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日头条条《怎么看待职业打假人》

职业打假人的春天来了?_检察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05版:法治评论
| 标题导航 |
3月15日,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欺诈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提至“退一赔三”,明确支持“购买者”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知假买假……这些新规似乎让沉寂多年的职业打假人前途一片光明——
职业打假人的春天来了?
王海是职业打假的代表人物。他的喜怒哀乐,是这一群体生存境遇的“晴雨表”。图片来源:《今日早报》
&&&&3月14日下午3时,王海戴着他标志性的墨镜走进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报告楼六层的一间会议室。他是来参加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举办的“知假打假”打假名人座谈会。他的座位被安排在椭圆形会议桌的正中间,挨着他坐的,是另外两名知名打假人士刘殿林和邱建东。&&&&&18年前的三月,22岁的王海从山东青岛到北京出差,一次偶然的购物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8年后的今天,他已是职业打假公司的“掌门人”。&&&&&作为全国“知假买假”的第一人,王海把职业打假这门“不算太好”的生意坚持了近20年,从英雄到刁民、从辉煌至沉寂,其中甘苦味自知。今年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舆论认为,“职业打假人的春天悄然来临”。&&&&消法颁布,知假打假“英雄”辈出&&&&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商场花85元购买了两副索尼耳机。当他发现耳机的合模处有毛刺时,怀疑自己买的不是正品。当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不久,王海想“以身试法”,看看如果买到假货,是不是真能按消法“退一赔一”的规定获赔。他先去消协投诉,消协说他要先去质监局做商品鉴定。去了质监局,工作人员说,耳机要送索尼公司鉴定真伪,三个月后才能出结果。王海等不及,自己找到索尼公司北京办事处。经鉴定,王海所购耳机为假冒产品,但索尼公司拒绝为他开具鉴定证明。按照消法规定,如果鉴定为假货,王海会得到双倍赔偿170元。170元,还不够北京两天的食宿费。无奈之下,王海将剩余的10副假索尼耳机全部买了下来,然后到工商局要求责令商场赔偿。王海最后得到800元的赔偿。&&&&&几个月后,王海又来到北京,他先后在10多家大商场买到假货并要求赔偿。当时,多数商家赔了。&&&&&示范作用很快显现。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王海”不约而同地杀向商场:广州的张磊落、南京的吴胜、石家庄的郭振清、福建的邱建东……&&&&&“当时全国假冒伪劣商品大行其道,‘退一赔一’的惩罚性赔偿规定曾一度引发人人争购假‘茅台’现象。王海们在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让很多厂家和经销商闻风丧胆,一些厂家竟然喊出‘防火、防盗、防王海’。”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河山说。&&&&&很快,王海从一个无名之辈成了响当当的公众人物。1995年12月,王海成为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设立的“消费者打假奖”第一位获得者,得到奖金5000元。在当年的媒体报道中,王海常常被称作知假打假的“英雄”。&&&&&身份遭遇质疑:“刁民”还是“啄木鸟”&&&&&然而,很快,另一种不同的声音出现了:“明知是假货还去购买,而且购买只是为索赔,也不是为消费,不能支持这样的刁民”、“王海不是真正的消费者,不该受消法的保护”。甚至有人指出,职业打假人是以毒攻毒,有损社会道德诚信。&&&&&其实,这种观点在王海第一次打假时就曾出现。当时,商家只同意对他先买的两副耳机进行赔偿,认为他后来买的10副耳机是故意“使坏”,不同意赔偿。&&&&&中国消费者报社原社长李学寅回忆,1995年1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召开“制止欺诈行为,落实加倍赔偿”座谈会。王海究竟是“刁民”还是“啄木鸟”?在那次会议上,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激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介绍,“当时各地法院在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时,对‘欺诈’二字的内涵,尤其是消费者知假买假时经营者是否存在欺诈,存在很多争议,一些法院驳回了知假买假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1996年4月,针对知假买假的争议,当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任职的河山“厚着老脸”打了一场疑假买假的官司。因为怀疑某商行大批量出售署名徐悲鸿、齐白石的国画并非真迹,他花700元和2200元购买了两幅“名作”,并将商家告上法院。