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陀罗尼咒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前行广释》第97课思考题答案
顶礼一切如来!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弟子愿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此内容均来自网络收集,谨供参考,随喜大家闻法功德!)
&&&&&&&&&&&&&&&&&&&&&&&&
&&&&&&&&&&&&&&&&&&&&&&&&&&&&&
374、你怎么理解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明白这一点后,你有什么打算?&&&答:1、大悲菩提心非常重要,没有它,修再高深的密法也意义不大。现在有些人修行完全是种形象,从调伏自心方面下功夫的,实在寥寥无几。好多人喜欢搞一些外在形式,举行隆重的仪式,表面上特别庄严,孰不知佛法并不是这些,利他心才是真正的佛法。
&&&2、在没有生起悲心之前,每个人要专心致志地精进修持。就像顶果钦哲仁波切,他的传记序言中,一位上师写到:“这位伟大的上师,人生四分之一都在闭关修行。”作为修行人,若能精进地修大悲心,诵经修善、度化众生等表面上虚张声势的佛事,不去做也可以。为什么呢?因为佛法不是外相,而是内在的修行。《摄正法经》亦云:“欲获得佛果,学多法不成,唯当学一法,何为学一法?此乃大悲心。何人具大悲,彼获诸佛法,了如指掌矣。”
&&&3、转轮王不管去哪里,四兵都会跟随他,同样,大悲心无论在谁的相续中生起,诸佛的其他功德也会随之产生。还有一个比喻说,太阳出来普照万物时,大地众生做什么都不会困难,同样,何处有大悲心的日光普照,此处众生修一切菩提分都很容易。
&&&&所以,前辈高僧大德在修行时,不会先求高深的大法,而是唯一先修大悲心。当然,假如根基很利,求大法也是可以的。
375、无著菩萨面见弥勒菩萨的公案,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哪些启示?&&&答:1、无著菩萨面见弥勒菩萨的公案说明生起了大悲心,使业障无余清净,才真正见到了弥勒菩萨。也就是说清净罪业再没有比修悲心更殊胜的法门了,并且悲心也是生起菩提心的无倒之因。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多种方便,尽最大努力来修持悲心。
&&&&2、无论修任何一位本尊,从本尊的角度来讲,当你祈祷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和你形影不离,修观音、文殊、弥勒都是如此。但你业障没有清净的话,什么佛菩萨的身相都会看不见。
&&&&3、诸佛菩萨的化现,随时随地会以不同身相出现,我们对每个众生都要观清净心。就算平时看到了可怜众生,也要认为是诸佛菩萨的化现,是来清净自己罪业的,对他们不能侮辱,更不能起厌烦心。
376、悲无量心具体应该怎样观修?
&&&答:1、修悲心,应像断臂母亲之子被水冲走一样。一位没有手臂的母亲,若见儿子被水冲走,必会生起无法堪忍的强烈悲心:“我自己没有手,不能从水中救出儿子,现在该怎么办呢?”她此时唯一考虑救脱儿子的办法,内心无法忍受这种痛苦,一边失声痛哭,一边到处奔跑。
&&&2、我们要在心里想:“三界一切众生被痛苦的河流冲走,沉溺在轮回的大海中。尽管我对他们生起了难忍的悲心,可没有能力将他们解救出来,现在该怎么办呢?”然后诚心诚意祈祷上师三宝,观修悲心。
&&&3、每个人要真的这么想:“众生太可怜了,我很想救他们,但实在无能为力。我不要说救众生,连救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心里特别特别着急,这就是生起悲心的一种前兆。
&&&此时,唯一的方法就是发菩提心,希望自己早日成佛利益众生;同时也要给众生讲经说法,让他们发起菩提心。如果他们成佛了,就会永远离开痛苦,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路了。产生这样的念头之后,一直努力观修,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这就是菩提心的根本!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索达吉堪布:没有大悲心,修什么也不会成就_佛法_悟真网
您当前的位置:&>&&>&
