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性:为成名而杀妻子的军事家是谁

人的两面性:为成名而杀妻子的军事家!
人的两面性:为成名而杀妻子的军事家!
吴起是两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不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对他的生平有详细的记载。吴起具有极高的治军才能和军事天份,也可这样说,在相互攻伐的春秋战国时代,他助谁,谁就强;他攻谁,谁就败。就是这样一个军事能人,但就他的人品来看,则充分地表现出了人格的两面性来:既有人性善的一面,也有人性恶的一面。因此,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对吴起的评价一直都是赞赏和贬谪相并存的。吴起,卫国人,喜欢专研兵法。曾经是曾参(孔子门生)的学生,后来在鲁国做官。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齐国发兵进攻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人担心他对齐作战不会尽力,所以不放心把兵权交给他。为了获得鲁君的信任而得到将军的职务,吴起就将妻子杀死,以表明忠于鲁国的决心。鲁君遂用吴起为大将,吴起率军向齐军发起进攻,结果,鲁军大败齐军。但鲁国人不喜欢吴起,随后就有流言传到鲁君的耳朵里,传言说:“吴起为人残忍,年少时,吴家很富有,为了出仕,吴起四处游说,终未成功,结果把家也弄败了。乡亲们嘲笑他无能,他就杀了三十几个讥讽过他的乡邻。在逃出卫城前,他与母亲诀别,咬臂发誓说:‘不做到卿相,决不再回卫国。’遂师从曾子,没过多久,他母亲去世了,他也不回去守孝。曾子看不起这样的人,便与他绝交了。他为求将而杀妻,更证明了他的残忍。况且,鲁和卫是兄弟之国,鲁君任用了吴起,实际就是抛弃了卫国。”鲁君因此疑虑重重,吴起害怕起来,听说魏文侯很贤德,他就投奔到魏国去了。魏文侯问李克(师从孔子门生子夏,中山相):“吴起这个人怎样?”李克答:“吴起贪而好色,不过,若论打仗用兵,司马穰苴(齐国大司马,深通兵法)也不如他。”李克所说的贪,魏文侯知道不是指吴起贪财,而是指他贪图名誉,至于好色,因为所有的记载都没有提及,也就不知所指了。魏文侯确实是贤君,用人知道扬其长,抑其短,即用吴起为大将,去进攻秦国,结果,吴起率军一连夺取了秦国的五座城池。吴起虽然是将军,他却能与最下层的士兵同甘共苦;他和士兵吃同样的饭菜,穿同样的衣服,睡同样的地方,就连行军也不骑马,同士兵一样步行;而且还亲自搬运军粮,分担士兵的辛劳。有个士兵生了毒疮,他亲自为其吮毒,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哭了。有人问:“你的儿子只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吮毒,你为何哭泣呢?”其母道:“你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吮过毒,其父在战场上就决不后退,结果死在敌军中。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吮毒,不知道我儿将会死于何处,所以为之哭泣。”魏文侯知道吴起善于用兵,廉洁且平易近人,并深受士兵们拥戴。便派他镇守西河,以抗拒秦国、防卫韩国。十六年后,即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魏文侯去世,魏武侯即位。一次,魏武侯乘船顺河而下,船至中流,魏武侯对随行的吴起感慨道:“太壮美了!坚固的山河,是魏国的风水宝地。”吴起回答:“国家的巩固在于君主的修德,而不在于山川的险要。当年三苗氏、夏桀、商纣的所在地都有山川天险,但因为他们不修政德,结果都灭亡了。由此可见,国家的兴衰在君王修德,不在天险,若君王不修德,船中之人都可能成为敌人。”魏武侯说:“说得太好了。”吴起镇守西河,声名鹊起。魏武王用田文为相国,自信且自负的吴起很不服气,他直接找田文说:“我要和你比功绩,可以吗?”田文答:“可以。”吴起问:“率领三军,抵御外敌,士兵不怕死,敌国不敢图,你与我相比,谁强?”田文答:“我不如你。”吴起又问“治理百官,亲近百姓,让国库充实,你与我相比,谁强?”田文答:“我不如你。”吴起再问:“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东进,使韩、赵都服从我国,你与我相比,谁强?”田文答:“我不如你。”吴起说:“以上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官职却在我之上,这是为什么?”田文说:“如今国君年轻,国人对他处理国事的能力还存在疑惑,大臣对新君还没有完全服从,百姓对新君还没有完全信服,在这种情况下,是由你出任相国好,还是由我出任相国好?”吴起沉默良久,说:“还是你出任相国好。”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官职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自知在协调各种政治关系上不如田文,从此尊重田文的相国地位,成为魏国的将相和。不久,田文死了,魏武侯任用公叔为相国,并把魏公主嫁给了他。公叔是一个奸佞小人,他忌妒吴起的治国治军才能,必欲除之而后快,便与人商量设计陷害吴起。