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驻军视频后我方可否不驻军

历史课外读本:必修一专题九
作者:王健 日期:
历史课外读本:必修一专题九目录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简介默克尔:德国“铁娘子”邓小平的坚持一眼认出中日韩三国人新加坡的设计师——李光耀洁癣之国新加坡贵族的印度正文 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简介2007年5月,法国进行总统选举,时任内政部长、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拉-萨科齐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继希拉克之后当选法兰西共和国总统,他也是二战后出生的首位法国总统。  【简介】  全名:尼古拉o保罗o斯特凡纳o萨科齐o德纳吉-博乔(法语:Nicolas Paul Stéphane Sark&zy de Nagy-Bocsa )  萨科奇1955年1月28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曾先后在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学习,获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担任律师。他现任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  萨科奇很早就从政,经历丰富。他1983年出任讷伊市市长,1988年当选法国国民议会议员,1993年担任预算部长,2002年担任内政部长,2004年出任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2005年再次出任内政部长。  今年3月,萨科奇为参加总统选举辞去内政部长职务。希拉克总统宣布不再竞选连任之后,萨科齐不仅得到人民运动联盟的一致拥护,也得到希拉克的支持。在竞选中,萨科齐代表传统右翼,主张支持自由市场经济和增加就业,同时主张改革现行社会福利和劳工制度、改善治安状况、加强对移民控制。在第一轮选举中,他的得票率为31.18%。  萨科奇经历了两次婚姻,共有三个子女。1996年,他与现任妻子塞西莉亚结婚,婚后生有一子。  在北京时间日凌晨2时左右公布的法国总统选举中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他以百分之五十三的优势战胜左派候选人罗亚尔,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  【萨科齐其人】  1.传统右翼代表  2.作风直言敢干  3.支持自由市场经济  4.降低企业福利  5.强调“国民性”  萨科奇今年才50多岁,在法国政坛属于少壮派人物。萨科奇是传统右翼代表,以“直言敢干”的强势作风著称。他支持自由市场经济,主张降低企业社会福利和税收负担,从而刺激经济发展以降低失业率;他力主改革现行的社会福利和劳工制度,鼓励员工延长工作时间以增加收入;他还强调法国的“国民性”以及加强对移民控制,以此吸引“深右”选民。萨科奇提出的竞选口号是“团结起来,一切皆有可能”。  【萨科齐个性】  像拿破仑一样拼命工作:萨科齐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先浏览当天的报纸,然后吃早餐,再向办公厅主任布置一天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会议、约见、招待会,晚上还要把文件带回卧室。据他身边的人介绍,他每天都要工作17个小时以上。不过,即使再忙,他每周都要抽时间去跑步。萨科齐的工作方法也自成一体。2002年刚一就任内政部长,他就开会要求下属“写通知须清晰可辨,有新思想”。有一次,他在一份报告上读到“债务的可承受性令人满意”等词句后,异常不满地对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所长咆哮:“请写得简单一点,让法国人能看得懂!”就这样,萨科齐把内政部的头头脑脑们整治得服服贴贴。但对普通工作人员,他总是和颜悦色,展现的是一副亲民形象。同时,他也明白,外面的“民”更要去“亲”。几乎每一周,他除了要面对各阶层的数十个约会,还会下一次基层。  2004年3月,萨科齐改任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短短数月,他就使前任梅尔相形见绌。其实,萨科齐的经济政策与梅尔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他总是设法让人们知道他在做什么”,梅尔的一位前顾问道出了萨科齐的成功秘诀。但是,跟着萨科齐干的人就没有了原来的好日子。上司要提高工作效率,手下人自然不敢懈怠。上至次长,下至打字员,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位顾问就曾苦着脸说:“萨科齐的工作速度让我们吃不消,我们连周末都没了!”而萨科齐则说:“抱怨我整天工作?我的任务就是行动!”  干练强硬的作风一方面为萨科齐积攒了不少人气,另一方面也让一部分人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民意调查机构CSA的负责人曾向《巴黎人报》透露,不少选民都因为萨科齐的个性而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他是否有些危险?  与其他温文尔雅的政客不同,萨科齐锋芒毕露,毫不避讳自己是个占有欲极强的人,“有个空位子,我就想坐上去”。“我感到自己有一股力量和愿望,想要有不一样的法国。我希望使法国社会重现活力。”这是他的参选宣言。他还希望加强社会流动,帮助民众致富,建优质学校,提高工资……最终目的是将法国重塑为“世界典范”,与过去的法国“平静地决裂”。“(希拉克)总统先生求无为,我希望求变。”他了解法国人当前觉得国家正走下坡路的忧虑,毫不犹豫地祭起改革旗帜。其中,最明显的包括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不再像戴高乐或希拉克般喜欢与美国唱对台戏。默克尔:德国“铁娘子”时间:日23:13  来源:人民网德国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和社会民主党(社民党)10月10日达成权力分配协议,联盟党领导人安格拉o默克尔将出任下届总理,取代执政7年的格哈德o施罗德,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同时,社民党获得包括外交部长等关键职位在内的半数内阁席位。  安格拉o默克尔简历  日出生于汉堡的一个牧师家庭  1973年—1978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  1986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1989年秋参加民主觉醒组织  日当选为联邦议院议员  1991年当选为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  1991年1月—日任妇女和青年部长  日—1998年9月任环境部长  日当选为基民盟秘书长  日当选基民盟主席  日被正式提名为总理候选人  从小爱学习  默克尔1954年7月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原名安格拉o多罗特娅o卡斯纳,父亲是一名路德教会牧师。