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我为什么仇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关系
我的图书馆
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关系
每逢春节人口的往返流动,“大城市与小城市”再次成为流行话题。这次议论的基本调性是把小城市“拉黑”、给大城市“点赞”,正如这次是“逃回北上广”上了头条。当然,大城市很“精彩”,但也很无奈,不然就不会有“逃离北上广”。那么,“逃离”与“逃回”之间,到底在诉说什么?大城市与小城市,难道真的不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关系吗?此刻,年已去,十五也过,但我相信,这个问题仍在萦绕人心。作为一个同样是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异乡人”,我也有一些个人的感怀与思索:我想到了芒福德,想到了人类学,想到了“娜拉”的命运,也想到了1980年代之初的大讨论——为什么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当在说“大城市”时,我们究竟在说什么?】在诸多讨论中,最醒目的一句话是“大城市靠能力,小城市靠关系”。这的确是道出了部分真相,但我认为并未探底。我们还需顺藤摸瓜,找到更为深切的理由,并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层次和维度,进而或可返回来救赎如此不堪的现实。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的功能是“流播文化和教育人”。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芒福德指出,大城市巨大和拥挤,但正是如此多的活动的中心使“各国和各族人民,第一次集合到一个合作和相互影响的共同领域中来。亨利·詹姆斯说的关于伦敦的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于与伦敦相匹配的其他大城市:那‘是人类生活最大的集中,是世界的最完全的缩影。这里比任何别的地方更能代表和体现人类。’”我非常认同芒福德如此深邃的描述,并不仅仅是由于他是城市文化研究的世界权威,而是因为他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一般来说,小城市(或小地方)的年轻人都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本能的渴望,正如人皆有之的那颗“环游世界之心”,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类感和对自由的向往,想要认知世界,结缘友爱,这也是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形象的深刻隐喻。无疑,正如芒福德所说,大城市是一个实现这般梦想的好地方,城市是文明的聚汇,承载着文明的变迁,激发着文明的盼望。不过,中国的城市却与此相去甚远。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是一种狂飙突进地切断与历史、与文明的有机联系的暴发户进路,是一场唯GDP是举的物质主义竞赛。在“全国一盘棋”、政令一统的行政意志主导下,中国的城市化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土木工程而不是人心工程的意义上,只是停留在经济机器而不是文化配置的意义上,城市的样貌千篇一律,人心的格调浮躁粗鄙。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开始时髦起了“XX精神”之类的新一轮“假大空”,形象工程和豪言壮语撑不起一座真正的城市,不可能让一个城市变得“有文化”,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如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衡量,中国的“大城市”和“小城市”到底在争什么呢?芒福德说:“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陶冶人。”如果说“人的城市化”是其初级阶段,那么,“城市的人化”则是其有待达到的高级阶段。那么,我们要争的问题实在不应该是在“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而应该是在“城市与人之间”,也就是说,我们究竟是利用城市发展所蕴含的可能性来培育自身极其丰富的人性,还是俯首听命于物质主义席卷一切的力量而在其支配下沦落到丧失人性的地步?那么,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会看到,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需要的不是对立仇恨,而是“升维降噪”,进而能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整体的反思,或者有可能的是倡导一种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基于文化资源重建的调整、传递、协作与共生格局。【“人”的命运:从“脱嵌”到“卷入”】“大城市靠能力,小城市靠关系”,这句话的确也是在体现“人与城市”的维度。但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离不开“历史的视野”,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五四以来中国社会个体化的框架中来解读,否则可能还是“不明觉厉”。众所周知,当今的小城市(或者小地方)是熟人社会与亲属网络,仍然被传统的儒家-血缘伦理关系和价值观所笼罩——尽管其一度被20世纪的革命浪潮所中断,但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已经满血复活了。六十多年前,许烺光(1948)提出中国的文化人格受五种核心要素影响而成:家庭生活以及父子关系为主轴;两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将儿童作为成人培养的育儿方式;以及父母的绝对权威和权力。这至今仍是海内外普遍接受的看法,即中国传统文化将家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从属于家族或者说宗族。在这个意义上,传统中国是没有个人身份的,因为,个人仅仅存在于家庭、世系或其他等级性社会关网络的关系中,并且是为了它们才存在的。每一个个人,都是生在祖荫下、长在祖荫下,终其一生都离不开祖荫,这里的“人”只不过是祖荫体系中的牵线木偶。