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见到观音菩萨和弥勒佛谁大会下跪吗

&&&&&&&&&&&&&&&&&&&&&&&&&&&&&&&&&&&&&&&&&&&&&&&&&&&&&&&&&&&&&&&&&&&&&&&&&&&&&&&&&&&&&&&&&&&&&&&&&&&&&&&&&&&&&&&&&&&&&&&&&&&&&&&&&&&&&&&&&&&&&&&&&&&&&&&&&&&&
大肚弥勒佛的传说故事 弥勒佛是未来佛吗?
&&作者: &丨&&& 12:02:35丨&&&来源:未知&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佛像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启迪人们宽容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氛。据民间传说大肚弥勒佛像的形象来源于一个名叫契此的和尚,据《宋高僧传》载,契此是五代明州(今宁波)人,号长汀子。他体态肥胖大腹便便,常常锡杖上挂着布袋游方化缘。故称“布袋和尚”。传后梁贞明二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磐石之上,圆寂前留下一偈言:“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来宋崇宁三年,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从此大肚弥勒佛的形象就流传开来,成为中国大乘佛教佛寺的佛像之一。弥勒菩萨简介弥勒佛,也称弥勒尊佛,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据季羡林先生考证“弥勒是从吐火罗文音译过来的简称,追其根源,始自梵文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梅旦丽耶。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为一生补处菩萨,生于兜率天内院。之后因缘成熟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绍释迦如来之佛位,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所以虽然名义上称之为“弥勒佛”,实际上其仍为菩萨)。 后秦释僧肇《注维摩诘经》:“弥勒菩萨。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波罗门之子。传说故事《宋高传》卷二十一、《拂祖历代通载》卷一十七载,这位永远笑哈哈的弥勒是中国和尚契此”称“弥西游记中的弥勒佛勒化身”后留下的形象。传说唐未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县有个挺有 名气的“云水僧(佛教称谓。因到处“云游”,行踪无定,犹如“行云流水”,故名),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此人心广体胖,袒胸露怀,放浪豁达,嘻嘻哈哈,常常用手仗挑着一个布袋,见着什么东西就乞讨来的东西放进布袋里,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作尚”,据民间传说,有一天他来到溪口镇上有个大财主,叫贾洪福,和镇长是莫逆之交,有钱有势。半年前,他奸污了老妈妈17岁的小女儿,女孩子含悲忍苦,投河自尽了。老妈妈思念女儿心切,经常坐在小河边上痛哭。布袋和尚听完老妈妈的叙述,二话没说转身就走了。他来到镇上便开始给人打卦,算命和批人字。没有几天,镇上纷纷传说,说是不知从哪里来了个和尚,能测祸福。大财主贾洪福很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就派人把布袋和尚请到家里。“你给我算一命,要好好地算,算好了多给你算命钱。”贾洪福对布袋和尚说。“出家人不贪财”和尚接着算命的惯例问贾洪福的生辰年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和尚算起命来。算着算着,和尚突然停顿不往下说了,他的两眼不眨地盯着贾洪福,盯着盯着,显着非常惊讶的样子喊道:“你在半年曾奸污过一个女孩子,可有此事?”贾洪福想凭我是大财主,奸污过一个女孩是家常便饭,何必大惊小怪!因而不假思索地承认:“确有此事。”和尚见他大言不惭,就告诉他:“那个女孩子到了阴曹,在阎罗王面前把你告了,判官将铡你的铡刀也准备好了。”贾洪福听到这里,下得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顿时汗流浃背。愣神了半天,才向和尚请教:“请师傅指示破法,在下千金不惜。”