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现代军人穿越回古代的铠甲有什么用

威武霸气!古代军人原来是穿这个上战场杀敌
明天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今年的八一建军节注定不会平凡!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以一场气势磅礴的沙场阅兵庆祝90岁生日,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兵哥哥们的身影真是英姿飒爽啊!
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不知道大家在家有没有读书呢?每当学习忙碌的时候,总想着有空的时候能够心无旁骛的读完一本书。读书不仅能够让人心情愉悦、品味人生,还能增长见识。今天就让小编来为你们推荐两本书,揭开古代兵哥哥的服饰变化。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这本书根据传世文物、考古成果和文献记载,以图解的方式,再现中国历代军人甲胄的基本风貌,与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它,根据各个朝代的已知资料比例,加上了不同程度的假设来填补拚缀未知的空白,对各时期有代表性的甲胄的形制、结构、系缚等,都作了认真的揣摩与描摹,并以假想设计了古人穿戴甲胄的步骤,从而使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甲胄都得到全面直观的展示,其成果对于军戎服饰研究和影视、戏剧、动漫、游戏等各个相关领域的美创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
《中国古代军戎服饰》对中国古代军戎服饰进行了系统描述,上自商周,下至明清,以考古资料、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有关研究者论述,用复原图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历朝历代的军人造型,生动形象,极具观赏性。透过栩栩如生的复原图,让读者领略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趋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今影视剧看多了,许多人都以为古代的将军士兵每天都穿着甲胄。但其实戎装也跟如今的军服一样,不同场合、不同职位穿的是不同的衣服。甲胄就跟现在的防弹衣一样,谁没事天天穿啊?上朝穿朝服,办公穿公服,平时穿常服,没事穿便服,打仗才穿甲胄,将军兵卒平时穿的是戎装。
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我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汉朝时开始普及玄甲(铁甲),唐朝流行明光铠(最接近欧洲板甲),宋朝盔甲最重种类最多不但有铁甲,还有皮甲和纸甲样式也很多不过淘汰了明光铠(不知道为什么)。元朝中西样式铁甲、皮甲都有,最后统一为棉甲。
明朝很有意思,初年恢复宋甲,中期改造元甲(元朝棉甲不过增加铁制护臂,看来毕竟铁甲还是比不过棉甲)成明甲,末期发展成后来清甲(清朝盔甲样式),真是跨越三朝。而明清盔甲差不多是一样的。
以下均来自《中国古代军戎服饰》
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西周武士身着的“练甲”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
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 年) 春秋战国除大量使用皮甲胄外,也使用青铜铠甲。战国后期,出现了铁制铠甲。▼
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秦代的戎服,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足穿靴或履。兵的首饰有四类。一类为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一种为军吏的。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第三类为帽。第四类是发髻。▼
秦代兵士铠甲复原图▼
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汉代的戎服在整体上有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又称沙毂禅衣(即有绉纹的单衣)。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
西汉骑士手持铁铩复原图。铁制铠甲开始普及,并逐渐曾为军中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
