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贡献有多大

欢迎来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
当前位置: >
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
发布时间: 14:22
千里马论文网:/jj/gl/103493.html
摘 要: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借助含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依据1998年至2010年的具体数据,研究扩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时,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小的促进作用;考虑扩招政策影响的滞后性,发现受高等教育人数增长的滞后项,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小规模扩张时,扩招政策显著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力资本;生产函数;扩招;经济增长
引言  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已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国外对教育的研究起点早、范围广。1960年,在就任美国经济学年会会长一职的演说中,舒尔茨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一直以来,关于扩招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可谓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借助年的具体数据,从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考察和评价这一政策的效率。一、模型和数据分析(一)模型的建立  早期,我国大多数实证研究使用平均受教育年限等局部特征作为人力资本的度量指标。David Bloom,David Canning和Jaypee Sevilla(2004)以前人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在C-D生产函数中加入人力资本并用教育、工作经验以及健康对其进行衡量,着重研究健康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有三个组成要素——平均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包括工作经验及经验的平方),健康(用预期寿命量化)。具体方程为:(1)其中,Y为产出,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K表示物质资本投入,L为劳动力投入,s、exp、h分别表示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工作经验、健康。不难看出,该模型便于分析人力资本各要素对产出的影响,等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后,人力资本各要素直接反映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此模型为基础,本文同样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分为三部分:物质资本投资,劳动力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医疗卫生和教育两部分,其中教育投资的增加反映在教育经费的变动及招生规模的扩大上。从而建立模型如下:(2)其中,A、K、L、e意义同上,z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增长规模,h为医疗卫生投资的增长规模,m表示教育投资的增长规模。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得:(3),,,分别为第t年Y,A,K,L的自然对数形式,z、h、m意义同上。(二)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1、数据的选取与估算  要对(3)式进行回归,首先要选取恰当的变量数据。本文中,Y和L分别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经济活动人口数来表示,并以1998年为基期,通过定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GDP进行平减,则、就是其取自然对数后的结果。其次,z、h、m分别用相对于1998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扩张的倍数、卫生总费用增长倍数以及教育经费增长倍数来量化。最后,对物质资本投入进行估计。  我国学者对资本存量的估计普遍采用永续盘存法,如张军、章元(2003)采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年的资本存量及积累进行了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对K进行估计的具体公式如下:(4)其中,表示第t年的资本存量,表示资本折旧率,是第t年的净资本形成额(消除固定资产价格影响)。  在现有研究中,折旧率的选取差别很大,本文根据徐杰、段万春、杨建龙(2010)的研究,假定资本折旧率不变,为9.15%。正如单豪杰(2008)中所言: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是一个难点。本文以1998年为基期,先用定基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对1998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平减,再采用折旧率9.15%将其转化为实际资本存量,最后利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年的资本存量进行估计,并以此作为物质资本投入K的数据。2、回归分析  根据测算,我国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对产出的贡献之和接近于1,所以可以限定规模报酬不变,对方程:(5)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并消除多重共线性等影响,得出回归结果:(6)(6.021143)(7.33987)(4.167403)&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是产出增长的重要源泉,资本存量以及用于衡量扩招政策的两个指标——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增长及教育经费增长——对产出有显著促进;卫生投资与其他变量存在共线问题,可以忽略。  虽然上述回归结果表明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不能草率地认为扩招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原因有二:①本文对扩招规模的衡量采用的是招生数扩张倍数,这就可能导致扩招规模的滞后项对经济产生影响。②上述分析采用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法,由于扩招政策始于1999年,本文采用1999年至2010年这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在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条件下,其结果说服力有限,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0.139125与我国实际并不吻合,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三)模型的改进与结果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对模型进行补充及改进,作进一步的分析。1、扩招对TFP的贡献&理论上,扩招政策的滞后期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综合考虑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将对扩招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使用“索洛余值法”估计TFP。建立C-D生产函数:(7)上式中B为索洛余值,和分别为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对等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得:(8)Y、L衡量指标不变,K采用估算的数据,对(6)进行不带常数项的最小二乘回归,得:    lnY=0.638251lnK+0.374936lnL(9)             (25.145),DW=0.599978。则LnB=LnY-0.63825LnK-0.374936LnL,从而可得出B。&&&&&&&&&&&&&& 表一:我国1999年至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值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TFP1.1448271.0343160.9767360.9349020.9285910.957026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TFP0,9698130.9830981.0480911.0787941.0255281.02635  然后,对TFP与Z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即:TFP=。运用阿尔蒙多项式法,确定最大滞后期m为3,使用二次式进行拟合,即p=2。结果为:TFP=0..34+0.41(10)(-1.1291)(1.92109)(1.74141)(1.5717)  上述结果表明:扩招的滞后期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扩招当期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由“索洛余值法”估计所得的TFP衡量的是除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外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扩招当期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消极影响,可能是因为教育投资挤占了部分其他科研投资
