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达成业绩承诺一定会有商誉的减值测试减值吗

商誉减值计提 更改业绩承诺 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风险乍现
作者:任明杰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商誉减值损失成烦恼   由于并购标的无法达到预期收益造成的商誉减值计提,成为上市公司高溢价和高业绩承诺的外延式并购时面临的新烦恼。2013年以来,并购市场屡攀高峰,商誉总值与日俱增,商誉减值计提的风险也在2015年年报中得到集中暴露。  指出,外延式并购,尤其是现金收购,能够为每股收益带来显著增长。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溢价会逐渐积累到商誉这一会计科目。商誉反映的是并购者对资本未来收益的主观预期,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当被收购资产无法达到预期收益时,公司面临计提减值并冲抵利润的风险。商誉越重,计提减值对利润的冲击可能也越大。  随着并购市场的快速膨胀,A股市场的商誉总值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外延式并购活跃的和公司。深交所的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5年间,深市上市公司的商誉总值分别为707亿元、1581亿元和3544亿元,2015年共有210家公司的商誉增长幅度超过100%。  大幅增加的商誉压顶之下,并购标的预期收益无法达成造成的计提减值准备风险逐渐暴露出来。以创业板“并购之王”为例,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年报业绩预告中,公司表示,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0万元-1亿元,同比下滑85%-93%。对于净利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称,除了“三费”的影响外,公司收购的西藏山南东方博杰广告有限公司尚处收购后业绩承诺期。受传统电视广告行业收入整体下滑等因素影响,博杰广告2015年度实际经营业绩完成情况与收购时承诺业绩有较大差距。预计对收购博杰广告所形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需计提减值准备,对公司净利润有较大影响。  事实上,商誉减值计提对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造成了长期困扰。以为例,公告显示,公司为发展高压、超高压、特高压GIS业务,2011年全资子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受让了上海中发超高压电器有限公司51%股权,沈变公司在合并报表时确认商誉11410.12万元。2013年、2014年公司对该商誉分别计提了减值准备1653.32万元、2385.42万元。2015年对该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对剩余商誉全额计提减值准备7371.38万元。  在此背景下,高溢价并购以及高业绩承诺受到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2016年以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向、、、和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出重组问询函,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是否合理,以及较高的业绩承诺能否达成等。以唐德影视为例,今年3月28日,公司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爱美神51%股份。资料显示,爱美神成立不到一年,注册资本仅为300万元,而唐德影视给出了7亿元的估值。4月11日,深交所向唐德影视发出问询函,要求唐德影视在披露收购爱美神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时,重点对爱美神的估值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并进行重大风险提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点击“K先生工作室”关注公众号本文作者:K先生工作室专栏作家 微言编辑: 花走车本文系K先生工作室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勿对本文题目和内容进行修改,并在显著位置注明本文来源(K先生工作室)和作者,感谢大家!商誉系列前三篇,点击链接即可查看!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既然并购中形成了商誉,总是要减值测试的;进行了对赌,总是要补偿的。本文就谈一下,并购后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应该如何进行商誉减值确定减值数额,而上市公司在执行业绩补偿条款中又遇到哪些尴尬。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六章 商誉减值的处理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第二十二条规定 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总部资产和商誉分摊至某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该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应当包括相关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分摊额),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确定的),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的)和零。根据上述规定,商誉必须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资产组减值必定先确认商誉的减值,而商誉减值额决定于资产(组)公允价值或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证监会重组办法对该情形的有关规定
2014年修订的重组办法规定:“因不属于上市公司管理层事前无法获知且事后无法控制的原因,上市公司所购买资产实现的利润未达到资产评估报告或者估值报告预测金额的80%,或者实际运营情况与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存在较大差距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对此承担相应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顾问、资产评估机构、估值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在上市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在同一报刊上作出解释,并向投资者公开道歉;实现利润未达到预测金额50%的,中国证监会可以对上市公司、相关机构及其责任人员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定期报告等监管措施。”
证监会在相关解释中提到:以被并购标的为一个资产组,计算预计现金流量现值时,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是净利润的数值,应当以拟购买资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数确定;二是需要扣除补偿期限内拟购买资产股东增资、减资、接受赠与以及利润分配的影响;三是折现率等评估参数的选取。
