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迅:美国真心实意支持国民党最新支持率吗

国民党与美国关系:美国真心实意支持国民党吗?
国民党与美国关系:美国真心实意支持国民党吗?
  [摘要]一号作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对美国的嫌恶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是世界中的国度,是与列强紧密联系的一个巨大的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共内战及美苏冷战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弱国,发展必然受到苏美动向的左右,自身也会“辐射”影响到世界局势的发展。今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刊行了学者吕迅的新著《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该书以国共为切入点,向读者展示了美、苏对待国共的态度演变以及国共的不同对策。
  书中以大量史实论及国共在内战时期得到的外国“待遇”完全不同。苏联虽在1945年8月,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但在内战期间却暗中稳定地支援中共。美国貌似力挺国民党,实则在国共内战最关键的时期对国民党实行武器禁运,抛弃了国民党。美苏的双重背弃急剧加速了国民党的溃败。
  中共对美采取务实外交
  腾讯文化:中共和美国在意识形态上具有隔阂,但抗战时期,中共在延安盛情款待了美国观察团及要员。是否可以说,中共对美外交采取了高度的实用主义态度?
  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吕迅:可以肯定的是,中共对美外交是相当务实的。从1941年周恩来最早提出美军代表团派驻延安的构想,到1944年双方讨论在山东沿海协同对日作战的条件,中共积极寻求从美国军方获取武器装备。
  在美军将领被召回前,中共曾通过各种渠道向史迪威多次表达过这一要求,并得到了史迪威明确的支持,这导致了蒋介石与史迪威最后激化。随着史迪威返美,以及美国对日战略的改变,中共最终没能获得美军直接的武器援助,于是从1945年初转向反美。
  腾讯文化:抗战结束前美国对中共多有同情,这是否与美国舆论的“左倾”,以及美国政府并不认为中共是一个遵照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政党有关?
  吕迅:美国是一个我们常说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自1933年富兰克林·总统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之后,美国社会趋向成熟,救济渠道增多,关注弱势群体渐渐变成广为认同的价值取向。美国对华舆论的变化是政府高官、宗教领袖、传媒大亨、新闻记者以及教授学者次第施加影响的结果。在战争期间,尤其是期间,美国社会对中共的同情是与对中国人国家、中国人民族普遍的同情相一致的,是与对日本人国家、日本人民族的仇恨相伴生的。
  正好中共强有力的宣传适时迎合了美国人这方面的心理需求,经由美国驻华官员和记者传递到大洋彼岸,变成了一个很有市场的舆论,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的政党,是主张土地改革的政党,是要求政治民主自由的政党。这与我刚才提到的各个舆论引导者的利益都是相吻合的,所以一时间相当流行。
  腾讯文化:抗战时期,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就已经出现了裂痕,这种裂痕是如何产生的?
