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换装涡扇20电梯载重量量将达到几吨?

运20研制过程揭秘
运20研制过程揭秘
可靠性获突破远超日本C-2
资料图:运20试飞使用俄制发动机确保降低风险,
将来会换装国产涡扇20大涵道比发动机,推力大更省油。
跳动“中国心”鲲鹏万里不是梦——国产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运—20研制揭秘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运-20,11月中旬将首次在珠海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公开亮相。
这个圆嘟嘟、胖乎乎的家伙,从其呱呱落地起就被研制者昵称为“胖妞”,被视作宝贝疙瘩,而其大名则是响当当的“鲲鹏”。
这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飞机,已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它是中国国防工业进步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去年1月26日,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期望与梦想的运-20重型军用运输机成功首飞,全球为之瞩目。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四个能够研制
200吨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意味着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层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前,世界上成功试飞的200吨级大型运输机只有俄罗斯的伊尔-476
运输机、美国波音公司的C-17运输机和乌克兰的安-225运输机。
据记者了解,去年1月成功首飞以来,已有多架运-20原型机先后在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投入飞行试验。首飞一个多月后,整个机身除雷达罩外,黄绿色的涂装已悄然隐褪,代之以灰黑色的容颜。
与此同时,该机的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也取得巨大突破。今年以来,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已在空中试验台投入试验飞行,这种发动机有望解决我国国产大型运输机的“心脏病”,国产发动机配装运-20已经不是梦想。
航空专家称,这些均表明,中国大飞机的研制已取得重大进展,研制技术已获得巨大突破,中国正稳步推进大飞机项目的科研试飞。
首次完成转场试飞,极限性和可靠性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运-20首次完成转场试飞,标志该机的极限性和可靠性取得重大突破。投入此次转场试飞的是第三架原型机。去年1月、12月,两架原型机已先后上天试飞验证。
运-20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说:“运-20目前各方面技术更趋成熟,研制进展非常顺利。目前的试飞频次和留空时间均创造了试飞历史上的纪录,留空时间多达四五个小时,已经实现了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飞行高度。”
他说:“试飞的成功验证了运-20的‘优质’!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一些极限要求都达到了原来的设计意图,特别是飞机有比较良好的抗颠簸特性,比较舒服。”试飞员描述飞行感觉是“飞机很平稳,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起飞着落特性、承载能力等。”该运输机的试飞员正在培训中。
据悉,运-20原型机的试飞还要接受带有损害性的任务考验,譬如强度试验、颤振试验、失速速度飞行、结冰任务等极限飞行、高风险飞行科目。“要全部验证,原型机大概要飞行上千架次。”“飞机试验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非常精准,才能投入使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飞机的边界性和极限性进行很多测试。要飞到边界,还要做很长时间的努力。”
“首飞成功只能证明飞机能飞上天,而真正的考验还在试飞阶段,这个过程相当长,要求很高,风险很大。”曾长期承担某国家重点型号战机研制监造任务的高级工程师林殿君告诉记者,首飞成功后,还要经过调整试飞、定型试飞等环节的论证,才能定型和批量生产,交付用户。
记者了解到,当飞机的迎角增加到某一数值后,飞机的升力系数如不升反降,导致飞机升力迅速小于飞机重力,飞机便会很快下坠,这被称为“失速”。林殿君说:“飞机失速后,就是一点也不能上升了,要往下掉了,这个时候事故比较多,试飞员必须赶快采取措施!”
