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高级将领当中能与粟裕军事思想水平相近的都有谁

粟裕眼中国民党最会打仗的将领的两人分别是谁?
粟裕眼中国民党最会打仗的将领的两人分别是谁?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次聚会中,当被问及在众多的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中哪几位指挥才能比较出色时,脱口而出:“就是和。”
粟裕接着评点这两位老对手:“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
“那么,王耀武呢?”有人问。
粟裕说:“王耀武这个人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比较有指挥才能。陈老总说过,不要小看王耀武,他是国民党那些人里比较明白的一个。”
粟裕评价王耀武之际,王耀武还在接受战犯改造。当王耀武经过特赦放出来后,有人问他除了亲人最想见以外,还有谁此刻能让他想起来?王耀武沉吟片刻说:“粟裕。”
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往往也是知己。
其实,王耀武是一位抗日。
王耀武被俘后,毛泽东曾让罗瑞卿转告他说:“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
曾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
陈毅与粟裕对他也有很高的评价。
王耀武在中打过不少的好仗,可以用大放异彩来形容。他带着74军打遍,以上高、常德、雪峰山三战最为出色,凭战功出任方面军司令官和山东省政府主席。因为王耀武在抗战中的战功显赫彪炳,所以当时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
(王耀武)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七个师团约十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74军参加。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被夷为平地。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74军57师,师长。8000人只有83人生还,余皆战死。王耀武率51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六天激战,终于收复常德城。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1908年签署法案,退还了庚子赔款一千多万美元,退还的赔款主
  这时候慈禧会很自觉地调整自己情绪。她会马上回到她的宫中,进到西室,里面有一间
  慈禧把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幼兰赐婚给醇亲王载沣,颇有深意。戊戌变法后,醇亲王
  慈禧太后,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无名无分地统治了中国达半个世纪。尽管中外史
  作为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慈禧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
  李莲英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总管,与慈禧太后关系密切。据现存史料记载,李莲英
  伴随着慈禧一路由简到繁,由果腹到铺排的吃喝之旅,各地负责接待这位太后的各色人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本来人在囧途,应该
  奕訢的一场号啕大哭,连肃顺等人也被些许感动。不过,奕訢心里也清楚,热河是人家
  咸丰皇帝在驾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几个大美人之一,凭借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和婀娜多
  慈禧、光绪这一对母子冤家恩仇爱恨、改良保守、权位是非,如水如火,缠夹不清。他
  在人类诞生之前,地球上生活着许多物种,而我们目前发现的不到百分之一,近日,西
  中国人过生日始于何时不好说,《颜氏家训&风操篇》中提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
  貂蝉,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是唯一一位被记录到四大名著中的美女,这在四大美
  从唐代开始,李世民的形象不断被美化,同时,作为反面典型的杨广却被进一步妖魔化
  中国清朝一直是被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而康乾盛世作为清朝发生的重大事件,更是
  如果说历史上最诡异的朝代是哪一个,我首推唐朝,因为唐朝太开放了,什么国外的东
  细数中国历史,若说哪两个女子是最有权势的,那数武则天、慈禧无人能出其右了,武
  赵国有两个赵豹,都跟赵武灵王有关。《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
  也许是杀人杀惯了,抑或这个小儿子李贤的能力和影响力太有威胁了,武则天决定第六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沿海北上,很快打到了浙江。道光认为不能老被洋人欺负
  曹真自小就骁勇善战,硬朗而有魄力。但是,他虽然有着赫赫的功绩,伐蜀之战却是他
  西晋晋武帝时期,东北方主要的部族有两个,一个是乌桓,一个鲜卑拓跋。熟悉三国的
  打退了突厥对太原的进犯,起兵被李渊提上了日程,他的目标是西入关中,攻下长安,
  其实刘备伐吴就是指夷陵之战,这一战役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
  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悬殊,在这场持续了七年的战争中,双方的兵力、人数和
  鸣梁海战是发生在朝鲜和日本之间战争,这一场战争发生在1597年,在这一场战争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
中国古代的水战,当以赤壁之战名气最大,一则拜托《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的成功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
  两座定东陵东西并排,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在西,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在东。中国是礼
  慈禧太后,这个臭名远扬的统治者,给中国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需要中国人几辈子
  大家知道,慈禧很丑。但慈禧很爱拍照片。那时候没有PS,于是,慈禧的真容便毫无
  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历经变幻。先秦时期的官员选拔,大都是依靠世袭制。如果一个
  提起武则天的大名,不论信不信佛教的人士,都知道这一位大名鼎鼎的女皇帝。不过谈
王安石文思敏捷,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从当前的现实汲取实用的知识,从周礼、荀子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她讲述的是北宋末年梁山好汉的故事。而今天小编要说
历史上的强盛朝代,有短命皇帝也有长寿的皇帝。但中国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朝代,尽管国
 清河王高岳的宴会上,两个陪酒女郎很是惹眼。只见她们衣着暴露,笑脸旖旎,两双狐媚
 古代封建集权制,皇威有着绝对的公信力。一般胆敢挑战皇权的人,基本没有好下场,当
  男女之间的事情,到底是男人戏弄女人,还是女人戏弄男人,确实无法一概而论。有一
  张元素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不少张元素行医故事。 
  张元素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不少张元素行医故事。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西汉政权刚刚建立
  王守仁即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一生博闻多识,
  古希腊是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那里的艺术家拥有很高的素质和发达的大脑, 其中
  卡文迪许简介实在不能概括这位18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充实而辉煌的一生。在卡文迪
  吴宓,一个拥有文学家、国学大师和诗人三种称号的中国现代学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
  莎士比亚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曾经写出了许多著名的篇章和戏剧,并且取得了
  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毕生发明的。什么是活字印刷术呢?就是在胶泥
  宋应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长庚,出生在现今的江西省宜春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也是一位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大师和
  《汉书》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一部史学上的经典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众所周知,他对后世的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
  李峤,唐太宗时期出生,武后、中宗时期成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一位诗人。下
  贺知章是被人称作&诗狂&的,而且他为人放纵不羁,到了人生的晚年的时候,还特意
  贾岛是生活在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故乡在今天的河北省涿州。他的一生创造
  怀素和尚,一手狂草闻名天下,唐朝时期时著名的书法家,和张旭齐名,被称为&颠张
  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之为&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是唐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文
  肖邦的钢琴曲热情奔放,感情细腻朴实,乔治桑的风情小说内容丰富细腻,情节迷人,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中共军队著名将领――谁是将星之星?