分页:1/4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唐朝唯一一位女皇帝。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外貌出众,内涵修养
张飞是刘备义结金兰的好兄弟,张飞对刘备极度的重臣,张飞满门可谓满门忠烈。下面,我
关羽是三国名将,是万人敌,在万军中斩杀袁绍大将,河北名将颜良,关羽斩其首还,袁绍
大唐是我国史上的黄金时代,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大唐享国290年,但这其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而是他的闺蜜陈硕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位女皇帝吧。
我们之前介绍过曹操独爱人妻的癖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儿子曹丕,他可谓青出于蓝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位三国时期一位特别的人物,他是诸葛亮的好朋友,亦是他二十多
三国乱世,诸侯割据,君主为了巩固地盘都会广招天下人才,所以涌现出很多能人异士,有
对于狄仁杰和武则天来说,各自心里都明白。武则天想让武周时代相传,而狄仁杰一心想恢
虎牢关大捷后,围攻洛阳的所有唐军将士都十分兴奋,一个个犹如过年一般。与此形成鲜明
  如果今天要在中国人的心中给三国人物分一个阵营的话,那么估计会有不少人把徐庶当
  美国得克萨斯州A&M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进行了研究,从而
  《寻秦记》是2001年播出的古装穿越玄幻剧,也算是香港穿越剧中比较成功的一部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死,有人认为郑成功的部将马信神秘地死仿佛证明了郑成功有可能被毒死
& &导读:青铜剑保存完好,光亮如新,锋刀依然锐利,可以轻易
  导读:除了金字塔以外,我们不鞥忘记的还有在金字塔旁默默守候的狮身人面像。看过
  导读:古埃及城阿比杜斯的塞蒂神庙横梁上刻着一些的奇怪图像。这些让考古学家震惊
  导读:秦始皇陵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很好奇这个史上第一个皇帝究竟在
  导读:千百年来,有关&美人鱼&的传说,为人们带来了幸福向往与理想希望。最近,
  导读:秦陵中有很多兵马俑,他们造型各异,职能不同。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或多或少都
  导读:被称为七大奇迹之冠的埃及金字塔,其中最为壮观要数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石
  从史书中记载的关于蔡州之战简介得知,蔡州之战发生在公元1234年,是南宋和蒙
  兖州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和吕布发起的一场著名战役。相关史书都有记载关于兖州之战
  大凌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战役,它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崛起。大凌河之
  马江海战是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交战双方
  曲沃代翼的过程被分为6个阶段,前后长达67年,这6个阶段,也是曲沃和晋君之间
桶狭间之战在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战争战争让一个人的名字响彻了日本,这个人就是织
  三方原合战是由家康和信玄之间爆发的战争,当时两人曾经联合起来将今川氏击退,并
  哈丁战役的过程并不长,哈丁战役发生时间是日,那天是星期六,它
  发生在公元1807年的艾劳会战,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
  乌尔姆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与英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家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在
  君士坦丁堡战役发生在1453年,战役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土耳其部队和拜占庭帝国的
  古代妓女进妓院要考试,不仅胸大活儿好还得检查私密处。古代对妓女的要求极为严格
  当今,电视节目关于职场的讲座,报刊杂志关于做人的文章,朋友聚会关于人生的讨论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刘琰绝对称得上是个人物。当然,他没什么本事,不过是因为同属
  在皇宫内,大婚是极为隆重的典礼,程序繁琐而复杂。只有在登基前没有娶妻的皇帝,
  她不能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政坛媲美,却毫不逊色于历代皇妃,她凭借自己的美貌聪慧,
  古代的后宫当中争宠还是很厉害的,她们为了争宠可谓是不择手段,当然她们每个人都
  周群(生卒年不详),字仲直,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周群年少时随父周舒学习
  方氏,明世宗嘉靖帝第三位皇后,江宁人。嘉靖十年,册封为嫔妃。此后,方氏又被立
  且看这一段:却说西门庆巴不到这一日,裹了顶新头巾,穿了一套整整齐齐的衣服,带
  从西元十二世纪开始,蒙古游牧民族在连续数代的南征北讨战果中,凝聚了世上最大的
