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当年四大天王当年谁最红的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818隐藏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幕后那些BH的历史八卦
??最近迷上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剧。连看两遍不说,又查阅了不少当时的背景资料。结果不查还好,一查发现无数隐在剧情之后BH八卦,不由我再次感叹真实的历史要比电视剧疯狂多了。下面就逐个8下,不过是想到哪8到哪,就没什么章法和顺序了    历史的八卦之一 立青在上海处决的叛徒夫妇  罗亦农在上海被叛徒出卖被捕,瞿恩把立青调到上海从事特科工作,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处决这对叛徒夫妇。立青采取野战奇袭手法,从楼顶拉着绳子从天而降,一枪击毙男方,女方则被打瞎了一只眼睛。(这段真是酷哈)这段基本是按陈赓在上海特科的经历拍的,但剧中只说了叛徒何家兴夫妇,没有提女方,其实女方叫贺志华,原来是朱德的第叁任妻子。  百度资料如下:朱德是在上海认识贺治华的,一九二二年九月初朱德和贺治华离开上海到法国,后来在德国结婚。一九二六年九月朱德从莫斯科回国,贺治华留在东方大学学习。朱德走后,贺治华就与何家兴好上了,后来就干脆和朱德离了婚,嫁给了何家兴。  贺治华和何家兴在一九二七年夏天回国后,分到上海中共中央组织局,在罗亦农领导下作秘书工作。贺治华之所以背叛革命,除了对革命悲观失望和贪生怕死外,她素来贪图享受,到上海后经常出入酒楼舞厅,每月二十多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开支。由于他们不守秘密工作纪律,经常外出深夜才归,多次受罗亦农的严肃批评,因而怀恨在心,想以出卖同志的生命来换取敌人的赏金,以便远走高飞过起享乐的生活。在四月十五日早上,贺来到公共租界巡捕房政治部,自诩手中有三百五十多个共产党员名单和地址,条件是三千美金和二张让他们想去的国家的护照,并为他们保密。  罗亦农被捕后的四月二十五日清晨,一队迎亲队伍来到贺的住宅前,在猛烈鞭炮声中,中央特科的红队(锄奸队)冲入贺房中,迫其交出手中党员名单后,开枪打死了何家兴和贺治华。但后来贺治华没有死,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给国民党送到医院救治。本来红队还要到医院干掉贺,但由于国民党特务看守很严,没有机会下手,再加上党员名单已夺回,贺已难作祟,故铙她一命。     对于贺治华的结局,据《邓颖超传》载,贺治华后来回到四川老家,又嫁了人,在解放前病死。《中国高干子女沉浮录》一书载:贺回到四川开江县,和后夫又生了两个女儿。一九三八年,“宁杀错一千,决不放过一个” 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天突然追捕而来,把贺从房里拖出来,当着她两个女儿的面,在院子里把她残暴地枪杀了。  而我觉得剧中对历史细节很在意,贺告密的事是借租界巡捕克拉克口中说出的,他说那个女的很漂亮,说一口流利的德语,贺治华本身在德国待了好几年。贺被打瞎一只眼睛也和历史完全吻合。   历史八卦之二 隐藏在西安的M电台  剧中抗战后期,蒋介石想让胡宗南趁共产国际解散之机闪击延安,结果被TG隐藏在西安的M电台把情报提前通知延安,闪击计划破产。立仁追查泄密元凶,通过M电台发报时间的分析,把怀疑目标定在了胡宗南身边的高层核心。他拟出的嫌疑名单,第一个名字是胡宗南,第二个名字剧中只露了个“熊”字。最终因为胡宗南太得老蒋荣宠,这个泄密者没有追查下去,立仁捣了一回浆糊了事。其实泄密者就是排在名单第二位的那个“熊”——熊向晖,tg的后龙潭三杰之一,胡宗南的机要秘书。他是周总理亲自布在胡宗南身边的闲棋冷子,深得胡宗南的信任和重用。制定闪击计划时他本来已经去渡蜜月去了,结果胡宗南生怕计划不周密,又把他叫回来参与,这简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后来,毛泽东称赞熊向晖,说他一人可以顶几个师。  1947年他的身份其实已经有所暴露,但胡宗南和他关系实在太好,加上戴笠和胡的关系也铁,有心放胡一马。于是胡就出钱送熊去美国留学去了。1949年解放后,熊回国,一直从事外交工作,同样成绩斐然。1962年任中国驻英国代办处常任代办。1971年和1972年,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助理,参加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动。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任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1972年任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1982年后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1993年离休,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tg从事无间道的人也多,但像他这样全身而退,后来又转到地上,照样大放异彩,而且善始善终的真的不多。至此,我不由感叹,这个人本身就是传奇啊。   历史八卦之三 立仁BH 的原型之一  剧中抗战初期立仁在孤岛上海潜伏,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用假情报刺探日军真情报,然后企图刺杀日本特务头子未遂的事迹了。这其实是完全copy了文强的事迹,连细节也都一一吻合,完全可以说是那个历史片断的再现。具体史实可以看下煮酒的这个帖子:/publicforum/content/no05/1/110146.shtml  我这儿要8的是这位文强大人,其人之bh完全超出我的想象。他是文天祥的23世孙(又说为27世孙),父辈曾追随孙中山, 17岁拜见过中山先生。他还是毛泽东的姑表兄弟,他的姑母文七妹就是毛主席的母亲,他和毛泽覃感情最深,中学毕业后,两人曾乘同一条船去报考广州的黄埔军校。  1925年夏考上了黄埔军校四期,与林彪同期,与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李大钊的侄子李运昌等为同班同学,而毛泽覃则进了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文强在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1925年到广州后由周恩来介绍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1926年1月,黄埔军校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且设立了政治科。在入伍生提升为军官生的甄别考试中,文强被录入政治科大队第二队学习。  在广州,他还应邀和周恩寿一起参加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婚礼,与周恩寿一起送给新郎新娘的贺礼是条幅,上书“花好月圆人寿”。  那时,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的教官,而校长是蒋介石。文强还是林彪的班长,因林彪枪支走火和林彪打过架。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由邵力子介绍加入国民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任贺龙领导的20军第三师的党委成员、少校连长,以后随部队转战到四川,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红一师师长兼政委,领导四川23个县,后因叛徒出卖被捕,成功越狱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影响而离川到沪,在寻找周恩来申诉未找到人的情况下脱党。  1932年,文强当了小学教员。1935年,文强经人介绍到浙江警官学校任职,这个学校实际是国民党军统控制,主要用来培训军统骨干的。不久,文强被任命为中校指导员。   1936年秋,文强被任命为国民党军队参谋本部乙厅任上校参谋。1937年8月,文强被戴笠委任为上海三极无线电传习所所长,秘密身份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上校处长。1940年秋,文强改任上海统一行动委员会兼军统局策反委员会主任委员。  文强在“珍珠港事件”前夕,根据得到的情报资料,经分析判断,得出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结论。但人们怀疑情报的真实性,没有被引起重视。   1942年,戴笠委派文强为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1944年11月初,戴笠任命文强为北方区区长。此间,文强曾将华北、东北近百万之众的汉奸部队策反过来。   抗战胜利后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两个人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文强抗日功劳很大,应该晋升中将。1946年,蒋介石正式批准文强为中将。  戴笠死后,1948年8月,文强脱离军统控制,自谋正规军职,在其父老朋友程潜处任长沙绥靖公署第一处中将处长、办公厅主任。1948年9月应杜聿明邀请,去徐州出任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中,和杜聿明一起被俘。   文强被俘后,补安排到第三野战军的解放军军官教导团学习。1950年春,文强被送到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处”。  在狱中,他拒写悔过书。