝、福、吉、缘等。这些锡钱,显然是远在海外的中国商人为便利贸易流通而就地取材所铸造的。
 拔火罐 洗药浴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马利章教授在其所著《郑和朝觐见闻》中讲到他在亚丁工作时的一段见闻:有一天,邻居家一位正在读大学的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跑来找他,这位大学生对马教授说,我带你去看看古代中国人在我们国家传下的神奇医疗技术,当地人称为“哈贾麦?撒尔宝”。马利章一看,原来竟是地道的中国民间流传的拔火罐!
 正在给人治病的也门人说,此法是由率领中国船队到达亚丁的一位名叫撒尔宝的头领教给我们祖先的。这里的撒尔宝就是郑和的小名“三宝”,也就是说,撒尔宝是三宝的另一种说法。
 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中有医生队伍,泰国天气暴热,瘟疫流行,乡民又缺医少药,死亡严重。百姓听说三宝大人的船队来了,都去迎接,患病者纷纷向三宝大人求医求药,郑和亲自了解病情,并将船上的药投入溪流河水之中,叫患者跳入水中洗澡,凡是经过药浴的病人,个个瘟病全消。这种治病的习惯,现在还在当地流行。
 教渔桑 传织造
 印度科钦地区的显著标志是“中国渔网”。据说郑和船队来到科钦后,把这种捕鱼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故称为“中国渔网”。这种捕鱼方法是用四根木棍的一端绷住渔网,沉入水中,四根木棍的另一端收拢起来,然后用长棍固定在木架上,渔民用杠杆原理来收网和放网。这种捕鱼方法在中国云南的水乡依然流行。
 郑和使团所到之处,给当时一些相对落后的亚非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生产方式。占成国(今越南归仁)地处亚热带,过去庄稼只能每年一熟,郑和去后,派人教他们凿井,取水灌溉,指导他们改进耕耘技术,一年收三熟,从此占城国以产米出名,逐步走向富庶。
 在巴厘岛民族村,中国的藤编工艺颇受年轻人青睐。据当地工匠们介绍,藤编工艺技术也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传授给当地的。
 郑和船队的水手来到肯尼亚帕泰岛后,带来了中国的缫丝和织布工艺。帕泰岛西游村71岁的老人姆温耶?奥马尔说:“40至50年前,我还听村里的老人讲,西游村以前曾经有过缫丝业和织布业,也就是养蚕并用蚕茧缫丝,种棉花并用棉絮织布,或者用蚕丝织布。在中国人到此之前,岛上没有这类手工艺,它们是中国人带来的。”
 把世界带向中国
 当亚非各国陶醉于郑和带给他们的金银、钱币、丝绸、瓷器、铁器、铜器以及生活技能和文明礼仪的同时,郑和也把奇花异草、奇珍异兽与和平友谊带回了中国。《明会典》和《明史》记载,郑和带回的贡物和市易之物计有:五金类17种,香类29种,珍宝类23种,动物类21种,布类51种,一般用品类8种(不含金属品),药品类22种(不含香类),颜料类8种,食品类3种(番盐、糖霜、胡椒),木料类3种。
 22年来使318次
 郑和的仁义之旅极大地带动了明朝与海外各邻邦的友好往来,北京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因为倾慕和学习中华古国的灿烂文化,亚非各国派来的使节络绎不绝。为了做好接待外宾工作,明成祖专门在北京设立四夷馆,统属管理海外各国外交事务,并培养大量翻译通事,方便语言交流。皇宫附近设有设施齐全,豪华舒适的国宾馆―――会同馆,向外国使者提供饮食起居。
 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使团同时来华。东南亚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4个国家中,先后有10来位国王来华访问,他们之中,有3位国王因病不幸去世,将“体魄托葬中华”,作为世代友好的象征。
 麒麟就是长颈鹿
 肯尼亚马林迪博物馆馆长阿布达拉?阿里?阿劳西日前表示,马林迪希望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最主要的计划便是再现“麒麟送中国”的历史场景。
 据记载,1419年,郑和船队带着非洲麻林国(即现在肯尼亚的马林迪)进贡的麒麟回到中国,当时南京城万人空巷争睹麒麟,可谓盛况空前。而这麒麟便是长颈鹿。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幅名为麒麟图的明朝古画,画的就是长颈鹿。