或者高校设施跟不上招生的增长从而影响高校研发。然而,当增加的高校学生步入社会后,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进而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2、面板数据研究&由于无法获得1999年至2003年我国各地区招生数,所以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这就导致时间跨度小的不足,出于严谨性考虑,根据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的具体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11)进行计量分析,将结果与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以2003年为基期,对各地区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平减,并以此结果作为y和k的具体数据;以《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表示l;最后,z、m、h分别表示相对于2004年我国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增长倍数。选定数据后,采用Eviews6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统计量m=37.837180,p值为0.0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拒绝原假设,即应设为固定影响模型。&选定固定影响模型后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消除多重共线性,估计结果如下:(17.47358)(7.026967)(2.355819)(-0.365413),F=)&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扩招政策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卫生支出缺乏效率。比较年及年两种度量数据发现:年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增长趋于稳定,年招生数是2004年的1-1.5倍,而年全国招生规模相对于1998年很大,2010年全国招生数是1998年的6.1倍。在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同样存在增长过快的现象,而教育支出增长相对稳定。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始于1999年的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时(考虑1998年至2010年全国总招生规模的变化),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影响很小;而稳定适中的招生规模的增长(考虑2004年至2010年我国各地区招生规模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换言之,始于1999年的扩招政策,由于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张有其低效率的一面,同时,后期政策的稳健化也使得扩招的效率得到提高。所以本文分析结果支持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的决定:保持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稳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硕士教育,扩大民办教育等。参考文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3-97.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鄂ICP备号-1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012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对策。 中国论文网 /9/view-2583700.htm   关键字:高等教育;经济增长;贡献      高等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一方面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间接推动经济增长,另外一方面作为四大要素之一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一、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理论分析    1.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分析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教育通过培养拥有专业技能或者高级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从整体上提升社会人口的技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自从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后,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运用各种方法对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舒尔茨对美国1929年至1957年教育投资增量的收益率做了测算,于1961年在《教育与经济增长》一文中指出,美国教育对1957年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丹尼森对美国1929年至1957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做了测算,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美国教育对1929年至1957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5.3%。相比西方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较小,在教育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小。但是,同西方高等教育一样,我国高等教育也培养了大量的各种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作用分析    根据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作用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外在经济效应上,即通过刺激高等教育投资以及相关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投资,比如规模扩张需要加盖教学楼、引进试验设备、翻新图书馆、增加教师等等,这需要大量的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同时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教育性支出在家庭支出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这些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比如:在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后,我国高校在三年时间内将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而且收费改革后对扩招生实行全成本收费,拉动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规模估计在1000亿元左右,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相对完善,当金融危机来袭,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强,纷纷走进高校,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短期经济增长。    二、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现实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小,在教育总量中的比重也小,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高校招生规模小,获得的教育投入少,办学硬件设施落后,办学理念单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高等教育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为经济增长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仅为0.48%,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上升,至2008年已经达到了1.64%   但是,与发到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显不足,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五国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   三、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对策    高等教育不仅可以通过科研以及教学输出新的科学技术,还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社会人力资本的催化剂。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充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方面,应该坚持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让高等教育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另外一方面,应该将高等教育事业作为民族复兴以及重回世界中心的使命来抓,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重大措施来实行。    目前,高等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其一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性资金,其二是来自学生的学费,其三是来自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收益,其四是来自高校提供服务的收入。其中,财政性在资金以及学费是主要的办学资金来源。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强,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高等教育的资金就捉襟见肘。因此,拓宽高等教育的资金渠道显得非常必要。首先,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办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有爱心的个人参与到高等教育建设中来;其次,提高高校的融资能力,即鼓励高校利用国际组织以及外国政府的外资贷款以及国内的银行贷款,甚至为发行高等教育债券创造条件;最后,引导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节约高等教育资金。    我国高校的主体是公立大学,受行政制度的限制,高校的发展模式、教学理念、科研组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大同小异,高等教育的目标也缺乏针对性。因此,应该深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打破公立大学的垄断局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一方面应该吸引民间资本来为建立多层次的多元化高等教育提供经济基础,另外一方面应该针对科技发展以及职业岗位对受教育者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发展职业教育等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因为职业教育等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作为精英高等教育的补充,直接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劳动力,也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培养农村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    [2]张根文,黄志斌.安徽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1.    [3]燕玉铎,赵树宽,余海晴.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及分析[J].情报科学,):774-778.    责任编辑 邱 丽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下)
我的图书馆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下)
高教产业大家谈作者:曹常青&&&&第四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现状:机遇与挑战&&&&&&&&&&&&&&&&&&&&&&&&&&&&&&&
&&&&4.1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分