证监会在上市公司监管法律法规常见问题与解答中提到:会计师应当对减值测试出具专项审核意见,同时说明与本次评估选取重要参数的差异及合理性,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及独立财务顾问应当对此发表意见。同时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及独立董事应当关注拟购买资产折现率、预测期收益分布等其他评估参数取值的合理性,防止交易对方利用降低折现率、调整预测期收益分布等方式减轻股份补偿义务,并对此发表意见。独立财务顾问应当进行核查并发表意见。商誉减值的实际操作会计准则规定了商誉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必须进行减值测试。重组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3 年内的年度报告中单独披露相关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与利润预测数的差异情况,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对此出具专项审核意见。
在利润等业绩正常实现、未来现金流的实现以及折现率等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并购标的)不存在减值迹象,减值测试过程相对简单一些。公司管理层基于实际经营情况,依据公司商誉减值会计政策和折现率等方面,作出商誉未减值的会计处理,并经会计师进行审计即可。当然聘请评估师,对资产组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评估价值,则更为严谨。
若资产组(并购标的)的盈利状况不佳,没有实现预期净利润,则不仅需要减值测试,计提减值,还需要确定减值额。减值额为拟购买资产交易作价减去期末拟购买资产的评估值。无论是资产的公允价值抑或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值的确定均需要求助于评估师。一般的程序是:上市公司董事会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以公司董事会提供的未来预算为基础,经过专业的评估程序,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经公司董事会审议,作为减值测试的意见。《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行)》的规定,资产减值测试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比较,以确定是否发生减值。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笔者认为,如果经营状况、折现率等与收购时评估报告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再次评估,由公司管理层基于实际情况作出减值测试不减值即可。但如果利润不及预期,出现减值迹象,计提减值和确定减值金额,则必须通过评估机构对资产组未来现金流折现进行评定。商誉减值的参考案例1蓝色光标2014年报商誉减值测试(未减值)过程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根据管理层批准的五年期预算,采用现金流量预测法对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了评估,其中对超过五年期的现金流量假设将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按照第五年水平予以确定。 减值测试中采用的其他关键假设包括:产品预计售价、销量、生产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管理层根据历史经验及对市场发展的预测确定相关关键假设。公司董事会认为,基于上述评估,于2014年12月31日商誉无需计提减值准备。2新华医疗收购成都英德,未计提商誉减值被媒体关注案例上市公司并购产生的巨额商誉往往比较醒目,很多专业人士以及媒体都会重点关注。2014年新华医疗收购成都英德产生大额商誉。而新华医疗公告显示成都英德2014年业绩没有达到业绩承诺,新华医疗2014年年报却没有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受到了媒体关注。2015年5月,新华医疗根据媒体的关注出具专项核查意见。主要观点是业绩波动处于合理区间(2014年实现承诺利润的84.51%)并强调行业向好经营正常,结论是不计提减值合理。笔者看来,解释有些牵强,没有经过评估师的评估,就说资产组公允价值大于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商誉之和,说服力是不够的。后来至2015年10月,新华医疗收到上交易所监管函重点关注该问题。3业绩承诺执行不当的案例承诺业绩达不到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商誉减值,更重要的还有对赌条款的执行。对赌条款看似美好,但是补偿条款执行是需要成本的,补偿条款约定不明确、责任界定不清楚、中介机构不够公允或者补偿方干脆耍赖,都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获得补偿成本很高。金利科技收购宇瀚光电的案例涉及收购、业绩承诺、未实现业绩、要求对赌补偿、诉讼、变更补偿形式、最终得到补偿等各环节,是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收购的经典案例2011年,金利科技通过定向增发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宇瀚光电100%股权,确认商誉2.17亿元。由于宇瀚光电经营业绩未能达到预期,其经济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对其投资形成的商誉拟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计提1.12亿-1.32亿元。2014年12月30日,金利科技发布公告,将2014年业绩预告向下修正,预计亏损1.09亿-1.36亿元。本次收购,金利科技收购宇瀚光电的收益评估书与承诺数及实际实现数如下表(单位:万元):<img data-s="300,640" data-type="png" src="http://mmbiz.qpic.cK先生工作室(gh_428ab7eff49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428ab7eff493K先生,现就职于申万宏源证券,从事新三板相关业务。在这里,一个死磕自己的投行人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努力发扬分享和愉悦大家的精神!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428ab7eff493K先生,现就职于申万宏源证券,从事新三板相关业务。在这里,一个死磕自己的投行人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努力发扬分享和愉悦大家的精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蓝色光标并购商誉减值风险研究与评价 - 文章导读- 商业会计杂志社
                    
按标题搜索
按作者搜索
蓝色光标并购商誉减值风险研究与评价
F275& A& 201616--
2010201213720131889%20122015512014282015
1996920102300058201.66.775.17201042.362015284.4620132015201430
201321.78211%416.0289%20132014201520162.072.382.732.87201320159.336616.021.2520.02520159 060.472.872
10%2011201510%201142.43%201527.67%30%20157.09%5.28%5.31%6.24%3.75%27.67%93 57372.33%20157.09%
5.1720102015
201042.362015284.46
2015we are very social109 167 329.80 52 766 436.73 43 537 241.56 46.03
1.J.201510.
