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版本讲解哪个版本最好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大家好!本人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给予解答,不胜感谢!《华严经》和《法华经》佛学界一致公认最好,最经典最权威的译本,讲解本,讲记,浅释,科注等等是什么版本?比如《楞严经》大家公认最好的是??虚大师和成观法师的译本,楞伽经是成观法师译的比较好,希望得到指点,阿弥陀
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大家好!本人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给予解答,不胜感谢!《华严经》和《法华经》佛学界一致公认最好,最经典最权威的译本,讲解本,讲记,浅释,科注等等是什么版本?比如《楞严经》大家公认最好的是??虚大师和成观法师的译本,楞伽经是成观法师译的比较好,希望得到指点,阿弥陀佛!
佛经中哪一部经最好,不是我们凡夫的知见所能评价的。
在小乘佛教中,佛经还有了义与不了义之分,在大乘佛教中,每部经都是了义的,每部经都是最好的,只是应对众生不同而已。
对于善知识的讲解,应遵循依法不依人的原则,若凭公认来择取,就可能被邪师误导了。
我认为成观法师讲的楞严经义贯比较好,宣华上人的法华经比较好,华严经就看八十卷本的原文吧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佛视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视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博地凡夫视一切众生都是博地凡夫,地狱众视一切众生都是地狱众、法师也是“邪师说法”。
现世人聪明者多多,谤三宝而不自醒...
1、佛教反对宿命论。
2、任何时候都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想法,学佛,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判断是非的标准。
3、世界是由因缘因果发展而来。
4、轮回是内心迷惑的显...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有何差别?答:世间禅是色界禅与无色界禅这八种定;出世间禅是与道智及果智相应的禅那。当你辨识色界初禅的名法为无常或苦或无我时,如...
佛法把握缘起中道不易,先多慈悲包容,发愿学修,不必诤执。
答: 小孩到庙里烧香烧到头了怎么办?一时没看住就出事了,后悔啊!
答: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认识和社会根源,反映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精神世界的依赖性产生了这种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答: “释然”的答复?
期待中..............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ad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一般看过佛经的都熟悉这个开头,用不着多说啥吧。
  时间地点人物,都全了。想知道祇桓精舍是什么东西,自己搜百度就行了,这没啥好说的。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这段说的还是人,就是参加的这些人啊都有什么特点,或者本事.
  用白话来说,都是牛叉的不得了的人物。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单拿出几个比较出色的列出名号。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这段比较繁琐了,但是能看出个事情来,以上所有的的文字说的全是大背景。
  没错,不是开始就是什么时间地点反生什么事,而是概括性描述。具体事件在后面。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小背景来了,有人请客。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阿难不在,落单了,才会出事情。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事情的开始就是这样子。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这是讨饭要秉承的原则。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
  这个原则有人不遵守然后被教训了。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所以阿难不会犯这个错误。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但是他犯了另一错误,对普通人说来该以为是好事,呵呵。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然后得救了。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阿难知道自己修行不够,要求多知道点东西。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于是好戏终于开场,后面才是正东西。所以这个序品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那么这个开头就是交代整片经文的由来,其中有些名词对一般人来说很陌生,没关系,后面会频繁出现。
  连起来就是说在释迦摩尼在室罗筏城的时候,有一次阿难出事情了,然后引出了这么一篇楞严经。
  虽然序品没什么特别的东西。有些事情还是要单独说明一下。
  比如,楞严经的真伪问题。
  还有上面只是大略的白话,具体的会有人不明白
  再者我这种解说方式是否恰当,
  或者我是否有资格解说楞严经的问题。
