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巨货的儿女分别叫啥孙子有几个

鲁泰式接班:儿子掌权孙子控股_中稀金属
当前位置: >
鲁泰式接班:儿子掌权孙子控股
标签:经济数据
浏览:58次
  鲁泰A开创人刘石祯又一次不按常理出牌:将公司经管权交给儿子,将股权交给孙子。这一罕有行为,再次引爆了市场对家族企业担当权的关心。
  事务:股份传孙不传子
  10月12日,鲁泰A通知布告称,淄博鲁诚投资人刘石祯已将其持有的淄博鲁诚21%的股权即1328.46万元出资让渡给刘德铭,股权让渡后,刘石祯不再持有淄博鲁诚的股权。淄博鲁诚持有上市公司 15.21%的股份,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以刘石祯为上市公司现实掌握人,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947.43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19%。
  通知布告同时披露,刘子斌为刘石祯之子、刘德铭之父,持有上市公司0.02%股权(即鲁泰A股份148290股)和淄博鲁诚4%权益未发生转变。由于刘子斌与刘德铭为父子联系,且刘子斌今朝担负鲁泰纺织董事长、总司理,刘子斌与刘德铭已签署《分歧步履和谈》,为分歧步履人。本次权益变更后,刘子斌与刘德铭成为公司现实掌握人。 &
  据领会,刘德铭诞生于1990年,现年26岁,在淄博鲁诚任务,但并未担负董事长或总司理职务,也未在上市公司任职,淄博鲁诚的董事长今朝仍为刘石祯。刘子斌1965年诞生,现年51岁,持有鲁泰A 0.02%的股权和淄博鲁诚4%的权益。
  76岁的刘石祯出于什么企图做出这样的放置,让市场很是隐晦。
  追访:经管权交给儿子
  刘石祯1940年诞生,最初处置煤炭业,跨界到纺织业后动手很快。1987年,刘石祯到鲁泰纺织前身淄博第七棉纺厂担负厂长,1993年10月以来一向担负鲁泰董事长职务,2000年鞭策公司完成A股上市。在他率领下,鲁泰A已生长为一家集纺纱、漂染、织布、后清算及制衣于一体的纺织企业,是世界最大的色织布临盆基地,主导产物为衬衣用色织布面料和衬衣,产物80%以上出口,市场笼盖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域,出口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的18%。近两年,鲁泰A拉开了全球化产能结构的序幕,在缅甸、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睁开投资,产能已进入释放期。
  刘石祯一向不按套路出牌,自称从不观赏同业工场,怕被带坏;公司也没有拟定厚厚的规章制度,而是沿用十多年前薄薄的员工手册。去年刘石祯75岁,才将鲁泰纺织董事长、总司理之位交给儿子刘子斌。
  往年上半年,鲁泰A完成停业收入28.31亿元,停业成本4.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成本3.4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成本3.33亿元,别离比上年同期下落3.76%、增加2.87%、0.03%、7.98%。半年报显现,公司全工业链的分析经管才能、研发才能、手艺堆集及国际化结构组成公司的焦点合作力,陈述期未发生转变。
  趋向:家族第三代走上前台
  家族企业成心让第三代接班,在A股上市公司中并不是孤例。2007年美锦动力的姚锦龙出任董事长,等于标志性的事务。
  美锦动力是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历经姚巨货(姚锦龙的爷爷)、姚俊良(姚锦龙的父亲)两代人的腾跃式成长,到姚锦龙接班时,美锦动力已成长成为太原市最大的民营企业。在2007年胡润富豪榜上,其家族以66.9亿元身价排在第81名。据美锦动力官网引见,往年42岁的姚锦龙本科结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以后就读于美国任斯里尔理工大学金融学,具有南开大学EMBA学位,历任山西美锦煤炭气化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司理、美锦动力团体有限公司副总裁、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司理、山西美锦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司理,2007年出任山西美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司理。
  A股第一例交接班发生在传化股份。2000年,时年39岁的徐冠巨从父亲徐传化手中接过了传化团体的董事长职务。2004年,徐冠巨鞭策传化股份成功上市。尔后几年,陆续有兰州黄河的杨世江、三花股份的张亚波等人成功接班。
