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干部档案造假处理原则可不可以造假

档案造假可能丢“官帽”---深圳侨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04版:新闻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导读
第A02 : 要闻
第A03 : 聚焦深圳市“两会”
第A04 : 新闻
第A05 : 张灯结彩迎新春
第A06 : 龙岗民声
第A07 : 坪山新闻
第A08 : 专题
第A09 : 安全周刊
第A10 : 卫生计生周刊
第A11 : 综合
第A12 : 大鹏新闻
档案造假可能丢“官帽”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67条规定,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清风君说:日起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不准涂改干部档案,或者在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方面弄虚作假”。此外,《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涂改、伪造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党员干部不如实填报档案资料看似“小问题”,实则是对党纪国法的漠视,是对党和组织的不忠诚。新修订的“条例”增加对“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的条款,突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大对违纪“小问题”的查处力度,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案例:2015年7月,中央纪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成员栗智严重违纪问题的通报指出,栗智存在严重违反纪律,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的行为。2015年9月,江西省抚州市纪委通报:广昌县环保局原局长刘赟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填报个人出生年份,欺瞒组织,同时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给予刘赟开除党籍和行政撤职处分,降为科员。
〖友情链接〗& &&干部档案造假存潜规则&年龄能改小材料可洗白
&&&&来源:&&&&
原标题:干部档案造假存潜规则 年龄能改小材料可洗白  干部档案造假存潜规则 年龄能改小材料可洗白   据新华社电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   记者采访发现,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背景材料整体“洗白”,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河北处理了11名身份造假的干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通报称,对涉嫌档案造假骗官的1名处级干部进行立案调查。据知情人士说,广西通报的这名涉嫌造假干部是从外省调入的。之前,这名干部仅为副科级,通过年龄、履历造假“洗档案”后,一跃成为正处级干部调到广西任职。   近年来,各地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屡被曝光,被群众调侃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   湖南省一位基层干部表示,档案造假在当地并不鲜见,只要将公安户籍和人事档案部门疏通好,涂改年龄等信息并非难事。有的干部甚至能将档案涂改“年轻10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涂改、伪造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更改内容   1.改“三龄”:年龄、工龄和党龄   2014年被中组部通报的山西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黄梅芳,其父经人介绍,进入稷山县委组织部干部档案管理室,将黄梅芳出生日期从1972年4月涂改为1975年4月,并撤换了其入团申请书,“一改年轻三岁”。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说,形形色色的档案造假中,修改年龄、工龄和党龄最为常见。干部选拔任用、领导退居二线都有具体年龄限制,很多干部为争取提拔、延长任期,往往不择手段将年龄改小,以至于出现部分干部的履历推算结果显示,读初中时就已参加工作计算工龄等怪象。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伪造档案涉嫌犯罪岂能清退了事-中国青年报
02版:青年话题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伪造档案涉嫌犯罪岂能清退了事
中国青年报
