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管不了中美俄俄一旦使用核武器,哪一国先倒下

图片0成就一个核武大国,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的确很困难,比如说,伊朗,朝鲜,甚至是英国,法国,还有中国,都需要自己投入巨资,大量的科学家和繁重的实验,但是有一个国家,对于这种别的国家压箱底的核武却是来的很容易,有一个好的家长,在分家的时候,随便分点就成就了世界上第三大的核武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乌克兰!你想到了吗?图片1作为地球上曾经最大的核武拥有过苏联。苏联的核武是可以令整个地球都颤抖的存在,苏联加盟共和国总共有四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1991年冷战结束时,苏联总共在乌克兰部署了6100枚核弹头,其中1900枚为战略核弹头,4200枚为战术核弹头。不仅如此,在这里部署的还包括130枚SS-19洲际导弹和46枚SS-24型洲际导弹,其境内有170多个洲际导弹发射井。乌克兰的核武库力量仅仅略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核武器大国。SS-19型洲际导弹从1970年开始研制,1975年正式进入部队服役。该型导弹重105.6吨,全长27米,直径为2.5米,射程为1万千米,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可搭载6枚4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或1枚5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SS-19导弹发射需要25分钟的准备时间,存储期为22年。图片2SS-24导弹可采用导弹发射井发射或列车机动发射的形式。其列车发射型是世界上第一种以铁道列车方式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因此搭载这种导弹的列车也被称为“导弹列车”或“死亡列车”。这种导弹全长23米左右,直径2.3米,总重量104.5吨,射程为1万~1.1万千米。SS-24导弹具有命中精度高和弹头威力大等方面的特点,最多可以搭载10枚弹头。这两种导弹均采用了多弹头技术,使用这种技术的导弹即便是美国当前最先进的反导系统也很难拦截。图片3但是拥有了强大的家底,但是乌克兰没有强大的实力对于这些核武给予保护啊!在1991年的时候,乌克兰就宣布完全放弃了核武!日,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四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同美国国务卿在葡萄牙的里斯本签署议定书,规定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的核武器将在7年内销毁。图片4但是乌克兰也不是完全的自费核武的,乌克兰也是有条件的啊!乌克兰虽然同意销毁或转让核武器,但认为这些核武器属于自己的财产,如果要销毁或转移,各国都应该提供一定的保障,具体内容包括所有核武器国家承诺不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在有效利用拆除核武器方面给予乌克兰帮助,并需要得到俄美的安全保障。中国与乌克兰曾在2013年达成协议,即中国对乌克兰承诺不使用核武器,对乌克兰提供核安全保障。图片5此后,乌克兰开始逐步销毁境内的发射井,并把卸下的1300枚核弹头和600多枚巡航导弹的弹头运往俄罗斯,加工成可供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后再运回乌克兰,这一工作在1996年基本完成。1998年6月,乌克兰从发射井中取出了最后一枚液体燃料的SS-19型导弹。图片6为了减少自己的核威胁同时遏制俄罗斯,美国还曾要求销毁乌克兰境内的核战略轰炸机,但机关算尽的美国人却被“棋高一招”的乌克兰痛耍了一顿:乌克兰不但照样接受美国的资金援助,而且还把其境内的轰炸机做为欠款抵偿物交给了俄罗斯。那么为什么乌克兰要放弃核武呢?一方面,乌克兰的民众对核武器很反感,因为曾经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给乌克兰带来巨大伤害;而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拥有如此多的核武器装备,对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都不容许乌克兰继续保留核武器,即便这个国家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保存下来,而俄罗斯和北约更希望将乌克兰建成他们的缓冲地带。图片7实际上,乌克兰保留核武器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和北约能够确保它的安全。但俄罗斯没有信守这一承诺,北约对乌克兰的战事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愿意做太多的努力。乌克兰的悲剧在于它夹杂两个大国集团之间,而这两家的背信弃义最终酿成了惨祸!最终克里米亚被俄罗斯给拿走了!