他说:“我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主席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级,周恩来是我老师和入党介绍人,林彪是我部下,刘少奇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们没有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应该他们写,我不写。” (我笑坏了)  1975年3月获得特赦出狱,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职委员。日,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2001年去世。  这位大人,真正应了一句话:bh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历史八卦之四 立仁和林娥有可能在一起吗    作为立仁粉丝之一,对剧中立仁同学坎坷的情路一直十分怨念,尤其是他对林娥的感情让我痛心不已。不过在查阅史料之后,我有了一点安慰。  立仁在上海首创无线电培训班,这个是徐恩曾的事迹。徐的第三任妻子叫费侠,各位立仁的粉注意了,我下面要贴她的资料了,各位看像剧中的谁。   费侠,字达韫,湖北钟详人。    费侠自幼聪明好学,早年就读于北平见满高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赴苏联勤工俭学,在苏联期间,她感受到了浓厚的共产主义氛围,并加入中国共CD。留学归国后,在上海我党机关工作。费侠相貌出众,爱好文学,又多才多艺,并参与翻译多本进步书籍,能够讲为一套完整布尔什维克理论,拥有极好的口才和交际能力。    “四一二”以后,费侠参加特科,并转入地下工作。1928年,受党组织派遣,到无线培训班学习,并借机打入内部。学习期间,费侠成绩名列前茅,工作勤恳干练,很快得到了中统高层的认可与信任,成为了中统机要员,后又打入南京的国MD社会部任科员。在此期间,曾多次为我党提供了重要情报。    然而,1931年,顾顺章被捕投敌,南京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费侠也不辛被捕。费侠年轻貌美,气质高雅,一下子打动了徐恩曾。徐则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费侠随即自首投敌。    1938年费侠同徐恩曾结为夫妻,与徐结婚前,在徐的领导下,她曾参加宣传工作。与徐结婚后,经常出入于中统局。费侠虽未正式参加中统,却实际地参与了中统的日常活动。她经常与国MD候补中执委吕晓道、陈逸云等混在一起。1948年她当上了立法委员后,更是经常往来于南京、上海之间。1949年初,国MD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方,费侠担任委员,并在会中不断叫嚣“与上海共存亡。解放前夕,同徐恩曾一起逃到了台湾。     费侠生有子女四五个,其长子1939年生,乳名明明。费侠之母是一旧式的家庭妇女,1938年以后,一直住在徐家,费侠所生子女,都由她照顾。
各位看到了没有,1928年受党组织派遣,到无线培训班学习,并借机打入内部。这时办培训班的就是徐恩曾,后来调到南京,那时徐也调到了南京。    诸位想想,仅凭被捕时徐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费侠就投敌了?实在是不怎么合常理。我觉得大概和剧里的情节差不多,徐平时对费侠就肯定挺关心的,说不定已经展开追求攻势,费侠可能也有点心动,要知道从徐的照片看可是帅哥一枚呀。于是一个小女子在感情攻势之下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转折。    至此,我首先要申明一下,这种为了感情背叛革命的事我是绝对持批判态度的。只是这也是真实历史的一部份,要知道人是复杂的,革命也是。   而且历史上徐恩曾对费侠可谓一往情深。他要娶费侠时陈氏兄弟一致认为不妥,不料徐竟表示:宁要费侠,不要中统。蒋也因此事召见徐恩曾,徐恩曾仍坚持己见,蒋介石心下不快,也只好默允。    因为费侠因素,徐恩曾和文人姚蓬子私交甚好,他和费还认了姚蓬子的儿子当义子。姚的儿子名“文元”(这个真是好大的八卦)。   历史八卦之五 三角恋爱进了中央决议  刚才有筒子讨论瞿恩的原型是瞿秋白+周恩来,其实不完全。他带着全家去法国留学的经历是蔡和森的。而蔡和森、瞿秋白的浪漫气质倒也在瞿恩身上得到了体现。就先说蔡和森吧。  蔡和森第一任妻子是向警予,看过《恰同学少年》的筒子们一定还记得,这两位可都是杨昌济(杨开慧之父,毛泽东的岳父)的得意弟子。两人在青年时代受当时思潮的影响,都立下过终身不婚的誓言。不过在1919年底,蔡和森、向警予、蔡畅等五十多人乘坐“盎特莱蓬”号法国邮轮从上海启航前往法国。在35天的航程中,蔡向两人经常一起观看日出,讨论学习和政治问题。当邮轮停靠在终点站法国马塞港时,他们俩都惊喜地发现自己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于是,“向蔡同盟”的爱情之舟扬帆启航了。  1925年初,因为一位名叫彭述之的留苏学生的介入,“向蔡同盟”遇到了挑战。 向警予爱上了这位风流才子。事情最后闹到了中央主席团会议上。有天中央主席团在楼下客堂间开会,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瞿秋白、彭述之都到会,向警予也参加会议。讨论完毕,陈独秀刚宣布散会时,蔡和森忽然站起来,说他还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讨论。他说:“警予同志和述之同志发生了恋爱……”当时,在场的人全都无话可说。最后,陈独秀说:“这要看警予同志自己决定。”向警予伏案大哭,一句话不肯说。陈独秀问警予:“你究竟是爱述之呢,还是爱和森呢?”向警予还是不响。陈独秀又问:“你不爱和森了么?”向警予又不响。在此种情形之下,中央主席团只好负起解决的责任了。中央,即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三人,只好决定派向警予同蔡和森一道到莫斯科去。蔡和森从北京南下,正是为了接受使命,去莫斯科担任tg常驻代表的。李立三和李一纯夫妇是同这对夫妻一路去莫斯科的。李立三为了减轻蔡和森的痛苦,叫李一纯一路上去安慰和森。在这安慰的过程中,蔡和森和李一纯恋爱了。有人说:李立三是有意把一纯送走,为的便于同李一纯的妹妹恋爱。但李立三和蔡和森仍从此结下了仇恨。一九二八年第六次大会选出的新中央回国工作不久,就爆发了内部斗争,主要领导人蔡和森就被李立三轰下台去,由李立三取代他的位置   而李一纯,这也是个有料的人啊。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是一名受新思想影响的湖南青年,1923年参加革命,1925年入党。她本是杨开智的妻子,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嫂子。1923年1月,杨开智找到当时正在北京从事工人运动的李立三,说他在北京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因此,拜托李立三照顾他的妻子李一纯南归湖南长沙。出乎意料的是,两李在南归的途中产生了爱慕之情。结果,李一纯没有回到长沙,而是跟随李立三到安源另组了家庭。  历史八卦之六 轰动的三则启事  剧中瞿恩的爱人叫杨立华,而瞿秋白的爱人则叫杨之华,一字之差。而瞿与杨的情感经历也是颇为传奇的  杨之华是萧山人,1900年生。杨家曾是萧山巨富,后来虽然家道中落,但在杨之华出生时,也还足称小康。1920年,杨之华嫁给了同为萧山巨富的沈定一的长子沈剑龙。两人婚后感情并不好,杨经常独守空房。杨和沈生有一个女儿,取名独伊。1923年底,已经既为人妻复为人母的杨之华,也进入上海大学,并且恰恰进了瞿秋白当主任的社会学系,自然很快就相识了。不久,瞿秋白与向警予一起,介绍杨之华加入中共。1924年瞿秋白与杨之华进入恋爱状态。1924年11月初,瞿秋白与杨之华来到萧山衙前,与沈剑龙谈判。结果瞿和沈一见如故,结为知交好友,沈也同意和杨友好分手。  回到上海后不久,11月27日邵力子主办的《民国日报》同时登出三则“启事”:  杨之华沈剑龙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脱离恋爱的关系。  瞿秋白杨之华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恋爱的关系。  沈剑龙瞿秋白启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正式结合朋友的关系。  这三则启事,在27、28、29日三天,重复登出,一时成为上海滩上的谈资。  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秋白和杨之华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还亲临祝贺。从此,瞿秋白和沈剑龙也成了好友,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特别有意思的是,沈剑龙送给瞿秋白一张六寸照片,剑龙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鲜花,照片上写着“鲜花献佛”四个字,意即他不配之华,他把之华献给秋白。  沈剑龙把女儿独伊交给杨之华抚养,瞿秋白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十分疼爱。这个孩子也就改姓瞿,把瞿视为自己的生父。解放后她还曾专门找到宋希濂询问瞿秋白就义的详情。    历史八卦之七 到底是谁救了瞿恩    剧中412反革命政变后,瞿恩被立仁送上了去南京的船,立青和他的同学冲上船去,救了瞿恩脱险,其中连一向倾向蒋介石的汤慕禹都参与了营救。这就是参照了历史上周恩来在412时期的经历改编的。  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当时驻扎在上海的第一军一师和二师,第三十三军等部都卷入了这一血腥大屠杀之中。  当时,北伐东路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酆悌也在上海。