  四无量心,大家一定要修。没有修的话,就不能生起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没办法生起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我们所修的一切,纵然法是大乘,但融入我们相续后,也会被小乘或人天乘所摄,得到的结果不可能是大乘。  放眼整个世界,如今的修行人不少,但真正观察各自的发心,大多数人修行的目标,只是为了在暂时的人生中,得到平安快乐、和睦相处;去寺院烧香拜佛、参禅念佛,相当一部分人也是求自己快乐、来世往生,而将利益众生放在首位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所以,大家有幸遇到菩提心的教法,一定要在相续中再再串习,同时祈祷上师三宝,依靠这种修法,遣除内心自私自利的一切黑暗。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盏明灯,就会不怕黑暗;个别人有明灯的话,众人也可以跟随他;但若所有的人都没有明灯,那么在黑夜的旷野中,就很难找到真实的方向了。  ◎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昨天也讲了,大悲菩提心确实非常重要,没有它,修再高深的密法也意义不大。在藏地,作者批评了一些人的行为,其实在汉地也不例外。现在有些人修行完全是种形象,从调伏自心方面下功夫的,实在寥寥无几。好多人喜欢搞一些外在形式,举行隆重的仪式,表面上特别庄严,孰不知佛法并不是这些,利他心才是真正的佛法。  从前,为了法王赤松德赞龙体安康而举行福寿法事,苯波教徒们大兴血肉供养。当时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大智者布玛莫扎 ,以及大堪布菩提萨 等诸位大译师,看到苯波教的彩盘 ,心里十分不悦,他们说:“一教不应有二师,一法不应有二规,苯波教旨不合法,并非共同寻常罪,若尔我等返故里。”所有的班智达都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国王祈请他们讲法也不传讲,宴请他们也不受用。  要知道,杀害众生作血肉供养,并不是佛陀的教法。莲花生大士讲过:“如果没有大悲心,佛法的根就已经腐烂了。”一个教法中也不可能有两个本师,一个说要杀生,另一个说不能杀生。现在苯波教说自己是佛教,这样说我们也不排斥,但他们会不会皈依释迦牟尼佛?会不会皈依佛法,断除杀害一切众生?会不会皈依佛陀追随者的僧众?外道和内道之间的界限,自古以来就是以皈依三宝来分,如果他们皈依三宝,说自己是佛教也无可厚非。  如今有些人,自以为是佛菩萨的追随者,可是若将甚深的密宗仪轨,变成苯波教的吟诵而损害众生,显然就成了出卖佛教灵魂、亵渎三宝的败类。如此毁坏佛教的形象,结果只会将自他引入地狱。  《君规教言论》说过:“今生君主之法律,来世异熟之果报,谁亦无法逃避故,若不相信请尝试。”《大智度论》亦云:“诸业无量力,不逐非造者,果报时节来,不亡亦不失。”所以,业力确实不可思议,你没有造,它不会跟着你,但如果造了,果报迟早会落到你头上,中间不可能有丝毫损减。  因此,大家应恒时提醒自己,身居卑位、穿着破衣,尽心尽力饶益一切众生。当然,作为修行人,身上不一定穿很多华服,但故意穿破衣也没有必要。有些人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是瑜伽士,平时不洗衣服、不梳头、不洗脸,非要装成像乞丐一样。其实,你的“我执”没破的话,衣服破了也没有用。不过,你也不要落入另一个极端――穿衣服特别讲究。现在城市里的人,一天换一件,一个礼拜买一件,今天像白色的蝴蝶,明天变成黑色的蝴蝶,换来换去、飞来飞去,这样也没有什么意义。  南朝的《南齐书》中,有一个人叫江泌,他家境贫寒,但特别好学,白天替人做工,晚上借着月光读书。他为人非常慈悲,衣服破烂到不能再穿时,唯恐衣内的虱子饿死,于是又将它们取出,放入新换的衣服里……世间人尚有如此悲心,我们大乘佛教徒就更要如此了。在没有生起这种悲心之前,大家必须要一直修,其他的修不成也不要紧。  有些人总问:“您什么时候传密法啊?能不能把菩提心赶快讲完?好想求最高的大圆满,观明点、直指心性。您可不可以快快讲,我实在是等不及了!”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若能先修好加行,把基础打稳固,再修大圆满就会易如反掌。但如果连大悲心等大乘理念都没有,修什么也不会有成就。  所以,在没有生起悲心之前,每个人要专心致志地精进修持。