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2015年城乡收入差距距过大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专 业: 政治经济学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收入差距 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分类号: F124.7 
F061.2形 态: 共 56 页 约 36,680 个字 约 1.755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阶层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四个方面,而以城乡收入差距尤甚,对居民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高,已然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利因素。
我国学术界不乏论述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或发展的文章和著作,但专门重点介绍和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却不是很多,况且这些文章也往往只侧重于数理和实证分析,很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本质作深入探讨,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于经济发展全过程的内在机理也缺乏清晰的表述。本篇论文力图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这便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从研究思路上讲,本文重点剖析了两个概念,一为城乡收入差距;二为经济发展。前者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中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两个方面;后者分析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这两个有区别,又统一的概念。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分别从城乡相对差异和全国总体的角度研究了不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投资,进而净出口的影响,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主要从制度上说明持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而阻碍了城乡一体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从方法上讲,本文以辩证法为指导,以矛盾分析法为主线,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实证和规范,本质和现象相统一。本文既有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又有对现实状况的研究,力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最后还针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出了原则性的政策建议,这便做到了实证和规范的统一;本文的重要特点是力争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丝剥茧,探寻其本质所在,然后再以得出的本质为指导,分析众多的经济现象,这便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从主要内容上讲,本文首先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予以详述,分别基于城乡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从城乡相对的角度)、引入城乡收入差距φ的IS-LM模型(从全国总体的角度)和工农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三个方面;其次,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状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显性和隐性部分以及合理和不合理部分两个方面;再次,从城乡相对差异的角度和全国总体的角度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投资,进而净出口,从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然后,从经济制度的层面阐述了持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城乡一体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从而造成了市场机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双失灵;最后,从原则上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目录文摘英文文摘导论一、选题意义二、研究相关动态及文献综述三、研究思路和方法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一章 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一、基于城乡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二、基于引入城乡收入差距Φ的IS-LM模型的研究第二节 基于工农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的研究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本质二、工农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核心三、工农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的辩证关系四、持续拉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二章 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一、城乡居民之间的名义收入差距二、城乡居民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一、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和不合理部分的划分二、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和不合理部分的比较第三章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经济增长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了城乡在消费和投资方面的差距一、城乡居民在消费方面差距的拉大二、城乡居民在投资方面差距的拉大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一、改变了三大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过度依赖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三、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剧烈第四章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阻碍了经济发展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化的原因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第二节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城乡一体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一、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二、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三、加大了易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的风险第五章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发展农业生产,拓宽增收渠道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消除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第二节 加快城市化进程,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二、改革城乡二元金融体系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参考文献相似论文,52页,F124.7
F0-0,71页,F124.7,65页,F124.7
F224,41页,F124.7
F203,50页,F124.7,39页,F124.7
F224.7,49页,F124.7,187页,F124.7
F224,68页,F124.7,59页,F124.7 F046,68页,F124 F015,65页,F124,44页,F124.7,59页,F124.7,47页,F124.7,55页,F124.7,54页,F124.7,38页,F124.5,58页,F124,37页,F124.7中图分类:
> <font color=@4.7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其他分类:
> <font color=@1.2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分支科学
& 2012 book.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用城乡统筹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以重庆为例
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快速的经济发展当中凸显出了各种问题,重庆作为相当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城市,其在经济快速发展当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相应的具有其代表性,本文旨在以重庆的过去和现在事实为例,从统筹城乡发展出发,研究如何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_社会_
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核心提示: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给予农民更多的物质利益保障,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然而现实却是,目前的城乡收入比超过3:1;农民社会保障远不如市民;农民纯粹靠农业增收难度较大。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题的要点在哪里?01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没想象那么简单一、3比1:收入差距仍居历史高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给予农民更多的物质利益保障,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然而现实却是,目前的城乡收入比超过3:1;农民社会保障远不如市民;农民纯粹靠农业增收难度较大。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题的要点在哪里?