所谓“飞边界”,就是试飞员在真实飞行状态下,对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迎角、过载、发动机启动、武器发射等各种边界状态,进行试飞考核,飞出各种极限数据。这是一个个接近、达到甚至超过飞机设计的高风险试飞科目,一般训练中绝对禁止,但试飞员必须飞出数据。
一位常年从事这种“冒险飞行”的试飞员说:“边界飞行,飞机都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它不可控,而一旦超越了边界,飞机更是处于复杂状态,要把它从边界挽救回来,难度极大。试飞员只有通过特殊操控才能控制和挽救飞机,否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飞机坠毁……”
据相关人士透露,运-20还将在合适时机飞赴海上、寒区、高温高湿地区、高原地区等空域“蓝天考场”,在各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接受各种考核。
突破数百项关键技术,3D打印显威力
记者了解到,运-20由全国数千家企业共同参与研制,统一制造标准难度空前,为我国航空工业史上的首次。它的成功首飞,是我国大型飞机研制自主创新能力的巨大跃升,标志着我国与欧美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可以并驾齐驱。
从全面研制到首飞成功,运-20用了5年多的时间,只是以往同类飞机研制时间的2/3,甚至更短,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目前航空工业技术的最新成果。唐长红说:“相比世界其它同类飞机的研制,这是一个相当快的周期。”
运-20参考了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和机体结构,并融合了美国C-17的部分特点。它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最大时速≥800千米,航程&780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唐长红介绍说,200吨级意味着运-20是中国研制的最大飞机,它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大飞机行列,“它充分体现了时代技术,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大型运输机平台”。
据悉,国内外报道分析认为,运-20的性能要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美国的C-17,而大幅领先于日本的C-2和欧洲的A-400M。
据了解,运-20采用了当今世界上顶尖的激光堆积成形技术(即3D打印技术),打印生产零部件。它成功应用激光钛合金成形技术,使我国在航空材料科学领域第一次走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前列。研制生产中充分运用了数字化,充分发挥了并行工程的好处。驾驶舱设计还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模拟实际操作情况,研制人机功效最优的座舱布局。
这个庞然大物要飞起来,需要轻而有强度的结构,且能在极限、恶劣环境下运行,仅此要突破多重关键技术。唐长红说,“该机采用超零件基因、轻质材料,在空气动力学、大型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机载设备、高可靠性操纵系统的研制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航空电子系统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运-20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驾驶舱人机功效的分析和评估,如,设计人员身上布满各种动作捕捉装置,通过头戴式显示器,用完全虚拟的方式设计驾驶舱;再如,可以检验驾驶舱整体布局的美观度、飞行员视野与头部活动空间、操纵手柄(或按钮)与显示器等布置合理性、仪表板反光影响、显示屏亮度舒适性及驾驶员飞行疲劳等。驾驶舱还装备了4个大型液晶显示屏,这是我国军用运输机首次配备平显。
运-20使用多轮多柱式起落架,可在条件恶劣的简易机场起降,就连机场旁的草地经过平整后也能起降,最短时六七百米就能飞起来,在比较粗糙的机场如山区的小机场就可以降落。据悉,中国进口的伊尔-76MD运输机起飞距离最少需要800米,美国的C-17运输机简易机场起飞距离不到427米。
“运—20”有望装上“中国心”
国内一位权威航空发动机专家认为,“发动机的研制难度非常大,几乎不亚于再造一架飞机。”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则是制约我国研制大飞机的主要瓶颈。
“涵道比”是涡轮发动机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流量的比值。同样的燃料,涵道比高的发动机,由于推进效率高,油耗低,可以飞得更远,载荷也更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指涵道比4以上的涡扇发动机,耗油率低、噪声小。这种发动机的研制投入巨大,周期长、风险大,一直被美、英、法、俄等少数国家的几家公司所垄断。
中国空军指挥学院教授乔良少将说,中国航空工业正在研发更强大的国产发动机替代俄产品,相关工作已接近尾声。国产新型大功率发动机的使用,未来将使运-20的最大载重量至少再提升10吨左右。唐长红说,即将配备运-20的国产发动机,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不久前,一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我国伊尔—76空中试验台试飞的照片曝光,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这就是中国以“太行”发动机为基础,自行研制的涡扇-2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称“WS-20”),将主要用于运-20,未来,还可作为大型客机、新型双发中型运输机、飞翼布局远程隐身轰炸机和第二代远程反潜巡逻机的主要动力。
运-20首飞时安装了4台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耗油率高,推力为117千牛。在测试的第二阶段,将安装国产的WS-20涡扇发动机,推力122千牛。
据外国媒体推测,WS-20发动机已经进入飞行试飞阶段,将在未来5至7年内投入使用。至此,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俄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大涵道比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国家。该型发动机不仅填补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更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可以说,迈过这道坎,中国航空发动机将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太行”发动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其推重比达到8,即产生的推力是自身重量的8倍,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懋章说,“太行”发动机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成功研发,不仅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从“涡喷”向“涡扇”转变,而且使我国航空发动机实现由中等推力向大推力演进。他认为,“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正在筹谋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我国在军用和民用发动机方面都在发力追赶,‘太行’无疑大大缩短了追赶的时间。与运-20将装配上国产动力一样,我国
C-919等大型客机也将拥有一个‘中国心’!”