和尚恰指一算:“今日午夜子时,摆设香案,在阎罗王牌前满布供品将那日奸污女孩子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写在黄表纸上,俺替你“超度”,保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贾洪福深信不疑,立即照办。一切准备就绪,和尚叫贾洪福闭上双眼跪在香案前,和尚拿着黄表纸念念有词。贾洪福的腿跪痛了,和尚还是念个没完,一直念到贾洪福实在支持不住了,才算罢休。和尚烧黄表纸时,才让贾洪福睁开眼睛,并吩咐他闭门思过,三天不得出门,也不许会客,否则就前功尽弃了。第二天一大早,布袋和尚找到老妈妈,让他到奉化县告状,并替老妈妈写好了状纸。老妈妈为女儿报仇心切,哪管路途艰辛。来到县衙,头顶状子,大喊冤枉。县太爷立即升堂,看了状子,派公差去传贾洪福。贾洪福正在家闭门思过,不料来了两个差人,不由分说,便把贾洪福带到县衙大堂。贾洪福一见老妈妈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他否认奸污了老妈妈的女儿,并拿出溪口镇镇长当作自己的护身符。县太老爷传老妈妈的证人上堂对质。布袋和尚一上堂,贾洪福立即下瘫了,他万万没想到给他算命的和尚既然是自己的冤家对头。这时布袋和尚送上贾洪福亲笔写下的黄表纸,县太爷看罢,大喝一声:“你还不如实招来”。贾洪福一看大势所趁,只好乖乖地招了。从此布袋和尚成了受害者的救星,异常引人注目,没有多久,人们都认识他了。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布袋和尚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石盘上,口中念个“偈子”:“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就圆寂了。布袋和尚死后,人们说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不过是“时人自不识”。于是有人倡导,在一些寺院(或大多在山门殿或天王殿)里塑起他袒胸的胖大形象。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寺院相继效仿——就这样,差不多每座寺院都有大肚弥勒佛的塑像。弥勒佛的佛偈是:“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在这么一个“以慈济天下”
我要分享:
&&佛学知识相关阅读 &更多
&& && && && &&
&&佛学知识最新文章
&&敬请关注【中佛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广结善缘,共修功德,发菩提心,与众多佛友一起学佛修行
&&TOP10&&热门佛学知识推荐
热门佛学知识排行榜
1 2 3 4 5 6 7 8 9 10
&&精彩佛学知识推荐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是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并使之坚固光明。若无诚敬在内,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也是刻板无光,难增智慧功德。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敬至极,“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佛经所说之功德,而其所得亦已难以思议。” 其中道理奥妙,正如“能礼所礼性空寂
四弘誓愿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问:四弘誓愿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答:四弘誓愿是: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第一条是教我们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第二条是教我们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而烦恼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无明烦恼要破几分,才能进入第三阶段‘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如果学佛一开始就广学多闻,那是颠倒了;所以用尽心思精力,到
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些经典名言似乎都支持“生活即修行”的理论。于是,“生活即修行”,成为佛教徒理解佛法与生活关系的理论基石与经典诠释。在现实型态中,更可以发现唱歌、喝茶、下棋、打球等现实生活都成为“修行”的口号;生活即修行,既给修行带来现实的感召力,也会带来修行的堕落诟病。因此,深入理解“生活即修行”,是当代