 麒麟原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兽。长颈鹿在明代传入之时,国人都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但因长颈鹿的形态、习性与中国古籍描述的麒麟相当吻合,加上麒麟出现是太平盛世的祥兆,朝中大臣便认为这种动物便是麒麟。当时的皇帝明成祖也龙颜大悦,命令画师作麒麟图,还有大臣写出《瑞应麒麟颂并序》一文来表示祝贺。
 除此之外,很多国家向明廷朝贡的珍禽异兽还有被称为“花福禄”的斑马,以及非洲骆驼、非洲狮子、鸵鸟等。
 压舱带回红木
 郑和下西洋还带回来大量木材,主要是红木,因为红木分量重,正好做压舱之用。
 中国林业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家驹说,东南亚地区产的红木最好。随着郑和下西洋及海运的开放,红木从海外大量涌入中国,一些能工巧匠用木质坚硬、细腻、纹理漂亮的红木,竞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工艺品,并用于园林建筑,从而促进了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的空前繁荣。
 郑和二十世孙郑宽涛说,郑和下西洋还给中国带来了许多珍稀动植物,南京静海寺内种有五 树、海棠等从海外移植的珍稀植物,以及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后来李时珍为撰《本草纲目》,还特地到静海寺居住了很长时间。
 苦瓜与燕窝
 《星槎胜览?苏门答剌国》中有一段说:“其有一等瓜,皮若荔枝,如瓜大。未剖之时,其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油,香甜可口。”这种瓜就是由郑和带回中国的,即今天我们日常吃的苦瓜。此外,郑和还带回很多名贵物产,如燕窝、鱼翅,爪哇的水果―――榴莲等。
 马六甲出生的华人林局绅,是研究郑和的资深专家,他说,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是明朝航海家郑和。
 林局绅说,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的一个荒岛处,食物紧缺,无意中发现断石峭壁上的燕窝。于是郑和就命令部属采集,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数日后,船员个个脸色红润,中气颇足。回国时,郑和带了一些燕窝献给明成祖。从此,燕窝成了朝拜皇帝重臣的贡品。
 “郑和记忆”深植东南亚
 历经600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在中国和当年郑和下西洋远航船队主要经过的东南亚地区,已经形成了两个“郑和”。一个是中国历史范畴的郑和,一个是存在于东南亚各族群历史记忆中的文化范畴的郑和。
 而东南亚视野中的郑和,虽然是以中国明代郑和为基础,但却是由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在内的东南亚各族群以当地文献、宗教仪式、神话传说和社会民俗等方式诠释出的郑和。
 郑和船队访问过的不少国家和地方,至今都保存着有关郑和的各种纪念物、遗迹和传说。如泰国的三宝公庙、三宝塔寺、三宝港,马来西亚有三宝镇、三宝山、三宝庙、三宝井、三宝宫、三宝城,新加坡有三宝山,苏门答腊有三宝公庙,印度尼西亚有三宝洞、三宝船,菲律宾有三宝颜,印度有郑和像,非洲索马里有郑和屯,肯尼亚有郑和村等。
 在东南亚地区,关于郑和的资料,除中文外,大多以马来文、英文、印尼文、荷兰文等写成。成书于1615年《马来纪年》,记载了郑和护送明朝汉宝丽公主和亲马六甲王的史实。直到今天,这个美好的故事还一再被马来人和华人艺术家当成创作的素材,搬上戏剧和歌剧舞台。
 中外学者的研究显示,目前,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东南亚各国的环南中国海区域,存在着一个以华人社会为依托、大体相同的郑和崇拜现象。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异地生根的文化象征。
  网络编辑:刘春燕
------分隔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扑克牌飞出去飞回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