2.J.201315.
3.J.200823.
文章刊登于《商业会计》2016年8月第16期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 《商业会计》杂志 图文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copyright & COMMERCIAL ACCOUNTING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订阅热线:010-(发行部)(编辑部)(传真)并购雷区逐步暴露:商誉减值、补偿扯皮、业绩巨亏(附深度案例)
我的图书馆
并购雷区逐步暴露:商誉减值、补偿扯皮、业绩巨亏(附深度案例)
2015年并购重组热潮背后诸多后遗症开始发作了。并购资产的业绩承诺不达标导致的巨额商誉减值,在2015年A股上市公司已频繁出现,一些公司更因此身陷商誉计提拖累业绩的泥沼中,动辄过亿元的减值早已屡见不鲜,然而,高溢价、高估值的并购之风仍没有减弱的趋势。对上市公司而言,重组预期和财务并表的利好刺激下虽有短暂“蜜月期”,但由于并购标的业绩波动和不确定性开始增大;为维持业绩增速而推进的外延并购,难以根本改善公司的实际发展,还将制约着盈利预期的真正回升。对投资者而言,除了要避免做盲目跟风炒作的接盘侠外,还要时刻谨慎防踩业绩大变脸的地雷。商誉减值致业绩大变脸在2015年A股公司的年报披露中,大额商誉减值的风险不断被引爆,多家上市公司遭遇业绩“大变脸”。(点击查看深交所警示并购风险 商誉损失不确定性加大)沃森生物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4亿元,但公司2月底披露的业绩快报,去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额为3.89亿元。时隔两个月,净利润“蒸发”逾4.5亿。沃森生物在对此发布的《致歉公告》中称,在今年3月份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公司涉事子公司被撤销和收回相关资质,受此影响,公司进行了相关子公司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非经常损益达4.81亿元,同时还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损失2839万元,上述减值计提是影响沃森生物亏损加剧的直接原因。(点击查看,倒手股权中间商获利三成 沃森生物重组引交易所问询)商誉减值造成业绩变脸,并非仅出现在偶发和突发事件中。华讯方舟在4月时发布了2015年业绩快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81.8万元,但在正式的年报披露时,净利润却大幅转亏2.73亿元。对于业绩的前后巨大差异,华讯方舟称主要受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公告显示,华讯方舟在去年完成了资产重组;置出传统化纤业务,置入军事通信及配套业务,后者涉及的具体资产包括南京华讯方舟、成都国蓉科技。但由于下半年主要客户受相关客观因素影响业务短期停滞,南京华讯当年并没有完成业绩承诺目标,整体销售收入下降并影响拟置入资产的经营业绩,在核查和评估后,华讯方舟对此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72亿元。能让上市公司业绩瞬间变脸的商誉计提并非新鲜事物。“商誉主要由并购产生,本质是被收购资产预期收益的折现。”国泰君安金工分析师刘正捷在其研报中总结称。刘正捷介绍,在实际的收购活动中,收购方所处的最终收购价往往高于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为了会计处理的方便,支付对价中超过公允价值这部分将被计入“商誉”这一会计科目。因而,商誉反映的是对未来资产收益的预期。根据会计处理原则,商誉需要定期进行测试和会计调整,其中当被收购资产收益无法达到预期时,便需要计提减值、直接冲抵当年利润。据不完全统计,蓝色光标、浙江广厦、中水渔业、科达洁能、北陆药业、新北洋、达实智能等上市公司,均在披露2015年的年报时计提了巨额商誉减值。此外,三五互联等公司已连续计提商誉减值,新华传媒、远望谷、康达尔等公司则出现了一次性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大额商誉一次性减值行为影响对企业过去的评价,说明了企业过去并购行为的失败,预示过去企业花在并购上的资金在未来无法收回,是企业并购战略失败的一种表现。”中信证券研究部财务与估值组分析师林小驰称。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商誉占比还在迅猛提升。