  而大规模的接班潮泛起在2007年以后。2007年,有隆基机械、帝龙新材等9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职位,被传给了第二代;2011年,则有西王食物的王棣、熏风股份的杨子善等11人成为新一代掌门人。2014年10月,27岁的阮静波被选为闰土股份的董事长,她也是那时两市最年老的董事长。
  比来一路有影响的事务,则是新进展迎来“刘畅时期”。往年5月底,新进展宣布通知布告称,前新进展六和联席董事长兼首席履行官陈春花正式加入公司。这意味着,新进展六和正式迎来“刘畅时期”。作为刘永好的长女,1980年诞生的刘畅是接班之路走得最顺畅的一位。2011年11月,新进展宣布通知布告称,刘畅以非自力董事身份进入新进展董事会。2013年,刘永好决议离任新进展六和董事长,由刘畅担负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刘永好还请来了有名企业文化与计谋专家陈春花担负联席董事长兼首席履行官,封闭了为期3年的“双董事长制”。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本文链接:
★★★小编: 整理文章,欢迎大家转载 ★★★
相关文章阅读姚巨货:为民大“挥霍”
&&&&&&&&&&&&&&&&&&&&&&&&&&&&&&&&&&&&美锦集团创始人:姚巨货
& 序曲:听老姚讲“钱经”
“水有源,树有根。我为什么能办了企业,挣了点钱?乡亲们说我一是有能耐,二是人缘好。有人缘还说得过去,要说有能耐,那改革开放前我姚巨货就没能耐,改革开放后就有了能耐?能说得过去吗?我现在成了一个有点影响的企业家,还不就是靠了党的好政策,靠了政府的全力扶持,靠了乡亲们的多方帮助,才有了今天。我家祖祖辈辈是穷苦农民,过去缺吃少穿,想帮乡亲们也没这个能耐呀!现如今好了,有点钱了,我是铁了心,这下半辈子就是要一心一意为乡里乡亲脱贫致富多多出力,为咱们这个好社会多多奉献!”
这是12年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山西美锦集团董事局主席姚巨货对全家人的一次内心倾诉。那是一个星期天,儿子、女儿、小孙孙、小外甥都有空回家来看看老姚,平时儿子、女儿有自己的工作,孙孙、外甥有的上学,有的在幼儿园,加上老姚一天到晚外出忙企业,全家人很难聚在一块儿吃顿饭,说说话,趁着这个全家团聚的日子,当时已是65岁的老姚把自己思谋好久的打算和想法,敞开心胸给儿孙们讲开了:“我总琢磨,人要把钱看淡些,钱这东西实在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正如老辈子人说,钱从哪儿来,最后还要回到哪儿去。咱们家是有点钱,但这钱是社会的,我只不过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暂时掌管一下吧,说透了,我也是个‘过路财神’。”说到这儿,老姚嗬嗬地笑了,接着,他严肃地说:“今天,你们都在,我要给全家人讲清楚,你们听好了。我可以把企业托付给儿女们去继续干,希望你们比我干得更好,以后更有条件给群众办好事;我也要给孙孙、外甥们留足了上学和生活的钱,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才,自食其力。其余的嘛,我要拿出来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乡亲们,让乡里乡亲都过上好光景,让咱们这个好社会更加安安稳稳,和和美美……”
老姚要为社会,要为群众,开始大“挥霍”了!&
&&第一大“挥霍”:花了7亿多不赚一分钱
在姚巨货的家乡——山西清徐县,有这样一件令人称奇的事儿:早在12年前,县城及城郊的10万多市民和农民的家里,就用上了煤气做饭,并且家家户户都有了暖气御冬,这种情况在全国所有县城里恐怕也是不多的;更奇怪的是,市民和农民使用煤气做饭和采用暖气过冬是不用掏钱的,一律免费,这种现象在世界上恐怕也是少见的。
在清徐,家住县城和近郊的市民和农民,早晨起床,中午做饭,晚上回家,只要轻轻一拧,“啪”的一声,煤气灶就吐出了蔚蓝色火苗,不一会儿就能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或者沏上一杯清香的茶水;而寒冬腊月天打外面进了常供暖气的家,屋里像春天般温暖,阳台上摆着的盆花四季开放,客厅里挂着的鸟笼整日鸣唱,人们真是暖在身上,笑在眉梢。
这种舒心日子是从1996年开始的,至今已有12年了。如今清徐人已习以为常,不把这样的幸福生活当回事儿,特别是12年后出生的一帮少男少女,他们好像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人们啊,请不要忘记这样的生活是谁给他们带来的?他们应该记得老姚。
姚巨货的家乡叫仁义村。年前,当记者见到老姚的时候,正碰上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到村卫生所打针去。老姚面色红润,嗓音洪亮,见了村里大人小孩都打招呼,大伙都围着他有说有笑。但毕竟老姚已是76岁的人了,虽身骨硬朗,精神矍铄,可腿脚有病,不能多走路。当问起他为群众通煤气、安暖气却不向家户要一分钱这件大义举的事情时,老姚呵呵地笑着说:“嗨!你们咋还记着这件老事儿?我早忘啦。你们不要记这事儿,要记就记住邓小平,记住党中央,没有党的好政策,能有咱穷农民的今天!”