法官审理查明,他购买的两幅国画均为仿制品,他因此获得双倍赔偿。这是全国首例法院判决疑假买假消费者胜诉的案例。不过,由于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各地对知假买假者提出的“退一赔一”诉讼请求,态度不一:上海法院明确表示不予支持。而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则将职业打假人视同于普通消费者,支持其诉讼请求。&&&&&今年3月6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两起消费者维权案件。一起为诉某保健品违规添加药品案,一起是诉某品牌红酒器具的产地与商场标识不一致案。让记者吃惊的是,两起案件的原告对法律条款及产品“国标”的熟悉程度一点不比被告厂商所聘请的专业律师逊色。主审法官刘杰告诉记者,他审理此类案件两年多了,几乎所有的原告都是职业打假人。“他们经常会有几起案子同时在一个或几个法院审理,有的外地人因当地法院不认可知假打假,常年在北京购假索赔。”&&&&&记者在庭审后采访两位原告,两人目光躲闪,言语顿挫,刻意回避他们的职业身份。&&&&&司法解释颁布知假买假获法律支持&&&&&知假买假要不要保护,一争就是20年。2013年9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通过。“这次修改亮点很多,但最大的遗憾是对消费者的定义没有作调整。”河山说。&&&&&新消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问题是,在判断消费者的身份时,若苛求消费者证明自己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根本缺乏可操作性。”在消法修订的过程中,刘俊海提出,将“消费者”的概念界定为“购买、使用消费性商品或接受消费性服务的自然人,但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向其成员或者受益人提供消费性商品或者服务而购买消费性商品或者服务的法人”。&&&&&201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3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民一庭代理审判员赵莹告诉记者,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规定只局限于对食品、药品消费维权时将消费者认定为“购买者”,但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对其他领域的消费维权也并不区分原告是不是“真正的消费者”。“因为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很难甄别原告身份,即使凭感觉判断原告是职业打假人,也不可能找到证据证明他们不是为生活需要购买。”“职业打假人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诉讼技能,比普通消费者维权更有优势。只要他们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是应当受法律保护的。”赵莹说。&&&&&3月13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针对产品责任纠纷系列问题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该院民二庭高萍庭长解释关于此类案件的原告资格时也提到,在对于明知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仍然购买的,即“知假买假”的当事人,法律亦不禁止。&&&&&“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进步,法律首次用一个‘购买者’的定义,将争论了近20年的打假者身份问题踢入历史的角落里。”沉寂多年的职业打假人叶光兴奋不已,决定重出江湖。&&&&&这个司法解释对消法修订后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了重要的补充。职业打假人终于可以挺直腰杆了。河山说,新消法将欺诈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从“退一赔一”提高至“退一赔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自消费者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出现瑕疵或者发生纠纷的,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这些新规结合已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的规定,让职业打假人如虎添翼。&&&&&职业打假人:社会体制创新的先行者&&&&&“我听一位从新加坡回来的环保专家说,在新加坡巧妙利用污水可以实现无添加的环境净化,这让我想到了市场的自净化功能。职业打假人发挥的就是市场的自净化作用。市场监管和市场净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矛盾的,有人说,有了职业打假人还要政府干吗,我们要明白,政府是需要纳税人养活的,但打假人自己养活自己。政府权力和资本之间很难界定,政府一方面担负着社会稳定的任务,另一方面要担负着GDP的任务,很多情况下,政府在微观管理时很无奈,所以应鼓励大量的职业打假人参与市场博弈。”