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名词集锦 朝鲜为什么会分裂

世界当代史问答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当代史问答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世​界​当​代​史​问​答​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0416)《世界当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0416)《世界当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
1.&&&&&&&&
杜鲁门主义&&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宣称共产主义“危害着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负有“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要求国会拨款支持希腊,土耳其政府,镇压国内人民运动等。
2.&&&&&&&&
马歇尔计划&
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援助欧洲复兴”为名,将其势力渗入西欧各国的计划。1947年6月,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故名。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受援国应撤除关税壁垒,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提供给美国;由美国设立经济合作总署,控制“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英,法等17国接受条件,分别与美签订双边协定。原定期限5年,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
3.&&&&&&&&
第四点计划&&
又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新殖民主义政策的一种形式。为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1月的就职演说中提出“四点主要行动原则”的第四点,故名。宣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以帮助它们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困难。该计划于次年为美国国会所接受,成为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48年时处在野地位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概念。丘吉尔的这一外交思想,就是试图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础,希望法、德和解,恢复欧洲均势,并利用原有的殖民地体系,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乃是一个国力日趋衰微的大国在外交战略上的一种无奈选择。它表明,英国外交既想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试图在变化了的环境中不与其传统的利益观决裂。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者“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环外交”曾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5.&&&&&&&&
麦卡锡主义&&
法西斯主义在美国的表现之一。以参议员麦卡锡为鼓吹,推行的代表,故名。麦卡锡在;&#年领导“抵制共产党渗透美国政府机构的活动”期间,操纵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任意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掀起一股反动政治潮流。因其活动发展到指控五角大楼(国防部所在地)的陆军部“姑息共产党”,触怒美国统治集团,1954年12月受到参议院谴责,被撤除参议院常设调查委员会主席职务。
6.&&&&&&&&
小石城事件&&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了一系列案件,确认和保护了美国黑人起码的公民宪法权利。但是美国南方许多州均拒不执行最高法院的判决,坚持所谓“隔离且平等原则”,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1957年夏,该地的教育委员会接受联邦地区法院执行Brown案的判决,允许9名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央高中就读。9月2日,秋季开学之际,该州民主党州长福布斯动用国民警卫队,封锁学校,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后在法院干预下,20日Orval撤回国民警卫队,任凭一些白人暴民捣乱。2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维持秩序,并暂时直接控制了1万名州国民警卫队。在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保护下,9名黑人学生最终得以入学。因此得名“小石城事件”
7.&&&&&&&&
蒙巴顿方案&&
又称“印度独立法”。英国政府制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发表,故名。主要内容是:将印度居民按宗教信仰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巴基斯坦由东,西巴基斯坦组成,两地相距1600公里;王公士邦可加入印,巴任何一方。方案为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印巴分治即据此实行。
8.&&&&&&&&
埃维昂协议&
又称阿法协议,即由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日,有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1830年,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1905年,阿尔及利亚全境沦为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了摆脱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斗争。1954年11月至1962年3月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7年半艰苦的武装斗争,终于迫使法国同意谈判,以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18日双方在埃维昂经过几轮谈判,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惯称埃维昂协议。同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进行自决公民投票后宣布正式独立,结束法国在阿尔及利亚133年的殖民统治。
9.&&&&&&&&
新东方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一、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二、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其实质:①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70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条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承认民主德国与波兰以奥得—尼斯河为边界线;②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1972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③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新东方政策”对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
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
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不稳,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又需一个稳定的欧洲作盟友,于是美国推出了“欧洲复兴方案”。该方案由当时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于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因此又称“马歇尔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从年美国共向欧洲16国提供了一百多亿美元的援助。该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最成功的计划,西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同时美国也得以进一步确定对西欧的领导力。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接任总统以后,美国正处在扩张势头上。杜鲁门政府采取了对苏“强硬”政策,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制造国际紧张气氛,并制订了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宣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杜鲁门这番关于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麦卡锡主义: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在美国全国性的反共“十字军运动”。 1946 ~
1955年风行于美国政治活动和政府当中的担忧共产主义颠覆的恐惧思潮 。1950
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了一次反共演说,他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随后,一系列有关反对共产主义的事件接踵而来,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1954
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旧金山和约》:&
日在美国操纵下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因和约在美国旧金山签订,通称《旧金山和约》。1951年6月,美英两国在伦敦会议后,决定把中国大陆与中华民国排除在《对日和平条约》之外的。1951年9月召开旧金山会议时,由于印度对「台湾归还中国,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归属苏联」的条款在和约中未明确规定表示不满,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三国虽出席会议,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被邀请以及对条约内容不满等理由,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当时有49个国家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印度、缅甸等国没有参加,以及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所以,《旧金山和约》不足以视为对日本的全面讲和。1972年9月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才结束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对--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今属)举行的国际会议。其特点是:以和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如、、等)。以和解体为标志,最终瓦解。新的正在形成之中。