&&&&4.1.1我国高等教育需求现状
&&&&高校扩大招生,也就是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要知道高校扩招的原因,首先要从高等教育的需求方面去寻找。
&&&&经济学上讲的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支付能力是需求的限制条件。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则是求知欲望和教育支付能力、自身学习能力(通过高考分数反映)的统一。一个学生是否上大学,首先要有求知欲望,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不可能使每个想上大学的人都梦想成真。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上大学是免费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是通过价格而是通过高考制度来分配。一条高考录取线使得很大一部分考生被认为智力不合格、不具备上大学的能力而淘汰出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需缴纳学杂费。这样,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就通过高考制度和价格两种方式(实际上是非市场方式和市场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受到学生自身能力和家长的教育支付能力两个条件的限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目前的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第一个限制条件将会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而逐步放宽,而第二个限制条件,学杂费则有涨价趋势。
&&&&一国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是该国国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我国,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很低,2002年仅为13%。也就是说,有87%的高中(含中专、中职和中技)毕业生不能接受高等教育。这个比例先不与美国(82%)、加拿大(102%)、日英法(均为50%以上)这些发达国家比,只要与几个GDP与我国差不多的国家比较一下就会感到惊讶。比如韩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78%,菲律宾为38%,泰国为35%。也就是说,我国要赶上中等国家高等教育的入学率,现有的大学生数要翻三番。
&&&&4.1.2&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
&&&&一个国家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是反映该国国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在社会经济的不同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
&&&&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第一、教育服务的价格,即上大学收取的学杂费。教育服务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个体消费数额,与高等教育需求成反向变化。有人认为,由于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并且将来会得到高收入,因此提出可按教育成本收费。按2003年广东省高校收费新政策,本科院校平均学杂费4730元/生.年;高职类平均6800元/年.生;艺术类院校及普通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平均7000元/生.年;公办新机制二级学院平均收费17250元/生.年(按成本收费)。按国际惯例,个人所交学费一般只占教育成本的30%。学费太高势必会使部分学生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上不起大学,这有损机会均等的社会公平原则。
&&&&第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收入水平增加与收入分配平等,会使教育支付能力提高从而使教育需求增加;反之,教育需求减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由于收入水平和储蓄的显著增长,提高了教育支付能力,高等教育消费意愿十分强烈。据上海科教院调查显示:目前教育投资排在第一、第二的家庭高达68.%,而在家庭储蓄目的中,把教育投资放在首位的占39.4%。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消费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第三、知识的价值。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有个好职业,使劳动收入最大化。因此知识价值就会扩大高等教育的需求,知识贬值就会减少高等教育的需求。80年代、社会上流行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90年代后知识开始升值,如专利法的实行,和珠海开始的重奖知识分子的做法,首先使应用技术升值;知识作为无形资产直接入股;知识名人发财等。知识的升值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
&&&&&&第四、教育与就业、收入间的联系程度。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就业越容易、职业越好、收入越高,会增加高等教育的需求。如果受教育的时间与就业、收入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则会减少高等教育的需求。从总体上看,日前已形成了“高学历(高学位——高就业、高收入”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当前教育与就业、收入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就会日益旺盛。
&&&&&&第五、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人们投资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得更高的预期经济收益或其它收益。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人们的教育需求就会增大;如果收益率较低,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兴趣就会下降;如果收益率为零,甚至为负值,许多人就会放弃上学机会而选择在其它方面进行投资,甚至辍学打工。
&&&&第六、政府的人口政策和消费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优生优育,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心愿,这也是我国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旺盛的一个原因。从消费政策看,政府实行助学贷款会鼓励教育消费,满足中、低收入的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总之,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我国目前及今后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4.2我国高等教育供给分析&
&&&&&教育供给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单位教育成本下,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表现为教育机构培养一定数量、质量、结构劳动者的能力。高等教育供给是高等院校在某一时期内,在每一教育服务价格和政府的财政拨款时愿意而且能够招生的数量,它是招生欲望与招生能力的统一。下面就从高等教育供给的现状和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因素两方面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情况。
&&&&&4.2.1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现状
&&&一、我国高等教育供给总量不足
&&&&&1、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然而高等教育的卖方市场依然独存。
相对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而言,高等教育的供给却严重短缺。截止2000年,我国高中学生的升学率只有5.61%。这种较低的升学率反映了我国教育供给的低水平。2000年扩招后,当年仍有305.2万人不能进入高等院校。高等教育供求之间的巨大缺口,形成了高等教育典型的卖方市场特征。由此产生的负效应不仅是前向的,而且也是后向关联的。前向负效应的突出表现是,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为3.61%[2],人力资本存量与增量的低下,制约着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实现;后向的负效应则是基础教育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以升学率为中心,素质教育无法真正推行。从受教育人口来看,每万人拥有大学生43.9人,每10万拥有大专以上人口3611人。而我国台湾1999年每千人拥有高等教育学生数44.6%。大多数发达国家本指标值超过3000人。
年份&高等学校招生数万人&高中毕业生数万人&升学率%&不能升学人数万人
&&&&&&&&&&&&&&280.8&&&&&&&&&&&&22.0&&&&&&&&218.9
1990&&&60.9&&&&&&&&&&&&&388.4&&&&&&&&&&&&15.7&&&&&&&&327.5
1995&&&92.6&&&&&&&&&&&&&409.5&&&&&&&&&&&&22.6&&&&&&&&316.9
1999&&&284.2&&&&&&&&&&&&639.4&&&&&&&&&&&&44.4&&&&&&&&&355.2
2000&&&390&&&&&&&&&&&&&&695.2&&&&&&&&&&&&56.1&&&&&&&&&305.2
&&&&&&2、从国际上通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据统计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增长较快,从1995年的7.2%升至2002年的14.5%。大学毛入学率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程度。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30%时,由英才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前面也提到,发达国家70年代即先后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其高教入学率基本超过40%。可见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的距离还很大。
&&&&一、&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1&在层次结构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本、专科教育层次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层次结构的需要发生偏差。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求大量的专科的应用型人才,所需人才重心偏低。但我国200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比例为1.57:1.00。
&&&&2&在科类和专业结构上,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需求相脱离的现象比较严重,专业结构不能正确地反映劳动力结构。下表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科类结构状况.