他是黄埔一期生,虽说忠于蒋校长和中国国民党,但也很不理解蒋介石何以如此凶残地清共反共。就在“四一二”政变当中,中共领导人周恩来不幸被第一师七团的士兵抓住,关押在闸北宝兴里一座天主教堂(临时团部)里。在黄埔军校,周恩来做过他的老师。他在内心里很钦佩周恩来,认为此人才华出众,是中国的一流人才。他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周恩来被杀害。考虑再三,酆悌决定去宝兴里天主教堂,劝说周恩来发表一个《脱离中共》的声明,以保全性命。当然,他也明白,对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来说,这是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   当他匆匆赶到了戒备森严的教堂时,团长鲍靖中等见他到来,神色紧张。鲍靖中等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十分敬重周恩来。他们已商定以押解周恩来去师部的名义,在中途将其释放。鲍靖中以为他们的计划已被酆悌觉察,惊恐不已。见此情形,酆悌心中也明白了几分。他决定装做什么也不知道,问了问团里分片“清共”的情况后,就离开了……在他走后不久,周恩来被秘密释放,脱离了险境。  抗战全面爆发前夕,酆悌纵容部下放走周恩来一事,竟被一好友密告戴笠。戴笠向蒋介石禀报。蒋深感震动,对酆悌的忠诚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得出结论,此人有才有器识,但不可再重用。鉴于酆悌知道国民党高层机密太多,蒋介石决定先稳住他,再选择适当时机杀掉,以除隐患……于是最终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后酆悌被当成替罪羊而处决。  历史八卦之八 老董丢了谁的望远镜    剧中南昌起义时,老董带着他的特务营前去阻止,试图拉回立青。结果瞿恩带着队伍赶来,老董听到机关枪声立刻丢下特务营孤身逃进山里。不过还忘不了他的望远镜,又派人来要。这段事迹可爱至极,是我比较喜欢的经典片段。不过,它同样是有历史出处的,那就是张发奎在南昌起义中轶事。    张发奎是第四军十二师师长。民国15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张率部进军湖南与第十师担任湘江东岸作战,连克醴陵,平江,又亲率三十五团及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写下了北伐战争中的光辉一页,赢得了“铁军”称誉。     1927年,张晋升为第四军军长,3月兼任十一军军长,中旬,张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任第四方面军第一纵队司令官。     “四·一二”政变后,张并不热心反共,反而接纳郭沫若,张云逸,叶剑英等共产党员到二方面军任职。    8月1日,张发奎接到贺龙、叶挺给他的电报,说南昌业已举事,劝他一起加入革命堡垒。此时,他虽然没有得到战斗详报,也猜测出他们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暴动了。张发奎开始还抱有阻止他们的幻想,认为自己在第二方面军威信最高,部下还是会听令的。只要他亲自出马招呼一下,叶、贺也拉不走多少队伍。他下庐山后,感到眼下当务之急是稳住南昌城外围的部队,尤其是驻黄龙门、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因为这个师是他部下最有战斗力的一个师。于是他亲点自己的特务营,乘坐小火车,直奔黄龙门车站的第二十五师师部。
  这个特务营,剧中也提过,是老董的心头宝。立青412后来找他,他就想把立青分到特务营当副营长,说这个特务营500个百里挑一的好小伙,每人一挺花机关(也即手提机关枪)。    历史上张发奎身边的特务营,都是从各军中百里挑一的年轻小伙子,绝大部分是广东籍子弟,约有四五百人,每人手中都有一挺手提机关枪,也称“花机关枪”,按现代兵器的划分应算是冲锋枪。那时得到一支连发武器实属不易,张发奎时刻不忘把这支卫队带在身边以防不测。       天近晌午,烈日当头,张发奎满脸是汗地赶到黄龙门车站,朱晖日与李汉魂前来迎接。       李汉魂沮丧地报告:“张总司令,第七十三团团长周士第把他的一个团拉走了,第七十四团参谋长王尔琢带走了2个连,第七十五团的3个营也不知去向。”       张发奎挥了挥手:“周士第是我把他放在团长这个位置的,他会听我的。赶快上车,和我去马回岭,我要亲自截住他们。”       于是,朱晖日、李汉魂跳上小火车。火车上,除了张发奎和他的特务营外,竟然还有3名苏联顾问。   聂荣臻、周士第带着担任后卫警戒的起义军第七十三团第一营守在一座铁桥边。他们听说张发奎亲自带着队伍坐火车追来了,隔河还清楚看见张发奎在那边喊话,便命令机关枪向空中开枪,吓一吓他们。       张发奎听到枪声,以为火车司机已被共党控制,赶紧与李汉魂等人跳下火车,沿着路基向北狼狈而返。       载满特务营的火车却未停下,一直开到德安车站。火车一停,他们即被起义军包围,周士第命令他们放下武器,保证官兵的安全。他们只好服从。       聂荣臻等人进入车厢,发现张发奎的望远镜和随身的一些物品丢在桌上,还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并缀有黄穗子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旗。有意思的是,这面军旗被作为起义部队的军旗,一直扛到潮汕失败为止。       一小时后,一个参谋带来张发奎的一封信,问是否可以把他的望远镜还给他,这可是他的心爱之物。显然,他不指望追回他的部队了。       聂荣臻痛快地说:“可以,就连他的卫队都一同放回去。”       刚刚被俘获的张发奎的特务营又整了队,乘火车向北开去。     从这段史实来看,老董的原型里有张发奎是一定的。他前期原型是国民党元老李济深,412后到抗战期间是张发奎,张在淞沪会战是负责浦东至杭州湾的海岸线防务,和老董在剧中任务一致。解放战争时期就是在湖南和平起义的程潜了。而瞿恩在这段剧情里扮演的就是聂荣臻的角色了。所以说剧中每个角色的原型都是混合型的,多人事迹集于一人之身。     历史八卦之久 立青为什么被扒了战利品    剧中抗战部分有次杨立青打了胜仗,缴获了很多战利品。他和魏大包穿上缴获的日本军大衣到司令部有事。被首长把缴获的衣服裤子都扒了,说别的部队还很困难,你们带个头。然后又骂一顿,说打了个小胜仗就骄起来了?就鲜衣怒马了?你们115师吃这个亏还少吗?    看到这好笑之余又有些疑惑,吃了什么亏让首长非要扒立青的军大衣。 一查史料才知道,115师的师长是林彪,他平型关战后穿着缴获的日军衣服骑着日军良马去晨溜(明显是显摆),阎锡山的部队碰上了,当成日本高级将领一通猛打,林虎三同学受了重伤不得不脱离部队去苏联治疗,从此落下了怕风、怕水、怕光的毛病。所以说首长也真是为立青好,作人要低调、低调。    顺便说下魏大保,魏被扒得只剩了内裤,裹着被子出去的。这个人是立青从小的好友,一起学的测绘。他和立青的关系颇似卢冬生和陈赓的关系。卢冬生是陈赓家的雇工,放牛的,但从小和陈赓玩在一处,关系铁的很。陈赓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当营长时,卢冬生也追随陈赓来到该军,陈赓便把卢冬生调来当了副官。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政变后,陈赓和卢冬生都参加了南昌起义。这和魏大保到广州找立青结果走上了革命道路十分相似。   历史八卦之十 也是亲兄弟    剧中立仁、立青投身生死对立的政党,也都身居高位,我就听到不少人评论说:可能吗?有人说兄弟分属不同党派可能,但不可能都身居高位。其实这不仅可能,而且实际存在。陈毅和他的兄弟就是这样。     陈毅胞兄陈孟熙,国民党的少将;堂兄陈修和,曾任蒋介石侍从室的副官、国民党的兵工总厂的中将厂长。陈毅和他哥陈孟熙政见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约定各走各的路。后两人进行过一次大辩论,陈孟熙辩不过陈毅,大哭:完了,二弟要被杀头了,我怎么对得起爹娘呀。     日,一化装成工人的陈毅到上海参加政治局召开的军事会议,汇报红四军情况。他在厦门候船去香港 转上海时,给孟熙发了一封快信,告诉了大致的船期。结果他一到上海刚要下船,忽然发现陈孟熙和陈修和一式西装革履,胸佩“淞沪警备司令部”徽章,登上船来。“共匪”陈毅跟着他们顺利通过稽查口,驱车到了福州路的新苏旅馆。陈孟熙已在一层包租着一套房间,让陈“共匪”住里间,陈“少将”住外间,修和虽然回兵工厂,却也常来关照。凑巧,陈毅的另外两个弟弟世泽、季让也来上海。现存五兄弟合照一张:陈毅身穿长衫,立在正中;右边是西装笔挺的孟熙和修和;左边是穿长衫的世泽和穿中山装的季让。    不知道老蒋知道了会不会哭起来,陈毅来上海开会他的两位大员保镖 。      陈毅在上海久了,不安全的因素也就增长了。季让、世泽来上海后,住在汉口路德义原商号。季让粗心,把兄弟五人的合影竖在书桌上,有位国民党方面的同乡来访,一眼认出了陈毅,忙问:“陈毅到上海来了?”季让忙说:“路过上海,到北方去了。”老同学周光炜在电车里看到逛马路的陈毅,就去问修和,修和硬说光炜看花了眼。这样,陈毅被转移到法租界一座教堂的后院,在密室里“禁闭”起来。“禁闭”期间,陈毅起草了著名的“九月来信”。10月1日,陈毅平安地离开上海。兄弟一别,又是二十年……     在1946年停战协定签订、成立军调部后,正在调处之际,蒋介石听何应钦说,陆军总司令部和兵工署驻昆明办事处处长陈修和是新四军军长陈毅的哥哥,蒋就想利用他们的兄弟关系,叫陈修和去对其弟进行瓦解工作,使陈毅倒向国民党方面来,拆散共产党的革命武装力量。1946年3月间蒋介石即电召陈修和到南京见蒋。蒋问了陈关于云南部队的装备情况以后,又问他和陈毅的关系。在陈修和向蒋报告了以后,蒋接着对他说,应以党国为重,并指示他写信给陈毅,设法把陈毅拉到国民党这方面来;如果陈毅肯过来,当以山东省主席兼集团军总司令重用之。陈修和即对蒋介石说,陈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很坚决,把他拉过来恐怕办不到;如以国共合作为前提,与他进行交谈,还不致遭到拒绝。……    我估计老蒋当时肯定郁闷死了。  