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是什么感觉一个确定的数字吗

在中国,怎样才算真正的财务自由
我的图书馆
在中国,怎样才算真正的财务自由
牛邦Ker &是一帮金融老鸟为金融从业人员(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P2P、小贷、担保、典当)提供工作养料的微信平台。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来源:投资者报你不必为衣食的节俭而感到羞愧,因为你不需要用大腹便便来证明你的富有;你不必炫耀你的财富而得到尊重,因为你的人格已足以赢得尊重;你的财富只为:让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过上舒适(不是奢华)和有尊严的生活。这样,财富才能使你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老有朋友问我:什么是财务自由?这是引自西方投资理中“financialfreedom”的一个概念。其实概念并不重要,我提出“财务自由”是把它作为投资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追求财务自由的目标就是将这种财务的“约束力”降到最低,寻求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一个人要做巴菲特几乎不可能,但达到财务自由还是可能的。我对财务自由的标准其实并不高,概括有几条:首先不必为钱而工作。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讨生活,即为个人或家庭,为供房供车,为维持一个体面的“成功人士”的生活而工作。工作一旦停止,则“体面生活”会变得“不体面”。如果,你可以不必为钱而工作,而是为兴趣而工作,那你有幸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总认为“为兴趣而工作”是迈向财务自由的第一步。很多通过创业而成功的企业家,最初就是从“做感兴趣的事”开始的。比尔?盖茨、杨致远当初的创业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最初他们也不知道会获得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金钱和财富只是他们为兴趣工作的一个意外收获。即使专业作投资的巴菲特也不是直接冲着“钱”去的,他的兴趣在“价值发现”。正因为巴菲特的兴趣专注于“发现好的公司,并买下”,所以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阅读枯燥的数字和报表,而很少关注股价。我们很多人投资就是直接冲着“钱”去的,什么商业模式和价值分析并不是兴趣所在,他们兴趣的焦点在“股价=钱”,完全被哪个代表“钱”的价格曲线所控制,但最终的结果却离“钱”越来越远。其次是保持财产性收入的净现金流入。除了工资收入外,财产性收入是达到财务自由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保证不工作的时候也有净现金流入。财产性收入可以来自:房租、股票红利、债券利息。财产性收入中一个重要概念是:净现金流入。有的人可能拥有不少物业,但每个月下来收入的租金还不够覆盖银行的按揭供款,现金流是负数。像这样的资产在财务负债表上是一个“债务”,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作为一个企业的股东也是一样,如果每年从这个企业分不到红利,而只是不断地追加投资,那这份股权也很可能是一个“债务”。第三,需要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如果要给“财务自由”一个定量的概念,即净资产。高净资产投资者,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大于或等于100万美金。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考虑到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一线的大城市里净资产达到300万人民币;二三线城市200万人民币;小城镇有个100万人民币就可以列入“高净资产投资者”的行列。这是现在的水平,如果你的目标是定在20年后,考虑到通胀的因素(年均2%),这一定量标准应该是:一线城市446万;二三线297万;小城镇149万。最后,保有一个平常和自由的心。一个真正的“财务自由人”应该是,一个既有钱,又有闲,和保持了一个平常自由心的人。钱不一定能使人自由;但没钱,一定不自由。若要达到财务自由,既要身往之,还要心往之。在中国&你得拥有多少钱才算是财务自由?来源:吴晓波频道从大家的回答里不难发现,对财务自由的定义因人而异。那么在中国,这辈子需要多少钱才算实现相对普遍意义上的财务自由呢?