对于乌克兰国家来说,手里有这么多的王牌,到最后来确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也只能说明无能便要受欺负。深度:中美俄为何拼命发展一武器 实用性超核弹10倍|电磁炮|美军|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深度:中美俄为何拼命发展一武器 实用性超核弹10倍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自从美国最初计划给海军最新的DDG-1000万吨隐身驱逐舰安装电磁轨道炮开始,世界舰炮领域跨时代的一幕开始缓缓拉开序幕。在这场大戏中,无疑美国人走在了前列,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美国人能够走在前列其实是因为美国利用先进的材料技术又重新走了一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老路,所以美国人现在首门样炮才能够打靶测试中。
  不过任何新型装备发展都是相当曲折的,尤其是类似于以往任何新兴事物发展规律一样,电磁轨道炮现在的进度就连美国人自己都感到非常吃力。造价44亿美元的“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将会在5月末6月初交付美国海军,但是美国雷神公司配属给它的电磁轨道炮却还在靶场上做初步试验,距离实际装船仍然有一定差距,这让美国海军觉得新技术的期待越高实际上摔的越重。当初许诺的炮口初速可达6倍音速,最远射程可达160公里的神器,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打出这样的成绩。由于长期没有走出试验场,电磁轨道炮被俄罗斯媒体形容为只是用来要价的心理战武器,并没有实战价值。
  不过现在来看电磁轨道炮是否是“纸老虎”,有几个关键点要清楚:首先,电磁轨道炮不是万能的,虽然美军一直宣称电磁轨道炮不需要任何火药或者推进剂,但是美国人一定不会告诉你:现在他们还不能实现1分钟内连续发射,甚至5分钟连续发射都做不到。因为耗能太高,需要发射以后充电一次,所使用的电池组的体积大约可以铺满一个篮球场。同时需要给超导体轨道降温的冷却剂也需要时间重新冷却。
  其次,现有船舶要改造安装电磁轨道炮难度很大,新型船舶安装倒是可以,但是本身新型船舶所采用的综合电力管理系统就是个新兴产物,会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再加上电磁轨道炮研制进度缓慢,实际装船测试的进度可能要延迟到2016年的秋冬季。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成本,现在美国开发电磁轨道炮已经使用了5个亿美元的初期项目投资,这个只是10年前申请的预算,要想完成最终的实际交付,他们预计要更多预算,大约8亿美元左右。当然我们上文说的都是42MJ级别的大型电磁炮,美国现在很可能会退而求其次,先在LCS滨海战斗舰这样的小船上实验10MJ的中小型轨道炮,再考虑是否要继续投入实战大规模装备。
  还不过尽管如此,美国人仍然咬牙在发展是为了什么呢?还是害怕中俄在这一领域赶超它,俄罗斯曾经在上个世纪跟美国在此领域竞争过,不过遇到的障碍和美国也一样,现在俄罗斯仍然在超导领域有独树一帜的成就就跟当时电磁轨道炮研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现在俄罗斯经济虽然再不济,可仍然加大投入在此领域展开研究。中国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办法,一方面研发电磁轨道炮,另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在电化学炮上下功夫,所谓电化学炮是指能将电能转变为热能,并推进剂瞬间高速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丸发射的新型武器,可以显著提高传统火炮的性能,由于开发相对容易也能够尽快列装部队。根据测算使用1MJ电能能让130毫米口径的炮弹初速提高到6马赫,已经逼近电磁轨道炮的性能了,所以无论实现方法如何,只要能达到这一性能指标,先装备电化学炮,随后装备电磁轨道炮也是可以的。
  中美俄现在都在拼命开发电磁武器,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谁一旦率先把这些理念实用化将会是颠覆性的成就。只需要一门炮就可以拦截从炮弹到弹道导弹所有飞行器,单发成本才5万美元,这一诱人的性价比甚至可以抵消核武器威慑能力,毕竟不引爆的核弹头称不上有杀伤力的装置。所以说在未来电磁武器可能会比激光武器更领先,实用性比核武器超过10倍有余,也难怪大国门都在激烈竞争。或许未来下图这样一门炮摧毁核弹头的场景只需要10多年就能成真。(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夹在中美俄三大流氓之间日本人三条路哪一条都走不通