1946年兄弟没有见面,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陈毅在愚园路找到了修和夫人董悯大嫂。这时董的生活非常困难,因为修和在东北担任国民党沈阳兵工总厂中将总厂长,与“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串通,拒不南迁,被蒋介石停发工资,董悯靠驻沪办事处的老同事偷偷塞一些钱,勉渡难关。陈毅批了五十块银元的生活费,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久,陈修和回到上海。解放军兵临沈阳时,蒋介石一方面许愿他升任兵工署署长,一方面严令拆迁和破坏沈阳兵工厂,都被陈修和顶住了。沈阳解放前夕,蒋介石派飞机接他南下,还是没有如愿。老蒋十分失望,一直说:他为什么不来?    沈阳兵工厂由陈修和领头护厂,解放军接收后,陈修和任厂长,三天做好准备,第四天立即开工。修好了仅有的几门155毫米重炮,在天津、太原战役中起了很大作用。朱德总司令又委派他到上海,联络那些留在上海的兵工技术人才。     陈修和到上海后,联络了二百多人,又随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他在与邓小平交谈中,非但筹划了兵工生产,也画出了川渝铁路的蓝图。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了委任陈修和为中央技术管理局副局长的委任状。陈修和还收到了新政协特邀代表的邀请信。     不久,陈孟熙和夫人也到了上海。孟熙当过国民党军26师政治部主任,164师参谋长,在解放战争中任川西师管区少将副司令官,1949年12月在四川乐山率部起义,作为起义将领安排到上海工作。      至此发点感概,陈家兄弟最终殊途同归,不管以后经历多少风雨,但一家人总是在一起的。杨家兄弟天各一方,至死都不能相见,这真是人间的大悲剧啊。  历史八卦之十一 顾顺章叛变之后    剧中顾顺章的叛变给tg造成了极大损失,也改变了剧中人物的命运:瞿恩、林娥撤到苏区,立华收养费明。剧中对顾顺章叛变的情节采取了非常写意的拍摄手法,只见到楚才兴奋的面孔,急速工作的打字机,门外严阵以待的立仁,顾顺章连脸和声音都没露一下,但那种压抑、紧张的气氛却是呼之欲出。    尼克松在《领袖们》中写道,他过去也听过源于国民党方面的污蔑之词:周恩来虽然很有风采,但他曾经亲手杀过人,然后又抽着香烟离去了。所谓“杀人”一说,根据就是1931年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时在上海指挥消灭了顾顺章家属一事。     顾顺章叛变投降国民党之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如按照现在标准应属于中共上层最早的“腐败分子”。他虽出身工人,却参加过青帮并当过小头目,江湖气很重,因在罢工和上海武装起义中曾有过舍命打先锋的经历,加上受苏联那种强调工人成份的习气影响,被提升为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   1927年夏中共中央从武汉迁沪后,叛徒和暗探成为对秘密机关最大的威胁。此时顾顺章因熟悉社会情况,手下又有一批武装弟兄,于是负责特科的行动,是中共内部开销最大的部门,秘密活动的特点又使人难以监督其用钱。顾顺章得此便利,在主管特科行动的3、4年间日益放纵,发展到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人的私钱一多往往就会惜命,顾某后来怕被国民党抓住杀头,竟写好一封致蒋介石的投诚信交给家属,交待如听到自己被捕就拿信找特务机关,以证明早有归顺之心。       1931年春,周恩来对顾顺章的腐化已有所闻并提出过批评,中央也准备派知识分子出身的康生接替此项工作,同时派顾护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去武汉。在汉期间顾又姘上一个白衣女郎,因钱不够用便犯了秘密工作之大忌登台表演魔术,散场时被叛徒认出。被国民党特务抓住后,顾顺章马上表示愿供出全部秘密,可把中共中央一网打尽不过他怕特务机关卸磨杀驴,坚持只能面见蒋介石并得到生命保证后再讲。于是武汉特务机关一面向南京发电报告,一面用军舰押送顾顺章去宁。     在中共中央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幸运的是国民党中央特务机关主管机要的人是中共秘密党员钱壮飞,他偷偷截获武汉拍来的电文,通过“中共情报前叁杰”之一的李克农抢先报告了周恩来。在国民党和上海租界捕房联合大搜捕的前两天,中央机关实行了大搬家。不过顾顺章叛变危害仍不小,在武汉的联络机关人员都遭捕杀,在南京狱中未暴露身份的负责人恽代英和在香港的蔡和森都被出卖而遇害。   随后,顾顺章还像猎犬一样,设法联系亲属故旧,寻找中共中央新住址。面对险恶形势,如何处理顾顺章家属成了一大难题。顾的妻子、兄嫂、岳父母、姨妹等在中共中央秘密机关负责作饭、看门和采买。他们的感情和立场都在顾顺章一边,事先知道顾写了叛变信也不报告并替他收藏。中央机关紧急转移到新地址海棠村时将这批家属也带去,周恩来等人告诉他们顾顺章已叛变并要其划清界限,顾妻当场表示不从,其他人还试图逃走。经临时中央开会研究,考虑到在上海的秘密机关无法囚禁他们,放其出走又会带来多少人遭捕杀的大破坏,只有将他们消灭。    于是,由周恩来、康生组织特科的洪杨生(此人后在长征时叛变,80年代由上海政协供养负责写特科史)和陈养山(前几年在最高副检察长离休职位上去世)带领一批原先与顾没有多少私人关系的红队人员执行了这一任务。据后来的掘尸报告称,是采取绳勒方式。因为都市内不敢开枪,用刀则血迹不好处理。当时尸体难以运出市外,只好在院内花坛下挖了深坑掩埋,上面还抹上水泥以防腐臭外泄。     秘杀之时的周恩来     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行动时,顾家的9名成年人势必不能放过,对两个未成年人即顾8岁的女儿和12岁的小舅子,周恩来特别强调孩子是无辜的。于是女孩送到保育院,妻弟张长庚则放回家。这说明在非常时期不得不采用极端手段时,周恩来存有仁厚之心。至于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事所说的周恩来当时抽烟,也确有其事,可见国民党方面还是得到一些准确细致的报告,不过表情却不像歪曲描绘的那样。据负责执行那一特殊任务的陈养山在80年代回忆说,从不抽烟的周恩来当时破例要了一支烟,抽了一口就呛得直咳嗽。这时周恩来已是高度紧张疲劳,抽一口烟大概是为了提神,此后的几十年他又从不再抽烟。    被放掉的张长庚又给中共造成大破坏,这说明在那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残酷斗争时期的确难以心慈手软。张于80年代初还健在,在上海撰文讲述了童年时出于无知惹下的大祸。他称在1931年5月初莫名其妙地被送回家,姐夫顾顺章便来询问其他亲属的下落,他回答不知道。于是,顾教他每天在一些街道口等候认识的熟人,这样便能“找到阿姐”。张长庚在街上转了几个月,9月间的一个傍晚终于看到代号“老先生”的科特人员王世德骑车经过,马上以两只小手揪住不放并问阿姐下落,身后一直跟着的特务随之上前逮捕。王世德被捕后因怕死供出顾顺章家属下落,并带租界人员和国民党特务去掘尸,成为轰动上海乃至国内的“海棠村掘尸案”。受此案牵连,中共又一批秘密机关被破坏,周恩来转移到江西苏区才得以免难。  在这儿我要歪下楼。我当时看到这则资料时第一感觉是——心痛,心痛周恩来这个从不抽烟的人竟然破例要了一支烟。他当时背负的压力何等巨大,稍有不慎,整个组织就是灭顶之灾。可是由此也看到他杀伐决断的一面,让我不由更加折服于他的个人魅力。    剧中瞿恩有周的事迹,但孙淳的表演并无周的痕迹。孙淳演的瞿恩浪漫主义是足够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共产党人也符合,但个人魅力方面欠缺太多。一个让立仁惺惺相惜、立华眷恋一生、林娥主动追求、不同政见的学生甘冒前途风险营救的人,应给是向周一样极具个人魅力的。应该让人一见倾心,甘愿从此追随。可能因为孙淳在剧组时间较少,这点他没有考虑充分。孙如果把周的气质风采表现出一部分来就不会有人喊着立华应该选老董了。    历史八卦之十二 东北军工厂里的日本人    剧中辽沈战役刚开始,立青被派到哈尔滨负责军工生产。为了要早日造出105榴弹炮,他去工厂视察,结果发现工厂里的日本技术人员待遇不好。为了调动日本技术员的积极性,他要求优待当时留在厂里的日本技术人员,后来还真把炮弹做出来了。剧中还提到大概有5000人的日本医护人员。这些日本人是哪来的呢?  历史上日本关东军被苏联红军全歼之后,相当多日本技术兵种被留下。 林彪四野里的技术兵种大部分都是滞留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如炮兵、坦克兵、医生、护士、武器技师等,有一部分作为一线战斗部队参加内战,为了掩人耳目,参加一线战斗的日本人大多以朝鲜人身份出现,实际上这些人既不会讲汉语也不会讲韩语,这些历史在四野老人回忆录中都有所披露。      当年tg还接收了很多日本的医务人员,待遇比当时四野的连长级别都好,而且明令战士们不得打骂这些日本战俘。这把这些鬼子们感动的啊!因为他们工作出色,tg给这些战俘都发了勋章,后来60年代把他们放回日本时,怕给他们在日本的生活造成负担,又把这些勋章给收回了。这些战俘回国后都成死忠的亲华分子,等他们90年代出访华的时候,中央又按当年的样式重新打制了一批勋章补发给他们。    至此再度感叹tg当年洗脑的功力,那真是人间一绝,李大师算什么?真不够tg喝一壶的。可惜如今真是堕落了,无复当年啊。  