(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 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
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四点计划&
战后初期美国向亚非拉地区扩张的一项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沉重打击着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已无力维持其殖民统治。美国正走向全球扩张道路,亚非拉地区成为其扩张的一部分。日,杜鲁门在连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对外扩张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主要用技术援助来开发落后地区,故称“第四点计划”。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国际开发法案》,并成立“国际开发咨询委员会”和“技术合作署”负责第四点计划的实施。第四点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经济技术援助防止亚非拉不发达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排挤老殖民主义的势力,扩张美国影响。第四点计划实施过程中,从年共向35个国家和地区派遣2445名技术人员,总共拨款3。11亿美元,客观上对于受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石城事件&&
“小石城事件”是美国反对种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57年9月初,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三环外交&&
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48年时处在野地位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概念: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而英国恰恰居于三环的交接点,起着重要作用。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方针,但它并未能防止英国地位的下降。
旧金山体制&
1948年起,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站立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植,日本经济得以重建。日,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有52个国家参加。9月8日和会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和会上,苏联等国质疑和约草案,但在美国的强制下,最终有49个国家在和约上签字。同天,美日又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这两个条约的签订,虽然使日本在名义上取得了独立,享有外交权,但《日美安全条约》又规定美军可以无限期地留驻日本,并且可以出兵镇压日本的“内乱”,日本实际上仍然处于美国的半占领状态。这种半占领、半独立的日本体制就叫做“旧金山体制”。旧金山体制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对日本民族尊严的嘲弄和挑战,但是,它使日本置于美国的军事力量保护之下,得以安心地走发展经济的道路。
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即“”方案。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联邦和两个,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埃维昂协议&
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法国政府和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为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于~18日在法国埃维昂谈判,3月18日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即《埃维昂协议》。协议规定日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权,成立一个独立和主权的国家,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
合法新政治组织 ”。法国3年内分批从阿尔及利亚撤出全部军队,但保留米尔斯克比尔(现凯比尔港)的海军基地
,租借期15年,法国承担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为期3年的经济援助。法国公司则保持它们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租借权。法国在日举行公民投票,以压倒多数赞成《埃维昂协议》。同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人民一致投票赞成国家独立,持续7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战争至此结束。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新东方政策是指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上台后推行的旨在与苏联、东欧缓和的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放弃主张东西方对立的哈尔斯坦主义,宣布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争取达成与东方的谅解。(2)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3)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德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德国的统一。新东方政策的提出反映了西欧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治倾向,表明西欧对外政策已开始摆脱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依附状态。
八.一九事件&
苏联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场政变。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于急进,触发了苏联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却又未能给予妥善解决。再加上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引诱,导致苏共的威望一落千丈,号召力大不如前,各加盟共和国内的分离势力大幅增长,令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传统派为了挽救苏共及苏联,便诉之以政变。日,副总统宣布总统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权,总统职务由其代为行使,其后阿纳耶夫会同当时的苏联国防部长元帅及首脑等人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声称戈氏的改革已经失败,下令武装部队接管国家政权,同时软禁了在黑海度假的戈尔巴乔夫。在西方国家支持下,“民主派”头子、当时尚是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接管俄罗斯境内的全部苏军,并要求军民反对政变。在国内外压力之下,72小时后戈尔巴乔夫宣布重新行使权力,政变遂告失败。政变失败后不久,宣布解散苏联共产党,戈尔巴乔夫亦宣布苏共“自动解散”并辞去总书记职务,拥有2,000万党员的苏共随即消失,至当年年底,存在了69年的苏联亦告解体。
纽伦堡审判:是日到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战争犯罪审判。经过216次开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判处12人绞刑。纽伦堡审判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侵略战争的组织者、阴谋者、煽动者和计划执行者进行的国际审判,开了将战犯押上国际法庭接受法律惩处的先河。但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首要纳粹分子的无罪开释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
铁幕演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1946年3月,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对苏联的扩张,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凯南遏制理论:1946年 2月 22
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 “ 遏制 ”
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 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 “ 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 “
独裁制度 ” 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三,苏联的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  四,美国的对苏政策。 “
遏制俄国扩张倾向的政策 ” 五,遏制苏联的目标。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杜鲁门主义: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政策的总称。1943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以希腊、土耳其问题为诱发点,视苏联为集权政治,主张以强硬的姿态遏制苏联。1947年5月,正式实施,历史长达20年之久。杜鲁门注意以意识形态的词藻掩饰其全球扩张的企图,也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安全带政策:是战后初期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主要内容是:1、维护雅尔塔体制,确保既得利益和势力范围2、强化对东欧的控制3、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4、在有利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使政治力量对比向着自己方向倾斜。此政策保证了战后初期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揭露了美国,打击了法西斯势力,为东欧国家的建设赢得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苏联过分的考虑了自身的安全和民族利益,犯有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马歇尔计划: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不稳,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又需一个稳定的欧洲作盟友,于是美国推出了“欧洲复兴方案”。该方案由当时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于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因此又称“马歇尔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该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使美国称霸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控制欧洲发动冷战的目的。使美国经济有了持续的繁荣,对欧洲的经济恢复和迅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巩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促成了欧洲的联合。从长远来看,欧洲的复兴和联合及其独立自主的意识的增强削弱了美国的控制和马歇尔计划相悖。
