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经常性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教育

最新播报:
警营论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武警阿拉善盟支队 宋新民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激荡,官兵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时代化的特点,对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很大冲击。如果不注重合理选择教育内容,解决好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必然会导致内部没有凝聚力,对外没有战斗力,应对突发情况缺乏执行力。这些实际情况要求我们要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紧迫的课题,进行系统分析,在选择教育内容上特别要注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选择教育内容要在认清现状上下功夫。准确掌握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准确把握选择教育内容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比较突出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点:
教育内容单调随意。社会思想多元,人员思想复杂,形势变化迅速等时代的新特点使教育内容难选择、难把握、难规范,一些政工干部产生畏难心理、懒惰思想和守旧观念,突出表现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复杂多变,教育选择的内容却依然千篇一律;可供选择的资料丰富,整理出的内容却过于简单;教育者的文凭虽然高,选择教育的内容格调却比较低等方面。造成思想教育因循守旧,针对性不强,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
教育内容过多过滥。当前,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乱、杂的问题非常突出。像人生观教育、法纪教育、安全常识教育、执勤教育、战备教育、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教育等等,都需要落实。加之教育多头下达,机关司、政、后都根据各自的规定和要求布置安排检查教育落实情况。教育内容的不规范,其直接的后果是教育者备课不认真、授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被教育者往往会因为过多的搞教育而产生了厌烦和疲倦心理。
教育内容笼统模糊。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兵员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名官兵的思想情况、特点规律、处事原则相差越来越大。加之工作环境、家庭条件、本人经历及努力程度等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准、认识程度、目标追求以及兴趣爱好、性格秉性都大不一样。但一些单位的教育内容依旧生搬硬套,一味地沿袭过去的“一刀切”、“一锅煮”,没有着眼各个层次官兵的特点和规律,不但陈旧而且笼统,造成教育没有针对性,也很难取得实效性。
选择教育内容要在精实规范上做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教育的形式,同时也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教育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正确合理地确定教育内容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进行思想教育是提高官兵思想政治素质、回答解决各种现实思想问题的基本途径。一是要精挑细选。内容不要过多过滥,有些政工干部对待选择教育内容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教育内容越多越好,只注重面面俱到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质量,虽然教授的内容多,但受教育者接受消化的少,消耗官兵大量的精力,但教育的效果却收效甚微。二是要结合实际。理论只有联系实际、结合实际、运用到实际中才能发挥作用,空洞的说教和频繁的讲一些正确的大道理极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最后可能教育效果没达到,反而适得其反。选择教育内容要坚持注重质量效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教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系统规范。就是教育内容选择不能太随意,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娱乐性,单纯考虑官兵喜好,要紧紧围绕政治教育的各项规定,特别是要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规定的教育内容坚持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有些单位选择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制定合理计划,缺乏立足官兵实际的总体筹划,突出了重点,却忽略了整体的教育提高。
选择教育内容要在科学性、针对性上想办法。具体到基层,常常要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要想摆脱“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窘境,必须要统揽全局,遵循规律,统筹计划好教育内容,防止出现“满堂灌”和“一刀切”等现象。
选择教育内容要根据官兵基础区分层次。从官兵不同的思想基础出发进行教育,是教育规律性的要求。随着军队建设的逐步发展,部队的兵源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干部几乎都是本科毕业,士官队伍逐渐成为基层中队兵力构成的主力军,义务兵背景经历呈现多元化,教育对象素质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我们选择教育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官兵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强弱等情况,区分层次,既要抓好两头,也要兼顾中间。不能图省事,把本应该分别进行的教育合在了一起,形成“一锅煮”;也不能不深入,普遍教育中缺乏个别引导,出现“一刀切”;更不能不更新教育内容,讲万能课,一堂课反复讲,讲反复,说者缺乏底气,听着昏昏欲睡。这样不切合实际,没有区分层次因人施教的教育内容必然取得不了什么实际效果。因此,要遵从教育规律,科学区分教育层次,在分类指导、因人施教上下功夫。一是区分人员层次。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教育内容。根据学历不同和接受能力不同将人员进行区分,选择的政治教育内容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不同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细化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也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有所区分。对于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强的官兵要选择一些系统全面的、理论性强的内容进行教育,防止吃不饱;对于学历底、接受慢、理解能力差的官兵要选择一些基础的、容易掌握的内容进行传授,循序渐进提升档次,防止小马拉大车。三是区别方法形式。根据各层次人员特点和教育目标、内容的差异,采取教育的形式方法也要有所侧重。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官兵教育要坚持在集中灌输的基础上突出启发式教学,重点采用体会交流、课堂辩论等教育方法,围绕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展开辨析,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辩,道理大家讲,答案大家找,充分发挥官兵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文化水平底、理解接受能力弱的官兵教育以课堂集中灌输教育为主,配合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书评影评、辩论比赛等形式方法,增强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选择教育内容要紧贴形势任务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及时充实和调整教育内容,搞好教育内容改革创新。坚持做到三个贴近。一是要贴近时代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扭住时代特点来研究和思考问题,研究时代有哪些显著的特点,研究时代发展给官兵思想带来的影响。在信息化日新月异、思想领域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不能再用一些过时的思想观念搞教育。比如:在进行消费观教育时,不能再一味要求战士节约,而要引导战士合理消费。在进行婚恋观教育时,不能一味的禁止谈恋爱,而是要帮助战士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二是要贴近形势变化。要立足于形势变化来选择教育内容。我们担负的任务种类繁多,变化频繁,特别是今年以来驻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休息日戒备进入常态化,对官兵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来统一官兵思想,引导官兵不仅了解形势怎么样,任务怎么转化,而且懂得怎么看;不仅提高对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注重不断加强对政策理解把握,及时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指示精神上来,以及由此确立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战略意图上来。三是贴近任务需要。教育内容要重点围绕部队担负的任务和“拉得出、打得胜”来选择,立足于贴近任务需要,围绕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大局。当前看,贴近任务需要抓教育,既要从大的方面下大力抓好历史使命教育和强化战斗精神教育,也要从具体任务需要出发,加强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中的教育,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促进部队战斗力不断提高,使教育的作用发挥更明显,更具有针对性。(《人民武警报》供稿)