魏晋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420年) 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袍长及膝下,宽袖。褶短至两胯,紧身小袖,袍、褶一般都是交直领,但也有盘圆领。裤则为大口裤。东晋与西晋相比较裤脚更大,很像今天的女裙裤。▼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 南北朝时期的戎服很具特色,不仅样式多,融合了多民族的服饰,而且因武官制度进一步完善,官兵在服饰上有了更明显的区别。▼
隋代(公元581年至公元618年)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
宋代(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 宋代军队的普通士兵作战时只有衣甲,头上戴的是皮莅子。▼
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 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
金(公元1115年至1234年)金代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
西夏(公元1032年至1227年) 西夏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
元代(公元1279年至1368年)蒙古主力军全部是骑兵,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且还配有火器,尤为突出的是甲胄。甲身全部用网甲制成,外表用铜铁丝缀满甲片,内层用牛皮为衬,制作十分精巧。元代的戎服在建国之初无论将帅士兵,只有本民族的服饰——质孙服。蒙古式戎服的冠是帽和笠。▼
明代(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 明代的甲胄绝大多数是用钢铁制造的,技术十分先进,种类繁多。明代的武官制度是历史上最完备的,而军戎服饰的等级差别也最明显。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
清代(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火器的日益发达使铠甲越来越不受重视,因此清代的铠甲在前期还用于作战,中期以后纯粹成了摆设,只有在阅兵典礼上有时还使用,作战时只穿戎服或绵甲,根本不穿铠甲。▼
欣赏了这么多,有没有大呼过瘾呢?自古以来,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现在还有为人民服务。有了这些可爱的人们,我们才能安居乐业。提前一天祝福军人们,你们辛苦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古代兵哥哥受阅时穿啥样?唐朝竟有纸做的铠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唐代还出现了非常特别的铠甲:纸甲。它是用多层纸叠粘在一起制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铜、铁制作的铠甲轻。“要注意的是,唐代的布甲、纸甲依然具有实用性和坚固性。”而且布甲、纸甲上绘有缠枝花卉、云形宝相图案,制造精美。
导读:唐代还出现了非常特别的铠甲:纸甲。它是用多层纸叠粘在一起制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铜、铁制作的铠甲轻。&要注意的是,唐代的布甲、纸甲依然具有实用性和坚固性。&而且布甲、纸甲上绘有缠枝花卉、云形宝相图案,制造精美。
隋唐铠甲穿戴展示图。
清代乾隆荒地戎装像。
明代《出警入跸图》。
宋代铠甲穿戴展示图。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期待后天的大阅兵,以阅兵式壮军威,古今中外都如此。想知道古代兵哥哥接受检阅时穿成啥样吗?南京服饰史学者黄强为您揭开古代军戎礼服的神秘面纱。
扬子晚报记者王颖徐媛园
唐朝竟有纸做的铠甲
黄强介绍,古代战争使用冷兵器,短兵相接,故将士们操练和上战场都身着铠甲。到了唐朝,国力鼎盛,军队的一部分戎服和铠甲开始从实用的功能中脱离出来,出现了众多以装饰为主的仪典服饰。据《唐六典》记载,唐代的铠甲有13种: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白布、皂绢、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其中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木甲等铠甲是用丝绸等布料和一些皮料制成,这些铠甲开始用于礼仪性质的场所。
唐代还出现了非常特别的铠甲:纸甲。它是用多层纸叠粘在一起制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铜、铁制作的铠甲轻。&要注意的是,唐代的布甲、纸甲依然具有实用性和坚固性。&而且布甲、纸甲上绘有缠枝花卉、云形宝相图案,制造精美。
宋代华丽的&五色介胄&
黄强表示,宋代的军戎服饰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战铠甲,另一种是仪卫礼服。实战铠甲中,用铁制作的叫铁盔、铁铠、铁甲,组件较多。据记载全副盔甲有1825片甲叶,一副铠甲近50斤。还有用皮、纸制作的轻甲。
