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徒,基徒教有啥不同?

揭秘加拿大天主教学校与公校的区别
加拿大的小学与中学有3个类型:公立学校,天主教学校,私立学校。我刚到多伦多时,就听很多华人说:天主教学校教学质量比公立学校好。
滴答网讯&&&& 加拿大的小学与中学有3个类型:公立学校,天主教学校,私立学校。我刚到多伦多时,就听很多华人说:天主教学校教学质量比公立学校好。大家都知道,华人家长极其重视子女教育问题。天主教学校只录取天主教徒的子女,很多华人为了让子女报读天主教学校,星期天他们就带着小孩去天主教堂崇拜,参加活动。几个月后,就要求受洗,加入天主教。天主教规定:父母受洗,孩子自然而然就跟着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所以天主教徒的父母的新生婴儿都有一个受洗仪式。
我的老公MAURICE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在天主教学校工作。我认识他后,特地请教了这个问题。MAURICE 说: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各自有自己的教育局和一套完整的管理领导班子。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政府拨款,学校设施和教职人员分配都是一样的。很多人以为天主教学校有天主教堂赞助,经费多一些,这都是误传。不同的是:天主教学校的教职人员一定要求是天主教徒,学校张贴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画像,摆放圣经书籍等。每天十点全校师生唱国歌,然后有不同学生带领祷告几分钟。
北美是宗教气氛浓郁的国家,每个城镇乡村都有教堂,宗教生活是北美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天主教是神父主持统帅教堂,神父是神的代表,不结婚的。老一辈的北美人,特别是魁北克讲法语的大多数是天主教徒。基督教是英国国王亨利第八时期建立的。在华人社区有很多基督教堂,大多是香港来的移民和牧师创立的。牧师和普通人一样有家庭,我觉得这非常合理,牧师有家庭才能体会家庭里的一切,才能现身讲道。
我到加拿大后,带着好奇去了我家附近的一个基督教堂。教友们很热情接待每一个新人,教堂除了每星期天崇拜,牧师讲道外,还有很多活动。有青年,中年,老年,国语小组,小组活动可以唱颂歌,谈见证,交流生活,工作问题,教会经常有各种讲座:&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增加夫妻感情&等等。
上一篇:下一篇:
论坛强推帖?【天主教基本常识+与教友须知】收藏版
1、“天主教”名称的由来
&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其拉丁文名称Ecclesia Catholica Romana在中文里直译为“罗马公教”,音译为“加特力教”,意译为“罗马天主教”。罗马公教与东正教,抗议宗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 & &明末,意大利人、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传教,采取尊重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教新方法。利玛窦和他的同道们把基督教信奉的神译为中国的传统宗教观念中已有的“上帝”、“天”、“天主”,最后由罗马教廷定名为“天主”。这就是罗马公教在中国被称为“天主教”的由来。
& &抗议宗传教士马礼逊于1807年来华,此为抗议宗传入中国之始。在中国,学术界一般称抗议宗为基督教新教,或简称新教,是相对于把罗马天主教称为旧教而言。抗议宗的中国信徒一般称其为基督教或耶稣教,表示他们信仰的是耶稣基督创立的宗教,他们是尊奉基督的信徒。在中国,基督教各派名称译名的混乱状况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并在教外人士中造成理解基督教各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方面的困难。实际上,基督教三大派别天主教、东正教、抗议宗都是基督教,无论哪个基督教会的信徒都是基督徒。 &2、主教、神父、修女各是什么称谓? 主教的希腊文意为“监察者”,是天主教的高级神职人员,职位在神甫之上。《新约圣经》中指对一定区域教会进行监督的人。一般指一个教区的最高首领,有召集教区会议、在本教区内祝圣、委派神甫为教徒行圣事,如坚振圣事、神品圣事等权力。
& &神甫,天主教的一般神职人员,协助主教管理教务,通常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教徒认为神甫是教会内有神权的人,是他们灵魂上的父亲,可以代表天主“赦他们的罪”,神甫的职权是管理本堂所辖区教徒,进行传教活动。有付“圣洗”、听“告解”、赋“终傅”、成“圣体”、祝福“婚配”之权,如受主教委托亦可“坚振”,但无授予“神品”之权。修女是天主教中离家进修会的女教徒,通常须发三愿(即“绝财”、“绝色”、“绝意”),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甫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被称为“姆姆”。 3、什么叫“弥撒”?