历史八卦之十三 与国史交错的家史    下面我要讲的不能说是八卦,而是一段与国史交错的家史,而这段家史又宿命般的与《人间正道》的剧情交织在一起。    演老董的张志坚是南京人,拍完片子后他带演范希亮的黄若萌去南京玩。黄若萌提出要去雨花台,说他的外公埋在那儿。到了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黄若萌报上了他外公的名字,馆长亲自出来迎接,为他们解说。黄的外公的资料一个人占了一面墙,他是李立三时期tg的第五号领导人,排位在周恩来之上。  黄若萌的外公叫吴振鹏,安徽安庆人, 1905年出生于贫困的产业工人家庭,自幼父母双亡,被送进安庆西门外孤儿院寄养,就读于孤儿院附属小学。“五四”运动爆发后投身革命,1922年秋,被保送进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被选为团“一师”支部委员,1925年被选为一师团支部书记。同年秋,考入上海大学哲学系,并担任上海共青团引翔港区委书记,组织工人斗争。吴振鹏的领导才能非常出色,他和袁玉冰、关向应等人被称为上海青年工人运动的“四大金刚”,柯庆施是吴振鹏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的介绍人。1927年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派往江西南昌工作。1929年初,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四、五月间,兼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1929年7月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前往香港指导工作。1930年7月,任江苏总行动委员会委员,青教处书记。8月任中央总行动委员会委员。在南京组织“红五月行动委员会”,号召开展“五罢”斗争,进而实行城市暴动,因此,暴露了党的力量,一大批共产党人被逮捕杀害。1931年7月,南京市委遭敌破坏。9月,被调回上海,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学运部长、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和中共中央巡视员等职。    他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与杨尚昆同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研究者郭必强说,吴振鹏当时主张城市的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是李立三时期中共中央行动委员会的第三号人物,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央政治局常委。   由于长期艰苦又危险的地下工作,吴振鹏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肺结核而得不到休养与治疗。日深夜,因叛徒出卖,不幸在上海家中被敌人逮捕,押赴南京敌宪兵司令部。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忠贞不屈。郭必强告诉吴琪女士说:“吴振鹏烈士留给我们可供研究的文件档案非常少,我查阅了他当年在南京监狱的资料,一个字的口供都没有,非常坚强”。敌人的重刑摧残与恶劣的监狱生活,使他的肺结核病不断加重,1933年6月逝世于狱中。    吴振鹏的妻子,黄若萌的外婆,来自重庆的一个书香家庭,与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同为重庆女师的同学,逃婚出来遇到吴振鹏,一起参加革命活动。吴振鹏牺牲后, 他妻子带着襁褓中的女儿回到重庆,后来改嫁,女儿就从小跟着舅父和姨母长大。吴振鹏夫妇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他妻子回重庆后也不曾再提到吴振鹏,直到1948年她病逝后,黄的母亲在她的箱子里翻到三张吴振鹏的照片,文革中又给毁掉了。    从极少的记忆里挑拣出来,黄的母亲记得外婆家人曾提起吴被捕的情景,吴振鹏在上海搞工人运动时被国民党抓过两次。“母亲的小叔叔与北洋军阀张作霖有交情,他非常喜欢父亲,所以这两次被捕都是他托了关系,说父亲是病休在家的大学生,给保了出来。1933年的那次被捕,因为叛徒当面指认了父亲,这次母亲再托关系已经无用,保不出来了。”  黄的母亲生活在重庆外婆的大家庭里,舅父王民心是个民族资本家,开了一家叫作“开明书店”的进步书店,职员以及自己的子女是中共地下党或者党的外围人士。王家是个遵循孔孟之道的大家庭,母亲记忆中外婆和自己的兄长之间,相遇都是礼貌而淡然的。两兄妹,一个从事共产党的地下活动,一个在国名党政府任职,“两人见面从来不谈政治,也就是聊几句家长里短”。王民心的进步书店,为地下党活动筹集经费,也为去延安的同志做掩护,“从来没有被国民党政府查抄过,我想母亲对于书店里的进步活动,心里其实也是知情的”。兄妹之间也从来没有公开争论过自己的信仰和主义,“回想起来,这也是他们成熟的一种表现吧。信仰和主义的分歧不会结束,可亲人永远是亲人”。    黄的外婆名字所有采访都没有提到,但在CCAV8一期影视同期声采访导演张黎时,张黎提到她是个kmt左派,也是个监察委员。    看到这儿,我再一次想起瞿恩和立华。在那样动荡的大时代之下,即使两人真的结合,恐怕仍然会被时代的大潮冲散,打碎。个人的情感在那样的时代真是一件奢侈的东西。  历史八卦之十四 唯大英雄能本色    今天就应筒子们的要求(MS只有一位)八一下立青的原型之一—陈赓大将。其实tg的风云人物真的是非常有料,只可惜受宣传限制,好多都不为人所知。    陈赓大将“显赫”的经历无与伦比,他诙谐幽默地自称:“我和毛主席是老乡兼校友,和彭德怀元帅在一个团当过兵,我救过蒋介石的命,周总理和邓大姐结婚我出过力,还指挥林彪打过仗。”      陈赓是黄埔一期的高才生,蒋中正对他青眼有加,却为了马克思主义信念抛弃高官厚禄。他转战大半个中国,对手大都是黄埔同窗。陈赓内战内行外战也内行,打败过日、美、法等军事强国,他是抗美援朝的副总司令,胡志明亲自点将的抗法援越总指挥。他创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培养出大批军队高级科技人才。      陈赓军旅生涯四十余载,负伤六次,四次重伤,日寇和蒋军放毒气他身先士卒六次中毒。建国后他领到西南军区第一号残废军人证。他自学了流利的英语,是周恩来钟爱的儒将。无论同魔鬼打交道的地下战线,还是在炮火连天的沙场,他都纵横驰聘,所向披靡。中共中央在陈赓的悼词中称他是:卓越的军事天才。   辛亥革命之后的孙中山吃够了军阀部队的苦头,他决定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开办一所新型的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军校的军事教程以苏联教材为主,同时汲取了日本和德国的军事理论。1924年陈赓报名参加黄埔第一期。    黄埔军校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是闭门读书,学生在课堂里读书的时间少,在战场上真枪实弹打仗的经历更多。1924年11月底,在黄埔学习了7个月的陈赓,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担任第二期入伍生连的连长,在此后历次针对军阀部队的战斗当中陈赓作战勇敢,有一次子弹打中了右脚,他拔出弹头仍然继续冲杀,校长蒋介石看中了陈赓的英勇,调他的部队为自己担任警卫。1925年10月的一天,国民革命军和陈炯明的主力在广东华阳地区遭遇,蒋介石亲自前线督战。蒋介石把部队都派出去了,然后对方打过来了,身边没有部队,有一点部队呢,顶不住那个军阀部队的冲击,快打到指挥所的时候,蒋介石非常惊慌,就要自杀。    陈赓拉着蒋介石苦口相劝,胜败乃常事,你是总指挥考虑的应该是战争的全局。陈赓要让蒋介石撤,这时候他腿软了,走不动了,陈赓情急之下,背上他就跑。一直渡过一条河,渡了河以后没有危险了。据陈赓之子陈知建说:我父亲说他跑得比兔子还快,说是,反正我父亲没追上他。    蒋介石获救后,陈赓不顾脚伤连夜疾走160华里找到接应部队,这件事轰动东征军和黄埔军校,从此有了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比不过陈赓的腿的“黄埔三杰”的说法,之后蒋介石调陈赓任自己的侍从参谋,很多人都认为陈赓要走好运了。    蒋介石给陈赓写下批语:此生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这条批语至今还陈列在黄埔军校博物馆。      蒋介石的警卫部队号称“天下第一旅”,训练有素,全美式装备,胡宗南是第一任旅长,以后历任旅长清一色黄埔学生。1948年“天下第一旅”在临浮被陈赓歼灭。毛泽东发贺电说:陈赓是个大将之才,今后可以独挡一面。      开国大将陈赓早年指挥过林彪元帅打仗。南昌起义时林彪是第四军25师73团三营七连长,黄埔大师兄陈赓是营长,起义军在向广东进发途中,遭到国民党钱大钧阻击,陈赓带领全营作掩护。敌军人多火力强,起义军伤亡惨重,林彪建议撤退,陈赓厉声说:“没有总部的命令不许撤退,”并命令林彪带领连队往上冲!林彪争辩说人太少,陈赓大喝道,“你再说我就枪毙你!”林彪跳了起来嘶喊着:“冲啊!”真是两强相遇勇者胜。此战,陈赓左腿3处负伤。后来,陈赓谈起往事说:“林彪会打仗,但就是怕死,需要你去敲打。”古今中外的名将并非百战百胜,难得的是打赢最关键的一仗。    日中山舰事件,军中的共产党员遭到清洗,陈赓、蒋先云等人公开了共产党员身份,蒋介石知道了陈赓的真实身份后态度有变,不过仍劝他跟着自己。依照陈赓的特殊条件,投奔国民党不愁没有高官厚禄,但他却宣布退出国民党,离开黄埔。1926年9月,陈赓被陈独秀指派秘密赴苏联学习情报,保卫工作。日中共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赓出席并指挥了保卫工作,这次大会虽然没有挽救当时的革命危机,但是对陈赓的个人生活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时开会的好多人,一个女青年,他觉得这个女青年素质很不错,他很喜欢这个人,后面接触了几天之后呢,他了解了这个人叫做王根英,他就写了一张纸条,就是说一种求爱的纸条,就托,因为王根英坐在他前面,中间还隔了几个人,他就托这几个同志,把这纸条传过去,王根英是当时的上海纺织女工代表,对陈赓的这个举动很是反感。  这个王根英也是一个很泼辣的人,她就马上就吐了一口痰,一口吐沫就吐在纸条的后面,就顺手,看都不看就贴在墙上面,所以周围的人,传递纸条的人都知道,这是陈赓写得求爱的信,开会一停,王根英大摇大摆的走了,其它人都去看,就取笑这个陈赓,陈赓呢,他也不管,你贴了,我又写,她又贴。    