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修行的寺庙用手机修行不?

待你放下手机,随我修行可好?文/读古
待你放下手机,随我修行可好?文/读古
在众多宗教中,我本人很崇信佛法。修佛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家,一是出家。修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究竟哪种形式和哪种法门更适合于你?这要因人而异,并且要看机缘。出家为僧,天地人师,这需要大机缘,而且最好在哲学方面有天分,方可弘扬佛法,以不至于误人。当然,即便不识字者也有成为高僧大德者,比如六祖慧能,他是上等智者,生而知之。这是大机缘,非常人可比。西藏还有密宗活佛,也不一定都识字,但却能虹化而逝,留下舍利。这又是一种法门。法门种种不能一一细说。但还有一种修行法门,那就是:在家修行,吃斋念佛,供养僧人。此等修行方法,修行者往往为执掌权柄者,或是大财阀,比如当今马云,王健林等,实际为佛法护法神,还有古印度的阿育王。他们的功德不比出家人少。因为僧团的延续离不开财力的支持。中国梁武帝崇信佛法,几次舍身入寺,对佛法在中国的宣扬功不可没。但他的修佛之路应该是护法和供养为上,而不应学出家,其结局并不好。。。对于修佛之路,大多数人应该像马云和王健林一样,因为命理机缘已定,而不应选择形式上的出家。还有一种修行,是我等俗人可以做的,就是自修。修心修身。择善而从,修养健康。德丰可泽后人,身健不累子女,这是我们可以自修而来的修行。——待你放下手机,随我修行可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只治甲状腺,所以更专业
作者最新文章待你放下手机 随我修行可好?
我的图书馆
待你放下手机 随我修行可好?
待你不玩淘宝,随我修行可好;琳琅满目似梦,不教红尘相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修得自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转成至宝;身心世界俱安,火中莲开曼妙;菩提道上春暖,与子同行偕老。待你放下手机,随我禅茶可好;红包不动你心,此生最大福报;洗盏洗茶洗心,品香品茗品韵。正清和雅妙绝,和敬清寂传神;禅心珍惜当下,一期一会多情;茶烟袅袅氤氲,瞬间即是永恒。待你停止刷屏,随我礼佛可好;八卦已成云烟,清磬响彻昏晓;经声梵呗悠扬,钟鼓佛号摩荡。荡除三毒五欲,消尽红尘烦恼;气质美如蕙兰,心光如日皎皎;观音一笑相许,韶华今生不老。待你远离网络,随我阅经可好;纷繁信息如云,沉香茶烟袅袅;以心契合佛心,妙处璨然一笑。见月自然忘指,羚羊挂角神妙;打开佛门宝藏,涵咏禅门至宝;如此这般清福,世上几人知晓。待你厌倦“厮杀”,随我禅修可好;穷富皆是幻像,不教红尘相扰;调身调息调心,神游太虚浩渺。心莲次第开敷,显现摩尼大宝;万古长空无极,一朝风月杲杲;行走红尘莲界,与君相视莞尔。待你厌倦商海,随我布施可好;钱本身外之物,善心佛光朗照;前生献果供花,来世济弱扶老。温暖三千世界,最是会心一笑;身心奉献空王,报答佛恩浩浩;慈悲为怀度人,弘传如来大道。图文来自网络,腾讯佛学整理发布。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修行人想往生 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西方三圣(资料图)文:益西彭措堪布《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净的业来感召,所谓清净的业就是对往生净土有清净的信心、清净的愿望和相关的修行。但是使用手机、网络,参杂很多恶趣因缘,造这些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让自己的心不能和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的心咒、名号以及净土的境界相应。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潭水一样,水清净了,月影自然现前;如果水混浊了,月影当即隐没。所以,能不能和阿弥陀佛相应,关键是心能不能清净。这也不简单,往生净土需要临终自己能做得了主,而要临终做得了主,必须病中做得了主;要在病中做得了主,必须梦中做得了主;要在梦中做得了主,必须平时做得了主。现在,反躬自问,用手机和世间频繁的联系或者上网意识散乱,自己能做得了主吗?这些高科技的产物,才一启动就会让人心处在不宁静的状态当中。从电脑和手机辐射出来的电磁波影响到身心,时间稍微长一点,身心就会感到不自在。何况在使用时心识失去控制,起各种分别邪念,这样串习多了,内心处在紊乱、烦躁的状态当中,很快就会在梦境中出现染污境界。出现这种境界是在发出警告,这是堕落恶趣的前相。问问自己的心就明白:在这种状态当中对佛、对净土的信愿一点提不起来,修的时候根本不相应,怎么能往生呢?本来,娑婆世界染污的因缘特别多,退道心的因素也特别多,凡夫的烦恼也很强,加上没有力量一生成就,所以才厌离娑婆、求生净土,以往生净土来达到成佛度众生的目的。而现在是背道而驰,现在是希求世间,不求净土。现在对世间杂染的事兴趣浓厚,而往生并没有信心和愿力,两者相比,心愿的强度和时间持续的长短上,相差千万里。比如,观察自己对于世间的贪恋心和对净土的希求心,在强度上有一百比一的差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对世间起贪执,难得有几分钟会想到阿弥陀佛和净土,从心里发起真实的信愿。这样一对比就知道,对世间法太迷恋,是不可能往生净土的。这本来是两个方向上的事,不可能做到既贪执轮回又能往生净土。我们看净土的书就知道,求生净土的人,就像游子流落在他乡,常常登上高楼,望断天涯,心心念念都想到要回家。跟这个比喻所讲的一样,心里就想,马上厌离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像监狱一样,我的故乡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心心念念都想马上往生,想马上离开娑婆世界,必须要有这样的心态。又像掉在厕所里面特别着急想出来,又像在监狱里盼着释放一样。像这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我们有没有呢?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呀!念念贪著世间的人,怎么可能真切求生净土呢?在网上极度地散乱,连收自己的心都做不到,怎么能够成就清净往生净土的善业呢?以身口意染污,怎么能感得清净的莲花化身呢?怎么能感得净土的功德庄严呢?这在缘起上不对应的。净土要由净心感,净土最低的境界,色声香味触都是清净的,处处法音宣流,念佛、念法、念僧,没有丝毫世俗染污的境界,连恶趣的名字都听不到,何况事实。而且在佛国无女人,都是大丈夫相,和无量无边的菩萨作伴侣。这样殊胜的境界,不可能从染污心当中显现。现在,反观我们的状况,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到的、心里所想的,都是染污的声色、不清净的念头,连对这种染污出离的愿望都没有,怎么能出现庄严的净土呢?厕所里能出香气吗?污水里能现月影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相续不成熟、没有力量的凡夫众生使用手机和网络,十个有五双全都是障碍往生净土的。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腾讯佛学官方微信公众号:rushidao_qq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waltergao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免费修行的寺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