该帖被浏览& 27,916&次,回复&28&次
中共军队著名将领――谁是将星之星?作者不详
看到许多贴子都在就&谁是中共军队第一名将&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我觉得网友们都在凭自己的片面看法评价中共军队的高级将领。而且多半在林彪与粟裕之间作高下之分。殊不知中共军队的高级将领中名将是很多的。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年代,光靠一两位名将是不可能在几年时间达到打败强敌,统一中国宏伟大业的。
中共的元帅队伍中,共有十位成员,其中朱德元帅从未直接指挥过作战任务,是象征性的人物;罗荣桓是政治元帅,也没有指挥过大的作战行动;陈毅元帅虽然一直担任中共一个战略方面的军事主官,但他的作战指挥都是依靠粟裕来完成的,而且到最后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时,他已经离开了军事指挥的第一线而被粟裕取代;贺龙元帅虽然也一直是军事干部,而且在抗日战争中长期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但中共领导人也许是知道他指挥作战的能力平平,没有交给他太多指挥作战的任务;聂荣臻元帅也曾长期担任115师政委,解放战争在华北时作战上也没大的建树;叶剑英元帅一直从事参谋工作,长期担任八路军参谋长,没有直接指挥过大的作战行动。中共的十位大将,除粟裕以外都没有担任一个战略方面的军事主官。
在中共高级将领最优秀的名将之中,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粟裕、徐向前等五人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但在这五个人中间,谁最有才干,指挥打胜仗最多,仗打得最精彩呢?我觉得在这五个人中间差别是不太大的。因为他们各自所处的战区环境不同,领受的作战任务不同,战区的重要性不同,中央所给予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当然,这五个人各自的性格也有所不同,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在指挥作战的方法和各自的战绩方面有些区别,但仅就这些区别是不能确定这几位高级将领的指挥水平高低的。我认为这几位将领在战争的指挥艺术和作战功劳方面各有千秋,并不能说哪个能干很多而哪个又差很多。
现我就自己掌握并查阅一些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的结论对以上五位名将作一个粗略的评价。
一、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1898年生,湖南湘潭人,北伐战争期间在湘军当团长,1928年率部与滕代远,黄公略组织平江起义参加革命。彭德怀元帅在红军时期就是赫赫有名的红三军团总指挥,这个军团是彭德怀以平江起义部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同时是红军时期是毛泽东手上最有力也是最坚定的基本部队。
在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中,他与林彪的红一军团同时坚守湘江上下游两个阵地,控制了湘江30公里长的江面,为红军首脑机关安全过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是八路军副总指挥,到抗日战争中后期,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壮大形成山东、华东、华北、山西和晋绥地区几大根据地后,军事指挥工作已经转到各方面大员手上,彭德怀不再承担具体指挥任务。
彭德怀军事指挥艺术的高水平发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那时彭德怀处于中央首脑机关的延安,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都集中在东北、华北、山东、苏北、中原这几大区域。1947年3月,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调集二十万精锐嫡系主力进攻延安,延安当时只有所谓的留守部队两万多人。而且装备极差,但彭德怀主动要求担任西北地区的军事指挥任务,就用这两万多人与国民党胡宗南部二十万大军对抗,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条件下,要作这样的决定是要很大勇气和自信心的。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解放军以两万多人的力量,经青化贬、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榆林、宜川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战役,沉重地打击了胡宗南部蒋军。到1948年中旬,彭德怀领导下的西北解放军彻底扭转了西北地区敌强我弱的态势,并成功收复延安,部队已由最初的2.6万人发展到7个纵队15.5万人。1949年初全军整编后,编为两个兵团。即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然后与华北调入的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和第二十兵团(第十八兵团后入川归二野指挥)合兵一处,形成强大的第一野战军。彭德怀又率领第一野战军收复整个西北。并出兵新疆。彭德怀在整个解放战争开始时手上的兵力是各大野战军中人数最少,装备最差,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最悬殊、地理环境最恶劣的一支部队。仗能够打成这样,并形成席卷西北之势确实非常不容易。
彭德怀军事指挥艺术的第二次高水平发挥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前彭德怀力排众议,以超人的胆略和极强的自信心承担起志愿军的领导和指挥任务,毅然入朝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并创造了解放军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美军的新纪录。彭德怀在朝鲜指挥对美军作战的经典战例是第二次战役。
1950年底,美军自仁川登陆后,彻底截断了北朝鲜军队的退路和后勤补给线,整个朝鲜半岛已经落入美军之手,战线迅速逼近中朝边境。美军指挥官、也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率领着装备精良士气正盛的美第八集团军、第十军和十多万南朝鲜军队,眼望着前面不远的中朝边境线,急切地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以取得他军事生涯中又一场辉煌的胜利。
彭德怀在第一次战役取得小胜的基础上,故意示弱于美军,其实彭德怀早已在美军的进攻之路上布好了口袋。麦克阿瑟果然中计,置已经出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不顾,挥兵急进,发起了他号称的&圣诞攻势&。待美军进入预设的袋形阵地后,志愿军突然发起进攻,麦克阿瑟猝不及防,全线溃败。此战获得巨大胜利,一举将美军赶至三八线附近,而且在战役进程中多次围住了美军的重兵集团,只是由于志愿军武器装备严重不足,无法达成歼灭的目的,致使美军又多次得以成功地逃脱。