这件事惊动了周恩来夫妇,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帮助下,陈赓和王根英终于走到了一起。邓颖超找到了陈赓,她说你喜欢她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这么太鲁莽了,同时也作王根英的工作,结果他们两一接触,发现很谈得来,结果后面就结婚了。    南昌起义陈赓左腿负重伤,辗转赴上海治疗,痊愈后担任中央特科情报科长,化名王庸。为开展局面陈赓和警察特务包探都交上朋友,混得很熟,刘伯承说陈赓是我军内对中国社会三教九流都搞得来专家。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令通缉陈赓,英国巡捕房连忙去请王庸先生协助抓陈赓,这就是陈赓抓陈赓的著名故事。    陈赓和上海特务头子,青帮头子杜月笙交朋友,和英法租界巡捕房的头目周旋,多次使地下工作化险为夷,任弼时、关向应被捕就是陈赓通过关系营救出来的。    陈赓之子陈知建说他小时候在家里看电视,看到这个《51号兵站》,看那个地下党那是为所欲为呀,可以化妆成日本鬼子坐着警车,把造炮的原料抢回来。他当时就发表评论了,说这电影瞎编,你们那会哪能这么厉害,结果当即被他爸给骂了一顿,他说你这个孩子你懂得什么,我们当时就是这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陈赓在特科的时期,可以说是上海隐蔽战线最辉煌的时期。      陈知建说当时陈赓还说了一句,说你信不信国民党的作战厅长给我们送情报,陈知建当然不信了,他当你个共产党员好,还是当人家的作战厅长好呢,后来他才知道。到了重庆以后他居然见到了这个人,那真是国民党的作战厅长,最后还升到中将军长,最后率部起义。  1937年国共合作,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陈赓任129师386旅旅长后,率部开赴华北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国民党军保卫忻口和太原,由于轻敌,386旅771团在七亘村阻击日军被击溃。毛泽东发电报斥责:屡胜之后必生骄气,轻视敌人以为自己了不得,第771团七亘村受袭击就是这种胜利冲昏头脑的结果。首战失利,让常胜将军陈赓始料不及。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邵竑给刘伯承打电报说,你八路军光说游击战,结果反被日本人给游击上了。陈赓检查了轻视日军战斗力的错误,提出大胆的计划,就在新败的七亘村再打一仗。    顺利通过七亘村的日军在穿过石门口后继续向西深入,而按照兵家惯例,主力作战部队过后,必有后勤辎重部队跟随,这就是陈赓坚持在七亘村伏击的原因。    师长刘伯承指挥下,在七亘村那个地方伏击了日军一次,取得了300多人,歼敌300多人的战果。    接着刘伯承和陈赓又策划了一件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在刚刚打完伏击的七亘村再次设伏,这可是犯了兵法上用兵不复的大忌,但刘伯承陈赓判断正在兴头上的日军,在向预定目标突进时,是不会在意一些小的损失的,第二天果然日军的辎重部队又出现在七亘村的道路上了。  陈赓也憋着一股气,在这之前打了一仗,第一仗跟日军打得时候有点轻敌,战士们以为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差不多呢,一冲就散,结果没想到日军火力很强,反而自己散掉一个团,一个团就散掉了,当然很快又集结起来,于是有了七亘村叠伏日军两次,就是重叠伏击日军两次,取得了辉煌战果,出了一口恶气。    经过这两次战斗,装备落后的陈赓部队都换上了黄呢大衣,钢盔,皮靴,军枪,就连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都缴获到了。    陈赓生性诙谐耿直,即便在残酷战争和党内斗争中他也举重若轻。甚至在战斗中缴获来唱戏的行头他也要穿上,唱几句,让大家大笑不已。七亘村伏击战后缴获了大量东洋马,陈赓嘱咐战士挑上几匹,一匹给刘伯承,两匹给党中央,另一匹给国民党战区指挥官黄邵竑,战士不解问:给他干什么,陈赓大笑道:让他知道,这就是八路军的游击战。    延安整风时期,陈赓与彭德怀聊“陈赓救老蒋”的故事。主管审干的康生阴险地对陈赓说:“当年你要把蒋介石毙了,现在哪里要打那么多仗!”陈赓坦然对答:“那老蒋不就跟廖仲恺一样成了烈士?我岂不成了反革命?”    号,山西省会太原沦陷,陈赓在第二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山西的正规战斗已经结束,从此进入到游击战争阶段,而支援华北,发动山西游击战争,无疑是我们的责任。    比较出名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的,有指挥的,比较典型的一仗呢,就是神头岭之战,这一仗是上级规定的,刘帅,师长规定要在神头这个地方,要伏击日军。这一战在剧中也就是立青被老范邀请去给他手下讲课讲的那一战,只是剧中改名横土岭之战。    地图上的神头岭,公路从沟底下穿过,两边是陡峭的高地,既便于隐蔽又便于居高临下出击,几乎是一处天然的伏击战场。研究作战部署的时候,大家积极性很高,保证完成任务啊,这个地方地形好啊,什么什么,时机好啊,最后陈赓问了一句,你们谁到现地看过,大家说,大家都不吭声了,都没去过。于是陈赓决定带领大家到现场去实地考察。    去了一看,图上标出来的极为合适的一个适合伏击的那么个地形,到那就吹了,因为它是在两座大山夹着一个山沟里,沟底下有凸起一个长形山梁,这个从山梁上有条公路,那个公路两边十几米到几十米的地方都是修了两条,国民党修的一些堑壕,他跟日军作战修的一些堑壕,这样就不适合伏击了。    在回来继续的会议上没有人再提神头岭,全都换了地方,而陈赓却一语惊人:还是在神头岭打,陈赓的理由是越不是打伏击的地形敌人越容易麻痹,没有隐蔽物可以利用原来的旧工事。    在回来继续的会议上没有人再提神头岭,全都换了地方,而陈赓却一语惊人:还是在神头岭打,陈赓的理由是越不是打伏击的地形敌人越容易麻痹,没有隐蔽物可以利用原来的旧工事。    神头岭一战给日军来了个措手不及,歼敌1500人。抗战初期,386旅转战晋南,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打了三次有名的战斗,神头岭不拘一格的战法,让日军头痛不已。陈赓通过这个游击战,对日本有很大的威胁,日本鬼子就专门打出了旗号就:专打386旅,就表示了对陈赓恨之入骨。  陈赓宴请彭大将军也很搞笑啊。    彭德怀生性俭朴,尤恨大吃大喝,当心挨骂。陈赓出身富贵,有条件的情况下不会亏待自己。一次彭总到陈赓驻地。陈赓要设宴招待他,有人提醒他小心挨骂。将军嘻嘻曰:“无事,无事。”是日宴前,陈赓将军特请示彭总:“我叫战士到河里捞了几条鱼。今天午餐,只吃鱼,不吃别的,可否?”彭总点头称好。宴始,上菜。彭总边吃边赞曰:“这鱼确实不错。”继上菜,彭总不悦,问:“你不是说吃鱼,怎么又有肉丸子?”陈赓从容对曰:“这丸子是鱼肉做的,你尝尝。”彭总无言。又上莱,彭总放下筷子,问:“这鸡难道也是鱼做的?”陈赓将军不慌不忙,嘻嘻曰:“这河边的鸡主要吃鱼,归根结底还是鱼?……”彭总无语,只得食之   说到陈赓脱险,其实时至今日都笼着层迷雾。    陈赓被捕后蒋介石一心要招降,所以着意笼络,但陈赓根本不买账。宋庆龄和陈赓一大批黄埔同学都在力保,蒋也怕杀了陈赓落个忘恩负义的名声。然后陈赓同学就非常奇迹般的从监狱里搬到了个旅馆里被软禁,也非常奇迹在重重监视之下失踪了。从种种迹象表明,很可能是老蒋放水。 可怜的彭总,吃饭问题总是被陈赓算计。    有一次彭总又来到陈赓的部队。彭德怀一到驻地就嚷着要见陈赓。结果被告知,陈赓临时有事外出了,中午吃饭时回来。彭德怀只好先找别的干部了解情况。       一晃到了吃饭时间,彭德怀来到饭厅里就餐,一看,满桌都是粗茶淡饭,不错,合乎他的要求。       不一会,陈赓的警卫员悄悄告诉彭总陈赓回来了,就在饭厅里一个关着门的套间里。       彭总推门进去一看,陈同学坐在桌子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鸡呢。彭德怀大怒地说道:“好呀陈赓,你这狗日的,你给我吃白水煮萝卜,自己却关起门来吃好的。你不让我吃我偏要吃,快给我拿一副碗筷来。”       一桌子好菜吃到一半,彭德怀突然停下筷子骂道:“陈赓,你这王八蛋,我像是又中了你的圈套。”  陈同学的轶事还真多啊。    某日,上海党组织于法租界某戏院进行秘密接头。参加者,以看戏为掩护,交换情报。散场之际,租界巡捕与国民党特务突然包围戏院,逐人检查。陈同学大声吆喝:“别让共党跑了!”遂与前来围捕的警探“合作”,充当“蟹角”,独把一门,参加会议者皆由其门走。  历史八卦之十五 老董在搞什么飞机    剧中由此立仁去找立华警告老董,说是他在租界发现个电台,还以为是tg的,谁知一听是老董和人在搞什么第三党。立仁警告老董,这次就放过他,下次可没这么便宜了。那么这个第三党是什么东东呢?    一九二七年冬,谭平山、章伯钧、季方等kmt左派在上海成立“中华革命党”,表示继续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是第三党形成后最早采用的名称,该党领袖是当时在海外的邓演达。    这位邓老师是黄埔军校教育长,在黄埔学生中的威望与老蒋、宰辅比肩。邓老师搞这个第三党,拉走了6000黄埔学生,到了黄埔生的一半。老蒋那个气啊,把他的老本都要掏空了。老蒋一发狠,就把邓老师抓了,秘密处死,宋庆龄和一大帮黄埔生从此恨死了老蒋。    这个第三党1935年11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不知道老董后来是和第三党脱离了关系呢还是秘密加入了。估计是秘密加入了,不然他后来起义起得那么积极,一来就把军政财权全交了。  历史八卦之十六 立青同志到底有多少原型    1、陈赓,前面已经说过,性格,与卢冬生(魏大保)的关系、上海特科的经历,神头岭之战(横土岭之战)  2、酆悌,湖南人,入黄埔前学过测绘,四·一二政变时搭救过恩师周恩来(瞿恩);  3、陈明仁,醴陵人,打淡水城因为英勇善战在阵前受到全体官兵的敬礼(立青打淡水)  4、杨至成,贵州省三穗县人,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了南昌起义,当过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46年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先后在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和鸡西等地组织领导军工生产。