中国质量报记者杨荣坚长期跟随工商、质监部门深入打假一线,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工作和面临的诸多困难深有体会。杨荣坚说,消费者参与打假领域有四道坎:一是政府权力的留恋效应;二是司法成本太高,有些企业受到政府的关照;三是技术机构的规范问题,比如消费者取证就很难;四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很大。&&&&&“王海不仅是一个打假英雄,更是一个社会体制创新的先行者。”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尹飞说,职业打假人为社会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创新之路。现在倡导小政府,大社会,要把社会的事交给社会办。但如何引导社会成员仍是一个难题。王海打假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我们时常说“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现在群众已经首创了,有关部门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为社会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职业打假人为市场洁净作出了贡献,但我不希望职业打假人永远存在,希望他们尽快失业。“杨荣坚说。&&&&王海的中国梦&&&&在今年3月14日的座谈会上,王海的发言题目是“我的中国梦———对完善消法的六个期望”。&&&&&王海的第一个期望是能出台消费者协会组织法。“现有的消费者协会应该改革为政府下设的消费者保护局或人大下设的保护消费者委员会,而且不应该和经营者发生利益关系。”他认为,要促进真正的消费者组织的发展,应给消费者组织的成立提供便利。比如可以成立汽车消费者协会等等,“如果有孩子妈妈协会的话,大头娃娃、三鹿奶粉这样的悲剧就可以避免。洋奶粉事件也不会发生。”&&&&&第二个期望是能制定一部惩罚性赔偿法案。“三倍十倍和500元起步价根本起不到惩罚作用,也弥补不了消费者的实际损失。”他认为,惩罚性赔偿应改为当地人均年收入的3倍。&&&&&期望三是建立“吹哨人法案即举报人分享罚款制度。”王海认为,政府应该把罚款的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分给举报人,提高违法者的风险成本,降低监管成本。&&&&&期望四是制定举报人证人保护法案。不能只有奖励没有保护。&&&&&期望五是制定公益诉讼费用补偿法案。对于标的很小的公益诉讼,政府要给予支持,降低原告的诉讼成本。&&&&&期望六是制定行政罚款救济受害人法案。“消费者权益受损却让政府得到收入是不合逻辑的。尤其不应分给监管部门。要让行政罚款具有公益性,应将一部分分给举报人,一部分分给受害者”。&&&&&比起职业打假人这个称谓,王海更愿意把自己称为“讨厌消费者”,他还在会上介绍了“讨厌消费者”维权指引———根本原则是要坚持消费者利益第一,不要背叛消费者利益;同时维权要坚持正当性、必要性、合理性、合法性的一般原则。&&&&&“我很欣慰王海也在这么认真地研究法律了。”服务打假的开创者邱建东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职业打假者是平民法学家,这说明民众在研究法律,在推动法律的进步,也会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职业打假人是不法商家讨厌的消费者,是法律社会中睿智的一群人,是受害消费者维权的典范,也是执法部门有力的补充。修订后消法加大了对不法商家的惩罚力度,增加了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也将催生一大批职业打假人,使市场的自净能力增强,也会为国家节省更多的财政支出。”刘殿林说。&&&&&“希望自己的梦想早日实现,希望中国的未来不是梦。”王海在发言的最后说。&&&&编后:&&&&毫无疑问,修订后消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实施,让“王海”们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但能否就此断言“春天来临”,我们心里并不十分确定。这是在标题中加上“?”的原因。&&&&&职业打假者是否会引发道德上的风险?这是争论多年的问题。应该说,即使现在,风险依然存在。但在假冒伪劣泛滥欺诈成风的现实下,即使职业打假者对社会影响不完全是正面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在法律上支持他们,也是明智选择。&&&&&报道中接受采访的法官,都表示会支持知假买假。但需要注意的是,支持只是基于他们个人对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理解(没相关解释之前,支持也不违背法律)。根据司法解释,目前支持知假买假的范围限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这些领域之外的知假买假是否支持,仍需法官作出判断。支持,法律来禁止;不支持,法律也不认可。对职业打假者来说,在这个地方可能是“春天”,在那个地方却可能是“冬天”。&&&&&只有统一了法律,职业打假者在各地都是“春天”,标题上的“?”才能拿掉。职业打假人是正常消费者吗?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职业打假人是正常消费者吗?