&&&&2000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科类结构状况(单位:%)
科类&&&&&合计&&&&&本科&&&&&专科
合&&计&&&&100&&&&&&100&&&&&&100
哲&&学&&&&0.10&&&&&0.14&&&&&&&0.03
经济学&&&15.76&&&&14.25&&&&&&18.14
法&&学&&&&4.89&&&&&4.35&&&&&&&5.74
教育学&&&4.25&&&&&3.84&&&&&&&4.89
文&&学&&&14.72&&&&12.18&&&&&&&18.72
历史学&&1.12&&&&&1.18&&&&&&&&1.02
理&&学&&&9.65&&&&&10.69&&&&&&&8.01
工&&学&&&38.63&&&&40.66&&&&&&&35.45
农&&学&&&3.27&&&&&3.73&&&&&&&&2.54
医&&学&&&7.60&&&&&8.97&&&&&&&&&5.46
&&&&&&&&&&&数据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或换算
&&&&&从表中,我们发现,就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而言,我国高等教育中法学、
教育学等学科在校生比例仍然偏低。正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这种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的不合理,形成结构性失业。这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还造成人才浪费。
&&&&3、高等教育供给的人才质量参差不齐。
&&&&4.2.2&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的主要因素
&&&&一、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高等教育生产和供给产品离不开资金、土地、教育设施和学生宿舍等到教育资源。在教育资源利用率既定的条件下,高等教育的供给就取决于可投入教育发展的资源数量,而教育资源的数量归到底又取决定于经费的投入。长期以来,由于把教育视为公益事业,国家财政拨款成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校数量和规模都难以扩大,而现在则成了制约高等教育大人众化发展的的瓶颈。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必须较大幅度地增加经费投入。那么,应如何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以及今后转入相对平稳发展所需的经费不足问题?办法就是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阐述。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为一定的前提下,资源配置状况就成为影响高等教育产出和供给的重要因素。我国现有高校1000多所,在校生人数400万人,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规模低下、等弊端,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分割和分散,不能得到充分的、最好的利用。为了达到一定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水平和效益的目的,必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好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实现高等院校的适度规模。如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平均规模只有2972人,但是临界规模应达到人左右。由于达不到适度规模,我国高等教育的相对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合并,其实质是对教育资源重组,发展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提高高等教育产出效益。二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
&&&&三、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重视不够。
&&&&根据调研,民办高等教育比较普通的问题由主至次排列是:有关民办高教的法规不健全、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支持不够、部分民办学校行为不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与服务不到位和民办学校条件太差、民办高校遭歧视。
&&&&民办高校中的普通高校办学还算基本正常,全国也出现了10所规模在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但从整体上说,发展还是缓慢的。有部分民办高校,特别是专修学院因招不到学生导致规模偏小,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许多是债务累累,步履艰难已招到学历文凭大专学生的专修学院,也因为学历文凭省统考关系未理顺,设考点、命题、毕业证不规范而出现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进校后,因基础较差、许多省份统考命题严重脱离实际而导致毕业率出奇地低下。2002年许多省份学历文凭大专学生毕业率不到30%。这么大比例的学生不能毕业,这必然地导致了家长和学生对许多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学历文凭教育的不信任,从而导致专修学院(学院数量占全国民办高校的80%)管理难度大,学生结业后意见特别多。在发达国家,私立高等教育与国立高等教育是平分秋色,而我国却还相距甚远,还需大力发展。
&&&&四、高等教育体制。不同的教育体制对高等教育供给的规模、结构等有重大影响。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适应了当时的要求,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满足了行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旧高教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供给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需要脱节。当前适应市场经济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对象大众化,办学形式社会化,国际化,为社会输送具有综合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
&&&&4.3&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现状
&&&&增加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始终是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变革,集中表现在由政府单一投资体制转变为多渠道投资体制;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在不断增加。然而,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投入不足”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步伐。
&&&&4.3.1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一、国家对高教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总量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势头,然而,教育投入却与此不相协调,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低下水平。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也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国家对高教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199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1%,1996年为2.46%,1997年为2.49%,1998年为2.55%,1999年达2.79%.&2000年为2.87%,2001年达3.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统计,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5.1%,其中发达国家为5.35%,发展中国家为4.1%,最不发展国家为3.3%.可见我国投入与世界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9O年代以来,高校投入有一定的增长,但被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展,物价的持续上涨所抵消,生均经费仍只相当于8O年代的水平。在我国公立高等院校占绝大多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仍主要依靠国家用财政的投资体制下,国家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极大地限制了高等教育的投入。1999年的高校扩大招生,使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瓶颈”。 
&&&&二、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又存在着使用效率不高的一面。我国高校规模较小,师生比较高。1994年我国高校师生比例1:7.75,平均规模2591人,与1994年发达国家高校
平均规模4000人相比,要低1401人。1995年高校平均规模2757人,师生比例1:8.9。日本高校平均规模达到4489人,师生比1:18.5。我国1998年高校平均规模3335人,师生比例11.6:1。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和生师比有较大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由上年的3335人提高到3815人,对学生计算,生师比由上年的11.6∶1提高到13.4∶1。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如美国1992年师生比1:18.2,英国,法国,加拿大.1,我国师生比较低。
  我国职工占教职工的比重过大。1994年,我国高校专任教师39.64万人,而职工64.39万人,是专任教师的1.6倍,占总人数的63%。日本94年高校专任教师28.2万人,职工才63888人,占总人数的22%。我国高校职工占总人数的比例是日本的3.3倍。以后几年,我国情况稍有改变,1998年高校专任教师40.72万人,职工62.24万人,占总人数的6O%,职工占的比例仍然很高。在每年投入的数十亿元高等教育事业费中,有77.7%充作了人头费,真正用于改善教学的不足1/3。
  我国高等教育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从教室的利用率来看,据调查,北京几所高校1992年生均教室面积为3.78平方米。而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立大学(教学型)生均不足0.48平方米,德克萨斯A&M大学生均不足0.66平方米。从实验室和利用率来看,笔者对本校实验室使用调查,每个基础实验室每周平均8~1O学时,专业实验室利用率更低。而加利弗尼亚州立基础实验室每周27.5学时,专业实验室每周22学时。