他向魏武侯提出可以用美人计试探吴起是否忠于魏国。于是,就让魏武侯对吴起说要把公主送给他,并告诉魏武侯,若吴起忠于魏国,必然会留下公主,若相反,他就会推辞。吴起不知是小人使坏,果然辞谢了魏武侯送公主之意。魏武侯虽然起了疑心,但并不完全相信。吴起却担心得罪了君上会招来杀身之祸,只好离开魏国,投奔到了楚国。楚悼王早就知道吴起的贤能了,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命为相国。吴起也不辜负楚悼王的的信任,一开始就申明法令,革新吏治,裁减冗员,废除王族中疏远者的待遇。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安抚和奖励征战的将士。吴起还严明军法,强化军队,驱逐“纵横论”的游说者,楚国在吴起的管理下一天天富强起来了。于是,楚国在南方平定了百越;在北方吞并了陈、蔡,抗拒了韩、赵、魏的进攻;在西方征讨了秦国;楚国的日益强盛让各诸侯国都感到了害怕。而在楚国,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权贵们,却对吴起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他们极尽造谣中伤、诬蔑陷害之能事,共同对付吴起。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有贵戚大臣作乱,当他们围攻吴起时,吴起就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上伏下来。攻击者在刺射吴起时,也把箭射到了楚悼王的尸体上。楚肃王即位后,命令令尹(即相国)诛杀了因射吴起而一并把箭射到悼王身上的人,受株连被灭族的有七十余家。这也是吴起在临死前,最后留下为的自己雪仇的极端手段。司马迁在《史记.吴起列传》中说:“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而亡其躯。悲夫!”窃以为,吴起在楚国,针对楚之现状,申明法令,裁撤冗员,减除部分王族的待遇,首先得罪的是既得利益者和权贵们,这才引起了楚国贵族的仇视,这很难说就是施行了暴政。所以,司马迁的这一判断值得商榷。从总体上来看,吴起在品德上受到诟病的,主要是少年杀人、母死未归、杀妻求将这一段。而在魏国和楚国,应该说还是干得不错的。但为什么吴起总是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立足呢?我想,除与他个性中因有本事而自信与自负,容易招人忌妒外,还和后来君主的变化有关。而这恰恰也是吴起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君主手下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双重性。而吴起人格的两面性也折射出一个道理:一个好领导,能让下属展示出人性善的一面;一个坏领导,会使部下表现出人性恶的一面。而一个社会制度的好坏,对人性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浅谈古论今,深剖析人物。“绵里藏针”与“锋芒毕露”互为反义语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学习周恩来&多一点忍让
学习周恩来& 多一点“忍让”
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人物汇报》杂志,在2014年第十八期上刋登一篇题为“《周氏家训》用一个字“铸就” 伟人周恩来”
。下面节选其中语录:“忍”字铸就总理伟大人格、克己延至“忍” 、“相忍” 为第一要诀,“和睦”
为最大喜气,忍一忍可以减少许多祸亊。&
忍辱负重、忍中求进,是周恩来作为一个政治家显著的特征之一。
无疑,同恩来一生在政治生活中的忍让性,是中国社会的幸亊。反之,一个政治家品性中缺乏忍让性,则可能带来“祸水”
。比如,党的前任领导人张国焘因为不忍,爭杈夺利,另立中央,走向分裂,给党和革命亊业带来巨大损失。
政治上的亊确实不好说,但那些政治上的大人物与草民,在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亊的道理是一样的。
周恩来有这样的忍性,是“家训” 教育的结果。而当代人基本上都未曾接受“家训”
及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而接受更多的是造反斗爭的精神,要造反,能要忍性吗?就这样教育我们不要、不要,如今人们身上的忍让性越来越少,遇亊反抗好斗的性情越来越烈。在革命时期,如果没有造反斗争的精神,革命难以成功。而在和平年代,人与人的相处,更多是需要克己宽人的忍性。如果不忍,会是什么后果呢:
先来看复旦投毒学生这个案例:该生从农村出来,家里辛苦地将他培成研究生,学医的前路应该坦平。然而,他置过去的努力于不顾,只看到眼前的扰人的“画面”
,有同学超过他了。于是,忍受不了,妒火生起,不计后果,投毒杀之,悲剧发生了!结果,以害人开始,毁己告终。其恶行,令两个家庭为培养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归零,彻底击垮了双方父母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毒化了社会道德环境,使人们彼此提防感增加,这是何等的恶果!
