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骗老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了解的吗?说是军转民,十三五规划,不知道真假,准备九号去看看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07|
上传日期: 23:55:5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关注微信公众号德清县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 - 行业政策 - 中项网-中国专业的工程信息资源平台
服务热线:010-422203
中项网手机站
中项网订阅号
当前位置: >>
>> 德清县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
项目名称:德清县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
石油化工医药/能源工业
   一、发展形势与环境   “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翻一番,实现新崛起”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崛起、科学跨越”理念,深入实施“开放创新、接沪融杭”战略,深化“政产学研金介用”的“德清模式”,顺利完成“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实现德清更高水平新崛起注入强大动力。2015年,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2%,比201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4%。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成功创建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县、区)和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科技新城、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对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引进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培育进一步加强。2015年,全县累计培育县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465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83家。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实增强。成功创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和科技大市场建设试点,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技术经纪人引进培育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显著增强,有效支撑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2015年,全县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606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3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2%,分别比2010年提高17.3和16.2个百分点。   ――科技金融结合不断创新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创业风险投资、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加快发展,推出“种子贷”、“项目贷”、“成果贷”等金融产品,不断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全链条扶持,初步构建信用为主、个性定制的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体系。设立1亿元科技信贷引导基金、3000万元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和每年2000万元种子资金。2015年,新设立5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入民资建立天使投资、股权众筹、成果产业化三个不同阶段的子基金,科技支行累计发放科技金融创新贷6亿元,直接融资达20亿元。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与保护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创新券,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升。建立全省首批知识产权公益维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全县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34件,是2010年的9.6倍,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87家。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德清科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球经济竞争格局调整,将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引发全球经济格局重塑,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与产业转移加剧对中国制造业造成双重挤压,“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行动计划的提出正是我国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德清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着眼于支持创新创业和高端制造,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提升德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区域科技分工格局强化,将更加重视开放创新发展。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的提出,区域间的分工进一步细化,优质科技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态势更加凸显,迫切需要德清深化区域间的科技创新协作。上海、杭州部署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德清具有毗邻沪杭的区位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吸纳创新要素等方面具有重大机遇,德清要深入实施“改革创新、接沪融杭”战略,深化与沪杭的全面开放合作,形成与周边区域协同错位的创新发展格局。   ――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将更加重视改革创新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将更加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在经济转型中的支撑性作用,迫切需要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制度性障碍,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德清要把握省级城乡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德清模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和新需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清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仍显薄弱,尤其是缺少龙头骨干科技企业带动示范;二是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仍需加大,尤其是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的示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仍需加强,缺乏强有力的抓手推动;四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仍需深化,运用财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的模式亟待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有待强化;五是科技开放合作仍需加大,科技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等。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聚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更高水平新崛起”,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创新、接沪融杭”战略,积极探索科技发展体制创新、模式创新和路径创新,不断深化完善“德清模式”,大力推动资源配置市场化、平台载体高端化、开放合作全球化、创新系统生态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五化联动”,建立健全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成杭州都市圈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省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县、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   ――“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性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普惠性政策扶持,进一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高端化”。充分发挥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加快完善研发孵化、创业苗圃、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链,打造更高能级的科创平台,促进高端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引进集聚。   ――“全球化”。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全面深化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更加注重与上海、杭州的深度接轨与高端融入,充分利用全球创新创业资源。   ――“生态化”。立足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以投、贷、保、补、扶为重点,加快构建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以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为重点,加快形成覆盖创新创业的科技服务体系。   ――“产业化”。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加强科技招商与技术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创新创业资源投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发展。   开放合作,改革创新。处理好改革、开放、创新的关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深度开放合作为路径,以模式创新、政策创新为重点,整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量质并重,质量为先。