[责任编辑:  河海大学&四个坚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河海大学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为根本,先进文化为引领,关爱学生为重点,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把握办学方向,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近日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年度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着力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努力创新学习方法。坚持做到&五结合&和&四化&,&五结合&即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四化&即学习内容通俗化,联系实际具体化,方法手段科学化,保障措施制度化。扎实开展学习活动。认真制定年度宣传思想工作意见,组织好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形势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校情教育。全面加强阵地管理。制定实施《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章,严格执行各类报告会的审批制度,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牢牢把握舆论阵地主导权。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良好师德风范,树立并宣传以朱岳明教授为代表的恪尽职守、献身教育的先进典型;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通过一系列改革让理论课&活&起来,针对学生思想中的突出问题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举办了&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纪念建党90周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师生道德建设&、&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年年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个个受教育。建立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和实践&五大体系&,即德育与智育相融合的育人体系,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相结合的全员育人体系,知识培养与社会实践并重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育人体系,日常工作、特色项目与专项研究相配套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大力弘扬河海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弘扬&献身、求实、负责&的河海精神,树立&我饮河海一滴水、我献祖国一生情&的河海情怀,践行&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校训;成功举办纪念严恺院士、徐芝纶院士、刘光文教授百年诞辰活动以及纪念华东水利学院建院60周年等活动,发扬优良传统,营造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文化建设年&工作。组织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深入开展名人名家、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高尚情操;完成学校网站主页改版和新闻网建设工作,开通学校官方微博,电子显示屏增设了&河海新闻&栏目。开展水文化特色教育。成立水文化研究所,开设水文化选修课,创建水文化网站,编写出版《水文化教育系列丛书》,深入进行爱国爱水教育。
  坚持以关爱学生为重点,着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教育、管理、服务)宿舍管理机制。学生工作干部、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情况,一、二年级政治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学校党政部门负责人坚持到学生宿舍值班制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和心理辅导站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每年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在全省高校成立首家校园爱心超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和少数民族学生专项资助工作。发布日期: 10:35:15来源:河海大学摘要: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论是对于高校德育,还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及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应以健全的制度作保障、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实习基地为依托、以考核创新为动力。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育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面临的共同主题。那么,如何理解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如何提高其实效性呢?一、以健全的制度作保障由于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还需要社会、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人、财、物的及时投入,以及社会、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通力合作。要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首要的是建立保证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制度保障体系。(1)建立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作为常设机构领导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定期研究实践教学的有关问题,组织、协调与此相应各部门的沟通、合作事宜,解决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实践教学的进行提出指导性意见。(2)提供用于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3)协调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中,规定学时与学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充分利用校、院两级部门的积极性,加强与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的联系,建立比较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活动的场所。通过这些方面的举措,建立和完善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保障机制。二、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课程是实践教学的载体,应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学校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互动明确列入教学计划,明确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上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党委行政干部都要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同时,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量化考核。如浙江省提出,“要将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块,确定学时和学分,并把社会实践经费列入学校的经常性预算,使每一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三、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必要教育环境。实习基地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良好的实践活动环境。首先,校内实习基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向社会实践过渡的中间桥梁,学校的管理机构、企业单位,以及各种模拟实验室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实习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地方,需要加强建设和协调,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其次,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也十分巨大,校外实习基地有利于我们调动社会的各种资源,发挥社会优势资源的作用。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投身社会大舞台、检验自身思想、行为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场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既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又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各院、系创造条件,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工为主的高校更应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四、以考核创新为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一张试卷决定高低,考察的内容仅仅限于学生的“知”,考察的是学生“记”和“背”的能力,这远远不能反映课程的教学目的。所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创新考试考核方式。要改革“偏重知识测试,忽视能力考核”的传统考试方法,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试方法。首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除了闭卷考试外还可以采用开卷试、口试、写论文或调研报告等考核方式;其次,对学生的考核范围应更加广泛,除卷面成绩外,学生实践表现、上课出勤、为人处事等都应纳入教师对学生考核的范围。参考文献:[1] 何如一,贺志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2] 彭月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构想.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5).[3] 张艳清.知行相须,实践育人——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欢迎转载:
推荐: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搞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四个下功夫功夫,做到,教育,思想政治,下功夫,抓好教育,四个下功夫,经常性,要做到,经常性头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搞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四个下功夫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