  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因购买的糖果超过保质期2天,消费者胡某将商家告上法院,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退一赔十。无独有偶,消费者李先生花4000余元,从沪上某商厦购得一台笔记本电脑,但拿回家后却发现这台未拆封的电脑,竟然有陌生人的照片,电脑还被设置了用户名及数个生成文件,于是向法院起诉……
  随着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的加强,近年来涉及法院受理的消费类买卖纠纷,呈几何级别势头增长。社会上也产生一批专业打假人员,如何看待职业打假行为?记者采访了静安区法院相关法官,了解此类案件的现状和特点。
  “退一赔一”多涉及“职业打假”
  据该院民一庭庭长姚峥介绍,2010年,静安区法院共受理涉及消费者维权案件99件,大致包括涉及商家欺诈、消费者要求退一赔一的买卖合同纠纷;涉及预付消费卡消费者要求退款的服务合同纠纷两大类。其中消费者要求商家退一赔一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较为典型,全年共受理该类案件69件,比2009年的33件大幅上升了109%。
  法院通过审理发现,此类案件存在有如下特点:
  ■ 大多涉及“职业打假”行为,在2010年审理的此类案件中,近九成为“职业打假”。
  如在2010年8月上旬,打假人高某以8376元在上海某国际购物广场购买了品牌西服2套、品牌领带2条。事后,高某与商家联系对上述商品面料材质提出质疑,商家建议高某到部门做材质检测。检测结果证实所售西服、领带面料均属掺杂、掺假,被判定为不合格商品。高某起诉到法院要求翻倍赔偿,后来商家私下与高某达成赔偿和解,高某向法院撤诉。
  ■ 被打假的商家多为区辖内知名商家。综观涉案打假商品均是动辄数千甚至上万的商品价格,不少是国外高档进口商品。涉案争议的标的有价值3.5万余元的国际品牌男士潜水手表、有法国名牌香水、进口女士遮瑕霜及高档服饰等。
  如消费者朱先生,于日,在本市某著名商厦以35150元购买了一款世界品牌手表,据商家宣称该款手表具有300米防水功效,是一款专业潜水表。买来不到一个月,朱某戴着该款手表下水游泳后,手表的表壳内竟产生了水汽,还发现内部产生了白色不明物质。在退表不成的情况下,朱某起诉到法院要求退一赔一。面对高昂的鉴定费,商家与消费者达成退货的协议。
  ■ 此类案件审理后,调解、撤诉率高。基于职业打假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打假基本不落空,知名商家顾及品牌形象和影响,案件大多无需进入审判程序,或在案外和解或在法庭上获得调解。2010年静安法院审结的65件该类案件中,调解的为4件,和解撤诉为60件,调、撤率高达98%。
  法院对职业打假人持肯定态度
  静安区法院民一庭资深法官朱睢洁,长期从事审理消费者打假案件,他对经手审理的大量涉及“职业打假”案件颇有感触。他说,仅去年一年所办理的打假消费类纠纷案件,大多涉及在购买进口名牌西装、皮货、牛仔裤、帽子和袜子类,食品方面包含了各类进口洋酒、糖果。在涉案的生活用品商品和食品中,主要问题为标识中外文产地自相矛盾。在食品类诉讼案件中,除进口产地不明外还存在食品已超过保质期,更有甚者违反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饮料中含有中药成分。而部分打假人员为弄清药类品种,不惜翻阅查找我国药典法的规定找论据,客观上也对商家起到了监督作用。
  针对社会上对“职业打假”行为的种种不同看法,商家认为这些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生活的消费需要,属于违背诚信原则的恶意诉讼及滥用诉权。