90年代中期清徐县还没有煤气、暖气,家家门前都有“三堆”(烧煤、烧土、灰渣),户户屋里都有烟冒,市民和农民都是烧煤做饭、取暖,好些贫困人家没钱买煤,一年四季就是烧庄稼秸秆。老姚从1994年开始为县城居民免费铺设煤气、暖气管道,1996年正式免费供应煤气、暖气。刚开始是老姚决定向县城免费供暖3年,也就是从1999年开始收费。为这事,县委书记和县长出于大局和政策方面的考虑,毕竟全国也没有这样的先例,曾多次劝老姚要慎重考虑,不能影响了他的企业的发展。老姚说,领导放心,我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给群众办成这件实事。后来随着老姚的事业不断壮大,他决定不向人们收取煤气和暖气费,12年过去了,直到今日也没有向县城居民和城郊农民收取一分钱。
当我们坐出租车从县城出发到仁义村时,司机听说是要找老姚,一路上就忍不住说起老姚给群众办好事的故事,从帮助县城修路到免费供暖,从帮助困难邻里到帮助失学的孩子,从帮助村里的老人到帮助城市里的下岗职工,一桩桩,一件件,如说家珍,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县政府有关部门特地为老姚算了一笔“总帐”:清徐县有30万口人,县城是10万人多人。就按10万人口计算,老姚实实在在是每年免费供应纯净煤气5000万立方米,采暖蒸汽7.2万吨,热能33万吉焦,总价值6100万元,12年就是7·22亿!这还不算基建时购买有关设备以及铺设煤气和送暖管道所投入的一批巨大的资金。请看,老姚为民办实事真真是够“挥霍”的了!
老姚给群众办实事是如此“挥霍”,可对自己和家人却是格外节俭。就为这,村里人都笑称他“抠门”。老姚听了又哈哈大笑说:“祖祖辈辈穷惯了,咱到几时也学不会大手大脚那一套呀!”他家的住房和院落很普通,与村里家户毫无特别之处。进得家,室内很俭朴,一如普通的农家,令人更感到吃惊的是,老姚的卧室里竟然还砌着一盘土炕,天冷了仍是用煤烧炕。房间仍是20多年前群众自发制做的土暖气,做饭用的还是煤火,家里没通煤气。
老姚呀老姚,你不能这样节俭啊!你给10多万市民和农民通了暖气,送了煤气,让群众享受到了现代生活的幸福,然而,你和家人却是如此过法,一个身价百亿的富翁竟然是如此生活着啊!
我们去的时候正赶上老姚在吃午饭,看到的饭菜也是很普通的饭菜,主食就是山西人常吃的面,菜也就是简单的两个素菜,当然还有山西人的最爱——老陈醋。这样的饭菜在山西的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都能见到。
此时此刻,记者深受感动,禁不住说,老姚,您年纪大了,可要吃好啊!老姚呵呵地笑笑说:“人活一世,你不就长着一张嘴巴么,放开了吃,一日三餐你能吃多少?你不就有着一个身板么,放展了睡,白日黑夜你也只能睡一张床。人不要太贪,不能老没满足啊!好吃不如家常饭,好睡不如热炕头,那些高档饭菜,我吃不惯,那些豪华沙发床,我睡的不舒坦。”&
&&第二大“挥霍”:投资上千万 为建一小学
漂亮整齐的群楼,花木葳蕤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正规的课桌,温馨明亮的学生宿舍。电教室、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一应俱全。这就是号称太原“全市小学最佳校园”的清徐县仁义村寄宿制小学校。
仁义村寄宿制小学坐落在仁义村旁边,2006年动工修建,共有30多个教室,可容纳1000名学生上学,还设有学前幼儿班。2008年“六一”儿童节这天,新学校落成典礼热热闹闹举行,仁义村以及周围村子的孩子们欢欢喜喜地走进新教室。
记者刚走进校园,正碰上一位家长在送他上学前班的孩子到校,他见到我们就说,“听说话,你们是外地人,看看俺们这所学校,怎么样,够漂亮吧!说句实话,我上大学也没住过这么好的宿舍,没坐过这么好的教室啊!”