这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要叛离的格局,所要冲决的“网罗”,其蕴涵的精神动机与娜拉的冲动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所以,“娜拉”成了“民国初年进步男女共同向往的典范”(袁振英,1918),也成了20世纪中国社会中“人”(个体)的精神觉醒和反叛的形象。不过,历史的后果常常事与愿违,的确,20世纪“大革命”的洪流曾将这个“网罗”席卷而去,但“个体”并未诞生,“解放”悖论性地被一种新形式的奴役替换了。1949年之后,在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中,个人从“宗族性依附”的“宗族人”变成了“组织性依附”的“集体人”(党和国家主导下的公社与单位),从过去的生长于“祖荫之下”脱嵌而出,再嵌入到当时的生长于“红旗之下”,即在社会经济上依附于单位、在政治上依附于党政管理、在人身上依附于党员干部,雷锋是这种“集体人”的人格榜样——革命机器上一个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当这一体系由于必然无力完成自身的再生产而难以为继的时候,改革开放的逻辑便诞生了。19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需要释放活力、消耗自由。于是,首先从农村开始,乡村家庭从公社中被释放出来,1990年代以来,城市家庭从单位中被释放出来,个人又回到了家庭之中,因为没有可替代的新的伦理选择(比如以个人的自由意志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的伦理构造),那么,传统的儒家伦理自然是“满血复活”,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因为计划生育传统的大家族很难再有了。历史至此,严格意义上的“个体”仍然是没有出现。但是,伴随着经济建设的“硬”提速、城市化进程的“大”跃进,必然会需要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充足的人力资源条件,于是,个人从乡村涌向城市、从小城市涌向大城市的大门打开了,新一轮的“脱嵌”运动开始了,个人从“家族”涌进了“市场”。不同于曾经的个人从“家族”涌向“革命”,这是一种私人生活领域的个体化进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开端,曾经无处不在的集体安排不再发挥作用,至少不再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的核心逻辑是竞争,就像战场一样,这是一个胜败的场域,而要想实现胜利,就必然需要真理与能力的出场,所以,“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关系”退居其次,不是说“关系”不再重要,而是说,至少在关乎一个组织之胜败的岗位上,能力属性一定是优先于关系属性的。所以,在市场的竞争性格局中会出现这样一个选拔人才的优先性序列:1、有能力+有关系;2、有能力+没关系;3、有关系+没能力;4、没关系+没能力。当小城市还在沉睡之际,大城市正在被“市场”所改造。小城市那种熟人和亲属伦理关系所笼罩的地方性生活,尽管可以给予人安全感,但也带给人压抑与无聊,尤其是那种无处不在的攀比,简直是一场漫长的“吃‘人’游戏”,这种丧失了本真的念想与盼望的近乎“一潭死水”的生活、“一眼望穿”的人生,实在是了无生趣,时间像小彩旗的原地打转儿那样失去了意义,这也是大城市之所以尤其是对年轻一代深具诱惑的心理起点。大城市生活所蕴含的不确定性,首先意味的不是恐惧,而是迷人,其具备满足人性中之“人类感”、之“向往自由”的潜能,可以承载欲望和梦想。于是,大城市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一个台风口的“成功世界”,乃至于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忽略它的“诅咒”:由于大城市是陌生人与工作网络,也将人引入了一个丧失安全感之地,恐惧与冷漠因之而生,个人很有可能被大城市的“肿胀病”、蔓延的“畸形团块”以及一种现代方式的工于算计所吞没。【异化与救赎:网络社会的新可能】市场中有“颜如玉”、有“黄金屋”,但市场却是冷酷无情的,不可避免地生成一个竞争过程——既生产成功者,也生产失败者,其优胜劣汰的法则被量化为一种叫绩效主义的东西,对的,就是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写的《绩效主义毁了索尼》(2007)意义上的“绩效主义”。在一场又一场的绩效主义赛跑中,“人”被置换成了一系列的量化指标,激励的结果往往不是卓越,而是平庸——或者说,其激励的往往只是考核体系窠臼之中的“卓越”,而这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的平庸而已,真正的卓越几乎从来都是一种例外状况(即便是乔布斯,在美国也是一个“例外”)。失败的注定是大多数,独自上场,独自面对,独自哭泣,跌倒了再爬起来,打破牙和血吞。当然,如果说这只是“市场”的普遍性,那我们还不能忽略其降落中国后的“特殊性”或者说“特色性”。众所周知,当下中国还处于一个如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市场状态,由于资本与权力的深度媾合,政治和法律法规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在促进公平与正义,而是成了经济剥夺与剩余价值榨取的帮凶,比如房地产的政治性运作(如小产权房、个人集资建房被禁止等)、劳动报酬占比持续走低(个人由于无法合法地进行足够的横向社会联系而缺乏与垂直的政府和企业组织对等谈判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结构中的“组织”施加于个人的剥夺和异化。(这一代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年轻人注定是“三明治的一代”,注定要在此间冷暖自知地往返、徘徊、跌荡、纠结,甚或扭曲,成为大城市的“新移民”。都市地铁上疲惫而又冷漠的上班族,图片源自网络)所以,大城市对个人而言,究竟会成为“自由之邦”,还是“奴役之地”,殊为难料,而且,后者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前者。正如20世纪初,鲁迅所准确预知的“娜拉”出走后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可是,当下更为悲催的局面是,故乡已经回不去了,就如战场上的士兵,既然做逃兵是死路一条,那就“向前冲”吧,惟有“向前冲”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性。是的,大城市在大多时候、大多情况下乐于示人的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虚幻的解放的可能性,不过,这就够了,人类会为了这种“可能性”而前仆后继的。