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三完整版火烧少林寺寺 石友三为什么要烧少林寺

95年前一个日本人在少林寺拍到的照片,现在再也不可能看到了(转载)
下面这组照片是1920年一个日本人在少林寺拍摄的。这批照片十分珍贵,因为在1928年少林寺被冯玉祥部将石友三烧毁了,后人基本没见过1928年之前的少林寺。少林寺山门康熙御笔书写的〝少林寺〞匾额。现在的〝少林寺〞已经不是康熙写的那块了。少林寺大雄宝殿正门。少林寺内达摩祖师像,十分逼真。地藏菩萨大殿少林寺内的经库大殿前的少林寺僧人少林寺内的六祖殿,中间是观音菩萨、左边是达摩祖师、右边是慧可禅师。少林寺面壁洞。少林寺内一景唐太宗御赐的碑,上面的字都看不清了。韦驮像。济公和尚背个韦驮去降妖,就是这个韦驮。少林寺钟楼。俗话说当天和尚撞天钟,寺庙内钟楼不能少。在军阀混战时代,少林寺为了保护自己和周围的民众,建立了部队。下图就是护卫寺院的少林寺僧兵。很多人误以为,是清政府烧了少林寺,这是错的。事实上,清代诸帝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从清朝白衣殿壁画和文献记载,少林功夫在清朝以来,仍维持着很高的水平。真正毁了少林寺的,是冯玉祥的部下石友三。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冯玉祥的部下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和钟楼等建筑被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那么,石友三为什么要屠灭少林寺呢?这还要从民国初年说起。民国初年,少林寺有僧众二百多人,土地一千三百七十余亩,度日艰难。后来,军阀混战,当时的县府任命武功高强的恒林和尚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恒林和尚只好购置枪械,训练僧兵,以备不虞。民国九年(1920年)秋,岁遭旱荒,土匪蜂起。恒林和尚率民团和土匪打了数十战都赢了,恒林和尚也因此名声大振。土匪不敢犯境,少林寺周围的几十个村庄得以安居乐业。当时的河南省政府主席张凤台授恒林奖状、奖章,并向少林寺紧那罗王殿献了〝威灵普被〞的匾额,以谢神庥。民国十二年(1923年),恒林因积劳成疾去世,他的弟子妙兴接任了登封县僧会司及少林寺保卫团团总的职务。民国十一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直系吴佩孚的师长张玉山手下的第四团团长樊钟秀路过少林寺休息,见大雄宝殿残破,有心修补,因为没有太多钱,就暂捐了四百圆,寺中大众很感激,因而与樊有联络。1923年秋,张玉山奉命在登封一带收编湖北第一师别动队,把妙兴和少林寺保卫团收编进了第一旅第一团。1927年,冯玉祥与吴佩孚交战,2月,妙兴率第一团奉命开往郑州,又调往舞阳。3月6日,在与任应岐部交战中,妙兴阵亡,年仅三十七岁。遗体由弟子体信运回少林寺,葬于寺东北山坡上。1928年3月,樊钟秀乘冯玉祥的国民军后方空虚,夺占了巩县及偃师县,但不久被冯部将领石友三夺回。樊钟秀南撤,转攻登封县城,其司令部即设在少林寺内。石友三部向南追击,至辗辕关(十八盘),少林寺僧助樊狙击,但终不敌而溃。200多僧众也几乎被杀尽。3月15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纵火焚法堂。次日,驻防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命军士抬煤油到寺中,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处,尽付一炬,以泄其愤。至此,千载少林寺的历史建筑尽毁,大量珍贵文献如佛经、拳谱全部毁掉。除了泄愤,还有一个原因,资料记载,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废寺逐僧,将大相国寺改成市场。并发动全省毁佛运动,所有比丘、比丘尼一律驱逐。所有寺产没收,寺院改为学校,或作救济院、图书馆,或成为娱乐场所。继河南之后,直、鲁、秦等地,也都纷纷盲从,华北佛教因此几乎衰绝。冯玉祥的手下会屠灭少林应该也受到了这个事件的影响。
珍贵的照片。另外冯玉祥是基督徒,佛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魔鬼,烧起来当然很爽了。
09:37:00两百个和尚,1300亩田地,日哦。 大地主,人均好几亩。—————————————————干的好,佛教寄生虫人人得而诛之!