  楞严经的真伪接下来会说明,其他几项有人有异议就说,没人问我就省事了不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关于“悟”   一、 首先这里的“悟”指的是进入戒定慧的“慧”境,而不是彻悟本源,见到“转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中的大圆镜智。   二、 1、佛学里有“戒定慧”学。《楞严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一般人的理解是没有戒就没有后面的定慧,戒是必要条件。这个是一个误解。  2、接下来的经文: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这里体现一个信息,即使不持戒,也有可能“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但是后果是“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我想已经很好的说明“戒”是“定慧”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如果要出尘劳,是必要戒的。  3、为了进一步说明,儒家可以拿来作为对比。儒家经典《大学》里有一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里说的就是定是慧的前提,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但是儒家千年来,除了孔子荀子外,后世的大儒即使很多,宋代以后儒学甚至成为科举的必考内容,可以是依然没有培养出几个圣人来,这也许就是没有“戒”的原因。  但是儒家的智慧却是不少的,比如程朱理学。王阳明是儒家后来唯一能够称为圣人的。所以儒学不是培养不出圣人。 这可以佐证“戒”是出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定慧”的必要条件这个观点。  4、而实际当中,我自身包括碰见的一些人,以前没有接触过佛学,也无所谓持戒。但是机缘中依然进入了“慧”境。正是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也可以说因为有前世的原因。   三、 1、这里说的“慧”境,或者误称为开悟,在《解深密经》里被称为“毗婆舍那”,而“定”被称为“奢摩他”。在彻悟之后叫定慧,而未彻之前称为“止观”。  2、就“慧”来说,我们所说的智慧,正确的见解,都是来源于此。常人也是有慧的,但通常是解决实际的具体问题,而不是探索真理。理论科学家研究宇宙的奥妙,凡是有突破,都是“慧”的体现。  3、“慧”的具体表现,按常人的话讲,叫:灵感。比如漫画中:一个人脑袋有了主意,旁边一盏小灯,突然亮了“灵光一现”。写小说的人最能有体会,“灵感如泉”正是此类描述。  4、问题在于,以上所举得例子,除了物理学家的灵感让社会进步了,常人是用于生活,作家用于构建虚拟世界。都算被“浪费”了。修行者用灵感来探索人生和宇宙的真相,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佛家道家儒家都不例外。  5、其中道家对“慧”的解说最具体,但是最隐晦。金丹大道用隐喻把“慧”境的过程弄成谜语一样,不是经历过的人累死也猜不出来。   6、其他宗教的信徒,通常把“慧”当成上帝的启示,于是类似与上帝对话的描述就出现了。   四、 1、虽然灵感每个人都有,但是平常人很少注意。有的人注意到了,于是有了灵感就记下来,这个很有效,但不是修行人所要的。因为若是抓住了这个灵感,后面的就不会出现了。  2、要想有“开悟”的感觉,必须是灵感在短时间内不断出现,让思维不断突破,心理的变化从而引发生理的变化,才会有“开悟”的体验,进入“慧”境。  3、想要进入“慧”境,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做不到是戒的不够。 而常人若想跳过戒的步骤,一定要先达到类似定的状态,南传尊者讲“专注”。当学生的时候,老师总告诉你“用心”“聚精会神”。科学家研究某个东西的时候总会“废寝忘食”,把手表当鸡蛋扔进锅里。这个状态其实很不容易达到的。而本人和所见到的人,都是以“忘我”的状态探究某个真理而无心中进入状态,从而有了“开悟”的体验。具体细节略……   4、在“慧”境里,灵感总会产生一些平常想不懂的想法,所有会有悟的感觉,但是由于常人的思维很多都是错的,所以悟的东西不少其实不少都没有用,甚至是错的,因为掺杂了个体的主观看法。这是要在后来自己慢慢挑出来,进行择选。但是由于是自己悟出来的,更容易相信它是对的,所以很不容易意识到错误之处。具体择拣内容略……  5、有用的灵感其实只有关键的几个,而最后的灵感无疑是关于宇宙本体如来藏的。   6、具体心理生理反应略……  7、“慧”境体验的时间有长有短,取决多个因素,如果意识到我这个是开悟中,或被心理的喜悦所吸引,那立马就接近结束了。或者觉得实在没什么可以悟的了。  五   1、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开悟的状态,那么状态过后。最总要的就是挑选自己的错误,如果改正不了,被错误的认知左右,基本就断了前进的路。邪教教主都是这么来的,见过一个在网上开贴做教主的,蛊惑一些人,其他人也无法有效驳斥。一个我教过的人被他封为尊者,在我质问下承认自己只是想多偷些智慧。“狂禅”也是这么来的。 “慧”境中的错误在《楞严经》阴魔篇基本都有,如果对照一下,自然可以改过来。  2、“慧”中悟到什么,取决于以前的知识积累。如果以前积累不够,往往悟不到关键的东西。那么即使的错误认知被改过来了。也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比如一个跑到论坛里说开悟了求印证的人。过了三年我去找他,他还是什么都不会,努力研究中医去了。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悟到什么都没有,认知几乎没有错误,但是只是个大学生,悟过之后想着继续俗世生活。   3、如果积累足够,悟到的多一点。之后的选择就很关键。一定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术语增加闻思,如果有可以依靠的圣人师傅还好,可以耳闻真理,否则只能去看前人的经论了。见过一个写觉悟指南的,不肯去看经书,到现在依然原地踏步。还一个写书的,到现在我也想不出他悟的东西到底对应哪条教义。  4、佛家的圆满之处就在把所有能悟的内容都说了,如果一个人积累足够的佛学,然后进入慧境,是有可能一下子彻悟的。但一般人没可能一下子见性。那么悟过之后,若要继续前进,还是要继续闻思的。这样才有下一次进入慧境的资本。而道家只有几本书,剩下的金丹只是说怎么进慧境。  5、但是不少悟过的人,没有这个自觉。因为他没悟到,修行的前面到底有什么东西。这就涉及到出离心的问题。如果确定的知道前面有什么东西,就会有自然的牵引力,引导行人不断求索。出离心不但指对尘世的厌离,还有对目标的欣喜。如果没有一个新房子,即使厌恶旧房子也是不会想搬家的。如果不是自己悟到的,而是看佛经说的,牵引力就差一点。 出离心在菩提道次第里是下士道升中士道的关键,也是人天教徒和二乘人的区别所在。如果说一个人悟了,就会有正信,那么具备出离心才会有正见。   6、后面的事就是一直悟,直到悟到无生法忍,和实相如来藏一个意思。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神秘的东西可以让人去悟,只有一个。   7、从进入慧境到彻悟的过程,叫做胜解行,对应《解深密经》里的地行瑜伽品,之后的六度万行叫做如实行,对应《解深密经》的波罗蜜品。  8、悟过的人,一个起码的能力,能看的懂以前不懂的经文。古文不再是障碍,也不需要听现代法师的二手解释了。  六、 “开悟”这个词用作进入“慧境”的称谓,我认为还是没有错误的。常人以为开悟就是彻悟,那是误解。以为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可以一下子见到宇宙的实相。 《楞严经》中: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这是悟到阿赖耶识的时候用的词语,开悟。而不是悟到实相的时候。  虽然不少悟的人会有这样的毛病,乱用词汇,虽然他想的对,但是表达出来别人就知道错了。但是本人读经论不少,有错误也已经改过来,一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谋而合啊,被楼主说透彻了!  