建设仁义村寄宿制小学又是老姚的一大“挥霍”。老姚从2006年投资千万元左右开始修建学校。这当儿,正赶上孩子们在进行课外活动。
记者问:小朋友,你们感觉现在的教室好吗?
学生答:好,太好啦!宽敞明亮的教室,乌黑的大黑板,崭新的桌凳,还有大窗户和窗帘。
记者问:你们知道这所小学是谁建的吗?
学生答:当然知道啦,是姚爷爷建的。
记者问:姚爷爷为你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你们将来怎么报答姚爷爷啊?
学生答: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考取北大、清华,让姚爷爷高兴。
简短的课间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一些孩子还为自己没有接受采访而感到不高兴,听到上课铃声响起,他们带着一丝不情愿的表情都自觉地跑进了教学搂,还不时地回头朝我们喊:“叔叔再见!”
一位刚上完课的老师听说要采访他关于老姚建学校的事情,连满手的粉笔末都没顾上洗就向我们说了起来:我在仁义小学教了很多年的书,老姚很早就开始资助学校了,以前是为学校购置教学用品和安装保暖设备,几乎年年都有。现在居然为学校盖起了具有现代化的新校舍,置办了一系列最新的教学设备。老姚就给我们教师们讲过:“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可要靠你们老师了,他们是咱们国家的希望,大家一定要教好!作为一个长辈,我就拜托你们啦!我没念过几年书,肚里墨水不多,不能教孩子们,但我可以搞搞后勤,你们尽管提,需要购置什么就给我说一声,我保证派人去买,咱们的学校,不建是不建,要建就要建好,起码要保证它15年不落后,现在这个社会什么都比不上人才珍贵,要出人才,就得有培养人才的好场所,这好比要长好庄稼就得有肥沃的土地,是一个理儿。为了长见识,校长可以带老师们出去看一看,看看太原的学校是怎么建设的,还要走出娘子关,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取取经,看看人家的校舍是怎么盖的,教室是怎么建的,教学设备什么最先进,还要建好文体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学习好,身体好,全面发展。反正我就这么一句话,我们要建的新学校,要高标准,高质量,最先进,你们不要怕花钱多,更不要省钱,钱用到正经地方就不能省,教育是大事,党重视,国家重视,咱们怎能不重视!你们放心好了,需要多少钱,我老姚出!”
这一番话,说得我们每个教师心里热乎乎的,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这是一位有责任感有爱心又有名望的企业家真诚的嘱托啊!
还有几位老师向我们介绍老姚为了建设学校常常亲自来到施工现场,由于老姚腿脚有病走路不便,还要扶着轮椅常来,到工地看看施工质量,问问施工进度,让别人架着他上楼,仔细检查每个教室和学生宿舍的设置情况。他常给负责施工的人说:“孩子们是咱们社会的未来,学校是百年大计的事情,在质量上要钉是钉,铆是铆,可含糊不得,孩子不知道,但咱们大人要知道,咱们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和生活的好场所,这比啥都重要哩!”