& &天主教对圣体圣事礼仪的称谓。拉丁文的意思是“遣发你们走吧”。弥撒是天主教的主要宗教仪式。原为该仪式的主体部分,开始前遣散尚未领受洗礼者,以及结束时遣散全体与礼者的用语,后衍用作为仪式的名称。天主教认为举行此仪式,是以不流血的方式,重复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天主的祭献。并认为经过祝圣的酒和饼,实质上已变成耶稣的真正身体和血。教徒参与仪式叫做“望弥撒”。按教会的讲法,弥撒是教会至尊圣的大礼,要求教徒勤望弥撒。 4、天主教的“七件圣事”是哪些?
天主教的礼仪主要是七件圣事,即:1、圣洗(也称洗礼)。为天主教教徒入教仪式。按教会习惯,教徒的小孩生下八天内就得领洗。2、坚振。是坚定教徒信念的礼仪。3、告解(也叫忏悔)是一种赦罪仪式。4、圣体。把面饼和葡萄酒由主礼者在弥撒中祝圣即为耶稣的肉体和血。教徒向神甫办过告解(忏悔)后,或自己认为没有大罪在身才能去领圣体。据说教徒领了圣体后,就吸收了耶稣的血和肉和耶稣相结合,就能得到天主的宠光。5、终傅,主礼者为垂危病人施行的礼仪。由神甫在病人身上抹圣油,念经文,要病人忏悔帮助他灵魂得救。6、神品,也称圣秩,就是修道生升为神职人员的礼仪。神品分七级,神甫级为七品。主教级为完满的七品。7、婚配。即由神甫为证人的结婚礼,婚配圣事的主体为新郎和新娘两人! 一 & &源流国际惯例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之各教派统称基督宗教。基督宗教由耶稣基督亲自创立,前身是犹太教。公元一世纪基督宗教产生后不久,就逐渐分化为以拉丁语地区为主、以罗马为中心的的西方教会和以希腊语地区为主、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的东方教会,东西方教会最高权力和教义等问题长期争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罗马主教逐渐成为整个西方教会的领袖,进而形成教皇体制,终至1054年东西方正式分裂。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方强调自己的普世性、大公性,称“罗马天主教”。东方称为“正教”,亦称“东正教”,以后由天主教分离出去的诸派系统称为“基督新教”,亦称“耶稣教”。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附录: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派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中国将罗马天主教称为天主教,新教称为基督教。中国天主教其信仰、组织、教义及礼仪等与世界各国罗马天主教是一致的,同时,它有与我国的民族、文化、国情、社会相结合、相适应的特点。1946年中国天主教建立了圣统制,全国设137个教区,分属20个总主教区,有300余万教友。1949年后,中国天主教逐步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会与各国教会平等友好,交流往来。目前,中国天主教有60多位主教、1100多位神父、1200多位修女及1000余万教友,有教堂5000余座。罗马天主教在世界各地都有传播,教徒约占基督徒的76%。教会有严谨的组织体系,领导中心为罗马教廷,最高首脑是教宗(教皇),教宗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二 由名“天主”一词源自《史记·封禅书》所载“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我国古人称“天”为老天爷,这个“天”指按正义赏善罚恶的上神(人格神)。明末,“公教”传教士来华传教,于1627年嘉定会议讨论、1628年确定,为了与中国传统宗教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根据中国古典和儒家“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之句而称自己所信仰的神为“天主”,取意为“天地真主,主神主人亦主万物” 或“至高无上的主宰”,故将耶稣所建立传入中国的宗教用中国文化诠释称为天主教。三 信仰十二信条是天主教的基本信仰。