莫洛托夫计划:是苏联对抗马歇尔计划于月间与东欧签订的一系列双边经贸协定的总称。其目的是形成苏东之间的经济网路,使各国贸易限制在苏东地区内部,减少东欧与西方国家的联系。西方将苏联的以上举动冠以苏联当时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之名,故称莫洛托夫计划。在此基础上苏联与东欧各国于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终形成了经济领域上的东西方各国的冷战。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1991年6月解散。其建立是苏东国家在战略上和经济上互助的结果,它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多边合作的基础,促成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这个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集团,成员国的发展受制于苏联计划经济,是冷战的产物,标志着两个对立经济集团的形成。
布鲁塞尔条约:日,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国代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缔结了5国《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有效期50年。这是一项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合作条约。对顶,当任何缔约国在欧洲遭受侵略的时候,其他缔约国应给与援助实际上其主要目标是针对苏联。
范登堡决议:1948年6月美国通过了关于美国对外政策“新方向”的范登堡决议。规定,在持续有效地自助和互援的基础上,以及在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宪法程序,参加这些区域性和其他集体协定。这是美国第一次在和平时期同意美国政府同美洲大陆以外的国家缔结军事同盟条约,从而改变了其对外政策的传统原则,标志美国孤立主义的彻底终结。同时,为美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了绿灯。
北约: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日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个西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总之,北约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约: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并加紧重新武装德国。日,苏东国家在华沙举行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日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与手段。其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东欧剧变后1991年6月华约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旧金山体制 :1948年起,随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美国对日政策由削弱转变为扶植。
日,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有52个国家参加,但是苏联、中、印、缅、捷、波、越未签字(参加),所以说是单方面的媾和。9月8日和会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后又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合约》和《美日行政协定》。1952年美国结束了对日公开占领,日本取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继续受美国控制,这就是所谓的“旧金山体制”。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签订,主要内容为: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制止任何国家的侵略与破坏和平;当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盟国之进攻时,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也不参加反对对方的同盟、集团与行动;双方对有关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将进行彼此协商;双方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中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经济合作。条约于同年4月11日经批准后生效,有效期30年。这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是第一次美苏冷战的GC。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在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经过谈判双方在解决了“柏林危机”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
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 6
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日至24日召开,赫鲁晓夫主持,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上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还提出“三和”的新理论。在国际上,帝国主义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在东欧国家引起持续而剧烈的震荡(1956年波、匈事件),促使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道路,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秘密报告:在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突然抛出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敢于揭露和反对个人崇拜,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禁锢,解放思想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三和”理论: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它的提出较为准确的把握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为苏联争取到了和平的外部条件,是列宁和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捷二月事件: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为夺取政权而制造的政府危机 。1945
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各党派组成的民族阵线政府。1948
年2月20日,参加联合政府的民族社会党、民主党、斯洛伐克人民党为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与捷共尖锐对立,三党的12名部长向E.贝奈斯总统提出辞职,企图将共产党人排挤出K.哥特瓦尔德政府。由于多数部长留任,阴谋受挫。2月21日,捷共在布拉格古城广场召集
10万人大会,揭露资产阶级制造政府危机的真相。捷共领导的内务部公安军团搜查民社党总部,破获资产阶级武装暴乱的计划。捷共迅速动员和武装
万名工人民兵,配合公安部队维持公共秩序。22日,革命工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坚决支持政府,要求将反动分子从政府和各级民族委员会中清洗出去。2
月 24日,全国 250
万人举行一小时总罢工,纷纷派出代表团要求贝奈斯接受资产阶级部长们辞职,另选忠于民族阵线纲领的新人充实政府。2月25日,贝奈斯接受了
12 名部长的辞呈 ,批准捷共提出的新政府名单。
波兹南事件:是波兰历史上第一次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
1948年后,波兰在经济建设中出现一些失误,领导机关对群众疾苦关心不够,引起群众不满。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在波兰引起强烈反响。
6月上旬,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工人要求减少税收和增加工资,当局拒绝未达成协议。6月 28日斯大林机车车辆厂的
1.6万多名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要求市委领导接见其代表,遭到拒绝,人群中传出派往华沙的代表团被扣留的消息,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波兰政府出动14万军队进入波兹南,当晚事件被平息。后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新改组的党中央为波兹南事件平反,释放被捕者,后苏联将包围华沙。
匈牙利事件:发生于日至11月4日。1956年2月,苏共20大对斯大林全面否定之后,东欧各国共产党出现了持不同政见者。在匈牙利,民族历史的爱国主义狂热,使这种动荡局面进一步恶化:左翼知识分子唤起了对匈牙利1849年革命时的爱国诗人和革命烈士——裴多菲的纪念。苏联为了平息匈牙利的动荡不安,将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不受匈牙利人欢迎的匈牙利共党领导马加什&拉科西拉下台,却进一步强化匈牙利人对民主化的要求。农业歉收和燃料短欠使局面越来越严重,广大人民对苏军撤出匈牙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斯洛伐克推行的适合本国社会主义改革的运动,1968年春,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进行全面改革,此次改革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开创了民主开放的局面,迸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史称“布拉格之春”。但终因苏联等国的干涉,使得改革运动突然夭折,但其未为摆脱苏联的束缚和控制,独立自主的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共产党情报局:1947年9月下旬,苏联、波兰、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在波兰举行会议。会上决定成立情报局,其由与会的9个党派各派2名代表组成,任务是“组织经验的交换,并在必要时,在互相协议的基础上,配合个各党的行动”。总部设于贝尔格莱德。至1956年4月结束,召开了4次会议。它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成为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压制各国党“异端”的工具,发生了1948年6月开除南共的事件,为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开创了恶劣的先例。总的讲,功大于过。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日由朝鲜进攻韩国而引发,美国、中国相继卷入战争。最终于1953年签署了停战协定。它以朝中军队和人民的胜利结束,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但是朝鲜半岛的有关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奠边府战役: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是1946年至1954年越南抗法战争中至为关键的战役。日发动,经过57天激战歼敌1.6万余人,俘法军司令官,改变了整个印支战争的形势,加快了战争进程,对于签订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有重要意义。