宋代仪卫礼服外表装饰非常华丽,被称之为&五色介胄&:用黄絁(粗帛)为面,用布作里子,用青绿色画成甲叶的纹样,并加红锦缘边,以青絁为下裙,红皮为络带。这种甲胄刚好到人的膝盖,前胸绘有人的面目,从背后至前胸缠以锦带,并且有五色彩装。《宋史&仪卫志》记载,宋代铠甲的颜色,有黄、青、朱、白、黑、金、银等色,仪仗用的绢甲色彩比唐代更加丰富。元丰后公服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
明代出现&V&字领铠甲
黄强介绍,明代是重型铠甲和轻型铠甲地位交替的时期。重型铠甲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另一种轻型甲&&绵甲便应运而生。绵甲柔软、轻巧,在表面还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轻便灵巧,蘸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明代的铠甲在设计、制作中也注意了时尚化。比如出现了潮味十足的&V字领&、 &镂空式护耳&等时尚元素。&
明代很重视军事检阅和礼仪仪式,出现了专门的礼仪铠甲。检阅军队或进行礼仪展示时,从事仪卫活动的侍卫官戴凤翅盔、锁子甲;锦衣卫戴金盔甲;将军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等。将军、锦衣卫都腰悬金牌,持弓箭矢、佩刀,执金瓜、叉、枪。礼仪铠甲色彩鲜艳;兵器明亮锋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银光。
清八旗军队以服色命名
清代甲胄分为明甲、暗甲、铁甲和绵甲等几种。前三种属于带甲片的铠甲;后一种则是布面甲,以缝制厚实的布质纤维层为里,表面缀有甲泡,用来阻挡敌人射出的弓箭。 清代中后期,铠甲逐渐以绵甲为主,它用缎布做表面,因此颜色较多。早期的八旗以红、白、橘黄、蓝为基本色,配上相互错开的四色镶边,组成八旗服色,并根据服色确定旗名。
清代帝王除了有为御驾亲征提供保护的铠甲之外,也有专用于检阅的铠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铠甲实用性非常强,到了清代中后期,皇帝御驾亲征也只是形式上的亲征,更注重装饰性。故宫博物院保留着清代乾隆皇帝检阅时所穿的大阅甲:明黄缎绣五彩朵云金龙纹和海水江崖纹的绵大阅甲。此甲属于礼仪铠甲,甲的周身用了很多黄金材料,制作精美,突起的纹样具有浮雕的效果,彩云金龙等纹饰,彰显出皇帝的威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熊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古代盔甲上披风的作用? - 知乎23被浏览11920分享邀请回答5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如题:  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战士,影视作品里显示是每个士兵都有一面盾牌。  盾牌,这么重要的防护兵器,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士兵不能做到人人装备?  就如同二战德军人人佩戴钢盔,法军都是布军帽一样。当然打不过德军了,因为法军根本不重视士兵装备的重要性!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用脑子思考行吗?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剧组没有国外剧组有钱。  
  搞笑吧楼主,长平一场战役,可能死的人都比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在文艺复兴前死的总人数都多。
  铁贵呀,哈哈哈。  ===圣母不死,灾难不止,杀光圣母,人人有责===
  这么重,不累么?留点力气进攻不是更好。
  都TM斯巴达一手矛一手盾装潘森?弓箭手配盾?长戈兵配盾?
  古希腊古罗马没有马蹬,所以没有骑兵部队,也没有弓和弩,只有标枪,罗马的木头盾牌能抗住标枪就行了。  
  在中国的弓和弩面前,罗马那种盾牌不堪一击。  
  逗逼,盾牌只能防御一些箭矢,中国古代士兵大都用的长矛,所以人人带盾不实用。铁盾倒是能防御住,但是一没钱造,二是带不动影响机动力。所以楼主你就别意淫了……  
  楼主你确定二战法军都是布军帽?
  可是古代一手盾牌一手长毛的欧洲人依旧被拿着弓箭和刀的蒙古人完爆。
  冷兵器战争中持盾攻击力将下降很多,所以真正古代打仗是第一排人持盾,后排的人用前面的人当盾牌
  你连罗马军队的兵种都分不清,还出来吹?罗马军队每人都有盾牌?骗回复贴,大家都不要理他好了。  
  傻逼帖就此终结吧!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您的影视剧里古希腊还只有红内裤呢,重步兵和轻步兵的区别而已,你见过罗马辅助步兵人手一面盾牌?中国重步兵还不是都佩戴重甲和盾牌,作为辅助和突击的轻步兵有什么必要拿盾牌?  
  欧洲猴子打架
一边拉出百八十号人
别说用铁盾
用黄金盾也没问题  古代中国大展
动不动就几十万
就算用木头的也耗费不起
  @死不认穷 按楼猪的逻辑,你家人都得有JB才行喽?