主要内容有:1、天主圣父创造天地万物;2、天主圣子,主耶稣基督;3、耶稣为拯救人类降世为人;4、耶稣受难而死;5、耶稣死而复活;6、耶稣升天;7、世界末日,耶稣再度降临审判万民;8、天主圣神;9、圣而公教会和诸圣相通功;10、赦罪;11、世人死后肉身在世界末日时复活;12、善人升天得永生。四 经典天主教把《圣经》作为基本的经典。《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46卷,《新约》27卷,共73卷。五 法典《天主教会法典》是规范天主教会行为的基本法令。共1752条,分为:总则、天主子民、教会训导职、教会圣化职、教会财产、教会刑法、诉讼法等七卷。六 教义天主教的教义是由圣经和圣传两部分组成。圣经即《旧约》和《新约》,圣传指教会的传统、训导。包括:1、“三位一体”。2、天主创世说。3、原罪说。4、救赎说。5、天堂地狱说。总之,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神),也敬礼圣母玛丽亚。宣扬圣父创造天地万物;圣子降生成人,在十字架上死而复活,拯救世人,打破天和人的界限,成为天主与人的唯一中保;圣神来自圣父和圣子,是赋予生命之神。宣称教会为耶稣基督所创立,是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有权赦免世人的罪。宣传诸圣相通功、人的肉身可复活和得永生。还说善人得享永福、恶人要受永苦等。七 教规天主教的教规主要有:“天主十诫”、“四规”和“七罪宗”天主十诫:一、承认天主是“至高无尚”的(“钦崇天主万有之上”)。二、不可妄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三、当遵守安息主日(守瞻礼之日)。四、应孝敬你的父母(孝敬父母)。五、不能伤害他人性命(毋杀人)。六、不可奸淫(毋行邪淫)。七、不可偷盗(毋偷盗)。八、不可作假见证害人(毋妄证)。九、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毋愿他人妻)。十、不可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一切财物(毋贪他人之财)。四规 :一、每主日及大庆节应参与弥撒圣祭。二、应遵守教会所定之大小斋期。三、应妥办告解并善领圣体、至少每年一次。四、应量力捐助教会经费。七罪宗:骄傲、悭吝、邪淫、忿怒、贪饕、嫉妒、懒惰。八 人员称谓(一)、天主教神职人员教宗:亦称“教皇”。教宗统一管理世界各地天主教的传教事业,有权建立教区,委任主教,制定、修改或废除教会法规,拥有教会最高立法权和司法权及对《圣经》、教义、伦理等问题的最高解释权。教宗由枢机主教组成的“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当选教宗任期终身,有权自行决定辞职,而无须得到任何机构的批准,但无权指定继任人。主体颜色为白色,佩戴金黄色绳悬挂十字架。枢机主教:是罗马天主教会教阶中仅次于教皇由教皇直接任命高于主教的神职人员。主体颜色为红色,佩戴红色绳悬挂十字架,也称“红衣主教”。宗主教:在天主教中其职位仅次于罗马教皇,享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利。首席主教:又叫“长席主教”,其地位低于宗主教,高于总主教。总主教:亦称“大主教’,在天主教会中,指管辖教省的主教。主教:天主教的高级神职人员,职位在神父之上。一般指一个教区的最高首领。通过祝圣晋牧为之。主体颜色为紫色,佩戴悬挂十字架,举行圣事礼仪时祭衣颜色依时而定,但均镶紫色边,紫色纽扣,着紫色腰带和紫色小园帽。主教以上神职人员都有唯一特定的牧徽,头上佩戴象征权利的冠冕,右手无名指佩戴象征权利的权戒,左手持象征权利的牧羊人权杖。神父(司铎、司祭、铎品):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协助主教管理教务,通常是一个堂区的负责人。有付“圣洗”、听“告解”、送“终傅”、成“圣体”、祝“婚配”之权力和义务。执事:六品修士。是在神品上低于主教和神父的神职人员,除不能举行弥撒外,可以给人付洗、送圣体、行婚配、在礼仪中讲道、主持祈祷及殡葬仪式等。(二)、其他相关人员修士、修女:属天主教修会成员,均称做“会士”。修会有男修会、女修会,各有自己“会规”(组织章程),其共同点为:成员须发圣愿(即“神贫、贞洁和服从”)、过团体生活、无私有财产、协助教会传教,他们多从事文化、教育、慈善事业。修士、修女须遵守“会规”,严格从事团体祈祷及本分工作,并听命于修院院长或修会会长。