由于我们这一代人及下一代人都沒有接受过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道德品质中的忍让性极差,因而,人群中一旦出现诸如复旦投毒生之类的凶手,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很大,着实让人痛心。
老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退一歩海阔天空” 、“亏人是祸,亏己是福”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这些大白话,遇亊拿来认真琢磨一下,劝一劝自己,十分管用。与人相处,学会“忍让”
,常会出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宁,我们应该多学习周恩来的忍让性,并在传统道德思想文化里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修养高的人越多,犯罪的人自然减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他至今还是美貌的代言人,对妻子很是痴情但结局却悲催得令人不忍直视!
他至今还是美貌的代言人,对妻子很是痴情但结局却悲催得令人不忍直视!
审视美男子的标准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转换更新的。现如今,判断美男子的标准,有的认为应该是:浓眉大眼,声如洪钟,浑身充满阳刚之气的猛男;也有的认为应该是:细皮嫩肉,声音温柔,五官标致的英俊小鲜肉。反正是各花入各眼,不一而足,只能求个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罢了。但是,有一个人,经过千百年岁月洗礼,始终被天下认为是古今美男子的标准;他就是西晋时期的大帅哥潘安,即千古美男子的代言人。成语“貌似潘安”,就出自此人。此成语是从古至今用来夸赞一个男子英俊无比的褒词。潘安的英俊貌美,在西晋是出了名的。史书上形容就三个字:“美姿仪”。《晋书.列传.潘岳》记载:“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用现代的话说,潘安不但貌美,且气质甚佳。他的文章诗赋词藻华丽,尤其善写哀悼之文。年轻时出去游玩,途遇女子,总有大批的女子追着他,并牵手环绕着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那种架势绝不亚于现代的“粉丝”追星族追逐明星的阵势。要知道,这可是在封建礼教严格的古代;如此疯狂的“粉丝”追星行为在中国古代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潘安每次游后回家时,总是满载鲜花水果而归。这就有了成语“掷果盈车”。(注:潘岳即潘安。潘岳,字安仁,后因投靠贾氏集团,死后,被去掉仁字,故称潘安。)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比潘安家门第高。因为潘安是美男子加才子,她倒是愿意嫁给他。婚后夫妻感情很好,潘安对妻子很痴情。可是好景不长,妻子早逝,此后潘安始终没有再娶。在妻子去世一年后,他写了三首怀念亡妻,情深意切的《悼亡诗》。众所周知,在潘安之前,中国历朝几乎没有怀念妻子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加之其文章极好,故称其为:“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这使得潘安的文章更易于流传。也可以说,潘安是一个忧郁型的花样美男作家兼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是,潘安的人生道路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而是充满悲剧色彩。他早年不受重用,后来随石崇投靠了以贾南风(贾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时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而立自己的儿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阴谋集团就安排身为黄门侍郎的潘安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早己醉得神智不清的太子,照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抄写的文章后,再勾勒几笔,一篇祭神的文章就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从而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生母被处死。《晋书》中形容潘安:“性轻躁,趋世利”。在这场阴谋中,潘安虽不是策划者,但在其中显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废太子的奸计虽然得逞,但潘安最终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遂抓捕潘安,并灭了他的三族。一个好端端,文才俱佳的美男子,由于“性轻躁,趋世利”而卷入一场夺权阴谋中;不但自己丢了性命,还连累三族被诛。岂不痛哉!怜哉!惜哉!纵观潘安的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与政治上的趋利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生命个体。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把他简单化了。《晋书》记载:“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正是由于潘安的“美姿仪”、“才名冠世”,才使得他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子当中,能够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仍然作为美男子的符号为大众所熟知。也正是由于潘安的“名才冠世,为众所疾”,使得他仕途不顺,再加上他性格中的“趋世利”,而投靠了贾氏阴谋集团,走上了一条不得善终的不归路。无论如何,“貌似潘安”仍是我们形容美男子的首选之词。潘安的故事,之所以千百年后能流传下来,我们抛除政治因素外,是他英俊的外貌加上横溢的才华所至,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小鲜肉一类的花样美男,若不想昙花一现,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浅谈古论今,深剖析人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事都有两面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