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影响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变动的主要因素

重庆人口与民族
&&&& & & & & & & & & & & & & & & & & & 重庆人口与民族&& & & & & & & & & & & & & & (原重庆教育学院地理系张廷义) &&& 重庆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多民族的直辖市,是长江三峡工程移民的重点地区。研究人口基本状况、分布、变迁、移民等问题,对重庆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人&口&概&述
&&&& 一、人口数量及变化 &&&&(一)我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1997年,重庆市人口出生率为13.60‰,死亡率为7.36‰;自然增长率为6.24‰,年末总人口达到3&042.92万人。2000年末,人口总数已增加到3&091.09万人,农业人口2&430.20万人,占78.62%,非农业人口660.89万人,占21.38%。 重庆直辖市初,人口3022万人,同期北京总人口1259万人,上海总人口1419万人,天津总人口948万人,重庆市总人口约等于前3个直辖市的人口总和,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在3022万人口中,农业人口2440万人,占81%,重庆也是农业人口比例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少数民族人口17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2%,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二)重庆人口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时,重庆人口约为100.3万人,县时,人口发展到630.1万人。1983年合并永川时辖9区12县,人口为1389万人,1996年末人口达1529.7万人。日,八届人大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包括原四川省的万县地区、涪陵地区、黔江地区,重庆人口达到3022万人,2000年末,发展到3091.09万人。从100万发展到3091万人,48年间人口增加近30倍。重庆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因行政区域的数次扩大;另一方面也有人口自身的增长。 从直辖前的9区12县的人口增长资料分析:&1949年总人口约为836万人,1983年达到1389万人,34年间净增了553万人,增长幅度为66.1%,平均每年增加约17万人。其人口自然增长经历了“两高”、“一低”逐步转向控制的过程。1950年至1958年期间,由于政治形势好,生产力大解放,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出现了全市性第一个生育高峰期,持续时间8年,&其中1954年出生率为最高,达36.23‰。&1959年至1962年期间,&由于国内外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出生率急剧下降,死亡率猛增,出现了我市第一个生育低潮,持续时间4年,自然增长率平均为负10‰以上。1963年至1975年间,前3年由于党中央很快扭转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困难,经济复苏快,人民生活好转,使出生率出现了补偿性猛增。1963年出生率高达56.7‰,出现了全市第二个生育高峰期,其中1968年、1969年、1970年3年间平均出生率为30‰以上,高峰期持续了13年,这在我市生育史上是罕见的。市委、市府领导充分认识到了人口过剩的严重后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使人口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重庆市从1971年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70年代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5.28‰,80年代为6.74‰,90年代进一步下降到5.68‰,基本实现了人口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总量仍在不断增长,1990年底,全市总人口1483.7万人;1996年底,全市(含涪陵、万县、黔江)总人口达3022.77万人,100万人口以上大县达七个,除1990年已达百万人口的合川、江津、巴县、江北县外,永川、开县、云阳县人口都超过100万人。到2000年,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县(区)则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有所变化,巴南区人口下降到86万人,渝北区人口下降到80万人,&涪陵区人口超百万人,而万州区则取代合川成为我市第一人口大县(区)。 (三)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市人口出生率处于较高水平。50—70年代,出生率一般在30‰。70年代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5‰以上;80年代人口平均增长率为6.74‰;90年代人口平均增长率为5.68‰。人口增长速度减缓。见表9-1 表9—1&&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指标 时期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指标 时期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57年 27.32 10.98 16.34 1990年 14.62 6.73 7.89 1962年 24.36 15.53 8.83 1995年 13.16 7.17 5.99 1965年 38.03 11.01 27.02 1996年 13.63 7.18 6.45 1970年 38.99 9.82 29.17 1997年 12.20 6.91 5.29 1975年 28.06 8.31 19.75 1998年 11.64 7.09 4.55 1978年 9.91 6.52 3.39 1999年 10.01 6.74 3.27 1980年 11.16 6.46 4.70 2000年 11.43 7.98 3.45 1985年 13.10 6.80 6.30
二、人口结构 &&&&(一)人口性别构成—性比例失衡 研究人口性别比例的状况,对于人民生活及各种需要,对于政府调整婚育政策及控制人口的措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6年末,全市人口总计3&022.77万人,其中男性为1&575.31万人,占总人口的52.1%,&&女性为1&447.46万人,占总人口的47.9%,性别比为108.77。&2000年底,&&全市总人口3&091.09万人,其中,男性1&611.68万人,占总人口的52.14,女性1&479.41万人,占47.86,性别比为108.94,略有上升。在各区、市、县中,最高是城口县,性比例达116.60,男女比例失调严重;最低的是万盛区,性比例为100.9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3.0,但男姓人口仍多于女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人口性比例失衡严重,全市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132.27万,也就是如果全市男女就地婚配,将有132.27万男性人口独身,这将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因此,首先应消除重男轻女的封建主义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其次,应鼓励外地女性来本市安家落户或本市男子离开本地到外地干事业,以协调重庆的人口性别结构。据统计,同期北京市的性比例为96.40,天津为99.70,上海为97.00,这三个直辖市的女性人口都较男性为多,如果与这三城市“联姻”,重庆的资源、市场,其他三市的信息、资金、技术乃至人口就可以相互补充,达到合理配置,彼此都有利。所以加强四市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放宽户口管理政策,加大人员流通,可以缓解性比例失调这一矛盾。 &&&&(二)人口年龄构成——老年型人口 &&&&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反映劳动力状况、社会负担情况、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调整不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国际通用的是三种主要年龄界限,将人口划分为幼年组(0—14岁),成年组(15—64岁)和老年组(65岁以上)三组。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重庆市少年儿童系数为21.7%,老年人口系数为5.83%,老少人口占总人口的27.53%,成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达72.47%,年龄中位数为26.38岁,人口年龄构成属成年型。但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所占比重仍较大。劳动适龄人口占70.23%,抚养系数为42.20%。到2000年,少年儿童为677.78万人,占21.93%;成年人口为2167.57万人,占70.17%,老年人口为244.10万人,老龄人口比重达到7.90%,老年负担系数达到11.26%,全市人口已进入老龄化人口行列。 人口老龄化浪潮已经来到,如何既保障老年人口的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突出的人口问题。 &&&&(三)人口职业构成——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 直辖初期,重庆城镇和乡村从业人员合计1&687.46万人,占总人口的55.8%。其中,&国有、集体、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口294.63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6.74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41.94万人,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1&330.44万人。约80%的从业人员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小型工厂,城镇从业人员只占20%。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56.3%;从事第二产业人数占22.0%;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占21.7%。同期,全国城镇从业人员19&815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68&850万的29%,乡村从业人员49&035万人,占71%,重庆市低于全国城镇从业人员水平,全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50.5%,比重庆低。北京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只占10.9%,天津只占16.9%,上海仅为9.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北京占总从业人口比重达50.7%,天津占35.4%,上海占41.9%,与前3个直辖市比较,重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明显偏多,高于上海近5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明显偏少,低于北京近30%,这与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到2000年,重庆城镇和乡村从业人员总数为1&695万人,占总人口的54.84%,其中,国有、集体、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口254.04万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45.50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77.70万人,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1&313.80万人。城镇从业人员占22.49%,比直辖初上升了1%。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905.48万人,占53.4%;从事第二产业人数293.66万人,占17.3%;从事第三产业人数495.86万人,占29.3。从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较直辖初上升了近8%,但与其他三个直辖市比差距仍然很大。这一方面是重庆直辖市的特殊性:大城市与大农村“二元结构”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重庆市经济的确落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大势所趋。 &&&&1996年,重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95万人,失业率2.98%,略低于全国3%的失业率。2000年,重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15万人,失业率3.5%,与全国基本持平。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降低失业率的必然措施。 &&&&(四)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较快 &&&&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面对当今不断更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努力提高我市人口素质,将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前进,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直辖初期,重庆市有各级普通学校24098所,在校学生数4727667人,占总人口的15.6%,毕业生1075428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所,在校学生83764人,毕业生21808人;各级成人学校119402所,在校学生2840167人,毕业生3895056人;成人高等学校25所,在校生66137人,毕业生21680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有28个区市县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占全市区县总数的65%,覆盖人口1992万人,覆盖率63.6%。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有20个区市县,占全市区县总数的47%,覆盖人口1208万人,覆盖率40%。公共图书馆藏书8231370册,每4人拥有一本馆藏图书,总流通人次达254万人次。 2000年,全市共有小学14730所,在校学生276.1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初中阶段学校1287所,在校学生126.7万人,初中毛入学率94.9%。高中阶段学校703所,在校学生43.1万人。拥有普通高校22所,招生5.26万人,在校学生13.25万人。在校研究生6233人;成人高校19所,在校学生8.36万人;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达21.6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2%。“普九”人口覆盖数达2624.86万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85.79%,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全市有33个区县(市)通过了“两基”检查验收。 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80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859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9413人。 (五)城乡人口——城市化水平低 1996年末,重庆市总人口3022.77万人,非农业人口577.11万人,占19.1%。其中,原重庆市非农业人口415.18万人,占总人口大27.1%;原万县市非农业人口83.94万人,占10%;原涪陵市非农业人口51.99万人,占总人口的14%;原黔江地区非农业人口26.05万人,占总人口的9.3%。原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9%近10个百分点。2000年,全市有1022.78万人居住在城镇,占总人口的33.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68.31万人,占总人口的66.91%,仍然是原重庆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其余三地则很低,落后于我市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快我市的城市化进程,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城市的现代文明。 三、人口的分布 &&&&(一)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及分布特点 人与一定的地域相联系,人口分布反映一定地区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状况,是政府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决策的依据。 1.人口分布不平衡&& 1996年底,重庆总人口3022.77万人,土地面积82402.95&km2,人口密度为367人/&km2。2000年,全市总人口3091.09万人,人口密度增加到375人/&km2。但分布很不均匀(见表9—2)。总的来讲,原重庆人口密度远大于新划进来的地区。原重庆人口密度为674人/km2,其余地区平均为259人/km2。在40个区县(市)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渝中区,为26589人/&km2,最小的是城口县,只有66人/km2。从行政区域看,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经济较发达的原重庆地区人口密集,人口密度是同期全国人口密度的6倍多。其次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万县、涪陵地区人口密度较小,约为全国人口密度的2倍。较落后的黔江地区人口多散居于广大农村,人口密度最小。从地域看,西部人口密度多在500人/&km2以上,东部人口密度多在300人/km2以下,大致可以原重庆与涪陵的行政区划线为界,西部为人口稠密地区,东部为人口相对稀疏地区。 表9—2&&&重庆人口密度(2000年) &&&指标 地区 年末总人口 土地面积 人口密度 &&&指标 地区 年末总人口 土地面积 人口密度 万人 km2 人/&km2 万人 km2 人/&km2 总计 02.95 375 璧山县 60.54 912.41 664 万州区 167.28