  不知楼主是否注意到过,西方哲学里其实从苏格拉底就开始研究这种“智慧”了。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来源于人的回忆,不是后天经验。这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精彩的描述。  
  呵呵,多谢开导了。又见源头活水来啊。个人感觉自己目前知识和身体力行的功夫不够,资粮也开始告急,不过阁下这个帖子让我又有信心了。  
  登录邮箱  帐号:  密码:你手机号。
  楼上这位。我都不知道版务处理的帖子你怎么还能找的到,发到这里也本不是给你看的。不过既然看了,以后悟了记的欠我个人情。  不过很遗憾,翻了你的一些回帖,你能进入慧境的几率,呃,相当小。虽然你说感觉快了。  理由只有一个,一个人一辈子能够专注的事情是有限的,你的心太杂,而且不够静。  当然,我说了不一定算啊,你要真发起狠来,持戒坐禅,没准能成。  关于开悟的文字不用当回事,偷工减料了不少,万一误导了你本人罪过就大了。  本人早就懒于在网上说什么,以后也不会再发什么文字,所以不用回了。  
  有个成语:叶公好龙。有个人特别喜欢龙,家里到处都是龙的图案,有一天,龙跑到他家去了,他吓死了。  这个成语隐含着大秘密,都想见到佛性,脱离轮回。但脱离轮回的时候,你会吓死。生死间有大恐怖,说的不是死之恐怖,而是生死之间,非生非死之恐怖,非生非死,就是不生不灭。  不是那块修行的材料,就老老实实做个凡人,等下辈子阿弥陀佛教吧。  
  常看到有人反佛,都是先竖起一个自己理解中的佛教或佛法当靶子,然后猛烈开火。自己立靶子自己打,玩的很嗨。我只安静的旁观。  换个有范儿的说法,我只管看。反正他只是对着虚幻的想象开火,和佛法没关系。何必扫了人家的兴致?  我的前世姓犯,叫犯贱。总忍不住欠嘴去教别人,别人学会后还不领情,反而骂我,用的还是我教的东西。于是我开始修闭嘴禅,不面见,不谈。自己竖靶子自己打,我只管看。  最讨厌别人干扰我的判断,每一次被事实证明我的第七感失误,都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常不轻菩萨.....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妙法莲花经&
  信息不足,无法判断。静默中......  等。  
  信息不足,无法判断。静默中......  继续等。  
  信息不足,无法判断。静默中......  
  登录qq空间查看私密日记  qq:**  密码sbsb98*****
  这种我就是不说话就是不说话就是不说话的感觉是怎么回事?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要不把佛友网的密码给我,我帮你把帖子都失效了?  
  最后能做的,为曾经骂过你的话道歉。  
  我是不是又tmd猜错了什么?  感觉不对啊。这不是逼着我学神通嘛。  小河流水漫步婆娑淡雅出尘朴树子打坐楞严经,我感觉到一种浓浓的阴谋味道。  算了,不猜了。寂灭。  
  @soddy0402  麻烦出来一下。告诉我您到底是哪一位?好么?我遇到了困扰。  
  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辩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  俱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  但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世间、福智拘系,即名为佛慧。  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总尽,不被系缚。处心自在,名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  
  笑飞。  回复a:小盆友,你很有天分,和我学做菜吧。  回复b:请证明道的存在,请说明道是啥样子的,请说明得道啥好处。一条都不知道的话,空想做白日梦么?  