深交所近期统计称,2013年至2015年间,仅深市上市公司的商誉总值就分别为707亿元、1581亿元和3544亿元。2015年共有210家公司的商誉增长幅度超过100%。激进并购留隐患A股为何频频引爆巨额商誉减值的地雷?根据近年来上市公司对商誉减值的原因梳理,更多时候责任被归结于相关资产的自身原因。林小驰就表示,2007年至2014年间被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的子公司中,近半成公司称主要是由自身因素而导致,具体理由包括相关子公司持续低利润率、盈利水平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亏损较大、生产线竞争能力差且效益低下、预计其未来的净现金流已减少等。但伴随近两年来商誉减值风险的陡然提升,市场开始追问这一趋势背后的更深层动因,高溢价、高估值的激进并购热潮隐患也随之陆续爆出。“并购市场的活跃以及资本市场的繁荣,使得被收购公司同样估值高企;不少被并购资产的估值明显超过其账面价值,导致A股市场上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加速上升。”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表示,在整体经济相对疲弱的大环境下,这些被收购的企业经营及盈利状况可能不达预期,这会对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造成拖累,兼并收购中产生的商誉也将面临计提减值的压力。更为严峻的是,依靠外延并购来维持业绩增速、扮亮财报等手段,已成为A股公司较主流的操作和运作手法。但短暂的利好预期和财务并表“蜜月期”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都需要时刻警惕商誉减值风险的引爆。有分析师就指出,新兴产业近期一季度业绩继续向好,主要受益并购重组的增多,但由于新兴产业过度依赖外延发展方式,一旦业绩证伪,潜在的大额商誉减计风险就会爆发;这一隐患还制约了业绩的持续改善、盈利预期的真正提升。此外,商誉计提减值的风险潜伏期并不确定,除已爆发出的一次性巨额商誉减值外,完成业绩承诺的逐年减值也不容忽视。“商誉是否减值与业绩是否实现并无必然关系。商誉的减值是一把永远悬在公司头上的利剑。”林小驰表示,即使并购标的完成了业绩承诺,甚至为公司累计产生的利润已经大于商誉的账面价值,但只要预期并购标的未来经营不佳,现金流折现价值小于账面价值,依然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点击查看,部分公司并购资产业绩变脸 “两高”并购频现)焦点案例:蓝色光标曝抽屉协议 1.8亿业绩缺口无人愿意埋单在对赌盛行的市场,并购愈来愈成为一个“富贵险中求”的资本游戏。基于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的游戏规则,标的资产一旦业绩大滑坡,可能严重牵累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原本潜藏水底的“抽屉协议”也浮出水面,可能引发更大的纠葛。围绕A股“并购大户”蓝色光标,一股外界尚未注视到的硝烟正潜滋暗长。(点击查看,境外公司引爆并购“地雷” 蓝色光标单季首度预亏近亿)导火索是蓝色光标2013年收入囊中的西藏山南东方博杰广告有限公司(下称“博杰广告”)。这家蓝色光标颇为倚重的全资子公司,连续两年超额达成承诺业绩之后,在第三年发生业绩滑坡,实际净利较承诺数少了约1.82亿元。蓝色光标4月中旬发布董事会决议称,博杰广告原股东李芃、西藏山南博萌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博萌投资”)应补偿合计万股蓝色光标股份。该部分股份折算最新市值约3.25亿元。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若博杰广告超额完成业绩,李芃等人原本有望获得最高4亿元的“奖励”。香甜诱人的奶酪变成了烫手山芋,争端因此而起。李芃及博萌投资表示,蓝色光标2014年自李芃手中收回了博杰广告的经营权,实际变更了购买资产协议书中涉及业绩承诺的履行基础,业绩补偿也失去了相应的前提及事实基础。5月3日,他们向北京市朝阳区法院递交起诉书,请求判令蓝色光标所作的关于业绩补偿的董事会决议无效。一份经北京市公证处公证的“承诺函”显示,在李芃被免职之后,蓝色光标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赵文权曾承诺,如博杰广告实际经营业绩未能完成承诺,导致李芃及其他转让方应进行股份补偿及未能获得4亿元奖励的,将由赵文权“兜底”。蓝色光标相关人士则表示,博杰广告撤换李芃并不改变其对业绩承诺的补偿责任,并称对方是想借此逃避责任。至于赵文权作出的“兜底”承诺书,该人士称上市公司并不知晓。围绕利益与人事的纷争,该事件中的诸多疑团仍待揭开。