梁平县 88.00
涪陵区 110.75
城口县 21.53
渝中区 58.23 21.90 26589 丰都县 77.17
大渡口区 20.28 94.39 2149 垫江县 87.84
江北区 46.04 213.52 2156 武隆县 39.53
沙坪坝区 66.45 383.45 1733 忠县 98.06
九龙坡区 71.21 443.03 1607 开县 150.05
南岸区 46.29 278.78 1660 云阳县 127.07
北碚区 63.17 755.42 836 奉节县 99.06
万盛区 26.93 565.58 476 巫山县 59.13
双桥区 4.45 37.48 1187 巫溪县 50.65
渝北区 80.27
石柱县 51.08
巴南区 86.12
秀山县 59.05
黔江区 49.02
酉阳县 72.46
长寿县 88.03
彭水县 61.84
綦江县 94.89
江津市 145.50
潼南县 90.71
合川市 151.18
铜梁县 80.52
永川市 103.91
大足县 91.89
南川市 64.27
荣昌县 80.64
2.人口分布特点&& 具体而言,我市人口的地区分布有四个特点:一是城区人口稠密,乡村地区较稀疏。如渝中区是我市政治、商业、贸易、金融中心,每平方公里住26589人。大渡口区是我市主要工业区,每平方公里为2149人,若扣除农村部分,人口密度更在每平方公里15000人以上。而诸如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大足县及原万州、涪陵、黔江地区的许多县人口密度则较稀。如潼南县人口密度为572人/km2,开县为379人/km2。二是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较密,贫困地区人口较稀。如璧山县人口密度为664人/km2,潼南县572人/km2;梁平县人口密度为466人/km2,巫山县只有200人/km2,城口县仅有66人/km2。三是沿江两岸及交通干线附近人口稠密,远离江河、交通干线的地区相对较稀。我市的嘉陵江、长江两大水系,建筑物依山傍水;群众沿江而居,自古以来是天然的聚居区,形成了沿江两岸人口稠密,其他地区相对较稀的地理分布格局。如地处嘉陵江、长江边的合川市、长寿县、忠县、云阳县,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642人、622人、449人、350人,相对高于其余地区。四是平坝丘陵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较稀。如地处丘陵地区的合川市、永川市、潼南县等地比山区的綦江县、江津市、万盛区人口密度要高,梁平县、忠县、垫江县、秀山县人口密度相对较山区、大山区高。如山区地区的奉节县人口密度为242人/km2,巫溪县为126人/km2,武隆县为136人/km2,西阳县为140人/km2,城口县为66人/km2。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重庆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以简单划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 主要是海拔高度和水体影响我市人口分布。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世界范围而言,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技1000米以下地区,其中,世界人口的90%居住在4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重庆也不例外,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平坝区,这主要是因为丘陵平坝区既有适于耕种的耕地,更有优越于山区的气候适合人类聚居。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为人类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这就使得人类大多沿江沿海分布。重庆的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等水体沿岸聚居了众多的人口,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2、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生产力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一致。重庆市生产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城镇、江河沿岸、主要交通线沿线,因此人口分布也集中分布在城镇、江河沿岸及主要交通线。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经济水平高则人口密度大,如重庆城区和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则人口密度小,如城口县、黔江各地。 &&&&&
第二节&&&&民&&&&族
&&&&重庆市境内民族众多,除汉族外,还有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4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共50个少数民族。直辖初期,全市总人口中,汉族2868万人,占94.25%,少数民族175万人,占5.75%。2000年,全市总人口中,汉族2892.15万人,占93.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8.30万人,占6.42%。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构成与分布
&&&&(一)少数民族人口构成 &&&&在统计的22个少数民族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6万人,其次是苗族,有53万人,这两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8%,其它20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5.2%。其中,人数最少的傈僳族,只有几十人。人口1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个,土家族和苗族,人口人之间的少数民族6个,它们是:回族、蒙古族、满族、彝族、侗族、藏族,人口在100—1000人之间的少数民族10个,它们是:布依族、壮族、白族、仡佬族、傣族、哈尼族、纳西族、羌族、朝鲜族、佤族;人数少于100人的民族有维吾尔族、拉祜族、水族、傈僳族等,在所有少数民族中,男性占53.4%,女性占46.6%,性比例为114.7,严重失衡。 (二)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重庆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江地区,主要为土家族、苗族。5个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55%,其余各地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都相当小,只有0.2%左右,在22个主要少数民族中,土家族、苗族、蒙古族、侗族主要居住在黔江地区。土家族在原万州地区各县居住的也不少,有一万三千人,另有几千人居住于原重庆和涪陵市。苗族在原重庆的綦江、万盛、南川、江津和涪陵市居住的也有近万人。其它各民族除满族和回族在涪陵、万州、黔江有小规模分布外其余的少数民族都呈零星分布。最突出的是维吾尔族和拉祜族,分别只有2人和12人居住在万州、涪陵。原黔江地区所辖秀山等5县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人民能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 &&&
二、主要少数民族简介 (一) 土家族 &&&&全国共有570万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原四川省黔江地区。其中,黔江地区有土家族104万,占全国的1/5左右。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2000年以前,即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和重庆黔江一带。宋代以后,土家族被称为“土民”、“土蛮”、“土兵”等。关于土家族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来源于秦灭巴后,定居于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二说认为土家族主要来源于湘西土著和进入此地的巴人,与汉人融合而成;三说为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从现有的史迹可推断,大约五代以后,土家族便开始形成为单一民族。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无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善于渔猎,其经济文化发展受汉族影响较大,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近几十年来,土家族的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民族自治地区建立了冶金机械、电力、煤炭、纺织等工矿企业。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专业人才正在成长。 土家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以摆手舞、史诗、山歌等最为著名。& 土家族住房一般是长方形,三间。山区有一种“吊脚楼”,多建在风景秀丽之处。这种楼一般多为九柱落地,横梁对穿,楼台悬空,飞檐上翘。独有绕楼的曲廊上,有一排廊柱悬于空中,如楼吊脚,故名。 &&&&土家族有很多节日,重要的有社巴节、六月六、中秋节、过年等。“社巴节”,&从正月初三至初七,有的地方称“调年”,这是土家族民族传统中最隆重的节日。 (二)苗族 &&&&苗族历史悠久,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重庆等地。人口739.8万人(1990年)。其中,原黔江地区有苗族40万人,约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5.4%。苗族自称“牡”、“果雄”、“模”、“毛”、“蒙”等,一般以服饰和居地不同,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称,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住地分散,苗语分成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方言区。苗族原没有统一文字,建国后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通用汉文。 &&&&历史上苗族人民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进行了不屈的斗争。苗族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苗族人常用唱歌舞蹈表现自身情感,苗族所独有的银饰工艺品、桃花、蜡染已响誉世界。近十多年来,苗族人不但搞活了民族经济,还加强了同外部世界的广泛联系。 苗族的重要节日有赶秋坡、苗年、吃新节等。立秋这天,身着节日的盛装,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集会地点,举行一年一度的“踩秋”活动。&“苗年”苗族称之为“郎卯”,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农历十月的第二个或第三个卯日。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分析 &&&&黔江地区于日经国务院批准改设黔江开发区,隶属重庆直辖市,所辖黔江、石柱、彭水、秀山、酉阳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幅员面积1.69万km2,总人口284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全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三峡工程库区特征于一身。 1.具有发展工农业的优越条件&& 这里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达1200h,无霜期280d左右,平均温度14—16℃,年积温5000℃左右,年降雨量毫米,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土地资源丰富,有林地1000万hm2,宜牧草地和林牧兼用地584万hm2,耕地309万hm2。区内河流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362万kW,可开发量达250万kW。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汞矿、锰矿、煤矿、铅锌矿、大理石等储量相当丰富,开采价值极大。生物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有水杉、秃杉、珙桐、银杏、鹅掌楸等国家一、二类保护植物多种,经济林品种繁多,药材数百种,黄连、白术、五倍子、金银花、黄柏、杜仲、元胡等药材产量居全国之冠。此外,畜产品也相当丰富,石柱县是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秀山鹅也远近闻名。形成了“南鹅北兔中牛羊”的畜牧业发展格局。烤烟更是全区最大的支柱产业。 其次,工业门类初具规模。能源、建材、采矿、轻纺、卷烟、化工、医药等工业门类初具规模,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将越来越庞大,为比较薄弱的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第四、政策优势。国家的扶贫政策是相当有利的条件。黔江人民只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黔江的明天定会非常美好。 2.相对落后的经济&& 从黔江发展的历史看,解放以来,黔江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主要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88年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将黔江、石柱、酉阳、彭水、秀山5个民族自治县从原涪陵地区划出近十年来,更是谱写了黔江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十年创业制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温饱基本解决,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崛起了一座新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年创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黔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向比发展快、变化大,但横向比差距还很大,仍然是重庆市目前“最大、最穷、最特殊”的地区。从“黔江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比较表”中可以看出:黔江的主要经济指标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看,都有很大的差距。各项人均指标仅为重庆的1/2-1/3,为全国的1/3-1/5(表9—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黔江比重庆市其他地区要落后10年左右。 此外,到1997年,黔江开发区还有67.5万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3.8%,年收入低于400元的极端贫困人口有10.1万人,占重庆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有37万多人未解决饮水问题,是国家仅有的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所辖5县均属国家级贫困县。到2000年,各县通过对口扶贫和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绩,均实现了整体越温达标。但贫困人口总量仍然较大,还有近40万人未实现脱贫。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群,既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对整个重庆市来说,也是一大难题。要实现重庆直辖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各族人民共同致富的目标,必须解决好黔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表9—3&黔江主要经济总量指标与全国比较&(2000) &&&&&&&&&地区 比较指标 黔江开发区 重庆市 全国 亿元 比重庆低 比全国低 亿元 亿元 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 67.78 04 第一产业 25.76 283.3 14212 第二产业 20.31 656.6 45488 第三产业 21.71 649.7 29704 人均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53
第一产业 878 38 245 916 1123 第二产业 692 24 3594 第三产业 740 02 2347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84
农民人均纯收入
& (二)、解决脱贫的主要途径 脱贫,就是要在国家和地方的扶持下,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性生产建设,发展商品经济,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1.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切实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 把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搞上去,这是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迫切需要。在扶贫开发中,既要稳定旧有粮食种植田地,又要集中力量改造中低产田土,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人均占有量。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多种经营,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家庭饲养业,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努力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 2.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努力改善交通、通讯、能源、农田水利、市场、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是关系到贫困地区经济长远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大事。也只有这样,才能招徕资金,留住人才,促进发展。 3.