村里人都知道,老姚家教甚严,特别是管教家人和孩子们以及本家亲戚,近乎达到苛刻的地步。老姚膝下有五男一女,一个个都艰苦朴素,禀赋爱心。在家里,常常是老大穿旧的衣服替下来老姚再穿,老二穿旧的衣服替下来老三再穿。记得前几年的一个冬天,一天下午老姚外出办事回村,村里人一看他就打趣地说:“呵吆!老姚你可阔气了,穿了一件新羽绒衣,多少钱买的?一定是高档货了。”老姚知道大家是在逗他,就呵呵地笑笑说:“我就知道你们在说笑我,老大穿了三年了,你们不是没见过,人家小的不能穿了,我就穿上了,咋的,虽然旧了点儿,也没破,挺暖和的,要是搁到20年前,咱们谁见过羽绒衣!”大伙乐了,说:“老姚呀老姚,不是我们说你,你也有一把年纪了,可不能老抠自己呀!”老姚常年累月就穿的是布鞋,衣服基本不买,都是穿孩子们穿过的,而孩子们也和他一个样。
有一年放暑假,几个孙孙上爷爷家来住,老姚带他们到街上玩儿,天热,孩子们想吃冰糕,向爷爷要钱买,说要吃伊利的巧克力脆皮冰糕,爷爷就问:“多少钱一个?”孙孙们说是一块两毛钱,老姚吃了一惊:“这么贵,能买二斤盐哩!不是有卖五毛钱的冰糕吗,水多,解渴,一人两个,怎么样?”孙孙们不乐意,和老姚讨价还价开了,说好爷爷,我们一人就吃一个伊利冰糕还不成吗?一旁的邻里们看见这一情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姚呀,你看孙孙们多乖,你就给孩子们买几根伊利吧,那能费几个钱?不就是盖学校用的一把钉子的钱么!你听老姚怎么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投资盖学校是为了大家,为了国家,这是大事;给孙孙买零食,这是家事,是小事。这可要分清楚的。不是我老姚没钱买,是不能太娇惯孩子,人常说,娇养的娃娃没下场呀!”
&&第三大“挥霍”:斥资上亿元,只为新农村
“我结婚就在这栋楼里举行!”仁义村的几个年轻小伙子和姑娘们指指点点地仰头看着眼前的一排排橘黄色小楼,一片欢声笑语。
清徐县城西部边山,紫林路边坐落着一个村庄,这就是驰名全国的新农村典型——仁义新村。仁义新村位于新修的太祁高速公路仁义大桥下面。
金色10月,暖阳高照。当你走进仁义新村,但见一排排5层小楼拨地而起,机器轰鸣,车辆川流不息,建筑工人正在硬化路面,修建花园。远远望去,仁义新村俨然是一个颇具雏形的现代化城市小区。
这又是老姚的又一大手笔、大“挥霍”!
“三中全会就是好,看来汽车还得跑!”80年代初,姚巨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好政策鼓舞下,搞起了跑运输活儿,靠自己和六个子女没明没夜,风霜雪雨的苦拼苦受,终于跨进了“先富起来一部分人”的行列。接着,老姚办起了企业,并且越来越壮大,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
先富起来的老姚始终牢记邓小平的话: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日,胡锦陶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阳春三月,老姚以一个仁义村老支部书记的名义给村民和部分企业工作者兴奋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胡锦涛总书记放话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眼看着我们农民的幸福日子更有奔头了。我们要带好这个头,先在仁义村建个新农村样板,然后,我再在其他地方建。”很快,老姚迅速拿出雄厚资金,仁义新村建设热热火火上马了。
在仁义新村的对面就是仁义老村,一排排低矮的平房杂乱地堆砌在狭小的村落里,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泥土街,依稀印满了庄户人穷困的心酸和艰辛劳作的足迹。这就是老姚家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
由南向北放眼望去,左边是仁义老村,右边是仁义新村,感觉走在了农村与城市的中间。开始规划新村建设的时候,老姚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揉着眼睛,有点动情地说:“我实
在是留恋咱们的老村,可咱们不能给下辈人再留下这么一个破旧的住地了,咱们受过苦,莫非还要让后来人再受苦吗?不能啊,可不能啊!新村建好,旧村就可以有940户搬迁进去。旧村的人搬迁进去后,旧村也要拆,再建设新村的二期工程。”
让一家一户分别搬进五层小楼的新村,老姚还不满意,“村民不只要住进新村,还要富起来,这样才是不枉我们的村名‘仁义’两个字。”他对仁义新村还有新的规划,就是“二一七三”工程——
“二”:对仁义新村南北两架山百龙山和磨盘山进行绿化美化,成为一大景观。