  愚蠢的楼主。。。  连兵种都不懂。。。  那个叫盾刀兵,还有枪兵,射手兵,弩兵,骑兵等等。
  @死不认穷 “影视作品”这四个字就看出来脑残。
  中国影视剧盾道剧太少。楼主没事多看看历史书,尤其军事历史。看书少还来这丢人太不应该了。
  @无为风气
12:08:24  搞笑吧楼主,长平一场战役,可能死的人都比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在文艺复兴前死的总人数都多。  -----------------------------  凡尔登一战死亡人数可是历史记录啊
  从《太白阴经》所得到的资料,唐军的编成装备是这样的:  唐军的主力部队多是步骑混成的,其一个标准的军团应该包括步兵12500人,骑兵,辎重兵,一支这样的部队合计约两万人马。其中,12500名步兵中,甲兵7500名,主要使用明光甲。在7500甲兵中有2500名陌刀兵,这些陌刀兵每人在两腰分别挂有弓一把、箭30,背后交叉插有长柄陌刀一柄,长枪一条。此外5000甲兵也同有弓一把、箭30,枪一条,断柄重刀一把。  唐代横刀  5000轻步兵中,2500人配弓一把、箭30,断柄重刀一把,长枪一条,方型牛皮盾一面。另外2500轻兵配弓一把、箭30。背后背着一个更大的箭娄,装箭100,配弩一把,长枪一条。  唐军弓弩配备率得到120%,每名士兵都配有三件以上的武器。这与秦汉军队相比,火力强出了3—5倍,冲击力也大有提高!  而更有意思的是,为了配合骑兵完成对运动速度快,而路途又远的游牧军队,唐军藩镇军和中央军主力的步兵部队都是坐车马机动的,而不是徒步。在得到战场时才下车列阵作战!  唐军骑兵与此前南北朝时有所区别。南北朝时,成熟的马蹬的大量使用使骑兵由秦汉时的轻骑向重甲骑兵发展,也就是人马皆以重甲防护,在战场上发起冲击作战。但唐军当时的主要对手是游牧轻骑兵,且是长途出击为主,所以唐军虽然也有重骑兵的存在,但更多的还是轻骑兵。  唐军的骑兵一反此前南北朝时的重装化,其士兵的保护很好,但战马却甲片很少,只是护住前胸和脸部!唐骑兵人是有完善的战甲保护的,其战甲与步兵甲型制类似。早期的玄甲也被逐渐淘汰,代之明光甲。但骑兵甲的裙甲,膀甲明显比步兵的断,这是为了方便在马上的运动。为了弥补,唐骑兵使用皮带在腿和手膀上固定上甲片。唐骑兵每人身背长枪一条,配圆盾一面,弓一把、箭30,长短唐样刀(横刀)各一把。战备相当完善!  唐军远程作战的战术运用也有了很大突破:实战中,唐军骑兵与坐车的步兵共同达到战场!如果敌军首先发动进攻,唐军拥有与宋军同样高的弓弩配备量,先以箭镞攻击对手,随后刀阵迎击,当两军混战在一起的时刻,骑兵迅速从侧翼扰到敌军后方,两线夹击对手!如果我军主动进攻,骑兵主要担负从侧后扰到敌军后方,迁制对手主力,同时步兵开始以刀阵推进!最终实现围歼!史书上有“如墙而进”,“当嗣业者,人马俱碎”来描述唐刀阵推进时的强大威力!  唐军的战术有些类似亚力山大大帝的矛阵加重骑兵的战术,但与当时马其顿的仪式化战争已经西方的简单军阵相比,唐军则具有级高的战斗优势!  可见唐军步骑的配合与后来的“两翼铁骑”是完全不同的!唐军骑兵虽与步兵合为一体,但在战斗中其使用是完全独立于步兵的!可以说是由唐军创造了步骑合战的最优秀典范!唐军的战术级富力图全歼,所向披靡的霸气。这与其他军队在骑兵面前将步兵作为列阵死守的工具的作风完全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唐军拥有级高的主动进攻精神!  可见,唐军的基本战术是“侧翼迂回,前后夹击”!唐军将步兵列阵的威力和骑兵强大的机动性能通过“畜力化运载步兵”这一创新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发挥了历史上最强大的“反骑兵军团”的威力!  应该认为,通过上千年的国家体制演进,以自由经济带来的巨大财富为基础,以牺牲国家动员能力为代价,唐军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对外进攻能力!