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开示录:这个“禅”到底是个什么

宣化上人:禅的十种利益
虚空打破明心地&
禅的十种利益
主讲 宣化上人
这十种的利益,
第一种叫「安住仪式」。你天天参禅打坐总有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个仪式。你天天参,月月参,年年参,时时参,刻刻参,都有一定的仪式。你行跑香,在禅堂里要跑香的时候,就叫说﹕「行起来!」就是跑;在里边跑得甚至于身上都出汗了,跑得天昏地暗,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道有人,就是不知道有我了,根本就没有一个我了。一跑到这个无我无人的时候,就观自在了;没有我,也没有人。既然没有我,也没有我的妄想了;没有人,也不打人的妄想了,这个时候就是观自在了。「非空非色见如来」,那个佛也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既非空又非有,所以如来的法身是非空非有的,你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这是安住仪式。
  第二种利益叫「行慈境界」。这种行慈境界,不一定要说是对人好。遇着应该慈的,就用慈悲来教化他,这叫摄受门;遇着某一种的众生,你应该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顿,他才能觉悟,那么你就要用你这个慈悲心来打他、骂他,骂得他开悟了,或者打他几香板,把他打开悟了。在禅堂里头常常有打人的,这个打人和一般打人不同,是想开悟,想他好,想他守规矩,想他不打妄想,所以这叫行慈境界。
  第三叫「无悔热」。悔热就是烦恼。悔就是后悔,后悔就心里生出烦恼,这叫热。没有烦恼,这是第三。
  第四「守护诸根」。守护这六根。六根怎么要守护?你不守着它,它就跑了,眼睛,就跟着色尘跑;耳朵,就跟着声尘跑了;鼻子,就跟着香尘跑了;舌,跟着味尘跑了;身,就跟着触尘跑了;意,就跟着法尘跑了,所以就要守护六根,就是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怎么放光呢?放光就是都不打妄想,都生出本有的智慧来;智慧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这叫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第五,参禅的人就会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叫「得无食喜」,不吃东西也欢喜。你谁要能参禅参得不吃东西也不觉得饿了,还生出一种欢喜心,这就得到第五种的利益。这叫「得无食喜」,没吃饭也欢喜,只要有参禅就可以了。
  第六种的利益是「离爱欲」。离开爱欲心,这就是清净心。爱欲就是染污,染污也就是生死。我们一般人为什么有生死?就因为爱欲不断。一般人为什么在这个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这个生死不了,也就因为有这个爱欲心,也就因为这种爱欲总也断不了。你断不了爱欲,生死就不能了;生死不能了,那就是在六道轮回里头转来转去的。你参禅的人能离开爱欲心,没有爱欲心了,这个地狱门就关了,不会堕地狱了。这第六种利益。
  第七种利益是「修禅不空」。什么叫修禅不空?就是只怕你不修,你修就不会空过的。你坐禅坐一个钟头,你的慧命就增长一个钟头;你坐两个钟头,你的慧命就增长了两个钟头;你时时刻刻来参禅,日日月月来参禅,年年参禅,这你一定会开大智慧的。所以这个修禅不空,只要你修,它就不会空过的。
  第八叫「解脱魔业」。这个魔的业力都可以得到一种解脱。魔的业障可以解脱,那个魔他没有法子来障碍你。
  第九,是「安住佛境」。你能常常参,就是得到第九种的利益,就是安住在这个佛的境界上。
  第十种「解脱成熟」,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种好处。解脱成熟就是没有障碍了,没有障碍就是清净法身,这是第十种的参禅的利益。
:什么是造命之学(如何改造命运)?
推荐阅读:
我的更多文章:
( 22:41:01)( 22:20:25)( 19:54:29)( 20:54:44)( 17:27:24)( 20:40:51)( 21:20:10)( 19:48:45)( 20:56:01)( 21:16:5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宣化上人关于禅的问答
打坐时心里应观想什么?
上人:没有一定的地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有一个地方就在这住了。无所住,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注意一个地方,想好和不好,那都是执着。修行就是要无所执着,什么执着都没有了,把自己这身体都忘了!你身体都没有了还有一个什么执着。
入定和睡觉有什么不同?
上人:简而言之,入定的姿势,仍然端坐,背直如笔,实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脉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可以坐一天不动,十天不动,其至一个月不动。睡觉的姿势,头歪身斜而不自主,气出气入,呼呼有声,甚至鼻息如雷,不同之处,就在这个地方。
学佛法何以要打坐?