只有天主教有修女。青年女性有志投身于天主教事业者,经不定期限的望会期(亦称保守期),两年初学期,经本人同意,发愿作修女,暂愿期一年,期满经本人同意,继续发愿作修女,暂愿期仍为一年,如此进行十年,经本人同意,发终身愿作终身修女,在此过程中,如本人不同意,可随时退离,称出会。年长的修女遵称修姆。平信徒:经过圣洗礼仪的普通信教人员。一般称“教友”“信友”。九 节日天主教的主要节日有4大瞻礼:指耶稣圣诞瞻礼、耶稣复活瞻礼、圣神降临瞻礼、圣母升天瞻礼。1、耶稣圣诞瞻礼,即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时间为阳历12月25日零时。即时在教堂举行子时弥撒,气氛热烈而隆重。圣诞节期间,神职人员和教友互送圣诞卡,互相祝贺。各教堂布置圣诞树,搭起圣诞马棚,举办圣诞联欢。2、耶稣复活瞻礼,即复活节,是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死后第三天复活的节日,这一天举行大礼弥撒和隆重的庆祝活动,复活节是天主教礼仪年的核心。复活节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一般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主日)。从基督苦难主日(圣枝主日)开始至下一周星期六称为“圣周”,但主要的庆祝礼仪是在圣周四、五、六日举行,也称为逾越节三日庆典(纪念耶稣受难、死亡与复活)。主要礼仪有:进堂式、圣道礼、圣祭礼仪、迁供圣体、朝拜十字圣架、领圣体礼、守夜礼(烛光礼,圣道礼,洗礼,圣祭礼)。三日庆典之后的星期天(耶稣复活的日子),称为“复活主日”。举行隆重热烈的庆典。3、圣神降临瞻礼,纪念圣神降临的节日,在耶稣复活瞻礼后第50天举行。4、圣母升天瞻礼,纪念圣母玛利亚“肉身和灵魂一同荣召升天”的节日,也称圣母升天节,日期为阳历8月15日。十 圣事圣事是天主教的宗教仪式,计有七件:一是圣洗,也称洗礼、领洗。圣洗赋予人超性生命,是人超性生命的诞生。一般用注水礼,仪式有开始礼、圣道礼、信德宣誓礼、圣洗礼。在特殊情况下,圣洗不受时间、地点、人物、圣水等限制,可代洗。二是坚振,坚振使人的超性生命成长壮大。主要仪式为行覆手礼。入教者在领受过洗礼一定阶段后,再接受主教所行覆手礼和敷油礼,以坚定教友信仰的仪式。三是圣体,圣体滋养人的超性生命,作超性生命的神粮。圣体圣事是至尊至大的圣事。礼仪称“弥撒”,弥撒有二义:一是成圣体,领圣体;二是祭献天主的大礼。用面饼和葡萄酒在弥撒中祝圣,将隐身着主的圣体的面饼和圣血的葡萄酒作为圣餐,分送给教友食用。四是告解,称和好,意指与天主和好,也称忏悔、办神功,治疗人超性生命所患的疾病——消除罪过,恢复圣宠。凡能分辨是非善恶、懂事理的教友每年至少“办告解”一次。告解圣事应遵循的程序:1、省察,2、痛悔,3、定改,4、告明,5、补赎。五是傅油,也称“病人傅油圣事”,或称终傅。赋予病人圣宠,减轻病苦,准备善终。六是圣秩,也称神品圣事,赋神权与神职人员,使能为教会服务。七是婚配,赋予夫妇恩爱及生养教育儿女之恩。是男女教友结婚的礼仪。首先是征询礼,其次是同意礼,然后是交换信物,对结婚双方祝福结婚戒指。神父为证婚人并代表教会祝福新婚夫妇。通过婚姻圣事,使夫妇双方认识到婚姻是神圣的,同时认识到婚姻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夫妇真正的爱是彼此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互相容忍、谦让、谅解、体贴,彼此严于自责、永远忠诚、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十一 礼仪天主教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宗教。教会本身即是一个崇拜天主的、以典礼为生活中心的信仰团体。礼仪是由不同的标记所组成、并透过种种外在标记向天主奉行的公开、公共及完整的敬礼,用以协调天主与人、人与天主与教会间的关系。一、主日天主教的主日即“主的日子”,是圣教会对一周七天之中第一天的固有称呼,即星期天,教友在这一天都要到教堂参与弥撒,除主日外其它六天称为平日。二、弥撒弥撒又称感恩祭,是天主教祭献天主至圣至尊的大礼,也是天主教最主要的礼仪行为之一,是天主教最神圣、最隆重的祈祷方式。原意为“遣发你们走吧”。举行弥撒时,主持礼仪的称“主祭”或“主礼”;辅助主祭的人员叫“辅祭”。由两位以上司祭共同举行的称“共祭弥撒”。