&& && && && && && && && && && &&
&&寺庙入驻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QQ:
&&联系电话:
敬请关注【中佛网】公众号
&&非赢利性、公益慈善性的佛教文化传媒机构&&包含:佛学网站,佛学微信,佛学APP【天天佛】手机应用
&&投稿邮箱:&&QQ:914865&&微信:zhongfowang&&手机:
&&Copyright (C) 2016.中佛网佛学网 主办单位:洛阳市历史文化保护协会 北京博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 豫ICP备号-1
Powered by OpenSNS因果实证之“佛堂事件”
---19981999---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次亲眼见到弥勒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人 - 灵异档案馆 - 灵隐岛灵异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6|回复: 0
三次亲眼见到弥勒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人
特别提示:凡夫所见的境界未必真实可靠,亦即,你所见的佛菩萨未必真的是佛菩萨,所以不能执着。但是,本文对于摧毁唯物主义者的世界观依然有极大用处,故而转发。本文转载自邢台清净念佛堂的博客
郝医生于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晚上在家中讲述他的奇遇
& & 邢台县冀家村乡西庄村里有个郝医生,今年七十多岁,是个老中医,精通针灸,常年行医治病,济世救人,有很多家境贫寒的穷人郝医生便给予免费治疗。
& & 2015年12月份冀家村有信佛的同修集体共修期间,他向末学讲述了他曾经三次见弥勒佛和观音菩萨的奇事——
& & 第一次奇遇大约是1985年冬天夜里十二点,地点就是西庄村自己家里,老伴都已经睡觉了,郝医生趟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候,忽然发现屋里通明雪亮,亮的程度如同白昼,没有光源,整个屋里没有阴影,就连报纸上的小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郝医生感到很奇怪,怎么半夜天亮了?于是他猛然起身打开窗帘,发现窗外漆黑一片。
& & 他正在诧异之际,忽然发现弥勒佛满脸笑容,脸色是白里透红,身穿黄色的衣服,坦怀露肚,散盘着腿坐在一个大莲台上,莲台的直径大约有一米二左右,弥勒佛坐在中间,莲台两边还有不到一尺的空余,莲台上的花瓣是整齐对角分布的,各种鲜艳色彩组成一层一层的,其样子比世间所有画上画的要漂亮的多。莲台有云雾缭绕,云雾是透明的,莲台两边各站着一个护法侍卫,就从门口进来了(门是栓着的),而观世音菩萨紧跟在弥勒佛的身后。观音菩萨的相貌很端庄漂亮,头饰如同古代的女子,看起来年龄二十来岁,右手拿着佛尘,上面穿淡绿色的小褂下面穿的是裙子。
& & 佛菩萨一行进来以后在门后停住了,弥勒佛非常欢喜笑着对郝医生说:“你是个大善人啊,救了不少人”,郝医生内心很激动但又说不出什么只是点点头;随后观音菩萨也开口笑着说:“你救了不少的人,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救更多的人”。郝医生很慊虚地说:“虽然做了一点,还很不圆满,我会继续努力的”。
& & 说完佛菩萨就走了。走的方向不是走回头路,而是直着穿墙而去。之后, 又回复了原来的黑暗。
& & 从八五年起,每年冬天这个时候佛菩萨一行来郝医生家里一次,连续来了三年,每次都是说同样的话。尽管是在同一个屋里,老伴没有看到如此情景,也可能她是睡熟的缘故。
& & 末学听说后觉得十分好奇,于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晚上,由西庄村李富贵居士陪同,再次找到郝医生,并到他家中听他详细讲述过程的细节。郝医生正好在家,他说:“就是这个屋子”。他还多次站起来指点着佛菩萨来去停留的位置。我带来了一些佛菩萨的画像让郝医生辨认,他说:“弥勒佛的笑容比画上画的更加喜庆”!我还让郝医生辨认图画上的好几种莲台,他看了后都不认可地说:“没有人家那个好看,颜色、造型都没有人家那个好看。看得太清楚了,人就像真人一样,但比真人更好看,弥勒佛是个胖和尚,手里没有拿东西,双手就像释迦佛祖打坐的姿势手心朝上平放在两腿上面,那笑容喜庆的很哩,说话的声音也与真人一样,弥勒佛是男声观音菩萨是女声”。
& & 末学也听说过看到佛菩萨的事情,但多数是在梦中或朦胧之中或临终之前;像郝医生这样活生生的见到佛菩萨并与之对话,真实少见!