千古完人空一格童鞋也是基督徒哦。
虽然破败,但仍然是实实在在清修的场所,现在不过是一个喧嚣的旅游景点
邪教!滚出中国
问题是1928年前少林寺也不是啥————古寺!!转中国历史上灭佛的时期有:南朝,北魏,北周,唐朝,南宋,等等。恩怨其实很简单,共同原因是:佛教过强大,威胁统治;寺庙强占土地,鱼肉百姓;寺庙聚财聚兵,影响治安;士兵以出家为名,逃避兵疫。以北周为例,寺庙庞大,不短兼并周围土地,更可笑的是,大多数寺庙里都有兵器和护寺兵,严重影响了治安。士兵为了逃避兵役,就花钱买个名号,做假和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毁烧少林寺应该是1928年春军阀混战时期,被称为“二八火厄”。1928年前后,盘踞在河南一带的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开激战。樊钟秀曾把部队驻扎在少林寺内,因此3月15日,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占领了少林寺…………其他两次破坏:1、周武灭法北周武帝宇文邕当上皇帝不久,发现国家的大片田地无人耕种,国库也跟着空虚,而此时,成都一个名叫卫元嵩的还俗和尚和道士张宾一起上表武帝,建议“省寺减僧,并自还俗”,武帝于是下令群臣辩论佛、儒、道三教之孰优孰劣,借以废斥佛教。但事与愿违,朝廷中不少大臣都笃信佛教,这次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公元前574年的时候,他再次大会群臣,让道士张宾当面同少林寺僧人智炫辩论两教优劣是非,智炫和尚据理力争,连武帝本人也无法使智炫和尚屈服。武帝一怒之下,下令将佛道两教一并废除,强令全国两百多万僧人、道士一律还俗,将寺庙和塔观都分给王公贵族,财产则散给臣下。在这场自上而下的毁佛运动中,少林寺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佛像被毁,塔庙被砸,僧徒们流离失散,有的隐迹尘俗,有的遁匿山林,有的逃亡江南,昔日香客拥挤的佛门胜地转眼间只剩一派萧煞之象。2、会昌毁佛唐武宗会昌年间,国内几经内战,人民为了逃避繁重的徭役,纷纷出家入寺。唐武宗就传下旨令,内容与北周武帝如出一辙,要让僧尼还俗。据《中国佛教》一书记载,当时全国拆毁大寺4600多所,小寺4万多所,还俗僧尼达26万多人。从数字和毁寺的方式上可以看出,唐武宗的做法远比北周武帝更绝,这次灭法运动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极大,被称为“会昌灭法”…………此外,元末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清朝康熙年间(另說是雍正),朝廷曾因少林寺藏匿反清人士而将其焚毀,同时禁止民间练武,…………
一群和尚卷入军阀混战不得好下场
看来少林寺的和尚自古就不是真和尚
三武一宗之厄“三武一宗”,是指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在中国历史上,这几位皇帝曾经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三武一宗之厄”等等
近代历史,军阀比外国人破坏大。不过,要是老外不来中国乱搞,也不会有军阀。
作者:张布鲁 时间: 10:10:30千古完人空一格童鞋也是基督徒哦。========================================================================千古完人空一格是为了感化拜把兄弟冯将军而改信基督,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善哉善哉!冯将军被感化后,归隐泰山,居于一寺,名曰“普照”,对空一格感恩戴德,诵经念佛,终于把一干把兄弟念入地狱,天下被空一格所统一。这个故事太励志了。。。
解放后,少林寺只剩下十几个僧人,日本人向中央提出要与少林寺武术交流,少林居然挑不出一个能打的,后来紧急找了三个学过少林武术的俗家弟子应付。
@红尘浮萍浮生梦
10:10:26@三胖大神
09:37:00两百个和尚,1300亩田地,日哦。大地主,人均好几亩。—————————————————干的好,佛教寄生虫人人得而诛之!-----------------------------教皇:干得好给你5美分
@红尘浮萍浮生梦
10:10:26@三胖大神
09:37:00两百个和尚,1300亩田地,日哦。大地主,人均好几亩。—————————————————干的好,佛教寄生虫人人得而诛之!-----------------------------看来毁灭古迹和经书,除了塔利班外,也是丁丫和基督徒的爱好
@张布鲁 2楼
10:08珍贵的照片。另外冯玉祥是基督徒,佛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魔鬼,烧起来当然很爽了。------------------------------不信基督的都是异教徒
基督邪教!!