就像顶果钦哲仁波切,他的传记序言中,一位上师写到:“这位伟大的上师,人生四分之一都在闭关修行。”我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惭愧。1990年,我在新德里见过他老人家,他有一颗不加改造的悲心,对每个众生特别特别慈悲。不说他前世如何,就算是即生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闭关,真的很了不起。我们不要说四分之一,连十分之一有没有,也可以观察一下。  作为修行人,若能精进地修大悲心,诵经修善、度化众生等表面上虚张声势的佛事,不去做也可以。为什么呢?因为佛法不是外相,而是内在的修行。《摄正法经》亦云:“欲获得佛果,学多法不成,唯当学一法,何为学一法?此乃大悲心。何人具大悲,彼获诸佛法,了如指掌矣。”这跟《佛说法集经》中的教证非常相似 。  此经还比喻说,就像转轮王不管去哪里,四兵都会跟随他,同样,大悲心无论在谁的相续中生起,诸佛的其他功德也会随之产生 。还有一个比喻说,太阳出来普照万物时,大地众生做什么都不会困难,同样,何处有大悲心的日光普照,此处众生修一切菩提分都很容易 。所以,前辈高僧大德在修行时,不会先求高深的大法,而是唯一先修大悲心。当然,假如你根基很利,求大法也是可以的。 不知道的肯定以为是影视学院的学生在拍戏呢。
新郎的衣服已经被撕开,双脚也被透明胶带捆住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大悲心在菩提三因之中是主要的因,也是菩提心和无二慧的根本。因为在行菩萨道的最初、中间和最后,大悲心都是极为重要。
  最初的时候大悲心好像种子一样。菩萨是因菩提心而上求下化的,菩提心的因就是大悲心。《普贤行愿品》上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
  所以说“初犹种子”,最初是成佛的种子。佛陀能成就广大圆满的福德智慧,究竟圆满的果位,大悲心是种子、是基础。
  我们能闻到教法的因是什么?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大悲心。他因为大悲心舍转轮王位,如果佛陀不出家,再过七天就可以做转轮圣王,那他舍转轮王位出家,示现成佛,才有我们这一期教法的流传。所以“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中间大悲心就犹如水。菩提种子要依大悲心的滋润才能生长。所以发心以后,中间修菩萨的六度万行要经历三大阿僧o劫,调伏无数刚强众生,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如果没有大悲心,菩提心有可能会退失,好像种子没有水和土,也不能生长一样。
  所以《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智慧华果。”所以中间是如水,令菩萨中间行菩萨道不会退失、退转。
  最后大悲心犹如果实。大悲心好像果实一样,能给一切众生常时的享用、受用。即成佛果时,他已经圆具了断证功德,断德、智德、悲德,一切功德都圆满具足,成就了四身五智,福慧两足,而任运地利益众生,尽未来际度生,也都由大悲心。若无大悲心,就会应入涅,所以能任运利生,也因为大悲心。
  由此月称说:“故我先赞大悲心。”在《正摄法经》上说:“菩萨不须学习很多法门,只要善能具足一法,其他一切佛法自然都来到菩萨手中。”这一法就是大悲心。以大悲心为基点,所有的六度万行都可以顺利完成。
  ----节选自大愿法师《入中论颂学记》
  日,六祖寺综合楼四楼,第二届禅文化大讲堂开学了,六祖寺方丈上大下愿法师在本次学修营中将分三次开示《天台小止观》,学记以智者大师的《天台小观之六妙法门》为参考教本,法师引经据典,结合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大众在禅修上做更微妙的导引。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听经闻法,我们会将本学记编辑成视频资料以备日后学修,同时将文字编印成册,供大众学修,现发起四众同修发心助印。
  请点击【 阅读原文】 助印《天台小止观―禅修导引》
  ↓↓↓↓↓
  阅读原文阅读
  加载中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皈依佛法的根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