上人:就是要学习我们自性中无量的经典,无量的智慧。人性中本有无量法门,人却舍本逐末,向外弛求,不知回光反照。
念佛、打坐时身体会晃动,感觉喘不过气来,为什么? 
上人:走火入魔了。
做早晚课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念观世音菩萨,身体就自然的左右或前后摆动身体,请问像这样在家可不可以打坐?
上人:身体晃来晃去,有这个现象最容易有飞精附人的危险。
你们的打坐方法与苏美度法师所教的打坐方法,有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有,是怎样不同?
上人:“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这也就好像你有你的面孔,我有我的面孔,他有他的面孔;面孔虽是彼此不同的,但是都是人,心都是一样的。你不能叫每个人样样都一样,这是一样的道理。
坐禅基本的方法是什么?
上人:基本的方法,第一不贪,第二不瞋,第三不愚痴。
下一步如何来静坐?
上人:当然,静坐首先的功夫就要清心寡欲。清心就是没有妄想;寡欲就是没有那么多的情情爱爱。
金山寺教坐禅的方法,请稍微讲一下入门?
上人:你到金山寺就知道了,入门先要锻炼结双跏趺坐。水果和尚那个腿也是这样子坐的,这叫“金刚坐”,这个坐能降魔。
那么超觉静坐这种方式到底好不好?现在世界各国都很流行呢!
上人:这是那些无法结双跏趺坐的人,想出的一种别开生面之方法。其实想静坐必先学双跏趺坐。不练习双跏趺坐,不下一点功夫,便说得道了,这是不可能的。
当人静坐的时候,有时候在脑海之中,出现一般人所谓的幻想,你是否可以解释一下,静坐时所出现的现象?
上人:这些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你所看见的都是《楞严经》里的五十种变化,你要把这个当做成就,这是很可怜的。
禅坐时见到一些现象,想知道真境与识心作用之别?
上人:存有妄想、贪念要见佛、见花,这是假的,想见什么,便见什么,亦是假的。主要在一念未生前所见境界才是真的,才有点意思,但有时还属幻化。参禅最好不要有境界,什么都没有,只是空,不要惊,不要喜,惊喜都会着魔,例如《楞严经》所列之五十种阴魔。
为什么有人一开始参加打坐便着魔呢?
上人:这是过去世的冤亲债主障道所致,要多做功德回向。
打坐参禅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
上人:打坐及参禅虽名词不同,意思则一。参禅就是要真明白,不再糊涂了。
怎么样才不会在打坐时着魔呢?
上人:天天忏悔,多念佛,做早晚课,打坐之前要念〈楞严咒〉。
坐禅痛了怎么办?
上人:痛,你要知道:越痛越好。你若不过这个关,它什么时候都痛,你不要尽听它的话,你要它听你的话,你要做得主。你要知道四大假合这身体不是什么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若死了到地狱里,火山地狱用火来烧,比这更痛啊!那我又怎么办?我现在可以做得主,痛一点叫它痛,气血通了就不痛了。
你说当一个人打坐时,我们要忍下感受,所以我感到奇怪,我们可否发泄出感受呢?或许该把它收在这里边?有时候我把它放在里边,但是之后我发觉我要爆炸了,我该怎么办?