  对日本来说,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是独立自立之路。自立之路,必须首先突破美国的殖民统治,否则日本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想自立,门都没有。因为日本是美国整个太平洋安全主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日本的驻军和配合,美国在太平洋的所谓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乃至美国的夏威夷和本土,都处于无处可防的地步,完全裸露在中俄日的海空军威逼之下,美国将完全失去整个太平洋的制海权。没有了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国海洋霸权将被彻底瓦解,所以,让日本独立自主,这对美国来说是不可能的。要控制日本,美国必须死守二战协定,也就是雅尔塔体系的法律权威。而且这个协定,想让日本彻底遵守,必须得到中俄的支持,否则美国无法靠自己让日本臣服。
  第二条是联美反华。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打破了中国两次崛起的战略机遇期。第一次是甲午战争,日本打破了清朝的崛起之梦,成就了自己崛起机遇。第二次是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打破了中国统一和崛起机遇。不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中国“两弹一星'发射成功之后,日本想再次摧毁中国崛起机遇的美梦就彻底破灭了,“两弹一星”,成为日本头上悬挂的尚方宝剑,随时可以取日本侵略者的狗命。联美反华,是日本执政者正在做的美梦,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一旦想遏制中国的时候,日本首先蠢蠢欲动,想借助美国之力,再次摧毁中国崛起的战略机遇期。转自
  日本田野上台后,首先访美,并提出日美共同主导东北亚秩序的梦想,实质是想借助美国力量,摧毁中国这次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关于日本联美反华的战略构想,中国高层领导者是心知肚明的。我们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合作与友好,一方面电视台播放的抗日电视剧越来越多,就深刻告诫我们13亿同胞:千万不要忽视日本对我们的狼子野心,千万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
  第三条是联华反美。日本在战略上非常矛盾,一方面日本在与中国合作中获得巨大利益。一方面日本不得不臣服美国,受美国控制,甚至阉割。这决定了日本的决策者具有两面性和投机性。在受到美国打压,甚至阉割时,日本往往借助加强中日关系,做出投降中国的姿态,逼迫美国让步。美国也十分担心中日合作,排挤美国出东北亚。所以,中日加强合作时,美国是最为忌惮和警惕。
  在我看来,日本独立自主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中美俄都不会允许日本跳出二战协定时如来佛压的五指山。日本独立自主,对美国来说,是利益损失最大,这意味着美国失去太平洋的制海权,使美国本土缺乏太平洋屏障,完全暴露在中俄日的海空军威逼之下,美国的战略力量将真的不得不转向太平洋,在其他地方力量必然薄弱,无法掌控。现在美国玩声东击西战略,一方面高调重返亚太,一方面在中东加大进攻态势。既然不能玩独立自主,则只有在中美之间玩战略平衡,以保持日本最大的战略生存空间。所以,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中美之间的两面性和投机性。有时联美反华,有时联华抗美,在中美关系不破裂、不摊牌,且保持合作的态势下,日本人注定活得越来越憋屈。(龙凯峰)
我的更多文章:
( 09:18:07)( 09:14:13)( 16:54:14)( 14:11:46)( 14:05:36)( 08:14:00)( 07:57:23)( 23:10:47)( 18:38:00)( 17:01:4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美军绝不首先用核武你信吗?美俄双方核武器突然同时进入攻击状态
【迷 彩 先 生 迷 彩 军 事 快 评 第 826期】导语:如果美俄发生核战争,单就核弹头数量都足够把地球毁灭无数次,人类世界也会彻底绝迹。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当时拥有14500多枚核弹头,苏联拥有15000多枚核弹头。如果当时爆发核战争,美俄的核弹数量加起来可以让全世界每个人分担3~4吨TNT炸弹的当量。就在这样的核威胁环境下,两国为了避免擦枪走火而导致核战争的爆发,为了达成共识美俄在1972年签署了《中岛条约》随后开始削减核武器,停止中程弹道导弹研制生产。据统计,目前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核武器能力的国家至少有35个,“核幽灵”曾多次与人类擦肩而过。近日据美国《太空杂志》一片报道称:就在美俄签署《中岛条约》之前,美苏就差点爆发核战争,日发生的一场强烈的太阳风暴险些导致美国对苏联发动核战争。当时美苏正处于冷战对峙的危险时期,当天一场太阳风暴对美国军方用于监测苏联导弹的洲际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造成强烈干扰。(当时只要这种监控系统受到干扰都是认为是对方挑衅)随后最高作战指挥官调遣正在空中战备执勤的核导弹轰炸机,航向全部对准苏联领土,最终差点造成误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