《日内瓦协议》:日,为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和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等23个国家。首先讨论朝鲜问题未达成协议。7月21日,与会国达成协议,签订关于在印支三国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并通过了会议最后宣言。规定:在印度支那全部地区停火;与会国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领土主权、内政不受干涉;越南暂时以17度北纬为军事分界线,法军向分界线以南集结。越南共产党在分界线以北集结。印度支那由此获得解放,但后来形成了两个越南并存的局面。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20世纪50年代后迅猛发展。
忠诚调查令:在美国战后“反共”的旗帜下,杜鲁门于日签署了调查公务员忠诚的第9835号行政命令。它规定:凡参加或同情所谓“颠覆组织”的都作为不忠诚的主要根据。对250万机关职员、学校教员和研究人员等进行忠诚检验。2000多人解雇和辞职。大量无辜人士受到迫害,使国家民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
麦卡锡主义: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战后美国出现的一种歇斯里地的反共反民主的反动政治GC。
1950年共和党麦卡锡提出政府机构中有共产党员渗入,并声称自己有250人的名单,要求清洗的主张,得到了社会右翼势力的支持,大量无辜人士受到迫害。麦卡锡主义作为党派斗争的工具,自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陷入衰落。它的出现对美国传统的资产阶级民主制予以了沉重的打击,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黑人民权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群众运动。马丁*路德*金
新左派: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首先出现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等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流派和思潮。1959年美国学者威廉&威廉斯出版《美国外交的悲剧》一书,标志新左派的诞生。新左派并无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只是自称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诸问题。新左派思潮在60年代广泛传播,70年代后影响逐渐减弱。新左派运动包括女权主义运动、绿党运动、同性恋者权利激进主义分子运动和民权运动等。
杜鲁门“公平施政”:杜鲁门向国会提出战后第一个关于内政问题的综合性咨文,日正式提出。。是在继承了美国历史上进步主义改革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新老问题,提出的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日签署《1946年就业法》,规定政府有保证人民有工作的责任;扩大社保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建立一系列廉租住房;复制农业等。它实质上是罗斯福“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和发展,使新时期的某些措施得到制度化和法律化。使美国战时的经济繁荣得以保持并扩大。为60年代肯尼迪“新边疆”和约翰逊“伟大社会”提供了改革的方向,但到1950年就草草收尾,成就有限以失败告终。
艾森豪威尔“现代共和主义”: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政策。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近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社会经济政策上两重性: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相互渗透。主要内容是:减少政府开支,实行企业私有化;扩大社会福利受益面。“大亨施政”&
新边疆政策:“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而西欧、日本进入经济迅猛发展时期,苏联的科技发展有迎头赶上和超过美国之势,美国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这些因素迫使美国采取新的对策。)1960年7月肯尼迪竞选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其实质是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为美国在全球争霸乃至向宇宙空间扩张鸣锣开道。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如减税,增加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金,开发萧条地区,消除种族歧视,发展空间技术等。其以减税为主的赤字政策推动了经济复兴,为以后历届政府所继承。但只取得了为数不多的成就,许多提案被否决。1963年遇刺身亡,留下众多问题。它是约翰逊“伟大社会”的前奏。&
约翰逊“伟大社会”:是美国总统约翰逊所实施的当代美国最为雄心勃勃的社会经济改革纲领,是社会改革最GC,约翰逊对内政策的标志。主要内容是:调整征收所得税的幅度;对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干预;改善民众生活环境;通过民权立法保障黑人权利等。在立法上都获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功,在实践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它把美国进一步推向“福利国家”的道路,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它部分地解决了美国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提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美国工业社会的完善与成熟。但是随着美国在侵越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导致了改革的消逝。
三环外交:1948年由丘吉尔提出。第一环是英国与美国的联盟,第二环是英国与欧洲,第三环是英国与英联邦。其目的是通过与法德和解以及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继续控制英联邦的殖民地,借助美国的力量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
《日本国宪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占领初期制定的宪法。日公布,日开始生效。全文除前言外包括天皇、放弃战争、国民的权利与义务、国会、内阁、司法、财政、地方自治、修订、最高法规和补则共11章,计103条。根据这部宪法,日本由战前具有浓厚军国主义、封建主义色彩的立宪君主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代议民主制,在国家体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宪法第二章第九条“放弃战争”条款的提出,影响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和平的作用。
犹太复国主义: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95年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诺维科夫报告:苏联方面也有与凯南电报的对应物,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才解密的、当年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于1946年9月给参加五国和约巴黎会议的苏联代表团的秘密报告,题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这个报告同样全面分析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意图和目的以及美国在全球的扩张行为,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并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可见,此时的苏联也已经完全否定和批判美国的外交政策,对美苏关系的发展前途不抱希望。同凯南的电报一样,诺维科夫的长报告也为苏联对美国采取不妥协的强硬态度和政策起到了论证与导向的作用。
水门事件:是迫使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的政治丑闻,由于发生于华盛顿的水门大厦,故名。1972年6月,尼克松所在共和党派人到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窃取情报,被当场抓获。随着此后一系列调查的进行,尼克松在时间前后的一系列违法行为引起了国内的强烈不满。最终尼克松被迫辞职。水门事件是民众利用宪法权利制约总统非法行为的成功范例。
戴高乐独立外交主要内容(简答)
A、积极发展“法德联盟”
以“法德联盟”为基础巩固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坚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从而防止美国利用英国控制欧洲,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要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法德联合为支柱、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
对于战后的法德关系,戴高乐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在战后初期,戴高乐主张对德国执行最严厉的分割打击政策,但遭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强烈反对。法国的自身实力也不足以强行推行这一主张,因此戴高乐不得不放弃这一传统的对德政策。当戴高乐东山再起时,西德已经建立起来,戴高乐意识到要使法国在西欧地区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明智地处理德国问题,肢解德国的设想已不现实。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趋势为戴高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略选择,那就是利用统一欧洲的框架来制约西德。戴高乐时代,法国大力发展法德双边关系,并凭借着优越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获得了西德的支持,从而实现了法国当骑士,西德当战马的两厢情愿的结局。1963年,法德两国在巴黎签订了《爱丽舍条约》,从此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巴黎——波恩轴心”时代。
