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哪些工作

2014年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宽的地下水科学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职业素质高、有创新精神,适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国土、水利、城建、农林、煤炭、冶金、环保等部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资源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勘查、设计、施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等工作。下面让职导网小编为你介绍一下2014年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吧!
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带有明显的水文地质学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偏向于地下水污染治理和地下水环境修复,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际上学的就是水文地质学,只是过去报申水文地质学本科专业介绍没有成功,所以说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是集合我院最强实力的专业方向.该专业的整体实力应该可以在国内排在第一名.未来的专业去向应该是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开采,地下水污染的防护和治理,以及相涉及的岩土工程方向.整体来说就业前景很不错,但该专业本科毕业的工作去向,主要会是地质勘察大队、水文地质勘察大队、勘探设计院、水利部门、自来水公司、以及一些工程公司等,总的来说出野外和下工地的时间会比较多,不是太适合女生。
主要到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到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而且历年经验来看,以上列举的本科用人单位一般情况不会接受女生。所以,如果你只想本科毕业求职,建议不要选择该专业,如果能购继续深造,这个专业倒是不错的去向,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去大型设计院和水利局、国土资源等机关工作,前景不错。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到 日,325068位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9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68元,0-2年工资424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1元,6-7年工资6816元,8-10年工资7687元。
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国土资源、水利、城建、环保、煤炭、冶金、交通等部门的相关单位(如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电力设计研究院、煤炭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地热开发设计院及各种工程施工单位等)以及中外合资企业、教育部门、部队的相关领域从事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科研、教学、管理、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工作门。
温馨提示:
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职场导师曾先生提醒各位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是通过职业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学会找工作。
推荐阅读:
&2014年市场营销教育专业就业 前景与就业 方向
&2014年高考:2014年十大高就业率冷门 专业
&2014年高考填报志愿:2014年十大最赚钱行业
)聚焦于职场人和准职场人每天必须面对的如何求职、如何履职、如何升职、如何辞职等话题,专注于职业指导服务,让天下职场人有偿分享闲置在头脑中的职场职业智慧。
本文转载自[
职导网 - 职场资讯 ]频道
[已过滤文章中的超链接]
被转藏 : 0次请选择分会
直辖市地区
国际校友会
海外校友会
我校原创话剧《爱,不殊不忘》荣获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
校友会通知
2015年全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长安大学校友会 供稿
&&&& &7月10日上午,由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2015全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交通科技大厦601室召开。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等20多所高等院校、国家部委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代表就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认证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研讨。我校副校长贺拴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教务处长胡大伟教授出席了研讨会。
&&&& &我校副校长贺拴海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万力教授分别致辞。贺拴海教授简要介绍了我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概况,代表学校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新的契机,也会为我国新时期“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技术和科技人才支撑。万力教授对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 &研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会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熊巨华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和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的相关领导分别就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生野外工作能力锻炼等提出了建议。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家沈照理教授和我校李佩成院士先后讲话。沈教授回顾了水文地质专业发展的历史,希望年轻一代担当起专业建设的重任。李院士指出目前水文地质领域存在的人才断层问题,并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加快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
&&&&&& 会议第二阶段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王广才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王恩志教授介绍了地质类工科教指委2014年长春会议的有关情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力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梁杏教授分别对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合肥工业大学骆乾坤博士对合肥工业大学申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 &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推动下,国内高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为国家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水文地质人才,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为该专业尽快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提供支持。
贺拴海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研讨会现场
发布人:长安大学校友会 供稿
&&时间: 08:46:52
地址: 中国 西安市南环二路中段 邮编: 710064 电话:
校友会制作 陕ICP备号-1您当前所在位置:&&&人才培养&&&本科教学大纲&&&正文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 培养目的与培养目标
l& 培养目的: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地球科学基本理论,较系统掌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要求掌握地下水形成和演化机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开发、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l& 培养目标:
LO1) 人文综合素质和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人文综合素质,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科化学等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LO2) 扎实的专业相关基础科学知识:具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
LO3) 宽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具有比较系统的地下水动力学、水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LO4) 坚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进行地下水资源及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开发、治理的初步能力。
LO5) 技术管理和合作交流综合素质:能熟练掌握解决地下水相关的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方案,并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综合素质。
LO6) 自主学习、知识提升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了解国内外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能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制定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具有吸纳相关学科知识和技术在本领域应用的创新能力。