一边是特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边是传统支持关系的日益减少,一边是直破云霄的“高房价”(绝对与相对双高),一边是低到泥土里的“低工资(绝对与相对双低)”,一边是对自由与本真生活的幻想,一边是“装逼”与“犯贱”进行时……“压力山大”,“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体亏屁思”,“社病我药”,“沟命海心”,等等,这些传神的网络词汇无不在生动地说明:这一代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年轻人注定是“三明治的一代”,注定要在此间冷暖自知地往返、徘徊、跌荡、纠结,甚或扭曲,既是大城市的“新移民”,又是“无根的非市民”,如无锚的航船,飘飘荡荡靠不了岸,也可能会走错方向,走到头也不会有新的生活。同时,由于健全的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个体”的意识、关于“自我”的知识之历史-文化性的匮乏,如今在中国大城市中浸淫的年轻人,在种种压力的夹逼纠缠之中不可能不失衡,少有幸免者,乃至于他们常常只是单向度地表现为“欲望的自我”、“物质的自我”(请不要抬扛,这是从统计意义而言的)——性、情感与消费主义是这个时代最有意思的戏剧,而尚有待于进化到的是“意义的自我”、“精神的自我”,这恐怕就是即将到来或者说已经开始的新的时代主题。尽管中国的城市化不得不从“土木工程”进入“人心工程”的历史时刻,但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会认为,这是一个绝望的历程,一个不可能有生机的未来。但碰巧的是,中国社会与城市化进程适逢互联网的大发展,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不同于过去的以革命冲决“网罗”,互联网的特点是以技术冲决“网罗”,其势必在根本上重新构造人类社会横向的与纵向的联系,也即是在改造传统的权力方式并孕育新的生活方式,“个人”在其中可以不再孤立无援、可以不再任由宰割。所以,我才敢相信,互联网将会重新缔造中国的城市生活,尤其是会构筑当下中国个体化进程中亟需的新型的横向社群网络,一切改变与救赎的可能性都孕育于“社会的力量”之中,当然,这是一个两可的博弈过程,所以,同时还需要我们敏感的道德自觉与持续不辍的艰卓努力。那么,与其进行无谓的“大城市与小城市”之争,不如团结起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吧——从思想、语言到行动。...........................................编者注:近来,《大家》上关于大城市与小城市的话题仍然在持续发酵中。大小城市好坏这件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在中国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小城市的对视却成了问题:谁更优美,谁更高尚成了问题。到底身在何方,心在何方?我们的作者之间掀起了不少争论。其间不乏亲身经历。编者尽在这里一并献出,与读者分享。闫红:《》毛利:《》叶克飞:《》朱白:《》、《》张冠仁:《》杨波:《》席越:《》李华芳:《》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留在深圳的理由.docx 1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60 &&
《留在深圳的理由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逃不出深圳的原因近来网上有个热门话题,“北上广深打拼的游子,为何远离亲人,仍义无反顾?”源于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年轻人,大都愿意来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在家踏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一位署名王远成的回答博得了众多网友的赞同。他在上海,过得很辛苦,为了工作不停加班,但是,身边有很多牛人,大家为了事业,可以拼了老命打拼。他说:“上海是个神奇的城市,她不问你的出身、学历,不会鄙视你家庭条件,她只看你是否努力,真的。”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他回到三线小城市,有四件事,让他忍无可忍,第一,他的专业,找不到工作。第二,能力是个屁,人际关系和家族势力基本就是一切,这几乎是小城所有人的价值观。任何的事情都要靠关系。第三,你的仕途完全是巴结和拍马屁,而周围的人都劝你说: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最后,所有人判断你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公务员。 这个讨论引发了很多深圳人的共鸣。在这座城市,很多人充满了抱怨,觉得这里人情味不足、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太物质、太现实———但为什么我们赖着不走呢?为什么我们去了外地会怀念深圳各种好处?为什么我们回到小城市就会有各种不适应? 因为深圳有希望、有机会、有各种可能性……不管它有多少缺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一定是离文明更近的城市,它是更肯定普世价值的城市,它是更充满正能量的城市。 在老家,有我们熟悉的巷口小摊,在老家,有狐朋狗友把酒言欢,在老家,就连在路上行走都会四下张望,生怕错过可能已经有十几二十年没有见过的那一张张脸。  但,面对着一直念念不忘的故乡以及一直恨恨地想逃离的深圳,我们还是留下来了。   专栏作家毛利写了一篇很犀利的文章,标题就是,“我为什么仇恨小城市”。其实,我们仇恨小城市的理由,就是我们留在大城市的原因。温暖的冬日、遮蔽烈日的绿荫、不摆臭脸的服务员、不会拒载的的士司机……深圳,这个被我们经常批判、责骂甚至有些厌恶的城市,却有着我们逃脱不了的诸多情结。它们似乎吐出了这个陌生城市带给我们的孤独与冷漠,将温暖与愉悦攥回到我们手中。 老家虽好,但我们的价值观已经变了。 “过几年,再过几年,我就回去了。”这句话会不会是每一个深圳人谈及未来时最爱说的一句话?这没有一个完全的统计。  但有另外一组数据。据此前媒体报道,Q Q基于8亿多活跃用户,通过大数据分析披露“逃离北上广”数据图。数据显示,日至2月1日,共计4907万人从北上广深四城回到全国各地,占四地总用户数的51%,而在深圳共有57%的逃离,仅次于广州的58%,节后,约1070万的人真正逃离了北上广深,逃离率为总人口的11%。