民国前,所有参与弥撒者均面对祭台(同一方向),礼仪称拉丁礼,礼文用拉丁文,教友参与这种仪式的行为称作“望弥撒”。民国后,礼仪未变,礼文改为中文(文言文)。恢复宗教自由后,举行教会规定的新的礼仪,祭台设在主祭和教友之间的台上,所有参与弥撒者均面对祭台,共同参与弥撒,礼文使用中文(白话文)。弥撒按参礼人员的多少及仪式分为大礼弥撒(大弥撒)和简礼弥撒(小弥撒);按目的分为平安弥撒和追思弥撒(亡者弥撒、炼灵弥撒、也称黑弥撒)。弥撒礼仪的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圣道礼仪”和“圣祭礼仪”,两部分密不可分,是一个完整的礼仪行为。弥撒的仪式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进堂式进堂式是弥撒开始的仪式,具有开端、引导和准备的作用,包括诵念“进堂咏”、“致候词”、“忏悔礼”、“垂怜经”、“光荣颂”和“集祷经”等2、圣道礼仪圣道礼仪是弥撒的训导部分,主要是恭读《圣经》和读经间的答唱咏;讲道、念信经和信友祷词,是圣道礼仪的发挥和结束。3、圣祭礼仪圣祭礼仪是弥撒的祭献部分,包括预备礼品、诵感恩经、领圣体礼。4、礼成式 ,礼成式是弥撒的结束仪式。三、祈祷经文天主教非常重视祈祷,祈祷最重要的经文是圣号经、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信经等。圣号经有大、小圣号经之分。大圣号经:(文言文)“以十字圣架号 &天主我等主 &救我等于我仇 &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 &阿门”,(白话文)“以十字圣架号,天主,我们的主,救我们,免仇害,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门”。小圣号经:“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门”。天主经:(文言文) “在天我等父者 &我等愿尔名见圣 &尔国临格 &尔旨承行于地 &如于天焉 &我等望尔 &今日与我 &我日用粮 &尔免我债 &如我亦免负我债者 &又不我许陷于诱惑 &乃救我于凶恶 &阿门”,(白话文)“我们的天父,愿祢的名受显扬,愿祢的国来临;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祢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但救我们免于凶恶,阿门。”圣母经:(文言文)万福玛利亚 &满被圣宠者 &主与尔偕焉 &女中尔为赞美 &尔胎子耶稣 &并为赞美 &天主圣母玛利亚 &为我等罪人 &今祈天主 &及我等死候 &阿门”,(白话文)“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你在妇女中受赞颂,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阿门。”圣三光荣颂:(文言文)“天主圣父 &圣子 &圣神 &吾愿其获光荣 &厥初如何今兹亦然 &以迨永远 &及世之世 &阿门”,(白话文)“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远。阿门。”与“天主经”一样流传久远的还有很多经文,如“信经”、“七祈求”、“天主十戒”、“五谢礼”等。祈祷有两种,一为念诵经文,即口祷;一为默想,即心祷。经文的表述形式有:念、诵、默、唱等。十二 & 教标(一)、物质标记所有的圣像圣物都是经教会祝圣的。圣盒或供爵(存放圣体有盖的爵)、圣盘(盛放面饼的盘)、圣爵(盛载葡萄酒的杯)、圣体布、圣爵布、圣盖、面饼(祝圣且变为基督的身体)、葡萄酒(祝圣后成为耶稣的宝血)、水(圣水:洗礼、做弥撒用的水)、圣水壶及洒水杆、油(坚振及病人傅油用油)、圣盐、圣灰、圣枝、圣堂、祭台(铺三层白色台布)、圣体柜、圣经架、十字架、苦像、圣人像、圣母像、玫瑰珠(念珠:教徒用来念玫瑰经的用具)、祭衣、圣衣、圣牌、圣烛、神工架(告解亭或修和室:办告解的地方)、读经台、乳香及乳香盒、蜡烛、鲜花、圣枝、奉献箱、香炉、圣铃、洗手盘、洗手布、天神台(祭台旁小桌)等。1、圣堂 &亦称教堂或天主堂,是天主教会的标志性建筑,是教友聚会、举行感恩祭(弥撒)、行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婚配、圣秩、病人傅油、殡葬)、敬拜天主、祈祷和对教友培育信仰、教导信理的宗教场所。