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言要限制中国在美国对中国贸易限制的自贸优势吗

美国对中国出口情况(中国贸促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美国对中国出口情况(中国贸促会)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正文
日媒称美国拉日本加入地区自贸协定抗衡中国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赵学亮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27日披露,美国目前正在与新加坡等国探讨签订&环太平洋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问题,美国还已经就此向日本打探&想法&。分析称,美国的目的是想纳入日本等东亚国家加入由其牵头的这一协定,以此&在建立亚洲贸易区上与中国抗衡&。
  文章称,在新加坡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据多名相关人士说,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11日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直岛正行在新加坡举行了会谈。罗恩&柯克以&打探&的方式敦促日本加入这一协定,不过直岛正行的回答是&日本不能立即加入&。
  报道援引一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高官的说法称:&我们将为早日与亚太地区各国建立环太平洋战略经济合作关系而密切进行合作。&据称美国准备以建立上述关系为核心,在建立亚洲贸易区上掌握&主导权&。
  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有新加坡、智利、新西兰和文莱。奥巴马总统14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国将加入。澳大利亚、越南、秘鲁和马来西亚也相继表示愿意参加谈判。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说,在亚洲地区的贸易谈判中,中国提出签订由东盟10国+日中韩3国的大范围自由贸易协定。美国通过使经济规模巨大的日本加入环太平洋自贸协定,可以在争夺建立亚洲贸易区主导权上与中国抗衡。另外,美国还有意牵制正在摸索建立东亚共同体等独自经济区的日本。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国缺席美国自贸协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缺席美国自贸协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自贸协定撇开中国
热度 2已有 480 次阅读 00:29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分享到微信
美国自贸协定撇开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杰夫o代尔&华盛顿报道&
眼看着中国不断崛起的奥巴马政府,将海军陆战队派驻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还增加了访问菲律宾苏比克湾的战舰数目。如今,美国“重返亚洲”的征途上又多了一个中转站——布鲁塞尔。
在经过多年的商讨之后,美国与欧盟(EU)终于开始就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开展谈判,这一协定将建立一个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40%的经济区。
与此同时,另一项重大贸易协定正蓄势待发,这就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TPP),它将美国与亚太地区几个最活跃的经济体联合在一起,这其中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以及两周前加入谈判的日本。自由贸易协定俨然成为巴拉克o奥巴马(Barack&Obama)第二任期的首要任务之一,对此任何一个去年曾用大量时间关注选战的人都会感到惊讶。
纷至沓来的种种自由贸易协定中,最引人注目的共同特点在于谁缺席了。实际上,这些协议是美国政府新策略的重要部分,而制定这些新策略的目的,则是为了对付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当初,奥巴马在上任的头一年,曾敦促中国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也曾用“两国集团”(G2)的概念向中国短暂示好。如今,奥巴马政府的新贸易举动也许可以称为“ABC”——“中国除外”(Anyone&But&China)。
美欧贸易协定的支持者们诉苦道,该协定并不只是针对中国。他们指出,美欧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尽管这对贸易伙伴的商品及服务双边贸易年度总额已高达1万亿美元。
不过,在美欧会谈以及TPP相关会谈中,许多基本内容都针对中国。会谈议程包括政府对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而这些正是美中政府之间具有巨大争议的重头话题。一旦美国能够令足够多的重要国家签署相关协议,它就有望建立中国不得不遵守的新全球贸易标准。
在当前失业率超过7.5%的情况下,自由贸易的想法在美国国会并不是很有市场,而提到中国则有助于博得议员们的支持。一位共和党重要参议员的助手在谈到与欧盟的贸易谈判时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更广泛地说,这两项谈判反映了一种不同的全球治理思路。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久拖不决,还有气候变化、轻武器以及其他许多问题的谈判也陷入了类似僵局,这些都导致人们极度怀疑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全球协议的想法是否可行。
TPP及美欧贸易谈判代表了另外一种策略,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吸引志趣相投的国家组成更小的团体来建立新规则,并且是对中国形成合围之势,而不是与之合作。支持者们表示,这并不是抛弃世界贸易组织(WTO)这类全球机构,而只是出自对如何达成目标的现实考量的结果。
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对此会如何应对。自十多年前加入WTO以来,中国已把一只脚踏入了全球贸易体系之内,而另一只脚还在这个体系之外。