有一天,小巴在一个瞎聊的饭局上,和朋友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言浅意深的结论。第一位,是毕业不久,工作两三年的A。他并没有长远的财务规划,但他觉得,在财务上,首先必须要自己赚钱自己花,不能啃老。他眼中财务上的自由,起码是在工作上受委屈的时候,有一种说走就走的资本。至于这一份资本从哪里来,他说,所以现在还要努力赚钱、学习投资理财。他算了算,大概等他有两套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再加上100万存款用于投资,估计就差不多了。第二位,在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B,他的表述就很专业了:家庭资产的无风险收益高于家庭的年度开支,是财务自由的基础门槛。他说,在业内,所谓财务自由是指不用为生活开销而工作的状态,如果在本职工作外,也能赚到足够日常开销的钱,就已经财务自由了。但这还有另一项前提,就是这些本职之外的收入,必须足够稳定。金融资产的无风险利率或多数城市不动产的租金都是相当稳定的收益。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大约都在2%-3%之间。假如一个家庭的年度开支是10万,那么如果他们拥有330万-500万可以产生现金流的可支配净资产,就相当于跨过了财务自由的门槛。如果家庭的年度开支增长10倍,达到100万,那么对资产的要求同理也增长10倍,在数千万的级别。考虑到2%-3%是一种无风险的收益率,而实际中高于此的收益率并不鲜见,门槛稍稍降低也是可以的。从A和B的视角中,我们可以得到对财务自由的一种非常精确的静态描述:虽然没有全职的工作,但仍有足够的收入来保障家庭的日常支出,比如衣食住行、子女教育、长辈赡养、医疗保险、旅行及兴趣爱好类的消费等等。让小巴说得简单一点,财务自由的第一项条件就是“让生活不差钱”!但除此之外,很快第二个问题就会跟着出现,如果钱够了,那余下的半生将如何度过?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说要去做一点喜欢的事情,比如有好几位将环游世界列为实现财务自由后未来生活的第一项计划。也有不少人还真的这样做过,但是结果就比较有趣了。比如第三位朋友C,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几年前他卖掉了经营的公司,赚到了“够这辈子折腾的钱”,然后开开心心地去实现环球旅行这一夙愿。过去这些年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相当喜欢旅行的人,但是真正去环球旅行之后,他渐渐发现其实并非如此。他从前旅行时的愉悦,更多来自从工作状态中抽离出来得到的短暂放松和充电,而非来自于旅行本身。当他把一整年都消耗在走走停停的旅程上,“到最后变得挺无聊的”,一年到头无所事事也让他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毫无价值、只知道混吃等死的废物”。最后,他说服了自己,经营企业虽然很累,但能够满足他内心的成就感需要,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于是乖乖回去,再一次创业去了。看来,财务自由也必须不能是消极的。如果没有一个比钱更高远的目标,就算你很有钱,其实也不会变得非常自由。最近这几年,小巴的同龄朋友中,很流行一种寻找内心需求的方式——Gap Year,中文表述大约是“间隔年”。在面对生活的阶段性变化,比如毕业工作,或者工作打拼数年后觉得有些累,打算转换职业生涯时,他们会花一长段时间将自己从原来的紧张状态中放空,或做一次超长期的旅行,或从事一些从前没有做过的爱好,更有甚者还去高校附近的咖啡馆打零工,“调戏调戏年轻时候的自己,刺激自己的青春荷尔蒙”。因为脱离工作的单一焦点,他们有时间与精力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经过时间的积累,大多数人也像C先生一样,明白了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之后重新上路再次出发去工作。在他们这里,小巴发现了财务自由的第二项条件: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工作,但不只是为了赚钱。他们的每一份工作都被当成是这辈子的最后一份工作,哪怕用去余下的每一天也值得。以上两点其实已经足够,但最后还有一位长辈D提出了中肯的补充意见。他是一位半退休的投资人,平时养养花草,偶尔看一看股票,也从事少量的房产和天使投资,按定义他也是财务自由的标准案例。他说这辈子见过不少有钱人,但并非每个人的结局都很好,所以前两项条件外,自由还要再系上一根保险带:不管在任何年纪,不通过工作赚钱都没问题,但挣钱的能力要一直拥有。他援引了20世纪早期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话,对此给了最好的表述:就算剥夺我的所有财产,把我丢进沙漠中央,然而只要一个驼队经过,我仍可以重建我的整个商业帝国。所以,财务自由大概还需要第三项条件:保留赚钱的能力。