新落成的教堂必须经主教祝圣。天主教堂内,主体分“圣所(弥撒间)”及“参礼间”两部分。圣所是举行弥撒礼仪的地方。在圣所设有敬供耶稣圣体的圣体柜、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祭台、读经台及主礼和辅礼人员的座椅;在圣所靠后的墙壁上,挂有巨幅圣像,两边有圣母玛利亚、大圣若瑟等圣人圣女们的圣像。参礼间主要摆放着跪凳,供教友们参礼时使用。在教堂的某位置有“神工架”,为教友办告解之用;在进门处设有“圣洗池”,专为付洗之用;在堂门内侧两边有“圣水盘”,为教友们进、出堂时蘸圣水之用。另外,在圣所前方上空挂有“圣体灯”,指示教友们圣所内供有耶稣圣体;在参礼间前方设置风琴,为伴唱经歌而用;并设有“献仪箱”,为教友们向天主做奉献之用;两边的墙壁上挂着纪念耶稣苦难的十四处“苦路像”。附设“更衣室”,为司祭和辅祭穿着并脱卸祭服礼服;圣祭用的各种器具、祭台上的装饰品也都存放于更衣室内。教堂进门处上方设有唱经楼,和前方圣所中央的祭台遥遥相对。教堂在举行公共祈祷和礼仪时,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2、十字架 &源于拉丁文Crux,意为“叉子”。耶稣受难的刑具,由两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状近于汉字“十”,故汉译作“十字架”。原始作用于标记洪水的高度,后成为西方国家处以死刑的一种刑具。天主教相信,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十字架而死,故尊十字架为信仰的标记。教会以十字架为神圣的记号——圣号。信教人在行各种神功,如进堂、出堂、祈祷前后和饭前饭后、睡觉前起床后以及遇险、受诱惑时都要划十字。十字架在教会的各种场所、信徒家中以及在教会组织的标志、礼仪用品、圣书圣物上随处可见。天主教的十字架是有耶酥像(圣尸也称苦像)的十字架。上端有一书有“INRI”的牌子(拉丁文的缩写,意为“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3、瞻礼单 &瞻礼单是记载天主教全年礼仪的日历。天主教使用的是格列高利历法,即现今通用的公历,由罗马教皇于1582年制定。它将一年分为四旬期、复活期、将临期、圣诞期和常年期。4、祭衣 &祭衣是举行礼仪时,主祭神父、参礼的执事及辅祭穿的服装。有用于不同时间、情况,表示不同意义的红、白、绿、紫、黑、金黄6种颜色。白色指纯洁、喜庆和欢乐,表示信德的胜利;用于复活期和圣诞期,也可用于重大的节日庆典(苦难节日除外)。红色表示热爱、殉道,用于纪念耶稣苦难的圣枝主日、圣周星期五、圣神降临及所有纪念耶稣苦难的日子,宗徒与圣史节以及殉道圣人的庆节。紫色是刻苦、补赎和忏悔的象征,用于将临期和四旬期,也可用于追思弥撒。黑色是死亡、末日的象征,可用于追思弥撒,逐步被紫色取代。绿色是生命、希望的象征,用于常年期。由于华夏民族以黄色为尊,经特别申请,比约十二世批准,华人使用金黄色祭衣,除追思弥撒外,可代替一切颜色。在举行礼仪时,神职人员的服装依教会瞻礼单礼规要求穿着。修士只着黑色长袍。修女着的服装称“会衣”,过膝长袍,戴头盖,下披至肩、后背、前胸,呈披褡,颜色由各修会确定,多为黑、蓝、青和灰色。5、苦像 &带有耶稣被钉雕像的十字架称为“苦像”。教会举行弥撒时,在教堂“弥撒间”或祭台上,必须有苦像,以表明弥撒圣祭是耶稣加尔瓦略山十字架祭献的重演。在圣周五“主受难节”的礼仪中,教友们朝拜十字架时都要“亲苦像”;平常教友们也有“亲苦像”的热心习惯。6、圣号 &除十架被称为“圣号”外,天主教的“圣号”还有两种,一种是“JHS”与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组合,另一种是“X”与“P”的组合。在“JHS”中间加一个“拉丁十字架”:“JHS”是拉丁文“Jesus(耶稣)Hominum(人类的)Salvator(救主)”的缩写;十字架表示耶稣死于十字架上救赎了人类。在X上加P:它代表“基督”,。这两种“圣号”在教堂门上、礼仪服饰、经本及祝圣用的大面饼上都可以看到。7、A和Ω &希腊文字母首、末二字,念作“阿尔法”、“敖默加”,意为“元始”和“终末”。教会用A和Ω表示天主是万物的根源与归宿。8、鱼:在天主教的艺术中,用“鱼”代表基督,以“鱼”象征基督。9、羔羊:教会用羔羊象征基督及他的良善服从、牺牲奉献。10、鸽子:代表天主圣神,鸽子也象征和平与平安。11、耶稣圣心:表达他对人类无限的恩爱,是人类救恩的泉源。