  上楼作废。我已经解决了你的不少疑问,轮到你解决我的疑问了。  坐等结果。  
  不介意安利,不拉着我做就行。真想修行直接来找我。  
  唉,我就是这么慈悲的人,见不得别人因误会而纠结。  上面的话次序换一下:真想修行还有其他的话,直接过来找我。不介意某利,别指望洗我脑就行,本人自行用智慧洗脑,不用劳烦别人。  明天五月二十日,过期不候,这是装哑巴的代价。我猜对也好,猜错也罢,这是最后一次说话。  
  真的对不起,我不知道我随口的恶语,会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23日,10日,你的心情我都看过了。  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想象理解这个世界,每个人的认知都会有不符实际的地方,于是会在面对现实的时候修正自己的认知。其实修正过的也不一定符合事实,因为会有误判。  我是不喜欢自己有误判的,也不喜欢误会,一个修真的人无法容忍自己的错误,所以面对别人说我错了的时候,会很困扰,这个状态一出现,我会本能的恶语。也许有固化性格的因素,暂时这个毛病还没被灭掉。再次说对不起,让你受伤了,是我的不对。  其实我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哦!好吧,这句自夸的不算。  我能碰到你,很不容易,相信你也一样。  我的电话依然在你的黑名单里,与你的沟通依然不顺利。  我希望能面对面沟通,从而避免一些误会,而你依然有疑虑。  我不知道这种相互猜心思的游戏还要进行多久,不过我真的不太适应。  修行其实会把自己修没了的,与道相符必然会放弃自己,希望能在我彻底放下前能与你有个好的结果吧。  把我从黑名里解掉,或者用别的手机发个短信。  如果非要继续以前那样也没办法,缘分没到呗。  我和普通人不一样,不是智商的事,灵觉自然起作用,所以有时候没法装糊涂。你要适应一下,以后你也会如此的。  要知道你我的每一个念头在圣人的眼里都是明摆着的,其实我们没有隐私。  我要见面!好吧,先睡。明天再说。  
  恩,很不错。看这节奏,到3015年就可以结束单身了,我心甚慰啊!  听说大佛寺有个图书馆,哪天有心情去看看,没准可以抄抄经书什么的。对了,我这永嘉集还没抄完呢。  
  图书馆的书倒是不少,怎么找呢?跑大老远到这抄书,我脑袋一定被驴踢了。  
  6点关门。感觉有人骂我的样子。好吧,回去了。  
  我已经糊涂了,呵呵。到底咋回事呢?如何是穷劫前本来面目呢?  
  不想让你太纠结。  如果渣人是赠给我绰号,那我谢谢你的赞美,这么夸我让我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也没那么厉害啦!  如果不是给我的,告诉我那个人是谁,我帮你划个圈圈诅咒他。  信息传递不畅的误会最让人无奈。如果有意,不要再暧昧了。
  我想不是我的问题,列本人所有id于此,金觞 鸣竹 带霜 万境 神恋 送经 周遍 紫蟹 默雪 胜解。  
  30楼被吞了。  原意。我是昨天才确定朴树sodd小河心怡好是同一个人,所以才去的某地。以前一直都是猜测,证据一直反复并不断被推翻,如果能登我的qq,自行去看日记。  说放弃什么的,不知道是我误会还是对方误会。就这样吧。  
  其实我的反应会延迟,比如一个id加我,我会做判断,被否认。暂时推翻判断。id离去,事后回忆查证,肯定原来判断。面对事情的时候没本事一下子反应过来的。  即使现在,我也不敢百分百肯定我的判断,所以需要现实证据,那几个id我也不去打扰,万一我错了,就真成了乱扰人的神经了。  
  咦,如果其实是反话,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这反射速度太慢了,呵呵。  没证据的事,还是不要乱猜了。
  不实行一票否决制,但已经否决九成。我需要对目标的心理状态和其他做全面的评估,会发生内心被完全摊在太阳底下的情况,需要目标面对面的配合。  一成清零的情况可能发生。  是否用自尊赌一成的几率由目标自行决定。  
  就像赌牌梭哈一样,也该到了亮底牌的时候了。我的底牌早都亮完了,可惜你不信。你的底牌遮遮掩掩也亮完了吧?不会还有吧!?我可不想让人当成自言自语的精神问题人士。所以梭哈吧。不是赌输赢,而是赌缘分。  qq密改不回去了,但是空间已经解锁。你主动加吧,我不知道加哪个,也怕你再傲娇一次直接消灭我本就不多的主动性。  早直接梭哈的话,何苦有这么多纠结。当然,你可以直接弃牌。  
11:15:00  咦,如果其实是反话,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这反射速度太慢了,呵呵。  没证据的事,还是不要乱猜了。  -----------------------------  老师 你有联系方式吗QQ或者微信,我非常喜欢你的讲解,但还是有未解之处,希望老师不吝赐教。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妙祥法师:人生如果能看一遍《楞严经》,就没白活!--学佛网
&妙祥法师:人生如果能看一遍《楞严经》,就没白活!
发布:善因&[ &]&& 日期: 17:08:00&&
人生如果能看一遍《楞严经》,你就没有白活!