  但朱睢洁认为,在我国这些相关法律中,没有将职业打假人定性为“职业打假者”,那么职业打假人就应被认定为正常的消费者,至少这些打假人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规范商家合法经营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这类职业打假人持肯定的态度,并没有简单地判决不支持。朱睢洁称,“尽管这类职业打假人起诉到法院,但在具体赔偿中,当理亏的商家同意赔偿50%至90%后,他们便偃旗息鼓向法院撤诉。当庭调解或作撤诉的案件,商家大多不希望法院出具法律文书。”
  特约通讯员 李鸿光 记者 宋宁华职业打假人刘艳清:一年至少挣三十万 拥有近十人团队 | 北晚新视觉
职业打假人刘艳清:一年至少挣三十万 拥有近十人团队
日讯,今年49岁的刘艳清是一名职业打假人,在这行儿已经干了十几年。虽然名头赶不上王海,但也算得上是行业里的前辈了。上周,他还以原告身份出现在朝阳法院的法庭上,被告方便是知名的亚马逊网站。庭后面对各大媒体的镜头,刘艳清毫不避讳,公开承认自己就是一名职业打假人。
刘艳清拿着网站宣传的截屏,这是他准备找商家打官司的证据。
因一瓶白酒走上打假路
刘艳清上法庭经常连起诉书都不带,法官问什么,他张口就来。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刘艳清已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等等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烂熟于胸。
十几年前,一瓶六块五的假白酒把刘艳清的哥们儿喝得上吐下泻,他拿着鉴定结论去找工商,最后超市赔了他600块。就这下,刘艳清看到了当中的商机。他坚持打了2年多假酒,之后转向北京的大型商场,近一年又瞄上了知名的电商网站。
这几年,刘艳清打假打得最多的就是珠宝首饰。商品自身价格高,相应的赔偿也就多。但对于玉石、翡翠、水晶这类东西,不可能带着仪器进商场,如何肉眼辨别真伪,就成了学问。几年来,他跟专家学,加上自己钻研,已俨然成了内行,对于假珠宝首饰,一打一个准儿。
一年怎么也挣三十来万
去年3月15日,新消法开始实施,不仅将售假的赔偿标准从一倍提高至三倍,还设定了最低赔偿500元的“起步价”,更明确知假买假也能索赔。新消法实施当天,刘艳清就跑到家门口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花5.5元买了一个杯子。投诉到工商后,最终经过协商,超市除了退货外,一个杯子赔了他200块钱。
经过这几年的折腾,刘艳清已经从单枪匹马一个人发展到团队打假,他手底下现在已有近10人的队伍,掌握不同的专业。这些人保底工资加提成月入近万元。刘艳清一年能赚多少钱?他说,这种规模的团队扣去人员工资一年怎么也能净剩三十来万。也许这只是个谦虚的数字。
眼下还攥着十几个案子
在刘艳清的房间里有一个小柜,柜子上整齐的码放着十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上都贴着标签,上面备注着京东、亚马逊、当当、燕莎、中国黄金等商家的名字。屋子墙角堆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水晶球,是刘艳清从京东商城上的第三方商户够买的,最大的一颗1580元。商家宣称为“天然水晶熔炼球”,但鉴定结论却都是“玻璃球”。
刘艳清正在法院打着官司的还有两块瑞士手表,也是从亚马逊网站上买来的。因网站宣传为“蓝宝石镜面”,并承诺“假一赔百”,两块合计1700多块钱的手表刘艳清就真的起诉要了17万多。
如今,刘艳清的手里还攥着不下十个案子准备去法院立案。各区法院刘艳清早已轻车熟路,每次一去立案就是一批。立案庭的法官一见是他,准问:“老刘,这回又是几个?”