  唐太宗李世民说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被逼的,赵匡胤笑了;宋太祖赵匡胤说&黄袍加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
  孔甲是不降的儿子,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在位9年去世,葬于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三崤
  &少康中兴&是相对于&太康失国&而言,太康为夏朝的第三世君王,夏后启之子。夏
  少康为夏王朝第六世国王,相的遗腹子。  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
  武观是谁?武观,一作五观。夏王启的第五子。夏启十五年,武观叛乱。那么,为什么
  据《山海经》记载,夏启的儿子有五位,分别是: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观。网
  约公元前21世纪,天下&共主&夏禹死后,夏禹之子启杀掉原定继承人益而夺得王位
&导读:因为夏启继承了其父禹的王位,打破了采用举荐贤能之人作首领的禅让制传统。
  据文献记载,传说尧舜禹时期,首领继承人的选择采用举荐方式,让贤能之人来接班,
  夏启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禹病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
  大禹治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之一,其事迹在《尚书》《山海经》《论语》《淮
  李煜和纳兰容若经常被世人拿来对比,究其原因,俩人的词风和身世颇为相似。梁启超
  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究竟以什么为生?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其实在生活中,他并不
  陆游筑书巢是选自南宋诗词大家陆游的散文集《渭南集》中的名篇,文章却是极为的简
  在《列子》中也有关于杨朱的一篇文章,被称为是《列子&杨朱篇》,这篇文章又名叫
  曾子是孔子的真传弟子,虽然他天资愚钝,但是他勤奋好学,最后成为了一代儒家大师
  柳永原名刘三变,是福建崇安人。柳永是一位著名的词人,正所谓&唐诗宋词元曲&,
网络配图  一言九鼎,九鼎:传说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后事把九鼎视为权利的象
  一言九鼎,九鼎:传说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后事把九鼎视为权利的象征,传国
  似乎一提及张择端,人们心中自然而然地便会联想到《清明上河图》,甚至很多人知道
  刘向是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名伋,官至郡守;次子名赐
  孔子也并不是从刚出生就是圣人,他也是经历了一些磨难才会有今天的成就,才会成为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您现在的位置: >
吕迅:美国真心实意支持国民党吗?
来源:网络
[摘要]一号作战期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美国的嫌恶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腾讯文化 杨琳 发自北京中国是世界中的国度,是与列强紧密联系的一个巨大的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共内战及美苏冷战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弱国,发展必然受到苏美动向的左右,自身也会“辐射”影响到世界局势的发展。今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刊行了学者吕迅的新著《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该书以国共为切入点,向读者展示了美、苏对待国共的态度演变以及国共的不同对策。书中以大量史实论及国共在内战时期得到的外国“待遇”完全不同。苏联虽在1945年8月,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但在内战期间却暗中稳定地支援中共。美国貌似力挺国民党,实则在国共内战最关键的时期对国民党实行武器禁运,抛弃了国民党。美苏的双重背弃急剧加速了国民党的溃败。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共对美采取务实外交腾讯文化:中共和美国在意识形态上具有隔阂,但抗战时期,中共在延安盛情款待了美国观察团及要员。是否可以说,中共对美外交采取了高度的实用主义态度?吕迅:可以肯定的是,中共对美外交是相当务实的。从1941年周恩来最早提出美军代表团派驻延安的构想,到1944年双方讨论在山东沿海协同对日作战的条件,中共积极寻求从美国军方获取武器装备。在美军将领史迪威被召回前,中共曾通过各种渠道向史迪威多次表达过这一要求,并得到了史迪威明确的支持,这导致了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最后激化。随着史迪威返美,以及美国对日战略的改变,中共最终没能获得美军直接的武器援助,于是从1945年初转向反美。腾讯文化:抗战结束前美国对中共多有同情,这是否与美国舆论的“左倾”,以及美国政府并不认为中共是一个遵照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政党有关?吕迅:美国是一个我们常说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自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之后,美国社会趋向成熟,救济渠道增多,关注弱势群体渐渐变成广为认同的价值取向。