总结下来,小巴相信财务上的自由往往也伴随着心智成熟与心灵上的自由,它可以归结到这三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我得赚到多少钱,才能让生活不被工作束缚?第二,假如有能力脱离工作,那我的余下半生将如何度过才有意义?第三,如果我破产了,我明天还有赚钱的能力吗?在这三个问题前没有得到解答前,如果有人说“财务自由后我马上辞职去环游世界,因为我很喜欢旅行”,那小巴觉得要实现还挺难的我自横刀。New-Banker本周最热&实时更新中....1.。解读 | 最严私募管理办法(附PPT).2.。干货 | 债权转让的合法性及合同效力.3.。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会怎样?(消费、房产、现金、人口……).4.。干货 | 千万别被这些非法集资的骗术所蒙蔽.5.。2015年中国的银行过得怎么样?(普华永道2015年中国银行业报告全文).6.。干货 | 扫盲篇:P2P的类资产证券化.7.。干货 | 一文看懂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所有回复.数字.查看相应文章# 牛邦Ker讨论区 #牛邦Ker讨论社区现已开放欢迎金融从业者加入社区内将不定期邀请行业大牛进行干货分享、答疑解惑、互动问答点击原文链接,进入牛邦Ker讨论社区,行业大牛不定期出没
馆藏&27378
TA的最新馆藏[转]&现代财务自由分为哪五个等级呢
财务自由的五个等级是什么 看看你自己在什么位置
时间: 10:06:00&& 来源:&&编辑:新浪网
  一个理性的金钱价值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财务自由就是如今很多人追求的一个标准。财务自由,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财务自由后,就有足够的时间和钱做你想做的事情,不必再为钱发愁。但是,我们也同时要看清楚我们如今所处在什么等级。
  有人将财务自由分成5个等级:
  一级财务自由,菜市场买菜不看贵贱;
  二级财务自由,商场购物不看贵贱;
  三级财务自由,珠宝奢侈店血拼不看贵贱;
  四级财务自由,楼盘买房不看贵贱;
  五级财务自由,买公司不看贵贱。
  假设按照这个划分标准,那么对一个生活简约的人来说,财务自由通过努力是不难达到的;但如果是个挥金如土的土豪,没有上亿资金很难达到财务自由。认清自己是怎样的人,才能对自己的财务自由之路有个更好的规划。
  最近,胡润研究院发布《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报告提出,财富自由门槛一线城市达到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
  这一门槛比去年上涨50%。胡润说,主要原因可能是房价快速上涨和人民币贬值。比较有趣的是,当你还没财富自由时,很容易低估了门槛,会认为1.6亿和9500万就够了。
  一线城市的财务自由门槛达到2.9亿,也就是说北上广的财务自由标准是2.9亿,这一数字超乎我,可能也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可见,想要达到财务自由,是很难的。绝大所数人几辈子也挣不到2.9亿元啊!
  虽然很难,但还是要坚持梦想,因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什么是财务自由?简单讲就是你不用工作,你的工作之外的收入已经超过你的日常花销。可以让你自由的去做...
自由是很多人非常向往的一种理性化的生活状态,而所谓的财务自由是什么呢?追求财务自由的目标就是将这...
如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有钱就是任性。大家都在羡慕土豪大佬们的挥金霍土。但是对于工薪族而言,肯...
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财富,正如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份稳定并且可观的工资收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有...
懂得保养的女人通常是精致的女人,会保养的女人会比同龄人年轻20岁,快看看你保养对了吗?会保着的女人...
女人,一定要好好打扮,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好好挣钱。当你身材好,气质好,又不差钱的时候,你就会恍然...
每个女人对裙子天生就没有抵抗力,不管寒冷还是酷暑都会将裙子穿在身上。而在繁花似锦的季节,当然也要...
和老公离婚但没离家,老公带着新欢回家过夜,我快哭死了,没想到几天后老公竟然要跟我复婚!当初和老公...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已经播出了四期节目了,在这四期的节目中,收视率却是越来越低,刚刚开播的时候还...