值得深思的是,该案例折射出A股市场并购浪潮之下的整合隐忧及私下协议暗藏的法律风险。业绩补偿引诉讼事关蓝色光标,一桩因业绩补偿引发的纠纷浮出水面。5月3日,蓝色光标股东及前董事——李芃、股东博萌投资授权的代表向北京市朝阳区法院递交了一份起诉状。他们的另一重身份是蓝色光标全资子公司——博杰广告的盈利承诺责任人。诉讼请求主要有两条:其一请求判令确认日蓝色光标第三届董事会第六十八次会议对《关于博杰广告2015年度未达成业绩承诺暨相应股份补偿的议案》所作出的董事会决议无效;其二,请求判令确认蓝色光标同次董事会会议对《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全权办理回购相关事宜或者股份赠与相关事宜的议案》所作出的董事会决议无效。而另一份诉状的诉讼请求,则是要求法院撤销上述董事会决议。一言以蔽之,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博杰广告的业绩补偿责任。无风不起浪。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追索蓝色光标的系列公告,被并购方博杰广告因业绩不达标触发补偿机制,似乎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蓝色光标2015年年报显示,其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83.47亿元,同比增长39.6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由2014年的约7.1亿元降至6770.22万元,同比下降90.49%。“罪魁祸首”正是公司近年通过并购斩获的博杰广告等下属公司。一方面,博杰广告2015年业绩大幅“跳水”。据披露,截至2015年底,不考虑无形资产减值的影响,博杰广告总资产约9.992亿元、净资产约8.686亿元,分别比期初下降45.05%、42.76%;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28亿元、净利润9060.47万元,同比上年分别下降54.43%、66.60%。而按盈利承诺,博杰广告2015年应实现不低于2.73亿元的净利润,差距巨大。另一方面,博杰广告巨额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吞噬”了蓝色光标的利润。年报显示,蓝色光标2015年产生商誉减值2.05亿元、无形资产减值7.11亿元,两者合计9亿元之多。其中,博杰广告占据绝对大头,其拥有的无形资产减值金额达6亿元,商誉减值1.09亿元。蓝色光标在发布年报的同时,披露了对博杰广告的“问责”公告。蓝色光标系列董事会决议及“关于博杰广告2015年度未达成业绩承诺暨相应股份补偿的公告”称,博杰广告未能完成2015年经营业绩,博杰广告原股东——李芃、博萌投资应分别补偿万股、229.3307万股,合计万股。该部分股份若以最新市值计,折合市值约3.25亿元。公告显示,该方案将在5月18日召开的蓝色光标股东大会上审议,若获通过,蓝色光标将在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后10个工作日内将股份回购数量书面通知补偿义务人,并向深圳证券登记公司办理有关回购注销登记手续。外界不知晓的是,其实李芃及博萌投资对此并不认可。5月4日,李芃及博萌投资向上证报记者确认,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已经受理他们针对蓝色光标的诉讼。这一诉讼,使蓝色光标前述盈利补偿事项陡生悬念。消失的“奶酪”2013年2月,蓝色光标先行出资1.782亿元取得博杰广告11%股权,4月再以现金及发行股份方式从李芃、博萌投资、刘彩玲、西藏山南博杰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博杰投资”)手上以16.02亿元的价码拿下余下的89%股份。在被蓝色光标收购前,博杰广告连续多年在电影频道、新闻频道各广告代理商中排名前两位,连续两年均位居中国广告企业(媒体服务类)广告营业额排名第六名。对当时的蓝色光标来说,博杰广告的“加盟”举足轻重。公告显示,博杰广告2011年营业收入约为13.9亿元,净利润约为1.55亿元,超过蓝色光标同期的营收和净利润。在那次收购中,各方约定了详尽的“奖惩”条款。首先是“惩”,即盈利承诺补偿方面,李芃等承诺,博杰广告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7亿元、2.38亿元、2.73亿元、2.87亿元。另一方面,交易合同设置了“奖”即“对价调整”条款。如若博杰广告2013年至2015年实际利润合计超过9.3366亿元,则交易价格调整为现作价(16.02亿元)的1.25倍,即20.025亿元,这相当于增加了约4亿元奖励。