美国对华舆论的变化是政府高官、宗教领袖、传媒大亨、新闻记者以及教授学者次第施加影响的结果。在战争期间,尤其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社会对中共的同情是与对中国人国家、中国人民族普遍的同情相一致的,是与对日本人国家、日本人民族的仇恨相伴生的。正好中共强有力的宣传适时迎合了美国人这方面的心理需求,经由美国驻华官员和记者传递到大洋彼岸,变成了一个很有市场的舆论,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的政党,是主张土地改革的政党,是要求政治民主自由的政党。这与我刚才提到的各个舆论引导者的利益都是相吻合的,所以一时间相当流行。腾讯文化:抗战时期,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就已经出现了裂痕,这种裂痕是如何产生的?吕迅:美国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嫌恶感由来已久,可能就像易劳逸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至南京时发生的排外事件。美国政府对蒋介石政府可能自始至终都没有重视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政府作为黄种人政权被天然地纳入反日的盟国阵营,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日本有关战争性质是种族战争的宣传而做出的回应。美国政府虽然在国内进行战争动员的同时,提升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整体地位,然而在援助方面却是口惠而实不至,尽量优先供给英国和苏联的欧洲战场。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重重蒋介石政府是一个独裁训政的不民主政府,即便蒋个人为基督徒,也无法获得美国政府和民众真正长期的认同。在中国战场形势危急的时候,双方政府间的矛盾自然尖锐,因此在二战结束前,尤其是驻中国的日本军队发动最大规模的一号作战期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美国的嫌恶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请注意,这种嫌恶感是相互的,而且因史迪威事件而变成了仇恨,影响深远。美国低估了天皇的决定性作用腾讯文化:在《雅尔塔协定》签署前,美国急迫希望苏联进入东北参加对日作战,并不惜答应斯大林很高的“要价”,美国是否高估了日本驻东北的关东军实力?吕迅:雅尔塔协定是1945年2月基于苏联文本,由美、苏、英三国首脑签字的,有关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政治条件的协议。在史迪威事件之前,也就是1944年秋天之前,美国决策者尤其是陆海军方面,在对日战略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矛盾。史迪威事件之后,也就是从1944年10月开始,美军参谋长们逐渐放弃了在中国战场大规模作战的意图,而着重于在华陆军航空兵的训练,以及华北沿海地区海空军事基地的建立,为预期的登陆日本本州岛做准备。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首脑丘吉尔(左)、罗斯福(中)、斯大林(右)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签订《雅尔塔协定》。斯大林在日和11月30日曾两次向美国政府表示,在战胜德国之后将参加对日作战,如果说这一提议在德黑兰会议还不十分紧迫,那么到了雅尔塔的时候就变得更加诱人。当时,美陆军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否成功尚未可知,已有15万海陆军事人员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鉴于日海陆军据守太平洋岛屿时顽强抵抗的态度,绝大多数人都有理由认为,攻占日本本土势在必行,而且将是极其惨烈的。但是现在我们事后看来,以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首的决策者不仅高估了日本关东军的战斗能力,也高估了日军整体的战斗意志,更加低估了天皇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因此,罗斯福总统草率地把中国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但当原子弹试爆成功以后,美国决策者们就不想为已去世的前总统罗斯福的草率买单了。这份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协议,决定了随后中苏条约的实质框架,最终改变了中国的版图,为苏联此后较长时间内对东北的控制提供了依据。腾讯文化:苏联进入东北后,对东北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蒋介石为何没有发起大规模的反苏宣传舆论战?斯大林吕迅:蒋介石的个性中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患得患失。但必须强调的是,当时害怕得罪苏联斯大林的不止蒋,中国的很多政治派系大都如此,因为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力太大了,包括国民党内的太子派孙科,包括政学系的王世杰、张嘉璈、吴国桢等等,都主张切勿对苏强硬。我们中国传统有一个成语戒急用忍,因此政府高层都希望以某种程度绥靖苏联,来换取斯大林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起码保持二战时的最好水平。这是一种“让”的政策,但蒋介石并没有大踏步地“退”,他是要收回东北的,所以他的“让”并没有达到斯大林期待的程度,这使得苏联在1945年8月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就不断违背该条约。