十二生肖女最风流的是谁?这4个生肖女风流成性胜过男人!生肖鼠女一旦进入那美妙的世界,无论多怪异的姿...
猪哥亮近日病逝,很多人悲痛,但也有很多的人迷茫,因为不认识猪哥亮到底是谁,其实猪哥亮已经是一个台...
夏天去泳池游泳,可是胸小穿泳衣不好看怎么办?那是你没选对泳衣,只要选对泳衣平胸照样变波霸!荷叶边...
4种发型留不对可能伤身,这几种常见发型最伤身你还在留吗?高马尾、丸子头等,是一种青春洋溢又清爽利落...
今年夏天虽然出了很多新款的衣服,但是对于矮个子女生和胖女生来说如何通过穿衣搭配改变自己的风格是个...
《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第五期的节目收视率已经新鲜出炉了,只不过本期节目的收视率却并不理想,在上期节...
凡注明来源尚之潮网,转载务请必注明来源作者及连接,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SHANGC, Inc. Rights Reserved. 尚之潮网-让娱乐无处不在 让时尚与众不同
鲁公网安备90号财务自由,你到了第几段?|自由|财务|人民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人人都想实现财务自由,那到底什么是财务自由?
  恰好在雪球上看到对财务自由的表述。财务自由,你到了几段?
  看后表示自己财务特别不自由,你们呢?正文如下:
  近年来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财务自由这个问题,但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标准不一样,我试图从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开始出发,借鉴围棋的段位搞了个九段标准:
  初段:菜场自由。在菜场只要自己愿意买哪种菜就买哪种菜,不看菜的价格。
  二段:饭店自由。在饭店吃饭只要自己愿意去哪个饭店就去哪个饭店,不看饭店的价格。
  三段:旅游自由。只要自己愿意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不看旅游的价格,此为三段财务自由。
  四段:汽车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不看车子的价格。
  五段:学校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学校就读就选择什么学校(这主要可能是为子女),不看学校的学费高低及其其他成本。
  六段:工作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工作就选择什么工作,没有这个工作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岗位,不计较这个工作是否能赚钱。
  七段: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不计较医疗费的高低。
  八段:房子自由。只要自己愿意买什么房子就买什么房子,不计较房价的高低。
  九段:国籍自由。自己愿意选择哪个国家作为国籍就哪个国家,不计较成本高低。
  当然这种划分见智见仁,不一定准确,只是给大家一笑而已,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身心自由,在自己达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自由后,怎么回报社会,帮助别人,依此为自由,获得真正的身心自由。2013年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做出的收入组分类如下:
  低收入:1035美元以下(人民币)
  下中等收入:1036美元至4085美元(人民币至人民币)
  上中等收入:4086美元至12615美元(人民币至人民币)
  高收入:12616美元以上(人民币)
  人均国民总收入(与人均GDP大致相当)和人均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既包括企业所得和政府所得,也包括居民个人所得;而人均收入只包括居民个人所得。
  不知道你达到了财务自由的第几个级别?
  那么最后来看一看什么是真正的财务自由吧!