所有寺产没收,寺院改为学校,或作救济院、图书馆,或成为娱乐场所。----------------------------------------------------------------------------------------------------------------------为社会进步做了大贡献啊!!!学校、图书馆、救济院这才是中国需要的!!!
@红尘浮萍浮生梦 3楼
10:10@三胖大神
09:37:00两百个和尚,1300亩田地,日哦。大地主,人均好几亩。—————————————————干的好,佛教寄生虫人人得而诛之!------------------------------有能耐去少林寺喊去,在网上喊只能证明你的性无能。
僧兵会在自己家大雄宝殿前骑马耀武扬威???
09:37:55两百个和尚,1300亩田地,日哦。 大地主,人均好几亩。 -------------------------200和尚1300亩地,楼主还说和尚度日艰难,智商堪忧啊,我看灭佛就对了
大家还在看少林寺老照片
我的图书馆
少林寺老照片
下面这组照片是1920年一个日本人在少林寺拍摄的。这批照片十分珍贵,因为在1928年少林寺被冯玉祥部将石友三烧毁了,后人基本没见过1928年之前的少林寺。&
少林寺山门
康熙御笔书写的〝少林寺〞匾额。现在的〝少林寺〞已经不是康熙写的那块了。
少林寺大雄宝殿正门。
少林寺内达摩祖师像,十分逼真。
地藏菩萨大殿
少林寺内的经库
大殿前的少林寺僧人
少林寺内的六祖殿,中间是观音菩萨、左边是达摩祖师、右边是慧可禅师。
少林寺面壁洞。
少林寺内一景
唐太宗御赐的碑,上面的字都看不清了。
韦驮像。济公和尚背个韦驮去降妖,就是这个韦驮。
少林寺钟楼。俗话说当天和尚撞天钟,寺庙内钟楼不能少。
在军阀混战时代,少林寺为了保护自己和周围的民众,建立了部队。图中就是护卫寺院的少林寺僧兵。
很多人误以为,是清政府烧了少林寺,这是错的。事实上,清代诸帝很关心少林寺,或亲书匾额,或巡游寺宇。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从清朝白衣殿壁画和文献记载,少林功夫在清朝以来,仍维持着很高的水平。
真正毁了少林寺的,是冯玉祥的部下石友三。
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冯玉祥的部下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殿、法堂和钟楼等建筑被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烧成灰烬。
那么,石友三为什么要屠灭少林寺呢?这还要从民国初年说起。
民国初年,少林寺有僧众二百多人,土地一千三百七十余亩,度日艰难。后来,军阀混战,当时的县府任命武功高强的恒林和尚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恒林和尚只好购置枪械,训练僧兵,以备不虞。
民国九年(1920年)秋,岁遭旱荒,土匪蜂起。恒林和尚率民团和土匪打了数十战都赢了,恒林和尚也因此名声大振。土匪不敢犯境,少林寺周围的几十个村庄得以安居乐业。当时的河南省政府主席张凤台授恒林奖状、奖章,并向少林寺紧那罗王殿献了〝威灵普被〞的匾额,以谢神庥。
民国十二年(1923年),恒林因积劳成疾去世,他的弟子妙兴接任了登封县僧会司及少林寺保卫团团总的职务。
民国十一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直系吴佩孚的师长张玉山手下的第四团团长樊钟秀路过少林寺休息,见大雄宝殿残破,有心修补,因为没有太多钱,就暂捐了四百圆,寺中大众很感激,因而与樊有联络。1923年秋,张玉山奉命在登封一带收编湖北第一师别动队,把妙兴和少林寺保卫团收编进了第一旅第一团。