有专家分析认为,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成功研发,将解决困扰中国大飞机发展的“心脏病”,以运-20、C-919为基础的特种飞机平台和其它新型飞机的研发速度必然加快。
年7月,美国智库“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公布了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的一篇文章,文章称,一旦中国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发成功并应用到运-20运输机上,估计可将其最大运力提升至65吨——不但可以为解放军三个空降师提供巨大运力,还可以运输中国军队现役的ZBD-09轮式步战车。环球网军事特约评论员雷泽认为,目前,我国除研制军民两用的涡扇-20发动机外,还在研制以C-919客机为装机对象的长江-1000A发动机,并计划生产具有世界超一流水平的LEAP-X发动机。除此之外,中国已在研究下一代推力为200至400千牛的多款先进大涵道比发动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春天已经来临。文汇报驻陕记者韩宏
从国外媒体的发表的运-20高清晰的卫星图片来看,可以对它的尺寸和性能做一个大致的推测,并且与XC-2运输机做一个对比,从中探索各自的研制背景和需求,在中日双方围绕钓鱼岛对峙的今天,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出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地面图片。
运20性能优于俄制伊尔76
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中国自行研制的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已经完成滑跑测试,即将首飞,而日本的XC-2型军用运输机也在紧锣密鼓的试飞之中,颇有你追我赶的意味。
根据卫星图片来运-20和飞机跑道、工作人员的比例,可以推测它的翼展在50米以上,相应的机翼面积大约310平方米以上,机长大约为48-50米左右,这些指标都要比中国大量使用的伊尔-76要大。后者机长46米,翼展50米,机翼面积300平方米,由于飞机的升力等于升力系数*速压*机翼面积,所以运-20的机翼面积比伊尔-76要大、加上采用了超临界翼,因此升力系数也要好于后者,所以升力肯定要比后者要大,相应的升阻比等指标也要优于后者,这样起降、航程等指标比伊尔-76要好。
运20采用的发动机和中国进口的伊尔-76、轰-6K一样,也都采用俄制D-30KU/KP发动机。略显落后。图为俄制D-30KU/KP发动机。
另外运输机机身长度和机身的高度比一般7,那么它的机身高度在7-8米,扣除顶棚和地板下机舱的高度,那么它的货舱高度可以在4米左右,装载适应性较强,新一代运输机的货舱的高度普遍在4米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运载武装直升机。
现代武装直升机如AH-64、虎式等它们距离桨毂的高度在3.8米左右,早期的运输机如C-130由于货舱高度有限,所以已经无法运载新一代武装直升机。中国陆军已经大量列装了武直-10武装直升机,空军现有的运-8已经无法运送武直-10,因此运-20的研制,将会大大提高中国陆军航空兵的快速布署能力。
运20当前用的D30发动机不佳
根据外电报道,运-20采用的是D-30KP-2涡扇发动机,根据世界发动机手册,它的最大推力大约12.5吨,四部发动机的总推力应该是50吨,一般运输机的推重比在0.2-0.4之间,飞机越大则推重比越小,一般认为20吨左右的运输机大致在0.4左右,则超过300吨的大型客机可以接近0.2,从伊尔-76TD从水泥跑道起飞的时候最大起飞重量是190吨,推重比大约是0.26,而此可以大致估计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在190-200吨左右。
最大载重为50-55吨左右。有报道说运-20可以运载99式主战坦克,但是笔者对比持保留态度,因为早期9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已经超过50吨了,后期型号超过55吨也没有什么悬念,所以以运-20现在的能力运送99式主战坦克恐怕还是力不从心。
日本XC-2正在试验空投物资。XC-2正式入役后,将大大加强自卫队的战略投送能力。
目前日方已经公布了XC-2的一些技术数据:根据相关报道,XC-2的机长,该机全长43.9米,翼展44.4米,机翼面积250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140吨,采用两部CF6-80C2K1F涡扇发动机,单部最大推力26吨,最大载重37吨,从图片上来看,XC-2的机身短粗,长细比较低,因此可以推测它的货舱高度也在4米左右