  老有朋友问我:什么是财务自由?这是引自西方投资理财中的一个概念。其实概念并不重要,我提出“财务自由”是把它作为投资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追求财务自由的目标就是将这种财务的“约束力”降到最低,寻求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一个人要做巴菲特几乎不可能,但达到财务自由还是可能的。
  我对财务自由的标准其实并不高,概括有几条:首先不必为钱而工作。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讨生活,即为个人或家庭,为供房供车,为维持一个体面的“成功人士”的生活而工作。
  工作一旦停止,则“体面生活”会变得“不体面”。如果,你可以不必为钱而工作,而是为兴趣而工作,那你有幸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总认为“为兴趣而工作”是迈向财务自由的第一步。很多通过创业而成功的企业家,最初就是从“做感兴趣的事”开始的。比尔·盖茨、杨致远当初的创业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最初他们也不知道会获得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金钱和财富只是他们为兴趣工作的一个意外收获。
  即使专业作投资的巴菲特也不是直接冲着“钱”去的,他的兴趣在“价值发现”。正因为巴菲特的兴趣专注于“发现好的公司,并买下”,所以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阅读枯燥的数字和报表,而很少关注股价。我们很多人投资就是直接冲着“钱”去的,什么商业模式和价值分析并不是兴趣所在,他们兴趣的焦点在“股价=钱”,完全被哪个代表“钱”的价格曲线所控制,但最终的结果却离“钱”越来越远。
  其次是保持财产性收入的净现金流入。除了工资收入外,财产性收入是达到财务自由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保证不工作的时候也有净现金流入。财产性收入可以来自:房租、股票红利、债券利息。财产性收入中一个重要概念是:净现金流入。有的人可能拥有不少物业,但每个月下来收入的租金还不够覆盖银行的按揭供款,现金流是负数。像这样的资产在财务负债表上是一个“债务”,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作为一个企业的股东也是一样,如果每年从这个企业分不到红利,而只是不断地追加投资,那这份股权也很可能是一个“债务”。
  第三,需要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如果要给“财务自由”一个定量的概念,即净资产。高净资产投资者,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大于或等于100万美金。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考虑到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一线的大城市里净资产达到300万人民币;二三线城市200万人民币;小城镇有个100万人民币就可以列入“高净资产投资者”的行列。这是现在的水平,如果你的目标是定在20年后,考虑到通胀的因素(年均2%),这一定量标准应该是:一线城市446万;二三线297万;小城镇149万。
  最后,保有一个平常和自由的心。一个真正的“财务自由人”应该是,一个既有钱,又有闲,和保持了一个平常自由心的人。钱不一定能使人自由;但没钱,一定不自由。若要达到财务自由,既要身往之,还要心往之。
  你不必为衣食的节俭而感到羞愧,因为你不需要用大腹便便来证明你的富有;你不必炫耀你的财富而得到尊重,因为你的人格已足以赢得尊重;你的财富只为:让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过上舒适(不是奢华)和有尊严的生活。这样,财富才能使你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
  (文章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雪球(xiuqiujinghua)、投资者报报道)
琅琊榜固然重要,但未进入琅琊榜未必就不是英雄好汉。梅长苏身边的飞流同学,尽管从未上过琅琊榜,但照样身怀绝技,武功盖世。因此,做好自己、练好内功,建设一个长期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和努力的。
中国市场目前形成了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一方面大家都在诟病国企的腐败和低效,但一方面又希望各个行业都有国企背书,尤其是金融行业,“国企”二字就等同于“刚性兑付”,导致整个市场消费者和投资者心理极度扭曲,民营资本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
MSCI拒绝带A股玩儿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A股的停牌太吓人了,有的钉子户停牌一年,一毛钱的事情都没干成,甚至不少的人把停牌当成了股价保护桑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夜读】财务自由只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吗?普通人如何实现
我们的所有存款,一直随着时间贬值。当我们在工作时,好公司的工资会随着通胀水平也在水涨船高。这让我们得以保持甚至不断提高生活水准。但是当我们年龄变大,职场竞争力下降,收入无法同步增加。甚至更老之后离开工作时,麻烦就来了......那究竟什么是财务自由呢?