12、麦穗与葡萄:代表圣体圣血。象征奉献、祭品和圣体圣事。13、饼与杯:代表圣体圣血及祭献。耶稣圣体圣血与感恩祭献的象征。14、圣母的标记:在教堂或圣母像前,由拉丁文字母A和M组合而成作为圣母的标记。15、圣牌:上有耶稣、圣母、圣人圣女的肖像或表示信仰的标志徽章,经神父祝福后,称为“圣牌”。教友们将圣牌悬挂在车体内、颈项下,或佩戴在衣服上,以表示纪念、敬礼耶稣或圣者,并为信仰作证。(二)、动作标记覆手、划十字、请安、嘘气、举目向天、抬起双手、聚会、打跪、鞠躬、伸开双手、跪、立、坐等动作。1、划十字:也称“钦圣号”,天主教在进入教堂、做弥撒或祈祷前后都要钦圣号,即念圣号经,在额头、 嘴唇、胸前划十字。口念经文应和手做动作相配合,念大圣号经时,先念“以十字圣架号”,同时用右手拇指在额上划一个小“十”字;再念“天主我等主”,在口唇上划小“十”字,接念“救我等于我仇”,在胸口上划小“十”字;再接着念:“因父(右手五指相并,以手指点在额上)及子(顺手竖下,点在胸间)及圣神(手指向左上,点在左肩)之名(手指向右移,点在右肩)。阿门。”(在胸前两手合十)。念小圣号经时,如念大圣号经后半段“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门。”一样,只划一个大“十”字。2、阿门: “阿门”来自希伯来语的音译(Amen),原意指真实的、实实在在的、但愿如此,宗教意为:“赏赐我们所求的恩典”或“我信,我愿意,唯愿如此!” 原译中文为“亚孟”,现译为“阿门”。3、覆手:也称按手礼,是礼仪中主礼神父将手按在受领者头上,念诵规定的经文,达到礼成的神圣过程。4、身体姿态:⑴站立:表示迎接、欢乐、祈祷、等待。⑵坐下:表示宣读、聆听、默想。⑶跪下:表示恭敬、钦宗、朝拜。⑷俯首:表示谦逊、恭敬。(三)、无形标记圣名:圣洗赐给人超性生命,“圣名”便是这超性生命的名字。天主教中有很多被教会认可为圣人的人物 ,如若瑟、伯多禄、保禄等.而圣名就是这些圣人的名字,由主持圣洗的神父赐给,圣名的取得一是圣洗当日或临近日瞻礼单上祭奠的圣人名字,二是主持圣洗的主教或神父的圣名,三是教友自己选择心中敬仰的符合相关要求的圣人名字。圣名没有国籍限制,也可经原领洗的神父更改圣名。十三 &忌讳1.主日忌讳:天主教会的主日,即星期天。教友在主日都要到教堂参与弥撒,除非有不许耽误的重要事情,对于在星期天必须工作的教友给予宽免。2.斋期忌讳:即大斋与小斋。小斋禁食热血动物的肉和肉汤,如猪、牛、羊、鸡、鸭等;但不禁食冷血动物的肉,如水族的鱼、虾、蟹等;鸡蛋、奶油亦不禁食。常年中每个星期五当守小斋,为纪念耶稣于星期五为人受难钉死(俗语弥撒六不吃肉)。大斋是在一天内只准吃一顿饱饭,或在中午或在晚间,由自己决定,禁食零食。常年中只有两天守大斋,即四旬期的开始圣灰礼仪日(将复活节的日子推前40天,这四十天的时间就叫做四旬期。四旬期的第一天,就是圣灰礼仪日)及复活节前圣周五耶稣受难日。这两天既守大斋又守小斋,故称守大小斋。凡年满18岁又未满60岁的教友都应守大斋。年满14周岁以上的教友都应守小斋。病人、身体衰弱者、孕妇、从事体力劳动者,可免守大小斋。“空心斋”是指领圣体前一小时内不准进食固体食物及饮料,但清水及药品不在禁内。3.教堂内忌讳:教堂是天主教会的标记,更是上主临在的殿宇,它不仅仅是教友祈祷、敬礼的场所,还是一处最神圣的地方。教友进教堂后,应免冠,到圣水盘蘸圣水划十字,面向圣所(弥撒间),向圣体内的耶稣行屈膝礼(亦称“请安”:身体立直,弯曲右膝至地,再站直,表示敬礼圣体),然后择一位置跪下(也可坐下)默祷(守静默)。当公共祈祷或弥撒礼仪开始后,应心专神注,按礼节要求或跪或坐或立,做到仪表端庄,虔诚恭敬。教堂对教友的衣着没有规定,以大方整洁为宜。参加礼仪完毕出堂时,离开位置,向圣体行屈膝礼,按先后次序到堂门口蘸圣水划十字出堂。非教友尤其应注意:进入教堂,应衣着整洁,举止文明,不可吸烟,不可吐痰,通讯工具带入时须关闭或静音。在宗教活动进行中,不可大声交谈、嬉笑,不可随意走动。不能讥讽教徒的宗教习惯,不可宣传无神论,不可宣传别的宗教和迷信;要使用闪光灯摄影,应征得教堂工作人员同意;在信徒念经和唱经歌时,自己可以不出声;但当信众起立时自己也应起立;在弥撒中送圣体时,不可上前领受。此外还有高利贷忌讳、敏感话语忌讳、圣物忌讳、迷信忌讳、婚姻忌讳、剥夺生命忌讳、离婚忌讳、堕胎忌讳(不反对计划生育)等。十四 朝圣天主教用于表达宗教热情或祈福、赎罪之心而朝拜“圣地”的活动称为朝圣。朝圣者到达圣地后,一般要沐洗、献祭、瞻仰圣地或圣物,并聆听圣乐和讲道等。