  0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没想象那么简单
  一、3比1:收入差距仍居历史高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在此之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已经连续多年高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连续下降。但是,尽管这个比值已经从2007年的3.331下降到2012年的3.101,但超过3倍的收入差距仍然惊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总体上仍未得到解决。
  从全国来看,城乡差距还呈现出区域的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小,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城镇内部还是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且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内部,并表现为收入越高,其收入增长速度越快;反之,收入增长速度越慢。该调查还强调,&我国收入差距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与此同时,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直接感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显示,我国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差距大,政府或事业单位养老金中位数,居然是新农合养老金中位数的33倍。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两个
  首先,中国的农民还是太多,人多地少,收入自然下降。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说:&如果农村能够实现规模,一个人种几十亩地,他们的收入就会提高。现在我们农村两亿七八千万人种了18亿亩地,美国三四百万人种了比我们还要多的耕地,农民收入怎能高得起来?&我们应继续坚持&多取、少予、放活&,加快推进城镇化。同时,要让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得依靠土地。但现在由于政策不成熟,农民土地收益基本不能为农民享有。
  其次,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让农村在收入增长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指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在于:一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村资金大量被抽走,农业在资源配置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农产品价格明显偏低、农民工工资明显偏低、征占农村土地补偿价格明显偏低,农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不统一,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农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
  长期的低收入,不仅使农民社会地位低下,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许多农民兄弟怨声载道。
  02 收入差距如何弥合?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收
  韩俊指出,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三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从实际情况看,这几年农民的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因此今后再靠农业增收实现收入增加的难度较大,能依靠的只有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在不断增加,2012年工资性收达到了3448元,接近家庭经营收入3533元这一数字。&陈锡文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保持农产品的合理价格水平,&在完善城市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基本食品供给保障机制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我想大多数人是可以承受的。&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也表示,未来需要通过科技进步和规模化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通过农民技能提高和拓宽增收渠道来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还应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对种粮农民和主产区的扶持力度仍有待继续加大。
  二、还要依赖国家城镇化大战略
  &更重要的是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大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城镇化水平。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过50%,如果到2020年能提高到60%多,将间接促进农民至少增收10个百分点。&苏海南说。
  张晓山表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但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改变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方面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农业收入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距是可能的。
  三、看看固安是怎么做的
  北京固安工业园区的横空出世,让人们感到意外。十年前,这座小县城还是一个传统农业县,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然而京东方、东方新联等纷纷入驻,肽谷生命科学园、航天科学城等产业园区拔地而起,让这个距离天安门仅百里之遥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初露峥嵘。
  进入新世纪以前,固安的发展并不顺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的项目更是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固安将目光转向市场,希望与专业化开发区运营企业合作,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2002年,固安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随着园区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固安工业园区开始进行产业整合,在传统产业中增加科技含量,侧重引进经济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企业,逐渐降低低端产业的比重,完善产业链条,向价值链高端产业进军,打造高端产业园区。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园区建设的不断成熟,吸引了京东方、东方新联等大量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固安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截至2012年末,园区累计签约项目286个,总投资近500亿元。2009年以来,固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超过20%。2011年,固安财政收入达到13.28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6.6倍,到2012年,财政收入已将近20亿元。
  03 提高收入比要有&四个警惕&
  提高劳动报酬所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益处,但对于劳动报酬占比的提升,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警惕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除了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引起货币贬值外,最为常见的是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劳动力作为产品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其报酬的增加对于生产厂商而言意味着生产成本的直接增加,因而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企业会毫不犹豫地提高产品价格以收回成本,给物价上涨带来很大隐患。
  第二,警惕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适度的收入差距能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但差距扩大而带来的严重社会不公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当前,行业间收入差距、行业内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由当前的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可以看出,现处于高职工工资水平的行业,均为产品需求弹性较小的行业,其生产成本上涨容易转移至产品价格,故其劳动者报酬的上涨阻力较小;而其他制造业的产品受困于需求弹性,成本上涨转移困难,其劳动者报酬上涨的阻力会比较大。可以预见,新一轮劳动报酬上涨呼声很可能会让那些已经高工资的行业工资更高,进一步扩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此外,在各行业内部劳动者的报酬差距早已为社会各界所熟知,企业高管的薪酬一直颇受争议。而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的报酬实际上是调整企业内部的分配,如何提高完全取决于企业和劳动者的博弈,在这博弈中即便劳动者一方获利,其中更多的利益亦会是流向高层决策者的口袋,进一步扩大企业内部权力阶层与中低层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第三,警惕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热情下降和低水平代际重复。一直以来,我国居民对于子女教育的投资都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其目的直接指向稳定的高收入工作。随着提高最低工资,让一大部分低收入群体大大受益,面对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和毕业后相差不大的收入,一部分家庭,尤其是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低端劳动者会采取短期行为,让成年子女工作而不是接受高等教育。这样的结果会使这些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本就不高的劳动者安于现状,处于低水平代际重复。
  第四,警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持平甚至倒挂。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指的是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要素报酬,这可能会缩小从事科学研究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差距,而这种情况对于一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结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小步走,慢慢来,稳扎稳打才是可行之道。
[责任编辑:张虹(实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