虽说,登录Q Q这一行为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或许,由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深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亦可窥见一些端倪,2012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054.74万人,比上年增加8.00万人,增长0.8%。 深圳这座都市围城,让我们进退两难的究竟是什么? 老家多好!不用天天加班;可以在父母家蹭饭;想打牌,一个电话人就齐了;他不来,几分钟就冲到他家门口揪他出现;还有,孩子们有大把的表哥表姐表妹表弟可以一起玩;还有,“房子才4000元一平米”……曾经,这些所有的一切,我们一伸手就会摸得到,但我们却闯荡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中来。  现在,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这不是矫情,是真的回不去了。中国每一寸土地上都在进行着的拆建运动,已经让我们开始渐渐地不认识那个村庄、那个小镇了。故乡的长相就像是动了整容手术,那种熟悉的感觉却在慢慢消散。虽然温暖的乡音还在,但这冷酷无情的变迁,自管自地开始,也不知道啥时候结束。反正就是丝毫不顾及我们这些“外人”柔软怀旧的小心脏了。 还有,那一套游戏规则以及那张错综复杂、密不透风的关系网。你还能游刃有余地适应那种职场吗?你还能见缝插针地进入吗?或许,也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或不想。 这些年,深圳已经把你宠坏。 从生态环境到文明程度,我们已被深圳宠坏。 这个城市的优势,不论是在夏天或者是冬天都会显现。夏日的大海,夜晚的凉风,以及冬日的暖阳,都会让人羡慕。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最为可爱的生态基础。它色彩鲜艳、品性斑斓,它面貌姣好、轨迹多变……在这些之下,深圳人活在都市,也活在森林与海洋之际———绿道骑车、登山攀岩、穿越海岸线、海岛露营……生活的张力来源于此。生活在都市之中的人并不需要与快速的城市火拼,相反,这些来自上苍的宠爱,让都市生活变得跳跃而丰富。   这些不过是表面。你还爱上了它的物质。这是当然,几乎每个到这里的人都抱着发财梦。虽然,到了之后,多数都是在懊恼自己应该“早生几年”。我们爱这个城市可以轻易地买到最为便宜的电子产品,有装逼的家饰,有惨烈到令我们狂笑的商战……说什么浮华如一梦,这也是令人愉悦的、有相当快感的一梦。这里很忙,这里很挤,我们抱怨被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留在深圳的50个理由 老家虽好,但我们的价值观已经变了,回不去的故乡
<em id="authorposton14-4-24 23:11:38
& 手机发帖
本帖最后由 强子0755 于
23:14 编辑
 近来网上有个热门话题,“北上广深打拼的游子,为何远离亲人,仍义无反顾?”源于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年轻人,大都愿意来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在家踏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一位署名王远成的回答博得了众多网友的赞同。他在上海,过得很辛苦,为了工作不停加班,但是,身边有很多牛人,大家为了事业,可以拼了老命打拼。他说:“上海是个神奇的城市,她不问你的出身、学历,不会鄙视你家庭条件,她只看你是否努力,真的。”后来因为家庭原因,他回到三线小城市,有四件事,让他忍无可忍,第一,他的专业,找不到工作。第二,能力是个屁,人际关系和家族势力基本就是一切,这几乎是小城所有人的价值观。任何的事情都要靠关系。第三,你的仕途完全是巴结和拍马屁,而周围的人都劝你说: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最后,所有人判断你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公务员。
  这个讨论引发了很多深圳人的共鸣。在这座城市,很多人充满了抱怨,觉得这里人情味不足、没有文化、没有历史、太物质、太现实———但为什么我们赖着不走呢?为什么我们去了外地会怀念深圳各种好处?为什么我们回到小城市就会有各种不适应?
  因为深圳有希望、有机会、有各种可能性……不管它有多少缺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一定是离文明更近的城市,它是更肯定普世价值的城市,它是更充满正能量的城市。
  在老家,有我们熟悉的巷口小摊,在老家,有狐朋狗友把酒言欢,在老家,就连在路上行走都会四下张望,生怕错过可能已经有十几二十年没有见过的那一张张脸。
  但,面对着一直念念不忘的故乡以及一直恨恨地想逃离的深圳,我们还是留下来了。
  本期我们将梳理留在这座城市的50个理由。
  专栏作家毛利写了一篇很犀利的文章,标题就是,“我为什么仇恨小城市”。其实,我们仇恨小城市的理由,就是我们留在大城市的原因。温暖的冬日、遮蔽烈日的绿荫、不摆臭脸的服务员、不会拒载的的士司机……深圳,这个被我们经常批判、责骂甚至有些厌恶的城市,却有着我们逃脱不了的诸多情结。它们似乎吐出了这个陌生城市带给我们的孤独与冷漠,将温暖与愉悦攥回到我们手中。
  老家虽好,但我们的价值观已经变了
  “过几年,再过几年,我就回去了。”这句话会不会是每一个深圳人谈及未来时最爱说的一句话?这没有一个完全的统计。
  但有另外一组数据。据此前媒体报道,Q Q基于8亿多活跃用户,通过大数据分析披露“逃离北上广”数据图。数据显示,日至2月1日,共计4907万人从北上广深四城回到全国各地,占四地总用户数的51%,而在深圳共有57%的逃离,仅次于广州的58%,节后,约1070万的人真正逃离了北上广深,逃离率为总人口的11%。虽说,登录Q Q这一行为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或许,由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深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亦可窥见一些端倪,2012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054.74万人,比上年增加8.00万人,增长0.8%。
  深圳这座都市围城,让我们进退两难的究竟是什么?
  老家多好!不用天天加班;可以在父母家蹭饭;想打牌,一个电话人就齐了;他不来,几分钟就冲到他家门口揪他出现;还有,孩子们有大把的表哥表姐表妹表弟可以一起玩;还有,“房子才4000元一平米”……曾经,这些所有的一切,我们一伸手就会摸得到,但我们却闯荡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中来。