法德和解为戴高乐开展全方位的独立外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苏两极对立的格局下,法国昔日最大的对手德国丧失了向法国挑战的资格,法国不再事事受制于法德竞争和对抗。当时能够真正威胁法国安全的只有苏联,而抗衡苏联的战略压力基本上是由美国承担的。而美国则是从西方国家联合抗衡苏联的角度来威胁法国的独立和大国地位,来自美国的压力需要两个方面来缓解,一是与西德的全面和解和外交协调,二是与苏联(以及中国)的战略接近。戴高乐的如意算盘是——第一,玩弄平衡,使美苏互相牵制,与美国结盟以反对苏联扩张;建立法苏特殊关系以获得对美国独立的资本;第二,借美苏的力量来维持两德的分裂和压服西德;第三,缔造法德轴心以联合西欧,排斥英国,抗衡美苏,必要时接近英国以制约西德;第四,与新中国建交以完善法国的全球布局。这些外交战略环环相扣,互相牵制。这种多面外交才能堪媲美均势外交大师俾斯麦,而法国与所有的重要国家都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越外交地位又令同时代的东方巨人毛泽东羡慕不已。
B、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
在核武器时代,是否拥有独立核力量是大国地位的标志。戴高乐认为没有独立的核力量,法国“将不再是一个欧洲的强国,不再是一个主权国家,而只是一个被一体化了的卫星国。”
戴高乐认为,由于苏联与美国一样拥有巨大的核武库,美苏之间出现了恐怖的核平衡,美国不可能为了西欧而对苏联使用核武器,更不能设想美苏之间会为了西欧而互相摧毁对方。相反,地区冲突有可能使其他国家为美国利益作出牺牲。因此,法国不能在美国的保护下求得安全,而必须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才能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安全。基于此想法,法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谋求进入世界核大国行列。日,法国在撒哈拉沙漠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此后,法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核力量的方针,拒绝将自己的核武装纳入北约的核武装体系。1963年7月,美苏签订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戴高乐认为这个条约的实质是阻止别的国家发展核武器以维持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地位,因而拒绝让法国参加这个条约。
C、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戴高乐认为,在核均势时代,北约的国际保障作用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法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能再提供保护的“保护人”,而应按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真正
要做到这一点,撤出北约、摆脱美国控制是不可避免的。早在1959年7月,法国地中海舰队就撤出了北约。在拥有核打击力量后,法国开始逐渐脱离北约。日,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明确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3月,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样,法国在军事上不再隶属于美国领导的北约,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性。
D、发展与苏联及东方的关系
发展独立的对苏关系,用“缓和、谅解、合作”的外交政策取代冷战与对抗,增强在美苏对抗夹缝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此外,法国还积极发展与其他东方国家的关系。
戴高乐积极推动对苏和解,缔造法苏特殊关系并不是偶然之举。早在二战期间,戴高乐就同苏联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接触,最终使斯大林承认其代表法国利益的合法性,以增强抗衡美国的资本。第二次掌权后,戴高乐便积极推行对东方“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政策,1960年邀请了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访法,初步改善了两国的关系。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后,两国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科技合作协定;宣布成立了法苏混合委员会,负责定期研究在执行贸易、经济和科技协定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了克里姆林宫和爱丽舍宫之间直接通话的“热线”,如此广泛的合作是苏联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不曾有过的。与此同时,戴高乐充分利用了法国与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积极推行缓和政策。戴高乐的东方政策不仅使法国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得益良多,而且在经济上获得了相当多的实惠。在苏东剧变前,法国一直与苏联保持了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渠道,法国是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债权国,法国和苏联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卓有成效。此外,1964年中法建交也被东西方媒体称为“外交原子弹”。在同新中国建交后,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同时与美国、苏联和新中国进行战略对话的国家,极大地提高了法国的外交地位。戴高乐精明地利用了中苏分裂和中美对立的外交形势,把中国当成了抗拒美国压力的潜在同盟军,同时又暗含了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的用意。在法国与中国建交后,深受戴高乐影响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接受了戴高乐的建议,从而又导致了中美建交的全球外交格局巨变。尼克松一再称颂戴高乐胸怀世界战略全局,这对戴高乐来说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戴高乐的东方政策加强了法国抗美的实力,可以说,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法国最大限度地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中争取到了外交活动空间,起到了“拿二等票,坐头等舱”的效果。
E、实行非殖民化政策
非殖民化对于六十年代的世界来说是一个国际性的外交问题,但是对于法国尤其是法兰西殖民帝国来说首先是一个内政问题。作为一个老牌的军人,戴高乐对法兰西殖民帝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和解放是大势所趋,戴高乐顺应历史潮流,以放弃阿尔及利亚为其非殖民化事业的起点。戴高乐采取非殖民化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放下殖民主义的包袱,轻装上阵,塑造法国的正面国际形象,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戴高乐在法属非洲殖民地独立后,推行了“合作”政策,与绝大多数新独立的国家都继续保持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关系。这些密切关系在持续至今的非洲—法国(欧洲)货币体系、法非首脑会议和法语国家联盟会议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合作”的旗帜下,与抗美政策相配合,法国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代言人,经常谴责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粗暴干涉。这些都有利于法国在第三世界“积极生存”。
2、不结盟运动的特点(简答)
(1)、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发展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的思想基础比较复杂,有民族主义、和平主义以及在大国之间搞平衡的实用主义,而发起国的共同思想则是在两大集团之间保持中立和平。随着大批新独立的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这些国家举起反帝反殖的旗帜,使运动突破了原先和平中立的框架。70年代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争夺激烈,一些受到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国家提出不结盟运动不能只反对美国不反对苏联。1973年第4次首脑会议正式提出了反霸原则。之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历届首脑会议上均遭到严厉谴责。
(2)、日益重视经济领域内的斗争
从第三次首脑会议起,每次会议都专门发表“经济宣言”,提出在经济方面的斗争目标、纲领和策略。1973年第4次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提倡南南合作和集体自力更生,为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进行不懈的努力。
(3)、队伍不断扩大
在60年代,参加不结盟运动只有亚非国家,欧洲只有南斯拉夫,拉美只有古巴。到1979年第6次首脑会议时,除南非之外的非洲国家全部参加,与会的拉美国家也增加到11个。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16个成员国、15个观察员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是观察员组织。中国于1992年正式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4)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不结盟运动起初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1970年以后,不结盟运动逐步走向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开始具备一个正式组织的特点。规定每3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由会议举办国的领导人担任首脑会议主席,任期3年。每届首脑会议主席为运动的发言人,可以代表不结盟运动向联合国提出要求和建议。此外,为了在会议之间协调立场,1973年开始设立由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加强了不结盟国家间的经常性合作。
3、&尼克松主义(简答)
针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国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上台后,被迫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以“尼克松主义”为核心的全球战略。
(1)、基本原则——伙伴关系、实力、谈判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尼克松把它们作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或称之为美国外交的三根支柱。
具体地说就是:
▲核心:“伙伴关系”用于调整与欧、日的关系,通过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分担安全责任。
▲后盾:“实力”政策是维持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推行“现实威慑战略”。基本内容:第一,在常规力量方面,以“一个半战争”战略取代“两个半战争”战略,准备在欧洲与苏联打一场大战,同时准备在东北亚、中东等地打一场小战;第二,战略核力量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第三,与盟国之间实行“战略分工”。
▲手段:“谈判”则是调节中美苏关系以及美国与其他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手段。