,运载陆上处卫队的AH-64武装直升机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从它的37吨最大载重来看,仍然无法运载陆自最新的10式主战坦克,根据公开的资料来看,10式主战坦克的基本战斗全重为40吨,增加防护后则超过45吨。
日本XC-2大型运输机的发动机使用了美制CF6-80C2发动机,这是日本自卫队E-767预警机和KC-767空中加油机的标配发动机,其强大的推力让人印象深刻。
XC-2型运输机由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用于接替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启用的C-1型国产运输机。XC-2运输机有潜力改装为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远程侦察机。
从传说中的大运模型和首次曝光的大运来看,运20的布局设计比较保守。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运-20和XC-2都被称为所在国的“大飞机”,但是就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它们分别是性质不同的运输机,运-20更多属于大型运输机,大型运输机是针对过去重型运输机和轻型运输机的划分而来,兼具前者的运载能力和后者的机场适应性能,可以将重武器直接运送到前线机场,最典型的大型运输机就是美国的C-17A运输机,在载重为70吨的情况下,使用反推力装置C-17A可以在1000米跑道上降落,具备优秀的战术技术指标。
制约运20性能的关键在于D30发动机
前面说过运-20的机翼面积、机长都要大于伊尔-76,这样它的升级潜力也要大于后者,目前制约运-20能力的就是它的发动机,目前运-20使用的D-30KP-2涡扇发动机属于前苏联第一代大涵道涡扇发动机,推力低,4部发动机的推力还不如XC-2两部发动机的推力,另外耗油率偏大,可靠性低,从而影响了运-20载荷、起飞重量等指标,最明显的就是它无法运载中国陆军装备的99式主战坦克。
运20能够运输中国多数地面武器
不过以运-20目前的状态仍然对解放军来说弥足珍贵,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解放军大力加强应急反应作战能力,组建了配备8*8轮式步兵战车车族的部队,这些车辆的基型车战斗全重已经接近20吨,超过了现役运-8运输机的运输能力,而一些重型火力支援车,如10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战斗全重更是超过了20吨,因此对于解放军来说,这些部队的空运任务全压在了伊尔-76运输机上,则中国空军现役的伊尔-76运输机数量不足,难以支持较大规模部队的空运,所以运-20列装以后,可以大大提高解放军应急反应部队的快速布署能力。
中国严重缺少大型空中平台,在改装了4架伊尔76后,中国大型预警机无米下锅,无法补充。
中国空军需要运20改为加油机
另外一个就是为中国空军提供了急需的大型特种飞机改装飞机,目前中国空军特种飞机大部分于基于运-8改装,虽然新世纪研制成功了运-8高新工程三类载机,但是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60吨,无法安装较大的天线、搭载较多的设计,这样用途和功能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空中加油机。
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目前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作战飞机包括100架苏-30MKK、MK2、200架以上的歼-10,并且这个数字随着歼轰-7B、歼-16等作战飞机的服役,还在不断增加,而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只有不到40架由老式轰-6改装的空中加油机,每架飞机最大载油不到40吨,在1000公里范围内能够提供的加油的不到15吨,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够两架苏-30MKK的需要,尽管中国在新世纪向俄罗斯订购了8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交货,所以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运-20研制成功以后,首先要改装的可能就是空中加油机,以满足空军的急需。
运20发展取决于涡扇20发动机
当然对于运-20来说,未来的发展还是要提高发动机的水平,包括推力、油耗等指标,尽可能的缩小与C-17A的差距,笔者注意到运-20的翼展和机翼面积设计的较大,因此为未来的升级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中国运-8运输机发展到运-9,虽然在发动机功率上达到了C-130J的水平,但是由于机翼面积低于后者,所以在最大起飞重量和载荷等指标上还是要比后者略逊一筹。