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是民与兵合一的机制。这种兵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士兵出征的很多装备得自己掏钱购置,“皆自备”。具体自备哪些东西呢?《新唐书》交代得很清楚:人均一张弓,三十支箭及一种叫胡禄的箭囊;横刀一把——一种佩刀,日本现在有完整样本。武器有了,还得有后勤装备,即磨刀石、毡帽、毡装、行李箱各一件。当然,还有吃的:人均携麦饭九斗、米二斗。此外,还有着装要求,唐朝的大部分士兵穿明光铠,骑兵还要在身上、腿上和手膀上配置铁甲,背上有长枪。    以上装备是不是都直接配置在士兵身上呢?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那份量也不轻,不过根据记载来看,军队里有驮马。这些装备在平时都储存在折冲府的军库里,当有军事行动时,再看具体情况进行发放。  隋炀帝时期远征高丽,因为路途遥远,粮食运输艰难,所以每名野战士兵身上要负重好多天的粮食,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和战斗力。也因此,有些士兵冒着杀头和饿肚子的危险,将粮食埋在地下。  如果是和平时期,这些府兵就配备横刀和弓矢。  个人装备如此,那么单位的配备情况又如何呢?唐初士兵三百人形成一个团,每五十个人组成一个队,每十个人组成一个火。火是一个很小的军事单位,但仍会配备六匹驮马,如果弟兄们实在差钱,可以用驴子代替驮马。同时还有布幕、铁马盂、铲子、凿子、箩筐、斧头、钳子、甲床等各两件,锅子、火钻、盐袋、碓等各一件,马缰绳三件。马盂是什么呢?据唐朝人李筌的《太白阴经》记载,它是一种盛食品的容具,有木制的,也有铁制的,容量为三升,能保温,“冬月可以暖食”。  唐朝的军粮可能还是未脱皮的,上了前线,还得用舂米工具,这工具就是“碓”。  还有火钻这玩意,别以为这是取火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兵器,打仗的时候,在火钻上浇上油,点上火,直接往敌人阵地上扔,大约可以算是原始手雷吧。  此外,每人还配备一把锤子,象牙做的。这锤子可管用了,可以用来开箱撬锁,类似瑞士军刀吧。  这样看来,大唐王朝单兵的装备确实杠杠的。  而对于战马,政府是有补贴的,不是直接给战马,而是每个骑兵发二万五千钱,自个儿买马去。如果战马过了服役年龄,就卖到民用市场上,用所得资金再买新的战马。不过这战马会不会和机动车一样折旧,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唐朝历时将近三百年,其军制也是在变化发展中,后来的情况如何呢?  唐朝募兵考试  射击命中率要求在50%以上  到唐玄宗的时候,由于拓边战争增多,原来的兵力明显不够用,于是改为募兵制,关于这个制度如何,咱们没必要做学术性的研究,还是看细节吧。  唐朝募兵,首先身高是有要求的,20岁入伍,身高应该在五尺七寸(大约1.7米)以上,就算降低要求,也要在五尺以上。入伍男子免除赋税。  对士兵使用兵器也有要求,即要求士兵能够自主使用伏远弩,射程三百步;要求士兵在四发中能命中两发,50%的命中率才算过关;对擘张弩的应用会有场考试,擘张弩是一种用双臂拉开的弓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要求是四发二中,也是50%的命中率。  以上两种是重射击武器,对于轻射击武器的使用,则是这样的:角弓弩,射程二百步,要求是四发三中,对于命中率的要求提高了25%;单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要求是四发二中。  兵力战术分配  战斗人员占七成弓弩手比例不低  别以为古代打仗场面,就像影视里面那样,将军大吼一声,然后就奔跑吧兄弟,大伙儿一窝蜂上去群殴。