母亲曾经是位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出生6星期后,她随父亲迁往东德小镇滕普林,并在那里长大。默克尔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大的。  默克尔的童年在一所又大又舒服的房子里度过。那所房子建在一所神学院的青青校园里。校园里还有一个智障人教会学校。默克尔的爸爸是神学院院长。  默克尔的父母对她期望颇高,总希望她出类拔萃。默克尔没辜负父母厚望。她是个非常勤奋的学生。她会利用等校车的时候学俄语,如今已能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  默克尔小时候就显露出科学方面的天才。1973年凭着数学、科学和语言几门功课的优异成绩,默克尔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物理学。那时的默克尔已经是原东德“自由德国青年”组织的地区领导,该组织鼎盛时期一度有300万名成员。因此,有人说这个组织是默克尔的第一个政治舞台,是她成为组织者和战略家的训练场。  1986年她获得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她的论文是关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速度常数计算。毕业后,她在原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  默克尔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一次结婚是在1977年,但婚姻仅维持了5年。1998年,她与现任丈夫、55岁的化学教授约阿希姆o绍尔结为伉俪。  两人当初都在科学院工作,如今绍尔继续从事科研工作,默克尔却成为叱咤德国政坛的人物,两人一年也见不上几面。尽管如此,夫妇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外界能看见他俩公开露面的机会,大多是一年一度的拜罗伊特音乐节。  有时人们也见到夫妻俩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饭馆相会。这是家以煎肉排为招牌菜的餐馆,不少知名人士经常光顾。两人相聚时,多是默克尔滔滔不绝地讲,绍尔默不作声地倾听。每到周末,夫妇俩则喜欢去他们在滕普林的寓所度假。在那里,她做饭,他讲述他的科研。这是他们二人世界的一部分。  平步青云路  1989年,35岁的默克尔加入“民主觉醒”运动,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90年,她随该党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在时任基民盟领袖、德国总理赫尔穆特o科尔提携下,默克尔先后出任德国青年妇女部长、环境部长、基民盟秘书长和副主席等职。同僚眼中,默克尔女士沉稳、务实、工作勤奋。  2000年基民盟陷入政治献金丑闻,默克尔被推选为基民盟主席,成为该党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党领袖的女性,也成为德国战后首位女性大党领袖。当时就有人猜测,默克尔可能会显露锋芒,争夺总理职务。但2002年总理选举,默克尔主动“让路”,由基民盟的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托伊贝尔出面挑战施罗德,未能成功。但是,此举巩固了默克尔在联盟党(基民盟与基社盟两党合称联盟党)内的绝对领导地位。从2002年9月起,她兼任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  之后,她率领基民盟在地方选举接连获得胜利,特别是今年5月20日在北威州的选举中,一举拿下施罗德所在社民党执政39年的大本营,引发德国政治地震。  立鸿鹄之志  今年5月底施罗德被迫宣布提前举行全国大选后,51岁的默克尔在联盟党联席会议上未经投票表决即被正式提名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克尔会后表示,德国大选是为了德国未来,“我愿意为德国效力”。默克尔将作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理候选人,在今年9月的大选中与施罗德一决高下。  两个月后,默克尔迅速推出自己的经济改革方案,应对当前德国经济持续低迷状况。她承诺实施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采取措施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维持高社会福利开支等。  同时,默克尔还可能对对外政策作出相应调整,这一点将与施罗德的对外政策有所不同。分析家指出,施罗德强烈反对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默克尔可能会在处理与英美两国关系方面有所变化,逐渐改善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而在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上,她持反对态度。  许多人批评默克尔过于渴望权势,对此,默克尔表示,这种批评并没有对她造成任何困扰。  “也许这是因为目前政治地位较高的女性政治家太少了。我将这种批评看作是说我对权力有着较强判断力的一种恭维。如果对权力判断力差的话,我将无法胜任总理的工作。”  “科尔的女孩”  德国前总理科尔任职期间,对来自东德的默克尔颇为重视。德国媒体甚至将受宠的默克尔称为“科尔的女孩”。但是,坚持原则的默克尔用能力证明,自己绝不是政治花瓶。  2000年科尔和时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布勒先后卷入政治献金丑闻后,默克尔立即公开表示反对科尔。在朔伊布勒被迫辞职之后,默克尔当选主席,开始统帅基民盟。此后几年中,默克尔不仅迅速领导基民盟克服危机,并且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成功应对挑战,稳坐主席一职。她的政治领导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逐渐显露。坚强自信的默克尔,名副其实地荣膺德国政坛“铁娘子”称号。  法新社援引最近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默克尔的民众支持率更胜一筹。这也意味着她极有可能在9月大选中刷新政坛纪录,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因此,人们更是将这位“铁娘子”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而她们之间也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英国唯一的女首相。对于这位女强人,默克尔表示钦佩,但她也坦率讲述了自己对“铁娘子”的看法。  “我们都是女人……都是科学家,这些相似之处很有趣。”