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平津战役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5、肖劲光,湖南长沙人,争取和推动程潜(老董)湖南起义。  6、宋时轮,立青的经历有许多与宋时轮相同,可以比较一下宋时轮和立青的经历:  (1)宋1925年来广州,后考入黄埔,和立青来广州入黄埔几乎是同一个时点。    (2)四·一二后,宋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络,只好回家落草,拉了一只30多人的队伍,29年编入红六军;立青在被老穆赶出部队后,也是一度在白凤兰队伍中落草,而且被老范收拾得只剩下不到30人左右。    (3)江西苏区时期,宋任红21军61师师长,立青此时也官至师长。    (4)抗战爆发,红军改编成八路,宋由师长变成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立青也是由师长降为团长(不过是115师,在师弟林彪手下)    (5)解放战争时期,宋任三野十纵司令员,立青也在卸任军工部长后担任十纵司令员(不过是四野十纵)。    (1)宋1925年来广州,后考入黄埔,和立青来广州入黄埔几乎是同一个时点。    (2)四·一二后,宋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络,只好回家落草,拉了一只30多人的队伍,29年编入红六军;立青在被老穆赶出部队后,也是一度在白凤兰队伍中落草,而且被老范收拾得只剩下不到30人左右。    (3)江西苏区时期,宋任红21军61师师长,立青此时也官至师长。    (4)抗战爆发,红军改编成八路,宋由师长变成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立青也是由师长降为团长(不过是115师,在师弟林彪手下)    (5)解放战争时期,宋任三野十纵司令员,立青也在卸任军工部长后担任十纵司令员(不过是四野十纵)。     补充一下,在东征中,陈赓化妆混入敌方,花了三天时间侦察,绘制出详细地图带回,这个在《人间正道》中也有反映。    综上所述,立青=陈赓+酆悌+陈明仁+杨至成+肖劲光+宋时轮  历史八卦之十七 潜伏延安的特务小组    剧中重庆谈判之前,老蒋连发三封电报给老毛,邀请他去重庆共商大计。立仁为了要掌握tg对这件事的态度启用了他在延安潜伏的特务小组。结果延安发现了,就故意放假消息迷惑立仁让他以为老毛不敢去,最后的结果就是立仁同学暴走了。    其实历史上这不是什么潜伏特务,就是kmt光明正大在延安派驻的联络参谋。1944年5月在延安派驻的联络参谋是周励武和罗伯伦。这两个联络参谋经常偷偷发报。他们使用的密码极其独特,而且外出总把密码本随身携带。tg想了很多办法才把密码本搞到手。  怎么搞呢?首先是邀请他们参加舞会。要知道延安生活艰苦,mm是少而又少 ,mm最集中质量最高的地方就是舞会。两个人自然欣然前往。去的多了就发现兜里还揣着厚厚的密码本和硬硬的钥匙,实在不雅,下次再去舞会衣兜就瘪了,密码本锁在箱子里了。  tg正等着这招呢,立马找钥匙开锁。可一看密码本内容太多,一晚上抄不完。怎么办呢?于是交际处特意邀请两人去郊外的杜甫川游玩,一路好吃好喝招待,玩得越晚越好。回来之后高级领导配合,叶帅出面,邀请他们赴宴看戏,两个联络参谋高高兴兴打牙祭去了。 这样子搞了三次才把密码本抄完了。    从此,延安就掌握了国民党联络参谋向重庆通报的全部秘密情报,真是知己知彼,在重庆谈判前就结结实实摆了老蒋一道。  历史八卦之十八 怎么又掉底了    剧中第五次反围剿时,立青正和国军大打阵地战,魏大保突然跑来通知他全军撤退。与此同时负责围剿情报的立仁也通过电台发现红军把军力全撤回了瑞金,似乎要转移。老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花了大半年时间要把红军悄悄围困,只剩几步了,这下功亏一篑。立仁非常英明的下了个判断:肯定又掉底了,共军察觉到了委座的意图。    确实是掉底了,红军得到了老蒋的整个“铁桶计划”,否则那么偏执非要打阵地战和老蒋正面对决的李德怎么会同意战略转移。  一切荣耀归于英明的宰辅大人!他1930年布下的闲棋冷子莫雄同志这时正在江西薛岳麾下当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老蒋庐山会议莫雄与会,带着全套&铁桶计划&回到专署保安司令部,然后转手交给了中共联络员、保安司令部机要秘书项与年。  项与年拿到情报,决定亲自负责送出情报,因为项与年会讲客家话,过关卡比较隐蔽。     项同志连夜用密写药水把情报上的敌兵力部署、火力配系、进攻计划、指挥机构设置等要点逐一密写在四本学生字典上,将作战图用透明纸描摹下来然后装扮成教书先生出发向瑞金送情报去了。这一路之艰苦,每个村子都驻有进剿的敌军,所有进出苏区的道路都被严密封锁,项同志只好钻老林子。等他到了兴国后,发现封锁更加严密,几乎每个村子都修有碉堡,各山头路口均有岗哨,青壮年一接近,就立刻被当作&赤匪侦探&抓走。项同志一狠心,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一连敲下4颗门牙。第二天,他的双腮严重肿胀,面部变得狰狞吓人,头发像蒿草一样蓬乱,衣服也早已被荆棘挂得破烂不堪,完全成了一个蓬头垢面、让人厌恶的老叫花子。 沿途敌军哨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将他赶走。项与年终于混过了层层哨卡,于10月7日到达瑞金,把情报送到了宰辅大人手中。经过对敌&铁桶&计划和当前敌我态势的分析,临时中央仓促做出决定,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布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于是伟大的又是播种机又是宣传队又是宣言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了。    这位项与年,有种说法是叛徒白鑫是他带人蹲守击毙的,但也有说法是白鑫是陈赓处决的。反正tg的特科史就是那么扑朔迷离,那么的.....销魂 历史八卦之十九 抗战时期的空战    剧中立仁和林娥合作,截获了日军飞行中将中元盛孝的行程电报,并击毙了这个带队轰炸了南京、台儿庄、武汉的刽子手。历史上确有其事,只是把时间提前到了1941年,实际这是1943年的事。之所以要提前应该是剧情的需要,1941年皖南事变就爆发了,如果按历史放到1943年立仁和林娥是无法合作的。    历史上当时国军空军成立时间短,和日本空军交手通常处于下风,但还是有不少光辉事迹,比如全歼日本空军号称“四大天王”的王牌飞行员、击落日本海军第13航空队司令奥田喜久司、人道轰炸东京等。    其中击落“四大天王”非常解气,1937年日本航空队评选出被认为最优秀的4个战斗机飞行员,被日本人誉为“四大天王”。 结果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竟全部被年轻的中国空军击落,真是让鬼子情何以堪啊。     奥田喜久司号称日本海军“轰炸大王”,早在1937年就晋升为大佐,曾任日海军航空本部总务部第一课长,日任第13航空队司令官,曾多次指挥和参与轰炸南京、武汉、重庆等地,他是抗战时期中国空军击毙的日海军航空队军阶、军职最高的军官。  人道轰炸东京说起来还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飞机袭击,之所以被称为人道轰炸是因为飞机携带的是传单而不是炸弹。日23时48分,两架装满各种宣传传单的飞机从重庆起飞,飞抵日本本土,在日本长崎、福冈、久留米、左贺及九州各城市总共投下传单100多万张,然后飞机安全返航。5月20日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的日本长崎、福冈等城市的居民发现,一夜之间,街道上、屋顶上到处是传单,把日本人吓得够呛,万一这扔的是炸弹呢?美国《华盛顿邮报》称赞中国为人道远征,“中国空军报复日机之轰炸为散布传单,与日本之文明相较,实令日本置身无地。”6年后,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评选刊登了二战中闻名全世界的12名飞行员的照片,其中就有执行人道轰炸的中国飞行员徐焕升,照片文字说明中称徐焕升是“先于美军杜立特少将轰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其实人道轰炸之所以成功也是日本人太轻敌。当时美国尚未参战,日本根本不相信会有空军力量来空袭日本本土,根本不设防空预警,结果让中国空军大摇大摆的来了又走。而没扔炸弹也不是什么人道主义,关键还是中国的轰炸机太菜,续航能力十分有限,根本没法携带炸弹飞到日本又飞回,只有带点传单吓唬一下日本人了……当然,日本人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美军参战之后东京上空再投下的就是货真价实的炸弹了。    历史八卦之二十 土法上马的重庆的防空情报网    剧中因为日军的狂轰滥炸,重庆损失极大,楚才调立仁负责重庆防空司令部的防空情报工作。立仁也不辱使命,接手防空情报后果然局势为之一变。    历史上重庆的防空情报工作可以说是土法上马的成功典型,而且还成功转型,最后终于上了档次。    中国当时根本没有雷达,就算有在日军的空中优势下也保不住,那么怎么才能知道敌机来袭呢?其实中国人对付这种问题一向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例如流传甚广的香皂流水线传说,这次也是异曲同工。    戴老板和他手下的军统群英日军每个机场附近都租用住房,化装成普通百姓而观察轰炸机起落方向、架次和时间,甚至潜入飞机附近目测装弹量,然后迅速用无线电告知重庆总部,以便陪都防空部门及早挂球预告。在未被占领的地区也有许多防空哨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联络网环绕重庆。