当中国在WTO的法律诉讼中败北,多数时候中国会执行裁决,让国内贸易法服从WTO的规定。但是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开放政府采购,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中,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及其他地区的许多人都认为,中国广泛涉嫌从其他国家窃取贸易机密,这是对自由贸易观念的公然冒犯。
而中国政府对于事态的真相却有强烈的看法。一位中国高级官员表示:“美国正试图背着我们修改全球贸易规则。”
美国新思路的风险在于,这种方式可能促使中国进一步背离全球贸易体系,削弱而不是强化其遵循这一体系的动机。如果这最终成为现实,那么美欧贸易谈判将不是引领全球进入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而是在全球化的棺材上又钉下一颗钉子。
欧美自由贸易协定弊大于利&
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塞尔o弗拉泽&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围绕欧盟-美国自由贸易协定问题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炒作,特别是在巴拉克o奥巴马(Barack&Obama)上周发表国情咨文演讲之后。支持者指出了此协定可能给两个经济体带来的好处。然而,要为协定付出的代价很可能大于它带来的好处。最重要的是,跨大西洋协定可能会危及多边主义的基础,特别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多哈(Doha)回合谈判。另外,此协定会减弱世贸组织(WTO)等多边机构的影响力。
自由贸易协定能加强贸易联系,当然会给欧盟和美国带来一些好处。根据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Marshall&Fund)的估算,消除贸易壁垒可能会令欧盟(EU)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1900亿欧元,令美国的GDP增加1000亿欧元。
尽管1900亿欧元和1000亿欧元并不是小数字,但实际的意义相当有限——它们相对于欧盟和美国GDP的比例分别仅为1.5%和0.9%。欧盟-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可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随着这两个地区结成一个更大的共同市场,市场中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加剧。不过,这种好处很难进行量化。
即便这有限的好处也是基于一个假定,即真的可以全面撤销贸易壁垒。这种假定能否实现非常令人怀疑,特别是考虑到欧盟建立的最大的贸易壁垒中有一些是针对农产品的,而美国正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
单是在不久前达成的欧盟预算协议中,今后7年的共同农业政策支出达3700亿欧元。我们能相信欧盟会改变其对农业的立场,令自由贸易协定取得更实在的进展吗?
不过,欧盟-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可能会令达成真正的多边贸易协定的最后一丝希望化为泡影。2001年启动的WTO多哈回合谈判久拖不决,如今已陷入了僵局。
欧盟不愿在农业贸易自由化方面做出让步,而美国不愿接受新兴市场较低的关税削减额度,都对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起了不小的作用。欧盟和美国就贸易协定开展谈判,不仅会吸引大西洋两岸官方贸易机构的注意力,还会令两岸政策制定者把已搁浅的全球贸易议程抛诸脑后。
更重要的是,双边主义还会削弱几家正在发挥作用的全球政策机构的影响力。目前,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中立、公平而又相当有效的裁判机构,WTO已成为一个成功范例。然而,如果双边协定占据了世界的主导地位,多边规则将会失去其影响力。
为什么多边主义对贸易如此重要?首先,它为所有国家提供了在全球化中受益的平等机遇。此外,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战的风险也是多边主义模式受到支持的一个理由。独立学术机构全球贸易预警(Global&Trade&Alert)发现,贸易保护主义并非历史中的幽灵,此现象在2008-09年金融危机之后突然加剧。在未来大量双边贸易协定同时发挥作用的世界里,谁能保证贸易政策的一致性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当彼此冲突的双边协定引发国家间争端时,谁又有资格担当中立的仲裁者?
不管怎样,新兴市场都已成为欧盟和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欧美双边贸易额却一直在萎缩。以德国为例,该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只占其总出口额的7%,对亚洲的出口额却占25%。对于欧美间贸易相对下滑的趋势,最好的应对办法是推进多边贸易,而不是进行排他性贸易。
没错,美国和欧盟都在寻求与多个贸易伙伴签订其他双边贸易协定。不过,推进欧盟-美国双边贸易协定,是在错误的时间传递错误的信号。
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潜在增长率的差距正在扩大。因此,欧美的正确对策应该是加大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使后者成为更负责任的全球贸易伙伴。
未来几年,世界经济需要推进多边贸易进程。这需要美国和欧洲恢复行使强有力的全球领导权。欧盟-美国贸易协定则会削弱欧美的增长前景。
作者是研究机构与智库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DIW&Berlin)所长
更多文章:
( 12:03:36)
( 22:39:34)
( 18:53:18)
( 11:25:42)
( 08:40:21)
( 19:22:14)
评论 ( 个评论)
包容、理解、相望、向往!不要为“一党一人”就放弃对国家的关爱、责任和信心……
Sinovision,Inc.&
All&Rights&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贸公司的优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