默克尔接受德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我非常钦佩撒切尔夫人在任期间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但她并没有完成所有她想做的事,例如英国铁路系统私有化。”  默克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自己与美国前第一夫人、现任联邦参议员希拉里o克林顿的相似之处。她说,当她翻阅希拉里的回忆录《亲历历史》时,发现她们两人之间有着“有趣的”相似之处,例如,媒体都曾高度关注她们发型的改变。  默克尔说:“它(《亲历历史》)使我想起我的外形也曾引起许多讨论。”  自决定竞选总理以来,一向自嘲缺乏魅力的默克尔几乎与希拉里作出了同样多的改变。同时,她们的改变也都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为了一展女性领导人特有的魅力,默克尔选择了较为柔和的发型,更注意化妆,着装的颜色也艳丽起来。  默克尔12岁在游泳课上练跳板时,她竟然在跳板上站了足足45分钟才鼓足勇气起跳。她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这个童年小插曲时说:“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气。”她说自己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默克尔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眼里从来不是个做领袖的材料,甚至让人觉得平淡乏味。  美国《时代》周刊指出,默克尔是个强硬并善于在机会出现时抓住机会的人,而施罗德刚好给默克尔献上了机会。虽然经常有人批评默克尔胆小和不够鼓舞人,但是默克尔得到的胜利已经超过了她应得的份额。她已经从一个普通物理学家变身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她正在精心计划,并会毫不留情地出击。  两党瓜分内阁  根据权力分配协议,社民党将获得内阁外交、财政、劳工、司法、卫生、运输、环境和发展部部长职位。而联盟党成员将入主国防、内政、农业、家庭和教育等部门。  现任经济和劳工部长沃尔夫冈o克莱门特说,基社盟主席、德国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巴伐利亚州州总理施托伊贝尔将取代他出任经济部长。达成权力分配协议后,社民党将在制定预算和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影响德国的外交政策。  总部设在慕尼黑的德国裕宝银行经济学家安德烈亚斯o雷斯说:“为了换得总理职位,保守党人(联盟党)不得不在人事上作出妥协。具有改革头脑的政治家(社民党)将不可能在新政府中拥有许多发言权。”  分析:改革存有隐患  组成“大联合政府”并非完美方案。联合方案给默克尔带来了联邦议院票数,也给她带来了权力的约束。  根据两党权力分配协议,社民党将获得下届政府中外交、财政、劳工、司法、卫生、运输、环境和发展部部长职位。这可能使默克尔此前一直宣称的大刀阔斧改革在付诸实施时大大缩水。  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默克尔一直希望放宽雇佣、解聘劳动力的要求,降低劳动力成本。但这一主张遭到社民党的强烈反对。  路透社10日援引两党高层官员的话说,下届联邦政府将不会在上述改革方面有太大动作,这更加印证了分析人士的担忧。  “很明显,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安全体系这些重要体制改革已经不可能实现,”德国经济学家安德烈亚斯o雷斯评价说,“默克尔将不得不作出我们几周前还想像不到的让步。”  反应:市场抱有希望  分析人士认为,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稳定而有力的联邦政府,将有利于推动一些关键改革问题。“只有在大联合的情况下,联邦制改革才可能发生,税收和预算等方面的改革也将得以实行。”法新社援引德国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克劳斯o齐默曼斯的话说。  德国市场也在这方面显示出乐观态度。虽然在联邦议院选举结果出来后的第一天,股市及欧元曾应声下跌,但3周以后,看好“大联合”前景的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已回升至下跌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盟男性首脑一统天下被打破  默克尔是10多年来欧洲大国首位女性领导人。  欧洲大国上位女性领导人是法国前总理埃迪特o克勒松,但她执政时间非常短暂,从1991年5月到1992年4月。法新社驻德国首都柏林记者扬妮克o帕凯认为,默克尔成功登上德国总理宝座,不仅打破德国政坛男性主导的传统,也将使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性别天秤稍向女性倾斜。默克尔与英国前首相、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相似,她的上台将打破欧洲联盟首脑会议上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  默克尔认为对华关系非常重要  即将出任新一届德国政府总理的默克尔10日在基民盟主席团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德国对华关系非常重要。  默克尔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说,在她领导下的新一届德国大联合政府将继续保持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她说,在科尔和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的任期内,德国对华关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良好发展。  女总理背后的男人  在德国大选期间,关于安格拉o默克尔的话题空前地火了起来。这位“铁娘子”本人早已为公众所熟知,此时人们似乎对站在她背后的那个男人―――她的丈夫约阿希姆o绍尔更有兴趣。“他是一名化学教授,学术权威,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躲避媒体采访、总是沉默寡言”,这就是人们通过报章对绍尔得出的少得可怜但也是全部的印象。  绍尔和默克尔都曾在原东德科学院工作。但事实上在此之前,两人就已经相识。当时默克尔还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年37岁的绍尔正是她的指导老师。但默克尔和绍尔的浪漫史究竟始于何时却无从考究。人们只知道,默克尔与前夫乌尔里希o默克尔在1981年结束了维持5年的婚姻。之后几年,默克尔和绍尔开始在一起生活。  尽管绍尔和默克尔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但是外界公认这对夫妇相处得非常默契和融洽。有时,人们见到夫妻俩在柏林市中心“博夏特”饭馆相会。两人相聚时,多半是默克尔滔滔不绝地讲,绍尔默不作声地倾听。邓小平的坚持被称为“新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无疑将作为共和国的“中兴”史载入史册。