&&&&&另外,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低效益问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不高在经济上的原因是,高等学校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制度安排中漠视了成本效益在高等学校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三、筹措教育经费的法规和政策难以落实
  近年来已颁布的有关法规和中央、国务院已出台的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不少政策,落实起来举步维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育法》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至今没有一个切实严肃的操作实施方案,使近年来不但没有日益接近这一目标,反而呈停滞下滑之势。1990年这一比例为3.1O%,1992年为2.73%,1993年为2.54%,%,1996年为2.47%,1997年为2.5O%,1998年为2.55%,&2000年达2.87%,2001年为3.19%。离4%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又如《教育法》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共经费逐年有所增长。"1995年全国16个省、1996年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兑现。1997年仅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一些省、自区甚至连续几年都没达到。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政策,相当多的地方未做到足额征收,目前全国实征数平均只占应征数的50%左右。
&&&&四、政府拔款制度亟待改革。
&&&&在从现在起到2005年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的5年间,政府如何履行自己对历史的庄严承诺,切实增加对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将是政府高等教育拨款制度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目前政府的财政及预算体制是不适应这个挑战的。政府预算内拨款不足与预算外拨款随意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另外,目前的政府拨款方式对高校间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励不足,政府拨款基本上起到的只是"输血"的作用,而对高校提高成本效益、提高自主融资能力的激励不够。同时,政府拨款在缩小高校间固有的地区差距和历史背景而造成的不平衡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够。例如,近年来,由于非竞争性因素造成的东西部地区高校间的投入差距正在拉大。政府拨款制度的改革应当在努力提高财政预算拨款比例的同时,考虑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
&&&&4.4高等教育大众化
&&&&4.4.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概述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
&&&&1973年,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下、15%-50%、50%以上为界,将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阶段。从广义上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某个国家高等教育从培养少数精英逐步向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过渡直至向社会全体公众普及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精英、大众、普及阶段。从狭义上说,高等教育大众化仅指跨入大众阶段的某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量和质的特征的总和。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概述
&&&&五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1958年的“大昌进”教训告诉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能超越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违之必受惩。“文革”十年动荡,说明政治安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2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基本上没有遭受重大挫折,是成功的。其经验有:(1)办学力量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即走以政府力量为主,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办学的新路子。具体说,其一,政府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目前我国有71000多所民办高校。其二,公立高校经费来源也由单一的政府拨款向“财政拨款、教育税费、收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教育基金”等多方筹资。(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基本相应。而且两者指数表现为高相关,1978年至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数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95。为适应广大青年和成人的不同要求,办学形式多样化。如,全日制、业余制、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该计划是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军的号角。日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计划纲要》提出,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力争达到15%左右”的奋斗目标。实际上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4.8%.
&&&&&&4.4.2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几乎与经济同步快速发展,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2.9%2003年达14.85%,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离我们不远了。下面就我国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可行性进行阐述。
&&&&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基础。
&&&&二、&基础教育基本夯实
2000年我国小学的入学率达99。1%,达到了普及;初中阶段的学生数为6256。29万人,毛入学率88。6%;高中阶段的学生数为2517。68万人,毛入学率达50%;中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为82%。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是中学阶段毛入学率达50%时,高等教育开始跨入大众化阶段。也就是说,近十年我国政府狠抓“普九”工作,是取得了成效,也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从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需求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有较大的发展。
&&&&三、&科技力量的国际竞争要求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
&&&&根据2002年IMD世界竞争力报告,1998年我国国际竞争力新4大要素总体排名:1998年是21名,1999年为29名,2000年为30名,2001年为33名,2002年为31名,可见呈下降趋势,2002年有所上升。科学技术竞争力由2001年的35名上升到2002年的33名。49个国家中,中国教育2001年、2002年都是48名。有人分析排名落后与我国教育有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结构不合理,拖了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步伐。总之,当今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已在客观上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发展高等教育的的要求。
&&&&4.5&WTO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入世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质就是促使我国教育更加开放地面向世界,更加主动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加入WTO将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因此,从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分析加入WTO对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加入WTO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来自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所作出的承诺,另一方面来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4.5.1加入WTO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986年9月开始的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首次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议题。教育是12个服务贸易大类中的一个。教育服务贸易和其他类服务一样,存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4种服务提供方式。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是部分承诺,承诺的具体内容如下:在项目上不包括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即以上领域不对外开放。除上述特殊领域和义务教育外,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作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未作承诺;对境外教育消费未做任何限制;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但不一定给予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