未来运-20的发展直接取决于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涡扇-20的研制情况,根据海外资料涡扇-20到相当于CFM-56-5的水平,起飞推力在15吨左右,这样运-20的起飞总推力就可以达到60吨,即使伊尔-76的0.26推重比,那么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可以达到220吨以上,载荷可以达到或者接近60吨,这样就可以实现运载99式主战坦克的目标。同时对货舱进行加长,也可以运载更多的其他军用车辆和武装直升机。
C-130能勉强塞下一辆“斯特莱克”,更重型的车辆有C-17和C-5伺候,所以可以忍着用。
美军可以接受C-130不能运武直的缺点
从XC-2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它更多的相当于战术运输机,前面说过,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及北约盟国就发现C-130运输机的缺陷,最明显的就是它的货舱狭窄,难以直接运载AH-64武装直升机、M2步兵战车这样的新型武器装备,因此当时以美国牵头决定研制新一代运输机,但是最终美国决定选择研制C-130J运输机,表面原因是因为这个方案成熟可靠、成本低,但是深层次原因是当时美国空军已经装备了C-5A重型运输机,C-17A也在研制之中,所以C-130J装载适应性差的缺点对于美国空军来说可以接受。
欧洲联合研制A400M打破美国垄断
北约盟国装备C-130J后,就会在远程力量投送方面形成对美国的依赖,从而确保美国对北约的领导和控制,所以为了打破美国在远程力量投送方面的垄断,欧洲国家联合研制了A400M运输机,考虑到要运送武装直升机这样的武器,所以它的货舱高度必须达到4米,加上顶棚和地板等,共机身高度就要在6米以上,根据亚音速飞机的长细比,那么它的机身长度就应该庆42米左右,相应的它最大起飞重量也超过了100吨。
日本自卫队正在转型同欧洲类似
日本的情况和西欧各国差不多,进入新世纪,日本跟随美国进行所谓的部队的转型,将名古屋第4师团改装机动型师团,引进了瑞士皮兰哈-4系列步兵战车,从皮兰哈-4步兵战车与美国的斯崔克战车同系列,根据美国的经验,C-130运输机运送斯崔克战车只能通勉强来形容,但是无法加装备附加装甲,即使防护RPG-7这样的简单反装甲武器,现代装甲车所增加的附加装甲数量都达到2吨左右,更别说配备105毫米反坦克炮的重型火力支援车,这样以空自现有的C-130运输机的能力显然无法支持陆自机动型师团的快速布署,这就是XC-2的研制背景与需求。
日本XC-2采用了CF6发动机,两部发动机的推力超过了运20采用的四具D30,性能极为优异。
XC-2发动机性能非常好
XC-2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发动机性能非常好,两部发动机的推力之和居然超过了运-20的4部发动机,它的推重比高达0.35以上,这样飞机的起降性能就非常好,所需要的跑道相应的就要缩短,这对于在日本偏远的海岛作战是非常有利的。
XC-2升级后性能超伊尔76
另外XC-2强大的动力还让其具备了较高的动力储备,升力潜力也十分大,前面说过运-20是机翼面积大,但是动力不足,而XC-2截然相反,它有充足的动力,但是机翼机积相对较小,因此如果未来日本为XC-2加大机翼机积,加长机身的话,那么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伊尔-76TD的水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也就是最大起飞重量为190吨,载重为50吨,这样它运载10式主战坦克就没有什么困难。
日本装备XC-2具战略投送能力
换句话说,日本有能力将一支装备有10式主战坦克、AH-64武装直升机、皮兰哈-4步兵战车的机动型部队投送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区,而冲绳距离马六甲海峡的直线距离也不过4000公里,这样意味着XC-2装备空自以后同,日本具备了将机动型师团投送到东南亚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警惕了。
综上所述,运-20和XC-2是中日两国首次自行研制100吨以上的大型运输机,它对于两个国家、军队和航空工业都有着深运意义,简单的数字对比并不能说明全部事情,对于中国来说,更应该重视未来XC-2的升级程度,以及日本未来的走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
运-20“心脏病”或终结 涡扇-20性能远超俄国货
13:28:30 &校长不要啊 & &