相信以后许多史家会来研究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其中原因诸多,“文革”教训,时势使然;人民意志,时代潮流;时势造英雄,小平来掌舵等等。这所有一切,当然都是多难之后兴邦的因素。但像一切领袖的成功一样,邓小平的性格、意志因素不容忽视。这就是他坚定果断,敢于坚持己见。  改革就是一场革命。既要能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方针,还要能力排众议,坚持这个新思想、新方针,二者缺一不可。历史上提出方案,未能坚持,虎头蛇尾的流产改革实在不少。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其高瞻远瞩的战略设计思路已为人所熟知,而在战术实施中的坚定不移,则还不大为人注意。近读史料,发现其例甚多。  1977年8月小平主持教育工作座谈会。大家主张恢复高考,但又觉得今年来不及,希望从明年开始,而且教育部的原招生方案报告也已送出。小平说,就从今年改!打破常规,冬季招生。让教育部追回发出的报告,他亲自修改。这一步棋改写了中国文革十年的教育史。人才兴,国运兴。  “百科全书”向来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工程。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最早就是通过编译百科全书(史称百科全书派)进行思想启蒙,普及新知识而导致了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百科全书》随时增改,渐成一部世界性的知识总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平指示翻译出版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1768年英国初版,20世纪初转让给美国,1974年出到第15版)。消息传出,社会上议论纷纷;我们怎么能出版美帝国主义的书?小平不为所动,他接见美方人员说:“全世界都知道《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学术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地位。我们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把你们的百科全书翻译过来,从中得到教益,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在小平的坚持下,中美双方组成联合编审委员会,历时十年,全书终于出版。  香港回归是一件大事。政策性强,处理起来较复杂。1983年5月香港记者故意设套,问:回归后我方可否不驻军。我一高级官员,含糊答道:也可不驻。港报纷纷登于头条。小平大怒,在一次招待香港记者的会上,本已散场,小平说:请你们回来,给我发一条消息。说可以不在香港驻军,胡说八道!英国人能驻,我们自己怎么反而不能驻?他给外交部批示:在港驻军一条必须坚持,不能让步!  1992年,小平视察南方,下面汇报时说:“我们一定贯彻您的指示”。他说:“我的话可能有点用,但我的作用就是不动摇。”  敢坚持,不动摇是领袖的基本素质。领袖一身而系天下,稍有犹豫就地动山摇。轻者是一件事的失败,大者影响民族命运、历史方向。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而特殊时刻竟是英雄一念铸就历史。朱可夫在回忆苏联艰难的卫国战争时说:许多时候我们实在顶不住了,但就是由于斯大林坚强的意志让我们转败为胜。坚持真理是政客与政治家的根本区别。政客是从私利出发,看着风向走。政治家是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向着理想前进,他认准的事,就是再难、再险、杀头牺牲也不改变。毛泽东敢于坚持的典型例子是在井冈山革命低潮时,他敢说革命高潮就如一轮喷薄欲出的红日,这信念一直坚持到20多年后终于建国。邓小平坚持最久的例子是1962年就提出让农民自己选择生产关系,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一直坚持到16年后,1978年中国开始全面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是意志力的表现,但意志力的背后是思想的穿透力。  两个摔跤手的坚持是谁压倒谁,两军对阵的坚持是谁吃掉谁,而一个领袖对正确方针的坚持则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日09:22&& 来源:《党建》 作者:梁衡一眼认出中日韩三国人几年前我去德国柏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宾馆迎宾小姐把我当成日本人了,她看了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大吃一惊:“我一直把您当做日本人了!”其实,在东亚人之间,往往由于面孔十分相像,想要一眼认出来,也是十分困难的。这是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文化和人种方面极其相似的外在的证据。然而,在诸多外表的相似里,也搀杂着截然不同的东西。我在街上就能一眼认出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因为我有秘诀。只要在相似之中找出不同的地方,就不那么难以区分了。在国际机场的大厅里,经常会看到各国的旅行团等待办登机手续的光景。我们来从中分辨出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的团队吧。比如,十个人的团队,一个人在说,其他人都在听着,不时笑而作答的,肯定是日本人;十个人中,八九个人都在大呼小叫的,当然是韩国人;五六个人在说,其他人一边听、一边四下里张望的,不用说,是中国人。日本文化是集团主义的文化,日本人具有集体优先的性格。他们服从集体,向集体妥协,希望把自己融入集体。为此,他们不惜埋没乃至牺牲自己的个性。所以,代表集体的一个人一旦说话,九个人就会洗耳恭听,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先听,然后配合集体行动。即使说话的人不是代表,不喜欢强调自我主张的日本人,也会把话听完的。韩国人,即使代表在说话,他们也要各抒己见。并且,要是一个人说话也就行了,不,他们都要大声强调自己的主张,于是就变得吵吵闹闹的。与日本人集团主义类型文化恰恰相反的个人主义类型文化,使韩国人更具有个人主张优先的倾向。中国人也属于“个人”型的文化,在强调自我主张上,比韩国人并不逊色。但是,比起韩国人,中国人有能够控制自己感情的“成熟”。中国人能够故意装糊涂,不断确认自己的位置,从而控制自己的个性,这就是“明哲保身”哲学。中国人不像韩国人那样强烈地主张自我,而有不时装装傻的智慧。所以,五六个人说,其他人一边参加谈话(或装出参加的样子),一边环顾四周。问题是环顾四周的行为。中国人,无论到哪里,都有环顾四周的习惯。远在异国他乡,也是积习不改。在日本的地铁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光景:日本人总是面无表精地打瞌睡,默不作声;要是有人一上电车就四下张望,视线不在一个地方停留的话,他肯定是中国人。四下张望的动作,既不是好奇心使然,也不是在寻找什么。我分辨中国人的秘诀,就靠这个动作。