《楞严经》住世就代表了佛法的住世。什么叫正法住世?正法住世就代表了成就,成就就是住世。有了《楞严经》我们就能成就,没有《楞严经》就不能成就。正法住世就代表了我们有成就的因缘,这个因缘特别殊胜,所以《楞严经》叫“开悟的楞严”。什么是开悟呢?开悟就是成就,就是当下成就。佛法不像外道法,修一个,增加一个。佛法是减法,就是不断地减,去毛病、去习气。因为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不是修成的。就像虚空一样,虚空不是修成的,所以说虚空不烂。如果是修成的,它必然有毁坏的时候。《楞严经》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可修之器无不烂,虚空就是不烂,不烂就代表了我们的佛性。我们的佛性本来是不增不减,不是修成的,是现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按照《楞严经》的修行方式去做,就能很快地得到《楞严经》上所说的楞严大定。楞严大定就是开悟,开悟才是真正的楞严大定。我曾经跟他们讲过,“人生如果能看一遍《楞严经》,你就没有白活。”何况诵七天《楞严经》,这非常了不起,因为它是一个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在什么地方呢?每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每一句话都是无价之宝。因为佛在因地的时候,曾为半句偈子舍身。为了半句偈子为什么可以舍身呢?因为他舍掉了我执和法执,所以他证道了。半句偈子可以让我们舍掉法执和我执,能破除我们的迷惑颠倒,让我们从梦中醒来,能够证道。半句偈子都可以证道,《楞严经》又有多少句话!所以完全够我们成佛用的,每一句话都够我们成佛的。我们掌握了这么多的无价之宝,太难得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说明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是不断地修行,不断地努力,也是见过佛的。如果没有见过佛,没有这种善根,你是不可能读诵《楞严经》的。《楞严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无价之宝。有人对《楞严经》提出了很多怀疑的问题,这是难免的。因为《楞严经》讲了最真实的道理,一般的众生是很难有所了解的,所以有很多的疑问,这不奇怪。还有一些外道也害怕,因为他不能理解。由于不能理解和害怕,他就诽谤《楞严经》。这都不奇怪,因为众生的业力就是这样,对真正的佛法他是不会知道的。只有佛才有这样的大智慧,留下了这无价之宝,直截了当地就把我们修行的道路给指出来了。道路在哪呢?每句话都是道路。它深深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我们不断地按照《楞严经》的思惟去正思惟。你如果正思惟,有时候你可能连《楞严经》还没有看完,你就开悟了,就证道了。有可能你看到《楞严经》前面第一卷“七处征心”的时候,佛就现前了,它有这么大的威力。何况我们能够严持戒律,而且又能够不断地努力修行,所以我们是应该能够见道的。《楞严经》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听说大家诵《楞严经》,很生欢喜心。那是无价之宝,这个我多少有点体会。我在没出家前就看《楞严经》,那个时候可能总共没看过两卷吧。我看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就是看一段如果不明白,放下,再重新看。佛讲的这么明确的道理,为什么我不明白?我就看过了再重新看,几句话,看过了再重新看,就反复地这么看。我想:我反复地看,一定会慢慢地明白佛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看法,这种看法是不允许看解释的。我们大家有时候看《楞严经》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都喜欢看解释。这个解释是不能看的,解释是别人的成果。就像饭似的,是别人的饭,别人吃饭别人饱,他替代不了我们。我们必须自己吃饭自己饱,所以我们就应该不看解释,直接看原文。原文就是磨刀石啊,每句话都是磨刀石。我们这把刀为什么不快?就因为没有在磨刀石上磨过,所以它不快,不能斩断无明。想把无明斩断,必须在这个磨刀石上反复地磨,一直到给它磨快了。如果你看了解释,你就不再磨了,已经开小差了,所以我们就失去了磨刀石的作用。这个体会供养给大家,大家可以参考,去体会。解释在什么时候看?当我们看到要起烦恼的时候。这个问题我确实弄不明白了,这句话、文字是什么意思,确实不清楚的时候,这时候稍稍看一眼,马上就放下,不能再看了。看经必须掌握方法。《楞严经》我们一定要把它利用好。并不是去掌握它的文字,而是用它来修我们的心,去掉我们的知见,入佛知见,这是很重要的方式。这是我们修行《楞严经》应该注意的问题。七天下来,大家有了很多的体会,不是这时就完了,我们平时每天都应该看一段。原先我在盖县茅蓬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看一段。这段时间也可能是一个小时,也可能是半个小时。看《楞严经》必须得这么做才能慢慢与道相合。当然,大家这七天打七下来,有很多人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的境界,可能也有开悟的,可能有更深的体会。