“一”:治理一条白石河。建起一条几百米长的顺水坝,河中修三条拦水坝,可造地200亩,把文源路和高速公路占了的地补回来。
“七”:七项建设项目:
免费进行仁义新村农家网的改造,不向群众摊一分钱。
打深层井七眼,保证农田用水,大旱也要丰收,同时保证生活用水,农村可以像城市一样喝上自来水。
新建和扩建学校,业已竣工。葡萄园公园建设,总投资已达300万元,预计将来成为仁义村的龙头企业。
开发葡萄园小区,总投资2000万元,用于硬件和软件建设,建成上档次、上规模的吃住、旅游、购物、文化、贸易等多功能商贸区,要安置2000左右的人员就业。葡萄园示范园建设,计划搞成能代表国际水平的优种葡萄种植示范园。街道花园化建设,仁义村里的道路都要硬化两旁都有绿树和花池。
“三”:村办企业三件事
办好煤矿、酒厂、醋厂,安排130名村民就业。
建生产煤气设施和陶瓷厂,使100名村民就业。
创办汽车运输和商业服务网点,安排劳动力200名。
有关人员详细给老姚算了一笔账:综合建设新农村的各个项目,总投资为1亿多元。
老姚笑着点点头:“我估摸也得这么多。”
&&第四大“挥霍”:建设农村新文化花钱再多也不怕&&&
“走,去吼两嗓子去!”这是仁义村及其附近的农民空闲时常说的一句话。
在仁义村,有一座两层楼日夜传出悠扬悦耳的胡琴声、板鼓声和动听的晋剧唱腔,给村里增添了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大楼外面挂着一个牌匾:太原贯中艺术团。这就是老姚创办的闻名遐迩的民办晋剧团。《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祖籍是山西清徐县,老姚就把剧团起了这个名儿。你可别小瞧这是一个村办剧团,从编导人员到演员队伍到文武场的器乐演奏人员,其阵营敢比省市晋剧院!兼职演员中就有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田桂兰,主要演员有武文丽、杨志爱等21人,其中国家二级演员就占4名。
1996年3月,清徐县晋剧团出于多种因素很难维持下去,逐步走向解体,没水鱼难活,演职人员为生活只好各奔东西,剧团就成了只有牌子、戳子、房子的空壳单位。为这件事,县政府十分着急,但财力不足,也没好的办法。老姚不忍心让传统艺术就这么衰落下去,也为了帮县里排难解忧,于是斥资几百万创办了太原贯中艺术团,走出了一条民办剧团的新路,既弘扬了传统艺术,又使剧团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民营剧团的诞生。
太原贯中艺术团成立后,开始为全省农村免费演出,同时还接一些商业性的演出,商业演出的费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用途:一方面为了增加演职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剧团增加人员和设备。采取这样“两条腿”走路的方向,贯中艺术团很快发展壮大起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贯中艺术团大楼实际上是仁义村以及方圆几十里地乡镇和农村的一个俱乐部,是农村的一个文化娱乐广场,它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幅射力很是强大。太原和晋中的乡村里,很多人都是晋剧迷。一年四季,特别是夏日晚上,或是农闲日子,仁义村都唱戏或者开展各种文娱和体育活动,村民们一到晚上,把饭碗撂下,骑摩托的,蹬自行车的,男男女女纷纷朝仁义村奔去,爱看戏的你就到台下坐着看去,爱唱歌你就到卡拉OK厅听吼去,爱打乒乓球的你就到乒乓球室出汗去,爱打篮球的你就到篮球场蹦达去,这时候整个仁义村简直像赶会,在明亮的灯光下,大人小孩那个乐呀,真是乐翻天了。
此时此刻,咱们的老姚在做什么呢?老姚一不会打麻将,二不会玩扑克,就会苦干事,干苦事,为群众办好事,没什么爱好,他惟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听晋剧。老姚有时候也亲自披挂上阵,唱上一段,和村里的老哥几个乐呵乐呵。从成立到现在,贯中艺术团的会客室挂满了锦旗,上面写满赞誉的词儿:“送戏到农村,服务到三农”,“戏有高雅,台无俗情”,“演技精巧,风格高雅”……这一面面锦旗道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是老百姓对艺术团的肯定,是社会对艺术团的认可。
“以前我们农闲的时候,没什么事做,就老爱几个人打麻将,虽然输赢都很小,但有时候也会引起家庭矛盾。”一位村民说道,“再说打麻将虽说是为了消磨时间,但长时间坐着,感觉很累,对身体不好,现在听听戏,还能跟着唱上几句,生活丰富了,谁还愿意打麻将呀!”