相信很多人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财务自由。那究竟什么是财务自由呢?拥有几百万,还是几千万?本文带你看看。
曾经以为财务自由是这样
我在2000年刚毕业那会,我大学的好朋友推荐我看《富爸爸穷爸爸》,第一次听到【财务自由】这个概念。粗浅的理解为:资产到一定程度,每年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大于生活所需。所以你无需再工作,即可以安度余生。
但凡抽象的概念,人们都难以理解,所以后来有人计算过,人究竟一生要赚多少钱,才能【财务自由】?我记得2003年左右,那时候互联网上流传一个帖子,做了仔细的分析,600万人民币,在2003年的时候,即使是对于北京居民,600万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吃瓜群众纷纷表示不可信。还有一次上班路上,碰到一个30多岁的同事,他说如果自己中了500万大奖(福利彩票),第二天就退休。另外一个例子,我一个同事买了当时北京望京的联排别墅Class,当我听说100万的总价时,非常吃惊。而现在,这个小区最小的户型150平米,每平米单价早早超过了10万。
但是,情况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约是2009年,我们去参加外地的活动。大巴上,一对年轻人调侃说:如果现在中了500万,也就是买一套北京房子,退休还早。
现如今,我身边的同事,谈起财务自由,想大多数人心中所想的,是小几千万。不要觉得几千万很夸张,在北京中关村,望京等地区,普通住宅的房价已经逼近10万一平米,而学区房早已超过这个价格。原来因为10万一平米的学区房而被调侃为【宇宙中心】的五道口地区,10万已经是旧黄历了。所以,小几千万,也就是两套房子的价格。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这让当初觉得是可以退休的【天文数字】,变得没有那么神圣。虽然房价增长不等于通货膨胀,但房价增长迟早传到到其他生活领域。超发的货币总得有安身之所。房价停止增长之时,便是其他生活物资增长之日。
这样的通货膨胀还会继续下去吗?谁也说不清楚。但它给我们一个提示,当你以固定的【数字】去定义财务自由时,那个谁也无法预言的通货膨胀会狠狠的敲打我们。
财务自由的真正定义?
我们的所有存款,一直随着时间贬值。当我们在工作时,好公司的工资会随着通胀水平也在水涨船高。这让我们得以保持甚至不断提高生活水准。但是当我们年龄变大,职场竞争力下降,收入无法同步增加。甚至更老之后离开工作时,麻烦就来了。
通货膨胀会显著的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准。
若把自由定义为免【于恐惧】,那么财务自由的定义就是【有能力战胜年龄和通货膨胀】
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1、和大众心理保持一定距离
为什么要和大众保持距离?虽然从众是安全的,是安逸的,但是,从众是最危险的一条道路。因为财务自由,在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个【普世结局】,都是少数人才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跟随大众,你的财务水准最终也只能达到大众的境界。
2、了解自己,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发挥到最大化,能让自己有独树一帜的品牌和影响力,才有可能把个人价值最大化。只有把个人价值最大化,才有可能得到财务自由。
不断把【现金】再投资-投资财务,投资自己
现在大家都有投资意识了,我觉得除了做财务方面的投资,最终的是投资于自己的头脑,投资于自己的品牌。毕竟,你所有的财富,都来自于健康身体和那颗有智慧的大脑。在股票投资中,有一个被人忽视的秘籍,就是【分红再投资】,就是拿分红的钱再度买入这只股票。《投资者的未来》(杰里米&J&西格尔)这本书就是在分析和分享这个原理。
同样,最值得【再投资】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拿挣到的钱再度投入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有智慧,更有个人品牌。
我经常这样说服自己买一个看起来很贵的东西,比如最新的MacbookPro笔记本,比如MavicPro无人机,比如最近正在考虑的TelsaModelX(之前定的Model3第一是到货时间太晚,第二定位会远低于ModelS和ModelX).当我成功的说服自己,这些都是自己的【生产力工具】时,原本的【消费】就变成了【投资】。
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能让自己更加有吸引力吗?
2.你能让自己更有智慧吗?
3.你能让自己有对未来有更多的insight吗?
4.你能让自己有更多变现能力吗?
如果希望在这几个答案上都答Yes,那么请把现在挣到的钱大胆的投入在自己身上。因为只有自己,只有不断提高的自己,只有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自己,才是战胜通货膨胀的终极武器。
3.不断尝试可以战胜【通货膨胀】的职业
什么样的职业才是好职业?在以往,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钱多活少】。当然,这种活基本不存在,大家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钱多活多」的工作。但这样的职业就是好职业吗?