这我就不太清楚了,主要是暂时地谈一点小体会来供养大家。这个《楞严经》它整个是为楞严咒服务的。楞严咒深深的意义就是整个的《楞严经》,《楞严经》就说明了楞严咒的深深的意义。它有多大意义呢?《楞严经》讲得很清楚,就是十方如来都要乘楞严咒的清净心而成无上觉、成佛的,哪个众生成佛都离不开楞严咒。这里有一句话应该注意,就是“乘此咒心”。这个咒心是指什么说呢?并不是指哪一段的楞严咒说的,是指受持整个楞严咒所得到的清净心,简称为咒心。现在有很多人,就对楞严咒提出了一个咒心的问题,说诵哪段为楞严咒心。有的说后面那一段是,有的说前面头一句话是。我的看法:哪句话都是,它是受持整个楞严咒,所产生的清净心为楞严咒心。不能把它割成哪一段,每一段有每一段的意义,每一段都可以成佛,每一段都可以反映整个楞严咒的深义。但是楞严咒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咒特别长。长是它的特点,这就说明了楞严咒有深深的意义,长就是深的意思。为什么楞严咒要长呢?因为我们众生的业力深、无明厚,所以楞严咒它就深、就长。它是根据众生的业力而说的。楞严咒能破除我们的无明,能破除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能破除我们的五阴区。它是一把真正的快刀,能斩断我们的无明,所以大家应该长期地去诵持楞严咒。据宣化上人讲,济公活佛就是专诵楞严咒。我们都知道济公活佛确有其人,而他那种潇洒、很自在地度众生,具有很大的神通本领,就是靠楞严咒。宣化上人也讲,说:“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本领和神通,能给人看病,一拍就好?也就是不断地诵楞严咒。它能满众生一切愿,令众生生起善根来”。举个小例子:咱们大悲寺道场――那是刚接大悲寺不长时间,大约一两年的时候。有一个专门信“仙”的人,他就被这个所谓的“仙”也好、外道也好,折磨得每天都要跪在床上。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了,跟这个“仙”就对话了,他说:“你别来折腾我,你应该找妙祥师父去。”原先咱们这个山上有道教、有狐蟒蛇仙,后来咱们都把它撤了,都给它清除了。他说:“这个事不是我做的。”意思是妙祥师父做的。“你去找他,你不要找我。你老折腾我,我受不了。”那个所谓的“仙”就跟他说了:“我去了,但是找不着那个地方。那满沟(注:大悲寺所处的山被当地称为“沟里”)全是红光,这红光把整个沟都罩住了,我进不去。”咱们自从接了大悲寺,一直都是每天诵十遍楞严咒,所以说这个楞严咒的威力不可思议。宣化上人曾经讲过:诵楞严咒就等于千朵红莲护住身,真实不虚啊!后来这个消息慢慢传到我这里,这才明白确实是真实不虚的。我们每天都要诵十遍楞严咒,有多少魔事都因为有楞严咒的关系而转化了,所以说楞严咒是无价之宝。印光大师也讲过,修净土的人如果想要闭关,必须早晚诵楞严咒。如果不会怎么办?照本念,这是印光大师所讲的。所以说,不光是修净土要诵楞严咒,修禅也要诵楞严咒,修密也得诵楞严咒。如果想坐道场,不诵楞严咒,无有是处。你想远离魔事是不可能的。楞严咒的最大一个作用就是降伏欲望。我们修道最大的难处就是降伏欲望。虽然我们不断地努力,但是由于我们业力的关系,要不断地翻出一些种子来。一些习性要不断地现前,这种习性你想怎么克服它?有时候你甚至用种种的方法都很难降伏,而且就算降伏了,有时候效果也不是那么明显。楞严咒就不一样,如果诵楞严咒,就几句话,生起的这种欲望心马上就没了,就像火被这一团冰雪一下就浇灭了。《楞严经》上讲,如狂风卷细沙,了无痕迹,没有了,所以说这是无价之宝。咱们修道人一定不能离开楞严咒。楞严咒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忏悔。我们戒律上有不清净的时候,要靠各种方法来进行忏悔。《楞严经》上讲了:比丘、比丘尼犯了四弃、八弃,都可以通过这个《楞严经》、楞严咒来忏悔的,了无痕迹,这非常殊胜。你修道没有这个楞严咒的保障,你是修不成的。所以说,它是个无价之宝。
另外,我也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小体会吧,和修行的方式。你们当家师知道,我在本溪闭关三年。这闭关三年也就是专修的楞严咒。这个楞严咒,我是那样修的:第一天要诵一百零八遍楞严咒结界。就是闭关的时候要结界,应该把周围变成金刚地,一切都能够有诸佛菩萨、还有一些护法来护持你,让你能够按照你的愿望来完成修行。所以诵一百零八遍楞严咒来结界。结界以后,第一个七天就是诵楞严咒其中的一段,可以诵后面的一段,也可以诵前面的一段,找出其中一段。这一段就是比较容易背诵的,可以选择一段,专门诵这一段,昼夜不停地诵。诵这一段不允许坐着,只允许立,立七天七夜。第二个七天,就是按照《楞严经》上专门修楞严坛的这种方式,应该专诵菩萨戒里的十大愿,要诵七天七夜。头一个七天,站着的时候,有时候身体往后跑、往后跳。往前走一走,它突然蹦起来往后跳。有时候一下冲动就奔着这个炕去了,那时候有个小炕,还不大点。整个人就像一枝箭似的,一下就窜出去了。但是不管它是往后蹦也好,往前窜也好,都不会受伤的,很有点意思。发现人有很多的功能,原先都不知道,它可以跳起来往后跑。原先光知道车有倒车,人还可以往后跳,这是原先没发现的。诵菩萨戒里的十大愿非常好,不断地发愿、不断地诵,一连气诵七天七夜。这个完了以后,第三个七天,再诵整个楞严咒,要诵七天七夜。站着的时候就不允许坐下,除了吃饭坐下来,其它时间就不允许坐下。等到坐下的时候就不允许起来,除了你去方便,除此之外就不允许起来,一直坐着。