每个哨所有3个人,8小时轮班站岗,任务就是站在那里盯着天空,一旦发现敌机出现便向防空情报中心汇报。从哨所传来的情报由一位情报防空洞内的士兵接收,他记录下时间、地点、数量和袭击的方向,再将它传到指挥中心。  防空情报中心控制着中国西部的防空系统。里面有中央指挥室,所有从监视哨传来的情报都汇总到这里,并将指令和情报传到防空总部、战斗机总部、平民防卫司令部及蒋介石和部分重要官员的家中。在情报中心的指挥桌前,重庆防空首席代理指挥官何鹏华和总参谋长朱德山会把所有来自瞭望台的消息记录下来。玻璃桌面上,是一张长江上游地区的地图,把实际地区放大了100万倍。3693个模型机用来做标志。剧中这就是立仁同学的活计了,他玩这些模型机的样子可爱死了。    如果日机从四川边境进入,总部就会指挥警报站升起一个巨大的(6英尺高)的红纸灯。当整个城市的山坡上、高楼上的柱子都挂上这样的警示标志时,人们就知道要轰炸了。敌机往重庆飞来时,在第一个纸灯下面就会悬挂第二个纸灯,并拉响警报器。当敌机飞至重庆市区时,紧急警报拉响,稳定的长音后是起伏低鸣,人们必须呆在防空洞里。    日军自然慢慢发现了军统的情报活动,于是上演了一场侦测和反侦测的生死大戏。军统群英被逮捕的不计其数,情报网受到重创。  既然土法上马已经遇到瓶颈那么转型就是必须的了。正好戴老板这时检了个大便宜。    当时闻名世界的破译巨星、被称作美国密码之父的亚德利,因为美国实行“保障通信秘密法”而无用武之地,失业在家。说起来老美也真是脑子进水,美国国务卿亨利.L.史汀生以“绅士之间从不偷阅对方的信件”为由停发了亚德利的国务院津贴,关闭了美国密码破译机构——黑室。得知这消息,戴老板立马抄底,用年薪一万美金的重金,聘请亚德利来华工作。    亚德利来华后,一方面从事对日军密电的破译工作,一方面为戴笠训练业务骨干,先后共为军统训练了近两百名破译人员。1940年初,经蒋介石批准,专门破译日本密电码的机构——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正式成立,并比照当年美国亚德利的“美国黑室’之称,取名“中国黑室”。    1940年戴老板抄底成功,亚德利破译了日本间谍“独臂大盗”的书籍密码,从而帮助戴笠破获了一个日本间谍网。而就在当年军统局俘虏了日本飞行员大石信三春,日本空军的密码也拿到了手。    到1941年,日本空军主要对英美作战,密码也更加复杂。但受益于亚德利密码变化的训练,日本空军密码无论如何变化技术研究室都能破译出来,他们不仅能准备地破译敌机前来空袭的时间,而且能准确地得知敌机的起飞地点,飞行路线及高度。重庆防空指挥部决定,利用这些情报,让中国飞机事先飞到高于敌机的云层中,待日机一到,即从上而下地进行袭击。此举果然有用,一贯瞧不起军统的航空委员会,也对其刮目相看了。    这个技术研究室最辉煌的成绩就是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和山本五十六出巡密电,前者通报了老米,老米没重视,就吃了大亏。后者再向老美通报时,老美认真了,于是山本五十六在南太平洋所罗门海上巴拉勒机场附近就被天女散花了。    这个故事对大家的意义就是:抄底吧,抄底总是没错的!    历史八卦之二十一 改变中国命运的忽悠    剧中辽沈战役进攻锦州前,立青和林娥开了家夫妻店,立青负责COS林虎三同学,山寨作战计划,林娥负责利用缴获的敌台把山寨计划推销给立仁。可怜的立仁同学就这么被自己的弟弟和梦中情人给忽悠了。这次忽悠的成功直接改变了战局,往大了说就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那么这么戏剧性的事真的存在吗?江奇涛编剧大概会鄙视的看你一眼:我剧本的情节都是有根据的!    1948年9月初的一个下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给社会部的陈龙打来电话,询问社会部是不是掌握着敌人的电台。在陈龙给予肯定的答复后,林虎三同学(剧中的101)通知陈龙,晚上让参谋长刘亚楼(剧中的103)去详谈,晚上,刘亚楼告诉东北局社会部部长汪金祥、副部长陈龙,四野准备以锦州为主攻目标发动辽西战役,要把近百万大军调到辽西走廊,而且还不能让杜聿明摸清要攻打锦州的意图。   陈龙一听,这不就是盯着那部敌台来的嘛。于是赶快向103汇报:“我们手中有一部逆用电台,敌人很信任,看来,得在这上面做文章。”这部代号为257的电台(剧中称357台)是kmt长春站派来哈尔滨刺探军事情报的,已为我哈尔滨公安总局治安处侦察科长张汉斌控制掌握两年之久,长春站毫未察觉,可以在我严格控制下,利用这部电台发假情报,做出大文章。(看到这我只能摇头,两年都没察觉,立仁同学你不是这么菜吧!)    当晚,汪金祥和陈龙一夜未睡,筹划了个佯攻沈阳,实打锦州的方案。具体的做法是调动至少4个师的兵力。大张旗鼓地开向沈阳方向,给敌人造成要进攻沈阳的假象。而去辽西的部队开拔后,所有电台一律留在原地,照常收、发报,以迷惑敌人的情报机关。    陈龙随后来到哈尔滨公安总局治安处,向负责人马敬铮、侦察科长张汉斌布置任务让他们拟一份电稿,请示kmt长春站,为掌握共军的军事秘密,可否从野战军司令部拉出一个作战处的参谋,随时提供军事方面的情报。第二天晚上,长春站给257电台回电,表示完全赞同,还要求尽快把此人的姓名、年龄和军阶上报,以便加官晋爵。陈龙给这位根本不存在的作战参谋编了个名字叫王展玉,现年38岁,并暗示他最近就有一份重要军事情报准备报告。长春站立即回电,加封王展玉为少校谍报员,并说,只要情报作用重大,随时都可晋升。   随后的几天夜里,北满、西满、东满调来的几十万大军越过松花江,直扑辽西,昼伏夜行,随军电台一律关闭。而直接向沈阳前进的那4个师却大张旗鼓,白天行军,晚上宿营,电波频发,电话不断,每到一地便与群众联欢(实在ORT)。载重汽车、骡马大车、支前的几千民夫,浩浩荡荡向南进发。    这么大规模的调动,卫同学和廖同学一天几次催问有关部门tg在搞什么东东。保密局、中统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四平的情报组织都被破获了(立仁同学你工作失职啊),只有长春站可以工作。因为它有257电台的报告,他们不仅在东北民主联军大规模调动之前就获得了调动的情报。而且由于拉出了一个东北民主联军参谋,情报还在源源不断地通过电波传递给长春站。长春站连续两次向257电台发电询问,四平附近共军正规部队,向南移动的意图何在?陈龙看到这个电文,十分高兴。既然卫同学连这4个师的动向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向辽西的进军了。他很快又草拟了一个电文:“共军主力南下之目的,是围困沈阳。”卫同学相信了,即令廖同学的第九兵团适当收缩防区,集中力量控制沈阳周围各市县,以免沈阳遭受长春同样的命运。  就在卫同学抓紧布置沈阳防务的时候,忽然又收到紧急报告,说在阜新、北票一带发现有东北民主联军大部队运动,而且严密封锁消息。卫同学大惊。就东北民主联军的实力来看,要做到既围沈阳又打锦州是不可能的。那么,阜新、北票的东北民主联军大部队运动究竟意欲何往。国防部二厅、中统局、保密局驻东北的情报首脑被连夜召集到东北“剿总”,卫同学严令他们必须尽快行动,在两天内他要听翔实的报告。    当夜,汪金祥、陈龙研究后,拟好电文,又通过257电台发给长春站。电文称,辽西的东北民主联军意向已探明,系奉调入关,准备协同华北野战军进攻赤峰和承德。翌日晨,“长春站”先把情报送到东北“剿总”,然后又把内容大致相仿的电文,通报给了军统和中统。卫同学、廖同学综合比较后,相信了汪金祥、陈龙发来的电文。历史,就在这一瞬间定型了。    十几天后,东北民主联军几十万大军顺利抵达辽西前线,直扑北宁线。9月12日,东北民主联军直逼锦州城下,从东北剿总到南京政府事先竟无察觉,造成朝野一片惊慌。    我只想说两句:忽悠是个技术活;东北的筒子果然有忽悠的传统。    最后,此八卦谨向liwanlong同学致谢,他提供了绝大部分资料。   胡宗南,还是毛爷爷的学生呢?    *****************************    事情是这样的:    孙中山搞国共合作,允许GCD加入GMD,陈独秀把他看中学生和秘书小毛同志推荐给孙中山。    孙点名,把小毛同志列为GMD的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相当于候补中央政治局委员,地位很高)  日,在孙中山主持下,召开了GMD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被指定为章程审查委员之一  毛泽东在会上的表现,受到孙中山和一些国民党人士的赏识和注意。30日下午,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时,孙中山亲自拟了一个候选人名单,交付大会表决,其中就有毛泽东。他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后来汪精卫,受孙德影响,把自己的宣传部长的职位,让给了小毛同志。    小毛同志,后来辞去宣传部长一职之后,从广州去了上海,成了上海GMD的核心领导人。    孙中山病重时,小毛同志在上海受到右派的排斥,于是写信到北京给孙中山,想请老孙同志出面摆平上海的地头蛇们。    可惜,信时到北京,老孙同志已经不省人事了,没有多久就去世了。    小毛同志一气之下,离开了上海,回湖南老家去了。  从此小毛同志,脱离了GMD。    小毛同志在上海时,黄埔军校的招收工作,就是他负责的。  比如:    胡宗南小同志,浙江人,个子部高,革命热情很高,深深地打动了毛同志。  是毛同志,介绍小胡同志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的。  小胡同志的介绍信上的“介绍人”,写的就是毛同志。  毛也可以说是小胡的老师。    黄埔里有许多学生,是毛同志介绍去的。特别是湖南、上海一带的学生。    后来老蒋下令小胡同志领20万大军进攻延安时,小胡曾经趁老蒋糊涂时,从延安撤走了2个军。    据说小胡本人是放了水,放了他的毛老师一把。    后来在台湾,小胡失去了老蒋的信任。。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11-26 05:4111-26 05:51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年的四大天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