开发利用当地资源,面向市场,发展支柱产业&& 贫困地区在开发中,坚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特色产品为目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等,选择本地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和扶贫效益明显的产业项目,进行合理地开发,逐步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如黔江、石柱等地的烟叶、秀山的白鹅等,已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起连通千家万户参与开发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之路。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 4.重视基础教育,加强技术培训,推进科技开发&&& 要切实抓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做好扫盲工作,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低。第一,要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扶贫开发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采取各种形式培训各种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第二,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贫困地区引入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引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扶贫开发的科技含量,使贫困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第三,劳务输出。把劳动者从农田生产上转移出来,发展各种经营或务工、经商服务,对稳定解决农民温饱、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人打工,全家脱贫”。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学到了本领,回乡后必将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第三节&&人口增长预测及人口迁移 &&&&& 一、人口增长的目标、原则 从我市人口基数大、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生育观念相对滞后等市情出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少数民族生育政策,搞好城镇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是我们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重庆市人口增长的目标力争从现在起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2020年人口基本实现零增长。 二、人口增长规模预测 &&&&(一)、指导思想 &&&&本着立足实事求是,立足长远,立足全局的宗旨;从我市人口基数大、地域广、农村人口比重大、群众生育观念相对滞后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全民文化素质不高、有相当比重少数民族人口、三峡移民和扶贫任务都比较繁重等市情出发;在考虑预测参数时既体现了国家从严从紧控制人口增长的指导思想、现行生育政策和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水平,各城镇群之间的经济、技术、文化、生育水平、工作基础的差异,移民搬迁过程中可能导致计划外生育增多等因素;力求做到预测结果既符合“把我市建设成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经济中心”的宏伟目标,又能经过最大努力可实现。 &&&&(二)、预测方法及结果 &&&&通过生育参数、死亡参数和人口迁移参数,建立分孩次生育率和分年龄死亡率模式,运用年龄移算法,得到出生和死亡总人数,加上机械人口预测得到总人口及相关指标。 1.出生人数预测&& 通过资料整理和参数选择,获得分孩次年龄段生育率,建立分孩次生育模型。运用年龄移算法,对现有各年龄妇女进行推算,得出每年底处在15-49周岁的育龄妇女人数,与上年度同年龄妇女数平均,得到各年度平均年龄妇女人数,再乘以生育参数的多年度分孩次年龄段生育率,获得分孩次、分年龄的出生人数,加总得出生总数。 2.死亡人数预测&&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死亡人数的多少取决于现在人口特别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年龄段死亡率水平两个因素。通过年龄段测算,前一年底分年龄人口数与后一年进入到高一年龄的人口数之差即是分年龄死亡人数,相加可得死亡总数及死亡率,出生后死亡计算在0岁组死亡之内。 3.预测结果及评价&&& 第一、出生水平。2000年全市共出生35.22万人,出生率为11.43‰,比1996年的15.18‰下降3.75个千分点。按此预测,到2020年将出生35.53万人,出生率为10.81‰。我市出生人数呈减少趋势,但2006年—2010年这段时期稍有增加。原因有二:首先受原重庆市人口结构的影响。据1996年统计数据,原重庆市总人口占现全市总人口的50.19%,对未来若干年出生人数走势具有举鼎作用。因原重庆在2002年前这段时期,除万盛区、綦江县、江津市有少数山区乡镇可照顾独女户生育二孩外,绝大多数地区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生育水平相对较低,出生率下降幅度较大。近郊区已进入老年型人口并出现负增长。影响主城区人口增长的因素是净迁入人口。其次由于自1980年全面推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这一人口群自2002年后逐步进入婚育期,依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可照顾生育二孩的政策依据,则这部分人口群2006年后政府将照顾生育二孩,这一政策因素必然带来孩次率的变化,因此从2006年后一孩率调整为70%,二孩率调整为25%,多孩率调整为5%。从而总和生育率由1.425上升为1.800,每年出人数相应增加。2006年出生人数35.59万人,出生率为11.17‰,自此重拾升势,但出生人数总量至2020年将始终维持在38万人以下。 &&&&第二、死亡水平。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使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但是由于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我市人口老化正步步逼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必然带来死亡率的上升。因为人口老化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主要的。所以今后死亡率呈缓慢递升状态。1996年死亡22.45万人,死亡率7.34‰;2000年死亡24.59万人,死亡率为7.98‰;2020年为32.01万人,死亡率为9.73‰。 第三、人口总量。2000年全市总人口增加到3091.09万人,比直辖初增加68.32万人,年增长速度为6.03‰;到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3280.78万人,比2000年增加189.69万人,年增长速度为2.75‰。增速较2000年前明显放慢。从预测结果可看出:我市未来二十年内人口总量继续增大。这主要是重庆市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占相当比重,这些地区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可普遍照顾生育二孩或独生女户生二孩,出生率处在一个相对高的区间。只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参加生育的人群仍较为庞大,受人口增长惯性亦即生育周期的内在影响,重庆市未来人口将呈缓慢惯性前滑。 &&&&第四、自然增长情况。由于受出生人数减少和死亡人数增加双重作用的影响,自然增长逐年减少。1996年自然增长23.97万人,自增率7.84‰;2000年自然增长10.63万人,自增率为3.45‰;至2020年自然增长3.52万人,自增率为1.07‰。 &&&&第五、人均期望寿命。人均期望寿命受婴儿死亡率的影响,今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法接生的普及、母婴保健法的深入实施,婴儿死亡率将逐步下降,从而导致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从预测年的结果看,反映了这一趋势。 (三)、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对策 1.未来二十多年人口发展趋势&& 我市人口规模在2020年前仍将继续扩大。受年龄结构和二孩生育比例过大影响呈缓慢惯性前滑。如果不考虑机械增长,到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3280万人,如果考虑机械增长因素,按每年平均迁移进入本市3万人计,将增加机械迁移人口73万人,总人口将增加到3353万人。 首先,2000年人口数量仍然庞大且继续膨胀。主要原因:第一、生育观念。我市深丘山区所占比重较大,农业生产主要以手工劳动方式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男性与女性从生理角度上体力前者优于后者,故添丁壮口是绝大多数农民生育目的之一。我国是有两千多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方式沿袭至今,农村人口暮年无任何生活保障,故养儿防老是绝大多数农民生育目的之二。