实际的战争场面蛮复杂的,这里,咱们参考一下唐朝神一般的战将李靖的《李卫公兵法》吧。当然,这部兵法在宋朝散失得很厉害,幸亏杜佑的《通典》里还保存了一部分。  在《李卫公兵法》里,每次出征时的军队数量是有规定的,大将出征,一般每次授兵两万。当然,这也不是死指标,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临时更定”。至于兵种的组成结构,李将军说得很详细:一支四千人的野战部队,称为“中军”,必须有2800名战斗人员,比例为70%。  这2800战斗人员当中,有800名弓弩手,弓弩手又再细分:弓箭手400人,弓弩手400人,骑兵1000人,刀盾手500人,唐朝管这类士兵叫“跳荡”。还剩下500人干什么?他们是“奇兵”,是用来机动作战的。按照唐朝部队编制,机动作战人员必须占三成,“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为奇兵”。
  古代欧洲是兵团作战,大概是几千到几万人,,,但中国的地形,还有强弩等的使用,根本不适合兵团作战,而中国很少听过作战是几千人的吧,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人,从西北打到东南,几十万人人手一只盾牌不现实,还有罗马帝国主要是职业军人,以打仗为本,而中国士兵大多是农民,在需要时应征入伍  
  唐军事无巨细,一概都有。不会装配不起盾牌。无非两个原因  一个是单兵防护已经很强悍了,大部分都穿盔甲。另外一个,就是分兵种,看你干什么活  轻步兵配牛皮方盾,骑兵配圆盾。士兵连刀都分别带不同种类的、四把。重刀、长刀等  等。怎么可能不带盾牌这么简单的防护装备,除非是不需要。  唐军很矫情的,连到战场有条件都是步兵乘牛车,到战场在列阵,吃着火锅唱着歌就去打仗了,拽吧!!!!!
  古代中国军人不带盾牌,本就是楼主不读书,不思考的笑话。
  鬼岛畜不学无术
  用影视作品做根据,原谅我爆句粗,楼主傻逼。
  @看不走眼
11:53:32  黄种人这种小个子 拿的动嘛  -----------------------------  几十年前的美国大兵也没多少肌肉
  因为我们把盾牌穿在身上了!!!!同问为什么古希腊和古罗马士兵穿的那么清凉?
  因为没有民主,没有选票!满意不?SB
  楼猪拿电影当成历史,智商连头猪都不如
  楼猪肯定是从台湾来的,只有台湾狗才会整天胡思乱想
  怪事,我居然不讨厌这个死不认穷
  弱智  
  现在弱智的人真多!  
  电影也当真了  
  我非常不能理解中世纪后期,欧洲的骑士铠甲在身的情况下还有再拿一个小盾的情况。  几十斤的铠甲在身,十几斤的长矛在右手,几斤重的长剑跨腰间,然后左手再套一个小盾。  骑兵拿盾牌,全世界也不多啊。
  玩过了游戏 以为盾真的是全面防护的 这可咋整····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都有盾剑盾刀组合的步兵,你没看见那是因为剧组没钱
  并不是所有兵种都适合配盾牌。古代中国军阵中既有阵前防御、不带兵器的大橹兵,冲锋时为后续部队提供掩护的刀牌兵,也有不带盾牌的专职提供远程火力的弓弩兵,作为攻防中坚的长矛兵、长戟兵。因此,配不配盾牌,纯粹依据士兵在军阵中的职能分工而定。
  无知无畏,谁说古代中国士兵不用盾牌的?不过先要搞清楚一点,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用盾牌。并不意味着拿着盾牌就多了一份安全,未必!毕竟盾牌制约了一只手,还限制了身体活动。  中国武术十八般兵器很多都是有盾牌的,尤其是刀剑,套路延续至今盾牌可能不用了,但是盾牌的影子依然在。很多刀剑套路起架姿势是一只手在前,持刀剑的手在后,这就是典型的一手持盾,一手持兵器的标准架势,只不过盾牌没有了变成了拳或者掌。如果没有盾牌,这样的起架姿势岂不是把弱点暴露于前了吗?  很多徒手的套路其实一开始也是持兵刃的,之所以演变成少了部分兵器甚至变成徒手套路是因为古代有过很多时期是禁武的,严厉程度不同,获得兵器的难度不一样,所以最消耗材料的盾牌在这样的时期民间练武就没有了,民间禁武最严厉的时代连刀剑都极难获得,也就变成纯徒手练习了。所以很多徒手套路大开大合看着好像不给力,你要是想象拿着合适的兵器,这样的动作就毫无违和感了。