同一班车上要是有韩国人的话,他们不像日本人那么毫无表情,而是像假面那样表情丰富。可是,韩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左顾右盼,身子也不怎么摇摇晃晃。日本人的急躁、没耐性在国际上早有定论。住在日本,每当我切身体会到时间感第一的日本人的生活节奏时,就不由得想起中国人的悠然自得的感觉。只看走路的姿势,我们就会发现,日本人特别快。由于走得急匆匆的,脑袋总是伸出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乌龟状的身姿。在日本人里,大阪人走路的速度最快。根据一位心理学家的统计,大阪人每秒走1.6米,在日本全国绝对第一,与每秒走1.33米的最慢的鹿儿岛人相比,一分钟竟有16米的差距。在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大阪人由于性子急,很难一动不动地等红灯。不要说年轻人,就连60岁的老年人过人行道时的速度也不比年轻人慢。乘电梯时,日本人也几乎都是不停步。假设有十个人停下来的话,其中恐怕有七个是中国人和留学生。&&&&在喝酒上,与中国人和韩国人相比,日本人特别快。中国人、韩国人和西方人喝酒是为了助兴,尽量慢慢喝,而日本人却快喝快走。尽管喝一次、两次、三次的次数居多,他们却似乎无视饮酒娱乐的过程。韩国人的缺乏忍耐力、性子急也和日本人不相上下。&&&&在汉城,经常听到的韩语是“叭利、叭利”(快、快)。 对韩国人来说,干什么都快是美德。睡觉“叭利”,起床“叭利”,吃饭“叭利”,学习“叭利”,如厕也要“叭利”。所以中国人最能听懂的也是这句“叭利”。但是韩国人的性子急和日本人的急躁却不尽相同。如果说,日本人在对肮脏的环境和时间感觉上容易急躁的话,那么韩国人则与其相反,他们对环境还有一定的忍耐力,但在人际关系上容易急躁。日本人自古受惠于山清水秀的岛国的水源和绿色,在洁净的环境里生活过来,所以特别难耐污浊的环境;在对人关系上,日本人有忍耐力强的一面,因为日本文化自古就强调控制感情,让人感到美,所以即使意见相左也能忍而受之以求保持圆满的人际关系。韩国人生活在与大陆相连的不太优越的自然环境里,有对环境的忍耐力,但在人际关系上缺乏容忍。由于祟尚感情奔放,韩国人如若与人见解不同,会很自然地一吐为快。与日本、韩国的急躁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人的“慢慢的”。这个“慢慢的”已经成了表现中国人悠然自得的国际通用语了。可以说,“慢慢的”所表现的中国人的忍耐力是世界第一。在我上小学的70年代,不时会看见卖杂货和鸡雏的小商贩,他们是从浙江、河南和山东等关内地区走到东北来的。有个从浙江来卖鸡雏的老太太,她步行了几千里,鸡雏都长成大鸡了。与日本人、韩国人的急躁相比,这种让人惧怕的忍耐力,坚韧不拔的“慢慢的”主义更加引人注目。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和东京、汉城没有区别。北京、上海的混杂程度,竟能让人产生这是不是在东京或汉城的错觉。但是,也有不同之处,这就是中国人的走路姿势。赶不上电车也没人跑,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散步一样慢慢走;过人行道时,也不像日本人那样匆匆忙忙。现在,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到中国投资,据说,在与中国当地企业合资时,他们总是为中国人的时间感苦恼不已。此时,用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急性子”方式加以改造会事倍功半,必须适应中国人的“慢慢的”主义。很好地调节时间感觉的差距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人的忍耐力、“慢慢的”节奏,是从古至今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不断发生战乱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传统。土地辽阔,时局因天灾人祸而总是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所以人口流动大,人们在逃荒路上要花好多时间。于是,性子急是要不得的,“悠然”也就成了中国人在这种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智慧。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特殊性,与中国人的交往就可能以失败而告终。&&&&&&(摘自《读者》00年第20期,原载辽宁人民出版社《瞧,这三国人》一书)新加坡的设计师——李光耀1941年底,新加坡被日军占领。第二年2月初的一天,在贾朗o普莎鲁(大马路)的收容所里,一群人在接受身体检查。查完后,青壮年男子都被送上卡车,看来像是要送去当苦力。车上一个高个子青年发觉卡车看守得很严,不像是开往工地,他预感不妙,便瞅准看守的疏忽,偷偷地跳车逃跑了。20年后,这个青年回忆说:“后来才知道,那些上卡车的人,永远不会再回来了。”这位死里逃生的年轻人,后来领导了一个国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他就是李光耀。年轻的总理马来半岛像条色彩斑斓的大虎尾,雄踞在东南亚的海中,新加坡位于它的最南端。这是一个海岛国家,总面积618平方公里,人口260万,现已发展成一个漂亮的现代化国家,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总理李光耀1959年上台执政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总理,至今在位已有31年,是世界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李光耀的祖籍是中国广东大埔县,曾祖父李沐文为了谋生背井离乡来到新加坡。李光耀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上学时成绩优异。1941年,他毕业于莱佛士学院(新加坡大学前身)。1946年前往英国,先后在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深造,获法学两项最优等成绩,并获得结业成绩第一名。由于学业出类拔萃,还获剑桥大学颁发的优异星奖。1950年,李光耀在伦敦中殿法学协会获得律师资格。1952年,新加坡邮电制服职工联合会来找律师李光耀,该工会即将举行罢工,请他出任谈判的法律顾问。李以他的雄辩才能一炮打响。后来的几次罢工,李光耀以工会法律顾问的身份,多方策划,据理力争,为工友争得了权益。到1954年,李光耀担任的法律顾问就有一百多个,他以精明强干、善于筹划、辩才过人而著称。这年11月,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小组在新加坡酝酿成立民族主义政党——人民行动党(英文缩写为PAP)。当讨论党的秘书长这一要职委托给谁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同意在劳工界声名显赫的年轻律师——李光耀。1959年,新加坡自治,并进行大选。人民行动党在全部51议席中占43席,李光耀被授权组织自治政府,他成为第一任内阁总理,当时年仅35岁。成功之路中国有句俗话:脚踏实地。李光耀将这个思想融入他的治国哲学之中。