& & 郝医生的医德很好,重德轻财。常年在外行医治病,治愈了无数疑难杂症,常常感动的病人下跪磕头痛哭流涕。郝医生在邢台的东部医疗条件落后的农村为患者治病,病号有时候多的应接不暇,一天下来累的很。从正月出门到腊月过年了还不能回家,患者听说郝医生要走,成片的人跪下哀求。
& & 郝医生对于佛教认识的并不多,也不是皈依的佛教徒。但他已具足了全心全意救度众生的诚意和行动;他的行为和心中已具足了舍己为人、大慈大悲的佛性和自性。
& & 这个事件对于末学启发很大,我常想:我们修净土法门的弟子们,又是皈依又是受戒天天念佛怎么不见佛?郝医生没有念佛却赢得佛菩萨的光顾!原因是郝医生没有用口去念佛,他是用全部的身心行为去念佛啊!是他的至善纯善的德行感召了佛菩萨的光临。
日 他山之石&&写记于冀家村乡西庄
四天王天的天人一生是怎么度过的? ( 10:42:07)
特别提示:本文节选自《毗耶娑问经》的白话译本,该经出自《乾隆大藏经.大乘宝积部》第0056部《毗耶娑问经》二卷(后魏三藏法师瞿昙般若流支译)。本博转载自净土义工的博客,原文标题及链接为《佛说天人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佛祖说:另外,大仙,我再说说四天王天的天人退到人间的情况。
如果有人对穷人、病人生出怜悯心,衣服、饮食、医药等等,都按照对方的实际需要来提供,为他们消除饥寒之苦。还修路,种树,供行人休息。还建造水池,挖掘水井,沟渠,水槽等等,为别人提供便利。就这样欢喜的去做各种布施。
因为这辈子所作的这些善业因缘,这个人临死的时候,身体很干净,不会脏兮兮的,也不会瘦得皮包骨,皮肤也不会变色,身上也没有什么病痛苦恼,声音也正常,亲属都在身边,没有分散的,没有让他牵挂放不下的。也不会饥渴,脚也不会蜷缩,没什么苦恼,行动都很轻便,六根都没什么大毛病,这个人一切都很愉快,死得很舒服,一点苦恼都没有。
在现在这个年代,死得这么舒服的人已经不多见了,可以说是寿终正寝,安详而逝,死而无憾。(原博主注:不过呢,对于我们精进群的师兄来说,如果你就这样死了,去了四天王天,那就太悲惨了,因为没有去极乐世界,希望大家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人的识心离开肉身的时候,非常欢喜,他见到四天王天的天人,正在美妙的园林里面愉快的玩耍。
见到天众之后,这个死尸,也就是那个肉身,面色就会变得很漂亮,就像鲜艳的莲花一样,嘴里还有很好闻的香气,就好像阿娑婆香,这个不知道是什么香。风中还飘来种种的花香来熏这个尸体。
这个死人的神识见到四天王天里面的父母,当时,天中的父亲,正在游玩的时候,起了欲心,用右手摸了天女的脐下,这样这个神识就过去投生了,直接生到天女怀中,但是没有头发,满了七天之后才有头发,非常庄严,四天王天这个小朋友一出生就知道各种欲乐,欢歌笑语都会了。不像人间的小朋友,出世之后只知道哇哇大哭。
另外,四天王天的天人所住的房子,都是用纯金做的地板,雕梁画栋,非常庄严。有成百上千的天女在房子里面侍奉。有成百上千的树,非常美妙,微风习习,非常舒适。
四天王天住的地方,城池平正,四四方方的,长宽都是84000由旬,由旬有几种,小由旬是10公里,中由旬是20公里,大由旬是40公里。如果按大由旬来算,四天王天的这个城池有330万公里见方这么大,也就是十万亿平方公里这么大。
这个树林里,有宝珠作为灯,用各种美妙的布匹装饰树身,树也非常柔软,天人见到之后,非常快乐,在树林里面吹笛子,拍手,弹琵琶,敲鼓等,大家玩得很开心。
另外,这个四天王天的童子的饮食也很舒适,天上的饭非常香,吃了之后能生出天力,色香味俱全,天上的梗米品牌叫做莲华光,自然而熟,不需要种植,甜得像甘露一样。
童子有两个吃饭的盘子,一个是金盘,一个是宝盘。这个天子想吃什么,这个饮食就自然出现在盘子里面。不需要买菜,不需要烹饪,估计也不需要洗碗。