  现代中国士兵为什么不能做到人手一把重机枪?!?重机枪多厉害拉风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罗马不断人手一只盾牌,还人手一副环片甲呢,楼主怕是也认为是正确的吧
  1.中国古代兵法最讲究兵贵神速。军队要运动迅速,集结迅速。  2.中国古代兵法还讲究兵无常势,人是兵,水火土木烟瘴都可以是“兵”而且这种“兵”你的铠甲盾牌是防不住的。中国古代战役决胜往往很少是两军对垒拼个死活,而是对方主将“中计”被火攻,水攻等等那个时代的“大杀器”。  3.中国古代打仗人远多于西方,那么就个体而言的个体防御远没有形成不同专业兵种的战阵来的有效。
  好贴。是指回帖的有知识。顶一下回帖的。楼主已被回帖的喷走了。
  盾牌只是个概称
具体要分为 橹 墙盾 大盾 手盾 臂盾
  楼主 听说过 吴钩吗 吴钩就一有长勾刃的臂盾   你知道一个手盾 就是那种单兵用的圆盾 多重吗
估计你提着跑个300米 就得累哭
  @远东镇长
20:10:00  楼主 听说过 吴钩吗 吴钩就一有长勾刃的臂盾  你知道一个手盾 就是那种单兵用的圆盾 多重吗
估计你提着跑个300米 就得累哭  -----------------------------  吴钩,不是钩子,,,他就是日本刀的祖宗,,,  中国早在二千年前就已经普及铁器了,相关的炒钢技术也发展出来了,而钢才有资格做结实的盾出来,,铁器做重的东西不错,但做薄的东西根本不成,太脆,但钢太难制作了,,也太重了,,有那个份量的钢还不如多打几把好刀出来,,在那个攻强守弱的年代里,有限的钢材,只会用于做攻击性兵器,  中国也就是这样,,而欧洲的铁器普及,还是在中国一千多年以后的事,所以古罗马想搞到钢,,只能到印度去进口去,,所谓大马士革钢,也是从印度进口的乌兹钢,而不是大马士革产的,,中东打刀的用钢都要万里进口,那古罗马还有钢来做盾?当然不用钢来做盾了,,用木头就成了,因为就是那水平,,所以对手的钢刀也不会多,,做个木盾,皮盾,那样比提个木棒子上去要牛逼多了,,
  因为中国那叫打仗,,外国的按中国人看是在打群架
  这天涯真他么不能上了。大清早的就被恶心,天天如此,不能忍。骂你吧他么素质低,不骂你吧,真他么气人。  这么多弱智,问这么多智障的问题。你他么是天涯的托么,专门制造话题?还是真拿钱了,故意来恶心人的。  他么说话都不长脑子,张嘴就来啊。各种为什么。要在老子面前,非大嘴巴抽死你丫挺的。一帮废物。  你干这工作,你他么窝心不窝心啊。艹
  @lafayette-22 10:12:28  古希腊和古罗马士兵(早期),都是城邦自由民,身份较高,家里有钱,他们的装备都是自己出钱买的。如古罗马惯例,城邦年轻人有服兵役的义务,之后才有权参加选举。  这些类似北朝部落兵,装备很好。其身份类似于先秦的“士”。  马其顿的大方阵的士兵不是来自城邦自由民而是城外自耕农,家里较为贫穷,服役当兵时装备是国家出钱。因此装备中个人防护就较差。如他们没有大圆盾,只能在队列中双手举矛攻击。  中国......  -----------------------------  那时候的东西方装备质量的优劣是个大话题,要很专业的人很多考古证据才能搞清楚的。  不如说点简单的,江南的诸子百家有几个?为什么会那么多?基因好吧。
  @_江河湖海_
12:58:13  可是古代一手盾牌一手长毛的欧洲人依旧被拿着弓箭和刀的蒙古人完爆。  -----------------------------  打到东欧蒙古就被人家完爆了,还被埃及骑兵到达,蒙古骑兵被夸大的成分很大
  电影里还有骑龙喷火兵哩  
  楼猪,你霉国粑粑们怎么不每人拉一门大炮去叙利亚打?!