腾讯文化:从内战东北局势来看,苏联是不是根本没有打算履行和国民党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吕迅:前一个问题说到,苏联在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时候并没有打算立即违约,至少没有严重违约的计划,因为斯大林认为,在与美国签署的《雅尔塔协定》和与国民党政府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双重安排下,自己就可以获得在东北的特殊权益了。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在原子弹爆炸之后对雅尔塔协定反悔,蒋介石政府在有关东北经济利益分割问题上表现强硬,苏联并未取得设想的暴利,因此苏联一再违约,在承认中国领土主权等一系列核心问题上没有承担条约义务。美国对蒋军事禁运作用远大于其经济援助腾讯文化:美国对国共内战的调停是否对国民党的决策造成干扰,美国对中共有无约束能力?吕迅:就像我在书中所说,美国政府正如他们自己想象的那样对于中国非常重要,尽管他们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美国对中共方面缺乏约束手段是肯定的,这一点符合常识。它对国民党方面可以施压,是因为国民党方面依赖于美国的援助,这一点也被历史充分证明。腾讯文化:从46年7月,美国对国民党政府采取军事禁运后,到49年内战大局已定。这期间美国对于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和策略?内战开始之前,马歇尔曾来华斡旋。吕迅:用周恩来在1947年7月小河会议报告的话说,“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并不慷慨,蒋政府向美国私人购买军火也有许多困难,美军事实上是在撤退”。马歇尔将军主导的对国民党政府的军事禁运自日开始,直到日禁运令解除,但是实质上的禁运并未结束。担任国务卿的马歇尔虽然允许国民政府购买美国私人企业制造的军火,但副国务卿艾奇逊在1947年6月就告诉马歇尔,美国军火制造商都在赶美国政府的订单,不可能售华武器。当美国陆军方面愿意把政府库存的军火先补给国民政府时,马歇尔出面干涉,要求他们推迟数月再做决定。据1949年出台的旨在为美国对华政策辩护的白皮书显示,禁运令解除后第一宗对华军售的合同是在1947年12月签订的。在1946年7月至1947年12月期间,美国对华有过援助,主要有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农业生产、医药卫生、营养食品、纺织用品、运输工具等物资,但这是国共双方都获得的,只不过国民政府的份额大些而已。美国政府在1946年8月将其在印度及太平洋17个岛屿上残留的、折合1.5亿美元的非军事物资,用来抵付战时拖欠国民政府的2412亿法币债务,但国民政府将这些民用物资运回中国并加以利用已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另外,美国国会曾在1946年7月通过立法授权政府将海军131艘旧艇淘汰给国民政府,但现有中美资料都表明国民政府是在1947年12月才接收这些船只的绝大多数。因此,这一年半的时间内,美国对国民政府军事禁运的作用远大于其有限的经济援助。美政府内的苏联间谍曾为中共提供情报腾讯文化:在1949年三大战役之前,苏联秘密援助中共,国民党和美国是否有掌握证据?吕迅:中共与苏联之间的交流确实是一种高度机密状态。但国民党方面获得的证据依然很多,也告诉了美国政府,但都未被采信。美国驻华的官员或多或少都知道苏联在援助中共,包括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库克海军上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甚至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美国外交文件显示,三大战役前的1948年6月,已经有逃亡的二战日本战俘口供报告称,苏联于年向中共输送包括苏联坦克在内的大量重武器装备,美国记者更早在年就曾有过这方面报道。只不过在欧洲冷战开始的时候,马歇尔把美国的资源集中于他在欧洲的经济复兴计划,不愿纠正对国民党政府长期施压的远东政策,或者说没有人愿意为这一政策承担责任。腾讯文化:在4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内部的苏联间谍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吕迅:上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发生一场大规模侵犯人权的严酷政治运动,就是麦卡锡主义,是为抵制苏联间谍渗透而采取的矫枉过正的政治手段。美国政府内部高级别的苏联间谍后来经过证实的有:罗斯福总统经济顾问居里、财政部高级官员哈里·怀特、国务院国际组织事务高级官员希斯等。美国驻华官员经证实的苏联间谍有财政部代表艾德勒、科佛兰等。他们确实对美国的中国政策,尤其是对国民政府经济援助的有效程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向中共提供了重要情报。然而,麦卡锡主义虽然名义上是旨在保卫美国的民主自由,实质上却是在破坏。正义不可能通过非正义获得。腾讯文化:20世纪上半叶,从抗战到内战,日、美、苏决策对中国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否也是国民党政府失败的重要原因?吕迅:苏联、日本和美国的政策走向是国民党政府失败最为重要的外部原因。苏联自二战前长期对华政策的基调就是防止中国有强大的国民党政府,它与日本都对中国有过领土要求。日本对中国长期的侵略,加上八年漫长煎熬的战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原本有限的生产能力,这应该是国民政府赢得了二战但却最终输掉中国民心的突出原因。而美国政府偏又以自负姿态轻率地加入到干涉中国事务的行列,对国民政府始乱终弃,最终毫不犹豫地促其倒台。本文系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原文地址:全部博文(76)