  教育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因此,我们还必须从经济建设全局的高度来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起推动和激励作用。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从我国现代化本身的需要出发,而且要面对入世后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入世后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那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则将面临巨大挑战。据分析,入世后我国的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工艺品、建筑等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农业和汽车、化工、机械、电信、医药等行业将面临较大冲击;IT产业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等服务业将在迎接挑战中提高水平。从一、二、三产业来说,我国农业由于生产效率低,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加工工业和一般的工业因具有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入世有利于这类产品出口的扩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因缺乏竞争力将面临巨大挑战;第三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无疑将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由此可见,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情况,对我国教育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全面、科学地分析机遇与挑战,及时制定正确的对策,才能抓住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取得主动权,使利大于弊。&
&&&&4.5.2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将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二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学习外国经验;三是有利于吸引海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是在教育领域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顺应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五是对依法行政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依法治教水平的提高。
&&&&4.5.3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1、维护教育主权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主权涉及国家基本的政治文化经济利益,是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必须坚决维护的基本权益。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成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学校从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现其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目标。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开放度的加大,将有更多的西方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并带来其思想和文化影响。特别是一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目的的教育机构会趁机进入,教育领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西化、分化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此外,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在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2.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首先,高等教育将受到很大挑战。近三年来,通过大幅度扩大招生,虽然我国高校在校生翻了一番。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还相当短缺。近年来,许多国家十分看好中国教育市场,纷纷采取办教育展、放宽签证和工作条件等多种措施吸引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加入WTO将放宽国外机构进入我国合作办学的条件,并允许其在资金投入上占大头。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具有较强吸引力,并在我国境内直接与我国现有学校竞争,将对我国高校形成挑战。其次,国外在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经验丰富,具有明显优势,这块教育市场的竞争也将加剧。&
  3.教育的地区不平衡性加大。入世将使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境外教育资源的介入也有利于加快人才的培养。但是,境外教育机构必定会考虑其利益回报,他们办学的重点将放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教育方面原已存在的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性将加大。&
  4.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加大。入世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加大。我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6%,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这一比重已达70%-8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也达45%。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仅比发达国家低得多,连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都未达到。加入WTO后,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承诺将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增就业岗位数千万个,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5.人才流动出现新的特点。由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大,外国公司将高薪聘用高层次人才,现有的一些高层次人才会流入外国机构。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服务业的开放将不仅使这些行业在经营上受到冲击,而且在人才上也面临严峻形势。据测算,入世后我国金融系统预计有20%的专业人才流失。西部地区人才流失问题将更严重。&
&&&&4.6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 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不仅是教育同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关系决定的,而且是教育在促进未来经济持续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目前发展教育产业,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实行产业运作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以1997年为例,则应投入2990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4.6%,显然,完全由政府财政支撑,难度极大;第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单靠现有的高校培养规模,面临很大缺口,必须大力发展高教;第三、我国高校师生比例只有其他国家的1/3至1/5,高校的实验室和其他教育设施利用率较低,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有巨大潜力;第四、据调查,居民储蓄的目的,“子女教育”仍居第一位。可见,家长对教育有极强的投资意向,这对于扩大我国内需有重要意义。第五、&日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毫无疑问,这为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充分的法律支持。
&&&&第五章&&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对策建议
&&&&5.1&&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投资消费观。牢固树立了“教育投资消费观”就为形成崭新的
&&&&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奠定了现实的和理论的基础。我们要建立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就一定要顺应人民的要求,因势利导,牢固树立教育投资与消费的观念,大力宣传并确立“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教育改革宗旨。只有广大群众树立起了教育投资消费观,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的建立才会有一个深层的社会基础。将是对国家、政府统揽包办穷办教育的传统框框的突破,将大大地推动国家教育投入的单一结构的改变;将民众对国家包办教育的依赖心态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教育福利性”观念,使教育产业的产品成为一种可以被“购买”的消费。研究表明,1995年与1988年相比,中国的个人教育收益率从3.8%提高到5.7%。由此可见,教育投资实际上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公民为自己或子女的自身发展,进行智力投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向教育投资,允许各种教育投资者在一定年限中收回投资,并有盈余。