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是勇猛顽强,豪气冲天,而且也极其善于灵活指挥,避实就虚,以少胜多,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经历首开了中共军队对外作战并战胜世界最强大敌人的经典范例。经朝鲜一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威名远播世界。
二、林彪元帅
林彪1907年生,湖北黄冈人,那是一个非常容易出人才的地方。中国有句名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老&。现在那个地方又是长期保持全国高考升学率最高的地方。其教育方法和高考策略被教育界称为&黄冈兵法&。
林彪是中共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为中共夺取天下所立战功最大的一位,林彪在1949年指挥百万大军从东北进关时年仅42岁,1955年被授于元帅军衔时年仅48岁。林彪在战争年代一直是解放军及其前身红军、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号称从没当过副职的唯一的人。其军事指挥艺术和风格以精于算计,奇出巧打而闻名于世,他在战争中总结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三制&等战术动作和规则成为解放军后来的战术教程。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日本侵略军士气正盛之时,以一个平型关大捷闻名天下。尤其是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率十一万装备低劣的八路军出东北,三年后的1949年初,成为统领一百万装备精良的东北解放大军的最高军事长官。由于林彪在战略战术和军事指挥艺术方面的高超水平,在东北的三年中林彪连破国民党军杜聿明、陈诚、卫立煌三员大将,一时成为国民党军的克星。林彪麾下战将奇多,部队的战斗力也非常强悍,其中38军在朝鲜战争中获彭德怀元帅&万岁军&的美誉。
林彪的用人也有出奇之处,林彪的心腹爱将李作鹏,有&大烧锅&之称,酒量如海,原在林彪的东总司令部当参谋处长,林彪见其为人豪爽,而且胆略过人,参谋处长也当得不错,是个在前线领兵打仗的军事指挥人才,后来林彪把李作鹏放到六纵当了司令员。并兼任16师师长,纵队司令又兼师长,这在解放军中是罕有的现象。林彪破格提拔任用的另一个人是钟伟。此人原在东北野战军任第五师师长,有&小巴顿&之称。由于在1947年三下江南战役时靠山屯一仗不服从命令,调动了东野总部的指挥而打出了名。因钟伟的出色战绩,林彪破格把钟伟由五师师长提拔为十二纵司令员。
凭心而论,林彪在中共高级将领中最受毛泽东器重,视同已出,每每委以重任,在解放战争初期,由于国民党军队远离东北,调军队不易,国民党军与林彪带往东北的部队在数量相比并不占绝对优势。国民党当时进入东北的只有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第七十一军、新一军和新六军共五个正规军十五万人 ,加上一些收编的汉奸地方杂牌武装,能够统一指挥的兵力大约二十多万人 ,八路军出关的基本部队是十一万 ,而且也是八路军、新四军中的骨干力量,到1945年底曾一度达到27万。与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只是在武器装备方面稍逊一筹。1946年国民党军在其名将杜聿明指挥下将林彪赶至长春以北后因多方面的原因没有继续追赶,进而采取守势。由于林彪在东北靠苏联支持,并随军搜带了大量日本人留下的武器弹药,利用国民党军暂时停止进攻的机会,经过最初的失败后又在短时期内迅速恢复了战斗力,而且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整个黑龙江及境内数个大城市都在解放军的控制之下。后方稳定可靠,这也是中共其他方面军事主官没有的优势。在这样的有利态势下,再加上林彪的个人天赋,取得明显的军事胜利是可以理解的。
正是由于林彪作战精于算计,对客观条件的考虑过分精到,造成他在1950年对抗美援朝作战的信心不足,拒绝出任入朝作战最高指挥官,这也成了他在解放初期长期不能得到重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林彪身材不高,外表文静,少言寡语,由于在平型关大捷后被阎锡山的友军开枪误伤中枢神经,致使其长期身体虚弱。他在苏联养病期间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暴发,据说在苏联的一次最高级军事会议上,列席参加的林彪对德军进攻法国的方式及线路的准确推测给斯大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斯大林甚爱其才。1950年毛泽东首访苏联时,传说斯大林愿意用十个装甲师换林彪。这些传说使得林彪的身世颇富传奇色彩。
三、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1892年生,四川省开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是中共内少数几个在苏联军事学院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高级指挥人员之一。刘伯承意志坚定,作战勇敢,北伐战争前在讨伐袁世凯的作战中伤及右眼,他在做手术时坚持不用麻药,因而被称为&当代关云长&,在川军中素有&军神&之美誉。
刘伯承在红军时期由于没有直接担任作战部队指挥官而少有建树。1937年刘伯承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并长期担任一个战略方面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此一项任命也为刘伯承元帅提供了得以充分发挥其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表演平台。最能说明刘伯承军事指挥才华的是1945年8月抗战结束之时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打的上党战役。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阎锡山按蒋介石密令于8月16日命令国民党第八集团军副司令兼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1.6万余人袭占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六座城市。刘伯承随即调集太行纵队的陈锡联部、太岳纵队的陈赓部、冀南纵队的陈再道部三个军区的主力及地方兵团共3.1万人,于9月上旬展开了共产党军队自建立以来首次较大规模的与城市攻坚战相结合的运动战--上党战役。八路军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一直都是分散作战,部队还没有大兵团集中进行城市攻坚作战的经验。但在刘伯承的指挥下,用20天时间全部攻下除长治以外的5座城池,歼敌五千余人。并将长治之敌一万多人团团围住。阎锡山为了解上党之围。派第七集团军副司令彭毓斌率2.2万人,携带24门山炮从太原南下解长治之围。刘伯承巧施&围城打援&之计,以其大胆而又精到的战略战术和预测能力,除留一个团一千多人看住长治之敌一万多人之外,将攻打长治的所有主力部队悉数北调参与围歼敌援兵的战斗。并将援敌合围于屯留县老爷山地区。激战5日,全歼敌援军,主将彭毓斌自杀身亡。
用一个团一千多人看住长治城内的敌人一万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而又奇妙的创举,也是解放军高级将领用兵史上的一个奇迹。如果在刘伯承全力围歼援敌之时,长治城内一万多敌人破城而出,不论是夹击解放军还是弃城逃跑,对刘伯承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难处理的问题。但是长治城内这一万多敌人就是乖乖地呆在长治城内,即没有弃城而逃,更没有出城与太原援敌一道夹击解放军,这说明刘伯承在作战指挥过程中对敌我双方的态势、心里活动、部队的作战能力、战场的地形地物的了解和掌握都达到了十分准确的程度。