  现在,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这不是矫情,是真的回不去了。中国每一寸土地上都在进行着的拆建运动,已经让我们开始渐渐地不认识那个村庄、那个小镇了。故乡的长相就像是动了整容手术,那种熟悉的感觉却在慢慢消散。虽然温暖的乡音还在,但这冷酷无情的变迁,自管自地开始,也不知道啥时候结束。反正就是丝毫不顾及我们这些“外人”柔软怀旧的小心脏了。
  还有,那一套游戏规则以及那张错综复杂、密不透风的关系网。你还能游刃有余地适应那种职场吗?你还能见缝插针地进入吗?或许,也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或不想。
  这些年,深圳已经把你宠坏。
  从生态环境到文明程度,我们已被深圳宠坏
  这个城市的优势,不论是在夏天或者是冬天都会显现。夏日的大海,夜晚的凉风,以及冬日的暖阳,都会让人羡慕。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最为可爱的生态基础。它色彩鲜艳、品性斑斓,它面貌姣好、轨迹多变……在这些之下,深圳人活在都市,也活在森林与海洋之际———绿道骑车、登山攀岩、穿越海岸线、海岛露营……生活的张力来源于此。生活在都市之中的人并不需要与快速的城市火拼,相反,这些来自上苍的宠爱,让都市生活变得跳跃而丰富。
  这些不过是表面。你还爱上了它的物质。这是当然,几乎每个到这里的人都抱着发财梦。虽然,到了之后,多数都是在懊恼自己应该“早生几年”。我们爱这个城市可以轻易地买到最为便宜的电子产品,有装逼的家饰,有惨烈到令我们狂笑的商战……说什么浮华如一梦,这也是令人愉悦的、有相当快感的一梦。这里很忙,这里很挤,我们抱怨被物质遮蔽了双眼,却又在享受着这满目的繁华。
  深圳的美好,甚至有些时候会显得不真实。不会有的士司机因为在机场接到一个去福永的顾客而猛扇自己一个耳光(在北京机场,有乘客说去望京,因为路途太近,出租车司机就扇了自己一耳光)。不会有餐厅服务员会因为你点的菜少而用“余光”扫射你,甚至,服务员会一再提醒你,“三个女生吃不了这么多。”地铁不会变成食堂弥漫着韭菜盒子的味道,道路不会变成赛车场,尽是些腾挪漂移一比高下……这些故事的内核是这座城市所给予你的文明,是你回不去的价值观。而这些故事慢慢蔓延与滋长开来,就是一团有关于城市的生命。
  或许,你并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景象。因为,我们需要时间,也需要距离。所以,如此,我们或能解释,为什么每次逃离之后越发想念,如此,我们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外来的朋友眼中,他往往比我们更能发现这个城市的不可思议。事实上,不管是老家还是深圳,都是故乡———你“回”老家,你也“回”深圳———但凡是“回”的,都是离不开的故乡。只有“去”的才是异乡。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4 23:16:10
& 手机发帖
  留在深圳的50个理由
01 深圳罚酒驾全国最严,道路安全指数高
  在深圳,最万能的拒酒挡箭牌就是“我今天开了车”,这便和全国各地盛行的“感情深,一口闷”,把人喝吐喝倒的壮观敬酒文化彻底划清了界限,“小抿一口”等有尺度有分寸的饮酒习惯渐渐成为深圳餐桌上流行的规则。深圳“全国最严”的酒驾查处力度,对那些嗜酒如命的司机形成威慑,同时提升了道路安全指数和喝酒文明指数。
02 服务态度最好,去其他城市都想吵架
  离开深圳刚去上海工作的时候,白领小米每天要跟服务员吵三次架。而去年去了中国最北方旅行的田小姐,到任何地方消费,都无比想念深圳的服务态度。
  如果你不觉得深圳服务态度好,那么去内地感受一下,有了参照,你会更明白。
  在深圳的餐厅吃饭不用非要装阔,因为有些服务员特别实在,你要是点太多,他会提醒你已经够多了,再点你就吃不完了———完了剩那么一点还请你打包。
  03 全国做好事最积极,想当义工要靠抢
  在深圳当义工是要靠抢的,有爱心的人士真的太多,不少深圳人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有了志愿做好事的习惯,而成为五星义工在朋友间是值得骄傲的事。而深圳的公益组织也应该算全国最多,社工的工作手法也大多师从香港,格外人性化,而说这里是做好事最积极的城市真的不为过,因为在每次需要捐款的时候,深圳总不会让人失望。
  04 深圳去香港最方便,内地人去香港是大事啊
  从地理距离来说,深圳去香港就占尽优势,更别提只针对深圳市民的一签多行政策,当不少内地人把去香港当成了不得的旅行,是震惊全家族的大事,其实很多深圳人去香港的目的可能仅仅是打个酱油买罐奶粉回家。而深圳年轻人也有着去香港看内地无法上映的电影的习惯,可以这么说吧,看过《3D肉蒲团》的人,深圳最多。
05 冬天暖和,秋裤在深圳就是一个笑话
  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但是这种寒冷不属于深圳。每一个在深圳呆着过冬的人都会爱上这座城市,羊毛裙、黑丝配风衣,风度与温度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根本就是恋恋不舍的爱人。这个城市,在不穿秋裤这个问题上,可以与国际接轨。
06 应该是全国让座率最高的城市
  “为什么叔叔要给我座位?”3岁大的小孩仰起头问妈妈,“我不要,我要玩钢管。”然后,又继续抱着自己的钢管扶手佯装起树袋熊。在深圳,让座让我们习以为常,是已经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条件反射,让我们看到老人、孕妇、小孩都会主动地站起,默默地走开。但正是这种生理反应在香港,却让我们变成异类。在隔壁的城市里,似乎并不流行给老人让座。甚至有人让座会“吃闭门羹”———“我不需要!”只有从另外一个城市的角度,或许才会感受到深圳给予你的关怀。当然,你也可以有自己选择独立、不被关怀的权利。
  07 抽烟的人少,禁烟越来越严
  马女士每年回内地老家,都一定会住院打吊针,因为嗓子发炎,引起整个呼吸道感染,为什么?因为和老家亲朋好友聚会,一屋子人,所有男人都大张旗鼓地抽烟。在内地,抽烟是理直气壮的事。而在深圳,你抽烟得偷偷摸摸,得去吸烟室或者走廊、厕所门口、垃圾堆附近。现在深圳全面禁烟,吸二手烟的概率完全断绝,禁烟都可能从制度变成文化了,像美国人那样,你抽烟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缺陷。
8 外国人都知道华强北电子产品便宜
  山寨这个词应该源于深圳,准确说是源于华强北,这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全国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一切电子产品发布的当日,这里就能买到该电子产品不说,它还能为有着高帅富梦想,但依旧披着屌丝皮的人们提供外形完全不输正品的山寨电子产品。最特别的手机套,最大容量的移动电源,有它的存在,深圳人还需要淘宝去买电子产品吗?连外地的朋友托带最新的电子产品,不是要去香港排队买,就是要去华强北海淘。连一位在香港工作、热爱电子产品的外国朋友周末也总往深圳跑,问起来就说:“Youknow,H U A Q IA N G BEI!”