1927年,冯玉祥与吴佩孚交战,2月,妙兴率第一团奉命开往郑州,又调往舞阳。3月6日,在与任应岐部交战中,妙兴阵亡,年仅三十七岁。遗体由弟子体信运回少林寺,葬于寺东北山坡上。
1928年3月,樊钟秀乘冯玉祥的国民军后方空虚,夺占了巩县及偃师县,但不久被冯部将领石友三夺回。樊钟秀南撤,转攻登封县城,其司令部即设在少林寺内。
石友三部向南追击,至辗辕关(十八盘),少林寺僧助樊狙击,但终不敌而溃。200多僧众也几乎被杀尽。
3月15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纵火焚法堂。次日,驻防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命军士抬煤油到寺中,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处,尽付一炬,以泄其愤。至此,千载少林寺的历史建筑尽毁,大量珍贵文献如佛经、拳谱全部毁掉。
除了泄愤,还有一个原因,资料记载,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废寺逐僧,将大相国寺改成市场。并发动全省毁佛运动,所有比丘、比丘尼一律驱逐。所有寺产没收,寺院改为学校,或作救济院、图书馆,或成为娱乐场所。继河南之后,直、鲁、秦等地,也都纷纷盲从,华北佛教因此几乎衰绝。冯玉祥的手下会屠灭少林应该也受到了这个事件的影响。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f760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民国初年,少林寺有僧众200多人,土地1370余亩,度日艰难。虽然民国5年(1916年)有王云华修葺紧那罗殿之举,民国8年(1919年)寺僧又修缮了白衣大士殿及地藏王殿,但都属小规模的修修补补,少林寺已日渐败落。  当此之时,军阀混战,土匪肆虐,少林寺僧唯以保寺宇平安为念。时有恒林(年)和尚为寺宇平安作出了贡献,但也由此种下了祸根。  恒林,伊川县宋寨人,俗姓宋氏,光绪初(1875年)入寺,民国改元(1912年)为登封县僧会司,参禅之外又习拳术,武艺高超。因地方不靖,县府命他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少林寺保卫团”系地方民团性质,他只好“以菩萨心肠作金刚面目”,购置枪械,训练僧兵,以备不虞。
  民国9年(1920年)秋,岁遭旱荒,土匪蜂起。恒林率民团在登封县城、梯子沟、白玉沟等处与土匪大小数十战,每次皆获胜利,打落“肉票”多人。一次,土匪合伙夜袭巩县鲁庄镇,天将明时被发觉后向西南逃窜,巩县九区民团紧紧追击。土匪过偃师府店,偃师县十四区、十五区民团也加入追击队伍。土匪逃至少林寺西熬子坪,又遭恒林所率少林寺保卫团截击,其大部被消灭。这次战斗缴获枪支、弹药甚多,皆藏于少林寺内。  恒林因英勇善战名声大振,此后土匪不敢犯境,环寺数十村民众得以安居乐业。民国河南省政府主席张凤台授恒林以奖状、奖章,并向少林寺紧那罗王殿献了“威灵普被”的匾额以谢神庥。河洛道道尹阎伦如也赠送“少林活佛”的匾额,旌表恒林剿匪之功。  民国12年(1923年)十月初二日,恒林因积劳成疾去世,春秋59岁。次年春,登封、巩县、偃师、临汝四县民众300余人集资为恒林立碑悼念。  恒林去世后,他的弟子妙兴(年)接任登封县僧会司及少林寺保卫团团总的职务。妙兴,字豪文,俗姓金,临汝县谢湾村人,家境贫寒,8岁时(1898年)投少林寺拜恒林为师,自幼学拳习武,技艺超群,绰号“金罗汉”。  民国1 1年(1 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直系军阀吴佩孚(年)部师长张玉山至登封,意在收抚陈青云、任应岐的部队。张玉山手下的河南暂编第四团团长樊钟秀路过少林寺时,见大雄宝殿残破而发心修补,但因军务倥偬无暇顾及,先捐400圆预作购买物料之用。寺僧大为感激,此后与樊多有联络。