当由太原南下的2.2万援军被全歼,安守长治之敌史泽波在耽误了宝贵的五天时间后才如梦方醒,率余部一万多人弃城西逃。按刘伯承的预先布置,太岳纵队司令员陈赓立即率部队取捷径,经三天追赶,在沁河东岸的将军岭、桃川村一带截住西逃的史泽波万余人,激战6小时全歼逃敌,史泽波被俘。至此,上党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3.5万人。这次战役创造了解放军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对国民党军队的首次大规模运动攻坚歼灭战,并创造了在一个月内以3.1万人 全歼3.5万人的以少胜多战争奇迹。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刘伯承指挥中原野战军接连取得闻(喜)夏(县)、同蒲、临(汾)浮(山)、吕梁、汾(阳)孝(义)战役和滑县、巨(野)金(乡)鱼(台)等战役的胜利。到1947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已发展到42万人。在这一时期内,刘伯承通过战争手段极大地发展和壮大了部队,在1947年的时候,二野部队有这样的大发展,这在解放军各战略集团中也是少有的。
日,刘伯承、邓小平遵照党中央打到外线去的指示,率部执行挺进中原的战略任务。刘伯承是个党性原则很强的人,对中央指示坚决执行。说老实话,刘邓部队脱离根据地千里跋涉前出大别山穷困地区作战有多少战略意义那是中共中央战略家的事,但对于刘伯承及部队来说,确实受到了很大的损失,重武器全部丢失,人员损失也很严重。有一部电影叫《挺进中原》,看到刘伯承带部队在毫无防御手段的情况下,顶着天上敌人飞机的轰炸和地上敌人的四面围攻,一边作战,一边通过黄水漫漫的黄泛区向大别山前进,象这样的情况部队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到了大别山区以后,刘伯承又取得了一连串的战役胜利。在1948年中连续进行了 洛阳、宛西、宛东、豫东、襄樊等战役,其中襄樊战役被朱德誉为&小型模范战役&。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主力凭借不足的重武器,和受到极大削弱的部队,又相继攻克了郑州和开封两大坚固设防的城市,这是刘伯承指挥城市攻坚战的又一次酣畅淋漓的发挥。
刘伯承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并不象粟裕那样抢眼,整个二野部队几乎都是在为三野当配角,主要原因是粟裕的三野部队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几乎都是在自己长期经营的根据地江淮地区作战。没有受到二野脱离根据地前出大别山那么大的损失。而淮海战役的规模是巨大的,动辄是十几万几十万人的大规模集团作战,而刘伯承带入淮海的部队只有十几万人,而且重武器十分缺乏,但这并不能说明刘伯承指挥作战能力的高下。
四、粟裕大将
粟裕,侗族,1907年生,湖南省会同县人。1924年3月,十七岁的粟裕考入湖南常德省立第二师范读书,并在此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夏,国民党长沙守将许克详发动以清共为目的的&马日事变&,常德也受到影响,粟裕深夜潜出学校,前往江西参加了南昌起义。一介书生粟裕从此走上他波澜壮阔的从军道路。1955年他被授予的解放军大将军衔时,是所有十位大将中年龄倒数第二的一位,仅超过比他小的许光达大将一岁。也是十位大将中唯一担任解放军一个战略集团最高指挥员的人。
粟裕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属于年龄小,资历浅的人,1927年刚参加革命队伍时只是一名普通战士。但粟裕凭借自己超人的才干以及对战争理论超常的悟性,使其很早就在红军中脱颖而出。他1928年4月随朱德陈毅上井岗山,1930年12月即任红65师师长。31年9月又任红四军参谋长。红军长征时,他与陈毅都留在江西老根据地,没能与红军主力同行。这也为他日后与陈毅的默契配合以及对战争指挥艺术行云流水般的发挥埋下了最初的伏笔。
粟裕最初引起中共高层领导的注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7月由他指挥新四军一部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进行的黄桥决战。向他进攻的国民党韩德勤部是三万人。而当时粟裕手上只有5千人。此战的最后结果是粟裕的五千人打败了韩德勤的三万人,并将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生俘。延安的毛泽东得知此事后兴奋地说,&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今后可以指挥四五十万人马&。
粟裕第二次战争指挥艺术的大手笔地发挥是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对孟良崮战役的结局都知道。关键是战役展开的时间是1947年。这时解放战争开始刚刚一年,敌强我弱的现状并未改变,而且面对的是全部美式装备、在国民党军中有&御林军&美名的敌整编第74师。战争打到中途时,形成了解放军5个纵队包围着74师3.2万人,外围国民党25万大军又正在收拢对解放军的包围圈。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是考验战役指挥员作战意志、作战技巧和部队素质的最关键时刻。最后粟裕经受住了考验,不仅全歼了74师,而且还带着缴获的大量美式装备,押着2万多名俘虏,成功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过后陈毅对粟裕在此战中的评价是:&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级&的勇气和才干,陈毅的此番评价对于粟裕来说毫不过分。
粟裕战争指挥艺术的最高水平发挥是在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经过在中国的各种文章中记述得相当多,但粟裕在其中的表现最令人佩服的是他首次向中央提出了展开淮海战役的建议。这说明,粟裕不仅具有一般战役指挥员所应该具备的战役眼光,而且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眼光。中央也对粟裕有着充分的信任。为了让粟裕真正地全面指挥好这次战役,事先将三野司令员陈毅调到了二野当副司令。粟裕在淮海战役表现中第二个令人佩服之处是,当时解放军对国民党军是60万对80万,人数不占优势。而且淮海战役是由&小淮海&打成&大淮海&的,也就是说这次战役是在进行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事先并没有完整地预案或预测,这就要求作为最高指挥员的粟裕有高超的应变能力;对自己部队有最真实的了解与掌控;对敌我态势及其发展有最清晰的判断;对战争理论有最深刻的领悟和运用。显然这几点粟裕都做到了。所以淮海战役是粟裕胜利了。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三野部队一下子发展到了四个兵团,80万人,而且装备精良。成为解放军中另一支与林彪部队齐名的最有实力和战斗力的部队。
对于粟裕高超战争指挥艺术的展现还有解放战争开始时的苏中七战七捷。电影《南征北战》中反映的莱芜战役,还有济南战役。但都不如前述三个战役那么惊险,那么引人入胜,那么有代表性。正是粟裕具备了许多方面的优秀品质,使得其在新四军及后来的三野部队中由一名不起眼的支队长、师长成长为统领80万大军的一代名将。