  09 24小时便利店密布,够便捷
  衡量一个城市够不够方便,一个重要指标就是24小时便利店够不够多。在这方面,东京和台湾当然是最丧心病狂的,一条街就能有七八家便利店,但深圳也算内地很体贴的城市了,一条街上怎么也有一两家吧。半夜你想吃什么买什么都很方便,常常半夜12点还有年轻人在7-11大吃关东煮。
10 普通话就能搞定几乎全部沟通
  契诃夫笔下的“三姐妹”,一辈子都梦想去莫斯科。玛霞说,在这个城市里学会三种语言是一种不必要的累赘,就像长了六个手指头。如此说来,在深圳,几乎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六指琴魔”的昵称。当然,这样的便利与顺畅,会让你慢慢忘掉你本身会的那些乡音,以及懒于钻研那些“外语”。
  11 深圳人讲礼貌,文明礼貌用语使用度高
  糙哥们来到深圳肯定特不习惯。深圳人太讲礼貌了,言必称抱歉、打扰、麻烦、谢谢,大概是国内文明礼貌用语使用度特别高的城市,一不注意自己就被归类为野蛮人了。
  12 摄像头多,治安有保障
  摄像头、电子眼遍布全深———20多万个摄像头遍及深圳大街小巷,公共场所的监控点覆盖率达到100%,任何作奸犯科之事都将在第一时间内变成清晰影像传送到警察叔叔的监控室里。与摄像头数量增长几乎同步的巧合现象是———近年深圳“飞车党”、“拦路党”、“碰瓷党”数量急剧锐减,连在大街上表演激情吻戏、床戏的痴男怨女都收敛了许多。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4 23:16:52
& 手机发帖
 13 道路宽,没有三轮车、人力车,开车没压力
  这是一座为汽车而生的城市。很多道路,没有自行车、摩托车、人力车、三轮车。对于汽车司机而言,有着过于优质的行车环境。不会有三轮车突然在你面前急停载客,不会有自行车乱穿道路。对于司机而言,唯一要锻炼的技巧就是应对堵车。但是,你还有胆回老家开车吗?
  14 电影院太多,扎堆,选择多,且便宜
  就是在这个星期,在福田CBD的皇庭广场又一家影城开业。这是这附近的第四家影城了———早有中心城金逸、购物中心百老汇,后又来了大中华保利,这不,又来了个皇庭广场博纳。“我之前在这里花了18元看了一场电影。”一位曾参加过团购活动的市民这样说。
  不仅如此,南山海德广场的三足鼎力,东门太阳广场的对弈双雄……越来越多的影城参与到这个城市浪漫之中来。
15 大部分小区健身设施够好
  老太太来深圳后在家里基本待不住,一个劲往小区公众健身区跑,一耍能耍个大半天,回家还一个劲竖大拇指说设施保养得好,不像老家小区设施都脱皮掉骨不成模样。
  16 狗主人有道德,不会让狗狗随地大小便
  以前在老家出门经常踩狗屎以为自己到了巴黎,在深圳如果出门遛狗不带报纸、小狗便便没给捡起来,路人甲乙丙丁都能拉住你,跟你吵个脸红耳赤。
  17 很多公园都免费!绿化还超好!
  公园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最重要的是:它要免费。这个太实惠了,因为这些免费公园往往是深圳绿化最好的地方,环境最好的地方,其中不少还是情趣盎然的森林公园,比如大南山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荔枝公园、红树林公园、深圳湾公园……总有一间在左右。
  18 道路规整、路标清晰,基本上不会迷路
  哪怕头一次来深圳,开车能够迷路的哥们都要被我讥笑一顿。横是横,竖是竖,规划规整,路标又那么清晰,还能迷路,说明地理没学好不可怕,语文成绩差才是问题所在。
19 去趟北京上海就知道深圳交通完全不堵!
  从北上广归来,深圳本来就不堵的交通显得更畅快了。公交车不霸道也是畅快的原因之一,因为公交车一疯狂,马路就得上吊了。
  20 投诉机制高效,出租车司机都怕投诉
  深圳出租车司机不一定爱深圳,因为深圳出租车投诉热线实在太恐怖啦!只要乘客不高兴,打了投诉电话,不仅影响司机的收入,更可能让他直接丢掉饭碗。要知道虽然深圳有1万多辆出租车,可轮候的司机也有好几千位。什么,你让乘客不满意了?那好吧,让不会让乘客难过的司机上岗吧!只是得多嘴提醒一句,这个有效的投诉机制似乎只在关内也就是红色出租车公司间得以实施,关外的深圳朋友们,抱歉呐。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4 23:18:09
& 手机发帖
 21 电梯多,把深圳人都惯“懒”了
  深圳是“电梯之城”,公共场所大多配置扶手电梯,超市、SH O PPIN G M A LL、火车站、地铁站、繁华地带的人行天桥经常可以“以站代步”……这种懒惰的坏习惯常使深圳人回到内地二线城市便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走楼梯把一个行李箱抬到二楼去就缺氧严重,差点要打120.
  22 深圳办结婚证真的不用钱
  虽然这里是全国离婚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但可能是因为结婚的人太多,要知道在深圳福田区和盐田区结婚可是连9块钱都不用付的,不过这种让幸福门槛变低的做法,真的会让幸福持续吗?太轻易得到的幸福是否也会让人不懂珍惜?
  23 政府办事效率比内地城市高多了
  客观地说,相比许多内地城市,深圳政府的办事效率大多数时候可以点赞,起码服务态度较好,走后门的成本较高,规则意识比较强烈。
24 离海够近,单这点就秒杀很多城市
  深圳的海滩其实是很多人吐槽的,一到夏天大小梅沙数万人凝聚而成的饺子海啊,那叫一个叹为观止。不过佩服它们能容纳的人数之余,会发现喜爱大海的人群正往更东边转移,南澳、东西冲,深圳能够在大海畅泳的地方还有很多,甚至还有冲浪俱乐部和潜水用品店!