二、 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与专业特色
l& 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
1. 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和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污染治理;
2. 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教学、实验与研究工作;
3. 毕业生可在国土资源、环保、水利、矿业、城建等部门从事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
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1. 以地球科学为基础,具有数学、物化、环境、水利、生物、计算机模拟等专业知识;
2. 以地下水相关的工程应用技术为核心,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相结合;
3. 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三、 专业培养标准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从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地球科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掌握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力学等专业相关知识。
(2)专业知识
掌握比较系统的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力学及等专业知识。
(3)工具性知识
了解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高级编程语言和专业软件应用技术;熟练掌握英语,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4)扩展知识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监理、社会学、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2. 能力结构
(1)基础能力
了解国内外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科学和技术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具有能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制定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能力
熟练掌握认知各种地质过程,特别是掌握地下水形成、埋藏、分布和运移的基本规律,掌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野外工作基本方法和手段,具备分析和解决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的能力,具备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和规划设计的能力;掌握与地下水有关的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和分析技术,初步掌握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理论和模拟技术,分析与解决实际地下水污染问题。
(3)扩展能力
掌握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具有较强计算机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应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
3. 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
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正直诚实,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2)身心素质
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能体现哲理、情趣、品味、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人文素质
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以及现代意识;善于自学,同时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素质。
(4)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工程素质和科学素质;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有立业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考与包容、合作与竞争能力;富于团队合作精神,并在团队中很好地发挥作用。
四、 主干学科和相关课程
主干学科: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主要课程:水力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附水分析、专门水文地质学(包括煤田水文地质学及污染水文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学原理、水文地质数值法等。
特色课程: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
辅修专业课程模块:共35学分
水文地质学基础(48学时3学分);地下水动力学(含水力学基础)(64学时4学分);水文地球化学(附水分析)(48学时3学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48学时3学分);地下水污染与防治(32学时2学分);专门水文地质学(40学时2.5学分);普通地质学(40学时2.5学分);矿物岩石学(48学时3学分);构造地质学(32学时2学分);地貌第四纪地质(32学时2学分);工程地质学(32学时2学分);土质学与土力学(32学时2学分);岩土力学(32学时2学分);专业英语(32学时2学分)
选修专业课程模块:共36.5 学分。
水文学原理(40学时2.5 学分);地下水资源管理(32学时2 学分);环境水文地质学(32学时2 学分);矿山水害防治(32学时2 学分);水文地质数值法(32学时2 学分);3S技术与方法(32学时2 学分);环境微生物学(32学时2 学分);给排水工程(32学时2 学分);采煤概论(32学时2 学分);同位素水文地质学(32学时2 学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32学时2 学分);专业英语(32学时2 学分);CAD基础(48学时3 学分);基础工程(40学时2.5 学分);工程地质勘察(32学时2 学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40学时2.5学分);土建工程概论(32学时2 学分)。
五、 课程地图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地图
&&&& 培养目标
人文综合素质和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扎实的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
宽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专业知识
坚实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技术管理和合作交流综合素质
自主学习、知识提升和开拓创新能力
形势与政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普通化学(包括无机和有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地球科学概论
矿物岩石学
构造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球化学(附水分析)
地下水动力学(含水力学基础)
地貌第四纪地质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专门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3S技术与方法
水文地质勘察
土质学与土力学
同位素水文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地质灾害与防治工程
环境水文地质学
工程地质勘察
水文学原理
地下水资源管理
岩体力学与工程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
矿山水害防治
环境微生物学
给排水工程
水文地质数值法
计算机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地图
实践能力标准
工程勘查、设计、检测、实验与分析计算能力
基础工程设计、检测能力
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的调查、评价与治理能力
工程监理、施工和管理能力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外业及资料处理和解释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物理实验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
工程地质勘察实验
水文地球化学实验
地下水动力学实验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实验
岩体力学及工程实验
土质学与土力学实验
矿物岩石学实验
构造地质学实验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钻探试验
南京地质实习
巢湖水文地质实习
工程测量实习
水文地质读图实习
水文地质勘察课程设计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课程设计
水文地质勘察课程设计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课程设计
六、 课程关系
课程关系图见图1,实践教学关系图见图2。
图2 实践教学关系图
七、 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要求。
2.最低毕业学分190。其中理论课程145.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4.5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不得低于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不得低于9学分,辅修课程不得低于6学分。
八、 授予学位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猜你感兴趣
&热门工作范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师从事专业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