不断地诵啊,有时诵得口腔溃疡也犯了。那时候还没有药,有时候就用牙膏抹。那叫什么牙膏?丹东产的康齿灵。等到康齿灵没了,怎么办?上外面捡康齿灵的皮来抹,拿水涮一涮。有时候楞严咒都诵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诵一句就得抹一次牙膏。因为口腔溃疡太多了,刚止点疼,诵一句,马上又疼了,就是这样。口腔溃疡药,那时候有几块含片,这含片有时候都得含一点马上就得拿出来,马上就得放下再诵咒,诵完咒再含上,含上再拿下来。有时候这一片含片其中的一半,就得留给打下个七用,没有药。那时候打完七,一看这个衣服前襟淌的全是牙膏沫。那口水不断地往下淌,但它淌它的,我诵我的,两不相干。你疼你的,我诵我的,疼和我没有关系。我这个心必须在楞严咒上。有时候诵一诵就困了,睡着了,不知道了。那时候没有电灯,全是点蜡烛,蜡烛也是不多的。有时候点那个蜡烛,头一低就把头发烧了,就是帽子也烧了。有时候把眉毛也燎了,等烧疼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头低到蜡烛上去了。所以说那时候很有意义。经过这二十二天的努力以后,然后静坐一百天,昼夜坐着,不允许躺着,要坐一百天。坐着就不允许站着,或上地上溜达。我们有时候就想出去上外面看一看,那都不允许。那时候那个小房都有尺寸的,很窄,而且窗户都用灰袋子纸挡上。上面只留一大左右的空间透点光,其它都是挡上的,不允许看外面的风景。每天只能跟耗子做伴。(编者注: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张开后,两端间的长度。)经过这样一百二十二天,这为打一个七。在《楞严经》上讲,一个七下来以后,如果授戒十师清净,可以证到初果阿罗汉,所以说这是非常殊胜的。那时候三年期间正好打了八个楞严七。按道理,那个时间能打九个,但是九个打不了,因为四个月为一个七。打了一个七以后,要洗洗澡、剃头、要缝补衣服的。每个七下来,那衣服都碎得成条了,所以要利用这十天的时间处理这个事情。这十天也得打坐,也得修行,不允许躺下,但是可以洗澡啊、剃头啊、缝缝衣服,可以处理这些事情。因为每天还要修行,不能过多地做这些事情,要有连续性,什么事情也不做,就一心的办道。正好是三年期满就出关了,后来从那儿行脚到了营口。那时亲本也去了,亲道也去了,迎接我出关。那时候亲道跟我还挺不客气地,她一看这个出关的师父怎么埋埋汰汰的,也没放在眼里。这个楞严咒是非常殊胜的。佛法就是让我们能够速速地成就,楞严咒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现在有这个因缘,应该了解这个情况。我们将来有机缘要建立楞严坛场,专门修楞严,打楞严七。不光是比丘能打,比丘尼也能打,包括居士也能修。它是我们末法时期最好的一个无价之宝。那时候很有点意思。原先有个苏居士,还有这个本溪居士,我即将闭关的时候,起先选个地方,想闭关多长时间也不知道,也没有准备。这居士就说了:“师父要在这闭关,要闭关三年。”她给我喊出三年,我说:“好,那就三年吧。”就闭关三年。还没闭关时,这苏居士说:“师父,你得止语啊,一天讲得太累了。”有很多居士上山,她一看我老讲,说讲得太累了,得止语了。我说:“好,那就止语。”所以这三年多止语也是她告诉我的。刚开始还没有说常坐不卧的,有居士上山,这些居士就在外面说:“哎呀,师父可有修行了,成天是不倒单啊!”我一看,他既然给我喊出来,那我得做呀。要不出去以后和他说话不相应,这不是犯妄语吗?所以就不倒单,就这么坐了三年。所以说,有时候这个怎么修行很有意思,只要你好好修行,所有的众生和菩萨都护持你。他会帮你出主意的,也会告诉你,用不着我们操心,我们很轻松的。闭关的时候从来没缺过吃的,而且还吃到很多没吃过的东西,都是很好。所以说这个《楞严经》是无价之宝,龙天都护持,所有人都护持。我们今天能够学《楞严经》,诵楞严咒,我们是太有幸了,所以大家要好好努力。关于《楞严经》这个修行方式,简单地给大家介绍这些。
另外,我想给大家讲《楞严经》里的一句话。这句话很重要。哪句话呢?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这句话在《楞严经》中占很重要的一个地位。我们现在就犯了《楞严经》中所说的毛病,我们的眼睛看到什么东西马上就明白。(师父举起一只手)亲道你说这是什么?一尼众:《金刚经》。这个呢?(师父的手换了一个方向)啊,这就不认识了。这个就不是《金刚经》了?你说说,这是什么?坐着,不用动。一尼众:一切唯心造。她说是一切是唯心造。答得都不错,看来《楞严经》没白看,这还有点层次。但是你怎么说,你眼睛都看到了。既然你瞅着这个物,就说明我们这个眼根没有离开这个物,这就叫知见立知。你所见的,你马上知道,就产生了你的知见,你认为的。我们见到人,知道是人,这就是我们的知见,这就是我们的眼根。我们看到什么东西,见到什么东西,认识,这就是眼根。六根对六尘,产生了六识。当我喊你“亲道”,你耳朵能听到是我喊你的时候,这就是耳根,这就是知见立知。我们为什么不能得道,就是因为我们有了眼根、耳根……这六根的作用。我们修道,不光看到别人的长处,有时候也看到别人的短处。你看长处都已经错了,何况看别人的短处,那是错上加错。“知见立知无明本”哪,那是无明。我们眼根所观察的一切都是无明,我们耳朵所听到的一切都是无明。有时候表扬我们,生起了欢喜心,那也是无明;批评你,生起了嗔恨心,那是无明加无明。有的人问:“为什么师父说那是‘无明加无明?’”因为无明有多种层次,大约要分五种层次,这个不深讲。虽然层次不同,但是整体都叫无明。我们所见的一切色相,那叫坚固妄想,是最大的一个无明,特别坚固。这个无明你不破,你不能成道的,首先得从它入手。