  25 创业容易,想当小老板够简单
  深圳是个创业城市。做大老板不容易,做个小老板相对简单。深圳创业土壤肥沃,创业政策较好,注册公司也越来越容易、便捷,给自个名片添几个这“总”那“总”必须是妥妥的。
26 大型购物m all多,打折够猛
  万象城、金光华、K K m all、C ocopark、益田假日广场、欢乐海岸、海岸城、花园城、宝能太古城……虽然总数量未必是最多的,但密集度够高,深圳男人很痛苦,“陪媳妇逛街逛得腿断了都逛不完啊!”
  更重要的是,深圳百货业竞争激烈,茂业百货最丧心病狂,常常搞什么买100送100、买200送400之类的大型打折活动,动不动就搞通宵,外地朋友来了,遇到这种折扣,理智尽失啊。同样的品牌,在深圳打折度常常高于内地。
27 潜规则比较少,大部分人靠自身实力
  年轻人直来直往,讲潜规则80后厌烦,90后压根听不懂!在深圳企业里面打拼,靠自身实力才值得尊重。
  28 残疾人设施多,有可能坐着轮椅逛遍全深
  深圳公共场所中,凡是有阶梯的地方,必有可供轮椅通过的斜坡;步行道与公路接壤的边缘,也设有平滑过渡的小型斜阶;公交车上有专门的残疾人座位,火车站(汽车站)有专门的残疾人厕所;而在一些大型公园里,还设有残疾人专用的体育训练器械……坐着轮椅逛遍深圳,并非天方夜谭。
29 连芝麻大的小店都能刷卡
  现在出门都很少带现金了,两张卡,深圳通和信用卡,一手一张“嘻唰唰”,基本搞定简单生活。别小看任何小店,你以为终于要掏现金了,人家从柜底拿两台pos机出来问你要刷哪家的卡?
30 的士费、公交车费都高,去其他城市反而觉得便宜
  起步价10元,行驶中跳表,停车等待也跳表。比表跳得更紧张的还有心脏。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深圳打车的那种焦虑,那跳表的“滴滴”正如催命声声。虽然公交车、地铁费比起的士来,要淡定很多,但是相比起帝都地铁2元随便坐、老家的公交1元从城东坐到城西,这个城市的交通成本还是很高。你会认为这让你无法爱上深圳?当然不是,当你在其他的很多城市,包括很多国际性大都市打车时,跳表都不心慌。那是一种经历过大世面的土豪范。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4 23:18:59
& 手机发帖
 31 想出国留学深圳是个好地儿
  想考北大清华必须在北京,想出国留学深圳是个好地儿。几乎所有深圳高中都有国际班,履行国际体系教育,高中完即出国留学的比比皆是。
32 公园比较安静,还能听到鸟叫
  北方的朋友应该能感觉到深圳公园如此安宁清净,年轻人多的城市,唱大戏、拉练的老头老太不成气候,公园里还能听到鸟叫。
  33 钟点工来自全国各地,可以吃到各地家常菜
  怎样才能在自个家里吃到全国各地口味的家常菜?很简单:请一个钟点阿姨。深圳的阿姨来自五湖四海,想吃啥点啥,这叫:舌尖上的中国阿姨。
  34 深圳对乞丐的管理相对严格
  近来对丐帮的报道不少,引发的讨论很多。深圳对乞丐的管理相对严格,路上很少见到乞讨的人,也跟这个城市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关。
  35 公厕不多,但麦当劳和肯德基多
  有三急,不去麦当劳就去肯德基。不过在深圳,公厕多,商场的公厕多数还设有残疾人专用厕所以及母婴护理室,再急也不怕了。
36深圳演唱会多,见明星的机会多
  梁家辉、郑伊健、陈慧琳,这是前两天《盗马记》在深圳博纳影城现身的阵容。王力宏、张震岳、黄绮珊、李宗盛、S .H.E、费玉清……这是接下来两个月会在深圳出现的流行歌手的名单。大腕出席不过是深圳的常态。各种电影见面会、演唱会以及演出都是能追星的好机会。一边感概着岁月这把刀,一边怀念着买N多张印刷版的明信片,自己冒充签名的幼齿年代。当然,亦在等待着那些坚守在老家的同窗们从千里之外发射出的既艳羡又嫉妒的眼神。
37 读书人多,周末书城人气太旺
  这是一个爱读书的城市。这不仅仅因为有读书月,有各种读书会,更在于日常。只要你在周末或者假期,到书城一看,地上坐着、半倚着的、站着的都是读书人。一个能把读书当成假日休闲的人,一个能够容忍爱书人只看书不买书的书店,一切都会在书香之中变得美好。
  38 电台文化发达,节目选择够多
  据说电台里声音越优雅动人的女D J,长得越是寒碜;声音越雄厚磁性的男D J,脸上的疙瘩越多。在深圳开车总不闷的原因就是,有足够丰富的电台节目,让你花时间倾听思考哪个D J长得更丑。
39 申请国外旅游签证,深圳户口好办
  不管你承不承认,深圳户口的国外签证确实比较容易办下来。而且好些热门国家针对的自由行也会优先向深圳开放。
  40 新机场设计大胆,外地人都来参观
  深圳新机场的大胆设计让人叹为观止,敢于挑战密集恐惧症、为患者减敏的设计还是不多见的。微博上多少人以去过深圳新机场为荣啊!
