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回向是一种物品么,为什么要用回向送

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学佛网
&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
发布:明荃&[ &]&& 日期: 9:25:00&&
&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若是没有回向,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费了。&&&&做功德首先有发心,中间有正行,最后有回向。发心就像头一样;正行就像身体、心脏、生命一样;回向就像脚一样。就像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这个人要有头、有脚、有身体才能到达。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的时候也是一样。不管是为了得到人天的福报、罗汉的果位,还是想成佛,都要有回向的双脚。否则,在通往成就的路上一步也走不了,你所做的功德不能成为你得到这些福报和果位的因缘。&&&&回向可以保护我们的功德和善根。若是不回向的话,在相续中突然生起嗔恨心或者产生邪见,这个功德就会消失。我们的阿赖耶识是一个大银行,它是法界银行,法界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把自己的善根、福德、功德存在这个银行里。善根、福德、功德回向以后,就不会受到嗔恨心、邪见的损害。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些非常重要。&&&&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利润特别大,每分钟都在增长,而且是无穷无尽的。留在自己的手里,它不仅不会增长,没有利润,还不安全。善根福德的果报也是,若是没有回向的话,享受一、两次就会消尽。就像钱在自己手里,花掉了就没有了一样。如果存上了,这个果报我们享受无数次也不会穷尽,直至菩提,直至成佛。&&&&回,就是回转;向,就是归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回向的对境。回向时的心量越大越好。普贤菩萨作回向的时候,把善根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众生无边,我们学习普贤菩萨,把功德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这样我们所作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有的人不敢回向,怕功德没有了。不是这样的。你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会更多、更圆满。&&&&修行一定要心口相应,心和行为要一致,否则都是花言巧语,装模作样。整天发心发愿,说众生可怜我要度,佛菩萨功德无量我要学,却没有发自内心地做,都是假话,空话,大话。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要学习普贤菩萨的愿。发心、回向都是愿。一个是在功德还没有做,或者准备做的时候发的愿;一个是功德做完以后发的愿。我们跟随普贤菩萨发大愿,这样心胸才能打开。发自内心地饶益所有的众生,才能断除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这都是对治我执我爱、自私自利的一些境界,一些修法。&&&&为什么功德要回向给所有的法界父母众生?从诸法的事实真相来说,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都是我们的儿女,都是一家人。这样修炼自心,心胸才能打开。那时你会认识到,整个法界就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多自在啊!到哪里都自在!你看我们现在,到哪里都不自在,这不是我的家,是别人的家,不舒服。你真深信了佛讲的轮回、因果的道理,不会这样的。&&&&所有的众生都当过你父母,都养育过你,都对你有恩德;所有的众生都做过你的儿女。这样的话,爱也好,情也好,面就大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众生都一样,都感到那么可亲。这本身就是一种喜悦、幸福的状态。&&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回向的意义是在于将善举的意义真正地提纯,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而做才重要。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难免的在善举背后的动机里带有自我的成分。只要是不是最纯粹的付出,爱的能量对我们自己内心的滋养就不够充分。因此在每一次的付出之后,在自己的心中将这份付出的功德回向就让这个付出的行为在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纯粹的过程。回向的过程分三个过程:1、回向给自己的列祖列宗与亲眷家属,感谢他们的接纳与哺育之恩。2、回向给所有的冤亲债主,愿他们收到这份爱,早日获平安喜乐。3、回向给天下苍生,愿所有的生命各得其所,获福祉、永安乐。点击页面底部的“阅读全文”进入爱无界3g页面或者直接键入:http://aiwujie.org您的每次转发都可能点亮千万人的生命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
做功德善事,为什么都要回向?