五、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青年时代曾幻想教育救国,山西国民师范毕业后在家乡教书。在革命思想的引导下,徐向前毅然来到广州,并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粟裕一样,身材瘦弱的一介书生徐向前从此走上了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黄埔军校毕业后徐向前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从以上简历上看,徐向前担任过的最高军事职务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到后来一直没有担任什么重要军事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时,徐向前并不是如彭、林、刘、粟等中共其他名将一样是负责一个战略方面的军事主官,但由于他曾经长期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这一要职,并指挥红四方面军取得过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而且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独自一人完成了拿下整个山西重任,所以在中共元帅的行列中,徐向前仍不愧为一代名将。
徐向前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首先表现在他在1931年11月以30岁的年龄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并在鄂豫皖苏区指挥了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在川陕根据地时期指挥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强渡嘉陵江&战役,是徐帅在红军时期军事指挥艺术的三次杰作。在徐向前高超的军事才能基础上,1933年红四方面军2万余人随鄂豫皖苏区领导转移到川陕根据地,仅仅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作战,部队又发展到了8万人。
由于张国焘的原因,抗日战争开始后,徐向前一直没有担任重要军事指挥职务。而且身体一直不好。解放战争打响后,在他的要求下,中央军委任命徐向前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主持山西方面的作战任务。
山西一直是二野刘伯承的根据地,当时的状况是,山西的解放军正规部队几乎全部被刘伯承带走了,留在山西的只有少数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经过半年的整编,徐向前硬是在这些游击队的基础上拉出了一支5万人的有很强战斗力的正规军。由此可见,徐向前不仅指挥作战有一套,对于部队的组织和训练也有着很高的水平。
部队整训完成后,徐向前面对的是山西阎锡山20多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从1947年中旬开始,徐向前用这区区5万地方部队,在山西连续指挥了精彩纷呈的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打得阎锡山节节败退,最终攻下整个山西,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尤其是在晋中战役中,徐向前以6万解放军面对以太原为核心,布防于北起忻县、南到灵石、东至榆次、西至孝义、汾阳等15座城市的13万国民党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一个多月时间内,经一系列眼花了乱的运动攻坚作战,歼灭阎锡山国民党军一个总司令部、5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及保警团队、民卫军等共计10余万人,解放除太原以外14座县城,生俘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赵承授。山西解放军一下子发展到包括三个正规军纵队和地方武装共10万人,为最后攻克山西省会太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战役,徐向前不仅拉出了一支十多万人三个纵队(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五纵队)的第十八兵团。还打出了&临汾旅&这样的王牌部队。山西的城市多半有坚固的城墙,在夺取山西全省的作战过程中,也由徐向前发明了在没有重武器的条件下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攻破坚固设防城市的经典战例。
山西王阎锡山曾经无奈地叹道:&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 。
对中共五大名将的基本评价
一支胜利的军队,总会有一大批战功卓着的将军,但是在这些将军中绝不会是千遍一律的样子,一定会是各自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的。只有这样,这支军队才会是一支成功的军队,一支丰富多彩的军队,一支可能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军队。在上述五位中共名将中,也是这样各有特点。
1、彭德怀指挥作战的特点是不畏强敌、勇猛顽强、豪气冲天、而且也极其善于灵活指挥、避实就虚、以少胜多。这与彭德怀性格耿直、脾气暴燥有很大的关系。但这种性格往往容易造成战役结局的大起大落。比如在1948年初彭德怀率一野进行的宝鸡战役,战役初期取得很大成功,不仅占领宝鸡,而且夺取了国民党军存在宝鸡的大量军用物资,完全达到了战役目的。但由于此次作战过分深入敌后,对国民党西北各部联合作战能力估计不足,致使一野部队在战役后期遭受敌西北国民党军各部联合围攻,损失很大。
又比如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取得大胜后,第三次战役越过三八线向南进攻,造成战线太长,补给不利,攻击能力不足。由于这些原因使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中受到了比较大的损失。据后来的资料反映,四次战役的失利与中央盲目乐观,决策失误有直接原因,但是彭德怀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没有准确判断情况,或是根据实际情况没有据理力争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特别是第五次战役,彭德怀对当时刚刚从国内调入的大量新锐兵团十分自信,对志愿军实力盲目乐观,而对美军新任指挥官李奇微在第四次战役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对志愿军战略战术的快速适应和反击能力没有警觉,在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在兵力十分雄厚的情况下反而受到重大损失,180师几乎全军覆灭。这是彭德怀指挥艺术粗糙的最典型的表现。