他曾说:我们必须生活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新加坡是一个60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飞机一起飞就进入别国领空”,地下几乎没有什么矿藏,地上也没有农田,填海造地的土石都是从外国买来的。新加坡人风趣地说:“在新加坡做人最体面,连请客人喝杯水都是进口货。”鉴于此,李光耀告诫国人:我们一无所有,除了我们自己。他还强调: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素质是影响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企业精神、集体协作和职业道德,可以使他们的竞争力更胜人一筹。李光耀号召国人培养“共同经营”意识,为团体的生存和荣誉而埋头苦干。李光耀很注意抓住各种时机。1967年10月,他在参观英国一家大造船厂时惊讶地发现,英国轮船的推进装置,竟用了瑞士的专利产品。他极为感慨:一个四周被陆地包围的山国,不遗余力地发掘人们的聪明才智,从而打入世界各个角落。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因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比瑞士要好得多,它扼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港口,转口贸易极其兴旺。70年代末,新加坡利用自己的优势,经济大为发展,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9.4%。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李光耀又发动了新加坡第二次工业革命。实行了以劳动密集型到资产密集型、从低科技到高科技工业的战略重点转移,大力培养尖端人才,重点扶持电子、电脑、精密仪器、石油机械等产业,使新加坡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今日的新加坡,已不单纯是一个商港,它成了电子业制造中心,亚洲美元的金融中心,亚洲第一流的医学中心。高效的社会新加坡经济起飞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作为一个小小岛国的总理,李光耀把国际社会比作大海,世界上的大小国家如同海里的大鱼和小虾。他认为:小虾必须有自己生存的方法,有些鱼总要吞吃小虾,新加坡不能成为这样的“小虾”。他还以蝌蚪为例,蝌蚪是一种很小的动物,可别的动物却不吞吃它们。这是为什么呢?据生物学家分析,蝌蚪的皮肤有一些毒素,吞吃以后会很不舒服。新加坡也要像蝌蚪一样,否则,一定会被大国吞吃掉。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是让“世界上的主要强国知道它的存在——如果没有兴趣来帮助我们——至少不要把我们搞得更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新加坡还建立起规模不大,但足以表明不屈意志的国防。这个国家处处绿树浓荫,高楼大厦,街道清洁而井井有条。由于不断绿化的结果,使平均气温降低了两度。这里虽然没有名山大川,一年的观光客竟有460万之多。新加坡的罚款之严举世闻名。在许多公共场所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不能做”的牌子,旁边标着罚款的“价格”。一般收入的居民,只要接到任何一张罚款单,一月的工资可能就完了。因此,有人拿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的缩写PAP开玩笑,说PAP应该是Pay就是:罚个没完。不过,在不过在此威慑下,新加坡人遵守公共规则已成为习惯。新加坡的组屋也是相当有名的。李光耀政府提出“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专门设立组屋发展局。多年以来,新加坡一直维持着每17分钟建一个居住单位的效率。现已有70%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住进政府廉价提供的组屋,人均住房面积达20平方米。新加坡的高效率是有名的。穿着整齐的海关关员每20分钟让一条船过关;外国人去移民局,3个小时可以办好延长签证;外国人投资,有时当天就能知道是否核准;新加坡每年以平均9%的经济增长率、2%的低失业率、5%的物价低上涨率发展着。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率呢?正如新加坡一位高级官员所说:“我们没有富饶的土地,没有金矿,不产石油,付不起慢条斯理的代价。”廉洁的政府李光耀对贪污腐化者深恶痛绝。他说:贪污腐化曾是殖民当局的宿疾,如果我们失职,或是变得贪污腐化,就同样会被人民唾弃。为保证政府官员的廉洁,政府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如设立贪污调查局,直属李光耀管辖。这个机构不仅负责15万公务员的廉洁问题,还要侦破部长级的贪污事件。在治理肃贪方面也很有成效,原因并不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调查局仅有34名探员),也不是采用了特别的先进技术,而主要是李光耀认定,不管是什么人贪污,都要侦办,决无特权和侥幸。70年代就有几个部长级人物因此被关进监牢。另外,新加坡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对于馈赠的礼物,规定政府官员要交给有关部门负责礼品的人,受礼人如想得到礼物,就要由专人进行估价,然后照价收费。公务员每年都要填表申报自己及家属的财产,包括证券、房屋、银行存款、债务等。如果负债额超过了3个月的工资,就会受到上级的询问。在新加坡,不是没有人批评李光耀,比如说他作风专制。但确实没有人说他不清廉。所以,当有的记者询问新加坡人:是什么人在提醒政府官员不要犯错误?是什么人坚持犯错误必须受到处罚?答案多半只有三个字:李光耀。李光耀常常是一身白衣白裤,不打领带。他甚至为内阁成员规定了工作服——白色短袖衬衣,以示廉政清白。他常说:“新加坡的生存,全赖部长和高级官员的廉洁和效率。”他的人民行动党的党旗也很有特点:以长方形的白色为底,表示廉洁;中间是一蓝色的圆圈,表示团结;圆圈中有一道闪电,表示雷厉风行地行动。新加坡人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一个移民社会,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4.6%、印度人占6.4%,还有一些欧亚混血人。这里的语言、宗教也是五花八门。李光耀政府采取宽容、和谐、多元的民族政策,不搞华人至上。他提倡保留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提倡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以期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新加坡文化。李光耀每次讲话,总是先用英、华、马来三种语言分别致词,然后才用通用的英语演讲。他每时每刻都在塑造新加坡人的形象。现在,新加坡的各个民族的移民们,已经开始习惯于把自己看作新加坡人了。李光耀经常在国内视察,发现有好的经验,立刻倡导推行。1981年的一天,他出巡组屋区,吃惊地看到很多家庭都有音响设备、彩色电视、水磨地砖,却很少有书柜和书架,只有一家有书和画。于是,李光耀提出要培养“有教养的新加坡人”。