  如果罗马希腊的军队拿盾有装甲的是重步兵,还有轻步兵弓箭手呢。
  @lafayette1124:   评论 开化神棍:是呀,胡人占据中原,就自称自己才是“正统中华”而将汉人视为“蛮夷”,古往今来,史不绝书吧。  ------------  胡人是可教化的文明程度也较高的一群人,与百越人完全不同。  汉武帝的五个顾命大臣里就有一个胡人,他叫金日磾。是匈奴贵族,后来成了俘虏,再后来成了奴隶。最后被汉武帝提拔成了顾命大臣。可见在汉武帝眼里,胡人是比百越人强的。实际上,北宋中期以前,很少有百越人的影子。  匈奴除了最后被打急了,前期基本上从不杀汉使。和百越人动辄杀汉使,动辄要吞汉不一样。  当然在百越人眼里,刘邦都不算是汉人,自己才是正统。阿Q文化源远流长。  同样,总有一天百越人会说,西方人不具有西方文化,自己才是西方文化的继承者。然后吹着吹着自己就信了。
  兵种不一样,作用不一样,装备也不一样
  元灭宋,靠着是什么?就是投石机,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炮。宋步兵已经演练了整套的防骑兵的方法,蒙元也一直没有好办法。从中亚引进的投石机,打破了这种军事平衡,投石机不只是用来攻城的,更多的是用来破步兵防御的,你的什么盔甲拒马战车统统没用了。什么斯巴达勇士,波斯人那么多人扔石头也砸死了,别信那些神剧。  明初打得蒙元毫无还手之力,朱棣狩猎漠北,其实就是有了火炮,超视距作战,等你骑兵到了跟前,没几个毛了,步兵收割就完事了。而多兵种协同是门艺术,不是你有了就能发挥效力的。
  欧洲的那些密集步兵方阵,中国兵家一个火牛阵就彻底搞定了!你力气打,你能打,你跟牛去拼吧!  中国的冷兵器作战,很多兵书都是着重于谋略,其实基层的战法是花样繁多,别以为看了几部电影电视剧就觉得那是神,其实那是扯淡!什么斯巴达勇士,什么木马计,看着不可笑么?不过我们能阻止历史匮乏的国家自娱自乐么?
  古代的守城,并不是影视剧里的呆在城里,一方爬梯子,那是扯淡。守城一方都是背依城墙列阵防御的,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展开兵力,没有后顾之忧,一旦不利,退回城内,伺机出击。  就是到了崇祯时期,对满清,还是依靠城墙布阵,这不是简单说什么大军不能入城,而是作战就是这样玩的,你一个城墙能站多少人呢?你兵力怎么展开?  这也是很多人说袁崇焕在蓟州故意放皇太极的原因,你的兵都在城外布防,怎么会被对手绕道而过呢?  如果都是龟缩在城里,敌军根本不会攻打你了,直接绕过去了,别觉得古人不懂,围魏救赵是怎么来的?就是直取对手都城,不管其余。
  那是兵种的不同。按你的意思是现在有钱了,每人配一门大炮岂不是更好。
  @yangyunyy
12:05:16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剧组没有国外剧组有钱。  -----------------------------  老电影兵士只有一层布,新电影满城尽戴黄金甲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人穿越回古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