2、林彪指挥作战的特点是算计精到,细致入微,机智灵活、善于总结,但也有过分谨慎的缺点。林彪指挥作战尤其在解放战争后期很少直接上前线,但他对战场和部队的情况却掌握得非常准确。他在整个东北期间,一直呆在哈尔滨以南的双城那个不起眼的小城市里。只是到了战略决战的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才到了前线视察。林彪在东北指挥作战的过程中经常直接指挥到师一级,而且战机把握非常准确。这真的有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味道。所以才有四野那么多强悍无比的将军们对林彪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林彪过分谨慎的个性格却容易造成丧失战机,迟缓战役进程的结局。比如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之前,林彪见葫芦岛国民党的东进兵团增加了四个师,他说了一句着名的话:&我只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意思是无法阻挡敌东进兵团的进攻,企图临阵退缩。
其实当时全国的整个战略形势是,只有东北战场解放军与蒋军力量对比占绝对优势。当时的国民党东北主将卫立煌极具战略头脑,他对全国战略态势十分清楚,如果东北百万解放军得以早日入关,将对全国战略形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国民党政权将会迅速瓦解。所以他在东北的整个战略思想就是一个字&拖!&以长春十万国民党军拖住林彪不敢前出到辽东;以整个东北五十万国民党军拖住东北百万解放军不能早日入关;以关内国民党军的优势力量与解放军进行长期较量,并以待时变。
作为解放军东北最高军事首长的林彪看不到这一点,忌讳于长春之敌,对尽早展开辽沈战役和东北决战迟疑不决。幸亏毛泽东看到了这一点,强令林彪展开东北决战,以便首先在东北腾出手来,迅速夺取全国胜利。
林彪过分依懒精到的算计也让其吃亏不小。林彪在东北时打了两次大的败仗。而且都是在四平。一次是1946年4月的四平保卫战,另一次是进攻四平。我认为四平保卫战的失败中央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1947年底进攻四平作战,林彪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此战中林彪就是过分依赖他精到的算计,对四平国民党军主将陈明仁的防守能力判断不足,寄希望于精确的兵力投入。每次投入兵力都不足,致使战役打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陈明仁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员悍将。抗日战争末期的滇西反击作战中,陈明仁率国民党第71军血战龙陵城,对日军长于防守的战术和阵地布置都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把日军龙陵防守作战的长处搬到了四平,使过分自信的林彪吃了大亏。
另一次失败是在四野大军南下的过程中,林彪座镇武汉,摇控指挥远在湖南中部的四野大军。还是因为林彪过分相信自己对敌方兵力数量及作战信心的算计,对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这个对手的作战风格判断不准。白崇禧准确地算计出林彪此时肯定对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信心估计不足,把强悍的桂系军队也当成了处于溃败之中的黄埔系军队,所以他敢于在四野百万大军潮水般地攻击之下,以细致入微的精确性和快速勇猛的突击,指挥桂系第7军和第48军在湖南邵阳的青树坪那个地方,打了个解放军惯用的口袋围歼战,要不是四野部队超强的战斗力,终于突出一部分来,险些把四野49军第146师全部和145师一部全歼。这次是精于算计的&小诸葛&算计了同样精于算计的林彪。
从整个南下作战林彪的战略思想和用兵布阵方面可以看到,林彪在性格上的过分谨慎,在作战中过分依赖战术和战场的兵力算计,缺乏宽广的战略思维。最后在毛泽东的指令下,让其摆脱掉当前之敌,实行大范围远距离的包超,最后才使白崇禧集团遭到全歼。
林彪的过分谨慎的性格也让其对一些通过努力可以取得胜利的战争抱有畏惧心理,比如抗美援朝战争。象这样的战争从表面上看谁都知道确实无法打赢,但这又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象这样的战争只有彭德怀这样性格的人才愿意去打。如果中共的将军队伍里只有林彪而没有彭德怀,中国将会怎样?
3、刘伯承指挥作战的特点是指挥准确,战机把握非常之好。而且还有性格温和、服从性好的特点。刘伯承的服从性好的这个特点从他&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决策在战略上的优势现在也不太好考证,但对刘的部队来说却是个巨大灾难,但刘伯承还是坚决地执行了。象这样的事拿到林彪和粟裕那儿也许就并不好执行。林彪与粟裕都有几次抗命的例子。但刘伯承却一次都没有。但是如果大家都去抗命,中央的这个&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谁执行?刘伯承的这个性格也许是一部分二野将领不太愿意直接在其手下作战的主要原因。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就是55年被受于大将军衔的中共名将陈赓。
陈赓名义上是二野的人,其实他直接在刘伯承手下作战的时间很短。只有45年的&上党战役&以及48年底以后的&淮海战役&和紧接着展开的&渡江战役&两次。上党战役后陈赓直接去了豫西,成了有名的&陈谢大军&,而没有去吃&千里跃进大别山&那个亏。渡江战役后又一直独立地在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这一线作战,没有随刘伯承的二野主力从湖南进入大西南。而陈赓的部队却一直是刘伯承二野部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
刘伯承作为一个战略方向的军事主官,在淮海战役时中央却没有叫他担任总前委的书记,而是安排了邓小平去担任这一职务。刘伯承在解放后也没有继续担任重要军职,而是去做了军事教育工作,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刘的个性确实有较软弱的一面。
分享到:&&
中共军队著名将领-谁是将星之星?
4、粟裕的作战指挥风格在某些方面与林彪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只是粟裕也许更大胆,战略眼光更强一些。也就是说粟裕在某些方面也许比林彪来得更优秀一些。这从他在1947年那个敌强我弱的年代,就敢于深入虎穴,在敌人的丛林之中割裂出国民党御林军整编第74师这样的强敌来予以全歼就完全可以看出。而且粟裕能够在1948年中旬以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的身分向中央提出展开淮海战役的天才建议,这种现象在林彪身上也是极少看到的。粟裕在个人性格方面也有与林彪的某些相似之处就是也敢于抗命。
粟裕的两次重大抗命中的第一次是1946年7月,苏中战役开始之前,中央指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留少量部队坚守华中,主力应西移淮南。作为粟裕上级的陈毅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命令粟裕部四个纵队准备西移。但粟裕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决定向中央反映,华中部队就地作战,不能西移。在这个问题上,粟裕与陈毅发生了尖锐的分歧。但粟裕没有后退,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最后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这一过程在好几部反映粟裕解放战争的作战经过的电视电影中都曾经提到。这次陈毅与粟裕的分歧也成为中央决定调陈毅离开三野,把三野的指挥权全部授予粟裕的最初起因。