&&&&5.2&&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适度分担教育成本,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经费分担机制。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个人和社会都会从中受益。高等教育成本应当分担,个人应当承担一定学费的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教育投资最终来自国民收入。教育投资负担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二是能力原则。既然教育投资最终来源来自于国民收入,从理论上说,谁就有能力负担教育投资。政府集中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政府理应是最大的投入者。政府负担教育投资的主要形式有:财政拨款、用于教育的税费、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专项补助、对学生的资助、科研拨款等。企业对教育的投资主要是纳税、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研发等。个人或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主要是适度分担教育成本。可见,教育多元化共同投入体制所包含的最本质内容就是,包括了个人、家庭、企业单位、政府国家在内的全社会,对教育都有共有共享责任义务相一致的利益。
&&&&5.3&加快教育投资立法,保障高等教育投入的提高。教育经费是办学的物质基础,财政拨款是政府代表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社会对教育资源消费的补偿。多年来,全国上下都关注教育经费的问题;几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经费都成为人民代表议论的热点。但是无论领导批示也好,红头文件也好,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达4%的目标和《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用的“三个增长”的增长都没有得到全面实现。可见,很有必要制定一部《高等教育投入法》,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渠道、力度、方向,投资效益评估,投资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等,都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定法律责任,以法律的形式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稳定增长,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任务的落实。走高等教育投入法制化、规范化之路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佳选择。
&&&&5.4&建立高教股票与高教储蓄制度。广大国民树立了教育投资消费观念,必然使整个社会的教育投资增量和教育消费增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地说教育投资增量决定于大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而教育消费增量则决定于广大老百姓的积极性。但是,教育消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渠道。社会就为有教育消费积极性的群众提供不同的教育消费方式。缴纳学费是一项特定的直接教育消费。这种水消费的投资意义,就在于智力投资相似于购买了最稳妥的“股票”一样,虽不收回“本”却受益终生。在学业完成后通过社会向人们提供一种以教育的名义发行的真正的有价证券,也是可为千家万户开辟一种新的教育消费方式。如果除了为高等投资办学提供股份制、资金合作制等到政策以外,能通过银行等开展“高教储蓄”和特定的“高教信托基金”、“家庭高教贷款”业务,发行“高教债券”甚至于“教育股票”,将是筹集到大量高教资金用于改善整个高教投资善状况,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投资高教全民化格局为特征的高教投资消费体系的在举措。
&&&&5.5&&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有效途径,其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足够的经济补偿,使学校能自我发展、以教养教。产学研合作重点在“产与学”、“产与研”,其中“产与学”是要使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挂起钩来,更好地为经济服务。“产与研”合作则是尽可能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复旦大学在1999年与上海新黄浦集团的合作就是典范。新黄浦集团将先后投资上亿元,并拿出价值1。2亿元的房产,与复旦大学合作研究和开发人类基因工程,为此组建了三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基因工程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北大方正集团一年就为北大创收360万美元。正是走产学研的产业化道路,使北大这所原来完全由政府拨款的大学,现在1/3的预算来自包括方正集团在内的企业的利润。可见,科研成果转化,对社会和学校均有极大好处。但是国内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如广东省高校年,共有6000多个自然科学类课题在研究中,已获得科研成果200余项,但其转化率不足5%。一项对中国九十年代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的研究则显示,在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8个百分点中,教育所占的份额为8.84%,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仅为0.48%。这都表明,尽管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就参与国际竞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言,中国的教育仍然缺乏竞争力,教育的体制、机制、结构和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亟待加快改革。
&&&&5.6&&转变政府职能,增大高校自主权,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培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主体。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过去政府包办教育、包管学校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也不利于教育的自我发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基础产业,决定了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决定了政府无论在经费方面还是在事务方面都不可能直接管好各种具体的学校教育,就象国家不能直接经营各类工商企业一样。另外,加入WTO,高等教育发展必将全面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要用市场机制引导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必须切实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实行政校分开,在大政方针既定的条件下,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使使具有相应的经营自主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教育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促使学校将教育服务市场与人才利用市场结合起来,将与教育相关的产业联合起来发展,如服务业、出版业、印刷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在美国历年大学排名榜中,前100名大学,常有85-87所是私立大学,在前10名排行榜中,几乎都是私立大学。私立大学为何能独占鳌头,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主要原因在于“自主权”三字。私立大学受外界干扰较少,尤其不大受政府的约束,其招生权、经营权等都归自己,它可以面对市场自主制定招生标准、计划招生人数、自主设置专业结构、自主聘任教师,而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自主经营管理和确定办学方向。
&&&&5.7&引入市场机制提高高教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等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
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这就是一方面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但另一方面又还有一些高等教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举办正规教育之外的其它教育产业,如专业与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利用学校的图书馆、仪器、教室、等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利用学校的人才和信息、科研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实现产学研结合;按照教育经济规律对现有教育机构和办学单位,进行优化重组,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5.8&&根据市场供求规律,发展教育产业,继续扩大高等教育供给规模。直到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供给长期以来都是有关职能部门按计划经济方式下达计划进行管理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内外竞争加剧,因此应该还高等教育供给权给大学,由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能力做出决定。这样,就完全有可能打破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瓶颈,实现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政府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上要从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导性计划,必须让高校自主确定招生规模,提高全社会的高等教育供给能力,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贡献。如果我国不发展教育市场,不能满足人们上大学的愿望,那么,国外的教育市场将进入中国。近年来,国外的许多高校瞄准中国人对教育消费的需求,大力开辟对华教育市场,势头很猛。仅中国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1997年为1700多人,1998年为3100多人,1999年为6000多人。3年共1万多人,按每人每年花15万人民币计,共15亿人民币,4年即有60亿人民币流入澳大利亚。而美国的教育产业总产值外于美国经济所有产业的第三位,仅教育服务一项,一年创下的收入达2000亿美元,提供了200万人的劳动就业。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发达,教育市场不完善,教育供给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导致留学生低龄化,大批高中生到国外上大学,他们要付出的学费是国内的十几倍。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扩大办学规模,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
