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日战争谈谈你对实干的理解对复辟的理解

专题8 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下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1.D 解析: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这与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是不一致的,故A项错误;民主自由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没有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看,经历了由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到求民主(维新变法运动),再由反侵略(义和团运动)到求民主(辛亥革命)的转变,故C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不管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其目的都是救亡图存,故D项正确。
2.C 解析:题干材料“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反映了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设厂,这与《马关条约》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
3.C 解析:题干信息体现了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产生的影响,即民主、平等、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中国出现赴日留学的高潮,直至民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图表并不能表现出商品倾销让位于资本输出,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年的发展趋势应是逐步上升,故C项错误;爱国救亡运动的兴起应该与民族危亡的历史事件相关,年由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以爱国救亡运动兴起,年由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所以又一次兴起了爱国救亡运动,故D项正确。
5.A 解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工业文明,故①错误;漫画的寓意在于讽刺清政府成为列强搜刮百姓的工具,为列强服务,故②正确;1911年创作革命漫画《小磨香油》意在唤醒民众意识,激发革命斗志,故③正确;④从漫画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符合题意。
6.C 解析:该漫画体现不出颂扬袁世凯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结合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史实,可知袁世凯并没有促成民主共和的实现,故B项错误;根据漫画中拍子代表袁世凯,拍子下挂着形式“滚”字的蜘蛛,可知漫画表达了希望推翻袁世凯的愿望,故C项正确;该漫画体现不出鼓励袁世凯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7.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否定,不是赞扬其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说明义和团运动维护旧式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西方先进
技术的引进,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方针,故D项错误。
8.A 解析:题干材料中时人对“democracy”的翻译由“民主”到“民政”再到“民主”,说明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有一个深化过程,故A项正确;外语翻译水平大幅度提高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提及“民主”,不是民主共和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不是阶段性,故D项错误。
9.C 解析:根据示意图中的数据,可知商办资本和外国资本都在增长,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外国资本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逐渐缩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C 解析:《公司律》的制定是清政府主导的,这适应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1.A 解析:根据材料中“‘科学’一词出现1 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此时新文化运动更注重科学而非民主共和,这反映出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认为急需科学扫荡封建保守愚昧的落后思想,故A项正确;“‘科学’一词出现1 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反映了新文化运动较为看重社会科学的价值,其深层次的寓意是假借科学名义扫荡封建落后思想,故B项错误;仅仅从“科学”“民主”两词出现频率推断新文化运动赞赏西方文明,缺乏历史依据,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新文化运动更注重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故D项错误。
12.B 解析: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20年”“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一些问题,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提倡白话文,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进步,故D项错误。
13.参考答案:主题:如反侵略战争、西学东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示例一主题: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发展。表格中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补充的历史事件:抗日战争。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19世纪末,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30年代,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华民族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百年来抗击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由此可知,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发展经历了开始战败――跌入谷底――最终完全胜利的发展过程。
示例二主题: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发展。表格中的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补充的历史事件:五四运动。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戊戌变法运动,效仿西方,要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西学东渐深入。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否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由此可知,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发展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以俄为师的发展历程。
14.参考答案:(1)原因:①儒学不能适应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是其衰落的社会根源。
②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儒学失去了与之最佳匹配的经济基础。
③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兴起,作为封建统治精神工具的儒学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儒学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日渐薄弱。
⑤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导致儒学失去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
⑥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的地位。
⑦西学的传入及倡导,使古老儒学相形见绌,从而导致对儒学的怀疑或否定。
⑧“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并逐渐取代文言文,使传统儒学逐渐失去传承的文字载体。 ⑨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学失去制度依托。(任答五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相似:丰富了两国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两国国家的稳定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
原因:是否适应两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上历史期末卷(朱立红)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上历史期末卷(朱立红),历史,上册,朱立红,上册期末试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9:44: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上历史期末卷(朱立红)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谈谈你对新常态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