第二次抗命是1948年上旬抵制中央让其带不少于三个纵队十万人的主力部队渡过长江,脱离根据地向江南发展的命令,如果粟裕执行了这一次命令,也许又是一次损失惨重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式的作战行动。但粟裕却没有执行,而是反复向中央说明情况,最后中央同意了粟裕的意见。
粟裕在作战指挥上还充分容纳了人的因素在内。最有力的例子是:淮海战役开始前,中央要调陈毅去二野当副司令,而叫年轻而又资历甚浅的粟裕接任强大的三野司令员兼政委。按说这是中央对粟裕的充分信任,也是粟裕最终实现个人名誉的最好时机。但粟却没有接受这一任命,而是一再向中央要求,三野司令员与政委之职仍然要由陈毅担任。粟裕的这一行为并不是过分谦虚,而是因为粟裕年轻,在中共军队内资历甚浅。三野当时有一大批与粟裕有着相同资历甚至高于粟裕资历的高级将领。其中有1945年党的&七大&就当选中央委员的谭震林;有同样是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新四军组建时就担任新四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张运逸;还有黄埔五期出身,抗战时就担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初期又担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北平军调部中共执行处长的宋时轮;有1945年成立华中野战军时任司令员的张鼎丞(当时粟裕只是副司令);有曾经担任过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和新四军参谋长的陈世渠。还有四方面军出身的悍将许世友。这些人个个都不是简单可以摆平的。在这种情况下粟裕选择留下陈毅这个资格老,为人豪爽,对自己又有知遇之恩的老师兼挚友是非常合适的。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粟裕的选择是十分正确而明智的。如果粟裕看重个人名利,接受了三野司令员兼政委一职,也许淮海战役的结局就没有现在这么完美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粟裕的战略头脑不仅仅体现在作战指挥上,在政治上也显得异常成熟。
粟裕的作战指挥才能不仅为中共中央所器重,而且连向来心高气傲的林彪也不得不佩服。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结束后,林彪马上叫人把整个战役的过程拿来亲自分析研究。之后林彪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个粟裕,尽打神仙仗!&所谓&神仙仗&就是说这样的仗一般人是不敢打,或者说打不赢的。粟裕是林彪在在中共军队高级将领中真正佩服的唯一一人。真所谓&英雄惜英雄。&
粟裕外表文雅,性格温和,以一介书生而久历战阵,而且从不争功。在个人名誉上传说他有两让司令一让元帅的美名。但每遇原则问题又总能据理力争,充分体现了一个有高超军事指挥才能和深远战略眼光的军事家的智慧思想和坚定意志。粟裕逝世后,中央对他在军事指挥艺术方面的评价是:&尤其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陈毅对其军事指挥艺术的评价是:&用兵越出越奇,打仗越打越妙!&粟裕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立下丰功伟绩的一代名将。
5、徐向前的性格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十分内敛。尤其在建国后这种性格表现更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其有在张国焘领导下长时间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这个历史污点。在抗战开始之前,徐向前对张国焘各种命令一直言听计从。由于政治因素复杂,再加上年代久远、资料散佚、依据缺乏,作为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在这一问题上已经难以解释清楚。但这些政治上的原因并不能抹杀徐向前在军事指挥艺术上的高超水平。也许正是徐帅不事张扬的内敛性格,才使其军事指挥过程细致周到,少有失误,而且还往往能够在敌强我弱十分困难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最大限度地取得战争的胜利。在川陕根据地创造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强渡嘉陵江&等战役,在解放战争过程中的创造地&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均堪称徐帅战争指挥艺术上的惊世杰作。徐帅在其数十年军事指挥生涯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争范例,还在部队整编、士兵训练、战役战术协同、地形地物利用等部队作战能力和正规化训练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带有教程式的理论和方法。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既有指挥作战的水平,又有部队训练方面的理论实践能力的全面型人才。
徐向前与粟裕一样是书生从军,不仅如此,徐向前作为一代名将,其外貌气质也与林彪、粟裕一样稍显文弱,完全看不到长期在血雨腥风的战争生活中养成的霸气。在中国历史上,成就伟业的名将一般都具有文人与将军的双重性格。徐向前与林彪、粟裕等中共名将一样,都有此等中国人最崇拜的儒将之风。也许这正是这种性格才使徐向前在其作战指挥过程中既有军人的血性和坚强,又有文人的儒雅与精细。
徐帅逝世后,中央在对徐帅的评价中说:&徐向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运筹帷幄,指挥有方,智勇兼备,果断灵活,善于以弱敌强,以少胜多,运动歼敌。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以自己的战争实践和理论,为丰富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徐向前元帅与粟裕大将一样为中共名将队伍中评价最高的高级将领之一。
其实林彪的胆量无人能及!1.多次乔装到前言阵地视察!2.敢杀毛泽东,一生没有作过检讨!(中共干部中恐怕绝无仅有)
Re:中共军队著名将领――谁是将星之星?
个人认为名将只诞生于对外战争,只知道屠杀同胞的刽子手是没有资格称为将的!
基本同意楼主所说。
既然是将星,我认为首先是要有胆气,,也就是对谁都敢亮剑,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敢和他杀一场..就这个来说,彭老总是最够条件的.
Re:中共军队著名将领――谁是将星之星?
彭战胜了国内国外最强的敌人:桂军,马家军,日兵,美兵,而且严格分析,彭几乎没有败仗,就是失利,他的情况也是伤亡最小的.刘林俱先后败给桂军,徐败给马家军,后又败份胡宗南,粟败仗多且大且对日军无信心(粟原本预计用5o万兵解放台湾,后听闻蒋招募了2万日本兵,于是要求增兵5o万攻台,由此又造成船、炮等其它条件的不足而不了了之),林两败四平而且对美兵没把握也没勇气,相比之下严格来说彭无败绩,他是中国天才的军事家,无敌的战神,没人能比.在最近五百年中仅左宗棠有资格相比,然左的规模却小的多了.他是最近五百年来除领袖外中国军事上的第一人.
Re:中共军队著名将领――谁是将星之星?