管理团队稳定性是关乎并购整合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博杰广告这类传媒广告企业来说,创始人李芃等核心团队的经营决策经验、管理能力至关重要,蓝色光标为此设置诸多条款。蓝色光标2013年4月披露的并购报告书中提到,针对李芃个人的离职风险,在交易方案中,博杰广告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李芃所获交易对价主要为上市公司股份,有利于保持其与上市公司利益的一致性。交易同时设置了禁业许可条款,“为保证博杰广告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李芃承诺自博杰广告股东变更为上市公司的工商登记完成之日起至少五年内仍在博杰广告任职”,否则将赔偿交易作价。各方在交易合同中“交易完成后博杰广告的运作”一节还约定,交易完成后,博杰广告设立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上市公司有权向博杰广告委派董事三人,李芃有权委派董事二人,董事长由李芃担任,并全面负责博杰广告的业务经营。收购报告书还注明,业绩承诺期内,上市公司对博杰广告现有管理层另有安排的,需征得李芃的同意。看上去,双方的“蜜月期”很甜美。博杰广告2013年实际净利润2.32亿元左右,较承诺利润超额12%;2014年实际净利润2.83亿元左右,超额近19%,成为蓝色光标的利润来源“大户”。另一方面,循此经营态势,李芃等人与数亿元“奖金”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但事实很残酷。博杰广告2015年实现净利润仅9060.47万元,仅为承诺利润数的1/3。对李芃等人而言,就像是一块香气扑鼻的奶酪瞬间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各执一词的争端那么,博杰广告身上又发生了什么?2014年10月,蓝色光标作为博杰广告的唯一股东做出决议,免除李芃担任的博杰广告的法定代表人、经理职务,蓝色光标委派毛宇辉接替,后李芃也被免除博杰广告董事职务,博杰广告的董事会成员也由原来的赵文权、许志平、毛宇辉、张向际、李芃五人变更为赵文权、许志平、毛宇辉、张向际四人。博杰广告业绩稳健,掌舵人为何遭撤换?李芃的说法是“不够听话”、“不受待见”。当年7月,裂隙扩大。李芃日向蓝色光标董事会递交的一份函件显示,李芃称,作为董事之一,在未能收到相关资料且对表决事项毫不知情、公司未能按照章程约定尊重董事权利提前书面通知董事表决事项的情况下,李芃对于蓝色光标要求李芃签字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董事会决议无法发表意见,李芃书面通知蓝色光标董事会对该次董事会决议(含14亿元可转债发行)投了反对票,并决定因此辞去董事职务。据公开资料,2014年8月,蓝色光标发布《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确认李芃辞去上市公司董事职务。当时公告的说法是:李芃辞职缘于“为更好履行公司子公司博杰广告的管理职责”,公告末尾还强调,“李芃先生与公司董事会并无任何意见分歧,并且无任何与辞职有关的事项需提请公司股东关注。”蓝色光标人士表示,撤换李芃是考虑到李芃个人有较大负债,资金链紧张,“不能完全尽心。”对此,李芃表示,在任时经营业绩证明了其“尽心尽力”。他说,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时现金支付比例非常低,大部分都是股票支付,“我当时要拆除博杰广告原本的海外上市架构,需要大量现金,作为财务顾问的华泰以提供过桥资金的理由,将我全部股票质押,我后来不得不借钱周转,背负了沉重成本。”显然,李芃等人对蓝色光标的业绩补偿方案无法接受。今年初,一份由京都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致蓝色光标及各董事“律师函”指出,基于蓝色光标自李芃手中收回了博杰广告的经营权,实际变更了购买资产协议书中涉及业绩承诺的履行基础,相应业绩承诺条款及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书的相关约定,均失去了相应的前提及事实基础,蓝色光标应承担全部责任。该函还指称,在一定情况下,应将蓝色光标董事长、实际控制人之一的赵文权视为业绩承诺责任人。李芃方面5月3日提交给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起诉书还指出,蓝色光标在披露博杰广告业绩承诺实现情况时,一直没有说明在业绩承诺期内蓝色光标免除李芃担任的博杰广告的法定代表人和经理职务、剥夺李芃对博杰广告的经营管理权的情况,没有说明这是造成博杰广告2015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而把博杰广告2015年没有完成承诺利润的责任转嫁给已经失去经营权的转让方。