  41 IT公司收入高,年终奖送豪车
  每到年末,你会发现自己在IT公司工作的小伙伴们脸上总挂满了诡异的笑容。深圳IT、互联网、网游土豪公司多,年终奖动不动就送豪车,年会上看一线女优那是妥妥的,千万别羡慕得流口水咯。
42 几岁小朋友都可以拽英文
  要是在深圳办奥运的话英语压根不用普及。深圳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市民普遍英语水平较高,喜爱英语的人很多。在深老外已经不算少了,但怕是刚刚够用,那些英语沙龙从周一到周日天天都有。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4 23:19:46
& 手机发帖
 43 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严格排队
  买个票,坐个车,有什么好争的,比起引发的争吵,排队的成本是最低的。就这点而言深圳人都是明白人。大部分情况下大家都会乖乖排队,偶尔有人插队,会显得非常突兀。
44 美女还是比大部分城市多
  有人说苏杭美女多,有人说四川美女多,可是深圳苏杭四川美女都有哇,那你说,到底哪里美女多?虽然近年来深圳美女分布率已经下降了,但是去去万象城、K K M A LL,尤其是晚上去君悦和瑞吉酒店的酒吧逛逛,辣妹密布啊。
45 基因、血型丰富,从受精卵就领先
  爱上深圳,因为深圳可能有全国最优质的基因和最丰富的血型———华大基因集结全世界人类的最优化基因片段,使深圳人的土豪梦和精英梦有可能在试管里完成;深圳义工组织“中国稀有血型之家”也曾为本土多个“熊猫血”(R h阴性血型)患者献出救命血源。另外,深圳外来人口多,让同城(同乡)结婚的“近亲联姻”或“疑似近亲结婚”降至极低的概率,这就相当于血型和基因的“天然优化剂”,使深圳人在胚胎和受精卵阶段就胜人一筹。
46 只要死在深圳,可以免费火化
  最动人的一句谎言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如果这句话是真,当户籍制度不存在么?所幸包容的深圳却真正做到“来了就是深圳鬼”。从日起,所有在深人士的殡葬费都由政府“埋单”,包括遗体接运(普通殡葬专用车)、遗体存放费(3天以内)、遗体告别厅租用费(小型告别厅)、遗体火化费(普通火化炉)、骨灰寄存费(10年以内)或海葬或树葬等。无论有无深圳户籍,在灵魂离体的那刻,大家都在火化炉前完全平等。
  47 观星地点多,约会去处多
  让北上广人们颇为羡慕的是,“观星”仍是深圳颇为流行的一项夜间活动。被P M 2 .5、雾霾、尘埃、工业废气牢牢遮蔽的夜空黑压压地盘旋于北上广污浊的空气之上,使星星之光已经很难抵达人们的视野,而深圳这个同样以工业、经济闻名的城市却是例外。红树湾、地王大厦、欢乐海岸、宝体广场、莲花山……数量庞大的观星地点满足了眷侣们的约会需要。
48 深圳“学霸”多,目标都是哈佛剑桥
  “清华北大算什么?剑桥哈佛才是我目标!”2009年,深圳少女刘若旖成为当年广东省理科状元时,不少深圳学子发出上述轻蔑口吻。的确,深圳的“学霸”并非“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不把高考视作唯一升学出路,择校眼光遍及全球,“读北大清华”的同仁在他们看来只是“学霸”当中的平庸分子。
  49 教授普遍年轻,大学盛产“都敏俊”
  深圳教授个个如“都敏俊”般年轻?先有37岁的深大副校长李凤亮,后又有36岁的“基因领袖”王俊———年轻教授纷纷进驻深圳校园及科研机构,捶碎了人们“教授是个刻板老学究”的传统印象。而漫步深圳大学城,也常能见到一批青春俊朗的学者,被学生们毕恭毕敬地称作“老师,老师”,他们举手投足也与“都教授”颇有几分神似,深圳学术界正在掀起一股其他城市所不及的“男色”风潮。
50 深圳银行多,佐证深圳土豪财大气粗
  绵长而蜿蜒的深南大道,竟然是一条“银行街”———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总部)、广州银行、东莞银行、花旗银行、平安银行、杭州银行、招商银行(总部)、交通银行都在深南大道上瓜分了“领地”;此外深圳还坐落着19家证券公司总部、10家保险公司总部,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总部。“成千上万的银行都装不完深圳人的钱”,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深圳的土豪们到底有多么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司空, 积分 6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 积分
琅琊司空, 积分 6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5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4 23:23:46
非常理解!!!!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知府, 积分 76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81 积分
琅琊知府, 积分 76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81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5 06:41:50
好好在深圳呆着,用心学好深圳的先进管理经验,等临沂换届选举后,有能欣赏你的领导在高薪把你请来。看你到时怎么施展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什长, 积分 2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琅琊什长, 积分 2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5 19:47:17
在老家,有我们熟悉的巷口小摊,在老家,有狐朋狗友把酒言欢,在老家,就连在路上行走都会四下张望,生怕错过可能已经有十几二十年没有见过的那一张张脸。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从事, 积分 72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1 积分
琅琊从事, 积分 72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1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5 21:03:46
独在异乡为异客,在深圳待10年也是外地佬
外来工在深圳拿户口很容易&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7 10:23:28
& 手机发帖
xj199241 发表于
独在异乡为异客,在深圳待10年也是外地佬
外来工在深圳拿户口很容易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em id="authorposton14-4-27 10:28:47
& 手机发帖
深圳积分入户,年龄,学历,社保,参加义工活动,献血,居住证,在考个中高级证比如营养师,物业管理证,按摩技师证,水电工程师,很容易那可以拿个深户
主题帖子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琅琊县令, 积分 38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 积分
商家内部优惠,限量供应
订单中心个人中心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 琅琊新闻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号)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或镜像社区热线:&&新闻热线:&&
在线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城市创业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