说句公道话,仅论军事能,林粟皆远不如彭。不要斗气耍嘴皮子,用数据说话:解放战争初始彭兵力仅2.6万、胡宗南机动部队23万加警察保安马家军共4o多万.解放战争时期彭共歼敌约52万份亡4.9万余人.其中49年歼敌共约36万仅伤亡1.8万余人.朝鲜战场共歼敌242万毙伤敌68万多(这是美国自己的数据,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伤亡41万多(包括冻.饿.累.病等),共约77万,朝鲜伤亡26万.华野起始兵力12万多加地武民兵部队约3o万共近4o多万,解放战争共歼敌235万,自身伤亡6o多万.林起始兵力27万加民兵部队30多万,3年共歼敌18o多万自己伤亡29万多.事实上华野和东北46年就开始了解放战争,而西北是47年上半年才开始.从数据看除朝战外,彭的总量虽少但作战效率和敌我伤亡比都是最高的,高了不止一点点.以朝战来看,在三者兵力相似的情况下、彭歼敌最多,而其伤亡比相差却并不大,但其难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再看实际战役,只选各人独立决策指挥的来比较,彭:宜瓦战役我7.5万歼敌近3万自伤亡约3000余人,.荔北5.3万对敌7.8万歼敌2.5万,冬季3万对敌9万歼2.5万,陕中15.5万对敌22万歼4万余,抉眉.陇东,兰州.三战一气呵成33.4万对敌26万多歼敌近10万仅伤亡1.6余人.车华东真正粟裕独立决策指挥的是苏中.豫东.和歼孙元良三战,苏中3.3万加12万地武民兵对敌12万歼5.3万自伤亡1.6万,豫东25万对敌20万歼8.9万自伤亡共7到8万多人,这是一场败仗(华野报告伤亡3.3万与实际不符,根据报告的其它事实算是7到8万人,国军统计是8万多人,因失败把伤病全抛弃,战场是国军打扫的),歼孙元良是30多万对敌4万歼4万.林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役可比较,衡宝战役以绝对优势兵力在国军兵败如山倒的战场上歼敌4.8万是不应该拿出来比的.林粟在解放战争后期还打了很多大战,但那时国军兵败如山倒根本没有战斗力就不提了,上面挂到的都是实实在在打的,各位比较一下如何?这期间严格来说彭无败绩,而林有二大败一小败,因为粟只负责战役指挥,所以在华东由于指挥出问题的败仗都要由他负主要责任,仅大败仗就有南麻临朐豫东金门等好几个.如果仅从战役指挥来看.莱芜孟良崮是粟的经典前者野战围歼27万对敌5.6万歼敌5.6万自伤亡3.3万后者攻坚围歼15万对敌3.2万全歼自伤亡1.6万.百团大战野战21万加民兵游击队对敌日军20万加伪军15万.歼敌日军2万余伪军5千余俘敌1.8万余人自伤亡1.7万余人。一战长沙彭8千对敌3万歼3万俘敌4千余人自伤亡仅两2千余人战领长沙.这两战与粟两战战果差不多难度却不可同日而语.当时二人年纪差不多具有可比性.彭看似粗人,其实在中共将领中他最机动灵活,最精于算计,而又老谋深算。因为他精益求精喜欢自我批评检讨给人的感觉是总容易出问题,事实上他极少出问题.粟号称“战战胜”仅在苏中战役,这句话其实来于那一战,事实上他败仗最多.都说林精于算计,因为他喜欢算计,但事实上他经常算计不准,各位不妨去考查考查.严格来说彭整个军事生涯无败绩.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讨论了,麻烦.各位对比一下有何感想?当然林粟刘徐等都非常优秀,但彭实可称卓越,中共战史的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各种规模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对各种敌人对手的各战役战斗都打得非常漂亮干净利落。他击败了所有强敌,桂军.马家军.日军.联合国军,而其条件之差伤亡代价之小至少当今国内国外无人可比.除了朱德的资历无法改变外,他在那个位置实在当之无愧.谁还有资格排到他前面去.各位林粟刘徐的铁杆们心情我理解.当年陈毅也有你们一样的心情,因为毛经常夸彭,陈认为毛有意打压华野,后来他陕北后亲自去专察了西野,结果令他大发感慨无话可说:西野战士经常没饭吃,每个战士只有七八发子弹.让他心里极为震撼。不多说了,,各位可以去考查研究下,看看是否如此.
Re:中共军队著名将领――谁是将星之星?
告诉各位下面的事实:一、单纯军事方面,彭28年以800人在平江起义,成功后壮大到2500余人.后国军以10倍兵力围剿,彭几经转战到达井岗山时尚余800余人.之前南昌起义3万多人到井岗山时不足1千人,秋收起义近8千人到井岗山时仅八九百人.广州起义6千多人失败后四分五散各自进入各根据地连队伍都没有了.后来的平江起义4千多人被剿得只剩1百多人,后在进军井岗山的沿途才拉起了一支队伍,湘南起义失败,惨遭屠杀.白区的工人运动惨镇压和血腥屠杀.前面这些事件从军事角度看只有平江起义是成功的,其兵力也保存的最好.与朱毛会师后守井岗山以80O人对敌2万,后几经转战仅剩300余人,与朱毛第二次会师后,凭这300多号人1年后发展到8千余人,然后8千对敌3万多攻占长沙俘敌4千多人,此役彭兵力发展到近两万人成立红三军团,当时红一军团也就1万5、6千人.这时两军组成了红一方面军.彭攻占长沙震动国共两党及国内外,第二天中.英.美法等各国主流大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个消息.当时红军中仅徐向前的苏家阜战斗有此等战果,然影响力和难易程度不可相提并论.以后反围剿中战功赫,长征中的笫一次大捷娄山关,最后一战吴起镇,东征.西征.山城堡仗仗胜。这时期仅徐向前可与之比拟,徐的规模大战果大但败仗也大,西路军全军覆没,所以徐要处下风。抗战开始八路军4万多人到彭43年离开时发展训120多万,其间百团大战歼敌4.3万多人,威镇国内外,林粟徐刘等此时无可比拟.解放战争时期彭起始兵力仅2.6万人对敌23万,三年共歼敌51.9万,自身仅伤亡4.9万余人.林起始兵力27万加30万民兵对敌26万,三年歼敌180万自身伤亡29万多.粟起始27万加16万地武民兵部队对敌共歼敌225万.自伤亡6O多万.刘起始力3o多万共歼敌235万自伤亡50万.此时徐的战漂亮但伤亡代价相当大,总体规模也要小很多、此时彭战果不大,然其条件最差,作战效率敌我伤亡比都最大.其余各八无法相比.此时期林一败再败三败,刘前期败仗连连损失大半兵力,后期艰难经营一直到淮海结束才透过气来.粟的败仗跟他的胜仗一样多一样大,而且很多胜仗也不能全算他的.徐一败胡宗南,二败XXX(忘名字了).严格来说此时期彭无败绩.当然,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最强最优.朝鲜输嬴都是彭的,严格来说彭也并无败绩,其他人无比较资格.综合而言,彭在各个时期都表现卓越,出类拔翠,林粟刘徐等人不能相比.彭比余人均高一级别,是将将之才.二、政治方面,彭从闹粜到创办救贫会,到平江起义,到精兵简政,到新式整军,到大裁军、设军衔制.义务兵役制.到办哈军工到炉山.三、经济就不说了,伤脑筋.二、三两H仅周恩来和刘少奇可比,甚至周刘二人在两个方面都差强人意都有所不如.各位还是好好研究一下,彭是中共内少有的卓越的军、政、经济全才,不仅在当时中共内外首曲一指.就是从今天往前看,也少有人可与之相譬美.不要看到一点皮毛就丫丫乱叫,还是先把问题全面搞清楚了.再说比较好.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粟裕手下的嫡系将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