(2)、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A、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收缩的重点是亚洲。摆脱越战是美国在亚洲收缩的当务之急。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计划失败后,美国于日同越南民主共和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同年3月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
改变已破产的反华政策是美国在亚洲收缩的关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发表“上海公报”,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B、对苏联推行“缓和”外交
70年代,尼克松政府推行缓和是有其深刻的国际与国内背景的。首先,60年代末美苏战略均势的形成为美苏缓和奠定了基础。其次,60年代开始的欧洲缓和的进程对美苏关系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从法国戴高乐的缓和到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的“新东方政策”,欧洲缓和的浪潮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美国要想不让这种势头损害它在西方联盟中的领导地位,唯有举起缓和的大旗,将欧洲缓和纳入美苏缓和的轨道。第三,尼克松政府希望利用美苏关系的改善来敦促苏联对越南北方施加影响,以早日结束越战。第四,在美中关系逐步改善以致最终实现和解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又希望通过改善美苏关系使它的对华与对苏政策之间保持某种平衡。第五,尼克松推行美苏缓和也是出于国内政治利益的需要。他试图利用缓和来平息国内的反战运动,对付国会和舆论的批评。
&&&&美苏缓和的实现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尼克松任内,美苏两国首脑共举行了三次会晤。在经过两年多的谈判和讨价还价之后,日,尼克松访苏,两国首脑举行了第一次会晤,双方达成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同时还签署了“美苏关系基本原则”等文件。此后,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于1973年6月和1974年6月举行了两次会晤,但没能就限制战略核武器的问题达成长期协定。
对美国来说,缓和首先降低了爆发美苏直接军事冲突的几率,减少了核战争的潜在威协,而且加快了越战的结束,并有助于缓解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冲突,从而使美国在它的力量走向相对衰落之时获得了某种喘息的机会。其次,缓和还增强了美国在美中苏战略三角中的地位。由于美国与中苏两国的关系同时得到改善,70年代,美国在美中苏三角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不过,缓和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它削弱了美国的军事力量,使苏联得到有利的时机来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缓和不仅没有使苏联的行为变得克制,相反,苏联利用缓和的背景,加速发展军事力量,并自70年代中期开始,又加紧了在世界各地的扩张。
C、重新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1972年将冲绳行政权归还日本。1974年6月,与北约盟国签订《北大西洋关系宣言》,强调经济合作和西方防务不可分割,美国承诺不再反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及英法等国发展独立的核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欧关系。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其后的福特政府基本上沿袭了“尼克松主义”。
(3)、评价
尼克松主义强调“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以现实主义的立场重新界定了美国与盟国的关系,重新确定了美国的美国的干预能力和限度,并突出了外交在实现国家利益目标中的作用。与“杜鲁门主义”相比,“尼克松主义”是一种局部收缩的防御色彩较浓的战略,它承认,美国无力在世界上独自称霸,世界正朝着以五大力量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新时代”发展,美国需要并可以借助第三种力量遏制苏联,以较低成本维持霸权。
尼克松时代的对外政策比战后任何时候都更加现实与灵活。它使尼克松政府达到了从越南脱身,同中国建交以及实现与苏联的缓和这样三个主要目标,从而使70年代成为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时期,使美国在它国力日衰的情况下,摆脱了沉重的负担,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相对的主动。
&&&&尼克松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冷战和遏制的结束。美国并未放弃遏制,它只是使遏制政策变得更加灵活,采取了多样的形式。尼克松实行的战略收缩着重在亚洲地区,并且主要是军事上而不是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喘息时间,并集中力量加强同苏联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争夺。它是以不损害美国的全球根本利益为前提的。
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并非都是成功的。美国从越南撤退使它卸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尼克松的“越南化”计划是失败的,南越傀儡政权最终垮台,美国失去了整个印度支那。由于尼克松政府集中精力于结束越战和实现同中苏两国改善关系,西方联盟遇到一定的忽视,使美国与盟国的关系在某些方面趋于紧张。同时,美苏缓和并未促使苏联放慢发展军事力量的速度。军备竞赛仍在继续。在核武器方面,苏联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美国,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渐赶上或接近美国的水平。在常规军力方面,苏联则取得了优势。加上1973年开始的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力量,使美苏力量对比不断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在缓和的掩盖下,加紧在世界各地推行扩张,向美国步步进逼,导致70年代后期美苏对抗的重新加剧。
&&&&在美国对外战略态势由攻转守的同时,苏联恰恰相反,由守势转为攻势。1964年上台执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战略目标,已不再是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而是逐渐形成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的政治僵化(简答)
1、领导层严重老龄化
由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勃列日涅夫时期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越到高层越是如此,形成一种超稳定结构,这样,干部队伍逐渐从稳定走向老化。苏共二十六大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身兼数职的勃列日涅夫是1982年在职位上病逝的,终年76岁。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1980年退休时76岁,接替其职务的吉洪诺夫也是75岁高龄。
2、国家机关日益膨胀
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官僚体制发展到空前规模。据1982年统计,中央部级单位和部长会议直属机构多达110个,中央级机关人员多达2100万。在各级管理部门中,正副领导占总人数的31%,有些部门首长与下属的比例达到1:1,通常,每个部的副部长设置10人以上,如黑色冶金部,设部长1人,第一副部长3人,副部长15人,正副部长共计19人。
3、出现了庞大的特权阶层
70年代后,苏联社会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的成员可以凭借优待证件购买市场上紧缺的食品、汽车、进口电器等商品。在克林姆林宫和党中央办公大厦里有特设商店,专门为中央领导服务。另外,在莫斯科还设有专门为著名学者、宇航员、企业经理、体育明星等服务的商店。
4、决策权力再度向个人集中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针对赫鲁晓夫后期的个人专断,曾采取了“三驾马车”式的集体领导方式(党、政、苏维埃的最高领导职务由三人分别担任),但随着勃列日涅夫领导地位的稳固,进入70年代后,“三驾马车”逐渐变为一人掌舵。1976年,他首先把国防会议主席一职归于自己名下;1977年又取代波德戈尔内,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0年,柯西金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由听命于勃列日涅夫的吉洪诺夫接任,这样,党、政、军大权和国家元首的名份全都集中于勃列日涅夫之手。与此同时,对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崇拜也不断升温,他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被夸大宣扬,还被授予各种荣誉勋章和最高军衔,报刊舆论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由于勃列日涅夫代表的保守势力占据了苏联政治的主导地位,改革倾向受到压制,理论和意识形态也出现朝斯大林时期复归的趋势。
5、意识形态的保守
一方面,斯大林的思想理论遗产在相当程度上重新被肯定,批判斯大林的著作遭到禁止;另一方面,主张改革的人成为被批判的对象,苏共二十四大后,连“改革”这个词汇也不再出现于正面宣传中,舆论宣传口径被规定在“完善”既有体制模式上。以“完善”既有体制为宗旨的理论和政策使一度受到改革冲击的“斯大林模式”得到修补和延续,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停滞,并在勃列日涅夫晚年再度出现了类似斯大林晚年的由体制僵化而走向危机的状态。
5、解体的原因(简答)
(1)、制度性因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斯大林体制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统一体。在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过程中,在卫国战争中,这种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的根本问题在于:在政治上,第一,缺乏民主,个人专断,破坏法制;第二,党政职能不分,以党代政,党的工作命令化、官僚化。在经济上,第一,政府统得过死,管得过多,企业缺乏活力;第二,重速度,轻效益,消耗太大;第三,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尤其落后。赫鲁晓夫等人虽然陆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总体上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模式,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到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2)、教条主义的理论和路线错误——苏联解体的思想根源