&&&&湖南江永县政府17日证实,网上举报反映的该县个别领导子女亲属在本地和异地调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属实,决定对黄某、聂某等7名未经招聘程序违规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工予以清退。(新华社11月18日)&&&&伪造档案,以虚假的“调动工作”安置子女,造假获取事业编制,并非简单的“违规行为”。档案既是伪造的,“工作简历”也子虚乌有,何来“异地调动”之说?伪造国家事业单位工作档案,已经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印章罪。&&&&曾有一位北漂母亲为了女儿能在北京上小学,在大街上买假公章被批捕。江永县官员为了让子女进入体制,伪造档案,被认定为“异地调动中存在违规行为”。二者行为均属造假,为何一个是犯罪,一个是违规?即便是违规,也应该被追究相关责任,但江永县对造假官员的问责却只字未提,仅仅“清退7名未经招聘程序的事业单位职工”。&&&&或许,背后的问题不那么简单。笔者不明白的是,涉伪造档案的官员有6名之多,还能说是“个别”?而据该县交通局原副局长熊国剑透露,县领导为子女安排工作的,远不止网帖举报的6人。这个县能称得上“县领导”的,应该不会太多吧,如果大家都不干净,都是当事人,让他们自己处理自己,岂不是难为人?&&&&在一些基层政府,出现既是违法者又是执法者的问题,进而违法不究,按说也不奇怪。只是,这个已经彻底穿帮了的官员集体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的恶劣事件,如何能在时下的反腐浪潮中“软着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红船观澜)
档案都造假&还能信你啥
日08:16&&&来源:
  在一次地方组织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一个案例,有一名即将提拔的干部,在档案审查阶段发现其档案改动竟达12次、涉及20多个方面。经有关部门核实,档案多处存疑,最终这名干部未能提拔。
  近年来,涂改档案现象在全国多地发生。按理说,档案在档案室由专人管理,并有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监督,一般人还真改不了。改档案者大多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人,通过“特殊渠道”“改造”档案。2013年因改档案被查处的山西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原秘书长王红英,曾请托时任太原市商贸委员会组织部长王秋兰为其改档案,将出生日期改小两岁。后经查实,王红英被取消公务员身份,撤销职务。王秋兰亦被留党察看一年,撤销行政职务。本想改一改多干两年的王红英,在严格的党纪面前变成了没得干。
  现实生活中,也存在领导干部下面的人为了巴结领导,主动“帮助”领导改档案。甚至存在所谓的“官爸爸”为让孩子平步青云,打起了帮孩子改档案的歪主意。山西运城市经济开发区原副主任黄梅芳,因档案造假被处分,就是因其父亲黄长泉任稷山县财政局长期间,打通县委组织部的关系帮她改的。这一改,到底对孩子是疼爱还是伤害,显而易见。
  改档案的目的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虚假伪造身份,混进公务员队伍,谋求一官半职;贪恋权力和职位,改小年龄,可以延期退休;改漂亮履历,让自己的人生过程更加“光辉”,以期获得更好的政治台阶;改大年龄,提前退休,领钱不干事……不管是哪种情况,档案管理中的这些乱象,性质上都是严重的造假行为。
  诚信是当干部的底线要求,也是从政的基本准则。私改档案,是干部的失信行为,想的是小我小家,谋取是一己私利。一名对自己的年龄、履历等档案内容都弄虚作假的干部,如何能保证其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怎能承担一地、一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改档案对自己是有利了,可是却扰乱了党的组织人事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更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危害不容小觑。
  防治改档案现象,整治失信行为,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方面,加大对拟选任干部的档案审查力度,严以核实。特别是对后备干部的档案,要重点抽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敲山震虎;另一方面,不妨有步骤地开展对全体干部进行档案重点排查,在核实的基础上完善干部信息系统,干部的信用指数如何,当纳入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坐标系”。同时,将干部的档案管理权限上移,切断同层次易发改档案的途径,让那些妄图改档案者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成一事,从制度上堵住改档案的漏洞。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多次针对组织人事工作的专项整改行动,严格档案管理工作便是其一。只有对档案出现涂改现象的干部一律严肃查处,才能让那些妄图改档案的官员不敢改,也改不了,才能立威于官、立信于民,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人民日报 》( 日 17 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档案都造假 还能信你啥_中原评论_胡辣汤评论
档案都造假 还能信你啥
&&&&诚信是干部底线要求,是从政基本准则。改档案,想的是小我小家,谋取一己私利。对档案都弄虚作假的干部,如何保证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怎能承担一地、一部门发展重担?只有严肃查处,让官员不敢改,也改不了,立威于官、立信于民,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廉洁铁西 :#微评#【档案都造假 还能信你啥】诚信是干部底线要求,是从政基本准则。改档案,想的是小我小家,谋取一己私利。对档案都弄虚作假的干部,如何保证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怎能承担一地、一部门发展重担?只有严肃查处,让官员不敢改,也改不了,立威于官、立信于民,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部档案造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