对此,蓝色光标人士5月4日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并没有先例也没有条款规定,博杰广告将李芃撤职后,李芃等人的盈利承诺补偿责任就可免去,“我们当时专门就此做过咨询。”隐匿的“抽屉协议”苦心经营的创始人,在出售公司之后失去话语权,面对经营颓势有心无力,甚至惹上官司前功尽弃。这样的故事在并购案例中屡见不鲜。业绩承诺补偿的最终权责有待法院厘清。但另一份“抽屉协议”显示,李芃与蓝色光标及其掌舵者赵文权之间还有更多的故事。据了解,在2014年10月被免职后,李芃仍不愿意交权,“担忧交权后博杰广告的日后经营及业绩承诺补偿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经各方协商,赵文权签署了一份“兜底”业绩补偿的承诺书。一份经北京市公证处公证的“承诺函”显示,蓝色光标董事长赵文权在日向博杰广告原股东——李芃等作出两点承诺。首先,如博杰广告实际经营业绩未能完成《购买资产协议书》5.2.1条约定的业绩承诺,导致李芃及其他转让方未能获得4亿元奖励,(赵文权)本人承诺将差额补足并支付给李芃及其他转让方,确保李芃及其他转让方获得第5.2.1条项下的所有利益,包括李芃及其他转让方根据《购买资产协议书》得到的所有股份及4亿元奖励。法律法规规定蓝色光标有代扣代缴义务的,蓝色光标予以代扣代缴。其次,如果李芃及其他转让方因未达到《购买资产协议书》约定的业绩承诺标准而导致李芃及其他转让方持有的蓝色光标股份被注销或者承担现金补偿义务,本人将对李芃及其他转让方的前述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所有承诺的补偿应当在日之前履行。对于这份承诺函,蓝色光标人士表示并不知晓。很难揣测,赵文权当初究竟是在何种情境下,甘愿签下了这份涉及金额巨大的承诺书?双方纠葛的背后,或许还有更多的隐情。李芃则认为,赵文权当时可能觉得博杰广告完成业绩承诺没有问题,急于将其撤换。起诉状显示,2014年11月底,在李芃已被免职、蓝色光标法人赵文权保证能够完成约定的博杰广告经营业绩并出具《承诺函》的前提下,李芃同意蓝色光标委派的新的管理团队接管博杰广告的经营管理。蓝色光标接管后,立即将博杰广告的实际经营地址搬迁至蓝色光标本部。当时,蓝色光标实际上认可博杰广告前两年的业绩表现。公告显示,2014年12月,蓝色光标与李芃等四转让方签署了《关于提前支付调整价款的补充协议书》,确认博杰广告在2013年度、2014年度业绩较好的基础上,蓝色光标同意增加支付4亿元(即调增对价)并同意提前支付调增购买价款1.15亿元。但文件也注明,如果2015年年报出具后,博杰广告业绩未达到约定的承诺利润导致不能拥有4亿元“奖金”的情况,蓝色光标提前支付的1亿元应被退回,转而进行相应的业绩补偿。任何一个分道扬镳的商业案例背后,都潜藏着许多复杂而隐晦的故事情节。真相虽然并未完全揭开,但蓝色光标由并购引发的纠葛,值得A股市场的参与者警惕和反思。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底,沪深两市合计有超过7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90余宗收购资产2015年业绩未达标的案例,在合计约420宗当年有业绩承诺的并购案例中占比约为20%。其中,有7家公司的8项并购资产于2015年度出现亏损;另有13宗并购资产的业绩达标率不到50%。统计发现,行业因素并不是影响承诺业绩的核心因素,相反,更多案例呈现的是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蓝色光标的同行华谊嘉信,2015年度有5宗收购资产有业绩承诺,其中迪思传媒、东汐广告和浩耶上海超额完成,波释广告也完成了承诺额的97.61%,美意互通则亏损1193万元,完成率为-144%。华谊嘉信披露,美意互通未完成业绩目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总经理王利峰不作为导致。值得警惕的是,面对白纸黑字的契约,一些承诺主体试图通过修订补偿条款来逃避补偿责任。目前,至少已有6家公司提出并同意修改补偿条款,有公司甚至通过司法手段取消了交易。在时间的沙漏中,浓妆艳抹自会褪色。不过,随着A股并购重组不断云涌,各种利益博弈及冲突可能会更频繁地出现,在业绩对赌、信息披露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等方面,是否应该增设一道更为妥帖的“防护墙”?来源:定增并购圈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誉的减值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