纵观自列宁逝世后苏共几十年的历史,苏共领导集团对马列主义采取了教条主义的态度,把马列主义变成了脱离实际的死僵的教条,也把他们附加给马列主义的某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观点当作不容变更的教条。比如,自列宁逝世后,苏联各届领导人都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作出了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自我满足,粉饰现状。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在1936年就过早宣称苏联“已经基本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1952年,斯大林又宣称苏联已处于“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期,实际上,苏联社会主义还远未建成。赫鲁晓夫上台后,试图进行一些改革,但不得其法。更荒唐的是,他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提出了一个在20年内将苏联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的计划。这个计划纯粹是主观主义的空想。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降了调子,但仍过高估计了苏联社会的发展阶段,在1967年宣称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实际上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否定了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改革,必然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
(3)、民族问题因素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大小民族多达120多个。境内15个加盟共和国,是以诸民族中较大的民族为主体,其它较小民族参加组成的。一些较小民族,按其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在加盟共和国内分别组成“自治共和国”、“民族自治州”等。在组成加盟共和国的较大民族中,俄罗斯人最多,约1.5亿;乌克兰族人次之,约0.5亿;加上同属斯拉夫族,血缘、语言、宗教相近的白俄罗斯族人0.1亿,共占苏联人口的70%。组成中亚五国的主要民族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和塔吉克族,约占苏联人口的20%。组成南高加索三国的分别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族,约占苏联人口的3%。组成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分别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族,约占苏联人口的7%。摩尔多瓦是1940年成立的。
列宁针对复杂的民族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和政策,提出了阶级利益高于民族利益,以及提倡民族杂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论点。十月革命后,他一再告诫要对境内少数民族采取非常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强调对少数民族决不能歧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既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但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往往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纷争的组织者即剥削阶级已被消灭”,所以民族关系中已不存在问题了,因而掩盖了民族工作中的失误,对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没有给于足够重视,这样便加剧了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的民族问题,加剧了大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难以克服的大俄罗斯主义的阴影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民族一体化导致在民族政策上只强调民族共性,忽视民族个性,只强调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忽视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多样性,加剧了民族之间久已存在的矛盾。最终,戈尔巴乔夫提倡的“公开性”和“民主化”使得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和民族纷争迅猛爆发出来,并逐渐失去控制,演变成一股强大的民族分离浪潮,加速了苏联解体。
(4)、西方的“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是处心积虑和由来已久的。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大规模地实施在70——80年代。最早提出“和平演变”思想的是美国杜鲁门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艾奇逊,之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在其对外政策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和调整。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领导人对西方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无原则的妥协退让路线,从意识形态上完全瓦解了苏联的防线,在政治上培养和扶植了一大批反对派,成为促成“和平演变”的强大现实力量。
6、对外政策的双重性以及造成双重性的原因(简答)
战后初期的苏联对外政策保证了其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保住了东欧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妄图和平演变苏东的想法落空,并且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了有力地揭露和斗争,同时打击了德日法西斯势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这是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积极的一面。然而,苏联在制定对外政策时,过分地考虑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这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消极一面。主要表现为: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关系平等的原则,粗暴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和其他国家共产党内政,对苏联稍有不从者,即给予惩罚。比如,1948年将南斯拉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此外,苏联以保证“西部边界安全”为由,通过与东欧国家签订条约,割占了东欧国家的大片领土。
提问:造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双重性的原因?
第一,&&&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国民经济遭到空前破坏,“苏联在二战中的伤亡与美国的比例是24:1,与全部盟军的伤亡比例是10:1。……物质损失估计约2000亿美元”,在这种形势下,苏联在战后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所以,苏联对保证自身安全与东欧国家安全高度重视。也正因如此,苏联坚持在东欧各国成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保证苏联西部边界的安全,以防止西方国家经由东欧入侵苏联。
第二,&&&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使苏联面临严酷的“冷战环境”。由于美国在战后初期独占鳌头,以及美国在经济上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面封锁,苏联只有采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对抗政策,但是由于紧张对抗的需要,又导致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日益泛滥,苏联粗暴干涉东欧国家内政外交,对中国也采取压制办法,其目的就是迫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服从苏联的战略利益。苏联这种只为一己私利,不顾他人利益的做法是造成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分裂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斯大林混淆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爱国主义与民族利己主义的界限,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严重的脱节。从十月革命胜利、3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二战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毕竟只有30年的历史,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这一社会中不可避免地“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的论断完全适用于苏联。这种社会的“过渡性”也导致了苏联对外政策的双重性。这一点也集中反映在斯大林身上。他一方面要求苏联共产党员坚决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另一方面又认为,俄罗斯民族是最杰出的民族,甚至为沙俄对外侵略扩张辩护。在这种情况下,加上苏联认为对别国人民、特别是一些周边国家人民的解放有功,便把干涉别国事务视为正当,把自己当作是东欧国家的“监护人”。
第四,&&&斯大林对战后初期的战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这是他制定战后初期苏联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在战后确立及迅速发展的原因(简答)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的结果
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有些生产过程甚至超出国家范
畴,需要在国际间完成。为了适应和保护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经历了资本家个体所有制和资本家集体所有制(股份公司)后,又出现了资本家全体所有制(国有企业和公私共有企业中的国有部分)的表现形式。
2、&战争的特殊作用
列宁指出:战争异常的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战争中需
要通过国家利用非常手段来调动一切社会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这样就使大量基础工业部门和对国民经济具有关键作用的经济部门统一集中到政府的管理之下。当然,战争时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临时性和强制性,并不利于经济长期合理发展,但是,战时的管制措施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化解经济危机的要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危机期间,仅靠私
人垄断资本和自发的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只有国家才能调和矛盾、克服危机。所以,化解经济危机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成熟和体系化。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经济部门机构和地区结构的重新整合,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的