上人:忍受是要空了它,要没有了,不是藏在里边,你藏在里边作什么用?你装这些垃圾干什么?你要忘了它!憋在里边,比最邋遢的东西更邋遢。原子弹的威力大,它比原子弹的威力更大。如果你不怕粉身碎骨,那你把它藏起来。可怕!可怕。
禅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上人:禅坐的利益是多方面的。不论你是在读书工作或整理家务,每日的禅坐能增加你的集中力,及减少生活压力和增进身体健康。如果你想启发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就更应该养成习惯,持之以恒,才能真正达到所谓“了生脱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宣化上人:四禅的境界--学佛网
&宣化上人:四禅的境界
发布:心死罪亡&[ &]&& 日期: 14:21:00&&
  参禅的过程好像读书一样,由小学进中学,进大学,进研究所,经过这四个阶段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参禅这个法门,亦复如是,分为四个步骤,也就是四禅的境界。简略述之如下:  初禅名为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众生的关系,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此非凡夫所得的快乐,而是在自性功夫里边。到初禅定中,呼吸停止;外边呼吸停止,内边呼吸活动起来,好像冬眠一样的道理,不再赘言。这时,心清如水,明如镜,照了自性的本体,而知道自己在打坐。  二禅名为定生喜乐地。在定中出生一种无比的快乐,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得到这种快乐,不知道饥饿,所以可以多日不食不饮,没有关系,但是不可执着。如一执着,前功尽弃,即入魔境,吾人不可不谨慎。二禅的境界,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脉搏也停止。出定时,又恢复正常。  三禅名为离喜妙乐地,就是离开二禅之欢喜,得到妙不可言的快乐,觉得一切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快乐。三禅的境界,在定中呼吸脉搏停止,意念也停止。这时候,不念善、不念恶,不念是、不念非,也就是一念不生,但不要认为了不起。这仅是一个过程而已,离生死还有十万八千里。  四禅名为舍念清净地。在此境界连快乐的念也没有了,已把它舍弃,而到达清净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是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地步。到了四禅,乃是参禅功夫所必经之路,没有什么不得了,不要误认是证果。如果这样想,就和无闻比丘犯同样的错误,而堕地狱。  四禅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地位,如果精进向前,证到五不还天的境界,才是证得圣人的地位。但此位尚未了生死,非得超出三界,才能了生脱死。这一点要弄清楚,不可混为一谈。  证初果罗汉,不但在定中没有妄念,就是在行住坐卧中没有妄想,也没有执着。到初果的境界,还有七番生死。并不是证到初果,就入涅,只是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而已。到初果时,无论见到什么境界也不动其心,所谓“对境无心”,只有道心,专一修禅。外边境界如何庄严,如何美好,或者是美女,或者是俊男,也不动摇其心。这时候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名,不贪食,也不贪睡,一切无所谓。到这种境界,才可以说是证果。证初果的罗汉,走路没有声音,因为脚离开地面约有寸高。为什么?证果人心怀慈悲,深恐踩死小虫等,所以在虚空走路。  太虚合一豁然贯通  在禅堂里用功修行,修到上不知有天,中不知有人,下不知有地;天地人都没有了,东西南北也忘了。这时候,一念不生,就全体现;全体大用,你都会得到。整天打妄想的话,功夫就不会相应,所以要用功到一念不生,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行、住、坐、卧都不知道,这时候,所谓“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这时的你,就和太虚合而为一,能和太虚合而为一,才能豁然贯通,忽然明白过来,这就是顿悟的境界。  顿悟是平时用功,用到相应才能豁然开悟;如果平时不用功,就不会有顿悟。好像小孩子出生之后,天天被薰习,到时候就会说话,他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好比开了悟。到时候就会走路,当他迈第一步的时候,也好像开了悟。他怎样迈第一步呢?因为天天看大人走路,在这种环境薰习之下,自然而然地会走路。我们用功也是这样,今天用功,明天用功,用来用去,功夫相应了,一念不生,没有妄想,就会开悟。  这种开悟,或者是今生天天用功修行,时时用功修行,等到功夫成熟时,便开悟了,这是今生用功开悟。这时,有人说,“我看见一个人,他根本没有用功修行,可是他到禅堂不久就开悟了。这是什么道理?”这种情形是特殊的。今生他虽然没有用功修行,可是他在前生是用功修行;不但修行,而且还是时时刻刻在修行,不过,只差一点点没有开悟,等到今生他遇到这种境界就开悟了。  顿悟虽然是即刻开悟,但仍须靠前生所栽培的善根。好像种田一样,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获。