&&&&5.9&&实行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1)从整体上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还是一个弱视群体,规模远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自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不用再去争论那些什么“可不可营利”等无谓的问题,应该真正体现“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公立民办手心手背都是肉,政府应该拿出钱来,直接支持民办高等教育,让民办高等教育真正为教育兴国出大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主力军。应该准许民办高教作为产业运作,使民办高等教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方国家做得到,中国也同样做得到。
&&&&(2)政府应考虑民办高校的准入问题,门坎不宜设得太高。也应考虑准入后民办高校如何生存的问题。应给予比较宽松的招生政策,让生源有一定保证,改变过去那种招生无序竞争的局面。让民办高校节省广告费用,把有限的资金真正投入教育教学。
(3)对大量民办专修学院(种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给予政策支持。学历文凭考试属学历教育,为了解决其生存问题,应统一拉入各省招生计划,由各省招办统一发展录取通知书。因为学历文凭招生数也已计入了我国高考招生的毛入学率。统考应该进一步开放,考试命题应由教育部门管,不应由考委管,因为考委与学历文凭的办学太脱节。考场应设在主办学校,以免造成太多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管理也应归属教育部门,不应该放在考试部门。毕业证应由教育部门验印,不应该由考试部门验印,因为学历文凭竟属于全日制教育,与自考有严格的区别。
&&&&(4)为了建设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应让民办高校的教师真正享受公办大学同等待遇。应明确只要在民办高校工作就可办教师资格证、评职称、迁户口、同等购买教师村的住房等。规定必须为民办高校教师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5)对“二级学院”的发展应该慎重。全国已批准办了大量“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二级学院的诞生,有效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公立资源所蕴含的“宝藏”,国家把民办高校“
扶上马送一程”,先领着让民办高校走路,走稳了就可以独立行走。这是高教改革的一个成果,我们应该爱护。但是,有专家指出:要警惕二级学院成为“一夜产物”。事实上有些专修学院招不到学生,为什么挂上二级学院的牌子就能招到学生了呢?为什么办职业技术学院得不到批准,而办二级学院又可以突击审批呢?这是有关部门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有专家一针见血指出:二级学院是公立大学变卖招生指标的翻板。因此,对二级学院的审批也应把好准入口关。
&&&&(6)应该优先审批民办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校从事高职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民办高校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市场,大部分进行的是职业教育,开设的是紧俏的实用专业,对市场的需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民办高校还与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与企业有较好的合作关系,许多学校还直接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担任教师,这有助于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比如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由民办专修学院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办学十分成功,已成为全国民办高职院的样板校。因此,应该让办得好的民办专修学院直接转为职业技术学院。
&&&&在审批高职院时,应认真掌握审批办学的标准和程序,避免人为地干扰,即把好“准入关”。具有权威的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学校时不能走过场,不能看某个人的眼色行事。在审批办学标准方面,要求学校班子、师资力量、启动经费、校舍、教学、图书、实验实习设备、生活设施和学校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等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才能予以审批。同时,还应积极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服务,创造条件。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民办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对民办学校提供服务。尤其在学校征地建校、租赁校舍、购置设备等遇到困难时,应按政策主动帮助疏通渠道,优惠供应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设备。同时,还应视情况,帮助学校聘请教师,调剂生源。这样才真正体现“积极支持”。
&&&&(7)民办高校应该树立“品牌”意识
&&&&造成一些民办高校办学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举办者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从长远考虑,缺乏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可以说,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缺乏“品牌”意识,不抓教学质量,不抓学生素质的提高,民办高校想要取得大的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
&&&&(8)在管理上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教育中介机构,参与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并发挥其作用,是民办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项任务,同时还是民办高校相互协作、规范发展的自身需要。2002年,广东省成立了民办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隶属于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在维护民办高校合法权益,为民办高校提供信息服务、理论研究与发展调研、咨询培训、加强宣传、调解民办学校的社会纠纷诸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全国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直接干预。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加强宏观管理,淡化直接管理,强化服务职能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改进。要充分发挥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以保证我国民办高教事业更加健康规范地发展。
&&&&&&5.10大量吸引国外自费留学生。高校要为吸引外国自费留学生创造条件,争取留学生数占高校总在校生数的比例能逐年提高。同时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吸纳国外教育资源,兴办技术性、应用性强的二级学院或独立学校。有关部门应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创造条件。
&&&&[1]&许青&&教育产业为何不能产业化&&教育与经济杂志&&2001年第4期&
&&&&[2]&陈先余&&浅谈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意义&&光明网&&
&&&&[3]&赵扬&&宋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思考&&&
&&&&[4]&王伟&&美国教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比较教育研究杂志&&2002年第5期
&&&&[5]&庄寿康&&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分析&&镇江师专学报(社科版)
&&&2000年第4期
&&&&[6]&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7]&杨东平&&2001年:中国社会形态分析与预测&
&&&&[8]&龚始祖&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发生变革的原因及展望&教育研究杂志&&1992年第2期&
&&&&[9]&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0]李庆章&&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思考&&光明网&&
&&&&[11]张对兵&&知识经济与教育产业化&&科技与经济&&1998年12月第12卷
&&&&[12]艾丰&&教育产业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3]曹常青&&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若干建议&&中国民办教育杂志&&2003年第2期
&&&&[14]张铁民&&教育产业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5]关于美国高等教育产业的考察与思考&&产业论谈杂志&&200年第5期
&&&&[16]李培林&&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产业的趋势与前景&&社会科学文化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增长贡献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