一次,在新春之际,李光耀到宏桥地区巡视,发现这个卫星镇竟有两座安老院(类似我国养老院),他感到震惊。在这年新春献词中他促请:“为人子女者,负起奉养父母的责任,克尽孝道,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单位——家庭。”新加坡人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此,1990年2月李光耀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中曾说:“若模仿美国的生活方式,新加坡将会毁灭。”所以,新加坡的形象是自己逐渐建立起来的。为了推广某项活动,李光耀总是身体力行。如1979年的“推广华语运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光耀30岁以后才读中文、习华语。当他第一次用华语演讲时,却惹得听众哄堂大笑。但由于一直坚持下来,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李光耀还特别倡导体育运动,他认为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必须注意锻炼身体。这方面他也率先做到了。1990年新加坡欢度了自己的25岁生日,李光耀也已步入花甲之年。以第一副总理吴作栋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团已发展成熟,部长们大都是年富力强、学历很高的中年人。李光耀生动地比喻国家的现状:我来当守门员,前锋、中锋由他们去踢了。这意味着他不再“全场跑动”了,但如果门前出现“险情”,李光耀的作用仍举足轻重。李光耀现已辞去总理职务,他是当年最年轻的总理,至今在位31年,又是世界上任职最长的总理。吴作栋这样评价李光耀:这是一位现代儒者,他以身作则治理新加坡。他本身正直诚实,而且也要求属下官员、部长及新加坡人以高度的正直廉洁为归依。他的行动、治国哲学将深深地影响着新一代的领导人。&&&&―――《人物》1991年第1期  庄礼伟文洁癣之国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有其美丽、清洁、市民有礼等令人好感的一面。但是,也有一些人感到新加坡的清洁和秩序过分依赖罚款,寓禁于罚,老百姓稍有疏忽,就会破财甚至身陷牢狱。《日本经济新闻》的一篇通讯描述新加坡是个“洁癖之国”和“罚款之国”。吸烟者和爱吃零食者,一不小心将烟蒂或糖纸扔弃于地,麻烦立至;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到厕所解手之后不冲厕,马上就有人上前指责你犯法,结果当然是被罚款。&&&&&&&&据报载,新加坡市民罗瑞洪(28岁)因实在憋不住,就在自己住所公寓的电梯内小便。他以为无人知晓,谁知电梯内装有闭路电视,他刚撒完尿,电梯就在四楼到五楼之间停住,保安人员前来将罗抓走。罗承认错误,被罚款800坡元。&&&&原来新加坡公寓的电梯内都装有闭路电视,一旦侦知有人小便,电梯会自动停止,“犯人”被困在电梯中,让保安人员手到擒来。&&&&&&&&禁止吸烟的场所原来仅限于政府机关、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最近连餐厅、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有空调的公共场所,也一律禁止吸烟。&&&&&&餐厅内禁止吸烟,令许多烟客十分不满。俗语说:“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烟客在饱食之余,如果一时大意,点上一支烟“逍遥”一番,那就莫见怪,可旁边早有便衣人员监视并纪录在案,阁下刚刚进入“神仙”境界,那边已经有人请君入瓮了。&&&&新加坡的地铁全线到处都是罚款陷阱。进入地铁站台,如果逗留过久,就要罚款。地铁已替你计算好,从进站到目的地车站规定好一定的时间,如果超过规定时间,出闸时闸门不开,就要另付两元罚款。阁下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在可以快速行车的路线上慢行,要被罚款。如果开汽车从新加坡越境进入马来西亚,汽车上油箱的油不到一半,也要罚款。&&因为马来西亚汽油价格低廉,以前许多新加坡人开车到该国买汽油,但今后“此路不通”。&&&&在地铁各站,不准吸烟是理所当然的,但连在站内或车上饮食都要罚款。坐在车厢内,将两腿直伸到过道,或在车厢内听“随身听”,或将大型行李带上车,统统要罚款,最高数额可达500坡元。如果有哪个冒失朋友一时贪玩按下了车厢内的紧急按钮,罚款5000坡元。&&&&&&&&为什么新加坡政府制定如此多的罚款制度呢?官方认为:“不这样,新加坡就难以保持清洁。只有给予游客最好的印象,游客才会再来。”(摘自《海外星云》1990年第6期)贵族的印度天堂和地狱   在甘地的家乡古吉拉特邦,所有住店的人都必须填登记表,上面赫然列出“种姓”一栏。   “我应该填什么呢?”我问。   “填外国人。”旅馆老板说,“你们属于一个单独的种姓。”   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是外国人创造出来的。公元前1500年左右,居住在中亚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为了和肤色黝黑的印度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区别,高鼻深目的雅利安人引入了种姓概念,规定婆罗门(僧侣)是最高级别,刹帝利(武士和官僚)其次,吠舍(商人和手工业者)第三,首陀罗(农民)第四。前三个级别基本上被雅利安人占据了。雅利安人带来了吠陀教,后来演变成印度教。他们把种姓制度和印度教结合起来,使得这种歧视政策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并因此而流传了上千年。   “你一定要去孟买看看。”古吉拉特邦的旅馆老板说,“那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比上海强。”   “你一定要去看一场印度电影。”孟买的一家旅馆老板对我说,“孟买的电影业世界第一,比好莱坞厉害。”我花了200卢比(约合人民币40元)看了一场电影。电影放映前,全体起立奏国歌,屏幕上是一面飘扬着的印度国旗。   这座电影院靠近孟买火车站,站名叫“维多利亚”,其建筑风格完全是英式的。火车站对面是一片英国常见的那种草地,一群群身穿白色制服的年轻人在玩英式板球。板球是印度国球,甚至可以说是印度人唯一喜欢的一项运动。板球运动不但规则极其复杂,而且需要一套昂贵的装备,很不适合普通人玩。即便如此,印度人仍然乐此不疲,板球明星在电视广告上的出镜频率仅次于宝莱坞明星。这两个群体有一些共同特征,他们大都是雅利安人的后代,而且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如果你因此而以为印度人都会说英语,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我在大街上遇到的大部分印度人的英语水平都极为有限,而且带有浓重的印度口音。我连说带比划,好不容易才让一位出租车司机听明白我要他带我参观孟买最有名的地方,结果他带着我去了海滩,肮脏的海水和重度污染的空气让我很快失去了兴趣。他又带我去了富人区,一幢幢欧式房屋掩映在绿树之间,看上去确实和欧美大城市相差无几。甘地在孟买的故居也位列其间。   “你恨这些富人吗?”我问。   “不。”他想了想说,“他们只是运气好罢了。”   我在印度期间多次问了这个问题,答案惊人的一致。