为了解决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少生与家庭手工劳动方式要求多生之间的矛盾,我市出台了《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在体现从严从紧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对山区和边远高寒大山区的群众照顾生育二孩。第二、民族政策,在我市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较大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群众可照顾生育二孩。第三、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之后出生的独生子与独生女二十年后的2020年左右将陆续进入婚育期,而按《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可照顾生育二孩。第四、超生。九十年代初我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它不是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物质高度发达导致人口的低增长,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依靠行政手段使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群众生育观的转变是不自觉的。因此,目前取得的工作成效是相当脆弱的。农村人口只要管理疏忽,就会超生。1996年统计,计划外二孩有4.5万人。以上诸因素决定了我市未来时期二孩出生占相当大比例,二孩率从1996年的22%将升到2020年的26%。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不会有显著下降,每年出生人数将维持在36万人左右,出生率也将在11‰左右徘徊。 其次,我市将逐步步入老年人口阶段。&按人口学界的一般观点:老年人口系数达到7%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依此标准,我市已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人口,其老年系数为7.9%。以后将逐次上升,到2020年老年系数将上升至18%,即每10人中就有2个老者。 &&&&导致老年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一是自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育龄妇女生育孩次明显减少,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减少,65岁以上人口比重相应增大。二是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一些地方病、传染病得以有效控制,人均寿命逐渐延长,高年龄段人口死亡率较低,65岁以上尚存人数逐年增多。 &&&&第三、人口死亡水平即将上升,但增速缓慢。其规律是非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地区死亡率领先上升,如重庆中心城镇群的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南岸区、双桥区及龙宝区、枳城区;其次是经济相对发达实行一孩政策的县份紧随其后上升,如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等;再次是经济比较落后实行只生一个政策的县份的死亡率相继上升,如潼南县、垫江县、丰都县等;最后山区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死亡率也会跟着上升,如巫山县、巫溪县及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等。 &&&&影响死亡水平有互为反作用的两个因素:一是未来二十年内,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群的身体素质将普遍提高,一些现在看来还无法治愈的疾病将被攻克,新法接生将在广大农村普及,“母婴保护法”的执行和初级卫生保健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婴儿死亡率将继续下降。这一因素对死亡率的下降将是渐进的、微小的,不会发生根本性质变;二是受年龄结构影响,人口老化程度逐渐加重,由于老年人口绝对数量逐渐庞大,其死亡率对总人口的死亡率起举足轻重作用,两者互为反作用因素的综合影响,人口老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将显著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对死亡率的降低作用。 &&&&第四、人均寿命将进一步延长。&随着至202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和“母婴保护法”的深入实施,新生婴儿死亡率还将下降,广大农村地区下降潜力仍然可观。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因此我市将出现总人口死亡率逐渐上升,婴儿死亡率逐渐下降,人均期望寿命逐渐延长的独特现象。 &&&&据预测,1996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为69.31岁,其中男性人口为67.95岁,女性人口为70.81岁。男性人口寿命比女性人口寿命要低。2000年,总人口期望寿命增至70.02岁。到2020年总人口期望寿命达到73.61岁,男性人口达到72.10岁,女性人口达到75.31岁。 &&&&第五、劳动力资源仍很丰富但高龄劳动力多,城市后备劳动力出现不足或短缺。广大农村将是今后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力资源市场。我市虽然人口出生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是,建国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直到2020年尚未退休,这一庞大的人口群体一直维持着重庆市劳动力规模且显得十分丰富,但高龄劳动力多。再则,预测期每年大规模的机械迁入人口为重庆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1996年全市劳动年龄人口为2158.5万人,2000年为2164.8万人,到2020年为2229.3万人。可见未来24年劳动力资源绝对数量仍很丰富。 &&&&但从后备劳动力看:全市1996年为121.4万人,2000年为146.8万人,到2020年减少到95.6万人。后备劳动力的减少预示着我市生育率较低的城区和经济发达的城郊农村劳动力将出现不足或短缺。由于目前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较大,且今后生育率仍较高,未来24年内不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相反还会缓解目前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因此,农村将是城市后备劳动力市场。 &&&&第六、机械人口将有大的增加。随着重庆直辖市的设立和三峡库区建设两大机遇,重庆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将有所增加。根据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今后主要是向外围组团发展,随着新区的开发,资金、技术的引进,在外围组团将有大规模人口迁入。预计全市2012年后机械净迁移每年达到10万人,主城区范围2008年后每年达到10万人。 2.未来人口发展对策& &我市在未来相当时期内人口形势是严峻的。庞大的人口规模和缓缓下降的生育率将在方方面面制约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有关人口学家的结论,每平方公里陆地可承载160人推断,我市适度人口应为1317万人左右。2000年总人口与之相比,多了1774万人,多出来的这部分人在理论上将作为纯粹的消费者,消耗大量社会财富。 第一、坚持发展生产力,重视科技开发。一是今后要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创造最大数量的社会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有大的提高,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通过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口低增长的模式已提示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人们生育行为的内在因素。当今农村还是以手工劳动方式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民致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尤其是男劳力的多少,同时,老人缺乏生活和医疗保障,所以在生儿育女的问题上,个别置计划生育法规、规章于不顾,一心要“多生娃,生男娃”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要变计划生育为绝大多数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生育观念。三是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雄厚的资金,能够应付即将来临的“灰色浪潮”,也就是人口老化,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重点发展外围组团,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从我市2000年人口分布情况看:主城区人口极为稠密,尤其是渝中区、江北区、大渡口区,每平方千米达到数千人甚至上万人。主城区若包括流动人口,人口密度将更大。主城区人口过分拥挤,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供应,居民住房,公共交通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今后本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有计划地向城郊搬迁,重点发展外围组团,加快发展小城镇,缓解主城区人口压力。 &&&&第三、从有利于我市经济建设出发,对机械迁入人口实行科学管理。我市主城区及外围组团机械人口将大量增加,迁入人口的素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今后对迁入我市人口进行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行政区域上可分成三个地区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即主城区实行有控制地增长,都市圈范围及镇范围鼓励增长。在具体措施上,一是创造优惠条件欢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及其配偶、子女,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等人员。二是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工作调任,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原籍在重庆而参军、入学或出国留学人员应给办理迁移手续。三是为了使主城区范围机械迁移人口做到有控制地增长,主城区及都市圈迁入人口有较高的素质,除大中专毕业分配外,原籍不在这个范围的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应遵循哪里来回哪去的原则,个人一般工作调动及婚迁人口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容纳费。 第四、大力兴办城乡老年事业。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必然带来人口老化问题,人口老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将十分严峻。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人口老化问题:(1)、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建议在现老龄委员会和老干局的基础上,成立老龄人口工作局。负责老年事业的管理以及老年服务、老年人纠纷、老年人诉讼的处理。市计划委员会应把老年设施的建设纳入每年计划。财政局要把老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城市街道和居民段,农村各村民委员会应配置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人的学习、生活、娱乐的管理。(2)、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同歧视、辱骂、虐待老人的行为作斗争。(3)、制定老年人保护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老年人的权利和义务。(4)、进行老年人口的基础设施建设,给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提供最方便的服务,大力发展敬老院。在城市各单位,农村各村民小组设立老人活动室。市里在目前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再增设二至三个综合型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第五、在农村大力推行独生子女家长养老保险。2000年后,自1980年以来出生的独生子与独生女陆续进入婚育期,届时政策允许他(他)们生育两个孩子,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其父母实行计划生育所付出的牺牲的一种补偿,但独生子与独生女组成的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负担是最重的,即一对夫妇要赡养4个老人和2个子女。在广大农村要求村村都办养老院,国家难以拿出巨额的资金。但可以采用社会融资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的资金困难。即采用独生子女家长养老保险的办法。根据保险合同,每年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的保险金,从60岁开始每年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交纳保险金时政府出一半,自己负担一半。可体现政府对只生一个孩子夫妇的奖励,增加独生子女夫妇的光荣感,同时也有益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减少工作难度。二可解决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办不起保险的问题。三可为政府节约大笔办养老院的资金。 第六、必须把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一切工作的落足点都是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为经济工作服务的,但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只靠控制人口数量不行,还必须提高人口素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因为在劳动力逐渐减少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必须造就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秀人才,必须把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尤其要加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投入。二是今后主城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这里指自然增长)后劳动力相对不足,这就需要迁入大量人口,而这些迁入人口又只能来自农村地区,迁入人口素质不高必然会影响重庆市的经济建设。三是提高人口素质不但有利于经济建设,而且有利于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对我市经济发展极为重要。 &&&&三、人口迁移 &&&&人口的迁移是指人们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移动,其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有远有近,迁移边界的确定因国而异,没有统一标准。根据我国社会习惯和户口管理条例规定,一般把居民迁出原居住的城、镇、乡、社,迁入其他城、镇、乡、社,并且随迁户口,称为人口迁移。人们越过一定地界但不改变定居地和不动户口的移动行为,称为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对于迁出地、迁入地和流出地、流入地的经济社会变化及人口自身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重庆最显著的人口迁移是:三峡库区移民和农村人口的转移。 &&&&(一)库区移民 &&&&2009年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坝前最终正常蓄水位达到175m时,淹没涉及10个县城,101个集镇,移民迁移线以下居住人口72.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55万人,农业人口29.70万人,若加上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增加的人口,实际迁移人口将达113万人,即三峡百万移民的由来。 &&&&三峡工程的建设分三个阶段,涉及到三期水位,相应的移民工作也可分为三大步骤: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前一期水位(90米)淹没涉及重庆岸区三个县,13个集镇,64户工矿企业,安置移民11355人,其中农业人口2699人,非农业人口8556人,截止到1997年大江截流,这一期的工作在原四川省奠定的基础上,我市认真贯彻思想领先,平稳过渡的方针,把移民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推进,使移民工作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截至1997年底,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共安排重庆库区移民项目投资51.72亿元,累计完成44.73亿元,共完成城乡移民搬迁49572人。其中城镇12800人,农村生产安置销号33652人。农村移民土地开发0.71万hm2,建水塘2096口、修水渠581条,城镇迁建已建成县城道路117条,城乡竣工房屋111.01万km2,建成自来水厂15座,工矿企业迁建已开工4711家,形成生产能力的140家,涉及的巫山、奉节、云阳三县的一期移民工作通过了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工作验收组的正式验收,全面完成了一期水位移民工作任务。为满足二期工程的要求,实施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安置提供了保障,积累了经验。 二期水位(135m)涉及重庆库区11个区县178012人,其中农业人口37916人,非农业人口140996人,房屋面积787.42万m2,其中城镇402.10万m2,农村1105万m2,工矿企业279.18万m2,其它1.141万m2,淹没涉及企业416个,淹没耕、园地。自1998年至2003年,共6年时间。在这6年间,移民静态总投资达147.59亿无,占重庆市库区移民补偿总投资的46.77%。搬迁移民449298人,其中农村移民生产安置132967人;平均每年搬迁移民74883人。必须搬迁完毕工矿企业416家,建各类房屋1335.93万m2,其中农村移民住房741.28万m2,工矿企业厂房276.14万m2;平均每年建房222.66万m2,在三期移民中任务最艰巨。 