我先说一说,我们怎么样从眼根入手来修这个道。因为我们眼根不断地放逸,不断地往外瞅、观察,见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分别心,这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把眼根收回来,不要瞅。怎样不要瞅?只要我们出这个门槛,就把头低下,不管是上哪去,就是十几步道,眼睛也要低下,不要分别。就瞅多大地方?卧牛之地。不要瞅,耳朵不要听,也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这样不断地用功。回到屋里也是,不应到处乱看的。这个眼睛的动作一定要很缓慢,需要瞅的时候我们瞅,不需要瞅的时候不瞅。曾经有一个禅师,是来果老和尚。住在禅堂,一次有个侍者站在方丈室门口,他在这个门口过的时候,只是往门口瞅了一眼,叫侍者给说了一顿:“你太放逸了!”就这一眼都叫放逸呀!他打七几个月下来,不知道禅堂里的释迦牟尼佛长的是什么样,有没有胡子。人家问他说:“那佛有没有胡子?”“不知道。”他连佛像都没有瞅。我在碧山寺的时候,它后边有一个戒坛,同在那个院里。除了受戒时候我进了那个坛,在受戒之前,我从来没进去看一眼,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就在那个院里住也没有去看,天天搁那儿走也没有去看。很想去看,但是控制自己的心念不去看。我们每走一步的时候都要摄心,都要把眼根收回来,把耳根收回来。这样不断地走,在行走期间,甚至你就可以入道,所以这是很殊胜的方法。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走上,而且有时候放逸了,这是个浪费。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功夫都要捡起来,不光打坐时我们要摄心,念佛时我们要摄心,就是走道时我们也要摄心,吃饭时也要摄心。凡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要摄心,这才和道相应。我们知道,知见立知无明本。我们所有的眼根、耳根都要收回来,特别是互相不能看毛病,这是最大的弊病。我们好尚不追求,何况坏?更不能去追求了。我们有的可能有点层次,有的可能还差一些,但都应该知道,一念心动马上就是生死轮回,何况我们平时再起很大的无明,那就更不应该了。所以互相之间共住,第一个要改的毛病,就是不要看别人的毛病,应该是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这才行。如果你的心摄住了,外面的人就找不到你了,所以他就不会产生毛病。因为你摄不住,他就产生毛病。修行这个眼根很重要。原先在盖县茅蓬的时候,那茅蓬还没盖,在山底下住的时候。有一天我来回上下山,这一脚就踩到这个牛粪上去了。踩到牛粪的时候,他们就笑话我,当时我就弄不清他们笑话我什么?他们说我踩牛粪上了。我把这个鞋脱下来,看一看这鞋底下到底是不是牛粪,但我看这鞋底下就是黄泥,不是牛粪。等到下午的时候,一脚又踩到那里去了,还是那个地方。过后我又看一看,还是黄泥。只要我们把心摄住了,牛粪它也会变成黄泥的。如果你的心摄不住,就是黄泥也会变成牛粪的。所以说摄心有好处。我跟大家讲了这个道理,知见的问题。我们修行一定要破除自己的知见。你所有的想法都是知见,你现在所思惟的一切方法都是知见,都不是佛的知见,你这都是“无明本”哪。“哎呀,我的想法可对了,可好了。”“我今天想吃这个菜,明天我吃那个菜”,这都是无明;“想穿这个衣服”,这也是无明;“我想去参学去”,那也是无明;“明天我要管谁”,那也是无明;“我不服谁管”,也是无明。你起心动念都是无明。你知道了无明,才知道怎么去下手去做。连无明都找不着,就像敌人在哪都不知道,你怎么去消灭他?所以你必须知道敌人在哪,你才能修行。我们有时候盲目地修行,东一头,西一头,一会儿抓住了,一会儿放下了。有时候用无明对付无明,这就不正确了。所以说,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无明,我们才好用心。佛在《楞严经》中“七处征心”,就是不断地讲出什么是我们的心,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明。只有知道无明的时候,你才会用心。这个“七处征心”不是讲了吗,心不在外,也不在内,也不在中间。所以说这个“七处征心”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反复地看,不要自以为明白了就不看了。只要你没开悟,你永远不明白这个心在哪,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这个。当知道我们的心是无相的,是无住的,再知道什么是我们的无明,这时候我们就会更好地去修行和念佛了。我们念佛有时候往往都是以有求心去念佛,所以你就变成有相的念佛。有相的念佛功德就小得多,不是没有功德,也有功德,但要小得多。如果你无相念佛,那可就叫真念佛了。我们的心也就放开了,念佛的声音也会很洪亮,很真实,而心里又宽阔,而且不着急、不上火,越念越清凉,就会把我们这句佛号的种子种到了种子识里。&&&&&&&&&&& ――妙祥法师于二四年十二月为宝林寺尼众开示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楞严经印广法师讲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