我很想失业 但恐怕很难
刘艳清熟读的相关法律条文,这是他的制胜法宝。
这些年,随着有关“职业打假人”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人们对于这一群体早已不再陌生。然而,社会对于这个群体的评价却一直是毁誉参半。这一次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刘艳清便直言不讳,对很多尖锐问题也一一作了回应。
记者:作为职业打假人,你们总是盯着那些相对规范的大商场,盯着吊牌标识,却很少去打那些假货泛滥的小商品市场,会不会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
刘:十几年前,我刚入行没多久,打过小商品市场,练过手。那时候经验不够,不敢往大商场里砸钱。后来,觉得打击小个体户赢了也没意思,还有点欺负人的感觉。大商场、大企业都有专业律师,商品都要经过质检,这么高的规格还出现假货更不应该。我也不打吊牌标识,那个力度太小,也没意思。我就打产品质量,拿检测结论说话。只有产品质量问题才能给到三倍赔偿。如果仅仅是标识问题,法院判决一般不会支持到这个力度。
记者:社会上有些人指责职业打假人就是为了赚钱,是敲诈勒索,你怎么看?
刘:不赚钱的事谁会干?指着靠觉悟来净化市场,可能吗?怎么不见商家有点觉悟别再制假售假了? 这些年确实有过我拿着检测结论去找商场的时候,他要退钱我不干,他就说,“我知道了,你不就是干这个的吗?”话里带着鄙夷,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犯了错还这么嚣张,我就是看不惯这种态度。不管你的商场有多大,必须认错。既然法律有规定,一切按照法律规定来,谁爱怎么说怎么说!利国利民还利己的事为什么不做?
记者:你坚持从事这一职业,钱或者说利益的因素占了多大比重?
刘:(想了想,有些犹豫。)40%是个人利益吧,60%是商家店大欺客的态度激发了我的斗志。法庭上博弈的过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这人爱较真儿,喜欢干这个,也能钻得进去。职业打假这一行要想干好了,耐力、口才、应变能力、专业知识都得具备。商家通常打的就是疲劳战,即便知道自己会输也不会让那么容易让你把钱拿走。
记者:干这行,家里人支持吗?
刘:以前是坚决反对,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后来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了,知假买假也被认可了,现在(家人)虽然没那么反对了,但也不支持,因为他们认为干这行危险。2010年以前,因为打击假酒,一次在工商所调解完对方给完钱后,我刚出门就被四五个人围殴,养了好几天。最近一次是去年,当时就在工商所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刚好不在场,对方竟然当面恐吓:“找几个人弄死你!”
记者:职业打假这么多年,你有没有过看走眼,东西砸手里的时候?
刘:有过两次,都是刚开始学习珠宝鉴定的时候。第一次是花了小三千块买了一条水晶手链,结果鉴定出来是真的。另一次是花了约四千块买了一个白玉摆件,鉴定出来也是真的。这没办法,刚入门,学艺不精,就当是交学费了。干这行都得有教学费的时候。
记者:有没有过商家因为害怕闹到法院或被媒体曝光影响商誉,被迫以高于法定赔偿的价格与你私了?
刘:确实有人提出过,但我不接受。因为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案例,商家给完钱,扭脸就报警说你敲诈。有些商家一开始装可怜,会提出多给点钱当封口费,这钱不能拿。在我这,法律规定是多少就是多少,态度好甚至可以少赔点。不是有这么句话:“扬手不打笑脸人”么?但不该赚的钱一分都不能多要。
记者:干这行对你的生活会不会带来困扰?
刘:当然会。好几年前,我就上了很多商场的黑名单。我一进商场,就有保安或者楼层经理跟上来,买什么都说“没货”。还有的商场甚至更换背景音乐“示警”,商家一听音乐,赶紧把有问题的商品藏起来。最后弄得我去商场想给自己买件平时穿的衣服都不卖给我,让人哭笑不得。
记者:你在这行干了十几年,是否感觉到市场的假货是少了?