&&作者: &丨&&& 15:17:01丨&&&来源:未知&
1佛法里面对于回向非常重视,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破执着,你就晓得这个很重要!2 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布施的功德,一生当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业,都回向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3 “上报四重恩”是回向给我们有恩德的人,“下济三途苦”是回向给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4 常念三宝恩、常念众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国家恩,这是我们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5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会 越积越厚,我们常讲积功累德,这是累德。6 这个“下济三途苦”,是叫我们看现代的人,造了这个业因,但还没有堕落下去的,我们可以帮他忙;已经堕下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没法子了。7 回向偈我们天天都念,从哪里下手?要怎么做法?上报四重恩就要从“孝亲尊师”这里做起,下济三途苦就要从“慈心不杀”做起。8 做的善事统统回向,就是还无量劫来一切众生的债。9 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给一切众生,这叫回向。10 不回向,你所修的福报、功德是有范围的、有限的。11 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变成无限的。12 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则功德无量。13 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养功德才能圆满。14 我们修行,不是为自己修,而是为众生修;只要有这个心,就是回向。15 我们以智慧善巧方便将佛法传播,推荐给一切大众;这样去做,做了不求人间任何的福报,只有一个目标,早脱六道,早证菩提。这叫回向。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若是没有回向,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费了。& & 做功德首先有发心,中间有正行,最后有回向。发心就像头一样;正行就像身体、心脏、生命一样;回向就像脚一样。就像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这个人要有头、有脚、有身体才能到达。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的时候也是一样。不管是为了得到人天的福报、罗汉的果位,还是想成佛,都要有回向的双脚。否则,在通往成就的路上一步也走不了,你所做的功德不能成为你得到这些福报和果位的因缘。& & 回向可以保护我们的功德和善根。若是不回向的话,在相续中突然生起嗔恨心或者产生邪见,这个功德就会消失。我们的阿赖耶识是一个大银行,它是法界银行,法界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把自己的善根、福德、功德存在这个银行里。善根、福德、功德回向以后,就不会受到嗔恨心、邪见的损害。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些非常重要。& & 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利润特别大,每分钟都在增长,而且是无穷无尽的。留在自己的手里,它不仅不会增长,没有利润,还不安全。善根福德的果报也是,若是没有回向的话,享受一、两次就会消尽。就像钱在自己手里,花掉了就没有了一样。如果存上了,这个果报我们享受无数次也不会穷尽,直至菩提,直至成佛。& & 回,就是回转;向,就是归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回向的对境。回向时的心量越大越好。普贤菩萨作回向的时候,把善根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众生无边,我们学习普贤菩萨,把功德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这样我们所作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有的人不敢回向,怕功德没有了。不是这样的。你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会更多、更圆满。
我要分享:
&&佛学知识相关阅读 &更多
&& && && && &&
&&佛学知识最新文章
&&敬请关注【中佛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广结善缘,共修功德,发菩提心,与众多佛友一起学佛修行
&&TOP10&&热门佛学知识推荐
热门佛学知识排行榜
1 2 3 4 5 6 7 8 9 10
&&精彩佛学知识推荐
  虽然,老和尚在云居山时没有坐禅入定七八天之久,但他经常一坐就一整天不动,有时从夜里十二点左右开始坐,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起坐,所以他老人家的境界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知道的。  我们曾经请问老和尚:“听说证了道的人就是圣人,是吗?”  他说:“是呀!”  我说:“那就是证到初果罗汉(编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合称四果,初果罗汉即须陀洹)的人是不是?”  “初果,是呀!”他又说,“实际上初果很不
好多人强大的想象力,都用在了自戕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稍加勾连,就能安排在自己身上。那边还没风声鹤唳呢,这边早已四面楚歌。就这样,在近乎扭曲的想象力中,完成自戕,又在自戕中,进一步壮大着自我想象力的扭曲。一个人把自己交给痛苦比交给快乐更容易一些。譬如,听别人讲话,听到最后,耳朵里只会记住两类话:最愿意听的和最不愿意听的。然后,喜欢听的未必化成快乐,但不喜欢听的一定化成了痛苦,其他的都化成了风。风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是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并使之坚固光明。若无诚敬在内,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也是刻板无光,难增智慧功德。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敬至极,“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佛经所说之功德,而其所得亦已难以思议。” 其中道理奥妙,正如“能礼所礼性空寂
&& && && && && && && && && && &&
&&寺庙入驻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QQ:
&&联系电话:
敬请关注【中佛网】公众号
&&非赢利性、公益慈善性的佛教文化传媒机构&&包含:佛学网站,佛学微信,佛学APP【天天佛】手机应用
&&投稿邮箱:&&QQ:914865&&微信:zhongfowang&&手机:
&&Copyright (C) 2016.中佛网佛学网 主办单位:洛阳市历史文化保护协会 北京博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 豫ICP备号-1
Powered by OpenSN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生怎样回向功德最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