根据《福布斯》杂志最新统计,印度富豪榜前4位的富人身价加起来约为1800亿美元,比中国前40名富豪的身价总和还多600亿美元。   车子经过一座宏伟的寺庙,司机介绍说,这是当地一个银行家出资修建的。“印度富人最喜欢出钱修庙,因为这样能给他们带来好的‘业’,死后就能投个好胎了。”一位在美国留学回来的印度电脑工程师对我说,“不过新一代电脑富豪,尤其是受过外国教育的那批人,已经开始把钱投给真正的慈善事业了。”   在我的要求下,司机带我去看穷人的生活。距富人区不远有一座桥,下面就是孟买著名的千人洗衣房。游客只能站在桥上,从高处参观这一奇景。这是亚洲最大的露天洗衣房,洗衣工清一色是男性,他们赤着上身,双脚站在污水里,用力地拍打、揉搓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和被面。洗涤剂的气味随着湿热的空气飘上来,就连站在桥上的游客都会感到阵阵恶心。这些洗衣工每个月能赚卢比,这在印度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印度人不愿意洗衣服,就连穷人都不愿自己洗,宁可送洗衣店。这样做绝不是为了省劲,而是为了“清洁”。因为在印度教看来,所有从人身体里排出来的东西都是肮脏的,只有让“贱民”帮忙清理出去才不至于污染自己,所以印度的清洁工、洗衣工,甚至理发师都是由“贱民”来担任。贱民在四大种姓之外,有个绰号叫做“不可接触者”,普通人就连碰他们一下都是不可以的,怕弄脏自己。   印度对“贱民”的歧视比西方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要严重得多,甘地曾经回忆说,小时候他母亲向要饭的贱民乞丐施舍饭食,一定要把手举得高高的,把食物从空中倒到对方的碗里,以免双方发生任何身体接触。   让我惊讶的是,贫民窟就在城市中心,和其他地区只隔一条马路。临时搭起来的铁皮屋建在马路边,屋子极小,里面黑洞洞的,坐满了人。屋里肯定是没有厕所的,就连厨房也没有,妇女们就在马路边临时搭个灶,坐在地上烧饭。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在马路边跑来跑去,玩得非常起劲。经常能看到破屋子的墙壁上贴着装饰性的电影招贴画,看得出这里的居民过得有滋有味。   印度每个省都有属于自己的英文报纸,上面经常会刊登征婚广告。印度的征婚广告非常奇特,它们大都是父母给子女征婚,而且最先列出的条件不是身高体重或者收入多少,而是孩子的种姓、语言和宗教信仰。印度人对于“门当户对”的要求远比中国严格,不同宗教信仰和种姓之间的印度人很少通婚,语言更是一种直接的隔阂,很难逾越。                 脑力打工者    印度的铁路系统是英国殖民地时期修起来的,至今没有太多的变化。印度全国都没有一条像样的全封闭高速公路,因此铁路仍然是印度人出门旅行的首选。在印度买火车票一定要提前几天预定铺位,否则就只能站着。印度有专门的车厢供那些没有定到位子的乘客使用,它们和卧铺车厢不连通,里面的人前胸贴后背,就像是一堆货物。   印度的订票系统十分奇特,虽然是电脑联网的,但订票者仍要填一张表,详细列出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显然,这个办法是针对那些无家可归的贱民的。   印度的火车速度非常慢,平均时速常不到40公里,所以在印度旅行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我坐火车去了印度南部重镇海德拉巴德,它以软件业闻名于世,和班加罗尔齐名,是印度最著名的两个软件城。   出了火车站,立刻感到这座城市的马路很宽,车速也比别的地方快。不过,车祸的频率也相应地要高很多。就在我满街找旅馆的时候,眼前就发生了一起事故。一辆摩托车失控,摔在了路中央。后面的车子好像根本没看见似的,照样开得飞快,把散落一地的鞋子和水果压了个粉碎。印度人也不喜欢围观,我在海德拉巴德的大街上目睹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当时周围全是人,竟没有一个上去劝架,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为什么公共场合的印度人都非常自私,甚至有点冷漠,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呢?”我曾经向一个印度的软件工程师请教。  “印度城市化后,各种种姓混杂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来,于是印度人大都不爱搭理陌生人,谁敢保证对方不是‘贱民’呢?”  我住的旅馆临街,一直到凌晨两点依然车水马龙,吵得人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6点,我索性起床,按照旅馆老板的指引,去“印度软件技术公园”(STPI)参观。STPI是印度政府设立的一个服务性机构,专门为软件公司提供后勤服务,包括办公室、网络连接,以及人员培训等等。  “印度政府为软件商提供了世界上最优惠的政策,就是为了吸引他们来印度创业。”阿格拉沃是一个留学美国的软件工程师,一年前回国探亲,看到海德拉巴德提供的条件,立刻决定打道回府。“STPI为我的公司免费提供了办公室和所有后勤人员,我连房租水电费都不用交。”他说,“我只需要交一笔人头费,每雇用一个人支付5000卢比给他们就行了。海德拉巴德地处印度中心,铁路四通八达。这个城市还有大量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即使是刚毕业的新手,只要培训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派上用场。”  印度的种姓制度造就了一批擅长抽象思维,善于思辨,却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印度知识分子。他们要么出身婆罗门,要么希望自己像婆罗门那样,不劳动,整天待在寺庙里钻研经书,思考宇宙、生命和轮回之类的宏大命题。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印度教具有如此浓厚的哲学色彩,也更加容易理解为什么是印度人首先发明了“零”这个概念,并创造了最简洁的数字体系。  “软件业发展对普通印度人有什么好处呢?”我不禁疑问。“我来教你两个印第语单词。”阿格拉沃说,“印第语中有两个词用来描述‘穷人’,一个是Gareeb,是指经济上的穷人;另一个是Dareedra,是指思想上的穷人。很多低种姓的印度人,已经习惯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了。对于这些Dareedra,光靠发展经济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长时间的思想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第02期 袁 越文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932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验证码: =7+6
禁止表情转换
禁止自动转换链接
禁止自动转换关键字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
2017年1月日一二三四五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瓜达尔港有中国驻军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