刘:没有,我反而觉得假货越来越多了。我敢这么说,就现在北京这几十家大商场,我进去转一圈不会有一家空手而归的。这些年靠假货发家的比比皆是,而职业打假人毕竟还是少数,根本撼动不了这样的市场环境。一般消费者要么专业知识不够,要么跟商家耗不起,一般能争取到退货就不错了。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市场不再有假货了,你们就都失业了?
刘:我很想失业,但恐怕很难,估计在我的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出现。中国假货泛滥了二十年,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演越烈。只有政府将处罚力度成百倍提高,让制假售假企业伤根动骨,才有可能出现这一天。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张蕾文并摄
刘艳清拿着网站宣传的截屏,这是他准备找商家打官司的证据。
因一瓶白酒走上打假路
刘艳清上法庭经常连起诉书都不带,法官问什么,他张口就来。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刘艳清已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等等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烂熟于胸。
十几年前,一瓶六块五的假白酒把刘艳清的哥们儿喝得上吐下泻,他拿着鉴定结论去找工商,最后超市赔了他600块。就这下,刘艳清看到了当中的商机。他坚持打了2年多假酒,之后转向北京的大型商场,近一年又瞄上了知名的电商网站。
这几年,刘艳清打假打得最多的就是珠宝首饰。商品自身价格高,相应的赔偿也就多。但对于玉石、翡翠、水晶这类东西,不可能带着仪器进商场,如何肉眼辨别真伪,就成了学问。几年来,他跟专家学,加上自己钻研,已俨然成了内行,对于假珠宝首饰,一打一个准儿。
一年怎么也挣三十来万
去年3月15日,新消法开始实施,不仅将售假的赔偿标准从一倍提高至三倍,还设定了最低赔偿500元的“起步价”,更明确知假买假也能索赔。新消法实施当天,刘艳清就跑到家门口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花5.5元买了一个杯子。投诉到工商后,最终经过协商,超市除了退货外,一个杯子赔了他200块钱。
经过这几年的折腾,刘艳清已经从单枪匹马一个人发展到团队打假,他手底下现在已有近10人的队伍,掌握不同的专业。这些人保底工资加提成月入近万元。刘艳清一年能赚多少钱?他说,这种规模的团队扣去人员工资一年怎么也能净剩三十来万。也许这只是个谦虚的数字。
眼下还攥着十几个案子
在刘艳清的房间里有一个小柜,柜子上整齐的码放着十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上都贴着标签,上面备注着京东、亚马逊、当当、燕莎、中国黄金等商家的名字。屋子墙角堆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水晶球,是刘艳清从京东商城上的第三方商户够买的,最大的一颗1580元。商家宣称为“天然水晶熔炼球”,但鉴定结论却都是“玻璃球”。
刘艳清正在法院打着官司的还有两块瑞士手表,也是从亚马逊网站上买来的。因网站宣传为“蓝宝石镜面”,并承诺“假一赔百”,两块合计1700多块钱的手表刘艳清就真的起诉要了17万多。
如今,刘艳清的手里还攥着不下十个案子准备去法院立案。各区法院刘艳清早已轻车熟路,每次一去立案就是一批。立案庭的法官一见是他,准问:“老刘,这回又是几个?”
我很想失业 但恐怕很难
刘艳清熟读的相关法律条文,这是他的制胜法宝。
这些年,随着有关“职业打假人”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人们对于这一群体早已不再陌生。然而,社会对于这个群体的评价却一直是毁誉参半。这一次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刘艳清便直言不讳,对很多尖锐问题也一一作了回应。
记者:作为职业打假人,你们总是盯着那些相对规范的大商场,盯着吊牌标识,却很少去打那些假货泛滥的小商品市场,会不会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
刘:十几年前,我刚入行没多久,打过小商品市场,练过手。那时候经验不够,不敢往大商场里砸钱。后来,觉得打击小个体户赢了也没意思,还有点欺负人的感觉。大商场、大企业都有专业律师,商品都要经过质检,这么高的规格还出现假货更不应该。我也不打吊牌标识,那个力度太小,也没意思。我就打产品质量,拿检测结论说话。只有产品质量问题才能给到三倍赔偿。如果仅仅是标识问题,法院判决一般不会支持到这个力度。
记者:社会上有些人指责职业打假人就是为了赚钱,是敲诈勒索,你怎么看?