科研项目和现代化公共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具有较大的风险,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承担这些任务。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借鉴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规避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方面,特别是二战期间在集中全国人力
物力实现全国性目标的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对西方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此外,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和中下层民众对社会福利的追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的迅速发展。
8、杜鲁门“公平施政”主要内容(简答)
A、&&制定就业立法,保障充分就业
1946年2月,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规定政府协调并利用一切计划、政策、职
权和资源,为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此外,还授权总统设立经济顾问委员会,制定旨在防止经济衰退、保持充分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就业法》把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纳入政府的职责范畴中,这在美国历史上是首创。
B、实施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
1946年,国会通过2年内为退伍军人建造270万套住房的紧急住房法案。1949年,国
会又通过《全国住宅法》,规定在6年内为低收入家庭建造81万套廉价住房,并为城市清理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大笔贷款和援助。
C、&&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
1950年1月,国会通过了《工时工资法修正案》,工人工资由每小时的40美分提高到
75美分。同年8月,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险法》的几项修正案。由此,大约新增了100万的受益人,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
D、&&扶植农业
9、约翰逊的“伟大社会”(简答)
(1)、主要内容
&&&&约翰逊主要是通过大量新的立法进行“伟大社会”的社会经济改革,换言之,在约翰逊任内,国会一共通过了435项法案,由此保障了“伟大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
这些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A、&&调整所得税的征收幅度
1964年通过的《税收法》规定:将最低收入阶层的所得税从20%下调为14%,最高收
入阶层所得税从90%下调为77%。
B、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
&&&在教育方面,国会先后通过了60多项立法,大大增加了联邦政府的教育开支,改善了穷人和黑人的受教育情况。在医疗卫生方面,国会通过了40多个法案,其中最重要的《医疗援助法》规定,凡符合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和铁路职工退休制度条件的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资格享受医疗保险。此外,《医疗援助法》规定对低收入家庭和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家庭提供医疗补助。约翰逊在教育和医疗立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也自诩为“卫生和教育总统”。
C、改善和发展城镇居民住宅,保护环境
&&&1965年通过的《住房和城市发展法》规定,建造低租金公共住房24万套,联邦政府拨款29亿美元用于为期4年的城市改造。1966年通过的《补充法》又规定提供资金补贴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房租。与此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内容包括保护水质、控制污染、制定大气质量标准、推行控制废气计划以及保护和美化自然环境等。
D、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计划
内容主要包括:对失学、失业的城市青年进行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给贫苦学生提供临时工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勤工俭学来筹措学费;制定了一些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大大加强了联邦政府协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状况。
E、保障黑人民权
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在60年代中期到高潮,面对如火如荼的黑人民权运动,约翰逊政府对黑人的要求作出了让步,先后敦促国会通过了3个民权法案:(1)、1964年的《民权法》规定,黑人可以和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等公共场所,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2)、1965年的《选举权法》,禁止在选民登记时,采取文化测试和其他歧视性措施;(3)、1968年的《开放住房法》,禁止在出售和出租房屋时实行种族歧视。
10、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简答)
&“社会市场经济”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A、将国民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B、保护自由竞争
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个经济细
胞发挥作用,因此,必须通过自由竟争发挥企业及个人的作用,国家通过政策法令,为竞争制定规则,保障自由竞争能够公平进行。
C、&国家实施必要的和有限的干预
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社会市场经济”主张尽可能实行市场竞争,由市场力量来调
控全国经济活动,同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干预。这里主张的必要的和有限度的干预是指一种指导而非计划、间接地而非直接的控制,是通过市场力量而非抛开市场力量来起作用的政策。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干预的形式:
首先是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以保护竞争,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其次,在“社会市场经济原则”下,国家干预还包括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对经济的日常运行状况加以校正。
D、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以确保货币稳定
联邦德国特别重视货币币值的稳定和防止通货膨胀。为保持货币稳定,联邦德国重视控制货币发行量。
E、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反对赤字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社会市场经济”强调收支平衡,不主张过分扩大开支来刺激需求,因而反对实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保持预算平衡的原则被写进了宪法。。
F、&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公平
G、&保证有一个强大的工会组织,以便对资方实施制约
根据“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联邦德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劳资关系。联邦德国强调劳
资双方的关系是社会伙伴关系,而非相互敌对的关系。为了缓和劳资矛盾,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建立伙伴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最重要的是“共决制”。“联邦德国的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组织都比较健全和强大,分别代表劳资双方的利益,形成一种利益的互相制约和相对平衡。建立劳资伙伴关系的另一举措是推行“人民股份制”,允许雇员购买国企和私企股份,从而参与企业分红和共担企业风险。劳资关系长期比较平稳,由罢工造成的损失少,这是联邦德国一个突出特点,为同期西方国家所少有,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11&&&&&&关于日本战后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内、外)
&&&国内因素:
(1)、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残余,为经济腾飞扫清了障碍;
(2)、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3)、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的政策
(4)、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5)、确立贸易立国的思想,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6)、建立了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外部因素:
(1)、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了参战和发动战争的权力,使其每年的军费开支被压缩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下,政府可以拿出较多资金发展经济;
(2)、美国的扶植与军需订货
(3)、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4)、国际市场上廉价的原料和燃料
十个户外地]
十个国家的十处户外地,
风格各有不同,
总有一款适合如水般的女人。
伯利兹城普拉森舍
洪都拉斯首都
这个沙漠半岛位于伯利兹城的南边,是一块未被大多数旅游者发现的“璞玉”。除了少数迷路的背包客和头昏眼花的嬉皮士外,和当地的村民们一起放松是一次少见的愉悦之旅。离海岸线不远处,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小岛,在当地旅游团的带领下,你可以轻易地去拜访它们。
在非洲,最终极的体验莫过于在人类鲜少踏足的地方,和那些野生动物们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在这片浓密的非洲雨林里,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发现自己成为异类,身处一群闲逛的猩猩中间。
阿尔及利亚哈啦大沙漠
远足的艰辛
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东岸,东至红海之滨,横亘着一片浩瀚的沙漠。后来通指大荒漠。
曾经,撒哈拉是男性伟岸的代名词,深入无人区深处探险消耗了欧洲人半世纪的梦想。,毕竟,花费差不多3000美元就可以完成一次对体力和智力双重挑战的冒险,况且还是如此奇异而刺激——实在不算昂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当代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