次年(1923年)秋,吴佩孚受命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张玉山奉命在登封一带收编湖北第一师别动队,其第一旅旅长卢耀堂得知妙兴武功出众,少林寺内又藏有枪支,便极力拉拢妙兴,后以妙兴为团长组成第一旅第一团。这样,妙兴就加入了吴佩孚的军事集团。  民国14年(1925年)二月,豫西爆发了“胡憨之战”。陕西的刘镇华派憨玉琨率军入河南,与河南督军胡景翼作战争夺中州。胡部樊钟秀派兰世勋联络驻偃师的憨部李慎亚倒戈。当憨部崔继华自密县退却时,妙兴率部队帮助李慎亚攻打崔继华,大大支援了樊钟秀,自止,妙兴与樊钟秀关系更加密切。  民国15年(1926年)七月,广州革命军开始北伐。九月,冯玉祥(年)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参加国民革命。吴佩孚联合张作霖(年)攻打冯玉祥,被北伐军击败。次年(1927年)春,冯玉祥占领西安,配台北伐军合攻河南。二月,妙兴率吴佩孚部第一团奉命开往郑州,又调往舞阳。三月六日在与冯玉祥部任应岐的部队交战中妙兴阵亡,年仅37岁。六月,妙兴遗体由弟子体信运回少林寺,葬于寺东北山坡上。  民国17年(1928年)三月,吴佩孚部樊钟秀趁冯玉祥的国民军后方空虚之际,夺占了巩县及偃师,但不久被冯部将领石友三夺回。樊钟秀南撤,转攻登封县城,其司令部就设在少林寺内。石友三部向南追击至辗辕关(十八盘),少林寺僧助樊阻击,但终不敌而溃。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纵火焚烧了法堂。次日,驻防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命军士抬煤油到少林寺中,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处尽付一炬以泄愤。至此,千载少林寺之精华悉遭浩劫。  恒林迫于形势担任“团总”,保护了寺院及一方的安全,为后人称赞。妙兴投靠北洋军阀,出任“团长”,参与征战,不但违背了佛寺清规,且为少林寺招来了一场劫难。  豫西地区多灾多难,民国11年(1922年)直奉战争以来迄无宁岁。少林寺遭火烧之后,接着是蒋冯大战(1929年)、蒋阎冯大战(1930年),连年战乱、灾荒使民生凋敝,少林寺在这一时期的败落可想而知。此后的少林寺当家和尚淳朴、贞绪等人,只能维系山门而已。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更多关于“石友三火烧少林寺”的相关文章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7乱世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是怎么回事-历史趣闻网
昭人类社会之兴衰,究古今往事之踪迹
当前位置:>>>
乱世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是怎么回事
13:59:44字号: |
[导读]石友三有多少部队石友三出生于1891年,死于1940年,是吉林长春人。在他短短49年的一生中,投靠了许多人,是军阀战争时期最为背信弃义之人,被后人称为“倒戈将军”。由于他一生反复无
石友三有多少部队石友三出生于1891年,死于1940年,是吉林长春人。在他短短49年的一生中,投靠了许多人,是军阀战争时期最为背信弃义之人,被后人称为“倒戈将军”。由于他一生反复无常,因此石友三有多少部队,很难计算,需要抽丝剥茧才能得知。石友三(右)照片1926年,在石友三投靠冯玉祥的时候,国民军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军队的攻击,一下子溃不成军。石友三却在这个时候全身而退了,因为当时其中一直军队的总指挥官是石友三的小学老师,因此两军停战。