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调整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扶持方式,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科技与经济结合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杭州都市圈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省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县、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   ――体制活力进一步迸发。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更加凸显,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   ――支撑平台进一步夯实。创业苗圃、中试孵化、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加快建设,湖州莫干山高新区、高新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培育创建若干国家级科创平台。   ――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科技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合作渠道与形式更加多元化,与上海、杭州的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基本实现科技合作的深度接沪与高端融杭。   ――生态系统进一步健全。科技与金融结合不断深入,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与保护进一步加强,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加富有活力。   ――成果转化进一步提质。创新驱动制造业、农业、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进一步提高,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三、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市场化改革   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探索科技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一)建立市场化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   探索普惠制的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方式。进一步优化整合县级有关部门各类支持科技创新的的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克服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打破条块分割,避免交叉重复支持,探索构建统一的县科技管理平台。围绕县“312”新型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探索与省市共建地理信息等产业科技创新基金,推动县特色优势产业纳入省市层面,引导社会各类各级资源集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积极探索开展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对我县产业技术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参赛企业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探索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支出。   1.改革财税支持方式。改变财政经费“撒胡椒面”式的支持方式,通过组织重大创新创业大赛,大力扶持对全县产业科技创新有带动作用的企业与人才团队。制定出台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落实国家及省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运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普惠制。   2.改革部门协同机制。大力推动全县域科技创新经费的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支持,克服资源配置碎片化,构建“大科技”发展格局,形成经济、科技有关部门推动科技创新的合力。   (二)完善市场化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大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创新带头作用,大力实施企业研发后补助政策,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建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购科技型企业、快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等形式,成为行业创新标杆和“隐形冠军”。通过构建产业创新链、新型产业研究院等形式,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引领带动全县、全行业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储备和认定,保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后劲。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行动计划,完善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方式,加大对本土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高新企业扶持力度,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初创企业。力争到2020年,进入全省百强高企达到5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300家以上。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院(基地)、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引导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企业研发机构的梯度培育机制。到2020年,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到8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10家,力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实现零突破,累计培育15家以上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   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生物医药、绿色家居(装饰建材)等行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中小微企业共性技术攻关。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在地理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领域,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创建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支持承担一批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支持科技新城加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德清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   1.建立龙头骨干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突出龙头骨干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培育壮大一批龙头高科技企业,使其成为带动产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突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高成长性,大力推动创新人才团队的创业,引进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使其成为支撑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   3.建立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鼓励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   四、构建高端化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创新创业全过程支撑链,形成以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全县域众创空间为重点的平台支撑体系。   (一)全面提升发展湖州莫干山高新区   全力建设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省内一流高新区为目标,组织实施“1581”工程,大力推动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向高新区集聚,大力提升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地理信息小镇、汽车生态小镇、高铁科创小镇、莫干山裸心智创小镇、通航智造小镇、钢琴小镇为重点的高新区科创走廊。大力支持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国际地理信息交流合作中心、全国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地理信息大数据产业中心 “一园三中心”建设,支持高新区(科技新城)率先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等领域形成科研优势,建成中国北斗产业浙江基地,推进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浙大德清GIS创新中心、中欧感知城市创新联合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的作用,加快建设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FDA检测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落户高新区,形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优势。推进中航通飞研究院建设,开展通航飞机和航电产品的研发、测试及成果产业化,积极推动通用飞机研发制造与产业化项目落户高新区(临杭工业区)。加快建设乐视超级汽车生态体验园,实现超级汽车从研发设计体验、品牌体验和汽车主题游乐的全价值链展示和极致体验,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力打造以智能汽车先进制造、观光体验为特色,融入乐视体育、乐视音乐和影视生态元素的生态小镇。大力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推动高新区率先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到2020年,力争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等主要指标占全县比重70%左右,基本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高新区,进入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行列。   (二)建设全县域创业孵化平台   全力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园区的科技创业孵化平台。