内容读取中…
1&nbsp&nbsp共2页一列列车行驶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附近盛开的山桃花海中。
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准点前来,早出晚归,堪比上下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摘要]一号作战期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美国的嫌恶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是世界中的国度,是与列强紧密联系的一个巨大的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共内战及美苏冷战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弱国,发展必然受到苏美动向的左右,自身也会“辐射”影响到世界局势的发展。今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刊行了学者吕迅的新著《大棋局中的国共关系()》。该书以国共为切入点,向读者展示了美、苏对待国共的态度演变以及国共的不同对策。
  书中以大量史实论及国共在内战时期得到的外国“待遇”完全不同。苏联虽在1945年8月,与国民党政府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但在内战期间却暗中稳定地支援中共。美国貌似力挺国民党,实则在国共内战最关键的时期对国民党实行武器禁运,抛弃了国民党。美苏的双重背弃急剧加速了国民党的溃败。
  中共对美采取务实外交
  腾讯文化:中共和美国在意识形态上具有隔阂,但抗战时期,中共在延安盛情款待了美国观察团及要员。是否可以说,中共对美外交采取了高度的实用主义态度?
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吕迅:可以肯定的是,中共对美外交是相当务实的。从1941年周恩来最早提出美军代表团派驻延安的构想,到1944年双方讨论在山东沿海协同对日作战的条件,中共积极寻求从美国军方获取武器装备。
  在美军将领史迪威被召回前,中共曾通过各种渠道向史迪威多次表达过这一要求,并得到了史迪威明确的支持,这导致了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最后激化。随着史迪威返美,以及美国对日战略的改变,中共最终没能获得美军直接的武器援助,于是从1945年初转向反美。
  腾讯文化:抗战结束前美国对中共多有同情,这是否与美国舆论的“左倾”,以及美国政府并不认为中共是一个遵照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政党有关?
  吕迅:美国是一个我们常说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自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之后,美国社会趋向成熟,救济渠道增多,关注弱势群体渐渐变成广为认同的价值取向。美国对华舆论的变化是政府高官、宗教领袖、传媒大亨、新闻记者以及教授学者次第施加影响的结果。在战争期间,尤其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社会对中共的同情是与对中国人国家、中国人民族普遍的同情相一致的,是与对日本人国家、日本人民族的仇恨相伴生的。
  正好中共强有力的宣传适时迎合了美国人这方面的心理需求,经由美国驻华官员和记者传递到大洋彼岸,变成了一个很有市场的舆论,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的政党,是主张土地改革的政党,是要求政治民主自由的政党。这与我刚才提到的各个舆论引导者的利益都是相吻合的,所以一时间相当流行。
  腾讯文化:抗战时期,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就已经出现了裂痕,这种裂痕是如何产生的?
  吕迅:美国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嫌恶感由来已久,可能就像易劳逸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至南京时发生的排外事件。美国政府对蒋介石政府可能自始至终都没有重视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政府作为黄种人政权被天然地纳入反日的盟国阵营,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日本有关战争性质是种族战争的宣传而做出的回应。美国政府虽然在国内进行战争动员的同时,提升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整体地位,然而在援助方面却是口惠而实不至,尽量优先供给英国和苏联的欧洲战场。
  蒋介石政府是一个独裁训政的不民主政府,即便蒋个人为基督徒,也无法获得美国政府和民众真正长期的认同。在中国战场形势危急的时候,双方政府间的矛盾自然尖锐,因此在二战结束前,尤其是驻中国的日本军队发动最大规模的一号作战期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美国的嫌恶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请注意,这种嫌恶感是相互的,而且因史迪威事件而变成了仇恨,影响深远。
  美国低估了天皇的决定性作用
  腾讯文化:在《雅尔塔协定》签署前,美国急迫希望苏联进入东北参加对日作战,并不惜答应斯大林很高的“要价”,美国是否高估了日本驻东北的关东军实力?