国民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可是石友三的部队却在这个时候收容一些散兵,壮大了自己的部队,规模抵得上三个师。之后,石友三有多少部队呢?1928年,国民军队重新进行了整编,石友三的部队被缩减为1个师,心有怨气的石友三投靠了蒋介石。1930年,冯玉祥和联合起来对抗蒋介石,见风使舵的石友三有重新投靠冯玉祥,此时的石友三一下子拥有了10万大军。石友三在投靠了后,张学良将他的部队编制改为国民革命军,全军一共有6.4万人。至此,石友三有多少部队,已经一目了然了。在石友三的投机取巧之下,经历了三次背叛,最终有了一只6.4万人的部队,令世人震惊。但是,石友三作为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他最终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被人活活埋葬在黄河边上,被后人所诟骂。石友三包头剿匪石友三生于乱世,死于乱世。作为大军阀,他一生多次倒戈,对冯玉祥、蒋介石、汪、张学良、中国共产党和日本人都曾投靠又背叛,最后由于公开投敌,被他自己拜把兄弟、爱国将领活埋于黄河岸边。纵观后世对他评价,贬远大于褒,但石友三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早年闻名遐迩的石友三包头剿匪又是怎么回事呢?剿匪图片民国初年,包头的治安非常差,土匪猖獗。老百姓连衣物都被抢,害怕得经常躲到荒滩野外求生存,包头城内城外的黑势力还联手作恶,一时民不聊生,人们挣扎在死亡线上。时任西北边防督办的冯玉祥提拔石友三为旅长,镇守包头。石友三不负所望,用“乱世用重典”的手法,大开杀戒。他杀贼先杀王,先把哥老会三个龙头正法,然后在包头城内设立4个刑场,只要抓到土匪,不问缘由,立即拿大砍刀杀掉,有时一天处决2、3次,杀20、30人。短短几个月,石杀了近500人,终于打掉了土匪的嚣张气焰。石友三包头剿匪的功绩让他扬名立腕,被百姓称为“石将军”,闻风丧胆的坏人则叫他“石阎王”。在石友三多被诟病的人生履历中,包头剿匪堪称精彩一笔。经他整顿之后,包头土匪长期绝迹,社会秩序稳定,人们也过上了安居的日子。石友三包头剿匪有功,由此他成为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此役也为他后来的显赫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maolejia
与石友三相关新闻
??石友三是吉林人,出生于1891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石友三,那么这个词非“反复无常”莫属。他一生投靠的人很多,但是每一次的投靠就有每一次的
被焚毁前的原版少林寺你见过吗,今天历史趣闻网就来介绍一组1982年的被焚毁前的原版少林寺的老照片。
石友三在历史上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形象,石友三刘伯承原本没有什么交集。石友三一辈子数次倒戈,他一开始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后来又背叛蒋介石,投
石友三这个大军阀一生做出的奇葩事情非常的多,总是一副出尔反尔的嘴脸。他的死也是非常的奇葩。在他还以为自己意气风发的时候,就在人们都认为他投靠
若要对比兵力,樊钟秀本不足与石友三抗衡。石友三国民联军第五路,人马近6万,久经沙场,而且又刚刚战胜奉军,锐气不可当,连冯玉祥对石部的骄兵都萦执乏术。樊部兵马不过万人,除了骨干之外,多数还是新招的豫西土匪。那么樊钟秀为什么要以卵击石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烧少林寺 电影 197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