饭后,还有饭后饮料,自然生出牟佉离汁,这个不知是什么饮料,还变出一朵花,叫做阿娑婆,这个花很香,这个饮料很清爽,喝了之后很凉快很舒服,闻着香气,喝着饮料,让这个小朋友很陶醉。
另外,四天王天的宫殿四周都有很多鲜花,连宫殿的柱子都有很多美妙的花来装饰,有六万天女在其中侍奉,让这个宫殿更加庄严美妙。这些天女都非常美丽,比人间最美的女子都要美妙无数倍。
四天王天里面的四位天王名字叫做提头赖吒、毗楼勒叉、毗楼博叉、拘毗楼。这四大天王在宫殿里面享受各种快乐。四天王天当中的天人童子,手臂不粗不细,行动就好像醉象一样,很有气势,身体柔软,身上有一股自然殊胜的香气,能够熏一由旬这么远。
四天王天的天人寿命为500岁,不会中途夭折。在这里享受各种殊胜的快乐,睁开眼就觉得欢喜。
这里有很多游乐玩耍的场所,苏婆伽荼迦、迦昙婆迦、毗摩罗光明庄严林王、阇那迦等等,这些地方都非常香,闻到就觉得开心。这些天人在这里游玩,台阶都是用鲜花珠宝黄金建造的,非常殊胜,叫做宝珠阶,还有成百上千的天女在那里演唱歌曲,那些珠宝制成的乐器也自然演奏音乐。
四天王天虽然这么快乐,但是天人的福报享尽之后,就必须要离开了。
临死前,刚开始是身上的光消失了,也闻不到花香了,耳朵也听不到天女美妙的声音了。
这个临死的天人也不喜欢去游乐场所玩耍了。平时喜欢的天女啊,园林啊,鸟声啊,都不再喜欢了。
衣服也变脏了,身体很热,觉得天旋地转,很悲伤。身上也开始出汗了。以前眼睛一直张开,现在开始眨眼了,就好像鱼儿离开了水,被太阳暴晒,于是在地上痛苦的翻转。
天女见到之后都围过来,都痛哭流涕说:亲爱的你要去哪里啊,这样庄严柔软的身躯,洁净无瑕,胸怀宽广,昨天还在一起玩耍,今天忽然就要舍弃我们而去了啊,连天宫都不要了,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这些天女悲伤感叹之后,说了一个偈子:
“‘种种善心作, 天树妙庄严,
    此四大王处, 多饶饮食乐,
    有四柱相应, 福德天胜处,
    多饶天女爱, 丰华善心喜,
    何忽恶无常, 令舍此而去!’
因为前世的种种善心,所以这辈子投生到四天王天,天树美妙庄严,衣食无忧,很多天女喜爱,可恶的无常忽然就到来了,让他必须舍弃天上的一切啊。
这些天女围绕这个临死的天人,大声地号哭,嗓子都哭坏了,一边哭一边说:真是可怜啊。
这些天女一边哭一边远离,然后用右手摘花洒到这个人身上,说:要生到善道去啊,生到人间去啊,生到有福的地方去啊,用信心来种福田啊。
这个临死的天人听到之后,知道自己要死了,非常的愁苦,全身发热,身体就好像一滴酥放在烧红的铁板上面一样,逐渐萎缩消灭了,一阵风吹过来,把身体吹成1000份,散在虚空之中。
这个天人从天上下来之后,投胎做人,见到阎浮提的父母行房,见到之后心生欢喜,于是就投胎了。
一投胎之后,这个母亲就有反应了,表现得很喜欢笑,喜欢吃殊胜的素食,不喜欢吃肉,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喜欢见到人多聚会的地方,对于兄弟生出爱心,胎在腹中不觉得苦恼,嘴里不会流口水,也不会很恶心,没有什么病痛。
这个胎儿在胎中正常发育,出生的时候,手脚都发育良好。
他出生之后,容貌端庄,人见人爱,长大之后,听到四大天王就很欢喜。
修行布施和持戒,喝酒也有节制,不会酗酒,心里经常很清醒。
身躯丰满,经常用各种香来装饰身体。喜欢到园林游玩,欲心较重,喜爱女色,喜欢美食,喜欢音乐。
皮肤润泽不黑不白,眼睛就好象青色琉璃一样。
四天王天的人退到凡间,本性大致就是这样,因为在四天王天的习气还有所延续,所以有这样的表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遗世万年,苦坠红尘;历劫百世,无念无心;唯愿此生,魂归灵隐;斯人已逝,唯灵永存。
灵隐岛,带你体验一场穿越梦境的旅行
包含,,,等,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和弥勒佛谁在左 的文章

 

随机推荐