  吕迅:雅尔塔协定是1945年2月基于苏联文本,由美、苏、英三国首脑签字的,有关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政治条件的协议。在史迪威事件之前,也就是1944年秋天之前,美国决策者尤其是陆海军方面,在对日战略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矛盾。史迪威事件之后,也就是从1944年10月开始,美军参谋长们逐渐放弃了在中国战场大规模作战的意图,而着重于在华陆军航空兵的训练,以及华北沿海地区海空军事基地的建立,为预期的登陆日本本州岛做准备。
  斯大林在日和11月30日曾两次向美国政府表示,在战胜德国之后将参加对日作战,如果说这一提议在德黑兰会议还不十分紧迫,那么到了雅尔塔的时候就变得更加诱人。当时,美陆军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否成功尚未可知,已有15万海陆军事人员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鉴于日海陆军据守太平洋岛屿时顽强抵抗的态度,绝大多数人都有理由认为,攻占日本本土势在必行,而且将是极其惨烈的。
  但是现在我们事后看来,以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首的决策者不仅高估了日本关东军的战斗能力,也高估了日军整体的战斗意志,更加低估了天皇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
  因此,罗斯福总统草率地把中国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但当原子弹试爆成功以后,美国决策者们就不想为已去世的前总统罗斯福的草率买单了。这份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协议,决定了随后中苏条约的实质框架,最终改变了中国的版图,为苏联此后较长时间内对东北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腾讯文化:苏联进入东北后,对东北实施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蒋介石为何没有发起大规模的反苏宣传舆论战?
  吕迅:蒋介石的个性中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患得患失。但必须强调的是,当时害怕得罪苏联斯大林的不止蒋,中国的很多政治派系大都如此,因为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力太大了,包括国民党内的太子派孙科,包括政学系的王世杰、张嘉H、吴国桢等等,都主张切勿对苏强硬。
  我们中国传统有一个成语戒急用忍,因此政府高层都希望以某种程度绥靖苏联,来换取斯大林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起码保持二战时的最好水平。这是一种“让”的政策,但蒋介石并没有大踏步地“退”,他是要收回东北的,所以他的“让”并没有达到斯大林期待的程度,这使得苏联在1945年8月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就不断违背该条约。
  腾讯文化:从内战东北局势来看,苏联是不是根本没有打算履行和国民党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吕迅:前一个问题说到,苏联在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时候并没有打算立即违约,至少没有严重违约的计划,因为斯大林认为,在与美国签署的《雅尔塔协定》和与国民党政府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双重安排下,自己就可以获得在东北的特殊权益了。
  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在原子弹爆炸之后对雅尔塔协定反悔,蒋介石政府在有关东北经济利益分割问题上表现强硬,苏联并未取得设想的暴利,因此苏联一再违约,在承认中国领土主权等一系列核心问题上没有承担条约义务。
  美国对蒋军事禁运作用远大于其经济援助
  腾讯文化:美国对国共内战的调停是否对国民党的决策造成干扰,美国对中共有无约束能力?
  吕迅:就像我在书中所说,美国政府正如他们自己想象的那样对于中国非常重要,尽管他们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美国对中共方面缺乏约束手段是肯定的,这一点符合常识。它对国民党方面可以施压,是因为国民党方面依赖于美国的援助,这一点也被历史充分证明。
  腾讯文化:从46年7月,美国对国民党政府采取军事禁运后,到49年内战大局已定。这期间美国对于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和策略?