能战胜「通货膨胀」的职业一定是「越老越香」并且可以不断涨价的工作。
越老越香的工作有哪些?能不断涨价的工作的有哪些?这里不一 一列举。但是大家需要避免沉没在如下类型的工作中:
1-消耗型的工作-不能成长和发展的工作
2-占据你所有时间的工作-榨干你所有精力的工作
3-无法【和时间成为朋友】的公司的工作-夕阳产业的工作
4-【人才】可以批量培养的工作-比如低级的IT工作
5-注定被机器人代替的工作
6-竞争愈发激烈的工作
7-门槛低的工作
8-纯粹拿时间换钱的工作
9-没有边际成本降低效应的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的工作呢?今天早晨看到朋友圈一个朋友说,自己在学【职业品酒师】。这样的工作一听就是好工作,为什么?第一,很少听到有人从事;第二,一听就很靠谱;第三,越老越香;第四,不会占据太多时间;第五,有个人品牌效应;第六,和「消费升级」趋势吻合。
我想知道大家还知道哪些很有前途的工作?可以在留言或者微信后台告诉我。
4、买入可以战胜【通货膨胀】的公司的股票
普通人,如果不真正的投资,很难获得财务自由。因为存款是时间的函数,每年挣得钱加起来减去花费就是存款。花费一定时,存款的增速只和每年挣得钱有关。但是,这只是1+1+1+1+1&这样的公式,每一个加号,就代表一年过去。最多1变成1.1,1.3,本质就是一个时间的加法。但是投资呢,是1.1x1.1x1.1x1.1&这样公式,每个称号,代表一年过去,假设年复利达到10%。这是一个基础规模不断变大,保持增速的游戏,时间越长,增长效果越大。如果你按加法(线性函数)去增长,我按照乘法(指数函数)去增长,时间一长,我会远远把你甩在后面。
举个例子:A、每年攒10万,连续赞40年,总额400万。B、每年投资10万,第一年投入的10万,假设保持复利10%,在第四十年就等于452万,这还不算后面39年每年的投资的10万元的复利增长。这才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实,通货膨胀本身也是指数函数,假设通货膨胀率为0.6,那么1万元在30年后就变成了1563元((0.94)^30=0.1563)。投资的真正含义就是以正向的复利战胜负向的复利。
什么样的投资可以战胜通货膨胀,投资于那些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资产。前十几年是房产,因为超发的货币都流入的房市。后面呢?我觉得那些可以战胜通货膨胀的公司的股票值得关注。这些公司的产品,可以不断的扩大规模,同时保持【涨价】。
总结一下:为了达到真正的财务自由,我们需要战胜年龄(注意,不是靠PS和美颜相机,那是自欺欺人),也需要战胜通货膨胀。
为了战胜年龄,我们需要拿现在挣到的钱的一大部分,来投资于自己,让自己具备挣未来钱的能力。怎样发现自己的挣钱能力在提高,就是不断增加的正向现金流。如果一个来源不够,那就开更多的源。但是开源无需节流,让更多的现金流向「投资自我」这个方向。
其实AmazonCEO贝索斯每年都在给股东讲的道理,就是Amazon以现在的利润,不断投入,去获取更大的自由现金流。这是这家净利润几乎为0(经常为负),但市值将近4000亿美元公司的估值的秘密所在。如果以这种方式去运营自己,你能接受自己每年「净利润率」为负吗?
为了战胜通货膨胀,我们要有正向的【复利】,至少这个复利要大于通货贬值的速度,假设通货每年贬值6%,那么我们就至少得达到6%的复利增长,才可以持平。要想增值,还得要比6%高。为了战胜通货膨胀,我们就得投资于那些可以战胜通货膨胀的资产或者股票。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那些卖的贵的,不打折的,不断涨价的品牌的产品?为了让自己战胜通货膨胀,我得了解哪些品牌可以逆势而涨。而我们自己最终的选择,也就是要么靠近这些品牌(加入这些公司),要么受益于这些品牌(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要么成为这样的品牌(创业做这样的事情&&我就卖这么贵,我值这个钱!)(辉哥奇谭:张辉)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财务自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