刘:不赚钱的事谁会干?指着靠觉悟来净化市场,可能吗?怎么不见商家有点觉悟别再制假售假了? 这些年确实有过我拿着检测结论去找商场的时候,他要退钱我不干,他就说,“我知道了,你不就是干这个的吗?”话里带着鄙夷,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犯了错还这么嚣张,我就是看不惯这种态度。不管你的商场有多大,必须认错。既然法律有规定,一切按照法律规定来,谁爱怎么说怎么说!利国利民还利己的事为什么不做?
记者:你坚持从事这一职业,钱或者说利益的因素占了多大比重?
刘:(想了想,有些犹豫。)40%是个人利益吧,60%是商家店大欺客的态度激发了我的斗志。法庭上博弈的过程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这人爱较真儿,喜欢干这个,也能钻得进去。职业打假这一行要想干好了,耐力、口才、应变能力、专业知识都得具备。商家通常打的就是疲劳战,即便知道自己会输也不会让那么容易让你把钱拿走。
记者:干这行,家里人支持吗?
刘:以前是坚决反对,觉得这是不务正业。后来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了,知假买假也被认可了,现在(家人)虽然没那么反对了,但也不支持,因为他们认为干这行危险。2010年以前,因为打击假酒,一次在工商所调解完对方给完钱后,我刚出门就被四五个人围殴,养了好几天。最近一次是去年,当时就在工商所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刚好不在场,对方竟然当面恐吓:“找几个人弄死你!”
记者:职业打假这么多年,你有没有过看走眼,东西砸手里的时候?
刘:有过两次,都是刚开始学习珠宝鉴定的时候。第一次是花了小三千块买了一条水晶手链,结果鉴定出来是真的。另一次是花了约四千块买了一个白玉摆件,鉴定出来也是真的。这没办法,刚入门,学艺不精,就当是交学费了。干这行都得有教学费的时候。
记者:有没有过商家因为害怕闹到法院或被媒体曝光影响商誉,被迫以高于法定赔偿的价格与你私了?
刘:确实有人提出过,但我不接受。因为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案例,商家给完钱,扭脸就报警说你敲诈。有些商家一开始装可怜,会提出多给点钱当封口费,这钱不能拿。在我这,法律规定是多少就是多少,态度好甚至可以少赔点。不是有这么句话:“扬手不打笑脸人”么?但不该赚的钱一分都不能多要。
记者:干这行对你的生活会不会带来困扰?
刘:当然会。好几年前,我就上了很多商场的黑名单。我一进商场,就有保安或者楼层经理跟上来,买什么都说“没货”。还有的商场甚至更换背景音乐“示警”,商家一听音乐,赶紧把有问题的商品藏起来。最后弄得我去商场想给自己买件平时穿的衣服都不卖给我,让人哭笑不得。
记者:你在这行干了十几年,是否感觉到市场的假货是少了?
刘:没有,我反而觉得假货越来越多了。我敢这么说,就现在北京这几十家大商场,我进去转一圈不会有一家空手而归的。这些年靠假货发家的比比皆是,而职业打假人毕竟还是少数,根本撼动不了这样的市场环境。一般消费者要么专业知识不够,要么跟商家耗不起,一般能争取到退货就不错了。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市场不再有假货了,你们就都失业了?
刘:我很想失业,但恐怕很难,估计在我的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出现。中国假货泛滥了二十年,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演越烈。只有政府将处罚力度成百倍提高,让制假售假企业伤根动骨,才有可能出现这一天。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张蕾文并摄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头条新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