  吕迅:用周恩来在1947年7月小河会议报告的话说,“美国对蒋介石的援助并不慷慨,蒋政府向美国私人购买军火也有许多困难,美军事实上是在撤退”。马歇尔将军主导的对国民党政府的军事禁运自日开始,直到日禁运令解除,但是实质上的禁运并未结束。担任国务卿的马歇尔虽然允许国民政府购买美国私人企业制造的军火,但副国务卿艾奇逊在1947年6月就告诉马歇尔,美国军火制造商都在赶美国政府的订单,不可能售华武器。当美国陆军方面愿意把政府库存的军火先补给国民政府时,马歇尔出面干涉,要求他们推迟数月再做决定。
  据1949年出台的旨在为美国对华政策辩护的白皮书显示,禁运令解除后第一宗对华军售的合同是在1947年12月签订的。在1946年7月至1947年12月期间,美国对华有过援助,主要有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农业生产、医药卫生、营养食品、纺织用品、运输工具等物资,但这是国共双方都获得的,只不过国民政府的份额大些而已。
  美国政府在1946年8月将其在印度及太平洋17个岛屿上残留的、折合1.5亿美元的非军事物资,用来抵付战时拖欠国民政府的2412亿法币债务,但国民政府将这些民用物资运回中国并加以利用已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另外,美国国会曾在1946年7月通过立法授权政府将海军131艘旧艇淘汰给国民政府,但现有中美资料都表明国民政府是在1947年12月才接收这些船只的绝大多数。因此,这一年半的时间内,美国对国民政府军事禁运的作用远大于其有限的经济援助。
  美政府内的苏联间谍曾为中共提供情报
  腾讯文化:在1949年三大战役之前,苏联秘密援助中共,国民党和美国是否有掌握证据?
  吕迅:中共与苏联之间的交流确实是一种高度机密状态。但国民党方面获得的证据依然很多,也告诉了美国政府,但都未被采信。美国驻华的官员或多或少都知道苏联在援助中共,包括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库克海军上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甚至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美国外交文件显示,三大战役前的1948年6月,已经有逃亡的二战日本战俘口供报告称,苏联于年向中共输送包括苏联坦克在内的大量重武器装备,美国记者更早在年就曾有过这方面报道。
  只不过在欧洲冷战开始的时候,马歇尔把美国的资源集中于他在欧洲的经济复兴计划,不愿纠正对国民党政府长期施压的远东政策,或者说没有人愿意为这一政策承担责任。
  腾讯文化:在4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内部的苏联间谍的影响力究竟如何?
  吕迅:上世纪50年代,美国国内发生一场大规模侵犯人权的严酷政治运动,就是麦卡锡主义,是为抵制苏联间谍渗透而采取的矫枉过正的政治手段。
  美国政府内部高级别的苏联间谍后来经过证实的有:罗斯福总统经济顾问居里、财政部高级官员哈里&怀特、国务院国际组织事务高级官员希斯等。美国驻华官员经证实的苏联间谍有财政部代表艾德勒、科佛兰等。他们确实对美国的中国政策,尤其是对国民政府经济援助的有效程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向中共提供了重要情报。
  然而,麦卡锡主义虽然名义上是旨在保卫美国的民主自由,实质上却是在破坏。正义不可能通过非正义获得。
  腾讯文化:20世纪上半叶,从抗战到内战,日、美、苏决策对中国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否也是国民党政府失败的重要原因?
  吕迅:苏联、日本和美国的政策走向是国民党政府失败最为重要的外部原因。苏联自二战前长期对华政策的基调就是防止中国有强大的国民党政府,它与日本都对中国有过领土要求。日本对中国长期的侵略,加上八年漫长煎熬的战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原本有限的生产能力,这应该是国民政府赢得了二战但却最终输掉中国民心的突出原因。而美国政府偏又以自负姿态轻率地加入到干涉中国事务的行列,对国民政府始乱终弃,最终毫不犹豫地促其倒台。 (腾讯文化 杨琳 发自北京)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看文章不过瘾?扫码关注,更多精彩等你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援助国民党的武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