可也怪,自从仁义村以贯中艺术团为龙头的文化广场兴办起来后,时间长了,人们往往在戏台下就找不见他了,台上晋剧开演的锣鼓梆子打得响彻夜空,老姚还不见来看戏,开初,大伙以为他出外忙工作还没回村,也没在意。
后来,老姚的行踪让一帮小青年们给“抓”着了。他们几次因回村晚才发现:每当仁义村开戏了的时候,老姚就出来站到村口。他戴着一顶遮阳帽,穿着一件白汗衫,赤脚穿一双布鞋,一直站着,迎接周围村镇村民们,他呵呵地笑着,一会儿给这群人说:“大家快进村呀,戏开了,是王爱爱登台演的。”一会儿又给那群人说“你们还瞎磨蹭个啥,好戏哩,开场了,快进去吧,误啦!”看来,他比人家都着急。
&&&&&这帮小青年呼隆一下围上去,朝老姚打趣地说:“姚爷,怪不得好几天不见你在台下看戏,原来你是在村口当迎宾员啊!”老姚热得头上冒汗,说:“给你姚爷一瓶矿泉水,我喝几口,歇一歇,给人家说话多了,嘴干。”“姚爷你少等!”一个小伙子马上朝小卖部跑去。其余的小青年对老姚说:“你给我们说一说,这事我们干就行了,你去坐着看戏呀,你怎么能这么长时间老站在村口呢?”
你听老姚怎么说:“我一看到周围村的乡亲们来看戏,我就高兴,人来得越多,我就越发高兴,比我看戏还高兴哩!”
& 第五大“挥霍”:拿出上千万修路为大家&&&
在清徐县,若问哪两条路最漂亮也最出名?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说出文源路和美锦大道。再要问这两条大路是谁修的?几乎所有人也都会说是县政府。
但是,还有一个人为这两条路“挥霍”了上千万元!这人是谁呢?姚巨货!就像钱钟书说的一句话,“你吃了一个很好吃的鸡蛋,何必问下蛋的母鸡呢?”老姚不求名利,他说:“修路为大家,只要大家和大车小辆顺顺当当地走在这样宽敞的马路上,谁修的路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
清徐县的这两条大道贯穿县城的东西和南北,文源路贯穿东西,美锦大道横贯南北,两条路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柏油大路,村民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最宽19步,最窄14步。大伙说,咱们这两条大道,拿到太原也是数得上的。仅一条美锦大道就要花费上千万元,更不用说文源路了。这么多钱不全是老姚一个人出的,县政府也出资了一部分。另外,仁义村外的三条道路硬化工程,自然是老姚单独投资的,花耗在百万元以上。
“要想富先修路”。只要路修到哪里,富裕就会带到哪里。难怪老姚为大家修路这么大方,这十多年来,老姚究竟帮助各地修建了多少条路,拿出多少钱,不仅他没记得,就是他的儿子和女儿也闹不清楚。老姚的二儿子姚俊杰眼下负责帮助爹管理企业的全面工作,他和老子是一样的作派。他说:“我爹那人,就知道一门心思给群众办好事,只要是哪个人家里困难,这个人给我爹说道说道困难,我爹就要帮助。但是对我们全家人,那他可扣得狠哩!我们子女们都笑着说我爹,别人是胳膊肘朝里拐,向着自家人,可你是胳膊肘朝外拐,向着外边人呀!你听我爹怎么说,别人家困难是大事,咱自家再困难也是小事!”老爹的儿子、女儿曾经跟着他长期艰苦创业,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再加上老姚管得紧,扣得死,孩子们至今都保持着这种精神,根本不像个有钱人家的子女。
姚俊杰出外跑业务,经常吃饼干,喝开水,很少到大饭店吃饭,而且也不喝酒。老姚的女儿,穿戴朴素,也没名车,她在饭店搞财务,除非必要的应酬,不在饭店用餐,都是回家自己做饭。
& 第六大“挥霍”:滴滴济困水汇成爱心海
“致富不忘众乡情,爱心献给需要的人,一门心思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是老姚一直坚持的做人原则。从1980年到现在,20年来老姚一直坚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家有困难资助个万儿八千,那家生活不下去了,赶快送钱送物;今天资助这个家渡过难关,明天帮那家上学困难的孩子摆脱困境……到底帮过多少困难家庭,老姚压根儿就没记,就连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
九十年代初他积极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向山西国家级贫困县静乐县捐献过6万元。抗击非典时期捐款30万元,每年向牛家寨希望工程捐献30万元,一捐就是十多年。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老要共向社会零星捐款8286万多元,平均每年捐款414.3万元,也就是平均每天献出1万多元。