积极推进创客邦、众创实验室、菁英部落、莫干山生态众创小镇、地信梦工场等创业苗圃建设,鼓励各类众创空间利用互联网优势,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交流和资源链接服务,积极打造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全县域众创空间。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地理信息、通用航空及新能源等产业创新需求,在镇、街道部署建设一批科技创业园,积极探索政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业园建设模式,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利用企业现有厂房、设备、检测服务等条件,建设以企业为主的专业型科技孵化器。鼓励各类科技孵化器引入社会力量为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加强地理信息产业园、千人计划产业园等产业化园区建设,拓展园区承载能力,有效承接科技招商项目的落地及加速器中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到2020年,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平台达到10家以上,新增科技园区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累计培育省级特色产业基地7家。   1.湖州莫干山高新区。以高新区科创走廊为依托,大力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高新区集聚,大力支持高铁科创小镇建设,加快康乾新区的建设力度,加强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等创新载体的引进利用。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户高新区,推动高新区地理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科技新城、开发区、临杭工业区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若干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为辐射带动全县的创新创业高地。   2.德清工业园。大力推动德清工业园转型发展,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大力推动优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推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升食品加工及包装、新型建材、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成为德清东部重要的创新创业平台。   3.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力推动大禹蔬菜园、现代蚕桑园区等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升级发展,鼓励园区整合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应用水平,积极争创农业科技示范园。   4.“千人计划”产业园。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重点支持“千人计划”专家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入驻,将产业园建成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验区。   5.全县域众创空间。重点支持创客邦垂直电商众创空间、地信梦工场、众创实验室、菁英部落等众创空间建设;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镇、街道积极创建科技创业园、小微企业园,重点支持德清县科技创业园、浙江工业大学创业学院等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提升建设服务水平。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一批中试基地。   五、建立全球化的开放式创新网络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全球创新资源,不断探索对外开放合作路径创新,打造人才引进、创新资源引进的新方式,全面建立全球化的开放式创新网络。   (一)加大创新创业资源的引进力度   加快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引进培育。深入实施“5151人才计划”,探索实施“产业基金+孵化器+专业团队”的引才模式,加大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德清创新创业力度。组织实施“企业人才百千万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和经验管理团队,培育一批企业急需顶用的科技研发和高技能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人才新政11条”,优化“德清服务绿卡”,构建覆盖广泛、专业高效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到2020年,力争引进培育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才6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名左右。   加大各类创新载体的引进力度。深入开展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支持具有科研优势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研发团队或大型企业集团的研发机构在德清设立分支机构。健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跟踪机制,鼓励各类载体健全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技术转移转化。到2020年,引进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   (二)大力推动科技合作走出去   全力推进异地孵化器建设。以地理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国际国内著名科创中心,在各创新资源集聚地推进多点建设异地孵化器,柔性利用当地创新资源,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企业来德清孵化。重点推进科技“接沪融杭”,加强与上海的深度对接,探索共建科技园区,加强与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对接,争取将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分别纳入杭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信息产业基地。   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定期向企业征集合作清单,组织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对口互访,推动德清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战略合作。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与境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支持企业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设立、并购一批海外企业研发中心,逐步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提升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   六、打造生态化的创新创业系统   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全面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系统。   (一)着力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   壮大创业风险投资规模。发挥科技创业种子资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母基金作用,探索与中科院等创新引领者以及专业化创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专业化产业(创业)引导基金,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企业)进行天使投资和创业风险投资。支持民间资本创办创业风险投资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到2020年,力争集聚科创产业基金规模超100亿元。   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加快科技型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推动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收益债,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到2020年,力争实现挂牌上市企业数量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深化科技中小微企业信用贷,通过与银行共建风险资金池,倍数放大给予中小微企业科技信用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形式金融产品,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加快发展科技保险,设立科技保险风险资金池,鼓励企业购买科技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专利保险等产品。到2020年,科技创新贷款达10亿元以上。   建立科技金融集聚区。引导科技支行、科创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科技担保公司等金融组织集聚发展,探索在高新区建立覆盖全县的“线下实体+线上网络”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省级科技与金融结合示范区。   (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深化知识产权与产业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推动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引导并实现创新资源的区域集聚。积极开展专利导航试点,在地理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专利导航,探索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深入开展重大科技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建立知识产权与产业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到2020年,力争在地理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知识产权优势。   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调整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引导专利创造从追求数量提升向量质并举、突出质量转变,引导资助重心向专利运用与保护转变。加强专利推送培训和知识产权企业预警制度建设,突出企业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重点知识产权企业预警制度建设,推广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贯标工作,大力培育各级专利示范企业和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支撑产业发展和实现产业高端化的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到2020年,新培育认定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和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60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6件。