如果在春天不下种子,到秋天怎能收谷?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修道人也是这样,无论开悟或没有开悟,都应该勇猛精进,努力向前,希望在最后一秒钟得到收获,认识本来面目。  坐禅不要求神通  坐禅不要求神通,或求什么效果。首先要把身体收拾干净,没有一切疾病。这样,则任何邪气都不能侵入你的范围。你若能常有一股浩然正气,顶天立地,就自然而然能生正知正见,而所行所作,皆不会不合理,这就是坐禅的好处。  你的心境,能时刻波浪不起,无烦无恼,无是无非,无人无我,在这儿这样的用功,这即为坐禅之效果。至于参禅的功效,你自己可以去体验。你可以回光返照,问问自己,“我是否还像坐禅之前那么馋嘴?是否还是像以往那样爱慕虚荣?有没有把不正当的习气毛病改了?若遇到不合理、不如意的事情,是不是还是生出烦恼?”假若答案是“是”,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坐禅就没有什么进步。假若你能把以前的习气毛病减轻了,在修行功夫上便有点好消息。  你可以自我检讨:  (一)拿吃东西来说吧!假如你能够将好的、不好的食物,一样吃下去,馋食鬼就会被你撵跑了。  (二)做事:是否凡是对我有利益的事情,我就去做,对我没有利益的事情我就不去做呢?我是否很懒惰、苟且偷安呢?若是这样,你的禅定功夫没有进步。若能改之,凡是对人有利益的事,我都愿意去做,关注为众人服务,对自己小范围的事,却不甚去注意。你若能如此,则可以把懒鬼撵跑。  (三)假若你能一天比一天精神,不是昏昏欲睡,这样你就能把睡鬼撵跑了。  你能把馋鬼、懒鬼、睡鬼都撵跑了,这便是坐禅的初步功夫。这么一来,你的精神、气质必定与从前大有不同,大变活人,所谓“同一间庙,但不同一个神”。也可以说“同一间庙,但不同一个鬼”;从前是鬼王,现在是菩萨。或者你从前心肠很毒辣,但现在你发菩萨心肠。  魔力令你生退心  各位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会有魔来。这种魔不是从一个地方来的,而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有的是病魔,有的是烦恼魔,有的是天魔,有的是人魔,有的是鬼魔,有的是妖魔。魔是从你不认识的地方来的,令你道心不坚固,令你修行不进步,他们用种种方法来诱惑你,威胁你,令你生退转心,令你无定力而退失道心。  境界是假是真  坐禅到了相当程度时,就有魔来考验你的道力如何,或者化现为美貌的男女来引诱你。你不动心便过关,如果动心就堕落,这是紧要的关头,切记切记!“一失足成千古恨!”境界来考验我们修道人,我们也要考验境界是假是真。用什么方法呢?这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一念不生地念。是假的境界,便会慢慢消失了;是真的境界,越念便越清楚。坐禅人不明白这个方法,有许多人走火入魔,丧失道业;又有许多人认为自己入了魔,而放弃开悟的机会。  修道就有魔  在我年轻的时候,听人说“修道就有魔。”我不相信,还骄慢地说,“什么魔我都不怕,妖魔鬼怪我都不生恐惧心!”自己以为没有什么关系,哪知道没有多久魔果然来了。什么魔呢?病魔。这场大病害得我七、八天人事不省,什么也不知道。当时自己知道功夫不够,所以经不起考验;妖魔鬼怪、天魔外道我都不怕,就怕病魔,还是降伏不了,还是忍受不了。所以修道人,不能说自满的话,说自己什么都不怕。如果你自满,麻烦就来了。  那么修道人要怎样呢?要用战战兢兢的心情来修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时刻刻要谨慎,要注意,提高警觉,这样才可以修道。一言以蔽之,“少说话,多打坐。”这是修道的基本大法。  见事省事出世间  修道人的道业有所成就,是谁帮助的呢?就是魔来帮助的。好像一把利刀,是在石头上磨利的;修道人开了智慧光,也就是魔来帮助你开的。这个魔,应该把他当做护法看,所谓“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  有定力不怕魔  你若能觉悟,对境能明白,这就是超出世界;你若不能觉悟,遇着事就迷了,就会堕入地狱。所以修道人不怕有魔,只怕没有定力。魔是来帮助你,考验你,来看你有没有功夫?有没有定力?你要是有功夫、有定力,无论什么样的魔,也不能动摇你。  不紧不慢才成功  坐禅用功不可太猛,也不可不猛;太猛就是太过,不猛就是不及。修道是修中道,也不太过,也不不及,所谓“紧了绷,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天天这样用功,时时这样用功,也不紧,也不慢,久而久之,功夫就相应。相应之后,就得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得到之后,不可太欢喜;没有得到,也不可太悲哀。如果太欢喜,欢喜魔就来扰乱你的定力,令你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笑的不自然。问你笑什么?不知道。不知道而笑,就是发狂,这是狂魔入体。如果忧愁过度,悲哀魔则来扰乱你的定力,令你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哭得不正常。问你哭什么?便说,“众生太苦啦!太可怜啦!我想度众生。”你自己度不了自己,怎样度众生?这就是悲哀魔入体的现象。  不要被音声所转  我们坐禅时不要被音声所转,不要随色相而转。有人修行很久,有境界了,但执着境界,这是错误。应该“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闻不见,才叫不被境界所转。  不要有憎爱的心  一切法皆是佛法,哪有可以欢喜的?