第三期水位175m,淹没涉及16个区县,533133人,其中农业人口257285人,非农业人口275848人。截止2009年全部搬迁完毕,第三期移民搬迁可在第二期指导思想下继续进行,移民资金一部分可来源于2003年机组发电收入,国家投入可相应减少,在总结二期移民的基础上,相信三期移民任务定会圆满完成。 截止到2000年底,已搬迁移民20.78万人,其中,农村生产安置14.2万人;完成投资212亿元。 要圆满完成二期移民任务,必须坚定地贯彻开发性移民政策,进一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强化领导,奋力攻坚,不断探索移民迁建安置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库区经济发展,保持库区社会稳定,确保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的顺利实施。以此作为指导思想,在工作重点和难点上,要力求新的突破。 一是在土地综合开发、发展库区高效生态农业、扩大农村移民安置容量上有所突破。要继续坚持走以土为本,以大农业开发为主,就近安置的路子,采取“三结合、三为主”的办法安置农村移民即: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结合,以第一产业为主;分散安置与集中安置结合,以分散安置为主;生产安置与生活安置结合,以生产安置为主。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区要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效益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要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培育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抓紧研究和制订好实施计划,采取多渠道投入,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搞好试点示范,取得经验和成效。要求每个区县都搞试点,要集中成片形成规模,通过典型引路,促进高效农业发展和农村移民安置。同时要积极探索发展库区旅游业安置移民和扎根库区,异地就业,劳务输出的有效途径。 &&&&二是在迁建企业改组改造,资产重组优化,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名优产业群的构建上有新的突破。要按照“十五大”关于企业改革的精神,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继续坚持把企业迁建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企业深化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利用库区优惠政策和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采取外引内联,选好项目,实行资产重组优化。对一些小型企业要采取兼并、拍卖、租赁等形式,实行组合迁建,提高规模迁建效益。使企业迁建成为结构调整、培育支柱、技术进步、重组优势的过程。迁建企业所需要的款项、流动资金货款,政府要积极帮助落实。同时,在企业技改迁建中,要注意把环境保护纳入统一规划,以实现经济效益、移民安置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要注意研究探索城镇居民安置和二次征地移民安置的有效途径,扩大安置容量,拓展就业渠道,把城镇搬迁与库区城镇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库区投资环境结合起来,使城镇搬迁成为城乡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是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兄弟省市的支援。在库区内土地容量不足的情况下,经国务院批准,组织好迁移上海、浙江等省市的移民工作,保障好他们的生活,让其尽快溶入当地的社会和经济文化生活。同时提倡投亲靠友,减少库区内的人口容量,以求可继续发展。 应当看到,三峡移民既是可行的,也是能够完成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移民是三峡工程成效的关键,这是一项很复杂、很艰巨、规模宏大的社会技术经济系统工程,要将95万城乡居民迁移出来并安置好,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全部进行搬迁重建,地上地下的各种设施进行认真处理,的确难度很大,必须本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研究其实施过程中、实施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高度重视,保证投入,切实让移民搬得出,住得下,收入有保障,生活能提高,使移民地区社会长治久安,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此作为契机,实现重庆经济全面振兴。 &&&&(二)、农村人口的转移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生产与城市第二、三产业的比较效益促使农村人口走向城市;城市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农民的吸引力;现代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与之相适应。就重庆目前而言,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而且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据95年资料:重庆中心城镇群城市化水平应达到35%,而实际仅为27.04%;万州城镇群城市化水平应达到20—35%,而实际仅为9.9%;涪陵城镇群人均工农业产值为3567.88元,城市化水平应达以30—40%,而实际仅为13.9%;黔江城镇群人均工农业产值为2586.92元,城市化水平应达到20—35%,而实际仅为9.04%。截止到2000年,我们仍没有达到应有的城市化水平。所以,要把重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城镇也需要农村人口的加盟。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农村人口到城市谋求职业,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成为必然。 &&&&我们既要看到农村人口转移的必然趋势及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又要看到对就业的巨大压力以及它对城市交通、住宅、供水、邮电、环境等产生巨大压力。人口无限制流入城镇将导致大都会畸形发展。政府应当采取以下对策予以疏导,进行综合治理。 &&&&第一、强化农田基本建设。目前,虽然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但在这不足一亩的耕地上仍可大做文章。加强抗旱、防洪、防涝能力,重点是加强水利建设,精耕细作,从深度上提高生产力。农田基本建设的文章作好了,既可以消化大批农村劳动力,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又可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其中重点要抓21个贫困区县。 &&&&第二、发展乡镇企业。重庆的乡镇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较缓,自身活力也不强,经济效益不稳定,多处于半开闭状态。必须大力整顿和新建乡镇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竞争力,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种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必须予以重视,这是我们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第三、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科技培训。加强农业劳动者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手段。第一可以提高农业开发的技能,第二可以增强他们就地谋生和外出谋生的能力。& &&&&第四、加强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和管理。人口迁移、流动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要掌握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动权,将其引导到有利于四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加强对实际的调查和理论的研究就非常必要。要认真加强农村入城打工者的管理。他们规模大,人数多、范围广,还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和专业队伍进行管理,即使有也还缺乏力度。 总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庆具有广大的农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也相当突出。按照我们的城市发展总体要求,必须有限制地让这些人口进入重庆主城区、缓解大都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积极疏导其流入小城市和集镇,发展当地的第二、三产业。注重开发农村生产潜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注意调研,重视管理,使迁移合理、有序。
互动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浏览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