&&&&近日,网上出现了我国伊尔-76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飞机的照片,网友发现它的一个发动机与其他三部发动机不同,更加短粗,笔者认为这个发动机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涡扇-2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原创】运-20换装WS-20涡发性能猛增
该帖被浏览& 114,654&次,回复&8&次
【原创】运-20换装WS-20涡发性能猛增运-20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重型军用运输机,自今年1月26日首飞后3月2日再次试飞。据可靠消息,首飞时装备的发动机为俄制D-30KP-2。而今次再次试飞的运-20已安装了WS-20涡扇发动机,WS-20推力为122千牛,D-30KP-2的为117千牛。因此有专家称:运-20再次试飞的亮点是WS-20涡扇发动机。
目前运-20的正确数据已被更换了发动机而更改:最大时速为830千米/小时,在最大载荷时的航程为44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由原来的200吨增至为220吨,在最大载重量有原来的66吨增至为76吨,升限13000米。运-20的机身长度为47米,高15米,翼展45米。
WS-20,是一款推力范围为1千克力(kgf)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WS-20是军用代号,商用代号为SF-A。由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研制。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可作为大型军商用飞机的动力,由1级风扇、3级增压压气机、7级高压压气机、短环燃烧室、1级高压涡轮、3级低压涡轮、简单收敛喷管以及全权限数字控制(FADEC)系统等组成。其实,WS-20早在2009年就研制成功,只是没有具体的大型机型做配套,现如今在运-20身上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
运-20的成功试飞使中国加入到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拥有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高端俱乐部”。以下为运-20与世界各国大型飞机数据对比: 机型号& & 最大起飞重量 最大载重 航程最大速度、长-翼展-高/米 动力 运-20/中国 220吨 60吨&&7800千米&&700千米/小时 47、45、15 四台D-30KP/WS20涡扇发动机 伊尔-76/俄罗斯 170吨 40-50吨 7800千米 860千米/小时 46.59、50.50、14.76 四台D-30KP涡扇发动机 A400M/欧洲 141吨 38吨 9300千米 740千米/小时 43.8、42.4、14.6 四台3轴TP400-D6涡桨发动机 C-17/美国 265吨 78吨 11600千米 830千米/小时 53.04、51.81、16.79 四台普惠F117-PW-100涡扇发动机 XC-2/日本 141吨 37吨 10950千米 890千米/小时 43.9、44.4、14.2 两台通用CF6-80C2涡扇发动机 C-5/美国 380吨 118吨 10411千米 917千米/小时 75.3、67.89、19.84 四台通用TF39-1涡扇发动机 安-124/乌克兰 405吨 229吨 16500千米 865千米/小时 68.96、73.3、20.78 四台Lotarev D-18涡扇发动机 谢绝转摘。违者必究推荐:推荐:
分享到:&&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牛屁尚未成功,少校仍需努力!!........................................
上涨时你是把握到了还是踏空了?
下跌时你是回避掉了还是被套了?
行情不会等着你建仓了才开始启动,关键是你要把握机会提前建仓!
合作模式:
& && & ⒈账户你自己掌握,我们负责盘中电话指导买卖;
& && &⒉为确保收益,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指令操作;
& && &⒊一般2-8个交易日收益5%-20%;
有诚信达成合作的股民请加入q +1+2+6+1+6+5+3+4+6+3
资金5万以上&&非 诚 勿 扰!
月赚20w,加我,月赚20w,加我,
关键零件仍然进口俄罗斯的~~
故事变为现实!不知故事本身是不是现实!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梯载重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