哪有不可以欢喜的?参禅要在这个地方用功。不要有憎爱的心,要用平常心去用功。好像一池春水没有波浪,混杂的东西自然下沉于底,水就清净。参禅亦复如是;没有妄想,法身现出。这几句法很重要,希望大家按照这个道理去行,很快便会开智慧。所谓“说的是法,行的是道。”知法不去行道,那是无有是处。  任何境界如如不动  坐禅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境界,可以现出来。现出这个境界,无论是善的境界,是不善的境界,都不要太注意它。你太注意,就被这个境界转;你不注意它,就转这个境界。坐禅的人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犹如虚空那么大;有的时候觉得自己比一粒微尘还小;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个身,根本就没有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身上很冷的,冻得忍不住;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这个身体热得也受不了;有的时候又觉得有一种境界,觉得自己这个身体比金刚更硬更坚固;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这个身体软如棉花,好像棉花这样软;有的时候,全身有一种动力,好像电推动机器一样;有的时候又觉得大放光明:总而言之这个境界是无穷无尽的,不过也不要着到这个境界上。  你要着到这境界上就会走火入魔;你不着这个境界上它就没有事。在《楞严经》上说,任何境界你要是不作善的解释,像没有事情似的,那没有关系;你要是认为自己这个不得了了,有一个什么好的境界,这就会着魔的。你遇到一切境界,保持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种定力,就能转这个境界,而不为这个境界所转。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宣化上人:参禅的秘诀
禅译为“静虑”,又为“思惟修”。思惟就是参;静虑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思惟修”就是教你提起话头,念兹在兹,时刻不忘的意思。
所谓“朝于斯,夕于斯”,在自己的自性上用功夫,不是向外驰求。凡是外来的境界,若是跟着它跑,便很容易走错路。从自性生出的境界,才是真境界。这一点,希望各位要弄清楚。否则便上魔王的当,终于做他的眷属。静虑这一法,要绵绵密密地用功,不要间断。
在用功的时候,好像母鸡在孵蛋那样地专心,又好像龙在养珠那样地谨慎,又好像猫在捕鼠那样地忍耐。参禅要有“坚、诚、恒”的心,不可有骄傲的心。不要以为我比谁都高,比谁都强。如有这种思想,那就是狂魔入体,功夫不会进步。
参禅的时候,不可打妄想。打妄想没有真实的受用,浪费大好时光。参禅要有忍耐心、长远心。参禅的秘诀,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极点,豁然贯通,明朗开悟。若没有忍耐心,不能吃得苦,不能耐得劳,遇到境界,便投降了,这种行为最要不得,是参禅的大忌。
小佑向大家推荐两个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哦~
佛佑我&∣续佛慧命,共成佛道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无常我们的心有四个颠倒:无常的执为常;苦的执为乐;无我的执为有我;不净的执为净。本来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
日,农历闰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纪念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夏季潮湿闷热,容易导致人体湿热。如果感觉口干口苦,嗜睡疲惫,肚子不舒服,身体不利索——说明湿气重啦,看看你是
不要斤斤计较,时光属于我们的越来越少;不要争争吵吵,相处是缘,一晃就老;不要过多抱怨,相遇本来就是最美好;不
佛佑我 佛佑我 没有一个敌人在折磨你, 真正折磨你的,是你自己。 准确说,是你的念头。 佛法的真谛是让你认清自己, 认清世界,认清轮回的一切真相、 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 有些人只喜欢追求一帆风顺, 却不愿面对任何苦难, 这样的期望...
一张纸,献爱心。心连心,爱成行。为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公益环保意识,珠海市慈善总会携手香洲区第二
本书呆子看电视剧一向很挑剔,完完整整看完的电视剧屈指可数,大概也就《雍正王朝》、《琅琊榜》和《死亡笔记》这
6月1日,高速交警在抚吉高速公路巡逻的时候,发现一辆小车,停在高速路与高速边坡之间,上前一检查。哎哟,很尴尬啊…
今天最开心的事儿是什么?激战三天的高考即将结束广大高三党终于可以解放啦!顺利完成百日无违法挑战的车主可以瓜分万元现金大奖啦!
精彩内容:滨州有才华的艺术家和爱好者注意啦!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征稿!这么高大上的比赛就等你来!注意!高考期
佛佑我,佛佑众生!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宣化上人圆寂前的神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