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托管。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产业专利战略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服务。探索开展专利、商标、版权等职能“三合一”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建设专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省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和举报投诉工作体系,形成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保护协同推进、行业自律和企业维权主动应对的保护格局。到2020年,力争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七、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   (一)强化科技成果供给   加强重大科技研发攻关。围绕我县“411”产业体系培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研发任务,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成果,增强我县科技成果供给。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达75亿元。   1.农业领域。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两区”建设,以粮油、蚕桑、畜牧、笋竹、特色水产、茶叶、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为重点,整合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资源,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实施;加强与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试验示范,培育一批农业生产和深加工企业。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打造智慧德清农业。   2.制造业领域。围绕“312”新型制造业体系建设,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家居、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航空、新能源为重点,加强制造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其中,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智能轻工设备、工程机械、涂装设备、石化空分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高精基础件等领域,加强3D打印、大型空分成套设备、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大型施工机械等制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强高精度铸件等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的研发与推广。   生物医药,重点围绕药物制剂、生物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现代中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加强新型制剂技术、新型药用辅料及生产技术、微生物发酵工艺、中药标准提取物、基因工程技术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绿色家居,重点围绕新型环保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领域,大力开发环保型装饰材料、功能性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围绕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卫星导航定位服务、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信息技术领域,加强卫星数据接收处理、传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与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   通用航空,重点围绕航空仿真模拟器(机)、直升机等领域,加强通用航空装备的开发与产业化。   新能源,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LED照明、节能等领域,加强新型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绿色照明等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大力推广余热发电、工业窑炉节能改造及其他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民生领域。围绕智慧城市、节能减排、人口健康、公共安全、“五水共治”等重点民生领域,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医疗、智慧城管、智慧公安等领域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加强生态、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加强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对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健全科技成果的引入机制。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引进高校、科研院所来德清设立成果转化中心。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池和企业技术需求池,加大对在德清交易转化的科技成果奖励力度。把科技成果招商作为镇、街道科技工作“一号任务”,以产业为导向,通过招开德清科技成果招商和转化对接大会、赴国内科技成果集聚区域现场招商等形式,招引创业团队、大企业(集团)的科技成果来德清转移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购买、兼并等多种方式,引进转化先进技术成果。深化科技军民融合,大力引进军工产业优质资源项目,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交流,推进重点产业“民参军”、“军转民”。到2020年,力争累计引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100项。   完善德清技术市场建设。支持技术市场集成创新驿站、仪器文献共享平台、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等平台,打造一站式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实现省网上技术市场-县技术市场-县域科技型企业的组织体系良性运作,开发手机APP、网展会、交易通、评估宝、支付盾等适用网络应用工具,实现线上常态化对接。建设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两个有影响力的专业技术市场。加强技术经纪人的培训和奖励力度,建立技术经纪人协会,引进培育一批懂技术、懂法规、懂财务、懂管理的技术经纪人队伍。   (三)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   支持科技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以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鼓励研发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大力引进创业辅导、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创业投资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大力推广创新券,引导科技中介机构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引进集聚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研发设计等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涌现一批全省知名的科技服务机构和人才,力争成为杭州都市圈科技创新服务次中心,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以上。   八、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一)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全局的首位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动摇,强化县对镇、街道科技工作的指导,加强镇、街道在科技创新中的考核比重,形成镇、街道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格局。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建立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政府服务网“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构建高效的科技政务系统。   (二)强化科技资源要素保障   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采取计划项目资助、购买服务和许可证等方式,支持重大平台建设、创新载体引进、重大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等。进一步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   完善落实科技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各部门对科技创新第一驱动力的认识,牢固竖立“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加强与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紧密配合,研究制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科技政策,为规划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环境条件。重视科研试错的探索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大力推进科技(科普)场馆建设,加强舆论宣传与科学普及,不断增强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文化氛围。   (四)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建立省、市、县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及时研究、解决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发展重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加强与国家、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及德清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部署。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监测评估,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对本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查评估。要结合县科技与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充实完善。
行业渠道:
中项网服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红航天生物合法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