“捐资助学先进单位”、“扶残助学优秀企业”、“抗非典献爱心先进企业”,这些一面面荣誉牌匾和锦旗,都是对老姚人格的肯定。其实这些牌匾是记者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出来的,因为老姚不爱把这些拿出来显摆。
“进入老姚的企业就说明我已过上富裕的生活!”一位县城下岗工人这样说,“在这里我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这在我们这个县里是很高的工资。”仅2006年,老姚就为清徐县解决了7300余人的就业,最低的工资也在800元以上,最高的工资达到3000以上。老姚坚持的是一线的工人工资高,办公室工作人员工资低,这与别的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工资高刚好相反。老姚还为工人提供免费的餐饮,还有许多福利待遇,难怪人们说:“到老要办的企业工作,有一股子温暖,像是在家给自己干活。”
& 尾声:看老姚继续为民大“挥霍”
姚巨货常对人说:“树活一个根,人活一个名。人活一世,要为社会做点好事,只为自己图好活的人,那是没啥出息的。”
老姚不是一般的农民,这位老共产党员有着传奇的经历和坎坷的人生:
他从小胆大敢干,13岁成为抗日儿童团骨干,小小年纪,就曾为县政府到日寇占领的县城刻公章,冒着生命危险而出色完成任务,还用手榴弹炸了鬼子的炮楼。15岁成为抗日游击队队员。18岁加入共产党,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推选为山西省民兵“双学”模范,在天安门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23岁当了乡党委书记,为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甘愿不当市民回村当农民,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几十年。改革开放前,全国掀起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极左风潮,老姚因带领部分村民跑运输而成为“主犯”,被专政锒铛入狱,判刑一年,随后被无罪释放。乘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强劲东风,老姚如鱼得水,创办企业,事业蒸蒸日上,越滚越大,终于成了如今的百亿富翁,也才真正实现了多年的宿愿:为乡亲们过上好光景出把力!
老姚现在在想什么呢?当他得知山西省委省政府为了彻底改变革命老区人民的贫穷落后面貌,启动了“两区(太行山和吕梁山)”扶贫攻坚项目时,异常高兴。昔日曾当过抗日游击队队员的老姚,就是在吕梁山和日寇周旋过的,他对吕梁老区的人民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初步打算在老区项目建设中投资66亿,让老区人民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锦源投资39亿元,燕沟、高岭、歇马头、郑家庄和太岳投资27亿元。主要是采用新的扶贫手段,进行开发式扶贫,解决当地群众的基础设施和就业问题,要以自己的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老区人民走向富裕道路,彻底拔掉穷困的根子。
老姚想得很远,他想到了中国的西部。他说:“我很想到西部转转,看看能帮助国家为那里的群众做点什么事,可是年龄终究大了,近来腿又不方便。我希望我的儿子们接了我的班后能继续为人民办实事,他们都像我,会的,而且会比我干得更好!”
“好人总有好报,我认准了这个老理儿。我这辈子要尽自己的力量,为群众为社会做些好事,能办大事我就办大事,办不了大事就办小事,即便办不了小事也决不办坏事!我给群众办点事,可不是图回报,但乡亲们总是给了我好多好多的回报,大家见了我,都朝我笑着打招呼,有什么心里话,都想对我说说,我一上街,大人小孩都一下子围了过来,给我讲着讲那,这就是乡亲们最好的回报,我心里高兴啊!我不是什么大善人,只要听到大家说我老姚是个大好人,我就心满意足啦!”
记者临离开仁义村时,又遇见了老姚,这次是又到村卫生所打针去,不过他没坐在轮椅上,而是在后面推着轮椅走着,他在练腿脚,脚上的布鞋沾着泥土,在慢慢地移动着,一边不经意地说了上面的一番话,然后慈祥和蔼地嗬嗬笑着,向我们摆摆手,慢慢地向前走去,在阳光下,他仿佛定格,形成一个伟岸而又淳朴的造型……
这就是一位始终保持农民朴实本色的老姚。
这就是一名甘为群众大“挥霍”的百亿巨富姚巨货。
这就是一个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兆会现任妻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