天主教会有许多圣地,如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和耶路撒冷为耶稣的诞生地、受难和复活之地,另有一些有关圣徒的出生地或遇难地,如罗马,在这些圣地上一般都建有“教堂”和“遗址”一类的建筑,这些都是朝圣的对象。世界驰名的朝圣地有罗马的圣伯多禄大殿、圣保禄大殿等。上海佘山“进教之佑圣母”朝圣地,是国际朝圣地,朝圣节期为每年5月圣母月;山东尖山圣母山、山西洪洞韩罗堰圣母山、周至户县圣母山、周至眉县十字山、凤翔凤过山等25处教区朝圣地。在天主教会内有许多的男女信徒为了信仰而殉道,并经过教会严格的敕封程序,才能成为圣人,对他们这一壮举予以的肯定和嘉奖,引为公共敬礼,在朝圣中的信徒要默想圣人的事迹及祈祷,一般念信经、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经,通过朝圣,信徒坚信可获得天主的特别祝福。天主教+教会常识与教友须知家庭篇1、做父母的教友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表样,在家庭中培养信仰氛围。和孩子一起祈祷(早、晚经文、阅读圣经),节日、主日与孩子一起参与弥撒。2、应常看教会挂历、瞻礼单,知道知道教会节日、主日时间。3、经常阅读教会书籍、报刊,积累自己的信仰知识。4、将我们的信仰带给身边的人,主动邀请他们来教堂参观、慕道。5、应守教会所定斋期,每年圣灰礼仪和耶稣受难日应守大小斋,平日每周五尽量守小斋。6、按自己经济能力的大小,尽量奉献钱财、物品,帮助教会的发展。7、常怀对天主的敬畏与感恩之心,经常为有需要的人和去世的人祈祷、献弥撒。8、教友邀请神父祝圣新房、新车、厂房或长期租住的房屋时,应提前通知神父。9、夫妻计划生育要学习教会指导的方法,避免犯堕胎大罪。10、教友家中悬挂苦像、圣像等,应常备圣水。若家中有陈旧的圣物,不可乱丢弃、亵渎圣物,可按教会所许可的方式烧掉或埋在地下。也可以带到教堂由神父、修女处理。圣堂篇11、主日是天主的日子,星期天应参与全弥撒,在弥撒前半小时到达教堂,准备自己的身心。弥撒结束,应朝拜圣体后,方可离去。12、需要领受告解圣事的教友应在弥撒前一小时到达教堂,以便更好的省察、痛悔。13、教友应守圣体斋,在弥撒领圣体前一小时不得吃东西、喝茶、饮料等。(清水、药品除外)14、领受圣体时,应妥善准备心神,庄重、尊敬。神父说:“基督圣体。”教友应答:“阿门。”15、当天参与弥撒已领过圣体的教友,在同一天内,参与第二台弥撒,可以再次领受圣体。但应妥当准备自己,更好的迎接基督。16、参与弥撒应穿着得体,衣冠不整者,不得进入圣堂。17、圣堂内严禁喧哗、饮食、丢弃垃圾等。18、带孩子进堂的教友,应看顾好孩子,不要让孩子乱跑、吵闹,影响教堂礼仪的进行。19、关注堂区的通知,积极参与堂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圣事篇20、为使我们自己常领受天主的恩宠,应常领受告解圣事(半个月至一个月一次)。21、婴儿满月,提前通知神父,为婴儿领洗。22、成年人要加入教会,需经过慕道班的学习,才可领受洗礼。23、在暑假、寒假,父母应鼓励孩子参加堂区组织的学习班。培养孩子的信仰,学习教会道理知识,增进天主、教会的感情。24、教友家中应备有堂区神父的联系方式,若家中有病人或老年人,应及早与神父联系,领受病人傅油圣事。25、教友应尽量领受教会的圣事:圣洗、坚振、圣体、告解、婚配、病人傅油(重病者或老年人),使自己获得天主的恩宠。26、要领受婚配圣事的教友,应提前3—6个月告知本堂神父,以便神父了解男女双方的情况,以及讲授婚姻道理的准备。27、领受婚配圣事的条件:男女双方必须是教友、男女双方及彼此家庭都同意、无教会所不许的各种阻碍。非本堂区教友,应出示原籍堂区神父的委托书。28、教友在教堂举行婚礼时,应注意时间的安排。避开主日上午的弥撒。(将临期、四旬期以及教会重大节日,教堂不举行婚礼。)29、有教友去世,应第一时间通知神父,为其祈祷、圣尸。尽早与神父商议殡葬事宜,尽量不要安排在主日或教会重大的节日。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主教基本常识+与教友须知】收藏版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杨邱老师网校 , 专注免费的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教徒和天主教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